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來也匆匆
淡黃色的信封已被揉捏得不成樣子,張毅好不容易的將其舒展開來,正欲拆開,卻是瞄見郭嘉墊著腳尖,伸著脖子,不停地在身後晃悠。
“奉孝,你知不知道貓是怎麽死的?”他輕捶了郭嘉一下,將其從背後拉了上來。
“貓?不會是餓死的吧?”郭嘉頓了頓,不由得想到自黃巾之亂以來,荒田日多,百姓尚且吃不飽,穿不暖,更何況一牲畜乎?
“你丫丫的,是好奇死的!”他略帶無語地用手戳了戳郭嘉的額頭,頹然道:“趕緊帶著這小妹妹,去那吃點東西,我隨後就到。”
“吃東西?嘉還不餓。”郭嘉搖著頭說道。
“又不是給你吃。”他摸了摸那小女孩的頭,不禁想到了曾經天真頑皮的穎兒,柔聲說道:“想吃什麽就點什麽,錢哥哥會付得。”
一旁的郭嘉拉了拉他的衣袖,鬱悶地指了指自己,“那嘉呐?”
“奉孝,你不是說不餓嘛!”
“嘿嘿,公禮請客,嘉總得給些麵子不是?”
這麵子真是給的太客氣了,他甩了甩手,無奈道:“去吧,去吧。”
發覺郭嘉拉著那小女孩竟是往那迎客居而去,張毅的眼皮不由得跳動了一下,這可是要被大放血了,嗚嗚,得空可是要想辦法去賺點外快。
掃視了一圈周邊,確認是沒有什麽熟人,他才輕輕撕開那封口,姐姐?自己認識的姑娘也沒多少,而且還是在剛退完呂布大軍的情況下,難道是她?
我去,還真是她!張毅打開一看,頓時有種苦笑不得的感覺。
哪有人在信上畫畫的,幸好還留了些字,不然真整出一個啞謎,自己可怎麽猜!
善待黃巾,善待百姓,這些還需要說嘛,他撓了撓頭,有些失望,難道就沒什麽別的話好講?
“咦,這圖看起來好有意思,是哪裏的山?”
“啊!”張毅慌忙回頭,隻見曹操不知何時來到了自己旁邊,正是一臉好奇地盯著自己的信,“孟德,你不知道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公禮,操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人你都視而不見那麽久,莫不是有心事。”
張毅撫了撫胸膛,鬱悶道:“孟德,你一個不活人也不出點聲響,差點就被你嚇死了。”
“公禮,你這話可是不對。”曹操伸手想要去拿那封信,卻被張毅一個閃身躲開,“你看,你的心神全在這身上,怎會注意到操。”
一個個都這麽好奇,真是閑的蛋疼,他順手將信折了一下,放入內袋中,不安道:“孟德,你不會是專門來找我的吧?”
“咦?公禮你還真是神機妙算,操正是來找你的。”
暈,還真是,他豁然頭痛道:“孟德,呂布大軍剛退,還能有什麽事?”
“操.....”
曹操剛開口,就被張毅打斷道:“孟德,我知道奉孝在哪,我這就帶你去找他。”
說完,便硬拉著曹操往迎客居而走,並不忿道:“奉孝也真是的,剛回來就偷懶,我這就替孟德你好好說說。”
說教奉孝,貌似公禮你也是一般的懶散,曹操心中暗暗比較道,不,奉孝應該比公禮勤快一些。
“到了,到了。”張毅緩了緩氣,抬頭看了看“迎客居”的金色招牌。
“公禮,其實操想告訴你....”
“有什麽話,孟德你親自給奉孝說更好。”他閃進店內,問清房間,直直地拖著曹操上樓。
郭嘉聽著腳步聲,不由得輕笑道:“這公禮可算來了。”
“咦,主公,你怎麽也來了。”
“還不是公禮一路拖著某。”曹操整了整衣衫,就著臨近的一張椅子坐了下來,“這是....”
“哦,這嘉也不太清楚,主公還是問公禮為好。”郭嘉一個太極便把問題扔了過去。
“少給我岔開話題。”他將倒覆的杯子,翻轉過來,順手抄起郭嘉身邊的那壺酒,輕笑道:“奉孝,孟德有事要拜托你。”
郭嘉夾了一口小菜,疑惑地看向曹操,“主公有事?”
“還不是今早商議的事嘛。”曹操歎了一口氣說道。
“今早?”郭嘉頓了頓,隨即大笑開來:“公禮,這事不是找我的,是找你的。”
“有你在,找我作甚!”
“非也,非也,這事隻能公禮你做。”郭嘉一個起身,又將那酒給拿了回去。
非我莫屬?還有這種事!他心驚道:“到底是什麽事,孟德你幹嘛不早說,害我白白地心急跑來!”
“操剛才一直想對公禮你說的,奈何公禮你幾次打斷操的話。”
額,貌似真是自己的錯。
曹操思慮了片刻,沉聲道:“其實操與奉孝商議了一番,覺得呂布大軍撤走,必然會援助張邈,誌才一軍怕是抵擋不住,所以某決定,今夜就起大軍攻襲陳留。”
“攻襲陳留?這麽快!”他一時沒能握得穩杯子,竟是灑出了不少。
“公禮,兵貴神速,今夜走是最為妥當的。”曹操無奈地說道:“過城若不停留,兵士們定然念家思親,但若是久留,則必然銳減軍誌。”
“公禮,嘉也想多留片刻,多喝一些美酒。”郭嘉晃了晃已然見了底的酒壺,輕笑道:“要不這樣,公禮你隨主公出征,嘉留著此處,反正你與呂布有過對陣,正是了解。”
對陣呂布?指不定又飛我一刀,況且傷了元神,這些日子是不能再起天術了,他不由得摸了摸鼻子,還是留下來好,有事可以找子平,無事可以抱抱琰兒,教教睿兒、穎兒。
“奉孝,這行軍打仗的事還是你再行。”他搖著頭笑答:“某還是留在這裏靜待凱旋而歸。”
郭嘉看了看曹操,一副就知道是如此的樣子。
“公禮,這次還是要辛苦你一段時間。”曹操誠懇地抱拳說道。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正欲答應,忽是想起什麽,急忙說道:“哦,某差點忘了一事。”
“何事?”
“孟德,我欲改法,變稅,以富民強軍。”
“操今早巡視了一番,發覺我東平城外的良田多了不少,適時問了一些百姓,眾人皆言公禮租賃農具、耕牛,實為仁厚敦實也。”曹操捋了捋胡子,撫掌笑道:“公禮所做,甚合操心,這改法、變稅之事,公禮自行決斷便是。”
“主公,公禮,這變法之事尚不得時候。”郭嘉皺著眉頭,沉聲道:“公禮若真欲行此計,可先變稅利,改農耕,徐徐圖法。”
一口飯吃不成胖子,那就慢慢來吧,他點了點頭,讚同道:“就這樣辦吧。”
“對了,主公,你還沒吃飯吧。”
“奉孝,某不....”
“主公,這頓可是公禮請的,你可得多吃點。”郭嘉順手夾起一隻大俠,塞住曹操的嘴,同時左手揮了揮,高聲喊道:“小二,再上兩壺好酒,幾個好菜。”
佛曰,自己花錢的東西是浪費不得的,張毅打又打不得,說又說不得,隻好跟著郭嘉搶食物,不知不覺這空壺是越來越多。
一頓飯可是吃了個把時辰,其中多是閑談喝酒,期間的小女孩吃飽後,便起身告辭,原來這女孩就是青州黃巾中的百姓,家就在城中。
天色昏暗下來,曹操拉著郭嘉起身回轉軍營準備,身後張毅捏了捏空空的錢袋,無奈地苦笑,真是一頓吃到解放前。
適夜,街道兩旁的房屋時不時地傳出斷斷續續地哭聲、叮囑聲,兒行千裏母擔憂,父親又何嚐不是牽腸掛肚。
辰時,重新拿上武器,披上盔甲的兵士已然一個不漏的歸隊,隨著曹操強有力的一聲,“全軍出發!”
“踏踏,踏踏!”沉重、交錯的聲音回蕩在東平城內,百姓們借著微弱的燈火,目送著親人離去。
呂布、陳宮都不是好對付的,不知道這一戰又得死傷多少人?
清晨,靠近城牆附近的一些房屋已經陸陸續續開始重新搭建,張子平被張毅硬推著親自建工,六月的日頭已經有些毒辣,悶熱的空氣中卻是連一絲風都飄蕩不起來。
先生這是在怨我啊,張子平無奈地坐在一茶棚裏,看著來來回回忙碌的兵士,苦笑道:“不就是送了一些百姓暫住你家嘛,不至於如此對我吧!”
“子平,你支支吾吾再說些什麽呐?”張毅突然出現,將兩壇小酒輕放在桌上。
“沒什麽,沒什麽。”張興慌忙起身,笑道:“先生,你怎麽來了。”
“某特意來陪你啊。”張毅就著長凳的另一邊做了下去。
“先生你就別說笑了,若沒有事,你怎麽願意在這等時候出來。”一段時間相處,張毅這出沒的時間點自己可是記得不差。
張興忽是想到什麽,不覺欣喜起來:莫不是政務太多,先生想讓某回去協助?若真是這樣,可就太好了。
“某昨日仔細想了想稅利、農事等,正欲聽聽子平你的意見。”他順手將一小壇酒遞了過去。
什麽,原來不是回去啊,張興頓時一陣失落,無力道:“先生有話就盡管說。”
“子平,你別泄氣,若是這政令能過得去,你還不得回來幫我?”張毅似是猜到了其所想,拍了拍其的肩膀,安慰道。
對啊,如此大的變動,先生怎麽可能一個人扛下來,張興一拍腦門,振奮道:“先生快說,某可真不想苦呆在這兒了。”
“其實,我想.....”
張興聽完,愣了愣,大驚道:“先生,你同時大改這麽多,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亂世當用重典。”張毅微微一笑,說道:“我東平郡自青州黃巾以來,世家便死的死,逃的逃,就這一點,絕然是沒有多少阻力的。”
“可是....”
“子平,孟德已然同意,此時不為更待何時!”東漢的很多事物都已積重難返,唯有破而後立,才能造就一片新的天地。
“子平,這些若是做成了,便是為日後的新法奠下了根基啊!”
淡黃色的信封已被揉捏得不成樣子,張毅好不容易的將其舒展開來,正欲拆開,卻是瞄見郭嘉墊著腳尖,伸著脖子,不停地在身後晃悠。
“奉孝,你知不知道貓是怎麽死的?”他輕捶了郭嘉一下,將其從背後拉了上來。
“貓?不會是餓死的吧?”郭嘉頓了頓,不由得想到自黃巾之亂以來,荒田日多,百姓尚且吃不飽,穿不暖,更何況一牲畜乎?
“你丫丫的,是好奇死的!”他略帶無語地用手戳了戳郭嘉的額頭,頹然道:“趕緊帶著這小妹妹,去那吃點東西,我隨後就到。”
“吃東西?嘉還不餓。”郭嘉搖著頭說道。
“又不是給你吃。”他摸了摸那小女孩的頭,不禁想到了曾經天真頑皮的穎兒,柔聲說道:“想吃什麽就點什麽,錢哥哥會付得。”
一旁的郭嘉拉了拉他的衣袖,鬱悶地指了指自己,“那嘉呐?”
“奉孝,你不是說不餓嘛!”
“嘿嘿,公禮請客,嘉總得給些麵子不是?”
這麵子真是給的太客氣了,他甩了甩手,無奈道:“去吧,去吧。”
發覺郭嘉拉著那小女孩竟是往那迎客居而去,張毅的眼皮不由得跳動了一下,這可是要被大放血了,嗚嗚,得空可是要想辦法去賺點外快。
掃視了一圈周邊,確認是沒有什麽熟人,他才輕輕撕開那封口,姐姐?自己認識的姑娘也沒多少,而且還是在剛退完呂布大軍的情況下,難道是她?
我去,還真是她!張毅打開一看,頓時有種苦笑不得的感覺。
哪有人在信上畫畫的,幸好還留了些字,不然真整出一個啞謎,自己可怎麽猜!
善待黃巾,善待百姓,這些還需要說嘛,他撓了撓頭,有些失望,難道就沒什麽別的話好講?
“咦,這圖看起來好有意思,是哪裏的山?”
“啊!”張毅慌忙回頭,隻見曹操不知何時來到了自己旁邊,正是一臉好奇地盯著自己的信,“孟德,你不知道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公禮,操這麽一個活生生的人你都視而不見那麽久,莫不是有心事。”
張毅撫了撫胸膛,鬱悶道:“孟德,你一個不活人也不出點聲響,差點就被你嚇死了。”
“公禮,你這話可是不對。”曹操伸手想要去拿那封信,卻被張毅一個閃身躲開,“你看,你的心神全在這身上,怎會注意到操。”
一個個都這麽好奇,真是閑的蛋疼,他順手將信折了一下,放入內袋中,不安道:“孟德,你不會是專門來找我的吧?”
“咦?公禮你還真是神機妙算,操正是來找你的。”
暈,還真是,他豁然頭痛道:“孟德,呂布大軍剛退,還能有什麽事?”
“操.....”
曹操剛開口,就被張毅打斷道:“孟德,我知道奉孝在哪,我這就帶你去找他。”
說完,便硬拉著曹操往迎客居而走,並不忿道:“奉孝也真是的,剛回來就偷懶,我這就替孟德你好好說說。”
說教奉孝,貌似公禮你也是一般的懶散,曹操心中暗暗比較道,不,奉孝應該比公禮勤快一些。
“到了,到了。”張毅緩了緩氣,抬頭看了看“迎客居”的金色招牌。
“公禮,其實操想告訴你....”
“有什麽話,孟德你親自給奉孝說更好。”他閃進店內,問清房間,直直地拖著曹操上樓。
郭嘉聽著腳步聲,不由得輕笑道:“這公禮可算來了。”
“咦,主公,你怎麽也來了。”
“還不是公禮一路拖著某。”曹操整了整衣衫,就著臨近的一張椅子坐了下來,“這是....”
“哦,這嘉也不太清楚,主公還是問公禮為好。”郭嘉一個太極便把問題扔了過去。
“少給我岔開話題。”他將倒覆的杯子,翻轉過來,順手抄起郭嘉身邊的那壺酒,輕笑道:“奉孝,孟德有事要拜托你。”
郭嘉夾了一口小菜,疑惑地看向曹操,“主公有事?”
“還不是今早商議的事嘛。”曹操歎了一口氣說道。
“今早?”郭嘉頓了頓,隨即大笑開來:“公禮,這事不是找我的,是找你的。”
“有你在,找我作甚!”
“非也,非也,這事隻能公禮你做。”郭嘉一個起身,又將那酒給拿了回去。
非我莫屬?還有這種事!他心驚道:“到底是什麽事,孟德你幹嘛不早說,害我白白地心急跑來!”
“操剛才一直想對公禮你說的,奈何公禮你幾次打斷操的話。”
額,貌似真是自己的錯。
曹操思慮了片刻,沉聲道:“其實操與奉孝商議了一番,覺得呂布大軍撤走,必然會援助張邈,誌才一軍怕是抵擋不住,所以某決定,今夜就起大軍攻襲陳留。”
“攻襲陳留?這麽快!”他一時沒能握得穩杯子,竟是灑出了不少。
“公禮,兵貴神速,今夜走是最為妥當的。”曹操無奈地說道:“過城若不停留,兵士們定然念家思親,但若是久留,則必然銳減軍誌。”
“公禮,嘉也想多留片刻,多喝一些美酒。”郭嘉晃了晃已然見了底的酒壺,輕笑道:“要不這樣,公禮你隨主公出征,嘉留著此處,反正你與呂布有過對陣,正是了解。”
對陣呂布?指不定又飛我一刀,況且傷了元神,這些日子是不能再起天術了,他不由得摸了摸鼻子,還是留下來好,有事可以找子平,無事可以抱抱琰兒,教教睿兒、穎兒。
“奉孝,這行軍打仗的事還是你再行。”他搖著頭笑答:“某還是留在這裏靜待凱旋而歸。”
郭嘉看了看曹操,一副就知道是如此的樣子。
“公禮,這次還是要辛苦你一段時間。”曹操誠懇地抱拳說道。
佛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正欲答應,忽是想起什麽,急忙說道:“哦,某差點忘了一事。”
“何事?”
“孟德,我欲改法,變稅,以富民強軍。”
“操今早巡視了一番,發覺我東平城外的良田多了不少,適時問了一些百姓,眾人皆言公禮租賃農具、耕牛,實為仁厚敦實也。”曹操捋了捋胡子,撫掌笑道:“公禮所做,甚合操心,這改法、變稅之事,公禮自行決斷便是。”
“主公,公禮,這變法之事尚不得時候。”郭嘉皺著眉頭,沉聲道:“公禮若真欲行此計,可先變稅利,改農耕,徐徐圖法。”
一口飯吃不成胖子,那就慢慢來吧,他點了點頭,讚同道:“就這樣辦吧。”
“對了,主公,你還沒吃飯吧。”
“奉孝,某不....”
“主公,這頓可是公禮請的,你可得多吃點。”郭嘉順手夾起一隻大俠,塞住曹操的嘴,同時左手揮了揮,高聲喊道:“小二,再上兩壺好酒,幾個好菜。”
佛曰,自己花錢的東西是浪費不得的,張毅打又打不得,說又說不得,隻好跟著郭嘉搶食物,不知不覺這空壺是越來越多。
一頓飯可是吃了個把時辰,其中多是閑談喝酒,期間的小女孩吃飽後,便起身告辭,原來這女孩就是青州黃巾中的百姓,家就在城中。
天色昏暗下來,曹操拉著郭嘉起身回轉軍營準備,身後張毅捏了捏空空的錢袋,無奈地苦笑,真是一頓吃到解放前。
適夜,街道兩旁的房屋時不時地傳出斷斷續續地哭聲、叮囑聲,兒行千裏母擔憂,父親又何嚐不是牽腸掛肚。
辰時,重新拿上武器,披上盔甲的兵士已然一個不漏的歸隊,隨著曹操強有力的一聲,“全軍出發!”
“踏踏,踏踏!”沉重、交錯的聲音回蕩在東平城內,百姓們借著微弱的燈火,目送著親人離去。
呂布、陳宮都不是好對付的,不知道這一戰又得死傷多少人?
清晨,靠近城牆附近的一些房屋已經陸陸續續開始重新搭建,張子平被張毅硬推著親自建工,六月的日頭已經有些毒辣,悶熱的空氣中卻是連一絲風都飄蕩不起來。
先生這是在怨我啊,張子平無奈地坐在一茶棚裏,看著來來回回忙碌的兵士,苦笑道:“不就是送了一些百姓暫住你家嘛,不至於如此對我吧!”
“子平,你支支吾吾再說些什麽呐?”張毅突然出現,將兩壇小酒輕放在桌上。
“沒什麽,沒什麽。”張興慌忙起身,笑道:“先生,你怎麽來了。”
“某特意來陪你啊。”張毅就著長凳的另一邊做了下去。
“先生你就別說笑了,若沒有事,你怎麽願意在這等時候出來。”一段時間相處,張毅這出沒的時間點自己可是記得不差。
張興忽是想到什麽,不覺欣喜起來:莫不是政務太多,先生想讓某回去協助?若真是這樣,可就太好了。
“某昨日仔細想了想稅利、農事等,正欲聽聽子平你的意見。”他順手將一小壇酒遞了過去。
什麽,原來不是回去啊,張興頓時一陣失落,無力道:“先生有話就盡管說。”
“子平,你別泄氣,若是這政令能過得去,你還不得回來幫我?”張毅似是猜到了其所想,拍了拍其的肩膀,安慰道。
對啊,如此大的變動,先生怎麽可能一個人扛下來,張興一拍腦門,振奮道:“先生快說,某可真不想苦呆在這兒了。”
“其實,我想.....”
張興聽完,愣了愣,大驚道:“先生,你同時大改這麽多,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亂世當用重典。”張毅微微一笑,說道:“我東平郡自青州黃巾以來,世家便死的死,逃的逃,就這一點,絕然是沒有多少阻力的。”
“可是....”
“子平,孟德已然同意,此時不為更待何時!”東漢的很多事物都已積重難返,唯有破而後立,才能造就一片新的天地。
“子平,這些若是做成了,便是為日後的新法奠下了根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