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的人數雖然稍多一些,卻顯然不及魏軍使團驍勇善戰。[.超多好看小說]雙方就這麽稍一照麵,還未等楊忠出聲阻止,晉軍官兵便頃刻間敗下陣來,四逃八散潰不成軍。
“爾等……爾等這些賊人公然截殺朝廷官兵,形同謀反。”一個晉朝軍官打扮的小胡子雖然已被打倒在地,但仍然死鴨子嘴硬,惡狠狠叫道:“等本官奏明散騎侍郎劉大人,便將爾等滿門抄斬、挫骨揚灰,一個不留。”
“放你娘的狗屁。老子壓根就不是晉國人,甭管你們什麽三雞、什麽屎殼郎,都管不了老子。今天若是你讓手下水兵給我們駕船,則還自罷了,否則老子就割了你們的卵泡,要你們個個雞飛蛋打,當一輩子太監。”
楊忠聽出這是劉牢之那粗魯卻不失稚嫩的叫罵聲,連忙高叫道:“牢之兄弟住手,不得對朝廷官兵無禮。”
聽到喊聲,劉牢之和庫力克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打鬥,回頭望去,不禁詫異地齊聲嚷道:“楊大人,你怎麽來了?”
楊忠縱馬揚鞭衝到人群中,先把兩撥人硬生生分割開來,隨後問劉牢之道:“牢之兄弟,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什麽要無端襲擊大晉朝的官兵?”
劉牢之恨恨道:“方才我們來晚了一步,趕到沙洲渡時,蘇峻和祖約二賊已經坐上預先備好的大船,沿江漂走了。我們救人心切,好不容易才在此地找到這艘小船,正想駕著它前去追擊。可恨這群守在岸邊的窩囊廢官兵,賊人逃了他們不敢去追,卻將我們這些抓賊的攔在這兒,死活禁止上船。您說這班龜孫是不是欺軟怕硬,不識好歹?弟兄們氣不過,所以才忍不住跟他們動手。”
楊忠抬頭望了望朦朦朧朧的江麵,心中尋思:不知謝大人預約的北府兵水軍現在到了哪裏?能否按預期的那樣在對岸劫住綁匪?這長江如此廣袤,兼之雲霧繚繞,想要找到目標談何容易?不如趁現在還有些蹤跡線索,駕船沿江去追。我們雖然隻有數十人,硬拚不是對手,但找到對方行蹤並盯緊目標的能力還是有的。到時候也可及時通告胡彬水軍,不讓其空忙一場。
想到這兒,他命令下屬扶起那個倒黴的晉軍軍官,溫言道:“這位軍爺,在下乃是魏國使臣楊忠。我方副使被反賊擄走,現有性命之危,因此需要征用貴國的這艘船前去追還,還望軍爺看在晉魏兩國世代盟好的份上,行個方便。”
說完,楊忠又從懷裏掏出兩塊精光閃閃的西域銀幣,份量足有十兩之重,攤在對方麵前:“這些不成敬意,請軍爺下館子吃酒。事成之後,在下另有重謝。”
那軍官職位不高,俸祿也很低,以前哪裏見過這麽多的錢?他死死盯著楊忠手中的銀子,雙眼發直,但片刻之後,卻心有不甘地咽了口唾沫,搖頭道:“對不住,不是我不肯幫忙,實在是我家散騎侍郎劉大人法令森嚴,若我違令將官船借與你們,日後必受重罰。所以在下擔不起這個責,你們還是走吧,去別處碰碰運氣。”
楊忠見其不吃這套,於是向左右遞了一下顏色。心領神會的劉牢之和庫力克立即一左一右惡狼般逼上前去,兩把雪亮長刀隨即架住了那軍官的脖頸。
“你們……你們想幹什麽?老子可是朝廷命官啊!”那軍官嘴巴雖硬,但看到對方要動真格的,頓時嚇得麵無人色。
“軍爺莫慌。”楊忠罕見地顯出一副皮裏陽秋的無賴像,嗤笑道,“你們那位散騎侍郎的軍法嚴酷,但我這兩位兄弟做事更加狠辣,你今日若不答應,我保不準他們會做出什麽傷天害理的舉動,萬一軍爺不慎上了黃泉路,可別怪在下事先沒有警告。
那軍官喉頭動了幾下,最後咬咬牙,伸手接過楊忠遞過來的銀元,轉頭衝著一幹手下叫道:“吳獺子,把船的纜繩解開,交給這位爺。彭水生,你挑選十二個善操船的弟兄,給這些爺們駕駛船隻。”
走舸船身長,吃水淺,因此速度奇快。雖然裝了五十來個人,又加上十幾名水手,已經是超載了,但掛上帆之後,借著順風鼓足力氣,船體如離弦之箭,迅速劈波斬浪駛離了南岸。
走舸在江中心順流順風地行駛,不一會兒,隻見前方水汽蒸騰的江麵上,影影綽綽顯現出一艘高大巍峨的樓船身影。
“沒錯,就是它!”劉牢之指著前方的船影發喊連天,“我親眼看到祖約和蘇峻帶著一幹嘍囉上了前方那條賊船,楊大哥,咱們趕緊黏上去,別讓他們在咱眼皮底下溜了。”
“不,不能靠過去。敵眾我寡,而且對方都是百戰精銳,何況我等還不習水站,怎可驅羊入虎口?所以隻要監住綁匪,不讓其在咱眼皮底下溜掉就行了。”楊忠拒絕了劉牢之的建議,扭頭對站在身畔的晉軍水兵什長吳獺子吩咐道:“立刻放飛你們船上的信鴿,把發現敵船的消息及叛兵所在位置趕緊通報給北府兵水軍都尉胡彬胡大人,讓他們迅速趕過來增援。”
“這位大爺,您是讓我飛鴿傳信給胡彬和北府軍嗎?”吳獺子的臉上陡然間露出驚詫之色,他生怕自己聽岔了,便又開口問了一遍。
“不錯,正是胡彬都尉和北府兵水軍。”楊忠斥道,“兵貴神速,別再耽誤工夫了。立刻把我的要求寫上紙條,然後放鴿子給他們傳信。”
吳獺子卻仍站在原地不動,頓了頓,他小心翼翼地說道:“阿爺,實話跟您說,鴿子可以放,但信卻無法送到。”
“不能送到?”楊忠驚愕地瞅了他一眼,“這是為何,難道你們平日偷懶,沒有訓練好鴿子?”
“不是。”一旁的彭水生接口道,“您老打北方來,不了解咱這兒的內情。我們世代為兵戶,屬吃皇糧的朝廷正規軍。而北府兵是世家大族們為了自身安危,從那些逃難來的北佬中臨時招募來看家護宅的,頂多屬鄉間的團練、野雞部隊。雖說他們的地位比起我們差得很遠,但因為有高官貴戚護著,所以狗仗人勢,個個都是空棺材出殯-目(墓)中無人,整日就想騎在咱頭上顯擺。當然,我們正規兵大人有大量,不跟這些沒素質的鄉巴佬一般見識,因此一直跟他們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來,平日裏沒有絲毫聯係。現在您讓我們送鴿信到他們那兒去,可是鴿子既不認路又不認人,怎麽傳信?”
“啊?怎麽會這樣?”楊忠一聽此言,頓時怔忡。他渾沒想到同屬東晉軍隊的這些人,竟還分那麽多的山頭,而彼此之間又是如此的矛盾重重,怪不得教坊使謝大人僅僅調動一支不到千人的小部隊,竟也要冒很大風險,原來是擔心其他山頭上的“同僚”借機挑刺找茬,背後下絆子。
“爾等……爾等這些賊人公然截殺朝廷官兵,形同謀反。”一個晉朝軍官打扮的小胡子雖然已被打倒在地,但仍然死鴨子嘴硬,惡狠狠叫道:“等本官奏明散騎侍郎劉大人,便將爾等滿門抄斬、挫骨揚灰,一個不留。”
“放你娘的狗屁。老子壓根就不是晉國人,甭管你們什麽三雞、什麽屎殼郎,都管不了老子。今天若是你讓手下水兵給我們駕船,則還自罷了,否則老子就割了你們的卵泡,要你們個個雞飛蛋打,當一輩子太監。”
楊忠聽出這是劉牢之那粗魯卻不失稚嫩的叫罵聲,連忙高叫道:“牢之兄弟住手,不得對朝廷官兵無禮。”
聽到喊聲,劉牢之和庫力克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打鬥,回頭望去,不禁詫異地齊聲嚷道:“楊大人,你怎麽來了?”
楊忠縱馬揚鞭衝到人群中,先把兩撥人硬生生分割開來,隨後問劉牢之道:“牢之兄弟,這到底是怎麽回事?為什麽要無端襲擊大晉朝的官兵?”
劉牢之恨恨道:“方才我們來晚了一步,趕到沙洲渡時,蘇峻和祖約二賊已經坐上預先備好的大船,沿江漂走了。我們救人心切,好不容易才在此地找到這艘小船,正想駕著它前去追擊。可恨這群守在岸邊的窩囊廢官兵,賊人逃了他們不敢去追,卻將我們這些抓賊的攔在這兒,死活禁止上船。您說這班龜孫是不是欺軟怕硬,不識好歹?弟兄們氣不過,所以才忍不住跟他們動手。”
楊忠抬頭望了望朦朦朧朧的江麵,心中尋思:不知謝大人預約的北府兵水軍現在到了哪裏?能否按預期的那樣在對岸劫住綁匪?這長江如此廣袤,兼之雲霧繚繞,想要找到目標談何容易?不如趁現在還有些蹤跡線索,駕船沿江去追。我們雖然隻有數十人,硬拚不是對手,但找到對方行蹤並盯緊目標的能力還是有的。到時候也可及時通告胡彬水軍,不讓其空忙一場。
想到這兒,他命令下屬扶起那個倒黴的晉軍軍官,溫言道:“這位軍爺,在下乃是魏國使臣楊忠。我方副使被反賊擄走,現有性命之危,因此需要征用貴國的這艘船前去追還,還望軍爺看在晉魏兩國世代盟好的份上,行個方便。”
說完,楊忠又從懷裏掏出兩塊精光閃閃的西域銀幣,份量足有十兩之重,攤在對方麵前:“這些不成敬意,請軍爺下館子吃酒。事成之後,在下另有重謝。”
那軍官職位不高,俸祿也很低,以前哪裏見過這麽多的錢?他死死盯著楊忠手中的銀子,雙眼發直,但片刻之後,卻心有不甘地咽了口唾沫,搖頭道:“對不住,不是我不肯幫忙,實在是我家散騎侍郎劉大人法令森嚴,若我違令將官船借與你們,日後必受重罰。所以在下擔不起這個責,你們還是走吧,去別處碰碰運氣。”
楊忠見其不吃這套,於是向左右遞了一下顏色。心領神會的劉牢之和庫力克立即一左一右惡狼般逼上前去,兩把雪亮長刀隨即架住了那軍官的脖頸。
“你們……你們想幹什麽?老子可是朝廷命官啊!”那軍官嘴巴雖硬,但看到對方要動真格的,頓時嚇得麵無人色。
“軍爺莫慌。”楊忠罕見地顯出一副皮裏陽秋的無賴像,嗤笑道,“你們那位散騎侍郎的軍法嚴酷,但我這兩位兄弟做事更加狠辣,你今日若不答應,我保不準他們會做出什麽傷天害理的舉動,萬一軍爺不慎上了黃泉路,可別怪在下事先沒有警告。
那軍官喉頭動了幾下,最後咬咬牙,伸手接過楊忠遞過來的銀元,轉頭衝著一幹手下叫道:“吳獺子,把船的纜繩解開,交給這位爺。彭水生,你挑選十二個善操船的弟兄,給這些爺們駕駛船隻。”
走舸船身長,吃水淺,因此速度奇快。雖然裝了五十來個人,又加上十幾名水手,已經是超載了,但掛上帆之後,借著順風鼓足力氣,船體如離弦之箭,迅速劈波斬浪駛離了南岸。
走舸在江中心順流順風地行駛,不一會兒,隻見前方水汽蒸騰的江麵上,影影綽綽顯現出一艘高大巍峨的樓船身影。
“沒錯,就是它!”劉牢之指著前方的船影發喊連天,“我親眼看到祖約和蘇峻帶著一幹嘍囉上了前方那條賊船,楊大哥,咱們趕緊黏上去,別讓他們在咱眼皮底下溜了。”
“不,不能靠過去。敵眾我寡,而且對方都是百戰精銳,何況我等還不習水站,怎可驅羊入虎口?所以隻要監住綁匪,不讓其在咱眼皮底下溜掉就行了。”楊忠拒絕了劉牢之的建議,扭頭對站在身畔的晉軍水兵什長吳獺子吩咐道:“立刻放飛你們船上的信鴿,把發現敵船的消息及叛兵所在位置趕緊通報給北府兵水軍都尉胡彬胡大人,讓他們迅速趕過來增援。”
“這位大爺,您是讓我飛鴿傳信給胡彬和北府軍嗎?”吳獺子的臉上陡然間露出驚詫之色,他生怕自己聽岔了,便又開口問了一遍。
“不錯,正是胡彬都尉和北府兵水軍。”楊忠斥道,“兵貴神速,別再耽誤工夫了。立刻把我的要求寫上紙條,然後放鴿子給他們傳信。”
吳獺子卻仍站在原地不動,頓了頓,他小心翼翼地說道:“阿爺,實話跟您說,鴿子可以放,但信卻無法送到。”
“不能送到?”楊忠驚愕地瞅了他一眼,“這是為何,難道你們平日偷懶,沒有訓練好鴿子?”
“不是。”一旁的彭水生接口道,“您老打北方來,不了解咱這兒的內情。我們世代為兵戶,屬吃皇糧的朝廷正規軍。而北府兵是世家大族們為了自身安危,從那些逃難來的北佬中臨時招募來看家護宅的,頂多屬鄉間的團練、野雞部隊。雖說他們的地位比起我們差得很遠,但因為有高官貴戚護著,所以狗仗人勢,個個都是空棺材出殯-目(墓)中無人,整日就想騎在咱頭上顯擺。當然,我們正規兵大人有大量,不跟這些沒素質的鄉巴佬一般見識,因此一直跟他們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來,平日裏沒有絲毫聯係。現在您讓我們送鴿信到他們那兒去,可是鴿子既不認路又不認人,怎麽傳信?”
“啊?怎麽會這樣?”楊忠一聽此言,頓時怔忡。他渾沒想到同屬東晉軍隊的這些人,竟還分那麽多的山頭,而彼此之間又是如此的矛盾重重,怪不得教坊使謝大人僅僅調動一支不到千人的小部隊,竟也要冒很大風險,原來是擔心其他山頭上的“同僚”借機挑刺找茬,背後下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