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密林伏擊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作者:豐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正是皚皚白雪地,天高雲淡時。劉福通眾人來到校場,此時精兵兩萬列陣以待。劉福通在閱兵台就坐,身後眾將一字排開。劉福通示意大奎可以開始了,大奎一磕馬鐙紅雲急竄而出。
得得蹄聲由近而遠,大奎紫甲紅袍紅雲寶馬此時已是人馬合一。遠遠望去仿佛一團紅霞相仿。紅雲越跑越快,大奎俯身馬背將鐵槍掛在鞍勾上突然做了個鐙裏藏身。
劉福通等人在閱兵台上突然看到遠方的紅馬上沒人了,不由大是驚歎。大奎攀在馬腹下手抓馬鐙,腿夾馬腹再一翻身已安然上馬。大奎遠遠聽的一片喝彩聲,不由更是抖擻精神。摘下鐵槍望準前方一塊大石,雙腿夾緊馬腹,上身橫探而出。掄起鐵槍便砸,‘呯’一聲爆響,岩石粉碎。這一式海底撈月更是贏得一片歡呼。
大奎騎馬兜了一圈,遠遠見到一棵懷抱粗的楊樹。縱馬前馳,臨到近前大喝一聲挺槍便刺。‘哢’一聲脆響,鐵槍生生將這楊樹貫穿。紅雲人立而起,大奎馭馬拔槍。調轉馬頭,順勢鐵槍橫掃‘哢嚓’懷抱粗的樹幹竟生生打折。伴隨著遠方如雷般的喝彩聲,楊樹轟然而倒。
大奎撥馬向軍陣奔去,兩萬精兵齊聲呐喊:“神威將軍,神威將軍,神威將軍。”
劉福通花費一年的時間厲兵秣馬養精蓄銳,如今麾下精兵十五萬戰將千員該是有所作為的時候了。而當下元庭腐敗,各地擁兵大閥不服政令也使大宋有了得以喘息之機。
公元1356年二月初,大宋小明王以上將張大奎為大將,張開為副將。統領馬步軍五萬取徐州,一路郡縣聞風而降從者雲集。未至徐州,大奎麾下紅巾軍已增至八萬人。
到達徐州城下已是夜幕低垂,大奎命大隊人馬在城南三十裏安營。此時徐州城門緊閉,城上戒備森嚴。中軍帳中大奎與副將張開愁眉不展,徐州城堅壁厚又有重兵把守,如何能取?
正在這時,門外傳訊兵卒在帳外道“啟稟張將軍,巡夜兵士抓住一名奸細。”大奎道:“這審訊的事俺不熟,還是你來吧。”張開一點頭道:“帶進來。”過不多時兩名士卒押解一個百姓模樣的人進了大帳。張開問:“你是幹什麽的?”百姓道:“我叫馮六,是這附近的百姓,原本想進城。看到城門關了就向家走,沒想到被軍爺抓了。”
張開道:“看你模樣也不像奸細,這些兵卒也太不省事了。”頓了頓張開道:“天也不早了,這樣吧!今晚便由我做東也算是賠個不是。等吃完晚飯再著人把你送回去。”馮六忙躬身道:“怎敢勞煩將軍啊!不妨事的。我這就回去了。”張開道:“哎,既來之則安之。”言罷吩咐人就在營帳裏擺了桌椅上酒上菜。
席間張開道:“來,老鄉。我先幹為敬。”說罷舉杯仰頭喝下杯中酒。馮六支支吾吾並不喝酒,隻說不會。張開也不管他隻顧喝自己的,大奎坐在主位上看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張開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過了一會,張開道:“我去解個手,老鄉自便不用客氣。”說完出了營帳,過不多時回來了,坐回座位繼續喝。
又喝了兩杯,張開道:“這杯太小換大碗,來人啊!取大碗來。”過不多時有一個校尉抱了一壇酒和幾隻大碗進來,竟是賈三。
賈三進來一看:“哎呦,我說。什麽日子啊這麽多菜?”張開罵道:“想吃喝便坐下,那裏那麽囉嗦。”賈三一聽忙搶了座位,給每人分了大碗後。先給自己倒了一碗嚐了一口“哇,這燒刀子好大勁啊。”說罷舉起筷子就要吃,張開罵道:“你小子瞎了狗眼?我們的酒還沒滿上啊。”賈三忙舉手致歉,站起身給每個人都倒了一碗,然後便自顧自的吃喝起來。
張開對馮六道:“來老鄉,咱們對幹三碗。”馮六一聽忙道:“小人不會飲酒啊”賈三一聽伸手接下腰刀拍在桌上對百姓道:“我從小脾氣就不好,如今十來天沒殺人了。你若識相就把酒喝了,不然嘿嘿。”賈三一臉凶相,本來眼睛就不大,這一笑更顯得陰森可怖。
馮六哪敢怠慢,端起酒碗咕咚咚喝光,賈三又倒百姓又喝再倒還喝。如此三碗下去,馮六晃了晃就趴在了桌上。
張開獨自夾了口菜吃在口裏,細嚼慢咽後冷聲道:“搜。”賈三伸出手探進馮六懷裏摸了半天道:“沒有。”張開又道:“扒光了仔細搜。”賈三立刻動作起來,最後在馮六的褻衣內發現一個夾層,並從裏麵掏出一封書信。張開接過來一看竟是一封密信,信封口燙著火漆蓋著印信。張開把信倒過來,在信的另一頭小心的拆開信封掏出信箋就著燭火細細觀看。
信上道:“巴穀爾將軍台鑒,紅巾亂匪聚眾十萬犯我徐州。如今已兵臨城下,徐州現有甲兵五萬恐難抵擋,望將軍火速救援為盼。”落款是徐州守備古力特。
看完信件張開原封裝回,封好信封。叫賈三將信件放回馮六褻衣夾層,再給他穿好衣服。大奎坐在哪裏也不好開口問,張開道:“給他找個營帳休息,告知崗哨。今晚隻放暗哨,明哨原地睡覺。”賈三領命,扛起這所謂的百姓出門去了。大奎忙問怎麽回事,張開道:“徐州守備向宿州求援,信中說徐州隻有甲兵五萬。”大奎問道:“我們該怎麽辦?”張開道:“既然徐州求援,我們不妨將計就計半路截殺宿州援兵。然後順勢去取宿州。”大奎忙道:“元帥叫我們取徐州啊。”張開一笑道:“兵法曰‘攻城為下’,如果我們在此耽擱於元帥大計相左。不如先取宿州,有了立足之地再圖徐州。”大奎道:“臨出門元帥說叫俺聽你的,你說怎樣就怎樣吧。”說著端起酒碗便要喝,張開伸手一攔道:“酒裏有蒙汗藥。”大奎一愣:“你們不是也喝了?”張開笑道:”我們提前用了解藥。“說罷兩人相視而笑...。
夜半三更,馮六睜開了眼。營帳中幾名軍卒正在蒙頭鼾睡,馮六伸手在懷裏細細摸索放下心來。輕手輕腳站起身走出營帳,出門一看四野無人便趁此機會一路出了大營,路上雖遇到兩隻巡邏隊伍都被他巧妙地躲開。
第二日午時,通往徐州的官道上由南至北浩浩蕩蕩開來一支兵馬,隻見軍旗招展兵甲鏗鏘。領兵大將巴穀爾騎在馬上悠閑自得,他並不著急。宿州已有副將把守,此次自己帶了三萬兵馬去救徐州,到時兩麵夾擊定當將紅巾匪寇一舉殲滅。巴穀爾想到這裏不由心情大好,兩側山林鬱鬱蔥蔥,陣陣鳥語泌人心肺。
巴穀爾正帶隊行進,遠處一騎獨身一人騎馬攔在大路正中。遠遠看去這人一身火紅,連馬也是紅的。待離得近了,巴穀爾策馬前進了幾步喝問道:“前方何人攔路,快快閃開。”
這人正是大奎,大奎厲喝道:“此路我開,此樹我栽,如要路過,留下錢財。”巴穀爾一聽差點笑噴了,旁邊一個將佐回手一招,幾十個弓弩手搶到身邊開弓搭箭隻等號令。
巴穀爾對身後將佐道:“區區一人,何需放箭。”這時各隊帶隊將佐從後方紛紛騎馬奔到前部,巴穀爾回頭對眾將問道:“此人甲胄兵器馬匹倒是不錯,誰去與我取來?”一名將校喊聲:“我去。”說罷策馬直取大奎。
眼看將到近前,這元軍將校掄刀便砍。大奎也不拿兵器,右手一撥蕩開大刀再一探手正抓住這將校衣甲前襟,單臂用力輕喝一聲:“去吧。”竟似提了一隻雞般把這將校提離馬鞍,接著摜於地上。‘咚’一聲悶響,這將校結結實實摔在地上,隨後噴出一口血眼看是不活了!隻餘一匹空馬往大奎身後奔去。
巴穀爾目瞪口呆,問道:“你是何人?”大奎也不搭話慢慢從懷裏掏出紅巾裹於頭上,再從鞍勾上摘下鐵槍振臂一揮。立時大路兩側山林中嗖嗖之聲不絕,亂箭如雨。元兵元將猝不及防下死傷摻重,巴穀爾大驚,急急喊道:“是紅巾亂匪,給我殺。”話音未落,兩側山林中一片喊殺聲,絡繹不絕的衝出大批紅巾將士殺奔元軍。
轉眼雙方混站在一處,巴穀爾先前正想著兩麵夾擊,這下如願以償。兩側衝出的紅巾軍密密麻麻足有數萬,轉瞬已將元兵大隊人馬包圍。巴穀爾四下一看滿目紅巾,唯獨前方隻有一人攔路不由大喊:“前麵那個是紅巾匪首,眾將跟我衝,務必拿下此人。衝啊!”
巴穀爾帶著七八個元軍將領各持刀槍,催馬向大奎殺奔而來。
大奎冷冷一笑,目露殺機。單手提槍橫在胸前,大喝一聲:“駕”迎著元軍眾將衝了過去。一名元軍將佐手持大刀騎馬首當其衝,還未及出招。大奎鐵槍早起,帶著劈山氣勢怒砸而下。元兵將佐挺刀來架,隻聽‘噹’一聲大響。這將佐雙手虎口迸裂,大刀不由脫手。大奎的鐵槍餘勢未衰正砸到這元將肩膀上。這名元軍將佐慘嚎一聲翻身落馬。
得得蹄聲由近而遠,大奎紫甲紅袍紅雲寶馬此時已是人馬合一。遠遠望去仿佛一團紅霞相仿。紅雲越跑越快,大奎俯身馬背將鐵槍掛在鞍勾上突然做了個鐙裏藏身。
劉福通等人在閱兵台上突然看到遠方的紅馬上沒人了,不由大是驚歎。大奎攀在馬腹下手抓馬鐙,腿夾馬腹再一翻身已安然上馬。大奎遠遠聽的一片喝彩聲,不由更是抖擻精神。摘下鐵槍望準前方一塊大石,雙腿夾緊馬腹,上身橫探而出。掄起鐵槍便砸,‘呯’一聲爆響,岩石粉碎。這一式海底撈月更是贏得一片歡呼。
大奎騎馬兜了一圈,遠遠見到一棵懷抱粗的楊樹。縱馬前馳,臨到近前大喝一聲挺槍便刺。‘哢’一聲脆響,鐵槍生生將這楊樹貫穿。紅雲人立而起,大奎馭馬拔槍。調轉馬頭,順勢鐵槍橫掃‘哢嚓’懷抱粗的樹幹竟生生打折。伴隨著遠方如雷般的喝彩聲,楊樹轟然而倒。
大奎撥馬向軍陣奔去,兩萬精兵齊聲呐喊:“神威將軍,神威將軍,神威將軍。”
劉福通花費一年的時間厲兵秣馬養精蓄銳,如今麾下精兵十五萬戰將千員該是有所作為的時候了。而當下元庭腐敗,各地擁兵大閥不服政令也使大宋有了得以喘息之機。
公元1356年二月初,大宋小明王以上將張大奎為大將,張開為副將。統領馬步軍五萬取徐州,一路郡縣聞風而降從者雲集。未至徐州,大奎麾下紅巾軍已增至八萬人。
到達徐州城下已是夜幕低垂,大奎命大隊人馬在城南三十裏安營。此時徐州城門緊閉,城上戒備森嚴。中軍帳中大奎與副將張開愁眉不展,徐州城堅壁厚又有重兵把守,如何能取?
正在這時,門外傳訊兵卒在帳外道“啟稟張將軍,巡夜兵士抓住一名奸細。”大奎道:“這審訊的事俺不熟,還是你來吧。”張開一點頭道:“帶進來。”過不多時兩名士卒押解一個百姓模樣的人進了大帳。張開問:“你是幹什麽的?”百姓道:“我叫馮六,是這附近的百姓,原本想進城。看到城門關了就向家走,沒想到被軍爺抓了。”
張開道:“看你模樣也不像奸細,這些兵卒也太不省事了。”頓了頓張開道:“天也不早了,這樣吧!今晚便由我做東也算是賠個不是。等吃完晚飯再著人把你送回去。”馮六忙躬身道:“怎敢勞煩將軍啊!不妨事的。我這就回去了。”張開道:“哎,既來之則安之。”言罷吩咐人就在營帳裏擺了桌椅上酒上菜。
席間張開道:“來,老鄉。我先幹為敬。”說罷舉杯仰頭喝下杯中酒。馮六支支吾吾並不喝酒,隻說不會。張開也不管他隻顧喝自己的,大奎坐在主位上看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張開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過了一會,張開道:“我去解個手,老鄉自便不用客氣。”說完出了營帳,過不多時回來了,坐回座位繼續喝。
又喝了兩杯,張開道:“這杯太小換大碗,來人啊!取大碗來。”過不多時有一個校尉抱了一壇酒和幾隻大碗進來,竟是賈三。
賈三進來一看:“哎呦,我說。什麽日子啊這麽多菜?”張開罵道:“想吃喝便坐下,那裏那麽囉嗦。”賈三一聽忙搶了座位,給每人分了大碗後。先給自己倒了一碗嚐了一口“哇,這燒刀子好大勁啊。”說罷舉起筷子就要吃,張開罵道:“你小子瞎了狗眼?我們的酒還沒滿上啊。”賈三忙舉手致歉,站起身給每個人都倒了一碗,然後便自顧自的吃喝起來。
張開對馮六道:“來老鄉,咱們對幹三碗。”馮六一聽忙道:“小人不會飲酒啊”賈三一聽伸手接下腰刀拍在桌上對百姓道:“我從小脾氣就不好,如今十來天沒殺人了。你若識相就把酒喝了,不然嘿嘿。”賈三一臉凶相,本來眼睛就不大,這一笑更顯得陰森可怖。
馮六哪敢怠慢,端起酒碗咕咚咚喝光,賈三又倒百姓又喝再倒還喝。如此三碗下去,馮六晃了晃就趴在了桌上。
張開獨自夾了口菜吃在口裏,細嚼慢咽後冷聲道:“搜。”賈三伸出手探進馮六懷裏摸了半天道:“沒有。”張開又道:“扒光了仔細搜。”賈三立刻動作起來,最後在馮六的褻衣內發現一個夾層,並從裏麵掏出一封書信。張開接過來一看竟是一封密信,信封口燙著火漆蓋著印信。張開把信倒過來,在信的另一頭小心的拆開信封掏出信箋就著燭火細細觀看。
信上道:“巴穀爾將軍台鑒,紅巾亂匪聚眾十萬犯我徐州。如今已兵臨城下,徐州現有甲兵五萬恐難抵擋,望將軍火速救援為盼。”落款是徐州守備古力特。
看完信件張開原封裝回,封好信封。叫賈三將信件放回馮六褻衣夾層,再給他穿好衣服。大奎坐在哪裏也不好開口問,張開道:“給他找個營帳休息,告知崗哨。今晚隻放暗哨,明哨原地睡覺。”賈三領命,扛起這所謂的百姓出門去了。大奎忙問怎麽回事,張開道:“徐州守備向宿州求援,信中說徐州隻有甲兵五萬。”大奎問道:“我們該怎麽辦?”張開道:“既然徐州求援,我們不妨將計就計半路截殺宿州援兵。然後順勢去取宿州。”大奎忙道:“元帥叫我們取徐州啊。”張開一笑道:“兵法曰‘攻城為下’,如果我們在此耽擱於元帥大計相左。不如先取宿州,有了立足之地再圖徐州。”大奎道:“臨出門元帥說叫俺聽你的,你說怎樣就怎樣吧。”說著端起酒碗便要喝,張開伸手一攔道:“酒裏有蒙汗藥。”大奎一愣:“你們不是也喝了?”張開笑道:”我們提前用了解藥。“說罷兩人相視而笑...。
夜半三更,馮六睜開了眼。營帳中幾名軍卒正在蒙頭鼾睡,馮六伸手在懷裏細細摸索放下心來。輕手輕腳站起身走出營帳,出門一看四野無人便趁此機會一路出了大營,路上雖遇到兩隻巡邏隊伍都被他巧妙地躲開。
第二日午時,通往徐州的官道上由南至北浩浩蕩蕩開來一支兵馬,隻見軍旗招展兵甲鏗鏘。領兵大將巴穀爾騎在馬上悠閑自得,他並不著急。宿州已有副將把守,此次自己帶了三萬兵馬去救徐州,到時兩麵夾擊定當將紅巾匪寇一舉殲滅。巴穀爾想到這裏不由心情大好,兩側山林鬱鬱蔥蔥,陣陣鳥語泌人心肺。
巴穀爾正帶隊行進,遠處一騎獨身一人騎馬攔在大路正中。遠遠看去這人一身火紅,連馬也是紅的。待離得近了,巴穀爾策馬前進了幾步喝問道:“前方何人攔路,快快閃開。”
這人正是大奎,大奎厲喝道:“此路我開,此樹我栽,如要路過,留下錢財。”巴穀爾一聽差點笑噴了,旁邊一個將佐回手一招,幾十個弓弩手搶到身邊開弓搭箭隻等號令。
巴穀爾對身後將佐道:“區區一人,何需放箭。”這時各隊帶隊將佐從後方紛紛騎馬奔到前部,巴穀爾回頭對眾將問道:“此人甲胄兵器馬匹倒是不錯,誰去與我取來?”一名將校喊聲:“我去。”說罷策馬直取大奎。
眼看將到近前,這元軍將校掄刀便砍。大奎也不拿兵器,右手一撥蕩開大刀再一探手正抓住這將校衣甲前襟,單臂用力輕喝一聲:“去吧。”竟似提了一隻雞般把這將校提離馬鞍,接著摜於地上。‘咚’一聲悶響,這將校結結實實摔在地上,隨後噴出一口血眼看是不活了!隻餘一匹空馬往大奎身後奔去。
巴穀爾目瞪口呆,問道:“你是何人?”大奎也不搭話慢慢從懷裏掏出紅巾裹於頭上,再從鞍勾上摘下鐵槍振臂一揮。立時大路兩側山林中嗖嗖之聲不絕,亂箭如雨。元兵元將猝不及防下死傷摻重,巴穀爾大驚,急急喊道:“是紅巾亂匪,給我殺。”話音未落,兩側山林中一片喊殺聲,絡繹不絕的衝出大批紅巾將士殺奔元軍。
轉眼雙方混站在一處,巴穀爾先前正想著兩麵夾擊,這下如願以償。兩側衝出的紅巾軍密密麻麻足有數萬,轉瞬已將元兵大隊人馬包圍。巴穀爾四下一看滿目紅巾,唯獨前方隻有一人攔路不由大喊:“前麵那個是紅巾匪首,眾將跟我衝,務必拿下此人。衝啊!”
巴穀爾帶著七八個元軍將領各持刀槍,催馬向大奎殺奔而來。
大奎冷冷一笑,目露殺機。單手提槍橫在胸前,大喝一聲:“駕”迎著元軍眾將衝了過去。一名元軍將佐手持大刀騎馬首當其衝,還未及出招。大奎鐵槍早起,帶著劈山氣勢怒砸而下。元兵將佐挺刀來架,隻聽‘噹’一聲大響。這將佐雙手虎口迸裂,大刀不由脫手。大奎的鐵槍餘勢未衰正砸到這元將肩膀上。這名元軍將佐慘嚎一聲翻身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