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牢之麵色沉鬱:"我覺得,即便楊忠真是個卑劣之徒,那對哼哈二將也不可信,總覺得他倆行事鬼鬼祟祟,說出話來駭人聽聞,從頭至尾就沒安什麽好心。"


    丁曉武茫然搖了搖頭:"四下裏都是雲騎尉的耳目心腹,如果真像那兩人所說的,楊忠想對咱們暗下毒手,那倒真是防不勝防。"


    他回想著這幾天來發生的事情,耳畔回蕩著那日小巷口巡營什長告誡自己的話語:"大人,您攤上事了,這鄴都的水渾得很,前麵處處是陷阱,您可得小心些。"


    後來,他以為所謂的攤上事,是打傷了楊忠的小舅子。直到現在方明白過來,打架鬥毆不過小事一樁。自己真正的麻煩,是已經卷入了一場激烈的政鬥漩渦,不但和楊忠產生了仕途利益的衝突,還成為一枚牽扯多方利害的棋子。自己無力抗爭,更無力抽身自拔。在塵埃落定之前,隻能身不由己地隨風飄飛。


    丁曉武隻感到腦子裏一團亂麻,剪不斷理還亂,既然想半天還搞不清所以然,那幹脆不要去管了,眼不見為淨。想到這兒,他伸手在劉牢之肩頭一拍,"兄弟,洗洗睡吧,有什麽事明天再花力氣操心。"


    又是一個難眠之夜,終於熬到了黎明。


    丁曉武一晚上沒睡好,到曙色初現時才好不容易淺淺入夢,正打算抓緊這最後一點時間小憩時,突然帳外一聲高叫驚擾了好夢:"方大人,有情況,趕緊起來!"


    丁曉武費力地睜開朦朧的熊貓眼,看到一個大漢赫然掀簾闖了進來,站在榻前嚷道:"方大人,不是本官存心打攪你的清夢,實在是外麵情況緊急,楊某目下需要你的協助。"


    丁曉武晃了晃昏昏沉沉的腦袋,坐起身來,看著楊忠問道:"楊大人,到底發生了什麽事?連覺都不讓人睡好嗎?"


    "如果方大人覺得難以解乏,那盡管繼續高臥就是。"楊忠臉若冰霜,冷然道:"但隻恐怕過不了片刻,大人就得連人帶床榻都挪到土匪窩中去睡了。"


    丁曉武一聽"土匪"二字,不禁一個激靈爬了起來。"楊大人,您說什麽,外麵有土匪襲營?這怎麽可能?"


    "怎麽不可能?"楊忠冷哼道,"此地本身就是強賊出沒的險峻所在,有馬賊土匪來襲,也是稀鬆平常的事。"


    當下丁曉武趕緊套上外套,跟著對方跑到營地外麵,隻見兩名輕騎斥候正在焦急地等待著,看著二位長官來了,連忙迎上前去。


    "怎麽樣,情況如何?"楊忠麵色嚴峻,迫不及待地問道。


    "回稟二位大人,東南麵有大隊強賊攔路,看樣子有三五百人。"兩名斥候爭相報告道:"東北麵另有一小搓人馬,大約二三十人,正在向我隊慢慢靠近。"


    楊忠略一思忖,對丁曉武說道:"方大人,事不宜遲,你帶上自己挑選的那三十名南營兵丁,直奔東北方向,對付那支小股匪徒,如果敵人羸弱,就一戰擊潰,如果強悍,就多方周旋牽製,不要硬拚。等到我帶領大隊主力擊退東南方向威脅最大的悍匪之後,立刻回師前來助你。"


    布置完任務之後,楊忠立刻飛奔上馬,點起本營部隊直奔東南方向而去。


    對於這位正使大人的安排,丁曉武卻覺得不妥。土匪攔路搶劫,無非是圖財,不一定害命,為什麽不搞個先禮後兵,派人先談談條件,談不攏再開打,後世運鏢的都是這麽幹,沒有一上來就把所有渠道都堵死,馬上拚個你死我活的。而且,楊忠似乎不太謹慎,他把所有人都調派出去,營地無人看守,如果土匪搞得是調虎離山,趁機偷襲,那情況將不可收拾。


    不得已,丁曉武隻得把自己的“親兵”劉牢之留下,囑咐他把一應勤雜人員組織起來,護在所有的“奴隸”周圍,確保最重要的事物安全。隨後,他帶上本部三十人,快馬加鞭奔向東北方迎敵。


    轉過了一片山坳,丁曉武赫然發現不遠處停著幾輛大車,周邊圍坐著二三十號人,當見到一群武裝兵丁向自己逼近時,他們的臉上立刻露出驚恐的表情。


    “各位綠林好漢,我等逃難行腳之人,身上並無多餘銀兩,請諸位行行好,放過我們吧。”人群中響起一個蒼老的聲音。


    丁曉武一聽,明白對方誤會自己是歹人,忙喊道:"那位老丈,我們是大魏官兵,並非強賊響馬,你不用害怕。我隻想知道你們到底是何來曆,到此意欲何為?搞清楚了,自然放爾等平安離去。"


    人群中走出兩個人。前麵一個是位白發朱顏的老者,看上去差不多年逾七旬。但精神瞿爍目光炯炯,透露出一股幹練英氣。後麵一個是位纖瘦的少年,容貌卻非常醜陋,臉上皮膚凹凸疙瘩不說,還長了塊青黑色的大胎印,讓人瞅上第一眼就永遠不想再看第二眼。


    兩人走到近前,雙手高舉,向對方示意未帶兵刃。丁曉武見狀也跳下馬來,把背後長刀交給旁邊隨從,接著走上前拱手作揖道:"二位莫怕,我們魏軍官兵隻會鋤強扶弱,不會欺壓良善,隻要坦誠相告,自可消除誤會。"


    "難得軍爺如此開明通融。"那老者一邊行禮,一邊答道,"我等其實隻是一群販賣布匹漆器的商販,剛剛在洛陽,鄴城等地集市上銷售完貨物,如今正趕著去南方建康進貨,路過此地,不知大魏天兵在此巡視,多有冒犯,還乞恕罪。"


    丁曉武見他話說得十分客氣得體,又見那些人確實都是尋常商人裝扮,心中敵意立時消除了大半。


    "我們並非是專程來巡邏的,也是有事去南方建康公幹。"丁曉武略微解釋了一下,又好心提醒道:"如今黃淮之地破敗蕭索,滿目瘡痍,強賊響馬橫行無忌,你們行商走賈的,身上財物豐厚,可得多加小心。"


    那老者卻麵露喜色,"軍爺也要去建康嗎?那敢情咱們同路,真是太好了。"老者一邊說著,一邊衝著身後少年遞了個顏色。


    那少年立刻從背上解下一個褡褳,雙手捧著走到丁曉武麵前。


    丁曉武一看那少年的臉頰,腦子裏禁不住想起了以前自然博物館中見到的中華大蟾蜍,頓時惡心地想要嘔吐。不料那少年仿佛看透了他的心理活動,當下眼波流轉,投過來狠狠的一瞥,眼神中的憎惡程度甚至更加灼烈。慌得丁曉武連忙偏過頭去,轉向老者問道:"老人家,你這是何意?"


    老者笑道:"軍爺,小老兒求您幫個忙,我們這些行腳商旅,出門在外沒個保財護鏢的,尤其在這兵荒馬亂的是非之地,心裏都很不踏實。既然咱們順路,那煩請軍爺幫忙一路護送,也好有個照應。當然,不會讓弟兄們白辛苦忙活,這裏有上好的波斯銀元六十枚,權當酒茶之資,請軍爺笑納。"


    說完,他解開少年手裏的褡褳,裏麵露出一堆鑄刻著人物側身像的銀幣,白花花一片,奪目耀眼。


    丁曉武不是淡泊名利的聖人。經曆過現代商品經濟社會的他,完全理解財富對人生的重要性。如今乍一看到那麽多現大洋,頓時眼睛都直了。魏晉時代,銀錠雖然已經出現,但那隻是達官貴人玩賞的藝術品,並不作為主流交易貨幣。可由於西域的開通,使得大批西方的外國貨幣湧入中國。波斯銀幣,來自當時中西亞富饒繁盛的波斯薩珊王國,麵值十分昂貴,這五十枚各半兩重的銀幣,折合成中原的銅錢,差不多有六十貫,相當於丁曉武賣一輩子的肉。如此大筆財富,怎能不令他怦然心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河淚之仁者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羌笛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羌笛怨並收藏山河淚之仁者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