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激奮,來勢洶洶,我自頹然不動!
真的,就在剛才索額圖還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來著。
哪怕張廷玉這老實孩子滿臉沉痛一改常態的搶先站出來奏本,他一點都不擔心,甚至還盼著更多人,尤其是漢臣們跳出來!那樣的情景,他十幾年前就經曆過一回,隻不過那時候站在對麵的人叫明珠,比自張廷玉資格更老的明珠,是上書房中唯一能與自己分庭抗禮的,再加上朝中那些居心叵測覬覦儲位的,自己乃至附庸之下的小團夥就像風雨飄搖中的扁舟,眼見就有傾覆之禍!
可結果呢?
聖祖康熙倆字就讓形勢立轉:朋黨。營私結黨,道義為朋,黨爭之時,都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為了錯誤而說對方錯誤,沒啥子真憑實據不說,擅長製衡的他老人家決不允許一家獨大!除了自己,所有人都被罵了個狗血噴頭,也就此埋下了明珠敗亡的種子——這老對手糾結黨羽的本事大到讓聖祖忌憚了!
今夕恰似往日,熊賜履就像當初的明珠,張廷玉就像旗手,群起攻之反襯自己的孤苦伶仃不說,還是一群漢臣攻訐自己這個滿臣,朋黨、滿漢之爭、皇上還是站在自己這邊的,三者加起來,怕是張廷玉出京的腳步不需快馬都能追上座師!
他也不怕鑲黃旗這幫打太平拳的。皇上已經不滿弘皙掌控鑲黃旗,蹦出來的人越多越能襯出收權的必須!他更不怕偃旗息鼓的皇子們卷土重來,這恰恰說明這幫人“亡我之心不死”,作為鐵杆的自己更有存在的價值了!
但他實在受不了太子這話,什麽叫人人喊打?還以鼠輩比擬,您難道不知道老夫這個鼠輩是替您的阿瑪擋水攔浪嗎?你還有沒有立場?
嘴角抽搐幾下,忍無可忍的低聲抱怨:“殿下,您怎麽能跟他們——”
審視著弘皙可惡的眉開眼笑,索額圖再也說不下去了,心裏琢磨著,若眼前是自己的親兒子,自己會不會一通大耳光抽死他?
“索額圖,你把話給爺說清楚!”也不知道大阿哥允禔的耳力怎麽就那麽好,撐著座椅的扶手站起來:“聖祖在時多次講到君臣一體,太子與皇上更是親父子,你告訴爺,誰是他們,誰又該跟你這千夫所指的東西是我們?”
“大阿哥,您還是稍安勿躁的好!”索額圖拿弘皙沒辦法,對上落架鳳凰不如雞的皇子還是很有底氣的:“今日乃是朝會,您有什麽諫言,還是先跪地啟奏的好,否則,奴才就要先參劾你一個目無君上的大不敬之罪!”
“索額圖,普天之下,以奴才自居卻幹著威脅主子的勾當,除了昔日的鼇拜,你當屬第二人了!”
允褆頷首淡笑幾聲貌似認可,卻將索額圖氣的七竅生煙,他才不想做什麽鼇拜第二!
哪怕那位曾戎馬半生幫大清鼎定江山,是托孤輔政大臣,哪怕那位曾經做過的“太師”位子是索額圖追求畢生的目標,但他作為聖祖除鼇拜的親曆者,兼衝鋒陷陣第一人,他如何敢頂這“擅權結黨”的帽子?
剛要說話卻被允褆伸手一攔,鳳子龍孫自有氣度,莫說允褆還是皇長子,曆經西征的刀光劍影以功封郡王更帶著三分凜凜殺氣,雙目一瞪從氣勢上就壓倒了索額圖:“老狗,三番兩次打斷你家大爺的言辭,是欺我愛新覺羅家的刀不利嗎?”
“你——”
索額圖瞠目無言,心裏大罵不止,異地相處他說不定能像鼇拜學習一回“欺淩宗室”,可現在,允褆把愛新覺羅家族搬出了,他不得不再退一步,恨恨呼出一口粗氣,凝神豎耳,時刻準備著挑出允褆言辭中的漏洞,到時候殺他個二罪歸一!
“皇上!”允褆大喇喇的一拱手:“奴才允褆有話說,奴才要參劾軍機大臣索額圖擅權、結黨、殺人三罪!”
“才三罪?朕還以為是三十大罪呢!”
被聖祖親手**以陽謀,再有索額圖的陰謀孜孜以倦為輔,雍正哪怕熏也早就熏出來了,索額圖準備的反擊之策,正被他當做震怒的“憑證”。群情洶洶,一鼓作氣勢如虎,眼見怒氣已到了嗓子眼不吐不快,允褆卻押陣樣與自己直麵,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十大罪”就是反諷,鼇拜當初就被朝臣們參奏了三十大罪呢!
反諷卻因為委屈,說什麽“擅權”?就算擅權,什麽“大爺黨”“八爺黨”“四爺黨”不都是雨後春樹欣欣向榮?講什麽“結黨”,若不是索額圖結黨力保,朕早就被人從太子位上趕下台了!
委屈與君王獨一無二的虛榮相混淆,雍正冷冷一掃允褆,那目光就像看死人一樣:“允褆,你當知這是朝堂,殺人之事若無真憑實據,空口白牙的汙蔑朝廷重臣,即便你是朕的兄弟,也莫怪朕不念手足之情!”
“奴才既然敢在這說出來,自然是證據鑿鑿,更知道皇上二弟行事一貫磊落!”
允褆口稱奴才本就是故意,雍正竟然連基本的“客氣”都懶得敷衍,允褆知道他怒火中燒,跳過擅權結黨直接逼問“殺人”之事,允褆更確信他毫不知情,既不知情那就莫怪自己殺他一個措手不及了!
心下大定,嗬嗬一笑道:“皇上既然關心索額圖的殺人之罪,奴才就先回奏此事!”允褆豎起一根食指:“索相所殺第一人便是聖祖孝康皇後之胞弟,太子太保,鑲黃旗都統,一等公佟國綱!”
“你胡說!”
雍正與索額圖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吼出這句話。
佟國綱之死可以算是陳年舊事,康熙雖極贈哀榮,但最直接的後果卻是促成了佟國維與八阿哥允祀的結合(詳情請看第一部第十七章悶聲定計),時也易也,如今以為佟佳氏冊封太後,佟國維也重新歸附到雍正的羽下,君臣正相攜的時候,雍正、索額圖不允許再有一根刺長出來!
“皇上,您不打算讓奴才把話說完嗎?”允褆的下巴微微一揚:“別忘了,您的身後便是乾清宮,宮內有皇阿瑪親手所書的正大光明四字!”
為君者當廣開言路,哪怕是狂悖之言,君王也當洗耳恭聽,這是君臣奏的千古規矩!自知失言的雍正的目光轉向了佟國維,心說你是苦主,這時候該出來作證了!
佟國維站在朝班中一言不發事實上是防著太子弘皙呢?依附皇上、針對太子固然是為了佟佳氏的未來做出的選擇,但太子他老人家的脾氣可不大好,當初的十爺,以叔父之尊他還敢摁在當街磕頭呢?莫說同為鑲黃旗下奴的自己了!
這時候他也知道自己不說話不成了,起身前行兩步,躬身道:“皇上,奴才的胞兄歿於隨聖祖征討噶爾丹途中,督陣進擊中為鳥槍所傷,大阿哥所言,分明有挑撥朝堂之嫌,唯恐天下不亂之意,此風不可長!”
“嗬嗬,佟國維,虧你還記得胞兄是怎麽死的!”允褆鄙夷的目光直射過去:“爺問你,若是進擊,該是什麽地方中彈啊?”
“呃——這——”
昔日佟國綱回府,人已在棺木之中,按照送喪的人說法是皇上的意思,說公爺遺容慘不忍睹,皇上見之哀傷不已,更不忍佟家再受悲慟。可佟國維還是在半夜悄悄打開了,傷處皆在後背,整個後背都被打爛了不說,腰際更有一道直透身體的創口,典型的背後捅刀子!
以當時佟家尊崇之位,除了太子一係,誰敢動皇後娘家人一個指頭?而太子一係的領頭人不正是索額圖嗎?
如今被問起來,佟國維無言以對,說聖祖有旨意故而沒看最後一麵,那叫薄情寡義,說傷在正麵,一是昧著良心,二來“抗旨”有木有?
至於第三,他才不信大阿哥會平白的提及舊事。明珠當初與索額圖分庭抗禮就是為了將這位爺推上儲位。雖然明珠敗亡在先,但要說大阿哥手裏沒掌握索額圖的隱秘,他打死都不信。
之所以明珠活著的那會兒沒抖出來,是因為朝堂爭鬥也有潛規則,太過暗黑或驚世駭俗的猛料不能隨便抖出來,你揭批我沒底限,我揭批你也沒章法,朝堂就會變成比陰溝更醃臢的地方,皇上肯定會第一個出手收拾你!
可現在,允褆需要擔心朝堂是正大光明還是醃臢齷齪嗎?
索額圖,這回怕是懸了,早有前仇,自己又何必陪葬?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不說,萬一索額圖倒了,自己的權勢豈不更重?
可惜,他的小算盤又打岔了,沉默無言早讓雍正的臉色瞬間變的鐵青,而胤褆則是哈哈大笑:“皇上,這是第一樁,其細節佟國維必定比奴才更清楚!”
佟國維傻眼了,沉默是金可以算仁至義盡,但讓自己解釋——背叛太子在先,再叛皇上於後?自己算什麽玩意兒?
真的,就在剛才索額圖還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來著。
哪怕張廷玉這老實孩子滿臉沉痛一改常態的搶先站出來奏本,他一點都不擔心,甚至還盼著更多人,尤其是漢臣們跳出來!那樣的情景,他十幾年前就經曆過一回,隻不過那時候站在對麵的人叫明珠,比自張廷玉資格更老的明珠,是上書房中唯一能與自己分庭抗禮的,再加上朝中那些居心叵測覬覦儲位的,自己乃至附庸之下的小團夥就像風雨飄搖中的扁舟,眼見就有傾覆之禍!
可結果呢?
聖祖康熙倆字就讓形勢立轉:朋黨。營私結黨,道義為朋,黨爭之時,都是站在對立的立場上為了錯誤而說對方錯誤,沒啥子真憑實據不說,擅長製衡的他老人家決不允許一家獨大!除了自己,所有人都被罵了個狗血噴頭,也就此埋下了明珠敗亡的種子——這老對手糾結黨羽的本事大到讓聖祖忌憚了!
今夕恰似往日,熊賜履就像當初的明珠,張廷玉就像旗手,群起攻之反襯自己的孤苦伶仃不說,還是一群漢臣攻訐自己這個滿臣,朋黨、滿漢之爭、皇上還是站在自己這邊的,三者加起來,怕是張廷玉出京的腳步不需快馬都能追上座師!
他也不怕鑲黃旗這幫打太平拳的。皇上已經不滿弘皙掌控鑲黃旗,蹦出來的人越多越能襯出收權的必須!他更不怕偃旗息鼓的皇子們卷土重來,這恰恰說明這幫人“亡我之心不死”,作為鐵杆的自己更有存在的價值了!
但他實在受不了太子這話,什麽叫人人喊打?還以鼠輩比擬,您難道不知道老夫這個鼠輩是替您的阿瑪擋水攔浪嗎?你還有沒有立場?
嘴角抽搐幾下,忍無可忍的低聲抱怨:“殿下,您怎麽能跟他們——”
審視著弘皙可惡的眉開眼笑,索額圖再也說不下去了,心裏琢磨著,若眼前是自己的親兒子,自己會不會一通大耳光抽死他?
“索額圖,你把話給爺說清楚!”也不知道大阿哥允禔的耳力怎麽就那麽好,撐著座椅的扶手站起來:“聖祖在時多次講到君臣一體,太子與皇上更是親父子,你告訴爺,誰是他們,誰又該跟你這千夫所指的東西是我們?”
“大阿哥,您還是稍安勿躁的好!”索額圖拿弘皙沒辦法,對上落架鳳凰不如雞的皇子還是很有底氣的:“今日乃是朝會,您有什麽諫言,還是先跪地啟奏的好,否則,奴才就要先參劾你一個目無君上的大不敬之罪!”
“索額圖,普天之下,以奴才自居卻幹著威脅主子的勾當,除了昔日的鼇拜,你當屬第二人了!”
允褆頷首淡笑幾聲貌似認可,卻將索額圖氣的七竅生煙,他才不想做什麽鼇拜第二!
哪怕那位曾戎馬半生幫大清鼎定江山,是托孤輔政大臣,哪怕那位曾經做過的“太師”位子是索額圖追求畢生的目標,但他作為聖祖除鼇拜的親曆者,兼衝鋒陷陣第一人,他如何敢頂這“擅權結黨”的帽子?
剛要說話卻被允褆伸手一攔,鳳子龍孫自有氣度,莫說允褆還是皇長子,曆經西征的刀光劍影以功封郡王更帶著三分凜凜殺氣,雙目一瞪從氣勢上就壓倒了索額圖:“老狗,三番兩次打斷你家大爺的言辭,是欺我愛新覺羅家的刀不利嗎?”
“你——”
索額圖瞠目無言,心裏大罵不止,異地相處他說不定能像鼇拜學習一回“欺淩宗室”,可現在,允褆把愛新覺羅家族搬出了,他不得不再退一步,恨恨呼出一口粗氣,凝神豎耳,時刻準備著挑出允褆言辭中的漏洞,到時候殺他個二罪歸一!
“皇上!”允褆大喇喇的一拱手:“奴才允褆有話說,奴才要參劾軍機大臣索額圖擅權、結黨、殺人三罪!”
“才三罪?朕還以為是三十大罪呢!”
被聖祖親手**以陽謀,再有索額圖的陰謀孜孜以倦為輔,雍正哪怕熏也早就熏出來了,索額圖準備的反擊之策,正被他當做震怒的“憑證”。群情洶洶,一鼓作氣勢如虎,眼見怒氣已到了嗓子眼不吐不快,允褆卻押陣樣與自己直麵,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三十大罪”就是反諷,鼇拜當初就被朝臣們參奏了三十大罪呢!
反諷卻因為委屈,說什麽“擅權”?就算擅權,什麽“大爺黨”“八爺黨”“四爺黨”不都是雨後春樹欣欣向榮?講什麽“結黨”,若不是索額圖結黨力保,朕早就被人從太子位上趕下台了!
委屈與君王獨一無二的虛榮相混淆,雍正冷冷一掃允褆,那目光就像看死人一樣:“允褆,你當知這是朝堂,殺人之事若無真憑實據,空口白牙的汙蔑朝廷重臣,即便你是朕的兄弟,也莫怪朕不念手足之情!”
“奴才既然敢在這說出來,自然是證據鑿鑿,更知道皇上二弟行事一貫磊落!”
允褆口稱奴才本就是故意,雍正竟然連基本的“客氣”都懶得敷衍,允褆知道他怒火中燒,跳過擅權結黨直接逼問“殺人”之事,允褆更確信他毫不知情,既不知情那就莫怪自己殺他一個措手不及了!
心下大定,嗬嗬一笑道:“皇上既然關心索額圖的殺人之罪,奴才就先回奏此事!”允褆豎起一根食指:“索相所殺第一人便是聖祖孝康皇後之胞弟,太子太保,鑲黃旗都統,一等公佟國綱!”
“你胡說!”
雍正與索額圖幾乎是異口同聲的吼出這句話。
佟國綱之死可以算是陳年舊事,康熙雖極贈哀榮,但最直接的後果卻是促成了佟國維與八阿哥允祀的結合(詳情請看第一部第十七章悶聲定計),時也易也,如今以為佟佳氏冊封太後,佟國維也重新歸附到雍正的羽下,君臣正相攜的時候,雍正、索額圖不允許再有一根刺長出來!
“皇上,您不打算讓奴才把話說完嗎?”允褆的下巴微微一揚:“別忘了,您的身後便是乾清宮,宮內有皇阿瑪親手所書的正大光明四字!”
為君者當廣開言路,哪怕是狂悖之言,君王也當洗耳恭聽,這是君臣奏的千古規矩!自知失言的雍正的目光轉向了佟國維,心說你是苦主,這時候該出來作證了!
佟國維站在朝班中一言不發事實上是防著太子弘皙呢?依附皇上、針對太子固然是為了佟佳氏的未來做出的選擇,但太子他老人家的脾氣可不大好,當初的十爺,以叔父之尊他還敢摁在當街磕頭呢?莫說同為鑲黃旗下奴的自己了!
這時候他也知道自己不說話不成了,起身前行兩步,躬身道:“皇上,奴才的胞兄歿於隨聖祖征討噶爾丹途中,督陣進擊中為鳥槍所傷,大阿哥所言,分明有挑撥朝堂之嫌,唯恐天下不亂之意,此風不可長!”
“嗬嗬,佟國維,虧你還記得胞兄是怎麽死的!”允褆鄙夷的目光直射過去:“爺問你,若是進擊,該是什麽地方中彈啊?”
“呃——這——”
昔日佟國綱回府,人已在棺木之中,按照送喪的人說法是皇上的意思,說公爺遺容慘不忍睹,皇上見之哀傷不已,更不忍佟家再受悲慟。可佟國維還是在半夜悄悄打開了,傷處皆在後背,整個後背都被打爛了不說,腰際更有一道直透身體的創口,典型的背後捅刀子!
以當時佟家尊崇之位,除了太子一係,誰敢動皇後娘家人一個指頭?而太子一係的領頭人不正是索額圖嗎?
如今被問起來,佟國維無言以對,說聖祖有旨意故而沒看最後一麵,那叫薄情寡義,說傷在正麵,一是昧著良心,二來“抗旨”有木有?
至於第三,他才不信大阿哥會平白的提及舊事。明珠當初與索額圖分庭抗禮就是為了將這位爺推上儲位。雖然明珠敗亡在先,但要說大阿哥手裏沒掌握索額圖的隱秘,他打死都不信。
之所以明珠活著的那會兒沒抖出來,是因為朝堂爭鬥也有潛規則,太過暗黑或驚世駭俗的猛料不能隨便抖出來,你揭批我沒底限,我揭批你也沒章法,朝堂就會變成比陰溝更醃臢的地方,皇上肯定會第一個出手收拾你!
可現在,允褆需要擔心朝堂是正大光明還是醃臢齷齪嗎?
索額圖,這回怕是懸了,早有前仇,自己又何必陪葬?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不說,萬一索額圖倒了,自己的權勢豈不更重?
可惜,他的小算盤又打岔了,沉默無言早讓雍正的臉色瞬間變的鐵青,而胤褆則是哈哈大笑:“皇上,這是第一樁,其細節佟國維必定比奴才更清楚!”
佟國維傻眼了,沉默是金可以算仁至義盡,但讓自己解釋——背叛太子在先,再叛皇上於後?自己算什麽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