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當官累,當大官更累
大明風雲錄之傻蛋傳奇 作者:豐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奎在街上遊蕩了一陣,見沒人注意便進了隆平客棧。
一進門,店家小二便招呼道:“哎呦,傻蛋來了?”
大奎在正通鏢局這段時日,也經常來這客棧的前堂吃喝,所以這小二認得他。
正巧許元從樓上下來,見了大奎躬身拱手道:“張大人。”大奎恩了一聲緩步上了樓。店家小二的下巴差點掉地上,直到大奎與許元上樓進了房這小二還沒緩過勁來。‘沒聽錯吧!應天來的大官對傻蛋叫張大人?一定是聽錯了’小二搖搖頭又自顧的忙活計去了。
大奎進了上房,見到馮師爺及其餘三位侍衛都在。這四位齊齊拱手見禮道:“屬下參見張大人。”大奎走到房中的圓桌旁坐下後,抬眼問道:“這裏有兩位眼生啊。”馮師爺走過來倒了一杯茶隨口稟告道:“張大人,他們都是湯將軍挑選的侍衛,想必有兩位您已經見過了。”
四名侍衛再次拱手道:“屬下許元,董虎,田風,周凱,見過張大人”大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香茗隨意道:“恩,不必拘禮。”馮師爺又道:“隔壁備了香湯,請大人沐浴更衣吧。”
此時大奎連日奔波正是一身臭汗,聞言起身由馮師爺帶路去了隔壁。
所謂的香湯就是洗澡水加花瓣。大奎洗澡時水中還從來沒加過花瓣,蒸騰的水汽中帶著淡淡的花香,此等享受才配得上二品大員的牌子。大奎泡在水裏的時候不由舒服的**出聲。
馮師爺又換來兩名店夥小二服侍大奎把周身洗的幹幹淨淨香噴噴,其中在前堂的小二這才證實了自己當時沒聽錯。沐浴中一勁的陪著不是,大奎隻說了一句:“不知者不罪。”
沐浴後,大奎穿了一身白色褻衣腳上也是白色布襪。外罩緋色綢緞斜襟長袍腰纏玉帶,下身是深藍綢褲足蹬薄底官靴。頭發整潔的盤了個發髻在頭上,發髻上罩著烏沙發冠,冠上橫別玉簪。身上的長袍上有著三寸小朵花的暗紋,腰上玉帶正麵鑲嵌著三塊一寸見方的美玉,玉上精雕飛魚鬧海圖案。
大奎低頭看看周身衣飾,有些不解。馮師爺笑道:“張大人有所不知,正二品的常服便是如此。顏色暗紋及圖案便是代表官階的大小。”
大奎問道:“怎的和俺的朝服不一樣?”馮師爺回道:“朝服顏色和常服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朝服的飛魚圖案是繡在前腹與後背,而常服是刻在玉帶上。”大奎對著銅鏡反複觀瞧,自己搖身一變竟成了一副儒士打扮。豈不知尋常儒士皆是青色綠色服飾且沒有暗紋。
馮師爺又道:“隆平府尹已在太和樓備下酒宴為張大人接風。”大奎道:“如此出去怕是不方便啊。”馮師爺道:“外麵早已已備了轎子。”大奎點點頭了然。
出了房門,大奎帶著馮師爺與四名帶刀侍衛下了樓來。店內老板及幾個夥計躬身站立廳下一旁,皆是低眉順目連頭都不敢抬。大奎行在前麵,左側偏後是一身皂白長袍的馮師爺,身後是許元董虎再後是田風周凱。四名侍衛皆是青緞長袍打著護腕腰纏絲絛,各將腰刀提在手上。六人有前有後等級分明,大奎更是官威淩然。
出了店門,大奎一驚。門外一乘紅綢大轎,轎子前後各有轎夫四人。更為讓大奎驚詫的是轎前兩丈轎後兩丈各有軍兵五十持槍列成兩隊站立。如此陣仗大奎不曾想到,轉頭去看馮師爺。馮師爺稟道:“此為大人出行的儀仗,今天大人是去赴宴。如是公務出巡,儀仗不至如此簡單。”大奎想說這也太招搖了,但聽馮師爺如此說便把心裏的話憋回了肚子。
大奎走到轎前,早有轎夫掀了帷幔。大奎長這麽大還沒坐過轎子,上下左右的看了看轎子。馮師爺在身邊提醒道:“大人,請上轎。”大奎這才邁過轎杠進了轎子坐在軟座上,轎夫放下帷幔。大奎在裏麵又是上下左右不住的觀望,轎外馮師爺一聲長喝:“起轎。”
八名轎夫緩緩抬起軟轎,大奎坐在裏麵覺得十分平穩舒適。不由心想:‘俺那娘啊!這也太舒坦了。’聽到隊前有人鳴鑼開道,伸手揭開轎側小窗見到許元董虎二人在轎側護衛,想必田風周凱在另一側。
隊伍行了片刻即到了隆平最大的酒樓太和樓,樓門前早有隆平府尹王大人帶領數名衙差恭候。待到隊伍停下落了轎,轎夫揭了轎子帷幔,大奎緩步走出轎子。王大人便拱手迎到近前,躬身為禮道:“下官王西元恭迎通政使張大人。”
王西元此時雖是一身便服,但比大奎年長十旬,大奎頓覺有些不自然,忙伸手去扶:“王大人免禮。”王西元禮畢,伸手做請道:“下官略備薄酒,張大人樓上請。”大奎忙道:“王大人先請。”身後馮師爺一聲幹咳,走過來對大奎附耳低聲道:“按官階王大人是四品,屬地方官。而張大人您是二品朝官,理當先行。”大奎不由一癟,心道:‘怎麽這麽些禮道。’想歸想,但還是依照馮師爺的指點當先行去。
前麵早有店夥領路上了二樓,二樓堂中隻擺了一桌酒宴。四周各有衙差肅立,王西元再次伸手作請道:“張大人請上座。”大奎想著馮師爺的話,也不謙讓,大踏步行去。馮師爺連忙趕上一扯大奎衣袖附耳道:“王大人是主,您是客,需謙讓一番。”
大奎一愣,忙轉身拱手道:“王大人是這隆平府的父母官,理應上座。”心裏不由埋怨‘吃頓飯還這麽多講究,可真煩死俺了’。
王西元拱手笑道:“張大人是上差,合該上座。”大奎望望馮師爺,馮師爺使個眼色。大奎這才笑道:“如此俺便上座了。”馮師爺頓覺一腦門子汗。
王西元伸手做請,引著大奎繞過酒桌在對著樓梯的椅上坐了,這才來到大奎對麵就坐。馮師爺及許元,董虎,田風,周凱四名侍衛在大奎身後站定。
如此賓主坐定,王西元首先舉杯道:“張大人鞍馬勞頓,下官先敬張大人一杯。”大奎連忙舉杯道:“俺不累,就是餓了。”王西元嗬嗬笑道:“張大人性情中人,王某佩服,如此下官先幹為敬。”說罷仰頭喝下杯中酒,大奎也陪著喝了。
接下來這王西元便與大奎說著場麵話,直敬了大奎三杯。大奎有些不耐煩了,直言道:“王大人,這樣說話俺不習慣,不如有什麽都隨便說好了。”王西元一愣,隨即笑道:“如此甚好,下官遵命。”
大奎坦言道:“俺聽隆平百姓都誇你公正廉明是個好官,俺也就有什麽說什麽了。”王西元聽到大奎如此說,忙拱手道:“這是下官份內之事,多謝張大人美譽。”大奎搖手道:“不是我美譽你,你做的事百姓都心服口服啊。”
王西元微微笑著,心裏十分感動。大奎確實跟人打聽過王西元的作派,這王西元卻是個好官,在百姓中口碑甚佳。
王西元是讀書人,素懷大才。無奈元庭唯親不用,漢人在朝中很難有所作為。王西元早年在隆平府隻做了個典籍主簿,區區從九品。朱元璋在潘陽湖之戰剿滅陳友諒後相繼收複江南各地,其間發現了王西元的才幹遂提升為隆平府府尹官居四品。王西元感念朱元璋知遇之恩,一直以來為官清廉兢兢業業。
桌旁衙差過來填了酒退在一旁,大奎沉默片刻道:“有件事我需向王大人問明。”王西元拱手道:“張大人但說無妨,下官知無不言。”大奎問道:“正通鏢局的羅大海因為什麽犯了命案?”
王西元回道:“羅大海押鏢回返途中在嘉禾縣境內因為路見不平,將惡少李德福打死。苦主告上公堂,嘉禾縣令遂將其收押。”大奎一愣忙問:“還請王大人細細的說。”
王西元這才娓娓道來:原來羅大海在嘉禾縣的上禾鎮落腳,見到惡少李德福借追債之名強搶民女,一時氣憤出頭與李德福爭執。李德福縱容家丁數人圍毆羅大海,羅大海與幾位鏢師在爭鬥中失手將李德福打死,現下看押在嘉禾縣大牢聽候發落。
大奎沉吟道:“俺與那羅大海相識,這人脾氣耿直但不是什麽壞人。王大人,你看該如何發落?”
王西元直言道:“李德福雖可惡但罪不及死,羅大海失手殺人卻是法網難逃,論罪當斬”。王西元略一停頓道:“今日正通鏢局的黃世傑老鏢頭曾來找過下官,並奉上白銀五百兩欲上下打點。這件事不知張大人做何看法?”
大奎雖不善言辭,但如今卻是今非昔比,早不是當年的傻蛋了。情知王西元是拿言語試探,也隻得敷衍道:“這件事是王大人主理,俺可拿不了主意。”
王西元沉吟道:“江湖走鏢所經凶險,殺人原是平常事,但在州府境內公然殺人卻是法理不容。”大奎見王西元如此說,便打著哈哈道:“咱先不談這些了,來來來,喝酒。”說罷推杯換盞與王西元又喝了一輪。
大奎借著酒意問道:“俺還不知道王大人什麽年紀了?”王西元笑道:“下官虛度四十五個春秋,不知張大人貴庚?”
大奎嗬嗬笑道:“俺三十二了,這麽說王大人比俺年長十三歲。大人大人的叫著顯著生分,以後俺就叫你老王吧。”
老王八?王西元不覺臉都綠了。
一進門,店家小二便招呼道:“哎呦,傻蛋來了?”
大奎在正通鏢局這段時日,也經常來這客棧的前堂吃喝,所以這小二認得他。
正巧許元從樓上下來,見了大奎躬身拱手道:“張大人。”大奎恩了一聲緩步上了樓。店家小二的下巴差點掉地上,直到大奎與許元上樓進了房這小二還沒緩過勁來。‘沒聽錯吧!應天來的大官對傻蛋叫張大人?一定是聽錯了’小二搖搖頭又自顧的忙活計去了。
大奎進了上房,見到馮師爺及其餘三位侍衛都在。這四位齊齊拱手見禮道:“屬下參見張大人。”大奎走到房中的圓桌旁坐下後,抬眼問道:“這裏有兩位眼生啊。”馮師爺走過來倒了一杯茶隨口稟告道:“張大人,他們都是湯將軍挑選的侍衛,想必有兩位您已經見過了。”
四名侍衛再次拱手道:“屬下許元,董虎,田風,周凱,見過張大人”大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香茗隨意道:“恩,不必拘禮。”馮師爺又道:“隔壁備了香湯,請大人沐浴更衣吧。”
此時大奎連日奔波正是一身臭汗,聞言起身由馮師爺帶路去了隔壁。
所謂的香湯就是洗澡水加花瓣。大奎洗澡時水中還從來沒加過花瓣,蒸騰的水汽中帶著淡淡的花香,此等享受才配得上二品大員的牌子。大奎泡在水裏的時候不由舒服的**出聲。
馮師爺又換來兩名店夥小二服侍大奎把周身洗的幹幹淨淨香噴噴,其中在前堂的小二這才證實了自己當時沒聽錯。沐浴中一勁的陪著不是,大奎隻說了一句:“不知者不罪。”
沐浴後,大奎穿了一身白色褻衣腳上也是白色布襪。外罩緋色綢緞斜襟長袍腰纏玉帶,下身是深藍綢褲足蹬薄底官靴。頭發整潔的盤了個發髻在頭上,發髻上罩著烏沙發冠,冠上橫別玉簪。身上的長袍上有著三寸小朵花的暗紋,腰上玉帶正麵鑲嵌著三塊一寸見方的美玉,玉上精雕飛魚鬧海圖案。
大奎低頭看看周身衣飾,有些不解。馮師爺笑道:“張大人有所不知,正二品的常服便是如此。顏色暗紋及圖案便是代表官階的大小。”
大奎問道:“怎的和俺的朝服不一樣?”馮師爺回道:“朝服顏色和常服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朝服的飛魚圖案是繡在前腹與後背,而常服是刻在玉帶上。”大奎對著銅鏡反複觀瞧,自己搖身一變竟成了一副儒士打扮。豈不知尋常儒士皆是青色綠色服飾且沒有暗紋。
馮師爺又道:“隆平府尹已在太和樓備下酒宴為張大人接風。”大奎道:“如此出去怕是不方便啊。”馮師爺道:“外麵早已已備了轎子。”大奎點點頭了然。
出了房門,大奎帶著馮師爺與四名帶刀侍衛下了樓來。店內老板及幾個夥計躬身站立廳下一旁,皆是低眉順目連頭都不敢抬。大奎行在前麵,左側偏後是一身皂白長袍的馮師爺,身後是許元董虎再後是田風周凱。四名侍衛皆是青緞長袍打著護腕腰纏絲絛,各將腰刀提在手上。六人有前有後等級分明,大奎更是官威淩然。
出了店門,大奎一驚。門外一乘紅綢大轎,轎子前後各有轎夫四人。更為讓大奎驚詫的是轎前兩丈轎後兩丈各有軍兵五十持槍列成兩隊站立。如此陣仗大奎不曾想到,轉頭去看馮師爺。馮師爺稟道:“此為大人出行的儀仗,今天大人是去赴宴。如是公務出巡,儀仗不至如此簡單。”大奎想說這也太招搖了,但聽馮師爺如此說便把心裏的話憋回了肚子。
大奎走到轎前,早有轎夫掀了帷幔。大奎長這麽大還沒坐過轎子,上下左右的看了看轎子。馮師爺在身邊提醒道:“大人,請上轎。”大奎這才邁過轎杠進了轎子坐在軟座上,轎夫放下帷幔。大奎在裏麵又是上下左右不住的觀望,轎外馮師爺一聲長喝:“起轎。”
八名轎夫緩緩抬起軟轎,大奎坐在裏麵覺得十分平穩舒適。不由心想:‘俺那娘啊!這也太舒坦了。’聽到隊前有人鳴鑼開道,伸手揭開轎側小窗見到許元董虎二人在轎側護衛,想必田風周凱在另一側。
隊伍行了片刻即到了隆平最大的酒樓太和樓,樓門前早有隆平府尹王大人帶領數名衙差恭候。待到隊伍停下落了轎,轎夫揭了轎子帷幔,大奎緩步走出轎子。王大人便拱手迎到近前,躬身為禮道:“下官王西元恭迎通政使張大人。”
王西元此時雖是一身便服,但比大奎年長十旬,大奎頓覺有些不自然,忙伸手去扶:“王大人免禮。”王西元禮畢,伸手做請道:“下官略備薄酒,張大人樓上請。”大奎忙道:“王大人先請。”身後馮師爺一聲幹咳,走過來對大奎附耳低聲道:“按官階王大人是四品,屬地方官。而張大人您是二品朝官,理當先行。”大奎不由一癟,心道:‘怎麽這麽些禮道。’想歸想,但還是依照馮師爺的指點當先行去。
前麵早有店夥領路上了二樓,二樓堂中隻擺了一桌酒宴。四周各有衙差肅立,王西元再次伸手作請道:“張大人請上座。”大奎想著馮師爺的話,也不謙讓,大踏步行去。馮師爺連忙趕上一扯大奎衣袖附耳道:“王大人是主,您是客,需謙讓一番。”
大奎一愣,忙轉身拱手道:“王大人是這隆平府的父母官,理應上座。”心裏不由埋怨‘吃頓飯還這麽多講究,可真煩死俺了’。
王西元拱手笑道:“張大人是上差,合該上座。”大奎望望馮師爺,馮師爺使個眼色。大奎這才笑道:“如此俺便上座了。”馮師爺頓覺一腦門子汗。
王西元伸手做請,引著大奎繞過酒桌在對著樓梯的椅上坐了,這才來到大奎對麵就坐。馮師爺及許元,董虎,田風,周凱四名侍衛在大奎身後站定。
如此賓主坐定,王西元首先舉杯道:“張大人鞍馬勞頓,下官先敬張大人一杯。”大奎連忙舉杯道:“俺不累,就是餓了。”王西元嗬嗬笑道:“張大人性情中人,王某佩服,如此下官先幹為敬。”說罷仰頭喝下杯中酒,大奎也陪著喝了。
接下來這王西元便與大奎說著場麵話,直敬了大奎三杯。大奎有些不耐煩了,直言道:“王大人,這樣說話俺不習慣,不如有什麽都隨便說好了。”王西元一愣,隨即笑道:“如此甚好,下官遵命。”
大奎坦言道:“俺聽隆平百姓都誇你公正廉明是個好官,俺也就有什麽說什麽了。”王西元聽到大奎如此說,忙拱手道:“這是下官份內之事,多謝張大人美譽。”大奎搖手道:“不是我美譽你,你做的事百姓都心服口服啊。”
王西元微微笑著,心裏十分感動。大奎確實跟人打聽過王西元的作派,這王西元卻是個好官,在百姓中口碑甚佳。
王西元是讀書人,素懷大才。無奈元庭唯親不用,漢人在朝中很難有所作為。王西元早年在隆平府隻做了個典籍主簿,區區從九品。朱元璋在潘陽湖之戰剿滅陳友諒後相繼收複江南各地,其間發現了王西元的才幹遂提升為隆平府府尹官居四品。王西元感念朱元璋知遇之恩,一直以來為官清廉兢兢業業。
桌旁衙差過來填了酒退在一旁,大奎沉默片刻道:“有件事我需向王大人問明。”王西元拱手道:“張大人但說無妨,下官知無不言。”大奎問道:“正通鏢局的羅大海因為什麽犯了命案?”
王西元回道:“羅大海押鏢回返途中在嘉禾縣境內因為路見不平,將惡少李德福打死。苦主告上公堂,嘉禾縣令遂將其收押。”大奎一愣忙問:“還請王大人細細的說。”
王西元這才娓娓道來:原來羅大海在嘉禾縣的上禾鎮落腳,見到惡少李德福借追債之名強搶民女,一時氣憤出頭與李德福爭執。李德福縱容家丁數人圍毆羅大海,羅大海與幾位鏢師在爭鬥中失手將李德福打死,現下看押在嘉禾縣大牢聽候發落。
大奎沉吟道:“俺與那羅大海相識,這人脾氣耿直但不是什麽壞人。王大人,你看該如何發落?”
王西元直言道:“李德福雖可惡但罪不及死,羅大海失手殺人卻是法網難逃,論罪當斬”。王西元略一停頓道:“今日正通鏢局的黃世傑老鏢頭曾來找過下官,並奉上白銀五百兩欲上下打點。這件事不知張大人做何看法?”
大奎雖不善言辭,但如今卻是今非昔比,早不是當年的傻蛋了。情知王西元是拿言語試探,也隻得敷衍道:“這件事是王大人主理,俺可拿不了主意。”
王西元沉吟道:“江湖走鏢所經凶險,殺人原是平常事,但在州府境內公然殺人卻是法理不容。”大奎見王西元如此說,便打著哈哈道:“咱先不談這些了,來來來,喝酒。”說罷推杯換盞與王西元又喝了一輪。
大奎借著酒意問道:“俺還不知道王大人什麽年紀了?”王西元笑道:“下官虛度四十五個春秋,不知張大人貴庚?”
大奎嗬嗬笑道:“俺三十二了,這麽說王大人比俺年長十三歲。大人大人的叫著顯著生分,以後俺就叫你老王吧。”
老王八?王西元不覺臉都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