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麵色一沉,冷然道:“謝大人,你要想清楚,樹欲靜而風不止,桓溫可是一直把你當成眼中釘肉中刺,必要除去而後快。(.無彈窗廣告)即便安石你明哲保身,就自信一定能躲過政敵的明槍暗箭嗎?”
謝安笑道:“太尉大人,在下才疏學淺,實在無力擔當您托付於我的重任,在下恐怕要讓老大人失望了。”
陶侃斜睨了對方一眼,正色道:“庾亮自知失勢,已經上書請辭宰相之職,不日就會批準。老夫已經奏請皇太後,聖上,決定由謝大人你來接替這個朝中第一重臣的職位。”
謝安搖頭苦笑道:“在下既無宰相之才,也無宰相之量。太尉大人的推薦提攜之恩,在下心領,但此事卻萬萬不能,以免落個屍位素餐,導致將來龜玉毀櫝的後果。”
陶侃臉色鐵青:“謝大人,你的胃口還真是大啊。也罷,區區一個掛名的丞相,的確滿足不了閣下。這樣吧,荊州兵在平滅叛匪之後,需要調遣一部分人手負擔江北防務。張華、呂嶽都是老夫得力的部將,由他們來駐屯壽春,彭城等地,而謝玄那孩兒秉性忠直,深謀遠慮,是可塑之才。老夫會舉薦他擔任建武將軍,北府軍大總管,由他節製江北的荊州兵。另外還會推薦閣下的兄弟謝石出任徐州和淮南的屯田使,把江北作為北府軍的駐地,糧食,軍餉和後備兵均可自行打理。這樣的開價,謝大人覺得如何?”
“保家衛國,驅除敵虜,本就是我謝家的本份。”謝安站起施禮,誠懇道:“在下不會用此來進行交易,謝玄和謝石帶北府軍出防江北,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於太尉大人的安排,我等則責無旁貸,必將盡忠保國,死而後已。”
陶侃送了口氣,說道:“好,安石答允了老夫的要求,令我心中石頭落地,老夫即便現在就死,也是無憾了。”
頓了頓,他又道:“桓溫在老夫死後會接替我的位置,出鎮荊州,你與他分庭抗禮。到時候他若相安無事,則一切太平,若要有任何圖謀不軌,你麾下的精兵強將也可輕而易舉地粉碎其謀逆舉動。隻是..老夫做了那麽多讓步,謝大人也該有所表示一下吧。”
謝安到:“太尉大人放心,安石會給您做個姿態,必不會辜負老大人期望。”
頓了頓,謝安又道:“啟稟太尉,安石現有一事,不知大人是否已經聽說。”
陶侃道:“是最近桓溫招攬了一群魏國使臣的事情吧,如果那些人心向大晉,願意棄暗投明報效朝廷,倒也是好事。但是,老夫聽說那群使臣的來曆不簡單,他們背後站著當年祖逖將軍組織的飛鳶尉。”
“太尉大人明鑒,此事並非傳聞,實乃千真萬確。”謝安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一疊賬冊,“這些年,北魏國與我大晉互通往來,和朝中各界多有買賣受益。謝某早就留心此事,現已一一查明,這些生意大多由當年飛鳶尉的安插細作主持,而所得的金銀,也大多被其貪汙克扣了去。”
“哦?有這等事?”陶侃皺起了眉頭,“那飛鳶尉真可謂神通廣大,祖逖已經過逝多年,他們卻不回大晉述職,而是逗留敵國,隱姓埋名潛伏其間,其動機實在令人疑竇叢生。”
謝安道:“在下已將心中隱憂和大人講了,如何行事,請太尉定奪。”
陶侃陰下臉來,沉鬱道:“祖逖當年名為收複,實則是想背叛大晉,另起爐灶建獨立王國,此賊包藏禍心,異誌不小,幸虧此人死的及時,否則危害不敢想象。而祖約是他的同胞弟弟,那蘇峻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戍邊大將,現在此二人都已造反作亂,不由得令人再次想起那些混跡於北方的飛鳶尉細作,不知他們在這當中起過什麽作用。”
沉默片刻後,陶侃轉頭看向謝安,一字一頓道:“必須設法割斷飛鳶尉和桓溫之間的關係,否則的話,桓溫早晚都會成為又一個蘇峻、祖約。謝大人,老夫會把麾下最精悍的獵隼銳士借與閣下一用,至於該怎麽做,謝大人想必已經胸有成竹了吧。”
謝安長揖道:“在下多謝太尉大人的信任和賞識,今後必會償大人之所願,給您一個滿意的交代。”
夜色已深,眾賓客都已星散而去,當謝安的身影從邊門處悄悄轉出來的時候,躲在附近的一個身穿黑衣的蒙麵人影連忙迎了上去。
“恩師。”那人忙不迭地開口道,“怎麽樣,那老兒是否像您想的那樣,和桓溫頂起牛來了?”
“等等,興公,稍安勿躁。”謝安一把拉起孫綽,快步走到一個陰暗角落中,等陶府外的大門砰然關閉後,才低聲笑道:“興公啊,看來我這回失算了。”
“哦?”孫綽驚問道:“難道這姓陶的老兒依然對桓溫親如父子,他就不怕那個養不熟的狼崽子有朝一日對其反噬?”
“不,我全猜對了,但沒想到他倆之間的嫌隙是那麽深,幾乎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可是這兩人在人前還裝得那麽親密無間,真會演戲啊。”謝安笑道,“一紙偽造的匿名告密信,就讓二人之間頃刻間撕下了所有遮羞布,讓那所謂的親情蕩然無存。我真是太膽小,太相信他倆之間的情誼了,要知道是這樣,早就應該出手收拾桓溫了。”
孫綽也笑道:“恩師料事如神,那陶侃位高權重,卻隻有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以及幾個有勇無謀、無法托付後事的庸碌武將。他平日裏太高傲,太自負,以至於那麽長時間都沒培養出一個繼承人出來。如今他老了,方才如夢初醒,可一切都晚了。所以,他不甘心自己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得到的成就地位,到頭來卻為別人做嫁衣。所以,他才不遺餘力地扶植恩師,因為隻有您才能抗衡桓溫,才能在自己百年之後,由您出力護住自己的兒子和部下。”
謝安卻搖搖頭道:“孫綽,咱們現在還未競其功,尚不能得意忘形。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要想辦法除掉那個姓丁的,此事也是我親口答允陶侃,作為此筆買賣需要支付的價錢。”
孫綽不以為然地說道:“恩師,學生覺得您多慮了,陶侃麾下的獵隼銳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他從荊楚蠻人中一個個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勇鬥狠之徒,天下一等一的英傑,除此之外,咱們還有一位來自安息國的絕頂勇士,那姓丁的身邊雖也有些能人異士,卻如何能躲得過咱們的暗處獵殺,所以他必死無疑。”
謝安搖頭道:“不,我不是擔心殺不死他,而是殺了他之後如何善後。那飛鳶尉神出鬼沒,無孔不入,咱們不能和他們鬧僵導致引火上身。因此,我們必須要想一個萬全之策,把殺死姓丁的罪責套到桓溫頭上,讓飛鳶尉的利劍從此指向桓溫,讓其整日為防備暗殺而惶惶不可終日。這也是我們殺那姓丁的主要目的。”
孫綽恍然道:“恩師處心積慮要除掉那姓丁的目的,卻原來是要移禍江東,把飛鳶尉的複仇之火燒向桓溫。”
謝安點點頭,抬眼望向漆黑的天穹,幽幽道:“陶侃說的沒錯,桓溫不是池中之物,如果讓他和飛鳶尉聯手,一旦北伐立功,創建基業,那朝中可就再無任何人能壓製他的登龍野心了。因此,這次不動則已,動則一定要馬到成功,不留痕跡。”
謝安笑道:“太尉大人,在下才疏學淺,實在無力擔當您托付於我的重任,在下恐怕要讓老大人失望了。”
陶侃斜睨了對方一眼,正色道:“庾亮自知失勢,已經上書請辭宰相之職,不日就會批準。老夫已經奏請皇太後,聖上,決定由謝大人你來接替這個朝中第一重臣的職位。”
謝安搖頭苦笑道:“在下既無宰相之才,也無宰相之量。太尉大人的推薦提攜之恩,在下心領,但此事卻萬萬不能,以免落個屍位素餐,導致將來龜玉毀櫝的後果。”
陶侃臉色鐵青:“謝大人,你的胃口還真是大啊。也罷,區區一個掛名的丞相,的確滿足不了閣下。這樣吧,荊州兵在平滅叛匪之後,需要調遣一部分人手負擔江北防務。張華、呂嶽都是老夫得力的部將,由他們來駐屯壽春,彭城等地,而謝玄那孩兒秉性忠直,深謀遠慮,是可塑之才。老夫會舉薦他擔任建武將軍,北府軍大總管,由他節製江北的荊州兵。另外還會推薦閣下的兄弟謝石出任徐州和淮南的屯田使,把江北作為北府軍的駐地,糧食,軍餉和後備兵均可自行打理。這樣的開價,謝大人覺得如何?”
“保家衛國,驅除敵虜,本就是我謝家的本份。”謝安站起施禮,誠懇道:“在下不會用此來進行交易,謝玄和謝石帶北府軍出防江北,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於太尉大人的安排,我等則責無旁貸,必將盡忠保國,死而後已。”
陶侃送了口氣,說道:“好,安石答允了老夫的要求,令我心中石頭落地,老夫即便現在就死,也是無憾了。”
頓了頓,他又道:“桓溫在老夫死後會接替我的位置,出鎮荊州,你與他分庭抗禮。到時候他若相安無事,則一切太平,若要有任何圖謀不軌,你麾下的精兵強將也可輕而易舉地粉碎其謀逆舉動。隻是..老夫做了那麽多讓步,謝大人也該有所表示一下吧。”
謝安到:“太尉大人放心,安石會給您做個姿態,必不會辜負老大人期望。”
頓了頓,謝安又道:“啟稟太尉,安石現有一事,不知大人是否已經聽說。”
陶侃道:“是最近桓溫招攬了一群魏國使臣的事情吧,如果那些人心向大晉,願意棄暗投明報效朝廷,倒也是好事。但是,老夫聽說那群使臣的來曆不簡單,他們背後站著當年祖逖將軍組織的飛鳶尉。”
“太尉大人明鑒,此事並非傳聞,實乃千真萬確。”謝安一邊說著,一邊從懷中掏出一疊賬冊,“這些年,北魏國與我大晉互通往來,和朝中各界多有買賣受益。謝某早就留心此事,現已一一查明,這些生意大多由當年飛鳶尉的安插細作主持,而所得的金銀,也大多被其貪汙克扣了去。”
“哦?有這等事?”陶侃皺起了眉頭,“那飛鳶尉真可謂神通廣大,祖逖已經過逝多年,他們卻不回大晉述職,而是逗留敵國,隱姓埋名潛伏其間,其動機實在令人疑竇叢生。”
謝安道:“在下已將心中隱憂和大人講了,如何行事,請太尉定奪。”
陶侃陰下臉來,沉鬱道:“祖逖當年名為收複,實則是想背叛大晉,另起爐灶建獨立王國,此賊包藏禍心,異誌不小,幸虧此人死的及時,否則危害不敢想象。而祖約是他的同胞弟弟,那蘇峻也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戍邊大將,現在此二人都已造反作亂,不由得令人再次想起那些混跡於北方的飛鳶尉細作,不知他們在這當中起過什麽作用。”
沉默片刻後,陶侃轉頭看向謝安,一字一頓道:“必須設法割斷飛鳶尉和桓溫之間的關係,否則的話,桓溫早晚都會成為又一個蘇峻、祖約。謝大人,老夫會把麾下最精悍的獵隼銳士借與閣下一用,至於該怎麽做,謝大人想必已經胸有成竹了吧。”
謝安長揖道:“在下多謝太尉大人的信任和賞識,今後必會償大人之所願,給您一個滿意的交代。”
夜色已深,眾賓客都已星散而去,當謝安的身影從邊門處悄悄轉出來的時候,躲在附近的一個身穿黑衣的蒙麵人影連忙迎了上去。
“恩師。”那人忙不迭地開口道,“怎麽樣,那老兒是否像您想的那樣,和桓溫頂起牛來了?”
“等等,興公,稍安勿躁。”謝安一把拉起孫綽,快步走到一個陰暗角落中,等陶府外的大門砰然關閉後,才低聲笑道:“興公啊,看來我這回失算了。”
“哦?”孫綽驚問道:“難道這姓陶的老兒依然對桓溫親如父子,他就不怕那個養不熟的狼崽子有朝一日對其反噬?”
“不,我全猜對了,但沒想到他倆之間的嫌隙是那麽深,幾乎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可是這兩人在人前還裝得那麽親密無間,真會演戲啊。”謝安笑道,“一紙偽造的匿名告密信,就讓二人之間頃刻間撕下了所有遮羞布,讓那所謂的親情蕩然無存。我真是太膽小,太相信他倆之間的情誼了,要知道是這樣,早就應該出手收拾桓溫了。”
孫綽也笑道:“恩師料事如神,那陶侃位高權重,卻隻有兩個不成器的兒子,以及幾個有勇無謀、無法托付後事的庸碌武將。他平日裏太高傲,太自負,以至於那麽長時間都沒培養出一個繼承人出來。如今他老了,方才如夢初醒,可一切都晚了。所以,他不甘心自己辛苦一輩子好不容易得到的成就地位,到頭來卻為別人做嫁衣。所以,他才不遺餘力地扶植恩師,因為隻有您才能抗衡桓溫,才能在自己百年之後,由您出力護住自己的兒子和部下。”
謝安卻搖搖頭道:“孫綽,咱們現在還未競其功,尚不能得意忘形。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要想辦法除掉那個姓丁的,此事也是我親口答允陶侃,作為此筆買賣需要支付的價錢。”
孫綽不以為然地說道:“恩師,學生覺得您多慮了,陶侃麾下的獵隼銳士雖然人數不多,但卻是他從荊楚蠻人中一個個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勇鬥狠之徒,天下一等一的英傑,除此之外,咱們還有一位來自安息國的絕頂勇士,那姓丁的身邊雖也有些能人異士,卻如何能躲得過咱們的暗處獵殺,所以他必死無疑。”
謝安搖頭道:“不,我不是擔心殺不死他,而是殺了他之後如何善後。那飛鳶尉神出鬼沒,無孔不入,咱們不能和他們鬧僵導致引火上身。因此,我們必須要想一個萬全之策,把殺死姓丁的罪責套到桓溫頭上,讓飛鳶尉的利劍從此指向桓溫,讓其整日為防備暗殺而惶惶不可終日。這也是我們殺那姓丁的主要目的。”
孫綽恍然道:“恩師處心積慮要除掉那姓丁的目的,卻原來是要移禍江東,把飛鳶尉的複仇之火燒向桓溫。”
謝安點點頭,抬眼望向漆黑的天穹,幽幽道:“陶侃說的沒錯,桓溫不是池中之物,如果讓他和飛鳶尉聯手,一旦北伐立功,創建基業,那朝中可就再無任何人能壓製他的登龍野心了。因此,這次不動則已,動則一定要馬到成功,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