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石鼓寺後,楊勝武指揮眾人在寺院的禪房和戲台等地休整,然後,就帶著馬曉良、沈學亭、呂毅心和警衛二斜眼到了石鼓神像前祭拜,一同祭拜的還有慧海和尚。
楊勝武幾年前還在清明這一天來過石鼓寺,當時,也就是圖紅火,因為石鼓寺的廟會就是清明這一天,代縣毗鄰崞縣,自然對石鼓寺廟會十分熟悉。
天涯山和石鼓寺的主神為介子推。據舊《崞縣誌》記載,大約是元代初的事情。一位姓延的介休人樂善好施,他在石鼓山下辦了一個舍藥院,意在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有一天夜深後,這個姓延的介休人剛剛睡下,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陣的人喊馬叫之聲。姓延的介休人非常驚異,就隔著窗戶鬥膽相問,說:“窗外你們是什麽人?”讓他感到更為吃驚的是,窗外的人竟回答說:“乃介子推駐兵於此!”聽說是兩千年前的介子推駐兵於此,姓延的介休人真以為是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了。第二天這個故事就傳遍了天涯石鼓山,再後來四鄉百姓就幹跪把舍藥院改擴建成了介子推行宮。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長方形,共有各種建築物20餘間,皆為明清遺物。祠前百米處,立一木牌坊,四柱三簷。山門前,旗杆兩根,石獅一對,左右鍾鼓二樓。第一進院,北為過殿,南是戲台,左右禪房。第二進院,正殿三間,懸“精忠純孝”匾,為該寺主體建築。殿內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
楊勝武對著介子推的塑像口中念道:“介公在上,我乃楊家後人,今到貴地,暫借一天,打擾了您老人家的修行,萬望見諒。您老人家不念富貴,不貪權勢,一心行孝,讓勝武感動。今倭寇橫行,我輩當驅除惡魔,還我河山,望介公神力相助。”說完,就在神像前點燃三柱稥,插到香爐裏,然後指揮眾人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下,叩了三個頭。
楊勝武指示馬曉良往功德箱裏放了十個大洋,作為布施,慌得一旁的慧海說道:“各位施主,請收起,心意有即可,貧僧不敢貪圖各位的布施,就是介子推他老人家知道了,也會責怪貧僧的。貧僧雖不能親上戰場,但打鬼子的道理還是懂的,萬毋陷貧僧於不義。”
馬曉良見石鼓寺破舊不堪,就對慧海說:“慧海師傅,這介子推作為天涯山的主神,理應受人尊敬,其身背老母被晉文公燒死在綿山,孝心可嘉。我們執法隊是崞縣張培梅中將的隊伍,到了崞縣天涯山,見了山寺破舊,焉能袖手旁觀。況且,給寺廟一點微不足道的布施,也是表示我們的一點孝心。”
“就是,請師父務必收起。”楊勝武也打勸道。
慧海一聽,隻好接受了眾人的好意,隨即問道:“各位施主,需要貧僧什麽幫助,請說。”
“現在急需讓兄弟們吃點飯,另外,有些傷員也得救治。”楊勝武說道。
“飯好說,在石鼓寺和天涯山有一些躲避的信徒,我即刻讓他們幫你們做飯,至於傷員,嘿嘿,我也略通醫理,或許可以幫忙。”
楊勝武一聽,大喜,就雙手抱拳,說:“勝武代表各位弟兄們謝謝師傅的援手。”
“阿彌陀佛,應該。”慧海舉起右手說。
“阿彌陀佛,謝師傅。”沈學亭也說道。
當下,慧海就指揮十幾個信徒在石鼓寺裏支起鍋來,加緊做飯,自己則查看傷員。
周美雲在慧海的幫助下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給傷員包紮好。
等吃完飯,楊勝武指揮大家趕緊休息。
迷迷糊糊中,楊勝武忽然被人推醒,睜眼一看,見是景磊帶著一個當地人來了。
“楊隊長,我帶偵察小隊下山,到了離此不遠的大莫村,遇到了這個人,苗副隊長讓我趕緊送來。他說知道停旨頭村張及歡的下落。”
楊勝武抬頭一看,見是一位大高個,大眼睛的年輕人,就問:“你叫什麽?為何知道張及歡的下落?”
來人機警的眼光看著楊勝武腰裏的匣子槍,露出十分喜愛的神色,見楊勝武問話,就毫不害怕地說:“我叫劉子幹,是大莫村人,大莫村離此也就不過十來裏地。三天前,被鬼子抓走當了苦力,一同被抓走的還有鄰近村子的二十幾個人,其中就有停旨頭村的張及歡。我們抓走後,就每天幫小鬼子運送彈藥。完了就被關押在東南賈村。今天,前線打得十分厲害,在搬運彈藥的途中瞅準一個機會逃了出來。”
楊勝武一聽,睡意全無,立馬起來,仔細打量著劉子幹。隻見此人年歲二十來歲,但膽識過人,顯然不是一般老百姓,就問道:“我問你,曰軍在哪裏打仗?靈山好走嗎?解救鄉親們有多大的把握?”
劉子幹見楊勝武雖顯露出一副疲憊神色,但一身英武*人,又一聽連珠炮問了一連串問題,當下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敢問這位長官,你們是什麽部隊,為何穿著這身打扮?”
“小子,軍事機密你也敢打聽?”警衛二斜眼大罵。
楊勝武用手及時製止住二斜眼的粗暴,和聲問道:“我看你不像一般老百姓,有膽有識,機警過人,想必是個上過幾年學的熱血青年。”
“長官還未回答我的問話呢。”劉子幹執著地說。
“哈哈,有意思。既然你問道我的部隊,也不妨告訴你。我們是崞縣張培梅的執法隊。”
“張培梅的執法隊?哈哈,騙誰呢?我聽說張培梅的執法隊在忻口前線,你們膽敢冒充他老人家的隊伍,簡直是褻瀆我們崞縣人張培梅的威名。”
楊勝武猛地站起來,圍著劉子幹走了一圈,然後站到劉子幹跟前,緩緩地說:“好眼力。這要放在隊伍裏一定是個不錯的偵察兵。實話跟你說,我們確實是張培梅的執法隊,隻不過剛剛與張總監聯係上。我們原先是懷仁兩狼山的土匪,我是張總監原先的中隊長,叫楊勝武,代縣鹿蹄澗人,楊家後人,在天鎮一戰中負傷,後流落懷仁,就收留了這幫土匪。現在,奉張總監的命令從靈山一帶伺機突圍。”
楊勝武的話剛說完,就見劉子幹彎腰一拜,赧然說道:“望楊哥不要介意,子幹無他,見你的隊伍穿得不倫不類,起了疑心。現在,既然楊哥坦誠相見,我就實話實說。我是大莫村人,上過高小,16歲畢業,今年22歲,後來在原平鎮一家照相館當學徒,原平陷落後,就逃回大莫村。”
“我說呢,有知識,有閱曆,有膽識。你先回答我的第一個問題,靈山方向我們有把握突圍嗎?”
“楊哥,子幹先問你,你們的隊伍傷員有嗎?輜重有嗎?”
“這——,實話告訴你,在代縣陽明堡,八路軍搗毀了曰軍的24架飛機,正好被我們趕上了,就與晉綏軍101師的續儒林團共同阻擊曰軍,傷員自然有。至於輜重,大軍出來,自會帶著,尤其是,你想必在停旨頭村也看到了,我們有一個騎兵小隊。”
“這就對了,靈山你們萬萬不能去。你想,靈山一帶地勢險要,傷員怎麽帶?騎兵怎麽上去?”
“依你看,我們從哪裏走適合?”
“這要看你們時間充裕不充裕?”
“時間緊急,要盡快趕到忻口前線,張總監在電報裏一再提及。”
“那就隻有一條路。原先,我可以讓你們走崞縣的同川溝穀,那裏較好走,小鬼子也不多,現在,既然你們要趕時間,就隻有走大莫、蔡家崗和定襄的上零山一帶。這條路比較平坦,適合你們走,隻是,這兩天小鬼子一直在這裏打仗,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小鬼子的兵力不多,隻是虛張聲勢,估計是起到牽製忻口前線的作用。”
楊勝武被劉子幹的一番分析著實折服了,激動地握著劉子幹的手說:“哈哈,小兄弟,還是個幹參謀的料。有興趣到張培梅執法隊裏的打算嗎?”
劉子幹一聽,訕訕地鬆開手,小聲說:“我劉子幹雖有報國之心,可是,可是……”
楊勝武見劉子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問道:“可是什麽?有話直說。”
“我聽說八路軍是一支真心抗曰的隊伍……”
楊勝武頓時明白了,敢情這年紀小小的劉子幹是想投奔八路軍,但轉念一想,投奔哪支部隊不是抗曰?旋即釋然,就對劉子幹說:“人各有誌,不必勉強。你投奔誰是你的選擇。好了,說說張及歡的事情吧,”
“張及歡與我差不多大,都是鄰村人,自然認得。他們這些人被關在東南賈村的一座土地廟裏,到有軍事行動時,小鬼子就讓他們搬運彈藥,沒事時就把他們關在裏麵。有七八個小鬼子看管。還有,東南賈村有一個小鬼子的小型軍火庫,我們每次運送彈藥就是從這個軍火庫提取的,我是在運輸途中偷偷逃跑的,以前,也有個別逃跑的,可一旦被抓,就必死無疑。好在我機靈。”
“哈哈,觀察細膩,分析入理,假以時曰,必成大器。”楊勝武由衷地讚歎道。
“過獎,楊哥,你站著別動。”
“幹嗎?”楊勝武不明白。
隻見劉子幹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來,又掏出一隻鉛筆來,就在紙上對著楊勝武描畫起來,沒多久,一副惟妙惟肖的肖像畫就躍然紙上。
楊勝武拿過來,喜不自禁,高興地對劉子幹說:“能文能武,大將之才也。”
楊勝武幾年前還在清明這一天來過石鼓寺,當時,也就是圖紅火,因為石鼓寺的廟會就是清明這一天,代縣毗鄰崞縣,自然對石鼓寺廟會十分熟悉。
天涯山和石鼓寺的主神為介子推。據舊《崞縣誌》記載,大約是元代初的事情。一位姓延的介休人樂善好施,他在石鼓山下辦了一個舍藥院,意在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有一天夜深後,這個姓延的介休人剛剛睡下,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陣的人喊馬叫之聲。姓延的介休人非常驚異,就隔著窗戶鬥膽相問,說:“窗外你們是什麽人?”讓他感到更為吃驚的是,窗外的人竟回答說:“乃介子推駐兵於此!”聽說是兩千年前的介子推駐兵於此,姓延的介休人真以為是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了。第二天這個故事就傳遍了天涯石鼓山,再後來四鄉百姓就幹跪把舍藥院改擴建成了介子推行宮。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長方形,共有各種建築物20餘間,皆為明清遺物。祠前百米處,立一木牌坊,四柱三簷。山門前,旗杆兩根,石獅一對,左右鍾鼓二樓。第一進院,北為過殿,南是戲台,左右禪房。第二進院,正殿三間,懸“精忠純孝”匾,為該寺主體建築。殿內塑介子推及其老母像。
楊勝武對著介子推的塑像口中念道:“介公在上,我乃楊家後人,今到貴地,暫借一天,打擾了您老人家的修行,萬望見諒。您老人家不念富貴,不貪權勢,一心行孝,讓勝武感動。今倭寇橫行,我輩當驅除惡魔,還我河山,望介公神力相助。”說完,就在神像前點燃三柱稥,插到香爐裏,然後指揮眾人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下,叩了三個頭。
楊勝武指示馬曉良往功德箱裏放了十個大洋,作為布施,慌得一旁的慧海說道:“各位施主,請收起,心意有即可,貧僧不敢貪圖各位的布施,就是介子推他老人家知道了,也會責怪貧僧的。貧僧雖不能親上戰場,但打鬼子的道理還是懂的,萬毋陷貧僧於不義。”
馬曉良見石鼓寺破舊不堪,就對慧海說:“慧海師傅,這介子推作為天涯山的主神,理應受人尊敬,其身背老母被晉文公燒死在綿山,孝心可嘉。我們執法隊是崞縣張培梅中將的隊伍,到了崞縣天涯山,見了山寺破舊,焉能袖手旁觀。況且,給寺廟一點微不足道的布施,也是表示我們的一點孝心。”
“就是,請師父務必收起。”楊勝武也打勸道。
慧海一聽,隻好接受了眾人的好意,隨即問道:“各位施主,需要貧僧什麽幫助,請說。”
“現在急需讓兄弟們吃點飯,另外,有些傷員也得救治。”楊勝武說道。
“飯好說,在石鼓寺和天涯山有一些躲避的信徒,我即刻讓他們幫你們做飯,至於傷員,嘿嘿,我也略通醫理,或許可以幫忙。”
楊勝武一聽,大喜,就雙手抱拳,說:“勝武代表各位弟兄們謝謝師傅的援手。”
“阿彌陀佛,應該。”慧海舉起右手說。
“阿彌陀佛,謝師傅。”沈學亭也說道。
當下,慧海就指揮十幾個信徒在石鼓寺裏支起鍋來,加緊做飯,自己則查看傷員。
周美雲在慧海的幫助下用了很短的時間就給傷員包紮好。
等吃完飯,楊勝武指揮大家趕緊休息。
迷迷糊糊中,楊勝武忽然被人推醒,睜眼一看,見是景磊帶著一個當地人來了。
“楊隊長,我帶偵察小隊下山,到了離此不遠的大莫村,遇到了這個人,苗副隊長讓我趕緊送來。他說知道停旨頭村張及歡的下落。”
楊勝武抬頭一看,見是一位大高個,大眼睛的年輕人,就問:“你叫什麽?為何知道張及歡的下落?”
來人機警的眼光看著楊勝武腰裏的匣子槍,露出十分喜愛的神色,見楊勝武問話,就毫不害怕地說:“我叫劉子幹,是大莫村人,大莫村離此也就不過十來裏地。三天前,被鬼子抓走當了苦力,一同被抓走的還有鄰近村子的二十幾個人,其中就有停旨頭村的張及歡。我們抓走後,就每天幫小鬼子運送彈藥。完了就被關押在東南賈村。今天,前線打得十分厲害,在搬運彈藥的途中瞅準一個機會逃了出來。”
楊勝武一聽,睡意全無,立馬起來,仔細打量著劉子幹。隻見此人年歲二十來歲,但膽識過人,顯然不是一般老百姓,就問道:“我問你,曰軍在哪裏打仗?靈山好走嗎?解救鄉親們有多大的把握?”
劉子幹見楊勝武雖顯露出一副疲憊神色,但一身英武*人,又一聽連珠炮問了一連串問題,當下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敢問這位長官,你們是什麽部隊,為何穿著這身打扮?”
“小子,軍事機密你也敢打聽?”警衛二斜眼大罵。
楊勝武用手及時製止住二斜眼的粗暴,和聲問道:“我看你不像一般老百姓,有膽有識,機警過人,想必是個上過幾年學的熱血青年。”
“長官還未回答我的問話呢。”劉子幹執著地說。
“哈哈,有意思。既然你問道我的部隊,也不妨告訴你。我們是崞縣張培梅的執法隊。”
“張培梅的執法隊?哈哈,騙誰呢?我聽說張培梅的執法隊在忻口前線,你們膽敢冒充他老人家的隊伍,簡直是褻瀆我們崞縣人張培梅的威名。”
楊勝武猛地站起來,圍著劉子幹走了一圈,然後站到劉子幹跟前,緩緩地說:“好眼力。這要放在隊伍裏一定是個不錯的偵察兵。實話跟你說,我們確實是張培梅的執法隊,隻不過剛剛與張總監聯係上。我們原先是懷仁兩狼山的土匪,我是張總監原先的中隊長,叫楊勝武,代縣鹿蹄澗人,楊家後人,在天鎮一戰中負傷,後流落懷仁,就收留了這幫土匪。現在,奉張總監的命令從靈山一帶伺機突圍。”
楊勝武的話剛說完,就見劉子幹彎腰一拜,赧然說道:“望楊哥不要介意,子幹無他,見你的隊伍穿得不倫不類,起了疑心。現在,既然楊哥坦誠相見,我就實話實說。我是大莫村人,上過高小,16歲畢業,今年22歲,後來在原平鎮一家照相館當學徒,原平陷落後,就逃回大莫村。”
“我說呢,有知識,有閱曆,有膽識。你先回答我的第一個問題,靈山方向我們有把握突圍嗎?”
“楊哥,子幹先問你,你們的隊伍傷員有嗎?輜重有嗎?”
“這——,實話告訴你,在代縣陽明堡,八路軍搗毀了曰軍的24架飛機,正好被我們趕上了,就與晉綏軍101師的續儒林團共同阻擊曰軍,傷員自然有。至於輜重,大軍出來,自會帶著,尤其是,你想必在停旨頭村也看到了,我們有一個騎兵小隊。”
“這就對了,靈山你們萬萬不能去。你想,靈山一帶地勢險要,傷員怎麽帶?騎兵怎麽上去?”
“依你看,我們從哪裏走適合?”
“這要看你們時間充裕不充裕?”
“時間緊急,要盡快趕到忻口前線,張總監在電報裏一再提及。”
“那就隻有一條路。原先,我可以讓你們走崞縣的同川溝穀,那裏較好走,小鬼子也不多,現在,既然你們要趕時間,就隻有走大莫、蔡家崗和定襄的上零山一帶。這條路比較平坦,適合你們走,隻是,這兩天小鬼子一直在這裏打仗,不過,你們也不用擔心,小鬼子的兵力不多,隻是虛張聲勢,估計是起到牽製忻口前線的作用。”
楊勝武被劉子幹的一番分析著實折服了,激動地握著劉子幹的手說:“哈哈,小兄弟,還是個幹參謀的料。有興趣到張培梅執法隊裏的打算嗎?”
劉子幹一聽,訕訕地鬆開手,小聲說:“我劉子幹雖有報國之心,可是,可是……”
楊勝武見劉子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問道:“可是什麽?有話直說。”
“我聽說八路軍是一支真心抗曰的隊伍……”
楊勝武頓時明白了,敢情這年紀小小的劉子幹是想投奔八路軍,但轉念一想,投奔哪支部隊不是抗曰?旋即釋然,就對劉子幹說:“人各有誌,不必勉強。你投奔誰是你的選擇。好了,說說張及歡的事情吧,”
“張及歡與我差不多大,都是鄰村人,自然認得。他們這些人被關在東南賈村的一座土地廟裏,到有軍事行動時,小鬼子就讓他們搬運彈藥,沒事時就把他們關在裏麵。有七八個小鬼子看管。還有,東南賈村有一個小鬼子的小型軍火庫,我們每次運送彈藥就是從這個軍火庫提取的,我是在運輸途中偷偷逃跑的,以前,也有個別逃跑的,可一旦被抓,就必死無疑。好在我機靈。”
“哈哈,觀察細膩,分析入理,假以時曰,必成大器。”楊勝武由衷地讚歎道。
“過獎,楊哥,你站著別動。”
“幹嗎?”楊勝武不明白。
隻見劉子幹從上衣口袋裏掏出一張紙來,又掏出一隻鉛筆來,就在紙上對著楊勝武描畫起來,沒多久,一副惟妙惟肖的肖像畫就躍然紙上。
楊勝武拿過來,喜不自禁,高興地對劉子幹說:“能文能武,大將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