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收降楓林寨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作者:豐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兵士正是王懷烈,這王懷烈在地上直起身來跪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將軍饒命啊!將軍饒命啊。”大奎還待發作,張開一把拉住,接著對王懷烈問道:“你且細細道出原委。”
王懷烈道:“我等以前確是楓林寨盜匪,但強搶民女欺壓百姓的事我等從未做過,都是楓林寨寨主所為,我等知道紅巾義士占了宿州便偷偷跑出來投軍。如有一句虛言願遭天譴。”
張開聽到這裏方明白大概,又問:“那楓林寨主是何許人?”
王懷烈道:“楓林寨主叫馮彪,今年三十有餘,武藝高強。二寨主劉一水原是個秀才。後來官府取消了科舉,這才上山投了馮彪。寨中聚集有三五千人馬”。
張開聽到這,便對大奎道:“此事與他們無幹,我們再從長計議。”大奎怒道:“點齊一萬人馬,我要踏平楓林寨。”張開道:“張將軍且隨我回去,咱們慢慢商量。”說著對王懷烈道:“你先起來,跟我們走。”說完拉著大奎回了城守府。
當日午時,王懷烈帶著張開及幾十名兵卒上了楓林山。沿著崎嶇山路上到半山腰遠遠已見楓林寨寨門。來到寨門前,早有嘍囉攔住去路。這嘍羅一見王懷烈便笑道:“哎呦這不是王大哥嗎?聽說你下山投軍怎麽又回來了?”王懷烈讓身一指張開道:“這位張將軍找寨主有要事相商。”嘍羅道:“你在這等著,我去通傳。”說罷轉身進了山寨。
過不多時出來道:“寨主有請。”
王懷烈領著張開步入大寨,走了幾進來到大寨的聚義大廳。進門便見迎麵虎皮交椅上坐著一位彪形大漢,怒眉環眼鼻大口闊一臉凶相。‘這個想必就是馮彪了’張開心裏在想,再看下首坐著一個白麵書生,眉清目秀唇若塗丹。‘這個是劉一水’。張開臉上帶著笑首先拱手道:“在下大宋兵部按察使張開,這位就是馮寨主吧?”馮彪冷哼一聲道:“張將軍所為何來?”張開笑了笑:“久聞馮寨主深明大義,難道不知我所為何來?”
馮彪望了望劉一水,劉一水道:“難不成是想來招降?”張開笑道:“招降不敢,隻是希望馮寨主能以黎民為重共襄義舉。”馮彪不言語又看劉一水,劉一水笑道:“久聞紅巾軍中神威張將軍之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張開道:“二寨主誤會了,神威將軍乃是宿州主將我乃副將,此次來貴山寨便是我家張將軍所遣。”
劉一水陰陰一笑道:“若是我等不從哪?”張開不溫不火的道:“十萬紅巾蕩平楓林寨,雞犬不留。”頓了頓道:“宿州百姓跪街相告你等強搶民女殘害百姓,如馮寨主能改過自新舉寨下山以往種種既往不咎。”馮彪這時哈哈一笑道:“下山可以,不過有個條件。久聞紅巾神威將軍勇武過人,如他親來並能勝我,我便舉寨下山”。張開道:“如此我回城複命,告辭。”
等到張開及其隨從出了門,劉一水便問馮彪道:“寨主真要加入紅巾軍?”馮彪道:“我切先看看那個神威將軍到底有何能耐,如真如傳言我便舉寨下山,落草為寇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縱橫沙場方不負我一身武藝。”劉一水見勸也無用,便不再言語。
等張開跟大奎將馮彪的話一說,大奎站起身就走。張開連忙拉住道:“張將軍莫急,想哪馮彪也是耿直之人,但楓林寨的二寨主劉一水我看絕非善類,此次上山需小心謹慎。”大奎道:“帶上一萬人馬,看他怎的。”
大奎帶了一萬兵馬浩浩蕩蕩挺近楓林寨,到了山下命大隊人馬由賈三統管。自己下了馬隻帶了二百親兵步行上了山。楓林寨二寨主聽嘍囉哨探說大奎上了山,山下竟然候著一萬兵馬,心知今日自己如不快走難嚐善果。便與馮彪告辭急急下山去了。這劉一水人如其名一肚子壞水,往日壞事做盡。如若到了宿州,不被百姓扒皮才是怪事。
大奎到了楓林寨寨門,又是嘍囉攔路。大奎不耐,一把推開寨門直向裏闖。嘍囉一見伸手要攔,大奎隻一巴掌便打的嘍囉滿地找牙。依然是王懷烈領路,直奔山寨大廳。身後傳來那嘍囉的嘶喊:“有人闖寨了。”片刻間,從各處奔出數千嘍囉。大奎揚聲道:“你們寨主叫俺來比武的,誰要是敢攔,俺就揪下他的腦袋。”說完不理眾嘍羅直向裏闖。但凡有不識相的便伸手抓來扔在一旁,眾匪攝於氣勢皆不敢攔。
一直到了山寨的聚義大廳,身後已是跟了黑壓壓一片楓林寨盜匪。大奎進了大廳,沒見人。大奎出了大廳在廳外的一片空地上大喊一句:“馮彪,再不出來俺一把火燒了你的鳥山寨。”這時人群外傳來一聲斷喝:“馮彪在此,休要逞強。”馮彪分開眾人來到場地正中道:“你就是神威將軍?”大奎道:“是俺,說吧。你想怎麽打?”
馮彪上下打量大奎一眼,也不囉嗦直接道:“先比拳腳,再比兵器,最後比弓箭。”大奎問:“你輸了就跟俺下山?”馮彪道:“我馮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大奎道:“那就快快比來。”言罷示意眾兵卒退後騰出場地。
馮彪也不客氣,擺個架勢大喝一聲迭步衝拳直奔大奎麵門,馮彪這一拳帶起一陣勁風,大奎不由暗暗點頭。就在馮彪一動時,大奎向左踏出一步剛好閃過一擊。馮彪見大奎不還手提右腿踹擊大奎腹部,這兩式來去如風,可見馮彪確是功底深厚,大奎向後又退出一步閃過馮彪的踢擊。
馮彪氣急,雙腳連環飛踢直奔大奎上中下三路,大奎向後又退一步。等馮彪下一招攻勢未起,大奎厲喝一聲同樣一式迭步衝拳,馮彪想躲已經來不起。胸膛上已吃了一拳‘呯’一聲悶響,好在大奎沒盡全力,曉是如此馮彪也被打的連退三步。這一陣馮彪已經敗了。
第二陣馮彪叫人拿來自己的九環大刀,大奎抽出腰刀道:“來吧。”馮彪道:“我的大刀是長兵器,你的腰刀太短。”大奎頓覺這個馮彪很對脾氣,不由的道:“如你勝我再說。”馮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說罷厲喝一聲揮舞大刀一式力劈華山劈向大奎,大奎眼見大刀劈來卻依然是向左邁出一步,馮奎趁勢橫刀來斬,大奎退後一步再次避過鋒芒。馮彪一見怒喝一聲,右旋身刀走下三路,由下而上使了一式上撩刀,大奎再次退後一步。
隨後大奎依然是在馮彪還未再次發招之前迭步迎上馮彪,以刀背輕輕敲在馮彪頭上。馮彪隻覺迎麵一陣風吹來,這張將軍已在自己頭上敲了一記。雖是力道不大,但也敲得馮彪呲牙咧嘴,這一陣馮彪又敗了。
馮彪見連輸兩陣不由氣餒,大奎道:“還有第三陣,繼續比過。”豈知大奎這是在虛張聲勢,自從參軍他便很少習練過弓箭。如若真比未必是馮彪對手。豈料馮彪道:“不比了,我輸在你手上心服口服。”實際不是馮彪武藝不精,大奎在亳州時每日練功早將步伐練得精熟無比。況且大奎又是身輕如燕來去如風,馮彪如何勝他?
這時天上飛過一群鳥雀,大奎取石連連甩手。三顆石子帶著勁風而出,啪啪啪三響打下三隻鳥雀,一時群匪動容。這是張開臨走告訴大奎說:“要想叫這些盜匪心服,必要使出些本事方能鎮住。”大奎依言而行,果然鎮住群匪。
大奎也不言語,隻是微笑著看著馮彪。馮彪單膝跪地一抱拳道:“我馮彪即刻舉寨下山,今後願為張將軍持鞭墜蹬赴湯蹈火。”群匪一見寨主降了也都紛紛單膝跪地表示屈從。大奎問:“你們二寨主怎麽不見人?”馮彪歎口氣道:“哎,得知張將軍神勇無敵,二寨主情知我不是對手會跟張將軍下山。他便帶了幾個心腹下山走了。”
大奎又問:“宿州城搶來的民女在哪?”馮彪道:“當年將那女子搶上山就是二寨主的主意,那女子不堪其辱當夜便自盡了。”大奎怒道:“你們那個二寨主什麽時候走的?往什麽方向?”馮奎道:“走了半個時辰了,去哪裏了我卻不知。”大奎氣道:“都起來吧!收拾一下跟我下山。”大奎氣的七竅生煙,可惜叫那劉一水走脫了。
馮彪立即叫這幫盜匪回到住處收拾東西。四千盜匪浩浩蕩蕩跟著大奎下山,個個拎包抬箱牽馬拽驢,一時間好不熱鬧。
待回到宿州城已是傍晚,張開傳來新軍偏將安排楓林寨眾盜匪住處。
一夜無話,直到第二日清晨傳訊兵卒來報亳州來人了,大奎與張開急急迎接。來的是童猛及幾位文官,大奎一見麵就道:“俺想去拿徐州,可這宿州無人可守。這下好了,有人看門了。哈哈哈。”童猛及眾文官不由一頭冷汗‘我們來看門的?’
拿下宿州以來,或收降或招募,宿州紅巾軍已躍至十萬有餘。大奎童猛張開及五位文官入了留守府一起商討如何去奪徐州。
王懷烈道:“我等以前確是楓林寨盜匪,但強搶民女欺壓百姓的事我等從未做過,都是楓林寨寨主所為,我等知道紅巾義士占了宿州便偷偷跑出來投軍。如有一句虛言願遭天譴。”
張開聽到這裏方明白大概,又問:“那楓林寨主是何許人?”
王懷烈道:“楓林寨主叫馮彪,今年三十有餘,武藝高強。二寨主劉一水原是個秀才。後來官府取消了科舉,這才上山投了馮彪。寨中聚集有三五千人馬”。
張開聽到這,便對大奎道:“此事與他們無幹,我們再從長計議。”大奎怒道:“點齊一萬人馬,我要踏平楓林寨。”張開道:“張將軍且隨我回去,咱們慢慢商量。”說著對王懷烈道:“你先起來,跟我們走。”說完拉著大奎回了城守府。
當日午時,王懷烈帶著張開及幾十名兵卒上了楓林山。沿著崎嶇山路上到半山腰遠遠已見楓林寨寨門。來到寨門前,早有嘍囉攔住去路。這嘍羅一見王懷烈便笑道:“哎呦這不是王大哥嗎?聽說你下山投軍怎麽又回來了?”王懷烈讓身一指張開道:“這位張將軍找寨主有要事相商。”嘍羅道:“你在這等著,我去通傳。”說罷轉身進了山寨。
過不多時出來道:“寨主有請。”
王懷烈領著張開步入大寨,走了幾進來到大寨的聚義大廳。進門便見迎麵虎皮交椅上坐著一位彪形大漢,怒眉環眼鼻大口闊一臉凶相。‘這個想必就是馮彪了’張開心裏在想,再看下首坐著一個白麵書生,眉清目秀唇若塗丹。‘這個是劉一水’。張開臉上帶著笑首先拱手道:“在下大宋兵部按察使張開,這位就是馮寨主吧?”馮彪冷哼一聲道:“張將軍所為何來?”張開笑了笑:“久聞馮寨主深明大義,難道不知我所為何來?”
馮彪望了望劉一水,劉一水道:“難不成是想來招降?”張開笑道:“招降不敢,隻是希望馮寨主能以黎民為重共襄義舉。”馮彪不言語又看劉一水,劉一水笑道:“久聞紅巾軍中神威張將軍之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張開道:“二寨主誤會了,神威將軍乃是宿州主將我乃副將,此次來貴山寨便是我家張將軍所遣。”
劉一水陰陰一笑道:“若是我等不從哪?”張開不溫不火的道:“十萬紅巾蕩平楓林寨,雞犬不留。”頓了頓道:“宿州百姓跪街相告你等強搶民女殘害百姓,如馮寨主能改過自新舉寨下山以往種種既往不咎。”馮彪這時哈哈一笑道:“下山可以,不過有個條件。久聞紅巾神威將軍勇武過人,如他親來並能勝我,我便舉寨下山”。張開道:“如此我回城複命,告辭。”
等到張開及其隨從出了門,劉一水便問馮彪道:“寨主真要加入紅巾軍?”馮彪道:“我切先看看那個神威將軍到底有何能耐,如真如傳言我便舉寨下山,落草為寇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縱橫沙場方不負我一身武藝。”劉一水見勸也無用,便不再言語。
等張開跟大奎將馮彪的話一說,大奎站起身就走。張開連忙拉住道:“張將軍莫急,想哪馮彪也是耿直之人,但楓林寨的二寨主劉一水我看絕非善類,此次上山需小心謹慎。”大奎道:“帶上一萬人馬,看他怎的。”
大奎帶了一萬兵馬浩浩蕩蕩挺近楓林寨,到了山下命大隊人馬由賈三統管。自己下了馬隻帶了二百親兵步行上了山。楓林寨二寨主聽嘍囉哨探說大奎上了山,山下竟然候著一萬兵馬,心知今日自己如不快走難嚐善果。便與馮彪告辭急急下山去了。這劉一水人如其名一肚子壞水,往日壞事做盡。如若到了宿州,不被百姓扒皮才是怪事。
大奎到了楓林寨寨門,又是嘍囉攔路。大奎不耐,一把推開寨門直向裏闖。嘍囉一見伸手要攔,大奎隻一巴掌便打的嘍囉滿地找牙。依然是王懷烈領路,直奔山寨大廳。身後傳來那嘍囉的嘶喊:“有人闖寨了。”片刻間,從各處奔出數千嘍囉。大奎揚聲道:“你們寨主叫俺來比武的,誰要是敢攔,俺就揪下他的腦袋。”說完不理眾嘍羅直向裏闖。但凡有不識相的便伸手抓來扔在一旁,眾匪攝於氣勢皆不敢攔。
一直到了山寨的聚義大廳,身後已是跟了黑壓壓一片楓林寨盜匪。大奎進了大廳,沒見人。大奎出了大廳在廳外的一片空地上大喊一句:“馮彪,再不出來俺一把火燒了你的鳥山寨。”這時人群外傳來一聲斷喝:“馮彪在此,休要逞強。”馮彪分開眾人來到場地正中道:“你就是神威將軍?”大奎道:“是俺,說吧。你想怎麽打?”
馮彪上下打量大奎一眼,也不囉嗦直接道:“先比拳腳,再比兵器,最後比弓箭。”大奎問:“你輸了就跟俺下山?”馮彪道:“我馮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大奎道:“那就快快比來。”言罷示意眾兵卒退後騰出場地。
馮彪也不客氣,擺個架勢大喝一聲迭步衝拳直奔大奎麵門,馮彪這一拳帶起一陣勁風,大奎不由暗暗點頭。就在馮彪一動時,大奎向左踏出一步剛好閃過一擊。馮彪見大奎不還手提右腿踹擊大奎腹部,這兩式來去如風,可見馮彪確是功底深厚,大奎向後又退出一步閃過馮彪的踢擊。
馮彪氣急,雙腳連環飛踢直奔大奎上中下三路,大奎向後又退一步。等馮彪下一招攻勢未起,大奎厲喝一聲同樣一式迭步衝拳,馮彪想躲已經來不起。胸膛上已吃了一拳‘呯’一聲悶響,好在大奎沒盡全力,曉是如此馮彪也被打的連退三步。這一陣馮彪已經敗了。
第二陣馮彪叫人拿來自己的九環大刀,大奎抽出腰刀道:“來吧。”馮彪道:“我的大刀是長兵器,你的腰刀太短。”大奎頓覺這個馮彪很對脾氣,不由的道:“如你勝我再說。”馮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說罷厲喝一聲揮舞大刀一式力劈華山劈向大奎,大奎眼見大刀劈來卻依然是向左邁出一步,馮奎趁勢橫刀來斬,大奎退後一步再次避過鋒芒。馮彪一見怒喝一聲,右旋身刀走下三路,由下而上使了一式上撩刀,大奎再次退後一步。
隨後大奎依然是在馮彪還未再次發招之前迭步迎上馮彪,以刀背輕輕敲在馮彪頭上。馮彪隻覺迎麵一陣風吹來,這張將軍已在自己頭上敲了一記。雖是力道不大,但也敲得馮彪呲牙咧嘴,這一陣馮彪又敗了。
馮彪見連輸兩陣不由氣餒,大奎道:“還有第三陣,繼續比過。”豈知大奎這是在虛張聲勢,自從參軍他便很少習練過弓箭。如若真比未必是馮彪對手。豈料馮彪道:“不比了,我輸在你手上心服口服。”實際不是馮彪武藝不精,大奎在亳州時每日練功早將步伐練得精熟無比。況且大奎又是身輕如燕來去如風,馮彪如何勝他?
這時天上飛過一群鳥雀,大奎取石連連甩手。三顆石子帶著勁風而出,啪啪啪三響打下三隻鳥雀,一時群匪動容。這是張開臨走告訴大奎說:“要想叫這些盜匪心服,必要使出些本事方能鎮住。”大奎依言而行,果然鎮住群匪。
大奎也不言語,隻是微笑著看著馮彪。馮彪單膝跪地一抱拳道:“我馮彪即刻舉寨下山,今後願為張將軍持鞭墜蹬赴湯蹈火。”群匪一見寨主降了也都紛紛單膝跪地表示屈從。大奎問:“你們二寨主怎麽不見人?”馮彪歎口氣道:“哎,得知張將軍神勇無敵,二寨主情知我不是對手會跟張將軍下山。他便帶了幾個心腹下山走了。”
大奎又問:“宿州城搶來的民女在哪?”馮彪道:“當年將那女子搶上山就是二寨主的主意,那女子不堪其辱當夜便自盡了。”大奎怒道:“你們那個二寨主什麽時候走的?往什麽方向?”馮奎道:“走了半個時辰了,去哪裏了我卻不知。”大奎氣道:“都起來吧!收拾一下跟我下山。”大奎氣的七竅生煙,可惜叫那劉一水走脫了。
馮彪立即叫這幫盜匪回到住處收拾東西。四千盜匪浩浩蕩蕩跟著大奎下山,個個拎包抬箱牽馬拽驢,一時間好不熱鬧。
待回到宿州城已是傍晚,張開傳來新軍偏將安排楓林寨眾盜匪住處。
一夜無話,直到第二日清晨傳訊兵卒來報亳州來人了,大奎與張開急急迎接。來的是童猛及幾位文官,大奎一見麵就道:“俺想去拿徐州,可這宿州無人可守。這下好了,有人看門了。哈哈哈。”童猛及眾文官不由一頭冷汗‘我們來看門的?’
拿下宿州以來,或收降或招募,宿州紅巾軍已躍至十萬有餘。大奎童猛張開及五位文官入了留守府一起商討如何去奪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