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3-28
黃巾之亂雖然被平息,但漢室威信遭到嚴重打擊,各地不斷發生小型叛亂,黑山、白波、黃龍、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劉石、平漢、大洪、白繞、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勢力大的二三萬人,勢力小的也有六七千人,而由張燕率領的黑山賊,甚至號稱從者百萬。
為了有效鎮壓平亂,於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靈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份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製地方,有效進剿黃巾餘孽,但是如此下放權力,地方實力大增,軍勢強盛,朝廷開始失去對地方的控製。
同時黃巾之亂造就了大赦黨人,令許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一時間朝廷之上黨派林立,爭鬥不休,其中有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有以蹇碩、趙忠、曹節、段珪等十常侍為首的宦官,更有袁隗、王允、蔡邕等文臣團體,再言之,靈帝患病臥床,朝堂豈有不亂之理。
在朝廷烏煙瘴氣的時候,徐州城內正在為黃巾軍退兵慶祝犒賞。
徐州太守府內觥籌交錯,陳登、曹豹、糜竺、太史慈、臧霸四義兄弟等都盤坐交談,飲酒吃肉,坐在首位地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漢,蓄著一撮稍長的八字胡,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裏,長著一頭的灰白頭發,想是這幾日未曾睡好,不過今時卻滿臉笑容,沒了黃巾軍的壓迫就是不一樣。
而鍾誌生無法推脫眾人的熱情,不安地坐在了右側首座,掃了掃身邊,臧霸四人一個團體,曹豹、太史慈等徐州守將一個團體,陳登、糜貞等文人一個團體,哎,小小一個徐州就已經如此,朝堂何如啊。
“公禮,何以悶悶不樂?”陳登從一旁說道。
“沒什麽。”鍾誌生搖了搖頭說道。
“公禮是否在想糜家那位?”
“哪位?哪位?”
“公禮不實誠,子義、宣高等人都與我說了,你倆一路朝夕相處,俗話說的好,日久生情,況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公禮難道一點都不動心嘛?”陳登八卦地說道。
“元龍勿要胡說,這有損他人聲譽,再者我倆不吵就很難得了,哪來的什麽感覺。”鍾誌生心口不一地回道,心頭不覺浮現糜貞臉頰如敷粉一般,細嫩巧致,生氣時微微嘟起的唇瓣,粉紅薄嫩,如紅菱般鮮嫩欲滴,一張一合之間,溫柔地吐出馨香的氣息......
“公禮,元龍,你二人聊何事聊的如此投入?”糜竺也從一旁探了過來。
“子仲啊,我們正在.....唔唔。”鍾誌生一隻手迅速悶住大嘴巴地陳登,笑道:“子仲啊,我們在想為什麽黃巾軍會匆忙而退,想是發生了什麽大事。”鍾誌生略顯尷尬地用另一隻手摸了摸鼻子,汗,剛才還在yy人家妹妹,這也太巧了吧。
“呸,呸!你想憋死我啊!”陳登用手撥開鍾誌生的手,埋怨道,“豈有此理!”
“元龍兄,小人錯了,你大人有大量,就放過小人這一回吧。”
陳登笑了笑說道:“且放過你這一次,若有下次重罪不赦。”
“諾,小人明白。”
“你們是怎麽了。”糜竺一臉不解地問道。
“哈哈.....”陳登和鍾誌生兩人一同笑了起來,會意地看了看對方,沒想到對方也是個趣人,想來是有伴了。
鍾誌生作為21世紀的宅男,對東漢的各種禮法,規矩都不太感冒,而陳登自幼被父親陳珪嚴加管教,到了如今的叛逆期,則是開始無視迂腐拘束的禮教,兩人在這方麵是一拍即合,於此日後的害蟲二人組初具成型。
“公禮、元龍何故如此?”糜竺一臉正經的說道。
“哎,子仲不懂,不懂的。”陳登深吸了口氣,緩了緩說道。
“不說也罷,不知兩位對黃巾軍如此匆忙離去有何看法?”
“何事能讓黃巾軍如此,想來也隻有張角那邊出事了。”陳登想了想說道。
是啊,曆史上黃巾起義差不多是在這時候失敗的,鍾誌生點了點頭,說道:“元龍說的不錯,應該是張角那邊出了大事。”
“大事?聽聞張角擁兵數十萬,這麽快就敗了?”糜竺驚奇道。
“誰知道那,過幾日消息就可以傳過來了,那時自然見分曉。”鍾誌生暗道,這裏就是信息傳送不方便,都不知道各地發生了什麽,隻能按照曆史推測,希望我這隻蝴蝶沒用扇出太多的龍卷風。
“也是,我們何必在此揣測,來,飲酒。”糜竺舉杯說道。
“好,好。”
.......
一夜的宿醉,早起的鍾誌生感覺胃有點難受,頭也有點暈暈的,想起昨天的荒唐,忍不住啞然一笑,開始是與糜竺、陳登三個人一起喝,後來糜竺、陳登不敵,紛紛退出,曹豹見此一時興起,也過來拚酒,周圍的徐州文臣武將見到糜竺、陳登、曹豹先後與此人有說有笑,想來跟徐州三大世家有莫大的關係,多多親近親近、聯絡聯絡定不會有錯,一時間都紛紛上來進酒問候,也從側麵表現出對糜、曹、陳三家的善意。
而臧霸,太史慈等人見狀,莫不氣憤,公子是我們的公子,與爾等何關,心裏頓時變得不平衡,也不甘示弱地上來進酒,甚至陶謙也盡地主之誼地上來意思一下的進了幾杯酒,隨後便下去休息,這下可就糟糕了,沒了太守的鎮壓,這些平時被工作壓抑,被老婆壓抑的文臣武將借著酒勁,開始瘋狂的放縱,一輪一輪的進酒,一輪輪的比拚,你進我,我進你,大家不分派係,不分陣營第一次這麽隨意率性,一個好好地慶功會也有此變成了酒會。
不過最慘的不是醉倒的文臣,也不是暈暈乎乎,走不了直線的武將,而是早早睡去的陶謙。一大早,管家就慌慌張張地回報說,府內所有珍藏的酒都被喝完了,也是昨日有還幾個文臣武將發酒瘋,領著大家端了太守府的酒窖,現在還有幾個人抱著壇子睡在那呢!
陶謙聽罷不知道有沒有驚出心髒病,算了,不管了,沒有戰爭的日子就是美好,鍾誌生抬著頭眯著眼看著漸漸從天邊出來的太陽。
黃巾之亂雖然被平息,但漢室威信遭到嚴重打擊,各地不斷發生小型叛亂,黑山、白波、黃龍、左校、青牛角、五鹿、羝根、李大目、左髭丈八、苦蝤、劉石、平漢、大洪、白繞、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雲、飛燕、白爵、楊鳳、於毒等,勢力大的二三萬人,勢力小的也有六七千人,而由張燕率領的黑山賊,甚至號稱從者百萬。
為了有效鎮壓平亂,於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188年),靈帝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將部份刺史改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擔任,讓其擁有地方軍、政之權,以便加強地方政權的實力,更易控製地方,有效進剿黃巾餘孽,但是如此下放權力,地方實力大增,軍勢強盛,朝廷開始失去對地方的控製。
同時黃巾之亂造就了大赦黨人,令許多文人、官吏得以重新受任,一時間朝廷之上黨派林立,爭鬥不休,其中有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有以蹇碩、趙忠、曹節、段珪等十常侍為首的宦官,更有袁隗、王允、蔡邕等文臣團體,再言之,靈帝患病臥床,朝堂豈有不亂之理。
在朝廷烏煙瘴氣的時候,徐州城內正在為黃巾軍退兵慶祝犒賞。
徐州太守府內觥籌交錯,陳登、曹豹、糜竺、太史慈、臧霸四義兄弟等都盤坐交談,飲酒吃肉,坐在首位地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漢,蓄著一撮稍長的八字胡,一雙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窩裏,長著一頭的灰白頭發,想是這幾日未曾睡好,不過今時卻滿臉笑容,沒了黃巾軍的壓迫就是不一樣。
而鍾誌生無法推脫眾人的熱情,不安地坐在了右側首座,掃了掃身邊,臧霸四人一個團體,曹豹、太史慈等徐州守將一個團體,陳登、糜貞等文人一個團體,哎,小小一個徐州就已經如此,朝堂何如啊。
“公禮,何以悶悶不樂?”陳登從一旁說道。
“沒什麽。”鍾誌生搖了搖頭說道。
“公禮是否在想糜家那位?”
“哪位?哪位?”
“公禮不實誠,子義、宣高等人都與我說了,你倆一路朝夕相處,俗話說的好,日久生情,況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公禮難道一點都不動心嘛?”陳登八卦地說道。
“元龍勿要胡說,這有損他人聲譽,再者我倆不吵就很難得了,哪來的什麽感覺。”鍾誌生心口不一地回道,心頭不覺浮現糜貞臉頰如敷粉一般,細嫩巧致,生氣時微微嘟起的唇瓣,粉紅薄嫩,如紅菱般鮮嫩欲滴,一張一合之間,溫柔地吐出馨香的氣息......
“公禮,元龍,你二人聊何事聊的如此投入?”糜竺也從一旁探了過來。
“子仲啊,我們正在.....唔唔。”鍾誌生一隻手迅速悶住大嘴巴地陳登,笑道:“子仲啊,我們在想為什麽黃巾軍會匆忙而退,想是發生了什麽大事。”鍾誌生略顯尷尬地用另一隻手摸了摸鼻子,汗,剛才還在yy人家妹妹,這也太巧了吧。
“呸,呸!你想憋死我啊!”陳登用手撥開鍾誌生的手,埋怨道,“豈有此理!”
“元龍兄,小人錯了,你大人有大量,就放過小人這一回吧。”
陳登笑了笑說道:“且放過你這一次,若有下次重罪不赦。”
“諾,小人明白。”
“你們是怎麽了。”糜竺一臉不解地問道。
“哈哈.....”陳登和鍾誌生兩人一同笑了起來,會意地看了看對方,沒想到對方也是個趣人,想來是有伴了。
鍾誌生作為21世紀的宅男,對東漢的各種禮法,規矩都不太感冒,而陳登自幼被父親陳珪嚴加管教,到了如今的叛逆期,則是開始無視迂腐拘束的禮教,兩人在這方麵是一拍即合,於此日後的害蟲二人組初具成型。
“公禮、元龍何故如此?”糜竺一臉正經的說道。
“哎,子仲不懂,不懂的。”陳登深吸了口氣,緩了緩說道。
“不說也罷,不知兩位對黃巾軍如此匆忙離去有何看法?”
“何事能讓黃巾軍如此,想來也隻有張角那邊出事了。”陳登想了想說道。
是啊,曆史上黃巾起義差不多是在這時候失敗的,鍾誌生點了點頭,說道:“元龍說的不錯,應該是張角那邊出了大事。”
“大事?聽聞張角擁兵數十萬,這麽快就敗了?”糜竺驚奇道。
“誰知道那,過幾日消息就可以傳過來了,那時自然見分曉。”鍾誌生暗道,這裏就是信息傳送不方便,都不知道各地發生了什麽,隻能按照曆史推測,希望我這隻蝴蝶沒用扇出太多的龍卷風。
“也是,我們何必在此揣測,來,飲酒。”糜竺舉杯說道。
“好,好。”
.......
一夜的宿醉,早起的鍾誌生感覺胃有點難受,頭也有點暈暈的,想起昨天的荒唐,忍不住啞然一笑,開始是與糜竺、陳登三個人一起喝,後來糜竺、陳登不敵,紛紛退出,曹豹見此一時興起,也過來拚酒,周圍的徐州文臣武將見到糜竺、陳登、曹豹先後與此人有說有笑,想來跟徐州三大世家有莫大的關係,多多親近親近、聯絡聯絡定不會有錯,一時間都紛紛上來進酒問候,也從側麵表現出對糜、曹、陳三家的善意。
而臧霸,太史慈等人見狀,莫不氣憤,公子是我們的公子,與爾等何關,心裏頓時變得不平衡,也不甘示弱地上來進酒,甚至陶謙也盡地主之誼地上來意思一下的進了幾杯酒,隨後便下去休息,這下可就糟糕了,沒了太守的鎮壓,這些平時被工作壓抑,被老婆壓抑的文臣武將借著酒勁,開始瘋狂的放縱,一輪一輪的進酒,一輪輪的比拚,你進我,我進你,大家不分派係,不分陣營第一次這麽隨意率性,一個好好地慶功會也有此變成了酒會。
不過最慘的不是醉倒的文臣,也不是暈暈乎乎,走不了直線的武將,而是早早睡去的陶謙。一大早,管家就慌慌張張地回報說,府內所有珍藏的酒都被喝完了,也是昨日有還幾個文臣武將發酒瘋,領著大家端了太守府的酒窖,現在還有幾個人抱著壇子睡在那呢!
陶謙聽罷不知道有沒有驚出心髒病,算了,不管了,沒有戰爭的日子就是美好,鍾誌生抬著頭眯著眼看著漸漸從天邊出來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