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便在此時,在徐州以南,距離彭城不遠的丹陽,一支軍隊逐漸成形。
丹陽,這是曆史上著名的猛士之鄉,丹陽的士兵,個個都是驍勇善戰的好手。
陶謙隻因做過丹陽太守,而募集了一批丹陽猛士,從此叱吒風雲,成為了一方霸主。
而這次這位從丹陽發家的人,到底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作:孫策!
孫策帶著手下呂範、孫河二人,在袁術的鼓勵下,從丹陽曲阿爭到了一千精兵。孫策看著手下尚未訓練過的卻個個身強體健的弟兄,忽然感到一陣激動。
“父親,”孫策默默在心中說著,“您放心,我有生之年,定會一統江東,為您複仇!請您安息吧!”
想到孫堅死時那不甘的眼神和聲嘶力竭的呼喊,孫策虎目含淚,咬碎銀牙,勢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可此時意氣風發的孫策卻想不到,自己募兵的事情已經被一個人暗暗留上了心。
召集完了兵馬之後,孫策便一馬當下,身旁領著呂範孫河兩人,向壽春而去。
天色漸漸向晚,孫策帶著兵卒在小路上奔行,忽然前麵火光晃動,似乎有人影前來。孫策皺了皺眉,問呂範道:“前麵是什麽地方?”
呂範答道:“前麵該是涇縣,可是咱們所走的乃是小路,離官道甚遠,何況天色已晚,怎麽還會有人在此呢?”
孫策暗暗留上了心,吩咐自己族弟孫河道:“別急著前進,咱們放緩腳步,雖是待命。”
這群丹陽兵未經訓練,又都是年少勇猛的小夥子,膽大包天,自然不把孫策的話放在心上。惟獨孫河知道情況不妙,十分警惕的四下探看。
孫策見前麵火光漸漸多了,問呂範道:“涇縣是誰的地盤?”
呂範連忙答道:“祖郎。”
孫策點了點頭,尚未回話,忽然一聲炮響,前麵火光移動迅速,向著自己而來,兩邊密林中也是瑟瑟響動,顯然一支軍馬正在合圍過來!
孫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當即虎吼一聲:“全軍警惕!準備禦敵!”
可惜這丹陽兵剛剛才招募到手,根本未經過訓練,如何能做出快速的反應?
倒是呂範目光如炬,當即說道:“伯符,咱們此時三麵被圍,惟獨西麵林中一帶火光並不密集,咱們可以奪路逃走!”
孫策冷靜下來,知道呂範所言不錯,當即策馬挺槍,直向西麵衝去。
未走幾步,忽然樹林中鑽出了一支騎兵,為首一人麵目凶惡,正是涇縣首領祖郎,隻聽他朗聲笑道:“黃口孺子,誰讓你在我眼皮底下招募士兵,你難道想造反嗎?”
孫策知道丹陽一支是生產精兵之地,因此丹陽周邊的軍閥十分忌諱別人來此處募兵,簡直便如在自家後院偷竊果實一般,這次自己考慮不周,招惹到了祖郎這般狠角色,也是在所難免,當即答道:“抱歉,小子初來乍到,不懂事務,望您高抬貴手,日後定有回報。”
沒想到祖郎冷哼一聲,說道:“我也不要你回報,竟敢在我地盤搶我的人馬,這要是傳出去了我還怎麽混下去?不給你點教訓,天下人怎知道我祖郎的手段!”
說罷竟是揮起大刀,直衝向孫策。
孫策怎想到這祖郎敬酒不吃吃罰酒,也不顧自己兵力薄弱,挺槍迎著祖郎而上。
祖郎自負身經百戰,不把孫策這後生小輩放在眼裏,揮刀直驅,口中大吼。
孫策則不慌不忙,看準了時機,一槍刺去,“當”的一聲,正正刺在祖郎手腕處。
祖郎沒想到孫策槍法又快有準,當即慘呼一聲,手上拿捏不穩,長刀掉到地上,回馬就走,口中叫道:“殺光這群畜生!殺光這群畜生!”
孫策還欲再追,可惜祖郎兵馬太多,立刻就將孫策緊緊圍在當中,讓孫策不得突圍。
孫策奮起神威,把槍舞得如漫天雪花一般,片刻竟刺殺了數十敵軍。祖郎軍雖人多勢眾,卻沒想到這小小青年將軍這般神勇,漸漸失去了鬥誌,無人敢上前來。
孫策越戰越勇,看準了機會,猛地一聲吼,策馬向西衝去!祖郎軍反應不及,竟被孫策衝出了一條血路。
呂範孫河二人帶兵緊緊跟著孫策,頭也不回地向西突圍,可是丹陽兵都是徒步,又沒來得及配上鎧甲,祖郎軍掩殺了一陣,斬殺了不少丹陽兵。
足足跑了一夜,孫策終於逃離了涇縣,躲過了祖郎的追殺,等他回頭細看的時候,卻像被迎頭潑了一盆涼水。(.)
辛辛苦苦招募來的丹陽猛士,如今竟隻剩下三四百人左右了,對於在亂世中剛剛起步的孫策來說,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呂範見孫策表情悲慟,連忙過來說道:“伯符,咱們初出茅廬,遭遇挫折在所難免,不如先去袁術那邊,討回孫堅將軍的舊部,再回來報仇雪恨。”
孫策想到程普韓當等人還在袁術手中,點了點頭,道:“對!若是能帶著父親的舊部來,區區祖郎何足道哉!我要報仇雪恨!”
說罷重整了旗鼓,一路繼續向壽春而去。
壽春城中,袁術似乎還在等待著滿載而歸的孫策,但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孫策回來的時候,渾身都是血汙,還帶著一群殘兵敗將。
袁術見孫策如此狼狽,連忙迎上去問道:“怎麽了伯符,這募兵之旅遇到什麽危險了麽?”
孫策咬牙切齒說道:“涇縣祖郎,竟然膽敢伏擊我,我定要讓他血債血償!”
袁術聽說孫策是中了祖郎的埋伏,臉上忽然現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但一閃即逝,連忙說道:“好小子,竟敢動我的人,我這便出兵幫你報仇如何?”
孫策聽袁術說了這話,搖了搖頭,道:“男子漢大丈夫,豈能靠別人援手才能報仇?大人,我父親曾有一千人馬在你手下,我隻願討回這一千兵馬,這仇,我要親手報了!”
袁術皺眉道:“祖郎盤踞涇縣,手下人馬沒有一萬也有五千,你隻要一千人馬,怎麽能行?”
孫策慷慨說道:“我孫家精兵無不以一當十,再加上眼下五百丹陽兵,蕩平小小祖郎想必不是問題!”
袁術見孫策這般激昂,不禁也被感染,當即同意道:“令尊的一千兵馬我原封未動,這便交給你統領吧!祖郎凶狠異常,伯符可要小心了啊。這仗若是贏了,我便讓你做九江太守!”
孫策點了點頭,意氣風發,轉身就要去清點兵馬。
走了幾步,袁術忽然叫住孫策道:“伯符……”
孫策轉過身來,問道:“大人還有什麽事麽?”
袁術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我若是能有你這麽個兒子,哪怕就是死了,也都沒什麽怨恨了啊!”
孫策見袁術欣賞自己之情流露無遺,心中也很感激,微微一笑,也不多說什麽,連忙和程普韓當黃蓋等人匯合去了。
程普一行人在孫堅不幸戰死之後就被收編在了袁術手下,雖心中念著跟隨少主孫策為孫堅報仇,奈何袁術狼子野心,一直不願將這支江東精兵放手,因此程普等人一直沒有機會和孫策親近。
如今孫策終於得到了袁術的許可,見到了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們。
程普拉著孫策的手,雙目流淚,激動道:“少主,咱們苦等了這麽久,終於又能跟您一起奮鬥了,隻要孫家還後繼有人,孫家軍的旗幟就不會倒下,主公的仇咱們一定要報!”
黃蓋也是老淚縱橫,頻頻低頭拭淚。
孫策點頭道:“父親臨死的遺願就是要咱們打下江東,成就一番基業,有各位叔伯在,策不愁大事不成!”
眾將紛紛點頭表示。
忽然韓當說道:“聽說少主在涇縣被祖郎伏擊,新招募的丹陽精兵也幾乎全軍覆沒?”
孫策聽到此事,當即怒火中燒,道:“不錯!”
韓當一拍大腿,說道:“祖郎這人莫非沒聽過咱們孫家軍的名號麽?咱們這便殺回去讓他見識見識!”
眾人剛剛和孫策重逢,心中都是憋著一口氣沒出發泄,如今聽到祖郎之事,更是二話不說,磨刀霍霍就要出發。
孫策看在眼中,頗感欣慰,當即帶著這一千兵馬就向涇縣而去。
祖郎自然也不是第一天在這亂世上混,顯然聽說了孫策前來複仇的消息,隻不過祖郎覺得孫策年紀輕輕,沒什麽作戰經驗,恐怕成不了大事,當即仍是在城外山林中做好了埋伏,隻等著傻小子孫策走入陷阱。
孫策帶兵在涇縣遠處山頭細看,望著涇縣旁的山林,對身旁呂範說道:“你看那山林中殺氣騰騰,顯然部有伏兵,祖郎這廝,還當我是毛頭小子?這點小把戲難道能騙得到我麽?”
呂範道:“不如將計就計,咱們先選出一支死士去將祖郎的伏兵引誘出來,之後再領剩餘部隊在後方偷襲敵人,定能殺的他們收尾不得相顧。”
孫策聞言大喜道:“這計謀不錯,這樣,我先帶著二百兄弟去引誘伏兵,程普將軍,剩下的援軍由您來統領!”
呂範搖頭道:“將軍萬金之軀,怎能以身犯險?”
孫策道:“為將者不能身先士卒,三軍將士又怎能為我賣命?”
眾將士聽了這話,都不自覺的回想起了孫堅,突然發覺麵前這年輕的將軍就如他父親一樣,天生就是個做將軍的料。
呂範也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將軍保重!”
孫策高喊一聲:“兒郎們!上!”說罷策馬揮鞭,直向著涇縣而去。
果然不出孫策所料,等他的兵馬到了山林之中,兩旁又是窸窸窣窣一陣響聲,之後不少刀斧手衝了出來,向孫策撲去。
孫策冷笑一聲,策馬挺槍,大喝道:“有多少伏兵,這便都給我滾出來吧!”
忽然山林裏一人笑道:“小小孫策,隻有二百人馬能成什麽氣候?上次讓你跑了,這次定要要你的命!”這人麵目凶惡,正是祖郎。
孫策見祖郎伏兵約有兩千,並不算多,且已經傾巢而出,當即大吼道:“程普將軍,還等什麽?”
祖郎還以為孫策乃是虛張聲勢,沒想到遠處竟應聲傳來了馬蹄聲響。
一支騎兵部隊衝鋒而來,領頭三人乃是孫家老將:程普、韓當、黃蓋三人。
這三人久經沙場,無論是經驗還是身手都是當世一流,祖郎縱然獨霸一方,但是在這三人麵前,便如同三歲兒童一般。
三員老將挺槍揮劍,一路凱旋,將祖郎的伏兵殺的丟盔卸甲。
這邊孫策也是趁著祖郎伏兵手忙腳亂,從內向外突擊,祖郎的伏兵在兩下圍攻之下,頓時變得不堪一擊。
祖郎見大事不妙,腳底抹油,飛一般的跑回了涇縣城中,將城門緊緊關上,無論孫策在城下如何叫罵,祖郎就是堅守不出。
程普一旁笑道:“這次咱們殺了他兩千有餘,算得上懲戒他一番了。”
孫策點頭道:“這次就權當給他點教訓,等我來日軍馬壯大,定要讓他做我的階下囚!”
說罷又領著眾將官在城下叫罵了一陣,之後領軍退回壽春,向袁術請賞去了。
而這一場勝仗,為孫策以後樹立“江東小霸王”的威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丹陽,這是曆史上著名的猛士之鄉,丹陽的士兵,個個都是驍勇善戰的好手。
陶謙隻因做過丹陽太守,而募集了一批丹陽猛士,從此叱吒風雲,成為了一方霸主。
而這次這位從丹陽發家的人,到底是誰呢?
他的名字,叫作:孫策!
孫策帶著手下呂範、孫河二人,在袁術的鼓勵下,從丹陽曲阿爭到了一千精兵。孫策看著手下尚未訓練過的卻個個身強體健的弟兄,忽然感到一陣激動。
“父親,”孫策默默在心中說著,“您放心,我有生之年,定會一統江東,為您複仇!請您安息吧!”
想到孫堅死時那不甘的眼神和聲嘶力竭的呼喊,孫策虎目含淚,咬碎銀牙,勢要做出一番事業來!
可此時意氣風發的孫策卻想不到,自己募兵的事情已經被一個人暗暗留上了心。
召集完了兵馬之後,孫策便一馬當下,身旁領著呂範孫河兩人,向壽春而去。
天色漸漸向晚,孫策帶著兵卒在小路上奔行,忽然前麵火光晃動,似乎有人影前來。孫策皺了皺眉,問呂範道:“前麵是什麽地方?”
呂範答道:“前麵該是涇縣,可是咱們所走的乃是小路,離官道甚遠,何況天色已晚,怎麽還會有人在此呢?”
孫策暗暗留上了心,吩咐自己族弟孫河道:“別急著前進,咱們放緩腳步,雖是待命。”
這群丹陽兵未經訓練,又都是年少勇猛的小夥子,膽大包天,自然不把孫策的話放在心上。惟獨孫河知道情況不妙,十分警惕的四下探看。
孫策見前麵火光漸漸多了,問呂範道:“涇縣是誰的地盤?”
呂範連忙答道:“祖郎。”
孫策點了點頭,尚未回話,忽然一聲炮響,前麵火光移動迅速,向著自己而來,兩邊密林中也是瑟瑟響動,顯然一支軍馬正在合圍過來!
孫策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當即虎吼一聲:“全軍警惕!準備禦敵!”
可惜這丹陽兵剛剛才招募到手,根本未經過訓練,如何能做出快速的反應?
倒是呂範目光如炬,當即說道:“伯符,咱們此時三麵被圍,惟獨西麵林中一帶火光並不密集,咱們可以奪路逃走!”
孫策冷靜下來,知道呂範所言不錯,當即策馬挺槍,直向西麵衝去。
未走幾步,忽然樹林中鑽出了一支騎兵,為首一人麵目凶惡,正是涇縣首領祖郎,隻聽他朗聲笑道:“黃口孺子,誰讓你在我眼皮底下招募士兵,你難道想造反嗎?”
孫策知道丹陽一支是生產精兵之地,因此丹陽周邊的軍閥十分忌諱別人來此處募兵,簡直便如在自家後院偷竊果實一般,這次自己考慮不周,招惹到了祖郎這般狠角色,也是在所難免,當即答道:“抱歉,小子初來乍到,不懂事務,望您高抬貴手,日後定有回報。”
沒想到祖郎冷哼一聲,說道:“我也不要你回報,竟敢在我地盤搶我的人馬,這要是傳出去了我還怎麽混下去?不給你點教訓,天下人怎知道我祖郎的手段!”
說罷竟是揮起大刀,直衝向孫策。
孫策怎想到這祖郎敬酒不吃吃罰酒,也不顧自己兵力薄弱,挺槍迎著祖郎而上。
祖郎自負身經百戰,不把孫策這後生小輩放在眼裏,揮刀直驅,口中大吼。
孫策則不慌不忙,看準了時機,一槍刺去,“當”的一聲,正正刺在祖郎手腕處。
祖郎沒想到孫策槍法又快有準,當即慘呼一聲,手上拿捏不穩,長刀掉到地上,回馬就走,口中叫道:“殺光這群畜生!殺光這群畜生!”
孫策還欲再追,可惜祖郎兵馬太多,立刻就將孫策緊緊圍在當中,讓孫策不得突圍。
孫策奮起神威,把槍舞得如漫天雪花一般,片刻竟刺殺了數十敵軍。祖郎軍雖人多勢眾,卻沒想到這小小青年將軍這般神勇,漸漸失去了鬥誌,無人敢上前來。
孫策越戰越勇,看準了機會,猛地一聲吼,策馬向西衝去!祖郎軍反應不及,竟被孫策衝出了一條血路。
呂範孫河二人帶兵緊緊跟著孫策,頭也不回地向西突圍,可是丹陽兵都是徒步,又沒來得及配上鎧甲,祖郎軍掩殺了一陣,斬殺了不少丹陽兵。
足足跑了一夜,孫策終於逃離了涇縣,躲過了祖郎的追殺,等他回頭細看的時候,卻像被迎頭潑了一盆涼水。(.)
辛辛苦苦招募來的丹陽猛士,如今竟隻剩下三四百人左右了,對於在亂世中剛剛起步的孫策來說,這簡直是晴天霹靂。
呂範見孫策表情悲慟,連忙過來說道:“伯符,咱們初出茅廬,遭遇挫折在所難免,不如先去袁術那邊,討回孫堅將軍的舊部,再回來報仇雪恨。”
孫策想到程普韓當等人還在袁術手中,點了點頭,道:“對!若是能帶著父親的舊部來,區區祖郎何足道哉!我要報仇雪恨!”
說罷重整了旗鼓,一路繼續向壽春而去。
壽春城中,袁術似乎還在等待著滿載而歸的孫策,但他萬萬想不到的是,孫策回來的時候,渾身都是血汙,還帶著一群殘兵敗將。
袁術見孫策如此狼狽,連忙迎上去問道:“怎麽了伯符,這募兵之旅遇到什麽危險了麽?”
孫策咬牙切齒說道:“涇縣祖郎,竟然膽敢伏擊我,我定要讓他血債血償!”
袁術聽說孫策是中了祖郎的埋伏,臉上忽然現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但一閃即逝,連忙說道:“好小子,竟敢動我的人,我這便出兵幫你報仇如何?”
孫策聽袁術說了這話,搖了搖頭,道:“男子漢大丈夫,豈能靠別人援手才能報仇?大人,我父親曾有一千人馬在你手下,我隻願討回這一千兵馬,這仇,我要親手報了!”
袁術皺眉道:“祖郎盤踞涇縣,手下人馬沒有一萬也有五千,你隻要一千人馬,怎麽能行?”
孫策慷慨說道:“我孫家精兵無不以一當十,再加上眼下五百丹陽兵,蕩平小小祖郎想必不是問題!”
袁術見孫策這般激昂,不禁也被感染,當即同意道:“令尊的一千兵馬我原封未動,這便交給你統領吧!祖郎凶狠異常,伯符可要小心了啊。這仗若是贏了,我便讓你做九江太守!”
孫策點了點頭,意氣風發,轉身就要去清點兵馬。
走了幾步,袁術忽然叫住孫策道:“伯符……”
孫策轉過身來,問道:“大人還有什麽事麽?”
袁術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我若是能有你這麽個兒子,哪怕就是死了,也都沒什麽怨恨了啊!”
孫策見袁術欣賞自己之情流露無遺,心中也很感激,微微一笑,也不多說什麽,連忙和程普韓當黃蓋等人匯合去了。
程普一行人在孫堅不幸戰死之後就被收編在了袁術手下,雖心中念著跟隨少主孫策為孫堅報仇,奈何袁術狼子野心,一直不願將這支江東精兵放手,因此程普等人一直沒有機會和孫策親近。
如今孫策終於得到了袁術的許可,見到了忠心耿耿的老部下們。
程普拉著孫策的手,雙目流淚,激動道:“少主,咱們苦等了這麽久,終於又能跟您一起奮鬥了,隻要孫家還後繼有人,孫家軍的旗幟就不會倒下,主公的仇咱們一定要報!”
黃蓋也是老淚縱橫,頻頻低頭拭淚。
孫策點頭道:“父親臨死的遺願就是要咱們打下江東,成就一番基業,有各位叔伯在,策不愁大事不成!”
眾將紛紛點頭表示。
忽然韓當說道:“聽說少主在涇縣被祖郎伏擊,新招募的丹陽精兵也幾乎全軍覆沒?”
孫策聽到此事,當即怒火中燒,道:“不錯!”
韓當一拍大腿,說道:“祖郎這人莫非沒聽過咱們孫家軍的名號麽?咱們這便殺回去讓他見識見識!”
眾人剛剛和孫策重逢,心中都是憋著一口氣沒出發泄,如今聽到祖郎之事,更是二話不說,磨刀霍霍就要出發。
孫策看在眼中,頗感欣慰,當即帶著這一千兵馬就向涇縣而去。
祖郎自然也不是第一天在這亂世上混,顯然聽說了孫策前來複仇的消息,隻不過祖郎覺得孫策年紀輕輕,沒什麽作戰經驗,恐怕成不了大事,當即仍是在城外山林中做好了埋伏,隻等著傻小子孫策走入陷阱。
孫策帶兵在涇縣遠處山頭細看,望著涇縣旁的山林,對身旁呂範說道:“你看那山林中殺氣騰騰,顯然部有伏兵,祖郎這廝,還當我是毛頭小子?這點小把戲難道能騙得到我麽?”
呂範道:“不如將計就計,咱們先選出一支死士去將祖郎的伏兵引誘出來,之後再領剩餘部隊在後方偷襲敵人,定能殺的他們收尾不得相顧。”
孫策聞言大喜道:“這計謀不錯,這樣,我先帶著二百兄弟去引誘伏兵,程普將軍,剩下的援軍由您來統領!”
呂範搖頭道:“將軍萬金之軀,怎能以身犯險?”
孫策道:“為將者不能身先士卒,三軍將士又怎能為我賣命?”
眾將士聽了這話,都不自覺的回想起了孫堅,突然發覺麵前這年輕的將軍就如他父親一樣,天生就是個做將軍的料。
呂範也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將軍保重!”
孫策高喊一聲:“兒郎們!上!”說罷策馬揮鞭,直向著涇縣而去。
果然不出孫策所料,等他的兵馬到了山林之中,兩旁又是窸窸窣窣一陣響聲,之後不少刀斧手衝了出來,向孫策撲去。
孫策冷笑一聲,策馬挺槍,大喝道:“有多少伏兵,這便都給我滾出來吧!”
忽然山林裏一人笑道:“小小孫策,隻有二百人馬能成什麽氣候?上次讓你跑了,這次定要要你的命!”這人麵目凶惡,正是祖郎。
孫策見祖郎伏兵約有兩千,並不算多,且已經傾巢而出,當即大吼道:“程普將軍,還等什麽?”
祖郎還以為孫策乃是虛張聲勢,沒想到遠處竟應聲傳來了馬蹄聲響。
一支騎兵部隊衝鋒而來,領頭三人乃是孫家老將:程普、韓當、黃蓋三人。
這三人久經沙場,無論是經驗還是身手都是當世一流,祖郎縱然獨霸一方,但是在這三人麵前,便如同三歲兒童一般。
三員老將挺槍揮劍,一路凱旋,將祖郎的伏兵殺的丟盔卸甲。
這邊孫策也是趁著祖郎伏兵手忙腳亂,從內向外突擊,祖郎的伏兵在兩下圍攻之下,頓時變得不堪一擊。
祖郎見大事不妙,腳底抹油,飛一般的跑回了涇縣城中,將城門緊緊關上,無論孫策在城下如何叫罵,祖郎就是堅守不出。
程普一旁笑道:“這次咱們殺了他兩千有餘,算得上懲戒他一番了。”
孫策點頭道:“這次就權當給他點教訓,等我來日軍馬壯大,定要讓他做我的階下囚!”
說罷又領著眾將官在城下叫罵了一陣,之後領軍退回壽春,向袁術請賞去了。
而這一場勝仗,為孫策以後樹立“江東小霸王”的威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