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殺啊!”
“殺!…”
柳逸玄劍指長天大喊一聲,身後的一萬名軍士也跟隨著高聲呐喊,頓時這股聲波如天邊的驚雷一般,以不及掩耳之勢向西麵正在激戰的宋金兩軍傳播了過去。(.好看的小說)
此時的孫文虎大軍已頂著壓力與金兵交戰了近一個時辰,隊伍本身早已是傷亡慘重,看著身邊的軍士成片成片的倒下,孫文虎心中早已沒了勝算,他不知道自己的隊伍還能堅持多久,同時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些,然而作為一名從軍多年的武將,孫文虎別無退路,隻有硬著頭皮跟金人血戰到底,至於能不能活著取勝,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柳逸玄人馬的一聲呼喊讓交戰雙方都大驚失色,因為雙方都不知道過來增援的人到底是敵是友,等到柳逸玄的人馬衝殺到兩軍近前之時,金兵便都是傻了眼,因為這股援兵穿的是宋軍軍服,打的是“宋”字大旗。
按常理講,完顏吉列有四萬大軍而孫文虎隻有三萬人馬,並且金兵的戰鬥力要在宋軍之上,那麽為何孫文虎還能咬牙堅持這麽長時間,並且和金人殺的不可開交難分伯仲?隻因為這孫文虎是背水而戰,金兵由背後包抄過來,孫文虎的人馬早已無路可逃隻得做困獸之鬥,因此才激發出了軍士們的頑強鬥誌,人的生命在麵對死亡的緊急時刻往往會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毅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兗州的這些官兵反而視死如歸越戰越勇,擋住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合圍。
然而。戰鬥的天平因為柳逸玄人馬的到來發生了偏轉,宋軍見友軍前來救援,雖然不知道來的是哪路兵馬,但都士氣大振,呼喊著。咆哮著,向金兵的包圍圈發起突圍的衝擊,而另一方麵,金兵忽然見有宋軍從別處殺來,知道自己隊伍正腹背受敵,自然會自亂陣腳手足無措。
相州守備劉浩的這支軍馬在地方禁軍中也是一支精銳部隊。且之前曾跟隨宗澤老將軍參加了濮陽、磁州的戰鬥,早已對金人的戰法有所了解,因此也並無畏懼之色。柳逸玄與劉浩指揮著底下的士兵,向著金兵的包圍圈內衝殺過去,一時間又是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金兵將士見這支軍馬殺的凶狠,也不知道他們到底來了多少人,因此各個心中怯戰,腳步不禁連連後退。
那完顏父子本在陣中指揮廝殺,但看到宋軍有援兵到來,便料想到方才營帳被燒之事必定也是宋軍所為,因此心裏也慌亂起來。完顏洪急忙對完顏吉列言道:“父親,這不知是哪裏來的人馬。我看我們今夜是中了他們的圈套了!”
完顏吉列的帳下參將完顏丘楚也上前言道:“是啊千歲,小王爺說的有道理,如果宋軍內外夾擊我們。隻怕我們的這些人馬就真的剩下不了多少了!王爺,這些兵馬可是咱們的老底,不能都白白死在這個地方啊!”又對完顏吉列含淚勸道:“王爺,咱們還是撤軍吧,將士們已泄了士氣,再打下去怕也難再取勝了!”
完顏吉列看著身邊的將領。都沒有想繼續戰鬥下去的打算,又看到外圍的士兵。紛紛麵露惶恐之色,便知道士氣已泄。勝負已分,再戰下去也隻會有更大的傷亡,於是無奈地揮一揮手,示意將士往寧陽方向撤退。
金兵用弓弩手作掩護,由中心向四周分頭散去,且戰且退狼狽而逃,柳逸玄和孫文虎帶著人馬趁機追趕了二裏多地,卻因金兵箭矢如雨且逃跑的路線較為分散,因此便放棄追趕,隻得讓他們倉皇逃跑。
此時東方的天際早已露出一抹魚肚白,孫文虎帶著帳下的將領前來拜謝柳逸玄的搭救之恩。那孫文虎握腕言道:“有勞將軍出手相救,孫文虎感激不盡!”
柳逸玄來看這孫文虎,隻見他生得濃眉怒目,虎背熊腰,口寬耳肥,額頭高闊,倒也是一副勇武之相,再看他身上的戰袍盔甲,早已被鮮血染成了紅色。柳逸玄見他施禮拜謝,急忙說道:“孫太守不必如此多禮,你我都是大宋臣子,彼此戮力禦敵本是分內之事。”
孫文虎又來仔細看這柳逸玄,卻發現自己不曾認得他,便又問道:“敢問將軍尊姓大名,是奉了何人之命前來搭救我等?”
柳逸玄笑道:“小弟姓柳,名曰逸玄,是康王千歲帳下的裨將,昨日康王派人與將軍聯絡,欲與將軍合兵一處,不料將軍拒絕了康王的請求,才落得今夜之狼狽!”
孫文虎聽了這話,心中悔恨不已,隻得低頭長歎一聲,柳逸玄又言道:“孫將軍也不必沮喪,此次金兵偷襲營寨,也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反倒折損了許多兵馬,孫將軍可能有所不知,這支金國兵馬已在此處蹲守了數日,就等著將軍的人馬到來,今日中了他們的奸計,也不必過多苦惱。”柳逸玄好言安慰了幾句,是想給孫文虎留個台階下,讓他不必太過自責,也好盡快回複士氣,繼續投身到宋金兩國的戰爭中去。
孫文虎對柳逸玄言道:“多謝將軍的勸慰,今日之恩恐難以回報,還請兩位將軍到我軍營一敘,在下已命人備下酒宴答謝二位將軍的救命之恩。”
柳逸玄笑道:“孫將軍客氣了,我們今日前來就你,也不是為了這頓水酒,眼下戰鬥剛剛結束,孫將軍應該差人去打掃戰場、搶救傷員,盡快回複士兵的士氣才是,不必為答謝我們太費周折,再者說,我二人也是奉命行事,此時天色已亮,我們還要回去向康王千歲交差呢!”說罷便於劉浩翻身上馬,打算帶兵回營。
那孫文虎急忙攔住他們說道:“煩勞柳將軍回去向康王千歲言語一聲,就說我孫文虎願意聽從康王調遣,待我將隊伍重新收拾完畢之後,便親自帶兵前往東平謝罪!”
柳逸玄聽到這孫文虎終於開了竅,便笑著回道:“孫將軍放心吧,這話我一定替你帶到!咱們後會有期!”言罷離開兗州軍馬大營,直往沙溝集與康王複命去了。預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未完待續)
“殺!…”
柳逸玄劍指長天大喊一聲,身後的一萬名軍士也跟隨著高聲呐喊,頓時這股聲波如天邊的驚雷一般,以不及掩耳之勢向西麵正在激戰的宋金兩軍傳播了過去。(.好看的小說)
此時的孫文虎大軍已頂著壓力與金兵交戰了近一個時辰,隊伍本身早已是傷亡慘重,看著身邊的軍士成片成片的倒下,孫文虎心中早已沒了勝算,他不知道自己的隊伍還能堅持多久,同時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些,然而作為一名從軍多年的武將,孫文虎別無退路,隻有硬著頭皮跟金人血戰到底,至於能不能活著取勝,也隻有聽天由命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柳逸玄人馬的一聲呼喊讓交戰雙方都大驚失色,因為雙方都不知道過來增援的人到底是敵是友,等到柳逸玄的人馬衝殺到兩軍近前之時,金兵便都是傻了眼,因為這股援兵穿的是宋軍軍服,打的是“宋”字大旗。
按常理講,完顏吉列有四萬大軍而孫文虎隻有三萬人馬,並且金兵的戰鬥力要在宋軍之上,那麽為何孫文虎還能咬牙堅持這麽長時間,並且和金人殺的不可開交難分伯仲?隻因為這孫文虎是背水而戰,金兵由背後包抄過來,孫文虎的人馬早已無路可逃隻得做困獸之鬥,因此才激發出了軍士們的頑強鬥誌,人的生命在麵對死亡的緊急時刻往往會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毅力,也正是因為如此,兗州的這些官兵反而視死如歸越戰越勇,擋住了金兵一次又一次的合圍。
然而。戰鬥的天平因為柳逸玄人馬的到來發生了偏轉,宋軍見友軍前來救援,雖然不知道來的是哪路兵馬,但都士氣大振,呼喊著。咆哮著,向金兵的包圍圈發起突圍的衝擊,而另一方麵,金兵忽然見有宋軍從別處殺來,知道自己隊伍正腹背受敵,自然會自亂陣腳手足無措。
相州守備劉浩的這支軍馬在地方禁軍中也是一支精銳部隊。且之前曾跟隨宗澤老將軍參加了濮陽、磁州的戰鬥,早已對金人的戰法有所了解,因此也並無畏懼之色。柳逸玄與劉浩指揮著底下的士兵,向著金兵的包圍圈內衝殺過去,一時間又是刀光劍影血肉橫飛。金兵將士見這支軍馬殺的凶狠,也不知道他們到底來了多少人,因此各個心中怯戰,腳步不禁連連後退。
那完顏父子本在陣中指揮廝殺,但看到宋軍有援兵到來,便料想到方才營帳被燒之事必定也是宋軍所為,因此心裏也慌亂起來。完顏洪急忙對完顏吉列言道:“父親,這不知是哪裏來的人馬。我看我們今夜是中了他們的圈套了!”
完顏吉列的帳下參將完顏丘楚也上前言道:“是啊千歲,小王爺說的有道理,如果宋軍內外夾擊我們。隻怕我們的這些人馬就真的剩下不了多少了!王爺,這些兵馬可是咱們的老底,不能都白白死在這個地方啊!”又對完顏吉列含淚勸道:“王爺,咱們還是撤軍吧,將士們已泄了士氣,再打下去怕也難再取勝了!”
完顏吉列看著身邊的將領。都沒有想繼續戰鬥下去的打算,又看到外圍的士兵。紛紛麵露惶恐之色,便知道士氣已泄。勝負已分,再戰下去也隻會有更大的傷亡,於是無奈地揮一揮手,示意將士往寧陽方向撤退。
金兵用弓弩手作掩護,由中心向四周分頭散去,且戰且退狼狽而逃,柳逸玄和孫文虎帶著人馬趁機追趕了二裏多地,卻因金兵箭矢如雨且逃跑的路線較為分散,因此便放棄追趕,隻得讓他們倉皇逃跑。
此時東方的天際早已露出一抹魚肚白,孫文虎帶著帳下的將領前來拜謝柳逸玄的搭救之恩。那孫文虎握腕言道:“有勞將軍出手相救,孫文虎感激不盡!”
柳逸玄來看這孫文虎,隻見他生得濃眉怒目,虎背熊腰,口寬耳肥,額頭高闊,倒也是一副勇武之相,再看他身上的戰袍盔甲,早已被鮮血染成了紅色。柳逸玄見他施禮拜謝,急忙說道:“孫太守不必如此多禮,你我都是大宋臣子,彼此戮力禦敵本是分內之事。”
孫文虎又來仔細看這柳逸玄,卻發現自己不曾認得他,便又問道:“敢問將軍尊姓大名,是奉了何人之命前來搭救我等?”
柳逸玄笑道:“小弟姓柳,名曰逸玄,是康王千歲帳下的裨將,昨日康王派人與將軍聯絡,欲與將軍合兵一處,不料將軍拒絕了康王的請求,才落得今夜之狼狽!”
孫文虎聽了這話,心中悔恨不已,隻得低頭長歎一聲,柳逸玄又言道:“孫將軍也不必沮喪,此次金兵偷襲營寨,也並沒有占到什麽便宜,反倒折損了許多兵馬,孫將軍可能有所不知,這支金國兵馬已在此處蹲守了數日,就等著將軍的人馬到來,今日中了他們的奸計,也不必過多苦惱。”柳逸玄好言安慰了幾句,是想給孫文虎留個台階下,讓他不必太過自責,也好盡快回複士氣,繼續投身到宋金兩國的戰爭中去。
孫文虎對柳逸玄言道:“多謝將軍的勸慰,今日之恩恐難以回報,還請兩位將軍到我軍營一敘,在下已命人備下酒宴答謝二位將軍的救命之恩。”
柳逸玄笑道:“孫將軍客氣了,我們今日前來就你,也不是為了這頓水酒,眼下戰鬥剛剛結束,孫將軍應該差人去打掃戰場、搶救傷員,盡快回複士兵的士氣才是,不必為答謝我們太費周折,再者說,我二人也是奉命行事,此時天色已亮,我們還要回去向康王千歲交差呢!”說罷便於劉浩翻身上馬,打算帶兵回營。
那孫文虎急忙攔住他們說道:“煩勞柳將軍回去向康王千歲言語一聲,就說我孫文虎願意聽從康王調遣,待我將隊伍重新收拾完畢之後,便親自帶兵前往東平謝罪!”
柳逸玄聽到這孫文虎終於開了竅,便笑著回道:“孫將軍放心吧,這話我一定替你帶到!咱們後會有期!”言罷離開兗州軍馬大營,直往沙溝集與康王複命去了。預知後事如何,且待下文分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