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時首先要內心平靜,閉上眼睛,張口吞氣,同時意念想著吞進去的是天地之氣的能量,每次吞一大口到肚子裏,剛吞完氣後立即要用心去感受和觀察這團氣如何從外入內的,乃至如何被吸收的,每次吞氣的間隔慢一點,有時間去體會,直到吃飽才算一次做完,服氣做完了自然就會辟穀,辟穀是結果不是挨餓。


    李斌學著吞了一口氣,什麽感覺都沒有,吃空氣能吃飽?老子放個屁還能養活人,這不瞎扯嗎?


    道長接著說:“道家有本秘笈《雲笈七簽》中說: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夫、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形易則變化,變化則道成,道成則位仙。”


    這意思是沒有七八年時間,練不出什麽。李斌泄了氣,用幾十年的時間在深山老林裏,每天靠吞氣過日子,這不是傻嗎!“請問道長練到何種地步?可否展示一下。”


    “請王爺移步。”來到洞外老道吸一口氣,憑空一躍,達兩三丈高,猛然向前竄去,憑空在叢林中穿梭,隻見老道時不時拍拍樹葉。三個徒弟解釋:師傅借風和葉片的力量穿行於空中。不一會老道繞了一圈回來了,氣不喘、腿不軟麵色榮光。


    光是這功夫就夠聳人聽聞了,不知老道還有什麽絕學?李斌真不敢相信憑辟穀能練到這種境地,看來老道並不是胡說,古人真有禦風而行的人,但在現代從未聽說過,都認為古人把武學一道誇大其詞,為何沒有傳下去?


    “請王爺到洞內休息。”


    重回洞內,有幾個小道給他沏了一杯茶,杯子用竹桶做的,李斌也實在渴了,端起來就喝。至清道長按住李斌的手臂說:“王爺請慢,此水滾燙大口喝恐傷脾胃,品茶要張大口卻小口抿,才是品茶之道。”說完示範了一下。


    李斌才感魯莽,古人品茶就是品人生,苦澀中有甘甜,首先態度要誠懇,行為要端正,學著至清道長的樣子抿了一口,入口鮮醇甘爽,腹內一股暖流沁人心扉,又一道氣體從腹內回到口中,似乎無形中讓你回味,一股香氣布滿口中,香氣中又帶著微微苦澀,循環往複回味無窮。他以前也喝過許多好茶,從未有過這樣的體驗,不由問道:“這是什麽茶?有如此的妙處。”


    至清道長說:“此乃峨眉山雪芽,均采自山林中的野生古茶,隻有黑水寺一處生長,一年隻有幾擔,由‘唐密茶道’焙製,它具有祛百疾、驅穢氣、延年益壽的功效,還具備了清心明目、領悟一切人生真諦的意向。宋朝詩人陸遊曾詩曰:‘雪芽近自峨眉得,不減紅囊顧渚春。’的詩句。”


    峨眉山是中國茶的故鄉,也是茶的原產地和發源地之一,峨眉山自然天氣奇特,素有“一日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特征。為不同氣候條件下生長的各種植物提供了繁衍生存的空間,為大量的野生古茶群落和人工茶園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李斌貪婪的喝了幾杯,邊喝邊叫好,至清道長皺著眉頭說:“王爺喜歡,貧道每年讓人送上一二擔,多則實在拿不出。”


    李斌早等著這句話,急忙說:“那就謝謝道長慷慨解囊,我就笑納了。”


    道長沉思半響說:“貧道有一事相求,如今道釋兩家同時在峨眉山建觀,道場、道觀被占多處,眼看佛教日益興旺,道家卻逐漸消退,衰落的態勢,請王爺在朝廷之上替道家說個一二,弘揚我道家遺風。”


    李斌暗想怪不得我有求必應,原來在這裏,便說:“這事不是我說你,道家在社會上魚龍混雜,招搖撞騙之徒頗多,給百姓、社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而這些道家除了傳道,給人們並未帶來何種益處,人們自然會選擇其它的教派,所以要想道教興旺發達應從你們內部解決,朝廷之上我隻能保證不反對道家的傳道,也不提倡那家教派的傳播,優勝劣汰按照自然法則。”


    “山下道士乃道家末流,並未領悟道家真諦,又心存貪念,才有如此境地,如此也好,隻要朝廷不宣揚佛教我亦心滿意足,謝王爺仁義之心,寬厚待人,崇尚自然。”


    “道家遵循老子的《道德經》,無為而治,無為並不是無所為,放縱弟子們招搖撞騙,惹是生非是你們道家的道義嗎?然而道學被社會稱玄學,玄而又玄,使人們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這兩點是道家衰落的主要原因,我倒覺的你們吸收些佛教的精髓使之融合,不失明智之舉。”


    “這個、我道家之學都有所不精,怎有工夫學他人之道,不過王爺所說精辟實質,一針見血確是我道家之不足,貧道當自思反省,重豎我道家風範。”


    李斌見說多了也無結果,各家有各家的事,不是他能解決的,便問道:“請問道長人可有長生不老之術?”


    “沒有、隻是延長壽命而已,否則尊師祖在世,已不千歲了”


    “敢問道長今年高壽?”


    “貧道百二十掛餘,不如吾師已達兩百餘歲。”


    “啊!難道令師方在人世?”李嚇一跳,道長有一百二十多歲,師傅已經有兩百多歲還能在人間,且不是老妖怪。


    “當然、就在洞中練功,從未下山走動。”


    “是否能相見一麵。”


    “為師長於修道、養生之術,從未與外界接觸,恐怕打擾他老人家的清淨,請王爺恕罪。”


    “我也是好奇而已唐突了,不過道家既然有這麽好的養生之道,峨眉野生古茶,為何隻顧自己靜修,品嚐茶水延年益壽,不去廣傳弟子擴大影響,讓眾弟子都來修行,種茶,感受到道教的益處,這樣便可與其它教派競爭,取一席之地,何樂而不為呢?”


    “王爺說的是,茶道一途倒可深究,辟穀、養生隻是有道之人寥寥數幾,又疏於懶散,此術屬道家密宗,練起來要數年之久,常人難學,恐流於他人之手,故此使我道衰落。”


    “我說你們是固步自封,養生之道又不是害人的東西,世人學習有償不可,少數惡人終究成不了大氣,道教的傳揚、發展、後繼有人是大事,總比你們幾個老家夥死了,無人傳承,埋在棺材裏強吧?”


    “咳咳”老道咳嗽兩聲,提醒李斌言辭不禮。“王爺教導的及是,貧道與師傅商議後,便下山傳道,整治道場、道觀,教人們學習養生之道,延年益壽,弘揚我道家傳統。”


    “道長要不你把辟穀之術、養生之道寫成文字,我替你傳給想學之人,也算為道家做些善事。”李斌擔心失傳,後人無法學習發揚光大。


    “就不煩王爺費心了,貧道自會尋找傳承之人。”李斌的陰謀沒有得逞,被至清道長擋了回去。


    李斌告別道長繼續向山頂攀登,好容易來一趟就算旅遊了,峨眉山有“秀甲天下”之美譽,重巒疊嶂、山勢雄偉、景色秀麗、氣象萬千。一路上獼猴圍著他們轉,三個道長提醒他:“王爺注意了,這波猴趁人不備,經常搶東西。”


    突然在他們前方樹叢中像是很大的動物在行走,黑乎乎的一團,雜草被壓倒,李斌心裏一驚,怕是遇見黑熊了,他所帶的槍連打三槍也傷不了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窺明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聖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聖手並收藏窺明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