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乃是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東漢末年那個封建教條的社會,長幼尊卑更是劃分有序,郭嘉雖然官拜上黨郡承,但實則為趙銘帳下謀士。趙銘身為上黨太守,乃是一方的封疆大吏,作為上司,當領導的給下屬跪拜認錯,就在當時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自從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從漢朝開始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社會等級最為森嚴的時代,上下尊卑長幼有序和嫡長子繼承製種種規則開始推廣開來。
不過趙銘思想可沒那麽古板教條,因為自己的大意麻痹,小看了袁術,導致損失了幾千個兄弟,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就這麽一夜之間死的死殘的殘,怎麽能不讓趙銘揪心,他是真心的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懺悔而已。而且現在正是趙銘剛剛開始起家,準備在這亂世之中成一番事業之時,這四千兵馬顯得尤為重要。眼見事已至此不可挽回,趙銘還是敢作敢當,竟然當著眾人之麵跪倒郭嘉麵前認錯。
郭嘉本還對趙銘存有些許怨意,但是看到趙銘跪在自己眼前,郭嘉也是楞住了,心中百感交集,覺得自己跟著趙銘算是跟對人了,至少作為一個手下,天下間又有幾人能得主上的跪拜大禮呢?心潮起伏澎湃之間哪裏還有什麽埋怨,連忙伸手去扶。見趙銘依舊跪地不起,袁義張燕幾人過來才把他拉了起來。
郭嘉強壓自己激動的心情,反過來安慰趙銘說道:“事已發生,趙將軍就不必太過自責了,好在我們守住了城池,擒了敵將,還有過萬的降卒,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袁術已經跟咱們撕破臉皮,不知將軍下一步打算怎麽辦?”郭嘉心中早有一番說辭,隻是他想先聽聽趙銘的想法而已。
趙銘懊惱道:“今日之事,當然不能跟袁術善罷甘休,我數千兄弟大仇不能不報,日後我必引以為戒,若是再有因我大意麻痹折了兄弟,甘受軍法。”
“來人,本將軍疏忽大意,致使數錢兄弟殞命河內城,本應死罪,奈何我是軍中主將,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鞭笞一百,以儆效尤!”
在場的這些大頭兵,都是苦哈哈出身的人,那些高居上位者誰會在意他們的死活,但是今日他們才知道,在自己的主將趙銘的眼裏,是真真正正的把他們當人看待,在意他們的生死,給這樣的人賣命,值了!一時之間,萬眾歸心,這些大兵們看著趙銘的眼神才真正的熱切起來,趙銘將戰袍脫下,露出寬厚的脊梁,這大冷天零下二十多度,瞬間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軍法兵速速行刑!”趙銘凍得不輕隻得催促軍法兵上前行刑,郭嘉心中對趙銘此刻的表現合適滿意,抓住任何可能機會收攏人心,何愁他日大業難成,因此並不出言阻止,心道你受點苦是應該的,換來將士歸心,這個買賣值得一做。
軍法兵手持軍鞭站到趙銘身後,畏縮不敢靠近,隻是哆哆嗦嗦的說道:“將軍……這……”
“廢話少說,讓你打你便打,如何不敢?”趙銘說完,那軍法兵仍舊遲疑,在場的眾將士也紛紛出言勸阻,“將軍,免了吧!”“將軍犒賞三軍何錯隻有,都怪那該死的張薄,將軍豈能代他人受過!”一時之間,亂哄哄的,說什麽的都有,總之都是替趙銘找理由開脫。
“軍令如山,若是我帶頭違反軍紀,以後還如何帶兵?栓子!你來打,狠狠的打!”趙銘頭腦發熱,這是皮癢癢鐵了心的想挨打,攔都攔不住。
栓子可是知道趙銘的脾氣,平時看著挺隨和的,可真要板起臉來打定主意,那是誰說了也不聽,栓子這渾人最是實誠,也沒有那些彎彎繞,讓他打他就打,趙銘點名讓栓子打也是存了私心的,讓自己身邊的人打,下手能輕點,誰知栓子一把搶過軍法兵的鞭子,別人怕,他可不怕,掄圓了照著趙銘光潔溜溜的後背啪的就是一鞭,疼的趙銘一哆嗦,心中大罵道:“你這混蛋王八羔子加三級的夯貨,你倒是真實誠……”
一鞭下去就是一條血痕,趙銘現在隻能咬牙硬挺,心中打定主意以後再也不能裝洋蒜了,後果很嚴重。頃刻之間,趙銘白淨的脊梁之上已經滿是鞭痕,零下二十幾度的大冷天了,疼的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隨著栓子的鞭子劈裏啪啦的掄下去,郭嘉的心也不由的打怵,心說趙銘啊趙銘,眾人給你找個台階你就順坡下驢得了,沒來由的硬撐,這皮肉之苦,可不是那麽好受的,眼前還有大事要做,若是此時把趙銘給打趴了可不好辦,急忙過去拉住栓子又要會心軍鞭的手臂,說道:“剩下的鞭數權且記下,眼前大敵當前,實不宜把將軍打壞了。”
栓子乖乖的住了手,瞅瞅郭嘉,隨即看著趙銘,等待趙銘的指示。
趙銘這次學乖了不再硬充大尾巴狼,一邊吸著涼氣站起身來,一邊說道:“不錯……兄弟們大仇不報……此恨難休……鞭刑權且記下……”一旁早已軍中醫官上前給趙銘在背上敷上金瘡藥,二豬待醫官上完藥,趕緊將趙銘的衣服拿來給他穿上,趙銘凍得麻木的這才慢慢的恢複了隻覺,隻是後背的鞭傷因為藥效顯得更疼了。
抬眼看著無數犧牲的兄弟,心中對袁術更加的恨之入骨,下令道:“眾人將我陣亡的將士入土安葬,所俘虜的袁術人馬,格殺勿論!算是給死去的兄弟陪葬!”
一樣心懷憤怒的士卒們一聽,也算舒了口惡氣,立馬準備動手,一旁的袁義和郭嘉卻異口同聲的說道道:“且慢!”
士卒一聽停了下來,郭嘉用詢問的眼神看了看袁義,袁義說道:“先生請先說。”
郭嘉這才對趙銘講到:“將軍不要意氣用事,如今袁術大軍還在河內城外,若是我們斬殺了敵將,屠盡俘虜,那是授人口實的,袁術可以不仁,我們不能不義,別忘了,咱們現在還都是漢臣,並不是兩國交戰,我們要先占住大義的名分,才能徐圖大計,咱們跟袁術的仇,大可以日後再報。”
與張勳一戰,張燕帳下將士死傷不少,心中也是憤憤難平,出言反對:“袁術大軍又如何,難道我們還能怕他不成,殺了我們將士,是他不義在先,就要讓他血債血償,別人還能如何聒噪。請趙將軍開了城門,我這就帶著兄弟們殺出去宰了袁術。”說罷提起鬼頭刀,一副欲上沙場的架勢,張燕卻忘了自己現在名義上還不是趙銘的部下,而是袁術的大哥袁紹的將領。
袁義一把將衝動的張燕拉住,郭嘉這才繼續說道:“張燕說得不錯,若是我們與袁術開城一戰,他們兵力與我等相當,觀其戰力,還不如我軍,將他擊敗並不是什麽難事,卻也需一場惡戰。我們剛剛拉起來的人馬不知又要損失多少。如今董卓竊國盤踞洛陽專橫跋扈,天下諸侯四起擁兵自重,我們與袁術拚個頭破血流豈不是讓董卓和其他諸侯看了笑話,若是再有人趁虛而入,形勢可就更為不妙。”
等郭嘉說完,袁義就勢出言附和“郭先生說的極是,我剛才也是要說的,依我之見,還是將所擒袁術將士盡數放回,與他休兵罷戰才是上策。”說完看了一眼郭嘉,郭嘉輕輕的點頭,意思也是同意袁義的說法。
聽完郭嘉和袁義兩人一番論道,本想獻計如何與袁術一戰的郭圖琢磨一下,也覺得郭嘉所慮更有遠見,於是也暗暗作罷,對郭嘉的佩服更深了一層。
這時剛剛緩過勁來的趙銘忖量半晌,想到在這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那些梟雄勁敵眾多,要是自己真是一時上頭,跟袁術拚個你死我活,確實不值。此時趙銘心中所想,豈止是滅了袁術董卓。
趙銘皺著眉頭,點了點頭,又心有顧慮的問道:“若是依著義哥的意思是將所擒袁術手下全部放回去?那袁術若是不肯罷休再來攻城,豈不是白白便宜他了?”
郭嘉回道:“袁術本欲起兵討伐董卓,家仇未報,他自己也不願再樹他敵,這次來偷襲,隻不過是想趁我不備賺個便宜罷了。這次吃了敗仗,他必然也不願再攻,再說若是我們把俘虜全部放回,袁術卻不領情,那將更是失義於天下,就算袁術再傻,他的身邊餓不會沒有明白人提醒他,我料定袁術必定會撤兵去尋袁紹匯合。”
見郭嘉如此篤定,趙銘也沒了意見,上次沒聽郭嘉言,吃虧在眼前,教訓一次就夠了,這次哪能再犯。趙銘雖心有不甘,但是還是將張勳,陳蘭,雷薄三將帶了上來,命人鬆了繩索。
張勳心中忐忑:“這斬首還得讓我們活動活動筋骨不成?”但聽趙銘說道:“現在張揚已經把河內讓於在下,你主袁術與我同是大漢之臣,本應同心鏟除國賊董卓,豈能在這自相殘殺。這次你來襲城之事,我不予計較,放你等帶著兵馬回去轉告袁術,國賊當前,還需同仇敵愾。
張勳三人一聽,不僅自己小命保住了,還讓自己帶著被俘虜的將士回去。本已經萬念俱灰隻等一死的張勳對眼前這個麵目冷峻的趙銘充滿迷惑:這,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陳蘭和雷薄趕緊拉著張勳快走,生怕遲疑片刻趙銘變了主意。張勳推開兩人,朝著趙銘拱手一拜,道:“多謝將軍不殺之恩,張勳記於心中了,大恩不言謝,我回去定會向我主稟報將軍大義。”
一旁張燕看著張勳不由心煩,低聲罵道:“放你們走了,還不快滾!”
此時人在屋簷下,脾氣暴躁的張勳沒有理會張燕,權當沒聽見,帶著陳蘭雷薄和被俘將士朝城門行去,在趙銘兵士虎視眈眈的看管之下,徐徐出城。
河內城外,袁術帳中。
袁術還在為偷襲不成,兩萬兵馬反被困城中惱怒不已,這一次損兵又折將,張勳可是他手下愛將,就這麽糊裏糊塗的失陷在河內城中,袁術沒有不懊惱的理由。就在這時帳下親兵來報:大將張勳從河內回來了。
袁術大喜過望,連忙道:“快傳!”
張勳拖著一身傷痛進來,將城中一戰以及趙銘放了自己一一細報。袁術皺著眉頭百思未得其解:趙銘就這樣放人了?但是一聽自己還算保住了大部分兵卒,也未折大將,不由的慶幸不已。
袁術還在苦思趙銘此舉何意之時,兵敗被擒的張勳卻和紀靈扭打到了一處。
然張勳與紀靈為此戰之敗究竟怨誰爭吵不休,爭到麵紅耳赤之際竟然大打出手,最後還是袁術出言調停,既然損失不大又取城無望,袁術隻能歎息一聲將奪權河內的心思給收了。
此時袁術南陽起兵不久,對麾下文官武將,還是分外看中,不願丟了任意一個,隻得好言安慰自己帳下的兩員大將,這次將此事平息了下來。但是自此之後,紀靈與張勳雖在袁術麵前相安無事,但兩人卻已經在暗地裏水火不容。
不過趙銘思想可沒那麽古板教條,因為自己的大意麻痹,小看了袁術,導致損失了幾千個兄弟,那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就這麽一夜之間死的死殘的殘,怎麽能不讓趙銘揪心,他是真心的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懺悔而已。而且現在正是趙銘剛剛開始起家,準備在這亂世之中成一番事業之時,這四千兵馬顯得尤為重要。眼見事已至此不可挽回,趙銘還是敢作敢當,竟然當著眾人之麵跪倒郭嘉麵前認錯。
郭嘉本還對趙銘存有些許怨意,但是看到趙銘跪在自己眼前,郭嘉也是楞住了,心中百感交集,覺得自己跟著趙銘算是跟對人了,至少作為一個手下,天下間又有幾人能得主上的跪拜大禮呢?心潮起伏澎湃之間哪裏還有什麽埋怨,連忙伸手去扶。見趙銘依舊跪地不起,袁義張燕幾人過來才把他拉了起來。
郭嘉強壓自己激動的心情,反過來安慰趙銘說道:“事已發生,趙將軍就不必太過自責了,好在我們守住了城池,擒了敵將,還有過萬的降卒,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袁術已經跟咱們撕破臉皮,不知將軍下一步打算怎麽辦?”郭嘉心中早有一番說辭,隻是他想先聽聽趙銘的想法而已。
趙銘懊惱道:“今日之事,當然不能跟袁術善罷甘休,我數千兄弟大仇不能不報,日後我必引以為戒,若是再有因我大意麻痹折了兄弟,甘受軍法。”
“來人,本將軍疏忽大意,致使數錢兄弟殞命河內城,本應死罪,奈何我是軍中主將,死罪可免活罪難逃,鞭笞一百,以儆效尤!”
在場的這些大頭兵,都是苦哈哈出身的人,那些高居上位者誰會在意他們的死活,但是今日他們才知道,在自己的主將趙銘的眼裏,是真真正正的把他們當人看待,在意他們的生死,給這樣的人賣命,值了!一時之間,萬眾歸心,這些大兵們看著趙銘的眼神才真正的熱切起來,趙銘將戰袍脫下,露出寬厚的脊梁,這大冷天零下二十多度,瞬間雞皮疙瘩起了一身。
“軍法兵速速行刑!”趙銘凍得不輕隻得催促軍法兵上前行刑,郭嘉心中對趙銘此刻的表現合適滿意,抓住任何可能機會收攏人心,何愁他日大業難成,因此並不出言阻止,心道你受點苦是應該的,換來將士歸心,這個買賣值得一做。
軍法兵手持軍鞭站到趙銘身後,畏縮不敢靠近,隻是哆哆嗦嗦的說道:“將軍……這……”
“廢話少說,讓你打你便打,如何不敢?”趙銘說完,那軍法兵仍舊遲疑,在場的眾將士也紛紛出言勸阻,“將軍,免了吧!”“將軍犒賞三軍何錯隻有,都怪那該死的張薄,將軍豈能代他人受過!”一時之間,亂哄哄的,說什麽的都有,總之都是替趙銘找理由開脫。
“軍令如山,若是我帶頭違反軍紀,以後還如何帶兵?栓子!你來打,狠狠的打!”趙銘頭腦發熱,這是皮癢癢鐵了心的想挨打,攔都攔不住。
栓子可是知道趙銘的脾氣,平時看著挺隨和的,可真要板起臉來打定主意,那是誰說了也不聽,栓子這渾人最是實誠,也沒有那些彎彎繞,讓他打他就打,趙銘點名讓栓子打也是存了私心的,讓自己身邊的人打,下手能輕點,誰知栓子一把搶過軍法兵的鞭子,別人怕,他可不怕,掄圓了照著趙銘光潔溜溜的後背啪的就是一鞭,疼的趙銘一哆嗦,心中大罵道:“你這混蛋王八羔子加三級的夯貨,你倒是真實誠……”
一鞭下去就是一條血痕,趙銘現在隻能咬牙硬挺,心中打定主意以後再也不能裝洋蒜了,後果很嚴重。頃刻之間,趙銘白淨的脊梁之上已經滿是鞭痕,零下二十幾度的大冷天了,疼的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隨著栓子的鞭子劈裏啪啦的掄下去,郭嘉的心也不由的打怵,心說趙銘啊趙銘,眾人給你找個台階你就順坡下驢得了,沒來由的硬撐,這皮肉之苦,可不是那麽好受的,眼前還有大事要做,若是此時把趙銘給打趴了可不好辦,急忙過去拉住栓子又要會心軍鞭的手臂,說道:“剩下的鞭數權且記下,眼前大敵當前,實不宜把將軍打壞了。”
栓子乖乖的住了手,瞅瞅郭嘉,隨即看著趙銘,等待趙銘的指示。
趙銘這次學乖了不再硬充大尾巴狼,一邊吸著涼氣站起身來,一邊說道:“不錯……兄弟們大仇不報……此恨難休……鞭刑權且記下……”一旁早已軍中醫官上前給趙銘在背上敷上金瘡藥,二豬待醫官上完藥,趕緊將趙銘的衣服拿來給他穿上,趙銘凍得麻木的這才慢慢的恢複了隻覺,隻是後背的鞭傷因為藥效顯得更疼了。
抬眼看著無數犧牲的兄弟,心中對袁術更加的恨之入骨,下令道:“眾人將我陣亡的將士入土安葬,所俘虜的袁術人馬,格殺勿論!算是給死去的兄弟陪葬!”
一樣心懷憤怒的士卒們一聽,也算舒了口惡氣,立馬準備動手,一旁的袁義和郭嘉卻異口同聲的說道道:“且慢!”
士卒一聽停了下來,郭嘉用詢問的眼神看了看袁義,袁義說道:“先生請先說。”
郭嘉這才對趙銘講到:“將軍不要意氣用事,如今袁術大軍還在河內城外,若是我們斬殺了敵將,屠盡俘虜,那是授人口實的,袁術可以不仁,我們不能不義,別忘了,咱們現在還都是漢臣,並不是兩國交戰,我們要先占住大義的名分,才能徐圖大計,咱們跟袁術的仇,大可以日後再報。”
與張勳一戰,張燕帳下將士死傷不少,心中也是憤憤難平,出言反對:“袁術大軍又如何,難道我們還能怕他不成,殺了我們將士,是他不義在先,就要讓他血債血償,別人還能如何聒噪。請趙將軍開了城門,我這就帶著兄弟們殺出去宰了袁術。”說罷提起鬼頭刀,一副欲上沙場的架勢,張燕卻忘了自己現在名義上還不是趙銘的部下,而是袁術的大哥袁紹的將領。
袁義一把將衝動的張燕拉住,郭嘉這才繼續說道:“張燕說得不錯,若是我們與袁術開城一戰,他們兵力與我等相當,觀其戰力,還不如我軍,將他擊敗並不是什麽難事,卻也需一場惡戰。我們剛剛拉起來的人馬不知又要損失多少。如今董卓竊國盤踞洛陽專橫跋扈,天下諸侯四起擁兵自重,我們與袁術拚個頭破血流豈不是讓董卓和其他諸侯看了笑話,若是再有人趁虛而入,形勢可就更為不妙。”
等郭嘉說完,袁義就勢出言附和“郭先生說的極是,我剛才也是要說的,依我之見,還是將所擒袁術將士盡數放回,與他休兵罷戰才是上策。”說完看了一眼郭嘉,郭嘉輕輕的點頭,意思也是同意袁義的說法。
聽完郭嘉和袁義兩人一番論道,本想獻計如何與袁術一戰的郭圖琢磨一下,也覺得郭嘉所慮更有遠見,於是也暗暗作罷,對郭嘉的佩服更深了一層。
這時剛剛緩過勁來的趙銘忖量半晌,想到在這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那些梟雄勁敵眾多,要是自己真是一時上頭,跟袁術拚個你死我活,確實不值。此時趙銘心中所想,豈止是滅了袁術董卓。
趙銘皺著眉頭,點了點頭,又心有顧慮的問道:“若是依著義哥的意思是將所擒袁術手下全部放回去?那袁術若是不肯罷休再來攻城,豈不是白白便宜他了?”
郭嘉回道:“袁術本欲起兵討伐董卓,家仇未報,他自己也不願再樹他敵,這次來偷襲,隻不過是想趁我不備賺個便宜罷了。這次吃了敗仗,他必然也不願再攻,再說若是我們把俘虜全部放回,袁術卻不領情,那將更是失義於天下,就算袁術再傻,他的身邊餓不會沒有明白人提醒他,我料定袁術必定會撤兵去尋袁紹匯合。”
見郭嘉如此篤定,趙銘也沒了意見,上次沒聽郭嘉言,吃虧在眼前,教訓一次就夠了,這次哪能再犯。趙銘雖心有不甘,但是還是將張勳,陳蘭,雷薄三將帶了上來,命人鬆了繩索。
張勳心中忐忑:“這斬首還得讓我們活動活動筋骨不成?”但聽趙銘說道:“現在張揚已經把河內讓於在下,你主袁術與我同是大漢之臣,本應同心鏟除國賊董卓,豈能在這自相殘殺。這次你來襲城之事,我不予計較,放你等帶著兵馬回去轉告袁術,國賊當前,還需同仇敵愾。
張勳三人一聽,不僅自己小命保住了,還讓自己帶著被俘虜的將士回去。本已經萬念俱灰隻等一死的張勳對眼前這個麵目冷峻的趙銘充滿迷惑:這,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陳蘭和雷薄趕緊拉著張勳快走,生怕遲疑片刻趙銘變了主意。張勳推開兩人,朝著趙銘拱手一拜,道:“多謝將軍不殺之恩,張勳記於心中了,大恩不言謝,我回去定會向我主稟報將軍大義。”
一旁張燕看著張勳不由心煩,低聲罵道:“放你們走了,還不快滾!”
此時人在屋簷下,脾氣暴躁的張勳沒有理會張燕,權當沒聽見,帶著陳蘭雷薄和被俘將士朝城門行去,在趙銘兵士虎視眈眈的看管之下,徐徐出城。
河內城外,袁術帳中。
袁術還在為偷襲不成,兩萬兵馬反被困城中惱怒不已,這一次損兵又折將,張勳可是他手下愛將,就這麽糊裏糊塗的失陷在河內城中,袁術沒有不懊惱的理由。就在這時帳下親兵來報:大將張勳從河內回來了。
袁術大喜過望,連忙道:“快傳!”
張勳拖著一身傷痛進來,將城中一戰以及趙銘放了自己一一細報。袁術皺著眉頭百思未得其解:趙銘就這樣放人了?但是一聽自己還算保住了大部分兵卒,也未折大將,不由的慶幸不已。
袁術還在苦思趙銘此舉何意之時,兵敗被擒的張勳卻和紀靈扭打到了一處。
然張勳與紀靈為此戰之敗究竟怨誰爭吵不休,爭到麵紅耳赤之際竟然大打出手,最後還是袁術出言調停,既然損失不大又取城無望,袁術隻能歎息一聲將奪權河內的心思給收了。
此時袁術南陽起兵不久,對麾下文官武將,還是分外看中,不願丟了任意一個,隻得好言安慰自己帳下的兩員大將,這次將此事平息了下來。但是自此之後,紀靈與張勳雖在袁術麵前相安無事,但兩人卻已經在暗地裏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