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家中要添丁了。”
“啊、有了。”
公主才轉過身來說:“要感謝王爺送我的玉佩,給我帶來好運,路途顛簸,妾身不便就不陪王爺了。”
“什麽好運,是楊貴妃的藍田玉佩,它能調節人的陰陽失衡,你過去身體有恙讓它治好了。”
“真的、想不到還有這功效,你怎麽不早告訴我?”
李斌一行告別家人,朝中大臣,踏上四川的路程。把葛大彪和謝長順留在北京,山西沒有停留,沿著紅娘子走過的路直插成都,經過康定馬小姐的老家,土族人好客強留他們,馬小姐如魚得水,大口大口酒喝著,李斌才知道馬小姐的海量,足喝了三斤白酒,就算古時酒度數低也是夠嚇人的。
土著人性野好武,幾個身強力壯的土著人非要同道長比試,其中一個道長看都沒看他一眼,朝一顆碗口粗大樹猛即一掌,大樹頓時齊斷,嚇的土著人再也不敢比試了。
他們終於趕到成都,李如桂介紹了一下四川目前狀況:由於少數民族多、雜鬧過幾次事,被秦將軍鎮壓,管理比較困難,二來被張獻忠殺的太多,人數減少,這幾年糧食產量一時很難上來,不過供應軍隊還勉強,不知會不會影響伐明計劃。
“這樣看來隻有提前發動,兩廣是糧食基地可以解決一些。王虎和李定國是怎麽回事?”
“因地勢險要,明軍居高臨下重兵防守,確實難攻,王將軍命令強攻,遭到李將軍反對,兩位主副將意見不統一,士兵不知聽誰的,每次進攻猶猶豫豫,損失慘重,士氣大減,他們倆經常吵,誰也不服誰,所以仗打的很遭,李定國單獨成軍後反而士氣大振,一舉突破了幾個隘口,但人員損失也大,王虎又不給他補充,再無力進攻現與明軍對峙在變東山中。”
“這兩個倔驢,我寫封信給王虎,讓他給李定國2萬人馬,你派人送去。”
李定國以前有個王爺的名頭,在張獻忠手下也是一方霸主,投靠李斌不升反降,受製於人,有幾個手下從恿他造反投靠明軍,被他斥責。他是個聰明人,這些日子觀察中國軍隊,從火槍、火炮到人員素質都高他一籌,更別說明軍了,暫時的受挫一是因為王虎不善於山地戰,頭腦簡單;二是李斌沒來,如果王爺到達變東明軍不堪一擊。
這時收到消息李斌已經到達成都,並命令王虎給他分2萬兵馬,繼續進攻變東,意圖很明顯,王爺千裏迢迢來四川大舉進攻的日子不遠了。
李斌卻沒那麽著急,留下馬小姐陪母親,帶著三個道長和50名侍衛,上了中國四大教派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按李斌的知識對峨眉山的了解:現代的峨眉山金頂都是後來建造的,前後發生過兩次大火。一是清朝年間;二是**期間。現在的峨眉山正是佛教興起,道教衰落的時期。
行至峨眉山中鋒,看見一座乾明觀,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寫“洞天福地”四個字,據傳這是道教最早的道觀,是呂洞賓-純陽先生修煉的地方。在九老洞看見了傳說中的趙公明像,執鞭跨虎,神采奕奕,旁邊有一顆搖錢樹,亦稱發財樹,有招財進寶之意。
九老洞洞口呈“人”字形,全長1500米,高4米,洞口與洞底相差84米,是峨眉山最大的天然溶洞。洞內漆黑陰森濕潤,岔洞交錯,深邃神秘。在一個洞內須發皓白,清瘦如骨的至清道長在此洞接待了他。
一邊施禮一邊說:“王爺駕到,有失遠迎。不知我這徒兒可堪用否?”
“你這道徒武功超群,為我立下汗馬功勞,但問道長天下比之徒兒武功高的還有多少?”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武學無止境,自然天下高者數不勝數,當年師尊邱長春真人創下合力為之的武學,以他三人的功力合三為一倒是高者不多。”
“武學一道我乃茫然,道學倒略知一二,聽說道家有一辟穀之學,不知道長可辟穀何許日?”辟穀即絕食與印度瑜伽相似,超越了人體生理極限,至今為科學所不能解釋。
“想不到王爺倒知道我道家之絕學,貧道隻能辟穀三月,功力尚淺,不如吾師可達半年之久。”
李斌嚇一跳三個月不吃東西還說功力淺,老子三天不吃就受不了,問道:“道長、道家為何要辟穀?人所依賴於五穀雜糧,不吃東西何以寄身?”
“王爺乃金貴之身,習慣於山珍海味;混雜於鬧市之間;遊離於煙花之處,自然不明其中之道理。莊子有言:‘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古曰:‘食肉者勇而悍,食穀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王爺可知?”
“不知。”李斌心想:照此說法每天喝西北風還能成仙了。
“我道家認為:人吃五穀雜糧,腹中所積結成糞便產生穢氣,是人生老病死的根源,隻有除掉穢氣才能使人健康長壽,當然這隻是一種表象。其實質要複雜的多,當我們沉迷於道法、道經、武學等精神世界裏時,一切物質便已不複存在,反倒是累贅,也不覺得饑飽,身體對物質的需求自然減少,甚至是厭惡,初時尚可吃些食物,久而久之便可無需無求。”
按李斌的理解,精神食糧的需求遠遠大於物質食糧,而到了忘我境界則可不需要物質,身體完全是精神世界在支撐。“道長、有這樣的人嗎?”
“自然是有,其實人由陰陽兩性組成,我們把他單獨來用,陽性通常是日常所用,辟穀期間關閉陽性係統,開啟陰性係統,此時腦部處於全新的狀態,體能和潛力得到充分的調節和發揮,自覺身體漸漸變輕,元神得到最充分的運用和發揮,頓時人與自然、大地的溝通起來,好像所有的自然物體都是有生命的,來自大自然的信息不斷湧入,此即‘天地合一’。”
他脫口而出:“真的假的,到了這種境界有什麽用呢?”李斌知道道教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裏麵講的就是崇尚自然,天地合一的理念,難道人真可以做到?
“道者到如此地步時,便不在感到饑餓,精力反而更加強大,身體敏捷,一躍數高,雙目有神,頭腦清晰,思維敏銳,記憶、理解、意誌、耐力分別加強,人所有的潛能都被調到起來,同時,也產生對宇宙真諦的思索和理解,以致產生各種特異思維,解決許多常態下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困惑,導致靈力和智慧的飛躍,靈感隨之產生,人們境界就已形成。”
辟穀起源於宗教,宗教家們多有為“明心見性”、“體悟真理”而辟穀的,其中有釋迦牟尼、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這些聖哲們都曾一次辟穀達40天之久,獲得體力、智力、和靈力的飛速躍進,終於悟道。
“這麽厲害?我能修煉嗎?”
“不能,辟穀者大多練功多年,自身修為達到一定境界,減少欲望,貪念,特別是戒酒、戒色方可學辟穀之術。否則會傷害身體,甚至喪命。”
李斌傻眼了,老子要戒色家中如狼似虎的夫人們,把我吃了心都有。“請問道長可有方法嗎?”
“當然有,其實辟穀並不是不需要能量,人吃東西是能量,而自然皆有能量,我們掌握吐納的方法吸收大自然的精華能量,補充人體元氣和氣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把自身歸於大自然中,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維護人體生命中所需要的能量,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係統,獲得健康人生。具體方法如下:”
“啊、有了。”
公主才轉過身來說:“要感謝王爺送我的玉佩,給我帶來好運,路途顛簸,妾身不便就不陪王爺了。”
“什麽好運,是楊貴妃的藍田玉佩,它能調節人的陰陽失衡,你過去身體有恙讓它治好了。”
“真的、想不到還有這功效,你怎麽不早告訴我?”
李斌一行告別家人,朝中大臣,踏上四川的路程。把葛大彪和謝長順留在北京,山西沒有停留,沿著紅娘子走過的路直插成都,經過康定馬小姐的老家,土族人好客強留他們,馬小姐如魚得水,大口大口酒喝著,李斌才知道馬小姐的海量,足喝了三斤白酒,就算古時酒度數低也是夠嚇人的。
土著人性野好武,幾個身強力壯的土著人非要同道長比試,其中一個道長看都沒看他一眼,朝一顆碗口粗大樹猛即一掌,大樹頓時齊斷,嚇的土著人再也不敢比試了。
他們終於趕到成都,李如桂介紹了一下四川目前狀況:由於少數民族多、雜鬧過幾次事,被秦將軍鎮壓,管理比較困難,二來被張獻忠殺的太多,人數減少,這幾年糧食產量一時很難上來,不過供應軍隊還勉強,不知會不會影響伐明計劃。
“這樣看來隻有提前發動,兩廣是糧食基地可以解決一些。王虎和李定國是怎麽回事?”
“因地勢險要,明軍居高臨下重兵防守,確實難攻,王將軍命令強攻,遭到李將軍反對,兩位主副將意見不統一,士兵不知聽誰的,每次進攻猶猶豫豫,損失慘重,士氣大減,他們倆經常吵,誰也不服誰,所以仗打的很遭,李定國單獨成軍後反而士氣大振,一舉突破了幾個隘口,但人員損失也大,王虎又不給他補充,再無力進攻現與明軍對峙在變東山中。”
“這兩個倔驢,我寫封信給王虎,讓他給李定國2萬人馬,你派人送去。”
李定國以前有個王爺的名頭,在張獻忠手下也是一方霸主,投靠李斌不升反降,受製於人,有幾個手下從恿他造反投靠明軍,被他斥責。他是個聰明人,這些日子觀察中國軍隊,從火槍、火炮到人員素質都高他一籌,更別說明軍了,暫時的受挫一是因為王虎不善於山地戰,頭腦簡單;二是李斌沒來,如果王爺到達變東明軍不堪一擊。
這時收到消息李斌已經到達成都,並命令王虎給他分2萬兵馬,繼續進攻變東,意圖很明顯,王爺千裏迢迢來四川大舉進攻的日子不遠了。
李斌卻沒那麽著急,留下馬小姐陪母親,帶著三個道長和50名侍衛,上了中國四大教派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按李斌的知識對峨眉山的了解:現代的峨眉山金頂都是後來建造的,前後發生過兩次大火。一是清朝年間;二是**期間。現在的峨眉山正是佛教興起,道教衰落的時期。
行至峨眉山中鋒,看見一座乾明觀,有一塊巨大的石碑上寫“洞天福地”四個字,據傳這是道教最早的道觀,是呂洞賓-純陽先生修煉的地方。在九老洞看見了傳說中的趙公明像,執鞭跨虎,神采奕奕,旁邊有一顆搖錢樹,亦稱發財樹,有招財進寶之意。
九老洞洞口呈“人”字形,全長1500米,高4米,洞口與洞底相差84米,是峨眉山最大的天然溶洞。洞內漆黑陰森濕潤,岔洞交錯,深邃神秘。在一個洞內須發皓白,清瘦如骨的至清道長在此洞接待了他。
一邊施禮一邊說:“王爺駕到,有失遠迎。不知我這徒兒可堪用否?”
“你這道徒武功超群,為我立下汗馬功勞,但問道長天下比之徒兒武功高的還有多少?”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武學無止境,自然天下高者數不勝數,當年師尊邱長春真人創下合力為之的武學,以他三人的功力合三為一倒是高者不多。”
“武學一道我乃茫然,道學倒略知一二,聽說道家有一辟穀之學,不知道長可辟穀何許日?”辟穀即絕食與印度瑜伽相似,超越了人體生理極限,至今為科學所不能解釋。
“想不到王爺倒知道我道家之絕學,貧道隻能辟穀三月,功力尚淺,不如吾師可達半年之久。”
李斌嚇一跳三個月不吃東西還說功力淺,老子三天不吃就受不了,問道:“道長、道家為何要辟穀?人所依賴於五穀雜糧,不吃東西何以寄身?”
“王爺乃金貴之身,習慣於山珍海味;混雜於鬧市之間;遊離於煙花之處,自然不明其中之道理。莊子有言:‘不食五穀,吸風飲露’。古曰:‘食肉者勇而悍,食穀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王爺可知?”
“不知。”李斌心想:照此說法每天喝西北風還能成仙了。
“我道家認為:人吃五穀雜糧,腹中所積結成糞便產生穢氣,是人生老病死的根源,隻有除掉穢氣才能使人健康長壽,當然這隻是一種表象。其實質要複雜的多,當我們沉迷於道法、道經、武學等精神世界裏時,一切物質便已不複存在,反倒是累贅,也不覺得饑飽,身體對物質的需求自然減少,甚至是厭惡,初時尚可吃些食物,久而久之便可無需無求。”
按李斌的理解,精神食糧的需求遠遠大於物質食糧,而到了忘我境界則可不需要物質,身體完全是精神世界在支撐。“道長、有這樣的人嗎?”
“自然是有,其實人由陰陽兩性組成,我們把他單獨來用,陽性通常是日常所用,辟穀期間關閉陽性係統,開啟陰性係統,此時腦部處於全新的狀態,體能和潛力得到充分的調節和發揮,自覺身體漸漸變輕,元神得到最充分的運用和發揮,頓時人與自然、大地的溝通起來,好像所有的自然物體都是有生命的,來自大自然的信息不斷湧入,此即‘天地合一’。”
他脫口而出:“真的假的,到了這種境界有什麽用呢?”李斌知道道教經典是老子的《道德經》,裏麵講的就是崇尚自然,天地合一的理念,難道人真可以做到?
“道者到如此地步時,便不在感到饑餓,精力反而更加強大,身體敏捷,一躍數高,雙目有神,頭腦清晰,思維敏銳,記憶、理解、意誌、耐力分別加強,人所有的潛能都被調到起來,同時,也產生對宇宙真諦的思索和理解,以致產生各種特異思維,解決許多常態下無法解決的問題和困惑,導致靈力和智慧的飛躍,靈感隨之產生,人們境界就已形成。”
辟穀起源於宗教,宗教家們多有為“明心見性”、“體悟真理”而辟穀的,其中有釋迦牟尼、摩西、耶穌和穆罕默德,這些聖哲們都曾一次辟穀達40天之久,獲得體力、智力、和靈力的飛速躍進,終於悟道。
“這麽厲害?我能修煉嗎?”
“不能,辟穀者大多練功多年,自身修為達到一定境界,減少欲望,貪念,特別是戒酒、戒色方可學辟穀之術。否則會傷害身體,甚至喪命。”
李斌傻眼了,老子要戒色家中如狼似虎的夫人們,把我吃了心都有。“請問道長可有方法嗎?”
“當然有,其實辟穀並不是不需要能量,人吃東西是能量,而自然皆有能量,我們掌握吐納的方法吸收大自然的精華能量,補充人體元氣和氣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把自身歸於大自然中,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從而維護人體生命中所需要的能量,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係統,獲得健康人生。具體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