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世祖順治出家是清廷的忌諱一樣,倉央嘉措是章嘉呼圖克圖的忌諱,更誇張的說,這個名字是整個黃教高層的忌諱!
解釋這句話,必須牽扯出黃教的曆史。
如今黃教在藏地信眾最多不假,往前再數幾十年,影響力最大的卻不是帶著黃帽的格魯教派,而是帶著紅僧帽的紅教噶瑪噶舉派。就連活佛轉世的傳承體係也最早由紅教確立。為了爭奪信徒,紅黃教派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直沒有停止過。小到彼此詆毀,大到發動信眾戰爭。
崇禎三年,崇信紅教的藏巴汗統治了西藏日喀則及阿裏地區,推崇紅教的同時更不遺餘力的打壓黃教,而當時的明朝政府對邊庭的管理一直是鬆散的,隻要該有的貢品不缺,臣服之心不變,誰的拳頭最大就給誰發任命書!此時早被後金的騷擾弄得焦頭爛額,再也無力顧及藏邊,幹脆,賜藏巴汗藏王金印。
不甘心藏地黃派教眾試圖組成聯軍攻打藏巴汗,但因行事不密而暴露,藏巴汗殺死了起事的僧人,並將黃教徹底趕出了藏地,此後,紅教一家獨大,大行其道。
1641年,黃教的四世班禪與其弟子五世**,邀請青海的蒙古和碩特部汗王入藏。藏巴汗兵敗被俘,和碩特部汗王擁立五世**成立“噶丹頗章”政權。貌似政教合一,黃教不管在世俗還是信仰領域都徹底的統治,但事實上,特部汗才是西藏的實際統治者,不管是班禪還是**都隻能做傀儡!
前門走狼,後門進虎,不甘心竹籃打水的班禪**師徒,重又將目光轉向了崛起的後金,1642年,派遣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為特使至盛京,皇太極親自率領親王、貝勒、大臣出城迎接,皇太極還親自對天行三跪九叩之禮,感謝上天送西藏人歸附,天佑大清。
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繼位,三次派人入藏邀請**喇嘛進京。至順治九年臘月,五世**終於到了北京,順治為其在安定門外修建了西黃寺作為駐蹕之所。五世**在北京停留了兩個月,順治請起為親王貝勒等一一灌頂,並冊封其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領天下釋教菩提瓦赤拉拉旦**喇嘛”。
與五世**與清廷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相比較,固始汗方麵則是每況愈下,不光是本人病重,其子孫長大之後個個都不是省油燈,覬覦汗位這些人可不像雍正這些兄弟們,由於沒有兵權不得已保持表麵的和氣,他們直接就是揮兵爭鬥,槍杆子裏麵奪權。
於所有的征戰中,最大的受害者永遠是最底層的民眾,而民眾的“受難”,對講求來生的宗教則是發展的黃金期。但五世**終究沒有看黃教真正的統治藏地,康熙二十五年,他在剛剛建好的巴達拉宮內涅槃了。
這時候必須要提一個人,那就是第巴。桑結嘉措。
第巴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頭人,第巴。桑結嘉措就是此任的藏王。
眾所周知,五世**為黃教卻奉行紅教儀規,他在入京的路上曾在仲麥巴的府邸過夜,當夜,仲麥巴的主婦侍寢,在他本人的傳記中曾寫道:他在這裏遺落了一粒珍珠寶鬃上的寶珠。十月之後,仲麥巴家添了一位小男孩,就是桑結嘉措。桑結嘉措自幼拜入五世**門下,並在師“父”的大力推崇下成為第巴。
五世**圓寂之後,桑結嘉措與幾位親近師兄弟商議之後,決定實行密葬。一來,固始汗的弟弟正率領蒙古部族的軍隊在外征戰,一旦他借著禮喪的名義回師,黃教這種傀儡的日子就再也沒了盡頭。二來五世**的影響力巨大,除了與清廷的關係密切,更在深深影響這周邊蒙古各部漢王,這也是未來引援的希望,他不想也不能失去這張王牌!
密葬的同時,他們也開始秘密查訪五世**的轉世靈童(以上部分為曆史,直到一下才有偏差,不是惑眾,隻為劇情需要)!
秘密尋找轉世靈童可不是件輕鬆的勾當,確認靈童需要三個條件,頭一件是出生在活佛圓寂的前後;第二是對活佛生前的事物有特殊感覺;第三還要能圓滿解答信眾的疑問。真若公開活佛的死訊,滿足條件的信眾自會主動將自己家的孩子送來,但因為是秘密進行,直到康熙三十六年,藏曆火兔年,才最終確認了轉世靈童,以五世班禪為師,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此時的倉央嘉措已經十四歲,與五世**一樣,他也出自紅教家庭。除了不忌酒肉,一樣可以娶妻生子。而這位更奇葩到在半夜喬裝打扮去幽會女人,還要侍奉喇嘛在布達拉宮的側牆專門開一處角門。
但必須說,六世**驚才絕豔,適才索額圖吟誦的詩句,就是這位**喇嘛私通一名寡婦之後後寫下的“名篇”,讓桑結嘉措哭笑不得,也曾寫信告訴章嘉呼圖克圖。
如今,壓在心底的“秘密”被索額圖隨口吟誦,而太孫竟然“也”知道,隻要倆人話頭一碰,師傅圓寂的消息就再也難以隱瞞。哄騙朝廷,不管是自己還是黃教就難逃欺君之罪!怕啥來啥,章嘉哪裏還顧得上拉太孫入黃教,他最大的奢望就是順利過關!
還好,弘皙並不知道這裏的隱情,自從胤礽變雍正,他隻以為一切早偏離的曾經的曆史軌跡,既是偏離,哪怕索額圖說“也知道”,他也不敢確定這個倉央嘉措就是記憶中的六世**,自知失言就要轉移話題,學著雍正的樣子對章嘉雙掌合十,言語卻沒多少恭敬,“章嘉大喇嘛,告訴孤,該如何做法才能盡快救回張中堂?”眉毛微挑,又道:“救不回,請君入甕,孤親自為你點火!”
“老僧不管欺瞞!”弘皙言語雖狠戾,但能蒙混過關足以讓章嘉呼圖克圖喜出望外,先是一拜,轉身又對索額圖躬身問禮,道:“老僧多謝索大人成全,他日定有福報!”
謝成全是堵嘴,有福報是允諾,索額圖聽出了話外之音,也看懂了他的哀求之意,嘿嘿一笑不再言語,心裏卻在盤算怎麽狠狠的敲他一筆。
至於熊賜履這最大的反對派,也似乎從章嘉呼圖克圖的前倨後恭中讀出了什麽,再聽太孫對這老喇嘛的態度,心下一鬆,再沒有出言反對。
救人的辦法卻不是章嘉呼圖克圖親自教授。按照他的說法,他襲承的是班禪與**一脈,而在西藏佛界,**是欣然僧佛,即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班禪是月巴墨佛,即無量光佛的化身,二者皆與地藏王菩薩無幹。
“要救回張大人需得地藏菩薩心咒!”
章嘉呼圖克圖從懷中取出一個黃布包裹,就著靈前的香案打開了,一個四四方方的金盒裏麵是薄薄一冊貝葉經,看不出究竟曆經了多少時日,那些葉片似乎在下一刻就要碎裂。
經文由梵文寫就,按照章嘉呼圖克圖的說法,前部乃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欲送聖祖回歸佛國就要由開悟之後的太孫每日親自念誦千遍,九九之期便可達成心願。救回張廷玉的辦法在最後的兩頁上,蓮花苞一樣的印決稱為地藏本印,一樣如同花朵的梵文乃是十一字的地藏菩薩心咒。
章嘉呼圖克圖的細聲指點下,弘皙也充了一把神棍,雙手結印,拇指外分,中指相對,食指叩於中指第二指節,雙手無名指與小指交叉相扣,一邊繞著張廷玉轉圈,一邊念誦心咒,“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接連三遍,憑心說弘皙自己什麽感覺也沒有,躺在地上的張廷玉卻已是緩緩坐起,仿佛是剛剛睡醒似地揉揉眼睛,迷迷糊糊的問道:“我這是怎麽了?”
如此奇景,旁人看的目眩神搖,由不得雙膝一軟便跪倒在地,連連叩頭高呼,“太孫千歲千歲千千歲!”至於章嘉呼圖克圖與他的弟子們更是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口中貌似喃喃自語,可像雍正、索額圖等這熟悉藏文的已經聽出了這是活佛坐床儀式上的禱告之詞,彼此對視,由不得喜上眉梢!
看看懵懂的張廷玉,雍正微微笑道:“衡臣,你剛剛到鬼門關走了一遭,是太孫以地藏心咒把你請回來的,這一回,你可信了太孫乃地藏王菩薩轉世?”
張廷玉用力晃晃頭顱,認清了雍正,一翻身撲倒叩頭,口中卻說道:“皇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臣不信佛門有什麽能耐與奪,臣這些天來心思聖祖,宿夜難寐,身子本就弱,今日在太陽底下曬著,不知不覺就暈過去。臣是聖人門徒,誓死不會相信轉世之言!”
倔強不屈恰如恰如亞聖所說的“威武不能屈”,雍正反倒更為欣賞,笑嗔道:“執迷不悟,你難道還想在嚐嚐六字真言的厲害麽?”
“臣不想,卻也不懼!唯一死耳!”
張廷玉滿麵肅然讓殿內稍稍放鬆的氣氛重又緊張,而小尹突兀的一句插話惹得滿殿哄笑再起,“什麽死不死?六字真言?我就聽他說了——”
“俺把你哄!”
解釋這句話,必須牽扯出黃教的曆史。
如今黃教在藏地信眾最多不假,往前再數幾十年,影響力最大的卻不是帶著黃帽的格魯教派,而是帶著紅僧帽的紅教噶瑪噶舉派。就連活佛轉世的傳承體係也最早由紅教確立。為了爭奪信徒,紅黃教派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直沒有停止過。小到彼此詆毀,大到發動信眾戰爭。
崇禎三年,崇信紅教的藏巴汗統治了西藏日喀則及阿裏地區,推崇紅教的同時更不遺餘力的打壓黃教,而當時的明朝政府對邊庭的管理一直是鬆散的,隻要該有的貢品不缺,臣服之心不變,誰的拳頭最大就給誰發任命書!此時早被後金的騷擾弄得焦頭爛額,再也無力顧及藏邊,幹脆,賜藏巴汗藏王金印。
不甘心藏地黃派教眾試圖組成聯軍攻打藏巴汗,但因行事不密而暴露,藏巴汗殺死了起事的僧人,並將黃教徹底趕出了藏地,此後,紅教一家獨大,大行其道。
1641年,黃教的四世班禪與其弟子五世**,邀請青海的蒙古和碩特部汗王入藏。藏巴汗兵敗被俘,和碩特部汗王擁立五世**成立“噶丹頗章”政權。貌似政教合一,黃教不管在世俗還是信仰領域都徹底的統治,但事實上,特部汗才是西藏的實際統治者,不管是班禪還是**都隻能做傀儡!
前門走狼,後門進虎,不甘心竹籃打水的班禪**師徒,重又將目光轉向了崛起的後金,1642年,派遣伊拉古克三呼圖克圖為特使至盛京,皇太極親自率領親王、貝勒、大臣出城迎接,皇太極還親自對天行三跪九叩之禮,感謝上天送西藏人歸附,天佑大清。
1644年,清軍入關,順治繼位,三次派人入藏邀請**喇嘛進京。至順治九年臘月,五世**終於到了北京,順治為其在安定門外修建了西黃寺作為駐蹕之所。五世**在北京停留了兩個月,順治請起為親王貝勒等一一灌頂,並冊封其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掌領天下釋教菩提瓦赤拉拉旦**喇嘛”。
與五世**與清廷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相比較,固始汗方麵則是每況愈下,不光是本人病重,其子孫長大之後個個都不是省油燈,覬覦汗位這些人可不像雍正這些兄弟們,由於沒有兵權不得已保持表麵的和氣,他們直接就是揮兵爭鬥,槍杆子裏麵奪權。
於所有的征戰中,最大的受害者永遠是最底層的民眾,而民眾的“受難”,對講求來生的宗教則是發展的黃金期。但五世**終究沒有看黃教真正的統治藏地,康熙二十五年,他在剛剛建好的巴達拉宮內涅槃了。
這時候必須要提一個人,那就是第巴。桑結嘉措。
第巴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頭人,第巴。桑結嘉措就是此任的藏王。
眾所周知,五世**為黃教卻奉行紅教儀規,他在入京的路上曾在仲麥巴的府邸過夜,當夜,仲麥巴的主婦侍寢,在他本人的傳記中曾寫道:他在這裏遺落了一粒珍珠寶鬃上的寶珠。十月之後,仲麥巴家添了一位小男孩,就是桑結嘉措。桑結嘉措自幼拜入五世**門下,並在師“父”的大力推崇下成為第巴。
五世**圓寂之後,桑結嘉措與幾位親近師兄弟商議之後,決定實行密葬。一來,固始汗的弟弟正率領蒙古部族的軍隊在外征戰,一旦他借著禮喪的名義回師,黃教這種傀儡的日子就再也沒了盡頭。二來五世**的影響力巨大,除了與清廷的關係密切,更在深深影響這周邊蒙古各部漢王,這也是未來引援的希望,他不想也不能失去這張王牌!
密葬的同時,他們也開始秘密查訪五世**的轉世靈童(以上部分為曆史,直到一下才有偏差,不是惑眾,隻為劇情需要)!
秘密尋找轉世靈童可不是件輕鬆的勾當,確認靈童需要三個條件,頭一件是出生在活佛圓寂的前後;第二是對活佛生前的事物有特殊感覺;第三還要能圓滿解答信眾的疑問。真若公開活佛的死訊,滿足條件的信眾自會主動將自己家的孩子送來,但因為是秘密進行,直到康熙三十六年,藏曆火兔年,才最終確認了轉世靈童,以五世班禪為師,法名羅桑仁欽倉央嘉措。
此時的倉央嘉措已經十四歲,與五世**一樣,他也出自紅教家庭。除了不忌酒肉,一樣可以娶妻生子。而這位更奇葩到在半夜喬裝打扮去幽會女人,還要侍奉喇嘛在布達拉宮的側牆專門開一處角門。
但必須說,六世**驚才絕豔,適才索額圖吟誦的詩句,就是這位**喇嘛私通一名寡婦之後後寫下的“名篇”,讓桑結嘉措哭笑不得,也曾寫信告訴章嘉呼圖克圖。
如今,壓在心底的“秘密”被索額圖隨口吟誦,而太孫竟然“也”知道,隻要倆人話頭一碰,師傅圓寂的消息就再也難以隱瞞。哄騙朝廷,不管是自己還是黃教就難逃欺君之罪!怕啥來啥,章嘉哪裏還顧得上拉太孫入黃教,他最大的奢望就是順利過關!
還好,弘皙並不知道這裏的隱情,自從胤礽變雍正,他隻以為一切早偏離的曾經的曆史軌跡,既是偏離,哪怕索額圖說“也知道”,他也不敢確定這個倉央嘉措就是記憶中的六世**,自知失言就要轉移話題,學著雍正的樣子對章嘉雙掌合十,言語卻沒多少恭敬,“章嘉大喇嘛,告訴孤,該如何做法才能盡快救回張中堂?”眉毛微挑,又道:“救不回,請君入甕,孤親自為你點火!”
“老僧不管欺瞞!”弘皙言語雖狠戾,但能蒙混過關足以讓章嘉呼圖克圖喜出望外,先是一拜,轉身又對索額圖躬身問禮,道:“老僧多謝索大人成全,他日定有福報!”
謝成全是堵嘴,有福報是允諾,索額圖聽出了話外之音,也看懂了他的哀求之意,嘿嘿一笑不再言語,心裏卻在盤算怎麽狠狠的敲他一筆。
至於熊賜履這最大的反對派,也似乎從章嘉呼圖克圖的前倨後恭中讀出了什麽,再聽太孫對這老喇嘛的態度,心下一鬆,再沒有出言反對。
救人的辦法卻不是章嘉呼圖克圖親自教授。按照他的說法,他襲承的是班禪與**一脈,而在西藏佛界,**是欣然僧佛,即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而班禪是月巴墨佛,即無量光佛的化身,二者皆與地藏王菩薩無幹。
“要救回張大人需得地藏菩薩心咒!”
章嘉呼圖克圖從懷中取出一個黃布包裹,就著靈前的香案打開了,一個四四方方的金盒裏麵是薄薄一冊貝葉經,看不出究竟曆經了多少時日,那些葉片似乎在下一刻就要碎裂。
經文由梵文寫就,按照章嘉呼圖克圖的說法,前部乃是地藏菩薩本願經,欲送聖祖回歸佛國就要由開悟之後的太孫每日親自念誦千遍,九九之期便可達成心願。救回張廷玉的辦法在最後的兩頁上,蓮花苞一樣的印決稱為地藏本印,一樣如同花朵的梵文乃是十一字的地藏菩薩心咒。
章嘉呼圖克圖的細聲指點下,弘皙也充了一把神棍,雙手結印,拇指外分,中指相對,食指叩於中指第二指節,雙手無名指與小指交叉相扣,一邊繞著張廷玉轉圈,一邊念誦心咒,“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嗡,嗬嗬嗬,微斯摩耶,司哇哈!”
接連三遍,憑心說弘皙自己什麽感覺也沒有,躺在地上的張廷玉卻已是緩緩坐起,仿佛是剛剛睡醒似地揉揉眼睛,迷迷糊糊的問道:“我這是怎麽了?”
如此奇景,旁人看的目眩神搖,由不得雙膝一軟便跪倒在地,連連叩頭高呼,“太孫千歲千歲千千歲!”至於章嘉呼圖克圖與他的弟子們更是五體投地的趴在地上,口中貌似喃喃自語,可像雍正、索額圖等這熟悉藏文的已經聽出了這是活佛坐床儀式上的禱告之詞,彼此對視,由不得喜上眉梢!
看看懵懂的張廷玉,雍正微微笑道:“衡臣,你剛剛到鬼門關走了一遭,是太孫以地藏心咒把你請回來的,這一回,你可信了太孫乃地藏王菩薩轉世?”
張廷玉用力晃晃頭顱,認清了雍正,一翻身撲倒叩頭,口中卻說道:“皇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臣不信佛門有什麽能耐與奪,臣這些天來心思聖祖,宿夜難寐,身子本就弱,今日在太陽底下曬著,不知不覺就暈過去。臣是聖人門徒,誓死不會相信轉世之言!”
倔強不屈恰如恰如亞聖所說的“威武不能屈”,雍正反倒更為欣賞,笑嗔道:“執迷不悟,你難道還想在嚐嚐六字真言的厲害麽?”
“臣不想,卻也不懼!唯一死耳!”
張廷玉滿麵肅然讓殿內稍稍放鬆的氣氛重又緊張,而小尹突兀的一句插話惹得滿殿哄笑再起,“什麽死不死?六字真言?我就聽他說了——”
“俺把你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