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傳來紅娘子部大敗於江西的消息,南京城一片嘩然,人們關注前方戰事,因為如果不能挽於敗局,福建隆武政權兵馬乘勝追擊,會不會打進南京城?到時又來個改朝換代,他們該擁護誰就成了當務之急。南京城一時陰霾密布,人心惶惶,畢竟隆武帝是正統皇家血脈。
隆武帝朱律鍵是朱元璋第九代孫,少時多災多難過著囚禁的生活,反使他曆練的能看清局勢,生活節儉,品格在南朝中諸君中少見的優良,算是有能力的皇帝,上任初期便提出消除黨爭,“用舍公明”的方針。
朱律鍵在南朝統治中比較關心百姓。為了減少民間疾苦,他時政的重點就是整治吏治,嚴懲貪官。規定“小貪必仗,大貪必殺”。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也是一位賢明的君王。可惜生不逢時偏偏碰上李斌這個怪胎。
紅娘子五萬兵馬進江西與水軍都督李俊配合,占領江西大部,殲滅了江西水軍,逼的江西明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福建與江西交界處,眼看勝利在望,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不與在東麵的李如梅部聯絡,認為明軍不不堪一擊,五萬兵馬足以消滅明軍包括福建的兵馬。
隆武帝朱律鍵與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倆、黃道周等人商議,東麵的中國軍隊有十五萬人尚在大山之中,西麵兩個女將有五萬人馬,決定趁東麵敵軍未到先斷其一部,出兵援助江西的明軍,派出以鄭芝龍為首領,黃道周為軍師,鄭芝龍兒子鄭成功為前鋒的八萬大軍。
按理說明軍加起來十三萬兵馬,也不足以撼動配有火炮、火槍近現代武器的紅娘子部。部隊在江西境內一路高唱凱歌,勢如破竹,不光紅娘子本人就連士兵們都認為;根本不用打,走到哪裏,哪裏就高舉白旗隻管接收。久經沙場的老將高夫人雖然沒有那麽狂妄,也被勝利衝昏頭腦,認為明軍大勢已去。
在追擊到江西與福建交界處的黎川地區,有一處三麵皆山,中間一條大道的險地,伏擊的好戰場,紅娘子也不派出探馬到兩邊看看,依然仰頭挺胸大踏步前進,絲毫沒想過明軍殘兵敗將會反戈一擊。紅娘子心裏隻想著殺的過癮,高夫人想立此大功,高官厚祿手下兄弟姐妹們有了著落。
突然從山上射下無數支箭簇,鋪天蓋地。福建隆武朝的軍隊在軍師黃道周的謀略下,早已在此埋伏,頓時旌旗遍布,呐喊聲震天響,大批明軍從山上衝下來,前敵指揮者正是鄭成功。
鄭成功被後人稱為民族英雄,明末著名軍事將領,自小習武,熟讀兵法,在鄭氏家族中響當當的後起之秀,卻與官僚、軍閥出身的父親鄭芝龍經常發生口角、摩擦,意見不能統一。
這次鄭芝龍帶領後軍還未到達,由他指揮埋伏:布置嚴密,三麵設伏,突然發起攻擊,先用弓箭射殺一部分中國士兵,然後率領八萬之眾衝下山來。
紅娘子做夢沒想到明軍還敢伏擊他們,部隊被弓箭殺死三分之一,驕兵遇挫更加慌張,一時大亂,架設火炮已經來不及,高夫人還算清醒,命令五千火槍手阻擊,其餘人員後撤,其實不用命令士兵們也知道往後跑,因為隻有一條路。
紅娘子這才醒悟過來,命令丟掉輜重、大炮,抽調2千火槍手隨行向後撤。作為將領征戰多年自然想到,既然設伏後麵必然有堵截,果然剛撤五裏路便遭到鄭成功2萬軍隊的攔截。紅娘子被激怒撥出馬刀命令全體士兵衝鋒。
高夫人率2千火槍隨後,手下劉芳亮緊跟著,紅娘子2萬騎兵與明軍短兵相接,相互廝殺,現在不是消滅對方的時候,而是爭取時間掩護部隊突圍。鄭成功的2萬騎兵是他的精銳部隊,以逸待勞正是士氣旺盛的高峰,雙方戰在一起紅娘子部漸漸不支。
高夫人帶2千火槍趕到,分頭出擊從側麵打擊明軍,紅娘子趁勢猛攻明軍中部,殺出一條血路勉強衝出明軍包圍圈,待紅娘子回頭一看,殺出來的血路已經合攏,高夫人及2千火槍手和部分士兵被攔截在包圍圈內。
高夫人見紅娘子衝出去了,後麵明軍部隊蜂擁而來,負責阻擊的3千火槍手已經覆沒。知道憑著這點人很難突圍,急忙收攏部隊向右側一座小山轉移,占領高地可以發揮火槍的優勢進行阻擊,能不能衝出去隻能聽天由命了。
明軍騎兵仰攻山坡速度上不來,遭到火槍不間斷的射擊,死傷慘重,被鄭成功叫停,眼看就要天黑決定派步兵,趁夜一舉攻擊拿下山坡。黃道周卻不同意,認為天黑中國軍隊趁亂逃走,難以辨清,不如三麵包圍弓箭防守陣地,待第二天放亮後再進攻,比較穩妥。官大一級壓死人,黃道周比鄭成功官大。
紅娘子衝出後,見高夫人被阻截,想到幾年來成熟、穩重、作戰經驗豐富的高夫人多次幫助自己,解危難於水火,建立了深厚的姐妹情誼,不能見死不救。派出探馬前去偵查,得知明軍正在圍攻高夫人,並派出五萬兵馬防守。
紅娘子看看身邊隻有七八千的人馬,一路行軍又苦戰多時,早已疲憊不堪,對方5萬兵馬虎視眈眈,長歎一口氣淚流滿麵向東南方說:“對不起姐姐,實在兵力不足,彈藥皆失,兵馬疲困無力救援,願姐姐上天保佑脫離險境。”
黑暗中的高夫人看看身邊的1千多火槍手,2千多散兵,剛剛一場戰鬥消耗了大部分彈藥,如果對方繼續進攻大難來臨,見對麵毫無動靜,知道明軍怕他們趁夜逃跑準備明日進攻。
“劉將軍你看如何是好?”
“夫人、目前紅將軍突出去人馬已經不多,增援無望,不如我帶弟兄們前麵開路,趁夜突圍,就是拚了命也要掩護夫人衝出去。”
“明軍不攻就是等著我們呢,且不送死?你看後麵是連綿不絕的大山,進則必死,退入山中還有一線生機,你收攏一下部隊檢查裝備,把吃的都帶著,我們進山。”
第二天鄭成功帶領士兵衝上山坡,空無一人,暗歎如果聽他的昨日進攻怎會有這種結果,責怪黃道周一個文人不懂軍事瞎指揮。
黃道周是明末公認的文壇領袖,博學多才,精道經史,詩賦、天文、曆法、數學、以數明理,以理明數,編撰《易象正》、《懿蓄》兩篇,皆寓意於史,通過昭彰曆代封建士大夫文治武功之業績,激揚後人憂國憂民之精神。
心想你個雌黃小兒,乳臭未幹敢教訓我,便說:“區區數兵有何懼,他們進深山老林,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還不是找死。”
隆武帝朱律鍵是朱元璋第九代孫,少時多災多難過著囚禁的生活,反使他曆練的能看清局勢,生活節儉,品格在南朝中諸君中少見的優良,算是有能力的皇帝,上任初期便提出消除黨爭,“用舍公明”的方針。
朱律鍵在南朝統治中比較關心百姓。為了減少民間疾苦,他時政的重點就是整治吏治,嚴懲貪官。規定“小貪必仗,大貪必殺”。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可能也是一位賢明的君王。可惜生不逢時偏偏碰上李斌這個怪胎。
紅娘子五萬兵馬進江西與水軍都督李俊配合,占領江西大部,殲滅了江西水軍,逼的江西明軍一退再退,一直退到福建與江西交界處,眼看勝利在望,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不與在東麵的李如梅部聯絡,認為明軍不不堪一擊,五萬兵馬足以消滅明軍包括福建的兵馬。
隆武帝朱律鍵與鄭芝龍、鄭鴻逵兄弟倆、黃道周等人商議,東麵的中國軍隊有十五萬人尚在大山之中,西麵兩個女將有五萬人馬,決定趁東麵敵軍未到先斷其一部,出兵援助江西的明軍,派出以鄭芝龍為首領,黃道周為軍師,鄭芝龍兒子鄭成功為前鋒的八萬大軍。
按理說明軍加起來十三萬兵馬,也不足以撼動配有火炮、火槍近現代武器的紅娘子部。部隊在江西境內一路高唱凱歌,勢如破竹,不光紅娘子本人就連士兵們都認為;根本不用打,走到哪裏,哪裏就高舉白旗隻管接收。久經沙場的老將高夫人雖然沒有那麽狂妄,也被勝利衝昏頭腦,認為明軍大勢已去。
在追擊到江西與福建交界處的黎川地區,有一處三麵皆山,中間一條大道的險地,伏擊的好戰場,紅娘子也不派出探馬到兩邊看看,依然仰頭挺胸大踏步前進,絲毫沒想過明軍殘兵敗將會反戈一擊。紅娘子心裏隻想著殺的過癮,高夫人想立此大功,高官厚祿手下兄弟姐妹們有了著落。
突然從山上射下無數支箭簇,鋪天蓋地。福建隆武朝的軍隊在軍師黃道周的謀略下,早已在此埋伏,頓時旌旗遍布,呐喊聲震天響,大批明軍從山上衝下來,前敵指揮者正是鄭成功。
鄭成功被後人稱為民族英雄,明末著名軍事將領,自小習武,熟讀兵法,在鄭氏家族中響當當的後起之秀,卻與官僚、軍閥出身的父親鄭芝龍經常發生口角、摩擦,意見不能統一。
這次鄭芝龍帶領後軍還未到達,由他指揮埋伏:布置嚴密,三麵設伏,突然發起攻擊,先用弓箭射殺一部分中國士兵,然後率領八萬之眾衝下山來。
紅娘子做夢沒想到明軍還敢伏擊他們,部隊被弓箭殺死三分之一,驕兵遇挫更加慌張,一時大亂,架設火炮已經來不及,高夫人還算清醒,命令五千火槍手阻擊,其餘人員後撤,其實不用命令士兵們也知道往後跑,因為隻有一條路。
紅娘子這才醒悟過來,命令丟掉輜重、大炮,抽調2千火槍手隨行向後撤。作為將領征戰多年自然想到,既然設伏後麵必然有堵截,果然剛撤五裏路便遭到鄭成功2萬軍隊的攔截。紅娘子被激怒撥出馬刀命令全體士兵衝鋒。
高夫人率2千火槍隨後,手下劉芳亮緊跟著,紅娘子2萬騎兵與明軍短兵相接,相互廝殺,現在不是消滅對方的時候,而是爭取時間掩護部隊突圍。鄭成功的2萬騎兵是他的精銳部隊,以逸待勞正是士氣旺盛的高峰,雙方戰在一起紅娘子部漸漸不支。
高夫人帶2千火槍趕到,分頭出擊從側麵打擊明軍,紅娘子趁勢猛攻明軍中部,殺出一條血路勉強衝出明軍包圍圈,待紅娘子回頭一看,殺出來的血路已經合攏,高夫人及2千火槍手和部分士兵被攔截在包圍圈內。
高夫人見紅娘子衝出去了,後麵明軍部隊蜂擁而來,負責阻擊的3千火槍手已經覆沒。知道憑著這點人很難突圍,急忙收攏部隊向右側一座小山轉移,占領高地可以發揮火槍的優勢進行阻擊,能不能衝出去隻能聽天由命了。
明軍騎兵仰攻山坡速度上不來,遭到火槍不間斷的射擊,死傷慘重,被鄭成功叫停,眼看就要天黑決定派步兵,趁夜一舉攻擊拿下山坡。黃道周卻不同意,認為天黑中國軍隊趁亂逃走,難以辨清,不如三麵包圍弓箭防守陣地,待第二天放亮後再進攻,比較穩妥。官大一級壓死人,黃道周比鄭成功官大。
紅娘子衝出後,見高夫人被阻截,想到幾年來成熟、穩重、作戰經驗豐富的高夫人多次幫助自己,解危難於水火,建立了深厚的姐妹情誼,不能見死不救。派出探馬前去偵查,得知明軍正在圍攻高夫人,並派出五萬兵馬防守。
紅娘子看看身邊隻有七八千的人馬,一路行軍又苦戰多時,早已疲憊不堪,對方5萬兵馬虎視眈眈,長歎一口氣淚流滿麵向東南方說:“對不起姐姐,實在兵力不足,彈藥皆失,兵馬疲困無力救援,願姐姐上天保佑脫離險境。”
黑暗中的高夫人看看身邊的1千多火槍手,2千多散兵,剛剛一場戰鬥消耗了大部分彈藥,如果對方繼續進攻大難來臨,見對麵毫無動靜,知道明軍怕他們趁夜逃跑準備明日進攻。
“劉將軍你看如何是好?”
“夫人、目前紅將軍突出去人馬已經不多,增援無望,不如我帶弟兄們前麵開路,趁夜突圍,就是拚了命也要掩護夫人衝出去。”
“明軍不攻就是等著我們呢,且不送死?你看後麵是連綿不絕的大山,進則必死,退入山中還有一線生機,你收攏一下部隊檢查裝備,把吃的都帶著,我們進山。”
第二天鄭成功帶領士兵衝上山坡,空無一人,暗歎如果聽他的昨日進攻怎會有這種結果,責怪黃道周一個文人不懂軍事瞎指揮。
黃道周是明末公認的文壇領袖,博學多才,精道經史,詩賦、天文、曆法、數學、以數明理,以理明數,編撰《易象正》、《懿蓄》兩篇,皆寓意於史,通過昭彰曆代封建士大夫文治武功之業績,激揚後人憂國憂民之精神。
心想你個雌黃小兒,乳臭未幹敢教訓我,便說:“區區數兵有何懼,他們進深山老林,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還不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