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衫書生倒是直白,打著千兩黃巾的名義在這空手套白狼,這些時日已經得了無數銀子。不過這些銀子盡數分給了那些窮困的百姓,那些輸了的鄉紳土豪們也隻能自認技不如人,但是這回遇上的卻不是善茬,張燕何許人也?堂堂冀州黑道的瓢把子,昔日裏混跡市井之間,成天惹是生非坑蒙拐騙的行家,偏偏這次被個書生給太歲頭上動了土,張燕自是怒衝九冠,伸出熊臂把文士提溜起了,右手大鐵拳作勢就要往書生身上招呼。
那書生身材不矮但卻消瘦,哪裏能跟張燕這五大三粗的壯漢一個重量級,眼看被張燕一把抓住衣領跟提拉小雞仔似得雙腳離地還在不停的踢騰,拳如閃電直奔麵門而來。
趙銘一看要壞事,這這張燕沒個輕重,再把書生打個好歹出來,畢竟人家贏了錢也沒裝進自己腰包,全都分與窮苦百姓了,算是個好人,急忙伸手扣住張燕右手腕,這一拳總算沒打下去。
張燕憋的一臉通紅,他沒想到自己這勢大力沉的一擊竟被趙銘給抓住了,心中不服還使勁掙了幾掙,趙銘在後世作為專業抓壞人的小公務員,對於短打擒拿之術卻是很有研究,扣住張燕手腕之後手指按住腕上穴道,令他使不出力氣。
張燕心說,我大哥張牛角這樣的英雄人物都甘願當他的馬前卒,本來我還不以為然,沒想到這趙銘卻是個深藏不露的人,自己以動作迅捷著稱,力氣也大,竟然能被他輕而易舉的製住,那本事定是比我高了不知道多少,從此收了輕視之心,對趙銘越發恭敬了。其實張燕隻是學過簡單的角抵格鬥之術,趙銘學的是經過幾千年加工提純的擒拿之術,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他被趙銘製住隨在他的意料之外,卻是理所當然之事。
輸了錢財是小,但在這裏揪著心站了大半天早已沉不住氣,但是趙銘將自己攔住又胳膊無力掙脫不開,這時候滿腔怒火隻能強行壓住,焦急的說道:“趙將軍莫要攔我,讓我把這騙子撕成兩半!”嘴上雖然說的強硬,手裏卻把那書生放了下來。
見張燕瞪著大眼氣勢洶洶,年輕書生卻一副與年紀不相稱的淡定,嘴角始終掛著一絲微笑,仿佛對眼前這凶漢好不放在眼中。
趙銘未做解釋,隻是硬生生的的把張燕拉到一邊,雖說張燕魁梧力大,但趙銘以前在警校也不是白練,推個幾百公斤的障礙也是家常便飯,何況隻是個壯漢而已。此時趙銘心中對所謂的千兩黃金倒是並不在意,反而對這個心寄天下百姓的年輕書生大感興趣。說來救濟災民乃是自己作為上黨郡守的分內之事,隻是自己剛剛來此上任,又是迎張燕又是治李望,還未來得及照顧百姓,而這書生卻默默救了那麽多百姓,趙銘對其已是心存感激。而更重要的卻是剛才那盤棋,下棋猶如沙場布陣,方寸之間也是大有文章。先前幾手棋下完,趙銘便覺得青衫文士雖年紀輕輕但卻有掌控全局之勢,若不是自己仗著比人家多一千八百多年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哪能勝過。
趙銘把張燕拉到一旁低聲說道:“莫要著急,我看著書生大有才學,我正在用人之際,切莫魯莽。”張燕雖然是個粗人卻也不傻,趙銘這一說心裏什麽都明白了,於是點頭稱是,不再出言。
青衫文士棋藝高超本想在上黨郡贏些錢財救濟百姓,但他今天不走運碰上了趙銘,而恰巧趙銘又是不按套路出招的主,後世那些棋聖對弈所出套路招式,又豈是這些古人所見的。雖然在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公平的博弈,但是趙銘卻也贏得僥幸,此人棋藝可見一斑。
趁著趙銘跟張燕說話的功夫,連輸了不知多少把的郭圖自己覺得臉上無光,加上又把自己積存的家底拿來輸了個精光,那可是從常山到現在積攢的全部家產,心頭在滴血啊,這時見對方輸棋要賴賬,覺得機會來了,心有不甘的說道:“你有膽識擺下棋局,但如今輸了卻不認賬,白白騙取我的白銀,還不趕緊歸還?”
青衫文士並未譏諷他的的手下敗將,和顏悅色的回到:“告示上不是說的很清楚?輸了交出白銀,閣下輸了,交出白銀是理所應當之事,又怎能為騙呢?”
郭圖技不如人,但卻也是死要麵子,駁道:“那如今你輸給趙將軍,卻又拿不出黃金千兩,不是騙人嗎?”
青衫文士微微一笑,說道:“你輸我棋交出白銀乃是你我之事,我輸棋於他人那是我們之間的事,先生切莫操心。”
郭圖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旁邊的二豬早看不下去這要跟自家主人賴賬的書生,抱不平的說道:“你這書生,休得狡辯,照你這說,就先拿出黃金!”
對方還未作答,趙銘先張嘴了:“你這憨貨,不要驚擾先生。”
二豬看著趙銘將那身著青衫書生模樣的年輕小白臉奉為先生,也不敢再多口舌,生怕趙銘再照著自己腦袋來上一記爆豆。
青衫文士目若止水的看著趙銘,趙銘上前對他拱手道:“今日以棋會友,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青衫文士拱手還禮,謙和回到:“大名不敢當,不才姓郭,名嘉,字奉孝。拜見趙將軍。”
旁人起來清淡的幾句話卻令趙銘耳邊如同響了一個炸雷,郭嘉!這年紀輕輕一臉書生氣的男子就是曹操麾下智囊團之首的鬼才郭嘉?那個輔助曹操滅掉勁敵袁紹一統北方而後卻又英年早逝的傳奇人物?趙銘心中又驚又喜,如此奇才,當真踏破鐵鞋都尋不得,如今偏偏就在自己眼前。
恐怕在場的幾人隻有袁義能有趙銘的感覺,飽覽群書的袁義自當知道這個能讓曹操臨難而哭的郭嘉有多大能耐,若不是英年早逝,恐怕諸葛孔明還未出山,天下便定了。趙銘目光投向袁義,袁義錯愕一下,既而會意的朝趙銘點了點頭。
此時趙銘已經名正言順成了上黨郡守,有了自己的封地,雖然不大,但也好歹算是自己地盤,幾經招募現在也有些兵馬,又加上張燕之眾現今還在自己城中,經曆了洛陽風雲變幻的趙銘早就看透,要想在這烽火連天的亂世堂堂正正的存活下去,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而如今正缺一名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謀士相輔佐,無疑郭嘉正是上天賜於自己的軍師謀士。於是上前拜道:“久聞郭先生大名,知郭先生誌存高遠,心係天下百姓,我願相請指點在下治理安頓這上黨事物。還請先生屈身相助!“
身為郡守的趙銘對一街頭擺攤下棋之人如此客氣,張燕和郭圖他們自然心裏又疑惑又氣憤,但卻隻在一旁不做聲響。
然而郭嘉聽完卻回到:“我隻不過是一介書生,閑散之人,以讀書下棋為樂,哪能跟隨將軍做此等大事。”
趙銘對郭嘉的婉言拒絕並不在意,繼續懇切相求道:“如今上黨百姓多窮苦之人,我身為上黨一方郡守,定要對得起皇恩,治理好這裏。”
趙銘雖誠心相邀郭嘉輔佐,但是卻沒當著眾人麵把心中大誌說出,一是怕鋒芒太盛,流傳出去暴漏了自己野心,二是怕郭嘉忠於這搖搖欲墜的大漢王朝,為此不肯相從。
郭嘉回到:“若是如此,趙將軍憑借自己能力,完全可以把這區區上黨治理的井井有條,有我相助隻不過是多此一舉罷了。”
趙銘一聽,在郭嘉眼中上黨隻不過是用區區二字形容,可見其早已放眼天下,心裏鬥爭了半天,覺得在這智商堪比愛因斯坦的郭嘉麵前刻意掩飾自己的雄心壯誌,反而弄巧成拙,不如坦誠相待。於是趙銘對帳中眾人說道:“請各位先行回避一下,我有要事與郭先生相商。”
幾人目光相對,瞅了半天,隻得悻悻離開。袁義也隻得聳了聳肩肩,對趙銘做了個無奈的表情,趙銘解釋道:“義哥,日後我再向你解釋。”袁義點了點頭,一起出去了。
裏麵隻剩趙銘和郭嘉二人,郭嘉笑道:“現在趙將軍可將心中誌向說出了嗎?”
趙銘見郭嘉看透自己心思,也不再隱瞞,直接說道:“如今朝廷昏庸,專權當道多年,百姓本就苦不堪言,現今西涼董卓入京,所作所為更是變本加厲,而各地州牧郡守皆隔岸觀火,對天下百姓之苦置若罔聞,我雖勢單力薄,但是想發展勢力,平定這混亂局麵,隻是我謀少智寡,雖有一身抱負,但卻無人相輔佐。”
趙銘將心中所想一一道來,郭嘉聽完這才點了點頭,其實郭嘉早就對趙銘有所耳聞,在董卓下手之前便逃出洛陽,而後懲治惡霸李望,對其也頗有了解,加上剛才那盤棋,見趙銘心存天下,哪裏能是一個小小的上黨可以困得住之人。於是郭嘉笑著說道:“承蒙將軍器重,日後我願跟隨左右,獻上綿薄之力。但是我有一事相求,還請將軍答應。”
趙銘一聽,心想別說一件,就是十件也沒問題,於是說道:“還請先生說來。”
郭嘉笑道:“那千兩黃金,我就不還趙將軍了。”
趙銘聽完哈哈大笑,雖然千兩黃金足以能讓趙銘富足的過上一輩子,但是如今誌在天下的他,又豈會把千兩黃金放在眼裏。何況得了郭嘉,又豈是千兩黃金能換來的。
帳外幾人見屋裏二人笑著出來,皆心中納悶。眾人收拾了攤位,一起回郡守府了。
那書生身材不矮但卻消瘦,哪裏能跟張燕這五大三粗的壯漢一個重量級,眼看被張燕一把抓住衣領跟提拉小雞仔似得雙腳離地還在不停的踢騰,拳如閃電直奔麵門而來。
趙銘一看要壞事,這這張燕沒個輕重,再把書生打個好歹出來,畢竟人家贏了錢也沒裝進自己腰包,全都分與窮苦百姓了,算是個好人,急忙伸手扣住張燕右手腕,這一拳總算沒打下去。
張燕憋的一臉通紅,他沒想到自己這勢大力沉的一擊竟被趙銘給抓住了,心中不服還使勁掙了幾掙,趙銘在後世作為專業抓壞人的小公務員,對於短打擒拿之術卻是很有研究,扣住張燕手腕之後手指按住腕上穴道,令他使不出力氣。
張燕心說,我大哥張牛角這樣的英雄人物都甘願當他的馬前卒,本來我還不以為然,沒想到這趙銘卻是個深藏不露的人,自己以動作迅捷著稱,力氣也大,竟然能被他輕而易舉的製住,那本事定是比我高了不知道多少,從此收了輕視之心,對趙銘越發恭敬了。其實張燕隻是學過簡單的角抵格鬥之術,趙銘學的是經過幾千年加工提純的擒拿之術,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他被趙銘製住隨在他的意料之外,卻是理所當然之事。
輸了錢財是小,但在這裏揪著心站了大半天早已沉不住氣,但是趙銘將自己攔住又胳膊無力掙脫不開,這時候滿腔怒火隻能強行壓住,焦急的說道:“趙將軍莫要攔我,讓我把這騙子撕成兩半!”嘴上雖然說的強硬,手裏卻把那書生放了下來。
見張燕瞪著大眼氣勢洶洶,年輕書生卻一副與年紀不相稱的淡定,嘴角始終掛著一絲微笑,仿佛對眼前這凶漢好不放在眼中。
趙銘未做解釋,隻是硬生生的的把張燕拉到一邊,雖說張燕魁梧力大,但趙銘以前在警校也不是白練,推個幾百公斤的障礙也是家常便飯,何況隻是個壯漢而已。此時趙銘心中對所謂的千兩黃金倒是並不在意,反而對這個心寄天下百姓的年輕書生大感興趣。說來救濟災民乃是自己作為上黨郡守的分內之事,隻是自己剛剛來此上任,又是迎張燕又是治李望,還未來得及照顧百姓,而這書生卻默默救了那麽多百姓,趙銘對其已是心存感激。而更重要的卻是剛才那盤棋,下棋猶如沙場布陣,方寸之間也是大有文章。先前幾手棋下完,趙銘便覺得青衫文士雖年紀輕輕但卻有掌控全局之勢,若不是自己仗著比人家多一千八百多年的經驗和知識積累,哪能勝過。
趙銘把張燕拉到一旁低聲說道:“莫要著急,我看著書生大有才學,我正在用人之際,切莫魯莽。”張燕雖然是個粗人卻也不傻,趙銘這一說心裏什麽都明白了,於是點頭稱是,不再出言。
青衫文士棋藝高超本想在上黨郡贏些錢財救濟百姓,但他今天不走運碰上了趙銘,而恰巧趙銘又是不按套路出招的主,後世那些棋聖對弈所出套路招式,又豈是這些古人所見的。雖然在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公平的博弈,但是趙銘卻也贏得僥幸,此人棋藝可見一斑。
趁著趙銘跟張燕說話的功夫,連輸了不知多少把的郭圖自己覺得臉上無光,加上又把自己積存的家底拿來輸了個精光,那可是從常山到現在積攢的全部家產,心頭在滴血啊,這時見對方輸棋要賴賬,覺得機會來了,心有不甘的說道:“你有膽識擺下棋局,但如今輸了卻不認賬,白白騙取我的白銀,還不趕緊歸還?”
青衫文士並未譏諷他的的手下敗將,和顏悅色的回到:“告示上不是說的很清楚?輸了交出白銀,閣下輸了,交出白銀是理所應當之事,又怎能為騙呢?”
郭圖技不如人,但卻也是死要麵子,駁道:“那如今你輸給趙將軍,卻又拿不出黃金千兩,不是騙人嗎?”
青衫文士微微一笑,說道:“你輸我棋交出白銀乃是你我之事,我輸棋於他人那是我們之間的事,先生切莫操心。”
郭圖一時不知如何作答,旁邊的二豬早看不下去這要跟自家主人賴賬的書生,抱不平的說道:“你這書生,休得狡辯,照你這說,就先拿出黃金!”
對方還未作答,趙銘先張嘴了:“你這憨貨,不要驚擾先生。”
二豬看著趙銘將那身著青衫書生模樣的年輕小白臉奉為先生,也不敢再多口舌,生怕趙銘再照著自己腦袋來上一記爆豆。
青衫文士目若止水的看著趙銘,趙銘上前對他拱手道:“今日以棋會友,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青衫文士拱手還禮,謙和回到:“大名不敢當,不才姓郭,名嘉,字奉孝。拜見趙將軍。”
旁人起來清淡的幾句話卻令趙銘耳邊如同響了一個炸雷,郭嘉!這年紀輕輕一臉書生氣的男子就是曹操麾下智囊團之首的鬼才郭嘉?那個輔助曹操滅掉勁敵袁紹一統北方而後卻又英年早逝的傳奇人物?趙銘心中又驚又喜,如此奇才,當真踏破鐵鞋都尋不得,如今偏偏就在自己眼前。
恐怕在場的幾人隻有袁義能有趙銘的感覺,飽覽群書的袁義自當知道這個能讓曹操臨難而哭的郭嘉有多大能耐,若不是英年早逝,恐怕諸葛孔明還未出山,天下便定了。趙銘目光投向袁義,袁義錯愕一下,既而會意的朝趙銘點了點頭。
此時趙銘已經名正言順成了上黨郡守,有了自己的封地,雖然不大,但也好歹算是自己地盤,幾經招募現在也有些兵馬,又加上張燕之眾現今還在自己城中,經曆了洛陽風雲變幻的趙銘早就看透,要想在這烽火連天的亂世堂堂正正的存活下去,必須要有自己的勢力,而如今正缺一名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謀士相輔佐,無疑郭嘉正是上天賜於自己的軍師謀士。於是上前拜道:“久聞郭先生大名,知郭先生誌存高遠,心係天下百姓,我願相請指點在下治理安頓這上黨事物。還請先生屈身相助!“
身為郡守的趙銘對一街頭擺攤下棋之人如此客氣,張燕和郭圖他們自然心裏又疑惑又氣憤,但卻隻在一旁不做聲響。
然而郭嘉聽完卻回到:“我隻不過是一介書生,閑散之人,以讀書下棋為樂,哪能跟隨將軍做此等大事。”
趙銘對郭嘉的婉言拒絕並不在意,繼續懇切相求道:“如今上黨百姓多窮苦之人,我身為上黨一方郡守,定要對得起皇恩,治理好這裏。”
趙銘雖誠心相邀郭嘉輔佐,但是卻沒當著眾人麵把心中大誌說出,一是怕鋒芒太盛,流傳出去暴漏了自己野心,二是怕郭嘉忠於這搖搖欲墜的大漢王朝,為此不肯相從。
郭嘉回到:“若是如此,趙將軍憑借自己能力,完全可以把這區區上黨治理的井井有條,有我相助隻不過是多此一舉罷了。”
趙銘一聽,在郭嘉眼中上黨隻不過是用區區二字形容,可見其早已放眼天下,心裏鬥爭了半天,覺得在這智商堪比愛因斯坦的郭嘉麵前刻意掩飾自己的雄心壯誌,反而弄巧成拙,不如坦誠相待。於是趙銘對帳中眾人說道:“請各位先行回避一下,我有要事與郭先生相商。”
幾人目光相對,瞅了半天,隻得悻悻離開。袁義也隻得聳了聳肩肩,對趙銘做了個無奈的表情,趙銘解釋道:“義哥,日後我再向你解釋。”袁義點了點頭,一起出去了。
裏麵隻剩趙銘和郭嘉二人,郭嘉笑道:“現在趙將軍可將心中誌向說出了嗎?”
趙銘見郭嘉看透自己心思,也不再隱瞞,直接說道:“如今朝廷昏庸,專權當道多年,百姓本就苦不堪言,現今西涼董卓入京,所作所為更是變本加厲,而各地州牧郡守皆隔岸觀火,對天下百姓之苦置若罔聞,我雖勢單力薄,但是想發展勢力,平定這混亂局麵,隻是我謀少智寡,雖有一身抱負,但卻無人相輔佐。”
趙銘將心中所想一一道來,郭嘉聽完這才點了點頭,其實郭嘉早就對趙銘有所耳聞,在董卓下手之前便逃出洛陽,而後懲治惡霸李望,對其也頗有了解,加上剛才那盤棋,見趙銘心存天下,哪裏能是一個小小的上黨可以困得住之人。於是郭嘉笑著說道:“承蒙將軍器重,日後我願跟隨左右,獻上綿薄之力。但是我有一事相求,還請將軍答應。”
趙銘一聽,心想別說一件,就是十件也沒問題,於是說道:“還請先生說來。”
郭嘉笑道:“那千兩黃金,我就不還趙將軍了。”
趙銘聽完哈哈大笑,雖然千兩黃金足以能讓趙銘富足的過上一輩子,但是如今誌在天下的他,又豈會把千兩黃金放在眼裏。何況得了郭嘉,又豈是千兩黃金能換來的。
帳外幾人見屋裏二人笑著出來,皆心中納悶。眾人收拾了攤位,一起回郡守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