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鏖戰黑鵲山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作者:豐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元兵五萬人馬一路追殺,騎兵在前步兵在後。一路上到處可見紅巾軍士卒的屍體,旗幟,兵器。直追殺到黑鵲山北,紅巾軍潰兵已死傷三千餘人,遙望著紅巾軍殘部馬上便要逃進黑鵲山峽穀。
元兵大將賀蘭巴魯急令追擊,身旁軍師勸道:“將軍,窮寇莫追。這黑鵲山峽穀地勢險惡,恐有埋伏。”賀蘭巴魯這時哪裏聽得進勸告,急欲下令繼續追擊。軍師下馬死死抓住賀蘭巴魯的馬韁繩苦勸:“將軍,我前鋒部隊與大隊人馬相距百裏有餘。萬一在穀中有個閃失,我等便前無去路後無援兵了。”
賀蘭巴魯狠狠歎了一口氣,卻在不經意間遠遠看見紅巾敗兵中有一輛戰車,戰車上樹了一麵大旗,旗上隱約可見一個帥字。賀蘭巴魯再不猶豫,一腳將軍師踹翻在地,揚起戰刀向前一指大喊道:“傳我將令,繼續追擊。不要放走一個紅巾亂黨,活捉劉福通,殺啊。”隨著這聲將令,五萬人馬便如潮水一般衝進峽穀。
軍師從地上爬起來指著賀蘭巴魯遠去的方向罵道:“賀蘭巴魯,你這個無智匹夫,五萬精兵盡毀你手。”說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賀蘭巴魯追進峽穀,未進到一半。斜刺裏便殺出一彪人馬,約千餘人。賀蘭巴魯起先以為真有埋伏,剛要下令退出峽穀。看到這些紅巾軍人數甚少,不由膽氣一壯。
紅巾軍帶兵的將校對著身後士卒大喊道:“我們隻要堅持半個時辰,元帥便可安然回到亳州城。而我們卻會死在這裏。你們怕不怕?”這一千紅巾將士齊齊呐喊:“不怕,不怕,不怕”。將校一聲厲喝:“殺。”帶著一千兒郎迎著五萬元兵衝了過去。
賀蘭巴魯一聲冷笑:“螳臂擋車”。一擺手,邊上的副將既已明白。大喊一聲:“放箭。”
刹那間飛箭如瓢潑大雨撒向了這一千紅巾將士。
當元兵踏著這些紅巾將士的屍體過去的時候,有個重傷的紅巾士卒奮起餘力死死抱住一條馬腿,直到十幾杆長槍刺入身體仍是不放手。賀蘭巴魯再無懷疑,歇斯底裏的大喊:“快追,快追。”元兵隻用了不到半刻鍾便將這一千紅巾軍消滅,還談什麽堅持半個時辰。賀蘭巴魯覺得真是可笑。
情急之下賀蘭巴魯帶頭向著峽穀深處衝去,大隊人馬緊隨其後。遠遠已經看到紅巾大隊敗兵,賀蘭巴魯更是加緊催馬。
劉福通帶著不足一萬五千人馬逃到穀口,回頭望著追兵揚起的塵土,率先命人停下戰車並掉了頭。身邊所有的將士都停下了腳步望著劉福通。
劉福通手扶須冉環視一周,大聲道:“在議事廳議事的時候,我手下偏將張大奎因犯我軍令被我重責。我問他後悔嗎?他說了一句話,‘為了黎民之苦千刀萬刃又何妨’。將士們,如今我們的麵前是亳州數十萬百姓,我們的身後是數倍於我們的元兵。我隻問你們一句話:你們是要站著死還是跪著生?”劉福通聲若洪鍾遠山回蕩。一萬五千將士高舉兵器齊聲呐喊:“殺,殺,殺。”其聲悠遠,氣勢震天。
劉福通拔出佩劍向峽穀內追來的元兵一指,大喝一句:“為了百姓民生,殺。”一萬五千紅巾將士便像一萬五千隻猛虎,回身殺向了元兵。
賀蘭巴魯正追著,猛然見到前方敗逃的紅巾軍又殺了回來。不禁大驚,急忙喝令停止進軍。這時兩側山頭狼煙四起,滾木礌石急墜而下,漫天箭雨如飛蝗過境。元兵就如收割的麥子般成片倒下。賀蘭巴魯左右想要衝過來保護主將,但轉瞬被射成刺蝟。
賀蘭巴魯畢竟是久經沙場,急忙翻身使了個鐙裏藏身躲進了馬腹下。戰馬一聲悲鳴倒斃於地,身上至少插了幾十隻箭。賀蘭巴魯從身邊死屍旁搶起一麵盾牌置於頭頂,向著四周大喊:“速速撤兵。”說著向北方疾奔。好不容易找到一處死角,忙躲身進去。這時一個千夫長從後方跑了過來躲在賀蘭巴魯身邊喊道:“將軍,大事不好。來時的穀口突然殺出大批紅巾亂黨約有萬餘人,我們中了埋伏。”
賀蘭巴魯大喊一聲:“跟我殺出去。”殘餘元兵領命隨著賀蘭巴魯向後方殺去。賀蘭巴魯帶著人向來時的路猛衝,一路砍翻幾十個紅巾士卒。等到殺出穀口沒敢停留,一路向北敗逃而去。逃至一處山嶺處,環目清點一下人數,跟著殺出重圍的竟不足千人。
賀蘭巴魯喘著粗氣從兵卒手中奪過一隻水袋,仰頭咕咚咚猛灌。就在這時,山嶺深處密林中呼嘯著殺出萬餘人馬。賀蘭巴魯差點被水嗆死,目瞪口呆中已被紅巾軍團團圍住。紅巾軍中走出一名將領道:“我乃劉元帥帳前先鋒劉宇,賀蘭巴魯還不受降?”。
賀蘭巴魯怒極反笑:“哈哈哈,我們鐵木真的後人豈能向你們這些漢人投降?”笑聲一落,甩手扔了水袋操起大刀大喝一聲直奔劉宇,其餘元兵也都隨著賀蘭巴魯向劉宇衝殺過去。
世界真小,怎麽會有那麽多巧合。劉宇說了一句賀蘭巴魯曾經說過的話:“螳臂擋車!”說著一揮手大喝一聲:“放箭。”曆史在瞬間重演,飛蝗般的羽箭將這一千元兵轉眼格殺。
劉宇又在野豬嶺等了一個時辰,見再無元兵逃來便下令鳴金收兵。
此戰將元兵先鋒部隊五萬人馬全部被殲滅,紅巾軍死傷五千人左右。繳獲大批軍械,車馬。劉福通站在一處山坡上,望著滿穀的屍體吩咐道:“打掃戰場,屍體就地掩埋。撤兵。”
說著滿是滄桑的臉上流下兩行濁淚,為使敵軍中計一千紅巾將士的犧牲使劉福通心懷愧疚......
大軍凱旋而歸了。亳州城百姓敲鑼打鼓,鞭炮齊鳴。小明王論功行賞撫恤死傷,各軍營將士倍受鼓舞,士氣大振。大奎歇了一天便可以自由走路了,雖說棒傷未好但好歹又可以溜達了。這回學乖了,走到哪裏都把盔甲穿戴整齊,手裏抱著頭盔。
大軍回來的第一時間,大奎便溜達到賈三營帳裏。賈三這回包的跟個粽子一樣,身上十幾處傷。最凶險的一處是左胸一處刀口深可及骨,幸虧隨軍郎中醫術精湛,把賈三救活過來了。大奎走進營帳對賈三道:“你們一開拔,俺就忍著棒傷進城去拜佛了。你可不能死啊!你還欠俺銀子哪。”賈三氣的渾身直抖,無奈頭上也有傷,一動怒便錐心的疼。
大奎傻笑道:“嗬嗬嗬,俺給你開個玩笑的。等俺棒傷好了就去打野物,你這麽多傷應該多吃點肉補補,不然怎麽能好得快些。”賈三這才眼露笑意,大奎道:“那俺走了,你養傷吧。”說著在賈三的腿上拍了拍,賈三這腿被長槍刺傷了,被大奎一拍頓時疼的抽筋。由於身上蓋著被子,大奎並沒有發現他的腿也傷了。
大奎剛出營帳的門,咣咣的鑼聲又起。傳訊兵卒大喊著:“中軍帳議事。”大奎一聽,向著大帳方向便跑,棒傷未愈之下也是勢如脫兔。進了中軍帳,除了劉福通就自己一人先到,不由放下心來。
劉福通笑道:“我剛下令議事你便到了,嗬嗬,倒也不用這麽急。”大奎傻笑道:“俺怕再挨板子”。劉福通從公案上拿起一瓶藥道:“這是頂好的金瘡藥,你拿去用吧。此次議事你可不必參加。”大奎道:“俺要參加,俺的棒傷不礙事。”說話間眾將已陸續前來,依次站好。劉福通道:“那好吧!你且入列”大奎站進了眾將行列。
劉福通見眾將到齊,便朗聲言道:“今日一戰,我軍以中軍為餌大敗元兵。但答失八都魯大軍距亳州已是近在咫尺,最遲明日便到。元兵雖新敗士氣大喪,但仍有十五萬人馬,不容小覷。”環目眾將又問道:“各位對明日一戰有何見解啊?”眾將議論紛紛。
劉宇出列道:“我軍今日繳獲大量軍械物資,如此一來當可裝備新軍。如加上新軍,我軍兵力已至十餘萬,我等入城據守當可拒敵。而元兵勞師已遠,糧草運輸必然困難。末將請令帶本部人馬伏兵左近,待元兵一到便去扼其糧道,元兵必不久矣。”
劉福通目露讚許之色道:“恩,以逸待勞,扼其糧道。劉將軍此計甚妙。”劉福通肅容道:““右路將軍童猛後備將軍李樺。”“末將在。”“你們帶本部兵馬備好三天口糧在黑鵲山以北野豬嶺埋伏,多帶弓弩。待元兵過了黑鵲山峽穀,你等便隱隨其後仍在峽穀兩側埋伏。多備滾木雷石,以亳州城狼煙為號待元兵大隊進穀便放狼煙以大石阻與峽穀北口阻敵外逃並擊之。”“末將遵令”。
“前鋒將軍劉宇”“末將在”“便依你計策,伏兵於野豬嶺。待到元兵過去便去扼其糧道,如見黑鵲山狼煙便回軍守住穀口,你也帶三天口糧。”“末將遵令”。
劉福通又道:“其餘眾將各領所部拔營進城,但凡有叨擾百姓者斬。”
劉福通能身為北方紅巾領袖絕非等閑,如若下棋一般隨意的指揮千軍萬馬,著實令大奎心折,心中有個疑團想問,但這時人多又不好開口。
元兵大將賀蘭巴魯急令追擊,身旁軍師勸道:“將軍,窮寇莫追。這黑鵲山峽穀地勢險惡,恐有埋伏。”賀蘭巴魯這時哪裏聽得進勸告,急欲下令繼續追擊。軍師下馬死死抓住賀蘭巴魯的馬韁繩苦勸:“將軍,我前鋒部隊與大隊人馬相距百裏有餘。萬一在穀中有個閃失,我等便前無去路後無援兵了。”
賀蘭巴魯狠狠歎了一口氣,卻在不經意間遠遠看見紅巾敗兵中有一輛戰車,戰車上樹了一麵大旗,旗上隱約可見一個帥字。賀蘭巴魯再不猶豫,一腳將軍師踹翻在地,揚起戰刀向前一指大喊道:“傳我將令,繼續追擊。不要放走一個紅巾亂黨,活捉劉福通,殺啊。”隨著這聲將令,五萬人馬便如潮水一般衝進峽穀。
軍師從地上爬起來指著賀蘭巴魯遠去的方向罵道:“賀蘭巴魯,你這個無智匹夫,五萬精兵盡毀你手。”說完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賀蘭巴魯追進峽穀,未進到一半。斜刺裏便殺出一彪人馬,約千餘人。賀蘭巴魯起先以為真有埋伏,剛要下令退出峽穀。看到這些紅巾軍人數甚少,不由膽氣一壯。
紅巾軍帶兵的將校對著身後士卒大喊道:“我們隻要堅持半個時辰,元帥便可安然回到亳州城。而我們卻會死在這裏。你們怕不怕?”這一千紅巾將士齊齊呐喊:“不怕,不怕,不怕”。將校一聲厲喝:“殺。”帶著一千兒郎迎著五萬元兵衝了過去。
賀蘭巴魯一聲冷笑:“螳臂擋車”。一擺手,邊上的副將既已明白。大喊一聲:“放箭。”
刹那間飛箭如瓢潑大雨撒向了這一千紅巾將士。
當元兵踏著這些紅巾將士的屍體過去的時候,有個重傷的紅巾士卒奮起餘力死死抱住一條馬腿,直到十幾杆長槍刺入身體仍是不放手。賀蘭巴魯再無懷疑,歇斯底裏的大喊:“快追,快追。”元兵隻用了不到半刻鍾便將這一千紅巾軍消滅,還談什麽堅持半個時辰。賀蘭巴魯覺得真是可笑。
情急之下賀蘭巴魯帶頭向著峽穀深處衝去,大隊人馬緊隨其後。遠遠已經看到紅巾大隊敗兵,賀蘭巴魯更是加緊催馬。
劉福通帶著不足一萬五千人馬逃到穀口,回頭望著追兵揚起的塵土,率先命人停下戰車並掉了頭。身邊所有的將士都停下了腳步望著劉福通。
劉福通手扶須冉環視一周,大聲道:“在議事廳議事的時候,我手下偏將張大奎因犯我軍令被我重責。我問他後悔嗎?他說了一句話,‘為了黎民之苦千刀萬刃又何妨’。將士們,如今我們的麵前是亳州數十萬百姓,我們的身後是數倍於我們的元兵。我隻問你們一句話:你們是要站著死還是跪著生?”劉福通聲若洪鍾遠山回蕩。一萬五千將士高舉兵器齊聲呐喊:“殺,殺,殺。”其聲悠遠,氣勢震天。
劉福通拔出佩劍向峽穀內追來的元兵一指,大喝一句:“為了百姓民生,殺。”一萬五千紅巾將士便像一萬五千隻猛虎,回身殺向了元兵。
賀蘭巴魯正追著,猛然見到前方敗逃的紅巾軍又殺了回來。不禁大驚,急忙喝令停止進軍。這時兩側山頭狼煙四起,滾木礌石急墜而下,漫天箭雨如飛蝗過境。元兵就如收割的麥子般成片倒下。賀蘭巴魯左右想要衝過來保護主將,但轉瞬被射成刺蝟。
賀蘭巴魯畢竟是久經沙場,急忙翻身使了個鐙裏藏身躲進了馬腹下。戰馬一聲悲鳴倒斃於地,身上至少插了幾十隻箭。賀蘭巴魯從身邊死屍旁搶起一麵盾牌置於頭頂,向著四周大喊:“速速撤兵。”說著向北方疾奔。好不容易找到一處死角,忙躲身進去。這時一個千夫長從後方跑了過來躲在賀蘭巴魯身邊喊道:“將軍,大事不好。來時的穀口突然殺出大批紅巾亂黨約有萬餘人,我們中了埋伏。”
賀蘭巴魯大喊一聲:“跟我殺出去。”殘餘元兵領命隨著賀蘭巴魯向後方殺去。賀蘭巴魯帶著人向來時的路猛衝,一路砍翻幾十個紅巾士卒。等到殺出穀口沒敢停留,一路向北敗逃而去。逃至一處山嶺處,環目清點一下人數,跟著殺出重圍的竟不足千人。
賀蘭巴魯喘著粗氣從兵卒手中奪過一隻水袋,仰頭咕咚咚猛灌。就在這時,山嶺深處密林中呼嘯著殺出萬餘人馬。賀蘭巴魯差點被水嗆死,目瞪口呆中已被紅巾軍團團圍住。紅巾軍中走出一名將領道:“我乃劉元帥帳前先鋒劉宇,賀蘭巴魯還不受降?”。
賀蘭巴魯怒極反笑:“哈哈哈,我們鐵木真的後人豈能向你們這些漢人投降?”笑聲一落,甩手扔了水袋操起大刀大喝一聲直奔劉宇,其餘元兵也都隨著賀蘭巴魯向劉宇衝殺過去。
世界真小,怎麽會有那麽多巧合。劉宇說了一句賀蘭巴魯曾經說過的話:“螳臂擋車!”說著一揮手大喝一聲:“放箭。”曆史在瞬間重演,飛蝗般的羽箭將這一千元兵轉眼格殺。
劉宇又在野豬嶺等了一個時辰,見再無元兵逃來便下令鳴金收兵。
此戰將元兵先鋒部隊五萬人馬全部被殲滅,紅巾軍死傷五千人左右。繳獲大批軍械,車馬。劉福通站在一處山坡上,望著滿穀的屍體吩咐道:“打掃戰場,屍體就地掩埋。撤兵。”
說著滿是滄桑的臉上流下兩行濁淚,為使敵軍中計一千紅巾將士的犧牲使劉福通心懷愧疚......
大軍凱旋而歸了。亳州城百姓敲鑼打鼓,鞭炮齊鳴。小明王論功行賞撫恤死傷,各軍營將士倍受鼓舞,士氣大振。大奎歇了一天便可以自由走路了,雖說棒傷未好但好歹又可以溜達了。這回學乖了,走到哪裏都把盔甲穿戴整齊,手裏抱著頭盔。
大軍回來的第一時間,大奎便溜達到賈三營帳裏。賈三這回包的跟個粽子一樣,身上十幾處傷。最凶險的一處是左胸一處刀口深可及骨,幸虧隨軍郎中醫術精湛,把賈三救活過來了。大奎走進營帳對賈三道:“你們一開拔,俺就忍著棒傷進城去拜佛了。你可不能死啊!你還欠俺銀子哪。”賈三氣的渾身直抖,無奈頭上也有傷,一動怒便錐心的疼。
大奎傻笑道:“嗬嗬嗬,俺給你開個玩笑的。等俺棒傷好了就去打野物,你這麽多傷應該多吃點肉補補,不然怎麽能好得快些。”賈三這才眼露笑意,大奎道:“那俺走了,你養傷吧。”說著在賈三的腿上拍了拍,賈三這腿被長槍刺傷了,被大奎一拍頓時疼的抽筋。由於身上蓋著被子,大奎並沒有發現他的腿也傷了。
大奎剛出營帳的門,咣咣的鑼聲又起。傳訊兵卒大喊著:“中軍帳議事。”大奎一聽,向著大帳方向便跑,棒傷未愈之下也是勢如脫兔。進了中軍帳,除了劉福通就自己一人先到,不由放下心來。
劉福通笑道:“我剛下令議事你便到了,嗬嗬,倒也不用這麽急。”大奎傻笑道:“俺怕再挨板子”。劉福通從公案上拿起一瓶藥道:“這是頂好的金瘡藥,你拿去用吧。此次議事你可不必參加。”大奎道:“俺要參加,俺的棒傷不礙事。”說話間眾將已陸續前來,依次站好。劉福通道:“那好吧!你且入列”大奎站進了眾將行列。
劉福通見眾將到齊,便朗聲言道:“今日一戰,我軍以中軍為餌大敗元兵。但答失八都魯大軍距亳州已是近在咫尺,最遲明日便到。元兵雖新敗士氣大喪,但仍有十五萬人馬,不容小覷。”環目眾將又問道:“各位對明日一戰有何見解啊?”眾將議論紛紛。
劉宇出列道:“我軍今日繳獲大量軍械物資,如此一來當可裝備新軍。如加上新軍,我軍兵力已至十餘萬,我等入城據守當可拒敵。而元兵勞師已遠,糧草運輸必然困難。末將請令帶本部人馬伏兵左近,待元兵一到便去扼其糧道,元兵必不久矣。”
劉福通目露讚許之色道:“恩,以逸待勞,扼其糧道。劉將軍此計甚妙。”劉福通肅容道:““右路將軍童猛後備將軍李樺。”“末將在。”“你們帶本部兵馬備好三天口糧在黑鵲山以北野豬嶺埋伏,多帶弓弩。待元兵過了黑鵲山峽穀,你等便隱隨其後仍在峽穀兩側埋伏。多備滾木雷石,以亳州城狼煙為號待元兵大隊進穀便放狼煙以大石阻與峽穀北口阻敵外逃並擊之。”“末將遵令”。
“前鋒將軍劉宇”“末將在”“便依你計策,伏兵於野豬嶺。待到元兵過去便去扼其糧道,如見黑鵲山狼煙便回軍守住穀口,你也帶三天口糧。”“末將遵令”。
劉福通又道:“其餘眾將各領所部拔營進城,但凡有叨擾百姓者斬。”
劉福通能身為北方紅巾領袖絕非等閑,如若下棋一般隨意的指揮千軍萬馬,著實令大奎心折,心中有個疑團想問,但這時人多又不好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