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4-04-16


    “好!”眾諸侯拍案叫絕,沒想到這不起眼的太史慈還真的斬殺了華雄,這曹孟德果然有眼光,想來這書生也是真的有一套,應當讓人回去查查,若是能收服,那便更好了。


    曹操看著眾人火辣的眼光徘徊在太史慈和張毅身上,心中暗道不好,早知道就不問計了,這下更難得此大才矣。


    除掉了華雄,袁紹大喜,下令擺宴犒賞,張毅與此偷偷問於孔融:“世叔可知曹公今日何以問計於我?”


    “這個......可能是曹公心血來潮,突發所想。”孔融支支吾吾地說道。


    孔融你連個慌都不會撒,看都不敢看我的眼睛,“世叔莫要狡辯,曹孟德已然告訴於我,是世叔你講出我當日對孫堅的猜想。”


    “好一個曹阿瞞啊,竟然出賣我!”孔融驚怒道。


    “哼!世叔你這是承認嘍。”


    看著這小子邪邪地笑,孔融悟到,居然被著小子炸了出來,真是越老越活回去了,“那個...吾也是一番好意,公禮如此璞玉,怎好敝掃自珍!”


    “那你就把我賣給曹孟德了?”


    孔融掩著麵,居然一時無話可說,突然發現曹操走過來進酒,欣喜萬分,“來來來,孟德,公禮有話於你。”


    “哦?”曹操走過來,看著張毅說道:“公禮何事?”


    這孔融居然還敢如此,看著借用尿遁離去的某人,他憤憤不平,轉頭看著這位一臉誠懇地男子,說道:“無事,隻是世叔調皮了一下!”


    “調皮?”曹操不解道。


    “調皮就是開玩笑的意思。”


    “原來是這樣啊,公禮真是博學。”曹操誇讚道:“不知公禮以為今日之後,董卓會作何反應?”


    “華雄戰死,董卓必然一麵派人死守汜水關,然後一麵親領大軍屯於虎牢關一線,欲截我聯軍中路。”


    “那我聯軍何以據之?”


    如此簡單的問題還要問我,這曹操不會依賴上我了吧,“我等應分而拒之。”


    曹操還欲細問,奈何身邊劉岱等諸侯上來進酒,隻好先舍了張毅,應付起來,待喝完轉身一看,人早已沒了蹤影,哎,真是賢才難收啊。


    卻說華雄殘軍退守汜水關,守將李肅慌忙發告急文書於董卓,董卓收到書勃然大怒,先是聽了李儒的建議對袁紹的叔叔太傅袁隗一家不分老幼,盡皆誅絕,後起兵二十萬,分兩路而來,一路為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死守汜水關,一路是董卓自己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直奔虎牢關而來。


    與此,流星探馬回報此事於袁紹,袁紹急忙聚眾商議。曹操暗暗佩服張毅,一切竟是如此,隨即提議袁紹分兵對敵。


    袁紹聽之,令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八路諸侯,往虎牢關迎敵,曹操引軍往來就應,其餘諸侯奔赴汜水關。


    河內太守王匡引軍先到,呂布見狀率鐵騎三千出關迎戰,王匡見呂布一路殺來,就無人可擋,不覺高喊:“方悅何在?”


    “末將在此。”隻見王匡後麵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帶著一對親兵直撲呂布,奈何兩人實力相差太大,相戰不到五回合,方悅便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匡軍見主將戰死,士氣大跌,呂布趁此大殺特殺,如入無人之境,也幸得喬瑁、袁遺二人引軍趕到,救了王匡一命,但就此片刻,三軍都傷亡不少,與此退兵三十裏紮營,等待後五路大軍的到來。


    不日,八路諸侯皆至,眾人正欲商議如何進攻虎牢關,卻聽得一名小校來報,說是呂布在寨外叫戰。


    “諸位,呂布在外叫戰,我等何如啊?”喬瑁擔心道。


    “還能何如,自當領兵迎戰!”一旁的公孫瓚冷眼看著喬瑁說道:“莫不是喬太守怕了,若是如此,引兵退去變成,這裏自有我等除賊。”


    “誰說老夫怕了!”喬瑁像被踩到了尾巴一樣驚聲道:“隻是這呂布確是一頭猛虎,端是難擋啊!”


    “喬太守所言不差,想我河內名將方悅不到五招便被那呂布所殺,這呂布怕是我軍中無人能敵啊!”王匡搖著腦袋歎息道。


    公孫瓚正要反駁,隻見孔融站了起來自信地說道:“吾有上將武安國可斬呂布!”


    “噗!”站在一旁的張毅突然感覺內心飆血不止,世叔你不會說話就別說話好不,沒看見那公孫瓚還有話要說啊,沒看到那張飛躍躍欲試的樣子,人家想戰就讓人家戰嘛,逞什麽強,武安國對上呂布,這不是曆史重演嘛,不行,不能讓這種事發生,但是現在又不好否了世叔的話,若真如此做不但各諸侯會看不起我們,那武將軍恐怕也會怨我丟了他武人的臉,這下該如何是好?張毅頭痛到。


    其實,孔融之所以這麽做,主要是有樣學樣,想我北海隨便拉出個太史慈就能幹掉牛逼哄哄的華雄,那麽拉出大將武安國幹掉呂布也不是一個小意思,殊不知張毅舉薦太史慈是基於後世的先知,曉得太史慈很強,而孔融卻是死搬硬套,真是作孽的節奏。


    “文舉兄有此大將,定能敗了呂布。”旁邊幾位見過太史慈勇猛的諸侯應和道。


    除此,袁遺、喬瑁、王匡三人卻是憂心忡忡,真正與呂布為敵過,方知呂布的可怕,這武安國能行嗎?


    眾諸侯領兵出戰,隻見得對麵高崗之上,呂布手持方天畫戟,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紅綿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坐下嘶風赤兔寶馬。


    不愧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不死,誰與爭鋒,端是霸氣外漏!


    “子義,待等會武將軍與呂布交戰,你便從旁策應。”他對著太史慈說道。


    “公子,以二敵一,勝之不武啊!”太史慈有點推辭道。


    “子義,呂布非一人之敵,武將軍久戰必會有生命之危,那時隻望子義能援手一把。”


    太史慈雖是不解為什麽公子會給呂布這麽高的評價,但就幾次公子的謀劃,他還是選擇了相信公子,“既然呂布如此勇猛,要不子義與武將軍同上。”


    “不,武將軍心高氣傲,未覺呂布之驍勇前,子義不可上前相助,不然隻會落下他的麵子,與之相惡。”


    “公子果然考慮周到。”太史慈勒馬上前,持弓壓陣。


    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賊將好膽,吃我一戟!”方天畫戟如一道影子挑向武安國的腦袋,武安國隨即舉錘相迎,“砰”的一聲,兩個都知道對方的臂力不弱,便收了輕視之心,真正廝殺在一塊。


    戰至二十餘回合,武安國已經幾次從生死間徘徊過來,這才明白呂布勇猛無敵之名不是空穴來風,若不是借助馬鐙,在馬上靈活應變,怕是早已斃命。


    其實這呂布也很鬱悶,其他一些雜魚不到五招就可以挑殺下馬,但這賊將雖說臂力驚人,一雙鐵錘使得虎虎生風,卻也是破綻頻出,但每次就是差一點,差一點,感覺甚是窩囊。


    “就是現在!”呂布尋得一個空檔,趁著對方舊力已盡,新力未生之時,以極為刁鑽地角度直刺武安國心窩。


    “吾命休矣。”武安國看著眼中越來越大的戟尖,心寒道。


    “賊將接我一箭!”太史慈策馬急射一箭,隨即拍馬來救。


    呂布聞得身後一聲虎嘯,聽得飛箭離弦之聲,回戟拍飛箭矢,策馬迎了上來。(古時射箭迎敵一般會大吼一聲,就像吃我一槍一樣,意思就是提醒對方,不然就是暗箭傷人,為許多武將所不恥,如長沙之戰關羽對黃忠,黃忠亦是出聲示警於關羽。)


    三匹馬丁字兒廝殺在一塊,兩人聯手三十餘回合,漸漸為呂布所壓,這呂奉先端是可怕,“宣高,你也上去助子義他們一臂之力。”


    “是,公子。”臧霸挺槍出戰,三人聯手大戰呂布,雖不能壓製呂布,但也不像之前一樣被動。(童玄童子康有三徒一外甥,三徒老大西川都督槍祖張任、老二宛城侯槍王張繡、關門徒弟趙雲趙子龍,一個外甥是“懶潑將軍”臧霸臧宣高,臧霸一身本領,趙雲會的槍法,他七八都會,但為什麽他不出名那?原因隻有一個,他懶散,自打他投了曹操,也是隻肯拿俸祿,不想幹事,張遼幾次三番想要提拔他,他卻百般推脫,於是乎曹操手下有了兩個最看不順眼的一文一武,文的便是“外國忠臣”徐庶徐元直,武的就是“懶潑將軍”臧霸臧宣高,三國中,赤壁時這兩人去西涼防備馬騰韓遂東襲中原,從此在三國中不見影蹤。)


    張毅見四人又站了五十餘回合,不免心急道:“世叔全軍壓上吧,此戰甚是危險,折失任何一人都是痛啊!”


    “可是,如今四人混戰,我軍這時衝上去,莫不會壞了大事,再者光憑我北海一軍,也是不夠啊。”


    “世叔,我軍若是壓上,公孫瓚、喬瑁他們即使雖有微詞,但豈會不援,而子義他們三人正好可以順此退下來。”


    “公禮所言有理。”孔融拔劍高聲喊道:“全軍突進!”


    喬瑁、張楊、鮑信等人本來還在感歎小小北海居然有如此之多的英豪,而那呂布也端是驍勇,竟以一敵三不落下風,未曾想北海一軍突然殺出,直奔呂布身後的大軍,雖然對孔融不事先打個招呼很是不滿,但眾人還是顧全大局率軍壓了上去。


    太史慈、武安國、臧霸以及呂布發現聯軍壓了上來,便各自收戰策馬奔回自己的陣營,期間太史慈還感歎道,合三人之力,加上馬鐙的便利,竟然也勝不了這廝,公子所言不差,這呂布真乃萬人敵也!


    兩軍廝殺一番,西涼軍不敵順勢退入關內,借以地勢從高而下用木石、滾油、箭矢等擊退了聯軍,至此兩軍都無法擴大戰果,開始思慮對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書生亂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毅穀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毅穀穀並收藏三國之書生亂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