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啊!就按大姐的計策辦。就是我們火器太少,隻有五千支火槍,能對付那麽多的白杆軍嗎?”


    “無妨、據我了解秦良玉的兵馬並不多,估計隻有3-4萬兵馬,白杆軍不好訓練大概有五千來人,主要當奇兵來用,我們用刀牌兵誘敵,火槍埋伏其側,隻要她白杆軍出動,我們就用火槍給她突然一擊,隻要解決白杆軍其他就好對付了。”


    秦良玉軍營中,兒子、女兒、軍中將領側立兩旁,這次伏擊大獲全勝使他們興奮異常,都認為中國軍隊不堪一擊,她兒子馬西平當時還想乘勝追擊,被秦良玉製止。


    “母親、為什麽不追擊?一舉把什麽紅娘子打跑,聽說還有反賊李自成的婆娘。”


    “不能莽撞,遼王能打敗蒙古人,剿滅女真族,打垮李自成並不簡單,說實話我挺佩服遼王的,並不願意與他為敵,但我們身為大明軍臣,皇恩厚祿,事不二君,我們人數不多但願他們能知難而退。”


    “報秦大人,中國軍隊要進攻安康了。”


    安康城外遍地野草叢生,小山起伏,秦良玉來到城牆上,見中國軍隊四麵圍城,沒有主次之分,感到不解,前麵吃了敗仗不退反攻,而且還四麵攻城,紅娘子瘋了嗎?她自知兵力不足這個缺陷對方抓得牢牢的,使她不知道朝那個方向用兵,而暗藏在溝溝坎坎的兵力,隨時在任何的地方進攻。


    秦良玉回到軍營,將軍們站立兩旁,等待主帥發布守城任務。秦帥掃視眾將軍後說:“集合部隊進攻西麵的攻城部隊。”各將軍聽了都傻了,懷疑聽錯了。


    沒有聽錯,秦良玉是名出色的統帥,知道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如果四麵防守,兵力不足遲早被攻破。安康西麵的城門突然大開,秦良玉兒子馬西平一馬當先,率3千白杆兵、1萬5千騎兵向中國軍隊衝殺。


    四麵攻城,兵力布置肯定不多,被明軍殺個措手不及,紛紛扔下雲梯往回跑,兩條腿怎麽跑的過騎兵,隻好四散而逃,還是被殺死過半。站在北麵山頭的紅娘子和高夫人歎了口氣:“沒想到秦良玉會從西麵進攻,看來我們還是小看她了。”


    原來紅娘子把5千火槍手奇兵,埋伏在安康城東麵,因為東麵是三麵攻擊中最弱的一麵,就是誘惑秦良玉上當,誰知她卻從西麵進攻,兩位女將疑惑不解,收攏部隊站在遠處觀察地形,始終弄不明白秦良玉憑什麽從西麵進攻,悻悻而歸。


    中國軍隊四麵攻城卻草草收場,他們不明白,秦良玉的兒子也不明白,問道:“母親、你為什麽要從西麵進攻?”


    “兒啊、戰事無小事,關乎身家性命,關乎安康全體百姓的安全,所以要慎重、慎重、再慎重。對方四麵進攻為什麽東麵稍弱呢?從地形上看四周皆山,都有可能埋伏兵馬,如果細心觀察周圍的樹木,鳥類活動,真假昭然若揭。”


    紅娘子和高夫人兩人一籌莫展,紅娘子一拍桌子:“這個老狐狸,我們暗的玩不過她就來明的。”


    第二天安康城四麵城池又被攻擊,從昨天的佯攻變成全是主攻,火槍隊出動沿城池周圍向城頭上明軍射擊,掩護步兵攻城,守軍死傷慘重。秦良玉登上城牆,觀察四周,發現都有異動,心想紅娘子一個草寇,仗著人多勢眾,火器優良,四麵皆有伏兵,用此辦法倒不失一個良策。


    秦良玉來個敵變我不變,依然打開西門準備故伎重演。對麵山頭上旗語兵揮舞旗子,西麵攻城部隊還未等城門打開,就向後撤退,馬西平不是秦良玉接到命令是進攻,見對方撤兵依然殺了出去,眼看就要追上敵軍突然幾十匹馬栽倒,後麵的馬來不及拉韁繩,幢在一起。


    原來進攻中靠前麵的士兵身體掩護,紅娘子讓士兵在後麵挖了一條拒馬坑,這時逃跑的士兵又調頭,火槍開始射擊,明軍死傷越來越多,北麵、南麵的中國軍隊向西麵靠攏,如果三路兵馬合為一處,明軍勢單力薄必是全軍覆沒。


    秦良玉在城頭見形勢不對,急忙下令吹撤兵號角,因為紅娘子準備充分,南北兩麵部隊已經衝到北城門,三千白杆兵在隊伍的後麵,此時回撤見有攔截,並無畏懼,自持兵器所長,端著加長的紅纓槍向北城門殺來。


    南北兩麵中國軍隊並不衝鋒卻站的站、蹲的蹲、趴的趴,一團團火光噴出,白杆兵打仗多年,勝多敗少哪見過這陣勢,他們也有不少火器,都認為還不如他們手中的長矛,仍毫無畏懼向前衝,一排排白杆兵倒下,不一會三千白杆兵所剩無幾,站在城上的秦良玉看的心裏流血。


    白杆兵從招募到訓練、淘汰,整體配合,最少需兩年的時間才算合格的士兵,不到半個時辰三千白杆兵就沒了,不流血才怪呢。等馬西平帶領騎兵趕到時,中國軍隊已經向後撤出,沒有命令不敢追擊,隻好回到安康城內,這一仗明軍損失了近八千士兵,特別是三千白杆兵死傷大半。


    秦良玉在軍營中愁容滿麵,各將軍也低頭不語,突然士兵來報:“秦老將軍、有中國來使要見你。”


    馬西平說:“我去把他殺了祭奠兄弟們。”


    “慢點、讓使者進來吧。”


    來的是一名女將:“秦將軍、我是紅將軍的手下,前來與老將軍商談。”


    秦良玉讓左右將軍退下後說:“別以為紅娘子打勝一仗,我就怕她,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秦將軍說的對,兵無常勢,我家將軍自持不是你對手,才跟你硬碰硬,就目前情況隻要我家將軍猛攻一處,安康城勢在必得,隻是到時生靈塗炭,兩敗俱傷倒便宜了張獻中那個草賊,反不值當。我軍雖不是大明朝軍隊,但皇帝還是大明子孫,奉旨討賊,你攔在中間是何道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明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聖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聖手並收藏窺明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