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一場混戰
陳焉沒想到高順在自己澤被蒼生的重創之後竟然能如此迅速的恢複,當即也是詫異不已。[.超多好看小說]可是戰場之上,又怎有時間詫異,陳焉一聲清嘯,真氣流出,長戟抖動,正是一招“遊龍戲鳳”!
這招式乃是龍鳳戟法中威力最強的一招,招式出手,光華一片,高順之前剛剛吃過陳焉的虧,此時萬萬是不敢大意了,望著陳焉長戟刺來,也是舞動長刀,全力以赴!
轟然一聲,兵器交鳴,陳焉虎口本就被呂布震裂,此時又與高順硬拚在了一起,實在是疼痛難忍,一擊之下,又險些丟掉了兵器。
高順見陳焉麵目猙獰,知道陳焉恐怕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冷笑了一聲,叫囂道:“陳焉小兒,若想活命,不如早早投降!”
陳焉咬緊了牙關,啐道:“滾你娘的,老子哪怕戰死,也絕不向你這個小人低頭!”
高順沒想到陳焉死到臨頭還敢嘴硬,長刀呼嘯,又是一招殺來。
可是高順一招剛剛出手,便隻聽見遠處又是一聲弓弦響。高順之前險些被黃忠射中,對黃忠的箭法十分忌憚,如今聽見了弓弦響,自然下意識以為黃忠又在偷襲。
但是高順警惕望向黃忠的時候,卻看見黃忠舞動大刀,正在和呂布糾纏在一起。而這一箭竟然是從另一個方向射來!
高順雖然武藝高強,可是卻剛剛被陳焉重創,此時的內傷尚未痊愈,便是反應都要慢了半拍。
正是這反應不及,害得這一箭“噗”的一聲,竟刺入了高順的肩窩!
射中之後,隻聽不遠處一人高聲叫道:“哇!竟然射中了!看來這高順也太弱了吧!”
陳焉循聲望去,隻看見宋忠手握神火弓,威風凜凜的騎在馬上,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成果。
不過平心而論,宋忠的箭術確實不錯,再加上此時高順舊傷未愈,又與陳焉纏鬥,來不及分心防禦,竟然真的被宋忠偷襲得手。
雖說戰場上暗箭傷人並不能算是光明磊落,可宋忠這人,平素就是猥瑣透頂,怎會在乎這些。
陳焉看著老宋一臉得意的傻笑,不由得心中一暖:自己這個手下,雖說本領不大,但卻是個福將!
既然高順肩窩中箭,陳焉自然要乘勝追擊!趁著高順還未來得及反應,掄起長戟就去追殺。高順不敢戀戰,虛晃了一刀,回馬便走!
一旁呂布正埋頭應付黃忠,此時看見高順出事,嚇了一跳,虎軀巨震,當即高聲呼喝道:“文遠!高順被人暗算了,快來救他!”
張遼倒提著刀,本來在一旁看著這一切,他如何不知道高順被人暗算,正被陳焉追殺。可是一來陳焉是他的朋友兄弟,兩人關係甚好,若是要生死相搏,張遼真的狠不下這個心;而來張遼知道高順是丹鼎教派留在呂布身邊的奸細,知道他早晚會對呂布不利,如今若是能假借陳焉的手除掉高順,也不妨是件美事。
可是如今呂布一聲令下,張遼卻不能不聽,他猶豫了一會兒,卻始終沒能做出決定。
呂布看在眼裏,大怒欲狂,吼道:“張遼,你遲遲不動手!莫非你和陳焉是一夥的?”
張遼沒想到呂布竟然氣成這樣,隻得硬著頭皮,揮刀上前,擋住了陳焉一戟。
陳焉的武藝本來便是張遼傳授,龍鳳戟法更是張遼所教,自己的攻勢在張遼眼前自然如同小兒科。
但戰場之上,又怎能膽怯。陳焉雖然知道自己不是張遼的對手,卻要拚勁全力去和張遼交戰。
轉眼間兩人便拆了三四招,陳焉忽然覺得,麵前的張遼,似乎並沒有那麽厲害,簡直和自己的能力差相仿佛了。(.無彈窗廣告)
怎麽可能?張遼的武藝陳焉十分明白,絕不會是現在的水平。但轉念一想,陳焉立即了然,原來張遼是念在與自己的舊情,故意放水。
想到這裏,陳焉不由得心生感激,衝著張遼微微眨了眨眼。
張遼看見,卻連忙撇嘴回應,言外之意便是千萬不要讓呂布發現,否則張遼在呂布軍中便不好做人了。
這麽張遼和陳焉的小動作暫且不說,那邊呂布和黃忠當真打得是熱火朝天。
呂布焚天戟上三昧真火熊熊燃燒,直逼得黃忠步步後退。黃忠雖然悍勇,在呂布麵前,卻始終難以占到優勢。
但呂布雖看似稍占上風,但他肩膀畢竟幾日前被黃忠射中,此時舊傷還未痊愈。呂布臉上並不顯露出來,心中卻是有苦自己知。
若是短時間之內拿不下黃忠的話,呂布恐怕會因為舊傷爆裂,敗下陣來!
雖然呂布心中知道,可是黃忠畢竟太過高強,呂布短時間之內還真是拿不下來他!如此局勢,對呂布軍來說可謂不妙。畢竟軍陣之外,還有一個徐榮正在虎視眈眈!
便在此時,陳焉縱馬上前,與張遼近身交戰,陳焉低聲說道:“李肅是內奸的事,文遠將軍早就知道吧?”
張遼沒想到陳焉有此一問,微微一愣,點頭說道:“確是如此。隻不過為了李肅的安全,我隻能瞞了你了。”
陳焉知道張遼身不由己,倒也並不多加責怪,又問道:“可是你可曾知道,李肅和高順一樣,都是丹鼎派潛伏在呂布身邊的奸細!”
聽到此話,張遼虎軀巨震!他一臉驚詫,並不像是裝出來的,可見張遼對此事的確不知情。
陳焉說道:“文遠將軍,你果然蒙在鼓裏!你以為呂布此時還安全嗎?他已經被丹鼎派的人包圍了啊!”
張遼短歎了一聲,說道:“我說為何當初要與李肅商量揭發高順的時候,他百般勸阻我,原來這家夥也是丹鼎教徒……”說到這裏,張遼忽然警惕地望向陳焉,說道:“君郎,我對你推心置腹,你可莫要騙我?”
陳焉猛地搖頭,說道:“我怎麽會騙你,再說李肅究竟是不是丹鼎教徒,日後自然會有暴露的一天。隻不過將軍你……”
張遼眉頭一皺,問道:“我怎麽了?”
陳焉說道:“你此時在呂布身邊,是唯一一個對他忠心耿耿的人了,可是呂布卻被丹鼎教的人牢牢掌握住,我怕以後他們會對你不利啊!”
張遼聽罷,神色頗為猶豫,似乎陷入了沉思。陳焉說的不錯,此時呂布身邊,雖然仍有魏續、宋惠、侯成、郝萌、曹性等人,可畢竟真正的心腹,卻是李肅和高順。如果這兩人都是丹鼎教的人的話,那麽張遼恐怕就是他們下一個要除掉的人了。
想到這裏,張遼不由得心中一冷,但片刻之後,張遼便搖了搖頭,說道:“君郎,不必勸我,我與呂布將軍同生共死,是萬萬不能夠背叛他,扔下他不管的。”
陳焉聽罷,心中不免十分感慨,張遼這人果然如同曆史記載一般重情重義,是條好漢!
陳焉望著張遼,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希望張遼將軍好好保重。如今時機成熟,我便要發動總攻了!”
此言說罷,陳焉也不給張遼反應機會,當即一聲高喊道:“全軍突擊!”
此時呂布的騎兵部隊仍與黃忠廝殺一片,根本未能結成陣勢,而高順又中了一箭,已經退走。僅僅剩下張遼一人帶隊抵禦。
而徐榮陣容肅整,人數眾多,可謂是虎狼之師。陳焉一聲令下之後,徐榮帶著三軍,便如同海嘯一般向著長安城奔湧而來!
呂布望見這般陣勢,心中不免慌了,當即虛晃一招,跳出黃忠的攻擊,對張遼喊道:“文遠,你先抵擋一陣,我去搬救兵來!”
張遼聽聞此話,不由得暗暗生氣。呂布此番出征,幾乎是帶了全部兵馬出來,如何還有救兵?他這麽說,無非便是自己急著逃命罷了。
但張遼卻又不可違抗,隻得帶領手下兵馬,牢牢把守住城門,任由呂布先走。
長安城門雖然寬闊,卻也不能讓如此多的兵馬同時經過,轉眼之間,這城門變成了一片地獄,擁擠之下,不少騎兵掉下了馬,不少步兵更是被踩成了肉泥。
轉眼間長安城下哭聲震天。陳焉看在眼裏,心中卻不免為這些士兵感到同情。可是這亂世天下,便是如此,一將功成萬骨枯,事實麵前,再多的悲天憫人也是無用。
徐榮帶軍衝殺了一陣,終於衝到了長安城下,此時張遼正親自帶兵斷後,兩人再次相見,竟是如此的場景。
徐榮經過一番激戰,自然是狼狽不已,頭盔歪戴,血染征袍。張遼廝殺之後,更是狼狽,他滿麵血汙,鎧甲也都破損了。
徐榮素來知道張遼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倒也並不為難,當即說道:“文遠,咱們也算有點交情,長安城我們破定了,不如勸告呂布,早些投降吧。”
張遼咬牙搖頭說道:“罷了,徐榮將軍,咱們雖曾是朋友,但如今相見,便是敵人。我乃軍人,軍人絕不投降!”
徐榮手下將士見張遼言語頂撞,便要上前衝殺,徐榮卻擺了擺手,說道:“算了,今日咱們已大獲全勝,不急於一時。”
張遼聽到,卻知道徐榮乃是因為惜才,才沒有對自己趕盡殺絕,當即對徐榮點了點頭,帶著殘餘手下,退回了長安……
(cqs!)
陳焉沒想到高順在自己澤被蒼生的重創之後竟然能如此迅速的恢複,當即也是詫異不已。[.超多好看小說]可是戰場之上,又怎有時間詫異,陳焉一聲清嘯,真氣流出,長戟抖動,正是一招“遊龍戲鳳”!
這招式乃是龍鳳戟法中威力最強的一招,招式出手,光華一片,高順之前剛剛吃過陳焉的虧,此時萬萬是不敢大意了,望著陳焉長戟刺來,也是舞動長刀,全力以赴!
轟然一聲,兵器交鳴,陳焉虎口本就被呂布震裂,此時又與高順硬拚在了一起,實在是疼痛難忍,一擊之下,又險些丟掉了兵器。
高順見陳焉麵目猙獰,知道陳焉恐怕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冷笑了一聲,叫囂道:“陳焉小兒,若想活命,不如早早投降!”
陳焉咬緊了牙關,啐道:“滾你娘的,老子哪怕戰死,也絕不向你這個小人低頭!”
高順沒想到陳焉死到臨頭還敢嘴硬,長刀呼嘯,又是一招殺來。
可是高順一招剛剛出手,便隻聽見遠處又是一聲弓弦響。高順之前險些被黃忠射中,對黃忠的箭法十分忌憚,如今聽見了弓弦響,自然下意識以為黃忠又在偷襲。
但是高順警惕望向黃忠的時候,卻看見黃忠舞動大刀,正在和呂布糾纏在一起。而這一箭竟然是從另一個方向射來!
高順雖然武藝高強,可是卻剛剛被陳焉重創,此時的內傷尚未痊愈,便是反應都要慢了半拍。
正是這反應不及,害得這一箭“噗”的一聲,竟刺入了高順的肩窩!
射中之後,隻聽不遠處一人高聲叫道:“哇!竟然射中了!看來這高順也太弱了吧!”
陳焉循聲望去,隻看見宋忠手握神火弓,威風凜凜的騎在馬上,笑吟吟的看著自己的成果。
不過平心而論,宋忠的箭術確實不錯,再加上此時高順舊傷未愈,又與陳焉纏鬥,來不及分心防禦,竟然真的被宋忠偷襲得手。
雖說戰場上暗箭傷人並不能算是光明磊落,可宋忠這人,平素就是猥瑣透頂,怎會在乎這些。
陳焉看著老宋一臉得意的傻笑,不由得心中一暖:自己這個手下,雖說本領不大,但卻是個福將!
既然高順肩窩中箭,陳焉自然要乘勝追擊!趁著高順還未來得及反應,掄起長戟就去追殺。高順不敢戀戰,虛晃了一刀,回馬便走!
一旁呂布正埋頭應付黃忠,此時看見高順出事,嚇了一跳,虎軀巨震,當即高聲呼喝道:“文遠!高順被人暗算了,快來救他!”
張遼倒提著刀,本來在一旁看著這一切,他如何不知道高順被人暗算,正被陳焉追殺。可是一來陳焉是他的朋友兄弟,兩人關係甚好,若是要生死相搏,張遼真的狠不下這個心;而來張遼知道高順是丹鼎教派留在呂布身邊的奸細,知道他早晚會對呂布不利,如今若是能假借陳焉的手除掉高順,也不妨是件美事。
可是如今呂布一聲令下,張遼卻不能不聽,他猶豫了一會兒,卻始終沒能做出決定。
呂布看在眼裏,大怒欲狂,吼道:“張遼,你遲遲不動手!莫非你和陳焉是一夥的?”
張遼沒想到呂布竟然氣成這樣,隻得硬著頭皮,揮刀上前,擋住了陳焉一戟。
陳焉的武藝本來便是張遼傳授,龍鳳戟法更是張遼所教,自己的攻勢在張遼眼前自然如同小兒科。
但戰場之上,又怎能膽怯。陳焉雖然知道自己不是張遼的對手,卻要拚勁全力去和張遼交戰。
轉眼間兩人便拆了三四招,陳焉忽然覺得,麵前的張遼,似乎並沒有那麽厲害,簡直和自己的能力差相仿佛了。(.無彈窗廣告)
怎麽可能?張遼的武藝陳焉十分明白,絕不會是現在的水平。但轉念一想,陳焉立即了然,原來張遼是念在與自己的舊情,故意放水。
想到這裏,陳焉不由得心生感激,衝著張遼微微眨了眨眼。
張遼看見,卻連忙撇嘴回應,言外之意便是千萬不要讓呂布發現,否則張遼在呂布軍中便不好做人了。
這麽張遼和陳焉的小動作暫且不說,那邊呂布和黃忠當真打得是熱火朝天。
呂布焚天戟上三昧真火熊熊燃燒,直逼得黃忠步步後退。黃忠雖然悍勇,在呂布麵前,卻始終難以占到優勢。
但呂布雖看似稍占上風,但他肩膀畢竟幾日前被黃忠射中,此時舊傷還未痊愈。呂布臉上並不顯露出來,心中卻是有苦自己知。
若是短時間之內拿不下黃忠的話,呂布恐怕會因為舊傷爆裂,敗下陣來!
雖然呂布心中知道,可是黃忠畢竟太過高強,呂布短時間之內還真是拿不下來他!如此局勢,對呂布軍來說可謂不妙。畢竟軍陣之外,還有一個徐榮正在虎視眈眈!
便在此時,陳焉縱馬上前,與張遼近身交戰,陳焉低聲說道:“李肅是內奸的事,文遠將軍早就知道吧?”
張遼沒想到陳焉有此一問,微微一愣,點頭說道:“確是如此。隻不過為了李肅的安全,我隻能瞞了你了。”
陳焉知道張遼身不由己,倒也並不多加責怪,又問道:“可是你可曾知道,李肅和高順一樣,都是丹鼎派潛伏在呂布身邊的奸細!”
聽到此話,張遼虎軀巨震!他一臉驚詫,並不像是裝出來的,可見張遼對此事的確不知情。
陳焉說道:“文遠將軍,你果然蒙在鼓裏!你以為呂布此時還安全嗎?他已經被丹鼎派的人包圍了啊!”
張遼短歎了一聲,說道:“我說為何當初要與李肅商量揭發高順的時候,他百般勸阻我,原來這家夥也是丹鼎教徒……”說到這裏,張遼忽然警惕地望向陳焉,說道:“君郎,我對你推心置腹,你可莫要騙我?”
陳焉猛地搖頭,說道:“我怎麽會騙你,再說李肅究竟是不是丹鼎教徒,日後自然會有暴露的一天。隻不過將軍你……”
張遼眉頭一皺,問道:“我怎麽了?”
陳焉說道:“你此時在呂布身邊,是唯一一個對他忠心耿耿的人了,可是呂布卻被丹鼎教的人牢牢掌握住,我怕以後他們會對你不利啊!”
張遼聽罷,神色頗為猶豫,似乎陷入了沉思。陳焉說的不錯,此時呂布身邊,雖然仍有魏續、宋惠、侯成、郝萌、曹性等人,可畢竟真正的心腹,卻是李肅和高順。如果這兩人都是丹鼎教的人的話,那麽張遼恐怕就是他們下一個要除掉的人了。
想到這裏,張遼不由得心中一冷,但片刻之後,張遼便搖了搖頭,說道:“君郎,不必勸我,我與呂布將軍同生共死,是萬萬不能夠背叛他,扔下他不管的。”
陳焉聽罷,心中不免十分感慨,張遼這人果然如同曆史記載一般重情重義,是條好漢!
陳焉望著張遼,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希望張遼將軍好好保重。如今時機成熟,我便要發動總攻了!”
此言說罷,陳焉也不給張遼反應機會,當即一聲高喊道:“全軍突擊!”
此時呂布的騎兵部隊仍與黃忠廝殺一片,根本未能結成陣勢,而高順又中了一箭,已經退走。僅僅剩下張遼一人帶隊抵禦。
而徐榮陣容肅整,人數眾多,可謂是虎狼之師。陳焉一聲令下之後,徐榮帶著三軍,便如同海嘯一般向著長安城奔湧而來!
呂布望見這般陣勢,心中不免慌了,當即虛晃一招,跳出黃忠的攻擊,對張遼喊道:“文遠,你先抵擋一陣,我去搬救兵來!”
張遼聽聞此話,不由得暗暗生氣。呂布此番出征,幾乎是帶了全部兵馬出來,如何還有救兵?他這麽說,無非便是自己急著逃命罷了。
但張遼卻又不可違抗,隻得帶領手下兵馬,牢牢把守住城門,任由呂布先走。
長安城門雖然寬闊,卻也不能讓如此多的兵馬同時經過,轉眼之間,這城門變成了一片地獄,擁擠之下,不少騎兵掉下了馬,不少步兵更是被踩成了肉泥。
轉眼間長安城下哭聲震天。陳焉看在眼裏,心中卻不免為這些士兵感到同情。可是這亂世天下,便是如此,一將功成萬骨枯,事實麵前,再多的悲天憫人也是無用。
徐榮帶軍衝殺了一陣,終於衝到了長安城下,此時張遼正親自帶兵斷後,兩人再次相見,竟是如此的場景。
徐榮經過一番激戰,自然是狼狽不已,頭盔歪戴,血染征袍。張遼廝殺之後,更是狼狽,他滿麵血汙,鎧甲也都破損了。
徐榮素來知道張遼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倒也並不為難,當即說道:“文遠,咱們也算有點交情,長安城我們破定了,不如勸告呂布,早些投降吧。”
張遼咬牙搖頭說道:“罷了,徐榮將軍,咱們雖曾是朋友,但如今相見,便是敵人。我乃軍人,軍人絕不投降!”
徐榮手下將士見張遼言語頂撞,便要上前衝殺,徐榮卻擺了擺手,說道:“算了,今日咱們已大獲全勝,不急於一時。”
張遼聽到,卻知道徐榮乃是因為惜才,才沒有對自己趕盡殺絕,當即對徐榮點了點頭,帶著殘餘手下,退回了長安……
(c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