更新時間:2014-03-27


    淩晨,鍾誌生進了徐州城,暫住在了曹豹家中,先是洗了個澡,換了套幹淨地衣服,吃了點清淡的早餐,一掃連日的奔波勞累。


    至於臧霸等泰山漢子以及太史慈等北海精兵全在城中地幾處大宅子裏休養,曹家作為徐州三大世家之一,空的宅子還是有餘的,那些帶回來的虎士遺體,臧霸等人聽從鍾誌生地意見找了處徐州附近地林地葬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古時一般不講究火化,注重遺體完整,雖說武人對這方麵沒有文人看的重,但也絕不是我們可以想象的,夏侯惇吞食自己左眼,是畏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而糜貞則是被糜竺氣衝衝地一把領了回去,弄了個禁足,一個雲英少女整天跟著一大堆男人到處奔走,成何體統,況且適逢戰亂,出了事怎麽辦,倒不如禁在屋中好好反省反省,竟然敢丟下大部隊,主仆二人私自留在北海,留在北海也就罷了,你糜貞一個人還跟著跑回徐州,真是不分輕重,真要是出點意外,大哥何以見父母。


    “公子,公子。”曹豹小跑進來,“公子快隨我去城頭看看吧,這黃巾軍甚是奇怪。”


    “可是黃巾軍攻城了?”鍾誌生不解地問道。


    “不是,在下也說不清楚,公子看了便知道了。”曹豹拽著鍾誌生出了府門,上馬直奔南門而去。


    “籲,籲。”曹豹翻身下馬,等著隨後慢騰騰趕上來的鍾誌生,說道:“公子,如今世道不安穩,這騎馬的功夫還是要好好練練啊。”


    這馬又不好騎,沒有馬鞍,兩個腿擱得疼,屁股也不好受,沒有馬鐙,上下馬以及策馬奔騰都不方便,看來以後有空得弄幾個,亂世啊,這騎馬確實要學好。


    “公子,我們還是先上去吧。”


    “嗯。”


    鍾誌生走上城樓,意外地見到了臧霸、孫觀、吳敦、太史慈等人,還有一些北海精兵和泰山虎士,驚訝道:“諸位怎麽都在這,不是說先休養幾天嘛?”


    “公子說笑了,黃巾未退,怎麽敢安心休養。”太史慈擺了擺手說道。


    “是啊,公子,黃巾不退,我等不安那,除了那些傷重的兄弟,大家都來了。”臧霸笑了笑說道:“本來也不想打擾公子,不過我等實在不知對方現在欲於何為?”


    原來大家都來了,不管是泰山的,還是北海的,抑或是徐州的,士兵們一個個綁著衣布,一個個持矛持戟戒備著,雖然滿臉疲憊,卻未有絲毫鬆懈,鍾誌生掃過大家,突然發現人群中多了一個二十多歲,麵如冠玉、麵若朗星、皓齒明目的男子,而那男子正好奇地望著自己,嘴角還露出淡淡的笑容。


    “剛才聽聞眾人誇讚公禮妙計助我徐州,在下實在感激不盡。”男子拱了拱手說道,“在下陳登,字元龍,不知公禮如何看待城外的黃巾軍。”


    陳登,居然是陳登,鍾誌生驚到,也是,整個徐州能稱的上謀士的也就陳登了,糜竺隻能算是內政的人才,可惜啊,如此美男子英年早逝,怪不得寫三國誌的陳壽說過:“陳登、臧洪並有雄氣壯節,登降年夙隕,功業未遂,洪以兵弱敵強,烈誌不立,惜哉!”


    “公禮,公禮?”


    “哦?在下未曾想到閣下便是護得徐州不失的陳元龍,一時失神,望請見諒。”鍾誌生還了一禮,推脫道,“元龍胸中已有定意,在下實在不敢獻醜。”


    “哎,公禮過謙了,我等各抒己見罷了。”


    額,看樣子我還是真的逃不過了,鍾誌生發現眾人的眼光有意無意地都瞟向自己,哎,不用這樣看著我吧,我可是會害羞的。


    城外的黃巾軍自昨日圍城的四營被破後,就聚合在總寨,總寨前麵排列著一對對的黃巾兵,至於北、東、西三門黃巾兵絲毫沒有重新圍城地打算,隻是聚集在這南門不遠處,似攻非攻,似進非進,鍾誌生看著眼前的黃巾軍,不覺想到了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穀中,鬼斧神工地說了句:“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以比徐州。”


    “雞肋!”陳登感慨道,世間奇才何其多也,吾小看天下人也,不過這比喻真是恰到好處,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妙極,妙極!本來對鍾誌生還有一點不屑的陳登徹底改變了感官。(凡是謀士大多心高氣傲,況且陳登正處青年,還未達到處變不驚,榮辱不興的地步。)


    “公子,你說的是雞肋是何意?”太史慈疑惑的問道,旁邊的人也是一臉的茫然。


    “嗬嗬,公禮所說與在下不謀而合,四門營寨被破,若欲重新圍城,則又要耗費很多時日,期間黃巾軍的糧草怕是不夠,況且昨日落敗,黃巾軍士氣低落,想是如今他們還在為是否繼續攻我徐州爭執那。”


    這陳登真是太善解人意了,我還想該如何解釋,就主動幫我把話說完了,這古人也太可愛了吧。鍾誌生點了點頭,說道:“元龍說的不差,不過我軍還是稍作戒備為好。”


    “嗯,公禮此話不錯,諸位輪流守城,且在看看形勢。”


    陳登和鍾誌生想的不差,黃巾大帳中程遠誌、彭脫、韓忠、劉辟、管亥等人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徐州損耗嚴重,拿下徐州指日可待,另一派認為徐州剛得北海以及泰山援助士氣大振,而自己這邊除韓忠、管亥輕傷外,其他都需要好好休養,此消彼長,應當撤軍保留實力,一時間兩派難以得到一個共同的主意。


    眾人經過陳登和鍾誌生的解釋,陸續離開城樓回去休養,而時間也不知不覺的流逝,黃昏的影子映照在牆頭,又是一天,時間過的真快啊,作為第一批輪流守城的人,我的任務終於要結束了,鍾誌生伸了個懶腰。


    “咦?黃巾軍怎麽開始後撤了。”鍾誌生驚奇地看著總寨前麵的黃巾軍陸陸續續往西南方向撤去,感覺甚是匆忙,一些物資都來不及帶走。


    鍾誌生不知道的是皇甫嵩、朱雋和曹操三麵夾擊黃巾軍波才,一場大火葬送了長社十餘萬黃巾軍,而盧植建築攔擋、挖掘壕溝,製造雲梯於廣宗反撲張角。


    南陽太守秦頡與張曼成戰鬥,斬殺了張曼成,黃巾軍便改以趙弘為帥,以十多萬人占據宛城,但孫堅登城先入,眾人蟻附般推進,大破黃巾軍,成功討平豫州一帶的黃巾軍,而皇甫嵩與朱雋軍繼續進擊汝南、陳國的黃巾,隨此而來的是各地紛紛出兵,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黃巾兵都遭到不同程度圍剿,一時間風聲鶴唳。


    張角見大勢已去,歎天道不公,強撐病體同張寶、張梁不惜性命逆天並起妖術,用所有的黃巾力士埋殺了大漢最後一隻真正意義上的官軍四萬餘人,至此大漢皇室再無軍隊可用,也算是斷了數百年泱泱大漢的氣運。


    與此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起義終是拉下了帷幕,諸侯割據,群雄爭霸的時代還是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書生亂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毅穀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毅穀穀並收藏三國之書生亂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