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左少卿靜靜地說:“秋月,廣林,還有三虎,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個小組。明天,我們要一起去武漢。具體怎麽走,秋月會安排。具體的任務是,我們要在武漢找一個人。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人,現在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他是台灣國民黨情報局安插在大陸的一個潛伏特務,並且,已經潛伏許多年了。”
屋裏的人都用驚訝的目光看著她。這麽一種情況,讓他們怎麽去找?
左少卿繼續說:“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必須盡快找到這個人。”她這麽說著的時候,盡可能平靜地看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胡廣林忍不住動了一下,舉起手說:“左同誌,我可以提一個問題嗎?”
左少卿笑了一下,“廣林,還是叫我少卿吧,或者,叫我左少也行。”
胡廣林在心裏掂量一下這兩個稱呼,就說:“那,我就叫你左少吧。我想問的是,我們去武漢找人,找你說的這個人,還有別的線索嗎?”
左少卿沉吟一下,輕聲說:“幾乎沒有線索,也不知道他的具體情況。我現在隻知道,這個人昨天晚上,還在用電台和台灣方麵聯絡。就是這些。”
胡廣林滿臉的困惑,猶豫不定地看著左少卿。
陳三虎撇著嘴,斜眼盯著胡廣林,惡聲惡氣地說:“兄弟,我可敬著你呢。所以我告訴你一句話,這一行裏的規矩,就是不要瞎問!不該問的別問,隻管按主子的吩咐辦,就行了!你懂不懂!”
胡廣林瞪著他,咬了咬牙,沒有再說話。盡管他的心裏還存著很大的疑問。
第二天傍晚,左少卿一行四人,分成兩組,上了去武漢的火車。
他們坐的是硬座的普快。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就是慢得讓人受不了的慢車。[.超多好看小說]
左少卿坐在臨窗的位子上,望著窗外漆黑的夜,和偶爾掠過的村莊裏的昏暗燈光。她的思緒一時有些飄動起來,一些往事,如夢一般浮現在她的眼前。那些往事,正是因為那個她一直關注的武漢,才發生的呀!
一九五五年初,正是因為這個武漢和武漢第五潛伏小組,讓她有幸去了香港。
那時,她根據武漢第五潛伏小組提供的經濟情況和政治情報,連續幾年撰寫的有關大陸中共政權下的社會動態分析,不僅受到國防部高層的重視,連保密局的毛局長也很重視。在那個時期裏,國防部也成立了政戰工作處和心理戰研究室。有時,她也會被邀請去參加他們的研討會。
但是,偏偏在一九五四年年底的時候,武漢的情報斷了,再也沒有了。
左少卿通過她所在的情報研究所,向保密局情報處詢問。得到的回答是,武漢的情報確實已經斷了,但原因不明。
這個消息讓左少卿心裏有些哀傷。她感覺,她與武漢的那個第五潛伏組已經有了一些血肉相連,息息相關。此時突然斷開了,心裏竟有說不出的疼痛。
說不清為什麽,她很為武漢的潛伏人員擔憂,為他們的命運擔憂。她猜測,武漢第五潛伏組,極有可能是被中共的公安局破獲了。這個時候,她心裏就有一種很矛盾的感覺。
但是,國防部的高官們並不關心武漢的情報組是否出了問題,人員安危與否。他們隻是認為,保密局情報研究所如果僅僅研究武漢一地的經濟情況,已經很難反映整個大陸的狀況,更看不出大陸中共政權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要求情報研究人員一定要擴大視野,研究整個大陸的政治經濟情況。
因此,國防部總政戰部與國家安全局、特情室和保密局的毛局長等人,經過一番詳細討論和安排,終於同意左少卿和特情室的兩個情報軍官去香港,就近研究大陸的社會情況和經濟情況。
一九五五年一月,左少卿所在的這個研究小組,以假身份到了香港。在香港,她的這個小組被安排住在九龍馬頭角的炮仗街。
今天的九龍,已經是高樓林立,色彩斑斕,一片繁華的景象,也透露出蓬勃向上的氣氛。但在那個時候,這一帶還是低矮的樓房,和大片破舊的民房,顏色灰暗而破敗,如戰時的貧民窟一般。密密麻麻的小巷,更如蛛網一般盤繞其間。
左少卿等人住在一條炮仗街裏的一棟三層樓裏。她很快就知道,這裏是國防部保密局香港情報站的一個點。三樓裏共有五套公寓。她的研究小組占據了其中的兩套。另外三套,她判斷是香港情報站的資料室一類的地方。她看的許多研究資料都是從那裏取出來的。
也正是從這些研究資料裏,她看到了大量有關美英,有關歐洲,有關日本,也有關台灣和大陸的各種經濟情報。正是這些經濟情報,它們甚至就是政治情報,讓左少卿開擴了眼界。看清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政治,其實就緣於經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則是為經濟服務的。一切戰爭和政治,都是為了經濟利益。隻不過,政治家們往往隻看到政治,卻忽視了經濟,這個決定一切上層建築的基礎。
另外,每天都有一個叫曾紹武的人,給他們送來大陸發行的各種報紙和雜誌。左少卿等人的任務,就是閱讀這些報紙和雜誌,從中分析出有價值的東西。
這一段時間,是左少卿最愉快的時候,因為她可以隨便看到大陸黨政機關發行的各種報紙和雜誌,還有隔壁資料室裏能夠收集到的各種中共黨政文件和資料匯編。一句話,她在這裏看到了許多在台灣絕對看不到的資料。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構。這是左少卿從報紙上看到的一條資料。
左少卿眯著眼睛想了一下,她去南京執行任務時,是華北局情報部派遣的。所以,她當時應該隸屬於華北局。現在,華北局等大區撤銷後,不知她的上級部門是哪裏。根據她在保密局得到的消息,國內的情報係統似乎都歸軍隊的總參謀部管理。她想,我可能也歸軍隊管理吧。
左少卿最驚喜的,就是看到了《一九五四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人是政府總理周恩來。這份報告對國內的經濟建設做了全麵的介紹。這些內容,與武漢第五潛伏小組發回來的情報相比,要更加宏觀,更加詳細和完整,也更加令人振奮。不過,武漢的經濟情報,似乎可以算是這個報告的注腳吧。這個報告裏的內容,讓左少卿對國內的經濟建設和經濟狀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左少卿另外一件高興的事,就是看見了國內剛剛通過不久的《憲法》。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二日,全國人大討論通過了劉少奇委員所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左少卿很高興,她特地請曾紹武幫她找來這部新《憲法》,非常認真地讀了一遍。
曾紹武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微胖,頭發稀疏,一張方臉上總是帶著微笑。但一雙小眼睛裏,卻不時閃出審視和猜疑的目光。
左少卿看得出來,曾紹武在香港情報站裏,大小也是一個頭目,甚至有可能是一個重要頭目。左少卿猜想,這有兩種可能,或者他現在的任務,就是每天給左少卿這個研究小組購買報刊雜誌。因此,他隻是一個並不重要的小頭目。另有一種可能,香港情報站可能對她還有一些防備,因此安排一個重要頭目來監視她。
左少卿感覺,這個曾紹武應該是一個重要頭目。因此,她決不敢對自己的處境有絲毫大意。
曾紹武笑著說:“少卿,共黨的這個‘憲法’,你也要認真看嗎?”
左少卿淡淡地笑著說:“曾先生,我隻是想和咱們的《民國憲法》做一個比較。”
曾紹武就溫和地說:“以少卿來看,孰優孰劣呢?”
左少卿平靜地看著他,知道這其實是一次旁敲側擊的審查。她平靜地說:“曾先生,孰優孰劣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執行。執行得好,才算是一部好憲法。”
曾紹武把她的話琢磨了一下,點著頭說:“有道理。少卿深刻,少卿真是深刻。”
但是,這樣每天研讀大陸報刊雜誌的時光很短暫。一個月後,情況發生了異常變化。左少卿也在不知不覺中卷入到這個異常變化裏。
左少卿是在險境中磨礪出來的,警惕和敏銳早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
她隱約察覺,香港,或者說香港情報站,一定發生了什麽重大情況。
她觀察到的第一個現象是,資料室裏的人突然減少了,有時甚至一個人也沒有了。整個資料室裏甚至整個樓層都變得異常安靜。偶爾有人來,也是來去匆匆的。她注意到,所有人的神色,都有些緊張和不安,連說話的聲音也變低了。
其次,曾紹武兩天沒有出現,也就兩天沒有給他們帶來新的報刊和雜誌。
屋裏的人都用驚訝的目光看著她。這麽一種情況,讓他們怎麽去找?
左少卿繼續說:“我們的第一步,就是必須盡快找到這個人。”她這麽說著的時候,盡可能平靜地看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胡廣林忍不住動了一下,舉起手說:“左同誌,我可以提一個問題嗎?”
左少卿笑了一下,“廣林,還是叫我少卿吧,或者,叫我左少也行。”
胡廣林在心裏掂量一下這兩個稱呼,就說:“那,我就叫你左少吧。我想問的是,我們去武漢找人,找你說的這個人,還有別的線索嗎?”
左少卿沉吟一下,輕聲說:“幾乎沒有線索,也不知道他的具體情況。我現在隻知道,這個人昨天晚上,還在用電台和台灣方麵聯絡。就是這些。”
胡廣林滿臉的困惑,猶豫不定地看著左少卿。
陳三虎撇著嘴,斜眼盯著胡廣林,惡聲惡氣地說:“兄弟,我可敬著你呢。所以我告訴你一句話,這一行裏的規矩,就是不要瞎問!不該問的別問,隻管按主子的吩咐辦,就行了!你懂不懂!”
胡廣林瞪著他,咬了咬牙,沒有再說話。盡管他的心裏還存著很大的疑問。
第二天傍晚,左少卿一行四人,分成兩組,上了去武漢的火車。
他們坐的是硬座的普快。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就是慢得讓人受不了的慢車。[.超多好看小說]
左少卿坐在臨窗的位子上,望著窗外漆黑的夜,和偶爾掠過的村莊裏的昏暗燈光。她的思緒一時有些飄動起來,一些往事,如夢一般浮現在她的眼前。那些往事,正是因為那個她一直關注的武漢,才發生的呀!
一九五五年初,正是因為這個武漢和武漢第五潛伏小組,讓她有幸去了香港。
那時,她根據武漢第五潛伏小組提供的經濟情況和政治情報,連續幾年撰寫的有關大陸中共政權下的社會動態分析,不僅受到國防部高層的重視,連保密局的毛局長也很重視。在那個時期裏,國防部也成立了政戰工作處和心理戰研究室。有時,她也會被邀請去參加他們的研討會。
但是,偏偏在一九五四年年底的時候,武漢的情報斷了,再也沒有了。
左少卿通過她所在的情報研究所,向保密局情報處詢問。得到的回答是,武漢的情報確實已經斷了,但原因不明。
這個消息讓左少卿心裏有些哀傷。她感覺,她與武漢的那個第五潛伏組已經有了一些血肉相連,息息相關。此時突然斷開了,心裏竟有說不出的疼痛。
說不清為什麽,她很為武漢的潛伏人員擔憂,為他們的命運擔憂。她猜測,武漢第五潛伏組,極有可能是被中共的公安局破獲了。這個時候,她心裏就有一種很矛盾的感覺。
但是,國防部的高官們並不關心武漢的情報組是否出了問題,人員安危與否。他們隻是認為,保密局情報研究所如果僅僅研究武漢一地的經濟情況,已經很難反映整個大陸的狀況,更看不出大陸中共政權未來的發展趨勢。因此,要求情報研究人員一定要擴大視野,研究整個大陸的政治經濟情況。
因此,國防部總政戰部與國家安全局、特情室和保密局的毛局長等人,經過一番詳細討論和安排,終於同意左少卿和特情室的兩個情報軍官去香港,就近研究大陸的社會情況和經濟情況。
一九五五年一月,左少卿所在的這個研究小組,以假身份到了香港。在香港,她的這個小組被安排住在九龍馬頭角的炮仗街。
今天的九龍,已經是高樓林立,色彩斑斕,一片繁華的景象,也透露出蓬勃向上的氣氛。但在那個時候,這一帶還是低矮的樓房,和大片破舊的民房,顏色灰暗而破敗,如戰時的貧民窟一般。密密麻麻的小巷,更如蛛網一般盤繞其間。
左少卿等人住在一條炮仗街裏的一棟三層樓裏。她很快就知道,這裏是國防部保密局香港情報站的一個點。三樓裏共有五套公寓。她的研究小組占據了其中的兩套。另外三套,她判斷是香港情報站的資料室一類的地方。她看的許多研究資料都是從那裏取出來的。
也正是從這些研究資料裏,她看到了大量有關美英,有關歐洲,有關日本,也有關台灣和大陸的各種經濟情報。正是這些經濟情報,它們甚至就是政治情報,讓左少卿開擴了眼界。看清了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政治,其實就緣於經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則是為經濟服務的。一切戰爭和政治,都是為了經濟利益。隻不過,政治家們往往隻看到政治,卻忽視了經濟,這個決定一切上層建築的基礎。
另外,每天都有一個叫曾紹武的人,給他們送來大陸發行的各種報紙和雜誌。左少卿等人的任務,就是閱讀這些報紙和雜誌,從中分析出有價值的東西。
這一段時間,是左少卿最愉快的時候,因為她可以隨便看到大陸黨政機關發行的各種報紙和雜誌,還有隔壁資料室裏能夠收集到的各種中共黨政文件和資料匯編。一句話,她在這裏看到了許多在台灣絕對看不到的資料。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撤銷大區一級黨政機構。這是左少卿從報紙上看到的一條資料。
左少卿眯著眼睛想了一下,她去南京執行任務時,是華北局情報部派遣的。所以,她當時應該隸屬於華北局。現在,華北局等大區撤銷後,不知她的上級部門是哪裏。根據她在保密局得到的消息,國內的情報係統似乎都歸軍隊的總參謀部管理。她想,我可能也歸軍隊管理吧。
左少卿最驚喜的,就是看到了《一九五四年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人是政府總理周恩來。這份報告對國內的經濟建設做了全麵的介紹。這些內容,與武漢第五潛伏小組發回來的情報相比,要更加宏觀,更加詳細和完整,也更加令人振奮。不過,武漢的經濟情報,似乎可以算是這個報告的注腳吧。這個報告裏的內容,讓左少卿對國內的經濟建設和經濟狀況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左少卿另外一件高興的事,就是看見了國內剛剛通過不久的《憲法》。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二日,全國人大討論通過了劉少奇委員所作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的報告》。左少卿很高興,她特地請曾紹武幫她找來這部新《憲法》,非常認真地讀了一遍。
曾紹武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微胖,頭發稀疏,一張方臉上總是帶著微笑。但一雙小眼睛裏,卻不時閃出審視和猜疑的目光。
左少卿看得出來,曾紹武在香港情報站裏,大小也是一個頭目,甚至有可能是一個重要頭目。左少卿猜想,這有兩種可能,或者他現在的任務,就是每天給左少卿這個研究小組購買報刊雜誌。因此,他隻是一個並不重要的小頭目。另有一種可能,香港情報站可能對她還有一些防備,因此安排一個重要頭目來監視她。
左少卿感覺,這個曾紹武應該是一個重要頭目。因此,她決不敢對自己的處境有絲毫大意。
曾紹武笑著說:“少卿,共黨的這個‘憲法’,你也要認真看嗎?”
左少卿淡淡地笑著說:“曾先生,我隻是想和咱們的《民國憲法》做一個比較。”
曾紹武就溫和地說:“以少卿來看,孰優孰劣呢?”
左少卿平靜地看著他,知道這其實是一次旁敲側擊的審查。她平靜地說:“曾先生,孰優孰劣並不重要。關鍵是看執行。執行得好,才算是一部好憲法。”
曾紹武把她的話琢磨了一下,點著頭說:“有道理。少卿深刻,少卿真是深刻。”
但是,這樣每天研讀大陸報刊雜誌的時光很短暫。一個月後,情況發生了異常變化。左少卿也在不知不覺中卷入到這個異常變化裏。
左少卿是在險境中磨礪出來的,警惕和敏銳早已成為她的生活習慣。
她隱約察覺,香港,或者說香港情報站,一定發生了什麽重大情況。
她觀察到的第一個現象是,資料室裏的人突然減少了,有時甚至一個人也沒有了。整個資料室裏甚至整個樓層都變得異常安靜。偶爾有人來,也是來去匆匆的。她注意到,所有人的神色,都有些緊張和不安,連說話的聲音也變低了。
其次,曾紹武兩天沒有出現,也就兩天沒有給他們帶來新的報刊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