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決定從巡撫管家下手看他有什麽弱點,發現他熱忠於聽戲,經常去一家會館裏聽。
山西的戲曲有54種,特別是“山西棒子”最為有名,後來改叫“晉劇”它唱腔激越粗獷,又圓潤工細,經常用大量唱詞表現戲曲情節,用對唱代替對白,還有許多技巧表演;如鞭子功,梢子功(甩發)等。
特別是山西出了幾個戲曲大家像關漢卿、白撲等,中國“四大愛情劇”有三個是山西人,白撲還是最早的“梁祝”故事創作人,文士薈萃,優伶輩出,所以後人把山西譽為“中國戲曲的搖籃。”
李斌從未聽過明朝時期的戲曲,特別感興趣順便看看巡撫管家的動向。本來想帶娘子一塊看,可她太惹眼怕出事再說春桃也回來了又有任務,就帶紅紅去看了,走進會館一層是散客,二樓有包廂;裏麵前廳可以看舞台演出,後麵有包房應有盡有可以點戲在包房裏麵看,就是服務太差,服務員個個是店小二的打扮。
當天演出的是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不說演的咋樣還是戲劇鼻祖關漢卿寫的好,情節感人;哭的紅紅稀裏嘩啦!手帕都可以擰出水來了,演出結束後,李斌想巡撫管家的愛好還挺高雅,這也不算弱點,反而是優點,可到管家包房一看還沒有動靜。李斌納悶演出結束了,他還幹什麽?已經很晚又帶著紅紅,隻有回去,路上紅紅雙手挽著李斌的胳臂,他感覺手臂總碰著一團軟軟的肉坨在摩擦:“小爺你下次還帶我來看戲好嗎?”
“好就是要多帶幾條手帕。”
“小爺你壞死了。”李斌已經感覺她春情蠢蠢欲動。
過了幾天李斌看巡撫管家究竟搞什麽名堂?一人來到會館包廂,店小二端茶、倒水、放上瓜子、花生說:“這位大爺,我們這裏還可以點戲,點外麵看不到的戲。”
李斌才知道這戲中有戲:“哦、怎麽點法?”
“大爺我們有雅戲、俗戲、雜耍、花戲。”
“什麽叫花戲?”
“就是唱詞風騷、淫穢些,優伶穿著露骨些,如果大爺您興趣來了還可以宿夜。”
李斌在深圳花花世界鬥混過,這跟卡啦ok包房差不多,全套服務。沒想到了明朝也不例外,難怪巡撫管家不願走,名堂在這裏。他可不敢在這玩,聽說宋朝時連皇帝都得性病死了。
“吳大朗、我出錢讓你玩個痛快,不過事情要辦好,先收買一個店小二了解巡撫管家情況,再收買那個優伶設個套。”吳大朗玩了幾天告訴李斌;管家喜歡一個唱戲的每次來都是睡到天蒙蒙亮才走。
趁管家不在,李斌再次來到會館專門點了管家喜歡的優伶,隻見手如玉筍乍茁新芽,腳是金蓮飛來窄瓣,似飛燕輕盈,玉環豐膩倒是個美人胚子。李斌讓他隨便彈幾個曲子,女子便輕撫古箏自彈自唱;古典音樂雖然是單音節,隻有五個音符變化少,卻崇尚與自然的和諧,聽起來如高山流水,身臨其境,清新自然李斌沉寂其中音樂戛然而止。
“大爺要聽花戲嗎?”
李斌從前學過古箏雖然不精也能彈幾首:“要不我來彈一首你聽聽。”彈起當代最流行的《紅樓夢》插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啪,啪大爺好手段,彈得一手好曲子,卻與奴家曲調不同,詞有新意,是從何而來,能否與奴家寫下曲譜,唱詞?”李斌寫歌詞可以,寫曲卻不行,又彈了幾遍,女子對音樂有天賦,也能照貓畫虎彈下來。
音樂的探討使兩人距離拉近了,女子不時瞟瞟李斌,心中泛起漣綺本來就是風月場所的女人:“公子可否夜宿於此,奴家不收分毫。”李斌心想老子又不是收破爛的,借故不方便推辭。接連幾天常去跟她探討音樂,又邊彈邊唱一首《笑傲江湖》中插曲《滄海一笑》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豪情仍在癡癡笑笑。這是一首用古典音樂譜寫的歌曲,前麵一首《枉凝眉》是女聲發揮不了,這次是男聲李斌演繹的暢快淋漓。
女子聽的如醉如癡:“公子好嗓音,好聽極了,不想公子風度翩翩,氣度不凡倒精通音律真是妙人。”明朝時對戲子不屑,看成是最低下的職業,今非昔比。聽了李斌的演唱她激情四射更加不放過他,坐在李斌腿上摟著脖子不放手。
“聽說有位管家對姑娘挺鍾情?”一句話讓她泄了氣,鬆開手一屁股坐到床上。
“那個老家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長期霸占奴家,不是看他出錢大方老早就不搭理他。”
“姑娘給我辦件事他出的錢我出雙倍如何?”
“奴家不要公子的錢,隻要陪奴家一晚也心滿意足了。”
接下來優伶從管家嘴裏慢慢套出李斌需要的情報;原來巡撫利用職權,指使山西臨汾(靠近中原)的官員調物質到太原,甚至把明朝軍中的火藥,軍械賣給女真族,並派兵保護商隊。隔一段時間派管家就到“聚線莊”收取五層的利潤。巡撫為了不被人發現在巡撫府內假山底下挖了個地下倉庫,把所有金銀珠寶藏在裏麵。
這時監視兩個山莊的家丁也來匯報;晉商每次交易完後所有的錢財都進了山莊。
李斌把這些情況跟李如鬆一說;現在人證、物證俱全隻是缺少中間環節,沒有賬目和他們相互勾結走私販賣軍火的書麵文字,如果要取得證據時間就要延長。
“九弟你怎麽糊塗呢?到時一搜、一審什麽都有了,隻要我們能摳出銀子管他是誰?”
“大哥如果沒有搜到證據,人又不招,抓巡撫不合朝廷法度,大臣們彈劾你,內閣要製裁你易如反掌。”
“怕個屁,老子把錢一裝到遼東天王老子也管不了,以前我和爹爹經常幹,大明朝少不了咱們李家,皇上不鬆口內閣大臣算個屁。”李斌也感到悲哀,就連李如鬆國家棟梁都是這種想法,大明朝如何不亡。
山西的戲曲有54種,特別是“山西棒子”最為有名,後來改叫“晉劇”它唱腔激越粗獷,又圓潤工細,經常用大量唱詞表現戲曲情節,用對唱代替對白,還有許多技巧表演;如鞭子功,梢子功(甩發)等。
特別是山西出了幾個戲曲大家像關漢卿、白撲等,中國“四大愛情劇”有三個是山西人,白撲還是最早的“梁祝”故事創作人,文士薈萃,優伶輩出,所以後人把山西譽為“中國戲曲的搖籃。”
李斌從未聽過明朝時期的戲曲,特別感興趣順便看看巡撫管家的動向。本來想帶娘子一塊看,可她太惹眼怕出事再說春桃也回來了又有任務,就帶紅紅去看了,走進會館一層是散客,二樓有包廂;裏麵前廳可以看舞台演出,後麵有包房應有盡有可以點戲在包房裏麵看,就是服務太差,服務員個個是店小二的打扮。
當天演出的是關漢卿《感天動地竇娥冤》不說演的咋樣還是戲劇鼻祖關漢卿寫的好,情節感人;哭的紅紅稀裏嘩啦!手帕都可以擰出水來了,演出結束後,李斌想巡撫管家的愛好還挺高雅,這也不算弱點,反而是優點,可到管家包房一看還沒有動靜。李斌納悶演出結束了,他還幹什麽?已經很晚又帶著紅紅,隻有回去,路上紅紅雙手挽著李斌的胳臂,他感覺手臂總碰著一團軟軟的肉坨在摩擦:“小爺你下次還帶我來看戲好嗎?”
“好就是要多帶幾條手帕。”
“小爺你壞死了。”李斌已經感覺她春情蠢蠢欲動。
過了幾天李斌看巡撫管家究竟搞什麽名堂?一人來到會館包廂,店小二端茶、倒水、放上瓜子、花生說:“這位大爺,我們這裏還可以點戲,點外麵看不到的戲。”
李斌才知道這戲中有戲:“哦、怎麽點法?”
“大爺我們有雅戲、俗戲、雜耍、花戲。”
“什麽叫花戲?”
“就是唱詞風騷、淫穢些,優伶穿著露骨些,如果大爺您興趣來了還可以宿夜。”
李斌在深圳花花世界鬥混過,這跟卡啦ok包房差不多,全套服務。沒想到了明朝也不例外,難怪巡撫管家不願走,名堂在這裏。他可不敢在這玩,聽說宋朝時連皇帝都得性病死了。
“吳大朗、我出錢讓你玩個痛快,不過事情要辦好,先收買一個店小二了解巡撫管家情況,再收買那個優伶設個套。”吳大朗玩了幾天告訴李斌;管家喜歡一個唱戲的每次來都是睡到天蒙蒙亮才走。
趁管家不在,李斌再次來到會館專門點了管家喜歡的優伶,隻見手如玉筍乍茁新芽,腳是金蓮飛來窄瓣,似飛燕輕盈,玉環豐膩倒是個美人胚子。李斌讓他隨便彈幾個曲子,女子便輕撫古箏自彈自唱;古典音樂雖然是單音節,隻有五個音符變化少,卻崇尚與自然的和諧,聽起來如高山流水,身臨其境,清新自然李斌沉寂其中音樂戛然而止。
“大爺要聽花戲嗎?”
李斌從前學過古箏雖然不精也能彈幾首:“要不我來彈一首你聽聽。”彈起當代最流行的《紅樓夢》插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啪,啪大爺好手段,彈得一手好曲子,卻與奴家曲調不同,詞有新意,是從何而來,能否與奴家寫下曲譜,唱詞?”李斌寫歌詞可以,寫曲卻不行,又彈了幾遍,女子對音樂有天賦,也能照貓畫虎彈下來。
音樂的探討使兩人距離拉近了,女子不時瞟瞟李斌,心中泛起漣綺本來就是風月場所的女人:“公子可否夜宿於此,奴家不收分毫。”李斌心想老子又不是收破爛的,借故不方便推辭。接連幾天常去跟她探討音樂,又邊彈邊唱一首《笑傲江湖》中插曲《滄海一笑》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豪情仍在癡癡笑笑。這是一首用古典音樂譜寫的歌曲,前麵一首《枉凝眉》是女聲發揮不了,這次是男聲李斌演繹的暢快淋漓。
女子聽的如醉如癡:“公子好嗓音,好聽極了,不想公子風度翩翩,氣度不凡倒精通音律真是妙人。”明朝時對戲子不屑,看成是最低下的職業,今非昔比。聽了李斌的演唱她激情四射更加不放過他,坐在李斌腿上摟著脖子不放手。
“聽說有位管家對姑娘挺鍾情?”一句話讓她泄了氣,鬆開手一屁股坐到床上。
“那個老家夥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想長期霸占奴家,不是看他出錢大方老早就不搭理他。”
“姑娘給我辦件事他出的錢我出雙倍如何?”
“奴家不要公子的錢,隻要陪奴家一晚也心滿意足了。”
接下來優伶從管家嘴裏慢慢套出李斌需要的情報;原來巡撫利用職權,指使山西臨汾(靠近中原)的官員調物質到太原,甚至把明朝軍中的火藥,軍械賣給女真族,並派兵保護商隊。隔一段時間派管家就到“聚線莊”收取五層的利潤。巡撫為了不被人發現在巡撫府內假山底下挖了個地下倉庫,把所有金銀珠寶藏在裏麵。
這時監視兩個山莊的家丁也來匯報;晉商每次交易完後所有的錢財都進了山莊。
李斌把這些情況跟李如鬆一說;現在人證、物證俱全隻是缺少中間環節,沒有賬目和他們相互勾結走私販賣軍火的書麵文字,如果要取得證據時間就要延長。
“九弟你怎麽糊塗呢?到時一搜、一審什麽都有了,隻要我們能摳出銀子管他是誰?”
“大哥如果沒有搜到證據,人又不招,抓巡撫不合朝廷法度,大臣們彈劾你,內閣要製裁你易如反掌。”
“怕個屁,老子把錢一裝到遼東天王老子也管不了,以前我和爹爹經常幹,大明朝少不了咱們李家,皇上不鬆口內閣大臣算個屁。”李斌也感到悲哀,就連李如鬆國家棟梁都是這種想法,大明朝如何不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