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衍卻是比丁曉武坦然多了,虱子多了不癢,瞎話說習慣了也就沒有了心理負擔。(.無彈窗廣告)當下他又添油加醋向師父講述自己如何觸景生情,看到冬日荷塘的蕭索,聯想到夏日的繁盛,所以覺得不能因為一時破敗就對良辰美景失了信念,而治國理政,也應培養出一個良好心態,不驕不餒才是帝王應有的氣度。這份鞭辟入裏的肺腑之言說得吳先生深為感沛,連聲誇讚皇上多有進步,不負自己平日教誨。
“先生,朕今日完成了您布置的作業,接下來還有時辰還早,朕能不能向丁愛卿請教一些戰策兵法上的謀略規則?丁愛卿曾率領朝廷的仁義之師在長江上痛殲叛賊,出生入死,是朕的股肱之臣。”司馬衍見先生心情大好,趁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哦..作為一國之君,必須智勇雙全,不但要有文韜,更要有武略,皇上的請求自然無可厚非。”吳先生一邊說著,一邊轉頭瞧去,這才注意到旁邊還有個沒見過的陌生人,此人年歲不大,卻生的虎背熊腰英姿勃勃,倒是一員無上的猛將。當下他衝丁曉武點了點頭,說道:“這位就是陣斬韓晃的丁壯士吧,果然儀表不凡。閣下為朝廷舍命殺敵,盡忠保國,不愧為當世楷模。”
眾人正說著話,忽然聽到一句尖聲尖語的嗓子高叫道:“聖母皇太後娘娘駕到!”聲調就像洪鍾般拖得很長,幾乎十裏長街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眾人一聽之下,遽然驚起,慌忙列於兩邊,負手而立。隻見禦道上走過來一排數十人的龐大儀仗,隨後一座16人抬的大輦被緩緩放下,從上麵款款走下來一個風姿綽約的宮裝麗人,正是司馬衍的母親,正宮庾太後。
“微臣、奴才給太後娘娘請安。”丁曉武隨著眾人一起跪拜下來,口稱千歲。
庾太後一雙靚麗美豔的丹鳳眼沒去瞧別人,而是將目光直接鎖定在丁曉武身上,冷然說道:“丁壯士,哀家請你來宮中賞花,卻遍地尋覓不到,正在納悶之時,未想到丁壯士竟在宮中東遊西蕩,自說自話來到了這蝴蝶池邊,哀家還從未見過對皇宮如此熟門熟路的外人,是以感到非常訝然。”
丁曉武按照先前擬定的謊言,不卑不亢說道:“太後娘娘明鑒,微臣原先在前堂外廣場上等候公公來宣召,但忽然看到西苑影影綽綽,似有什麽鬼鬼祟祟的家夥在暗中窺探。微臣擔心是刺客想要圖謀不軌,情急之下來不及請聖旨,所以尾隨著那廝追蹤到了後庭,未料到最後發覺那廝不過是一隻宮裏養的黃犬,而微臣誤打誤撞竟跟到了這池水旁邊,撞見陛下在此吟詩作文。(.)微臣不敢藏頭露尾,因此才出來拜見。”
“是的是的。”司馬衍也跟著點頭幫腔道:“方才朕在池邊,看到丁愛卿誤尋到這邊來,故而相見。”
皇太後確實派了人監視丁曉武,但後來那跟蹤者被貴安在小徑中快速地四處竄跑給擺脫了,最終沒能再覓到丁曉武的行蹤。直到後來他在小皇帝麵前出現,才有一名禦侍太監趕快前去稟報,但已經耽誤了很長時間。
庾太後對此心知肚明,她見丁曉武沒有點破,以為對方在皇帝麵前給自己留麵子,既然人家肯退一步,自己也不能苦苦進逼。當下沉吟片刻後,她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道:“今日乃是小寒,哀家見宮中臘梅花正開得繁茂,因此特請丁壯士來品梅賞花,以示恩寵,沒想到宮中人等雜亂無章,壯士來此做客,卻無人引路,導致安排失當,出了很多差池,這是哀家治理無方,卻讓丁壯士見笑了。”
“哦,無妨無妨。”丁曉武慌忙磕頭,惶恐道,“太後娘娘對微臣如此費心,實在讓在下榮幸之至。這一路來,包括這蝴蝶池邊的臘梅花都是漂亮鮮豔,讓人觀之流連忘返。”他挖空心思想著稱讚梅花的詩句,正在悲歎自己肚裏墨水有限時,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歌詞,連忙道:“正所謂數剪寒梅傲立雪中,隻為娘娘飄香,此情此景長留微臣心間。”
“哦?哀家還以為丁壯士隻是粗通文墨,原來這詠梅的詩文倒也做得惟妙惟肖。”庾太後聽他口中詩句含情脈脈,不禁神魂一蕩,臉上竟微微感到發熱。她心下一驚,連忙端正心思,對丁曉武道:“丁壯士不必拘禮,請起來回話吧。”
“謝娘娘。”丁曉武趴在地上腿都要發麻了,正呲牙咧嘴勉力支撐之際,聽到此言,頓時如蒙大赦,趕緊爬了起來。
庾太後鳳目張開,望向對方,撲入眼簾的,是一個健碩魁梧如同鋼鑄鐵打般的身板,再配上那濃墨重彩的劍眉星眸,棱角分明的臉頰鼻翼,端的是一個英俊倜儻,器宇軒昂的磊落美男子。庾太後情難自禁,看得有些發癡,再想起方才對方詠梅的詩句,更加的意亂情迷,神魂俱散。
“太後娘娘。”正在庾太後陷入幻夢中時,旁邊唐太監的低沉話語及時將她叫醒,“奴才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姓丁的已然插翅難飛,所有的刀斧..”
他話還沒說完,庾太後忽然開口打斷了他的話語:“你是說所有的豆腐飯啊..待會給哀家留一份做午膳,其他的都賞給下人們吧,不用再留客人一道用膳了。”
唐太監聞言猝然一愣,臉上露出非常吃驚的表情,他還以為自己耳朵聽岔了,怔忡著不知如何回答。
庾太後卻是臉色平靜無波,她目不轉睛地望著丁曉武,以及和他僅相隔兩丈有餘的兒子。冬日的陽光雖然微弱,但仍然映照得十分清晰,把丁曉武的偉岸身影繼續拔高了數倍,就像一座高聳的大山,呈烏雲壓頂之勢,把瘦小的皇帝幾乎全遮蓋在了陰影之下。看著眼前情形,庾太後在腦海中飛速計算著,別看丁曉武現在俯首貼耳,可老虎終究不是綿羊,一旦自己翻臉無情動起手來,他就會在第一時間撲向小皇帝,用不著什麽刀刃兵器,那彪形大漢的一雙鐵錘般的拳頭,一身蠻橫的牛勁就是催命符。無論自己麾下的刀斧手有多快,也快不過對方的暴起發難。
想到這兒,庾太後定了定神,轉頭對唐公公道:“不錯,把多餘的豆腐飯都撤去吧。哀家是有小寒時日吃素的習性,那是為了祭奠哀家小時逝去的祖母。但是旁人並無此項規矩,想那丁壯士乃是能赤手博虎縛熊的猛士,平日裏少不了酒肉補身,若留下來和哀家一起食素,肯定不喜,哀家豈能強人所難?所以這一番心意,留待以後再犒勞丁壯士吧。”
“先生,朕今日完成了您布置的作業,接下來還有時辰還早,朕能不能向丁愛卿請教一些戰策兵法上的謀略規則?丁愛卿曾率領朝廷的仁義之師在長江上痛殲叛賊,出生入死,是朕的股肱之臣。”司馬衍見先生心情大好,趁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哦..作為一國之君,必須智勇雙全,不但要有文韜,更要有武略,皇上的請求自然無可厚非。”吳先生一邊說著,一邊轉頭瞧去,這才注意到旁邊還有個沒見過的陌生人,此人年歲不大,卻生的虎背熊腰英姿勃勃,倒是一員無上的猛將。當下他衝丁曉武點了點頭,說道:“這位就是陣斬韓晃的丁壯士吧,果然儀表不凡。閣下為朝廷舍命殺敵,盡忠保國,不愧為當世楷模。”
眾人正說著話,忽然聽到一句尖聲尖語的嗓子高叫道:“聖母皇太後娘娘駕到!”聲調就像洪鍾般拖得很長,幾乎十裏長街都能聽得一清二楚。
眾人一聽之下,遽然驚起,慌忙列於兩邊,負手而立。隻見禦道上走過來一排數十人的龐大儀仗,隨後一座16人抬的大輦被緩緩放下,從上麵款款走下來一個風姿綽約的宮裝麗人,正是司馬衍的母親,正宮庾太後。
“微臣、奴才給太後娘娘請安。”丁曉武隨著眾人一起跪拜下來,口稱千歲。
庾太後一雙靚麗美豔的丹鳳眼沒去瞧別人,而是將目光直接鎖定在丁曉武身上,冷然說道:“丁壯士,哀家請你來宮中賞花,卻遍地尋覓不到,正在納悶之時,未想到丁壯士竟在宮中東遊西蕩,自說自話來到了這蝴蝶池邊,哀家還從未見過對皇宮如此熟門熟路的外人,是以感到非常訝然。”
丁曉武按照先前擬定的謊言,不卑不亢說道:“太後娘娘明鑒,微臣原先在前堂外廣場上等候公公來宣召,但忽然看到西苑影影綽綽,似有什麽鬼鬼祟祟的家夥在暗中窺探。微臣擔心是刺客想要圖謀不軌,情急之下來不及請聖旨,所以尾隨著那廝追蹤到了後庭,未料到最後發覺那廝不過是一隻宮裏養的黃犬,而微臣誤打誤撞竟跟到了這池水旁邊,撞見陛下在此吟詩作文。(.)微臣不敢藏頭露尾,因此才出來拜見。”
“是的是的。”司馬衍也跟著點頭幫腔道:“方才朕在池邊,看到丁愛卿誤尋到這邊來,故而相見。”
皇太後確實派了人監視丁曉武,但後來那跟蹤者被貴安在小徑中快速地四處竄跑給擺脫了,最終沒能再覓到丁曉武的行蹤。直到後來他在小皇帝麵前出現,才有一名禦侍太監趕快前去稟報,但已經耽誤了很長時間。
庾太後對此心知肚明,她見丁曉武沒有點破,以為對方在皇帝麵前給自己留麵子,既然人家肯退一步,自己也不能苦苦進逼。當下沉吟片刻後,她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道:“今日乃是小寒,哀家見宮中臘梅花正開得繁茂,因此特請丁壯士來品梅賞花,以示恩寵,沒想到宮中人等雜亂無章,壯士來此做客,卻無人引路,導致安排失當,出了很多差池,這是哀家治理無方,卻讓丁壯士見笑了。”
“哦,無妨無妨。”丁曉武慌忙磕頭,惶恐道,“太後娘娘對微臣如此費心,實在讓在下榮幸之至。這一路來,包括這蝴蝶池邊的臘梅花都是漂亮鮮豔,讓人觀之流連忘返。”他挖空心思想著稱讚梅花的詩句,正在悲歎自己肚裏墨水有限時,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歌詞,連忙道:“正所謂數剪寒梅傲立雪中,隻為娘娘飄香,此情此景長留微臣心間。”
“哦?哀家還以為丁壯士隻是粗通文墨,原來這詠梅的詩文倒也做得惟妙惟肖。”庾太後聽他口中詩句含情脈脈,不禁神魂一蕩,臉上竟微微感到發熱。她心下一驚,連忙端正心思,對丁曉武道:“丁壯士不必拘禮,請起來回話吧。”
“謝娘娘。”丁曉武趴在地上腿都要發麻了,正呲牙咧嘴勉力支撐之際,聽到此言,頓時如蒙大赦,趕緊爬了起來。
庾太後鳳目張開,望向對方,撲入眼簾的,是一個健碩魁梧如同鋼鑄鐵打般的身板,再配上那濃墨重彩的劍眉星眸,棱角分明的臉頰鼻翼,端的是一個英俊倜儻,器宇軒昂的磊落美男子。庾太後情難自禁,看得有些發癡,再想起方才對方詠梅的詩句,更加的意亂情迷,神魂俱散。
“太後娘娘。”正在庾太後陷入幻夢中時,旁邊唐太監的低沉話語及時將她叫醒,“奴才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姓丁的已然插翅難飛,所有的刀斧..”
他話還沒說完,庾太後忽然開口打斷了他的話語:“你是說所有的豆腐飯啊..待會給哀家留一份做午膳,其他的都賞給下人們吧,不用再留客人一道用膳了。”
唐太監聞言猝然一愣,臉上露出非常吃驚的表情,他還以為自己耳朵聽岔了,怔忡著不知如何回答。
庾太後卻是臉色平靜無波,她目不轉睛地望著丁曉武,以及和他僅相隔兩丈有餘的兒子。冬日的陽光雖然微弱,但仍然映照得十分清晰,把丁曉武的偉岸身影繼續拔高了數倍,就像一座高聳的大山,呈烏雲壓頂之勢,把瘦小的皇帝幾乎全遮蓋在了陰影之下。看著眼前情形,庾太後在腦海中飛速計算著,別看丁曉武現在俯首貼耳,可老虎終究不是綿羊,一旦自己翻臉無情動起手來,他就會在第一時間撲向小皇帝,用不著什麽刀刃兵器,那彪形大漢的一雙鐵錘般的拳頭,一身蠻橫的牛勁就是催命符。無論自己麾下的刀斧手有多快,也快不過對方的暴起發難。
想到這兒,庾太後定了定神,轉頭對唐公公道:“不錯,把多餘的豆腐飯都撤去吧。哀家是有小寒時日吃素的習性,那是為了祭奠哀家小時逝去的祖母。但是旁人並無此項規矩,想那丁壯士乃是能赤手博虎縛熊的猛士,平日裏少不了酒肉補身,若留下來和哀家一起食素,肯定不喜,哀家豈能強人所難?所以這一番心意,留待以後再犒勞丁壯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