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逸玄辭了孫文虎的軍隊,直往沙溝集來見康王,此時的康王已得知柳逸玄帶著相州人馬到了汶河南岸支援,並且知道金兵已敗退回去。康王本以為金兵會向北麵的濟州方向逃竄,因此派人在汶河北岸蹲守,若是遇到逃竄的金兵,也好來個痛打落水狗,卻不料金兵並沒有逃往濟州,轉而向寧陽縣城方向逃去了。
原來那日完顏吉列帶兵到此之時,曾兵分三路沿汶河一線攻城掠地,除了讓自己的兒子襲取東平之外,還讓自己的郡主完顏雪兒帶著一萬人馬襲取了寧陽,拿下寧陽之後,完顏吉列並未讓她帶兵前來參加汶河之戰,隻讓她守住寧陽以作為安身之處,故而今夜戰敗之後便逃往了寧陽縣城。
柳逸玄來見康王,言道:“末將本以為火燒了金兵大營便可阻止金兵的偷襲,誰知那完顏吉列一心要與孫文虎決戰,末將一時來不及向千歲請示,隻好自作主張帶著隊伍去了對岸支援,千歲若要降罪的話,皆是末將之過,與劉將軍無幹!”
那康王知道柳逸玄私自改動了作戰計劃,但他及時趕到南岸支援孫文虎並且打退了金兵的進攻,還能主動跟自己認罪,因此心裏並無怪罪他的意思,便笑道:“柳公子這是說的哪裏話,這戰場形勢本來就是瞬息萬變,你能根據敵情而做出應變,也屬難能可貴,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本王還是知道的!”又說道:“此役你與劉將軍都立下了功勞,本王會為你們向聖上請功的。”
柳逸玄自然不奢望康王為自己請功,隻求康王能痛下決心與金兵決戰,替他那皇兄保住這僅剩下的半壁江山。“末將不敢貪功。若說有功勞,這也都是相州的弟兄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此次戰役,劉將軍的人馬傷亡有三千多人,還請千歲對這些犧牲的將士給予撫恤。”
康王轉臉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一言不發的相州守備劉浩,微微笑道:“撫恤之事嘛。(.無彈窗廣告)自有朝廷安排,本王會盡快向兵部稟報的,劉將軍就放心吧!”
康王又問柳逸玄道:“那孫文虎現在何處?他這次損失了多少人馬?”
柳逸玄回道:“末將回來時,孫太守還在南岸大營打掃戰場,至於他損失了多少人馬,末將也不知。隻是據末將觀察,孫太守的人馬此役至少損失過半,即便剩下的也都是些傷兵了。不過孫太守讓末將給王爺帶個話,他說他願意聽從王爺的指揮,會盡快帶著剩下的兵馬往東平集結。”
“是嗎?他果真是這樣說的?”康王知道孫文虎是個性格倔強的人。又曾跟著童貫在北方戰場立過戰功,向來是居功自傲不肯低頭。
“千真萬確,是他親口告訴末將的。”
“哼哼,這頭倔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他若早點與我們合兵一處,又哪有今日之慘敗!你們說是不是啊?”康王對著眾位將領洋洋得意地說道。
旁邊的馬夢龍與諸將隨聲附和道:“是啊,王爺所言甚是,這孫文虎就是個死腦筋。非得吃點苦頭才變得老實起來!”
柳逸玄聽了這話,隻在旁邊苦笑了一聲,因為他心裏清楚。若不是孫文虎在前麵擋著,那麽金兵所攻擊的對象就很有可能是東平的援軍,如果那完顏吉列知道大宋的康王千歲也來了山東,豈能不帶兵前來攻打?康王和一幹將領不好好商量一下對策,反而在此幸災樂禍,實在是令人寒心。
正當康王與眾人商談之際。有軍士快馬從東平方向趕來報道:“啟稟千歲,聖上派來的欽差已經到了東平縣城了。說是有重要文書帶到,請王爺火速回城接見。”
康王與眾位將領聞言麵麵相覷。皆不知又發生了什麽事,於是康王傳令收兵,帶著人馬火速回了東平縣城。
眾人進了縣衙,天色已經大亮,康王果然見有朝廷欽差在客廳等候,那傳旨的欽差是一位六品的禦林軍校尉,年紀三十六七的樣子,他見康王回府,急忙過來參拜。康王命他免禮平身,又問道:“不知將軍怎麽稱呼?聖上派你前來有何指示?”
那欽差起身回道:“末將姓呂,是禦林軍的一名校尉,在秦駙馬手下做事,今日前來,是有兵部的重要文書要交與千歲。”說罷便從背後取出公文袋,把一節用黃表紙密封的竹筒遞給康王。
康王接過竹筒撕開封條,取出筒內書信仔細瞧看,然後眉頭緊皺,神情呆滯,嘴微微張開,完全是一臉震驚的樣子,柳逸玄和眾位將領立刻感覺到事情不妙,各個心中生疑,不知朝廷裏發生了何事。
康王閱畢書信,隻呆呆地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沉默良久,這讓柳逸玄心中更是疑惑。“康王這是怎麽了,不就是一張兵部文書嗎,又不是徽宗駕崩,他為何露出這般生神情?”
“王爺,您…您怎麽了?這書信上都…說了些什麽?”汝南節度使馬夢龍也是心中犯疑,試探著打聽信上的消息。
康王輕輕轉過臉來,將身前的這些將領一一都掃了一眼,然後把眼神慢慢收起,若有所思。柳逸玄也急著上前問道:“王爺,到底朝廷裏發生了什麽?你為何是這般神情啊?”
康王將手裏的書信折好,又塞進那支短小的竹筒裏,然後才想好了要說的話。康王麵帶沮喪地低聲言道:“各位將軍,這是聖上讓兵部送來的一封急報,信上說,我軍西線作戰失利,昨日洛陽失守,肅王千歲…被金人…俘虜。”
康王把信上的消息剛一公布,就引得滿堂將領議論紛紛惶恐不安。
“什麽!…怎麽會這樣?”“天呐,我沒聽錯吧!”……
這讓柳逸玄也大吃一驚,他知道洛陽早晚是保不住的,但沒想到會丟的這麽快。更嚴重的是,洛陽是汴梁的西門戶,如果洛陽失守,金兵很快就可以打到京城了,一想到這些。柳逸玄便開始擔心了起來,因為他的父母和心愛的靈兒都還在京城,如果金兵從西線逼近汴梁,那誰又去保護他們?他知道自己沒有改變曆史的能力,但最起碼得讓自己的親人和心愛的人不受到戰爭的傷害才是。
“也不對啊,曆史書上說金兵是臘月包圍的汴梁。這才十月初怎麽可能就攻破洛陽了呢?難道是史書記載有誤?”柳逸玄不知道宋軍是怎麽打的仗,那肅王趙樞手底下也有十萬之眾,怎麽連個洛陽城都守不住?
柳逸玄走到那位姓呂的校尉身邊問道:“呂將軍,可曾聽說肅王千歲是如何敗給了金兵的?那洛陽守備劉達開乃是原‘勇’字營的主帥,也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怎麽會這麽快就丟了城池呢?”
那呂校尉認得柳逸玄是禦林軍的副都統,連忙過來回道:“不瞞柳將軍,末將也不清楚這其中的原因,隻是聽說此次帶兵圍攻洛陽的乃是金國大將完顏宗望,並且是金國三皇子完顏佑作為監軍,那完顏皇子帶兵來到洛陽城下,想約肅王千歲出城談判,肅王千歲並沒有答應金人的請求。隻是閉門不出,那完顏三皇子又派使臣送了一封書信交給肅王,想與肅王千歲在城外比試武藝。若是肅王贏了,金國便退兵回去,還說既然肅王也是宋國皇子,就應該出城與金國皇子比鬥,如果畏懼不前,那就說明宋國皇子隻是些酒囊飯袋。隻能給金國人為奴為仆!”
“什麽!好個無恥的金國皇子,敢出此狂妄之言!”那康王一聽金國皇子如此瞧不上宋國的皇子。立馬起身破口大罵。
柳逸玄言道:“這明顯是金國人使得激將法,怎麽肅王千歲就上當了呢?這等雕蟲小技。哄一下三歲孩子還差不多,肅王身為一地藩王,怎麽也識不破呢?”
呂校尉搖頭歎道:“起初肅王也知道這是敵人使得激將法,隻是後來金兵每日都到城門口挑釁,還對著城上百般辱罵,肅王不忍金兵羞辱,就決定要出城與那金國三皇子完顏佑比試武藝。”
“怎麽?難道是我王兄的武藝比不上那金國三皇子,所以才把城池丟了?”康王一聽原來肅王曾出城與金國皇子比鬥,也想來問個究竟。
那呂校尉言道:“隻聽洛陽來到使者說,肅王千歲帶了五千兵馬出城,來到洛水邊上與完顏三皇子比武,二人大戰了上百回合都沒有分出勝負,最後肅王對金人說,今日分不出勝負來日再來決戰,誰知那金國三皇子早已在校場附近布下伏兵,待肅王帶兵回城時將肅王攔截在洛水南岸,肅王與金兵苦戰半日,最終,沒能返回城中……”
“嗬嗬!”柳逸玄聽完這故事,隻好冷笑一聲,想不到一個堂堂的宋國王爺,竟被敵人用這麽點小伎倆給騙了出去,還說什麽大戰上百回合,鬼才信呢,說不定那完顏佑在馬上就輕輕鬆鬆把他給擒住了,哪還用得著什麽伏兵啊。
眾人聽了這話,也都哀歎不已,不停叫罵這金人的手段卑鄙,康王聽到王兄被俘,心中更是擔憂起來,因為這對皇室來說,無疑是一個奇恥大辱,他不知道他的皇兄會怎樣和金人交涉,也不知道他的這位五哥還能不能活著被金國人給放回來,正在憂慮之間,又見門外衛兵來報,說濟州有使者前來拜見。
康王急忙將濟州使者召入廳內,卻見那名使者渾身是傷,戰袍上皆是鮮血,那使者進了大堂撲通一下跪在康王麵前,氣息奄奄地對康王哀求道:“王…王爺,濟王有難,請您快…快去救濟州吧!”
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畢竟濟州又有何戰況,且待後文。(未完待續)
原來那日完顏吉列帶兵到此之時,曾兵分三路沿汶河一線攻城掠地,除了讓自己的兒子襲取東平之外,還讓自己的郡主完顏雪兒帶著一萬人馬襲取了寧陽,拿下寧陽之後,完顏吉列並未讓她帶兵前來參加汶河之戰,隻讓她守住寧陽以作為安身之處,故而今夜戰敗之後便逃往了寧陽縣城。
柳逸玄來見康王,言道:“末將本以為火燒了金兵大營便可阻止金兵的偷襲,誰知那完顏吉列一心要與孫文虎決戰,末將一時來不及向千歲請示,隻好自作主張帶著隊伍去了對岸支援,千歲若要降罪的話,皆是末將之過,與劉將軍無幹!”
那康王知道柳逸玄私自改動了作戰計劃,但他及時趕到南岸支援孫文虎並且打退了金兵的進攻,還能主動跟自己認罪,因此心裏並無怪罪他的意思,便笑道:“柳公子這是說的哪裏話,這戰場形勢本來就是瞬息萬變,你能根據敵情而做出應變,也屬難能可貴,這‘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本王還是知道的!”又說道:“此役你與劉將軍都立下了功勞,本王會為你們向聖上請功的。”
柳逸玄自然不奢望康王為自己請功,隻求康王能痛下決心與金兵決戰,替他那皇兄保住這僅剩下的半壁江山。“末將不敢貪功。若說有功勞,這也都是相州的弟兄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此次戰役,劉將軍的人馬傷亡有三千多人,還請千歲對這些犧牲的將士給予撫恤。”
康王轉臉看了一眼站在旁邊一言不發的相州守備劉浩,微微笑道:“撫恤之事嘛。(.無彈窗廣告)自有朝廷安排,本王會盡快向兵部稟報的,劉將軍就放心吧!”
康王又問柳逸玄道:“那孫文虎現在何處?他這次損失了多少人馬?”
柳逸玄回道:“末將回來時,孫太守還在南岸大營打掃戰場,至於他損失了多少人馬,末將也不知。隻是據末將觀察,孫太守的人馬此役至少損失過半,即便剩下的也都是些傷兵了。不過孫太守讓末將給王爺帶個話,他說他願意聽從王爺的指揮,會盡快帶著剩下的兵馬往東平集結。”
“是嗎?他果真是這樣說的?”康王知道孫文虎是個性格倔強的人。又曾跟著童貫在北方戰場立過戰功,向來是居功自傲不肯低頭。
“千真萬確,是他親口告訴末將的。”
“哼哼,這頭倔驢,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他若早點與我們合兵一處,又哪有今日之慘敗!你們說是不是啊?”康王對著眾位將領洋洋得意地說道。
旁邊的馬夢龍與諸將隨聲附和道:“是啊,王爺所言甚是,這孫文虎就是個死腦筋。非得吃點苦頭才變得老實起來!”
柳逸玄聽了這話,隻在旁邊苦笑了一聲,因為他心裏清楚。若不是孫文虎在前麵擋著,那麽金兵所攻擊的對象就很有可能是東平的援軍,如果那完顏吉列知道大宋的康王千歲也來了山東,豈能不帶兵前來攻打?康王和一幹將領不好好商量一下對策,反而在此幸災樂禍,實在是令人寒心。
正當康王與眾人商談之際。有軍士快馬從東平方向趕來報道:“啟稟千歲,聖上派來的欽差已經到了東平縣城了。說是有重要文書帶到,請王爺火速回城接見。”
康王與眾位將領聞言麵麵相覷。皆不知又發生了什麽事,於是康王傳令收兵,帶著人馬火速回了東平縣城。
眾人進了縣衙,天色已經大亮,康王果然見有朝廷欽差在客廳等候,那傳旨的欽差是一位六品的禦林軍校尉,年紀三十六七的樣子,他見康王回府,急忙過來參拜。康王命他免禮平身,又問道:“不知將軍怎麽稱呼?聖上派你前來有何指示?”
那欽差起身回道:“末將姓呂,是禦林軍的一名校尉,在秦駙馬手下做事,今日前來,是有兵部的重要文書要交與千歲。”說罷便從背後取出公文袋,把一節用黃表紙密封的竹筒遞給康王。
康王接過竹筒撕開封條,取出筒內書信仔細瞧看,然後眉頭緊皺,神情呆滯,嘴微微張開,完全是一臉震驚的樣子,柳逸玄和眾位將領立刻感覺到事情不妙,各個心中生疑,不知朝廷裏發生了何事。
康王閱畢書信,隻呆呆地坐在一張太師椅上沉默良久,這讓柳逸玄心中更是疑惑。“康王這是怎麽了,不就是一張兵部文書嗎,又不是徽宗駕崩,他為何露出這般生神情?”
“王爺,您…您怎麽了?這書信上都…說了些什麽?”汝南節度使馬夢龍也是心中犯疑,試探著打聽信上的消息。
康王輕輕轉過臉來,將身前的這些將領一一都掃了一眼,然後把眼神慢慢收起,若有所思。柳逸玄也急著上前問道:“王爺,到底朝廷裏發生了什麽?你為何是這般神情啊?”
康王將手裏的書信折好,又塞進那支短小的竹筒裏,然後才想好了要說的話。康王麵帶沮喪地低聲言道:“各位將軍,這是聖上讓兵部送來的一封急報,信上說,我軍西線作戰失利,昨日洛陽失守,肅王千歲…被金人…俘虜。”
康王把信上的消息剛一公布,就引得滿堂將領議論紛紛惶恐不安。
“什麽!…怎麽會這樣?”“天呐,我沒聽錯吧!”……
這讓柳逸玄也大吃一驚,他知道洛陽早晚是保不住的,但沒想到會丟的這麽快。更嚴重的是,洛陽是汴梁的西門戶,如果洛陽失守,金兵很快就可以打到京城了,一想到這些。柳逸玄便開始擔心了起來,因為他的父母和心愛的靈兒都還在京城,如果金兵從西線逼近汴梁,那誰又去保護他們?他知道自己沒有改變曆史的能力,但最起碼得讓自己的親人和心愛的人不受到戰爭的傷害才是。
“也不對啊,曆史書上說金兵是臘月包圍的汴梁。這才十月初怎麽可能就攻破洛陽了呢?難道是史書記載有誤?”柳逸玄不知道宋軍是怎麽打的仗,那肅王趙樞手底下也有十萬之眾,怎麽連個洛陽城都守不住?
柳逸玄走到那位姓呂的校尉身邊問道:“呂將軍,可曾聽說肅王千歲是如何敗給了金兵的?那洛陽守備劉達開乃是原‘勇’字營的主帥,也是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怎麽會這麽快就丟了城池呢?”
那呂校尉認得柳逸玄是禦林軍的副都統,連忙過來回道:“不瞞柳將軍,末將也不清楚這其中的原因,隻是聽說此次帶兵圍攻洛陽的乃是金國大將完顏宗望,並且是金國三皇子完顏佑作為監軍,那完顏皇子帶兵來到洛陽城下,想約肅王千歲出城談判,肅王千歲並沒有答應金人的請求。隻是閉門不出,那完顏三皇子又派使臣送了一封書信交給肅王,想與肅王千歲在城外比試武藝。若是肅王贏了,金國便退兵回去,還說既然肅王也是宋國皇子,就應該出城與金國皇子比鬥,如果畏懼不前,那就說明宋國皇子隻是些酒囊飯袋。隻能給金國人為奴為仆!”
“什麽!好個無恥的金國皇子,敢出此狂妄之言!”那康王一聽金國皇子如此瞧不上宋國的皇子。立馬起身破口大罵。
柳逸玄言道:“這明顯是金國人使得激將法,怎麽肅王千歲就上當了呢?這等雕蟲小技。哄一下三歲孩子還差不多,肅王身為一地藩王,怎麽也識不破呢?”
呂校尉搖頭歎道:“起初肅王也知道這是敵人使得激將法,隻是後來金兵每日都到城門口挑釁,還對著城上百般辱罵,肅王不忍金兵羞辱,就決定要出城與那金國三皇子完顏佑比試武藝。”
“怎麽?難道是我王兄的武藝比不上那金國三皇子,所以才把城池丟了?”康王一聽原來肅王曾出城與金國皇子比鬥,也想來問個究竟。
那呂校尉言道:“隻聽洛陽來到使者說,肅王千歲帶了五千兵馬出城,來到洛水邊上與完顏三皇子比武,二人大戰了上百回合都沒有分出勝負,最後肅王對金人說,今日分不出勝負來日再來決戰,誰知那金國三皇子早已在校場附近布下伏兵,待肅王帶兵回城時將肅王攔截在洛水南岸,肅王與金兵苦戰半日,最終,沒能返回城中……”
“嗬嗬!”柳逸玄聽完這故事,隻好冷笑一聲,想不到一個堂堂的宋國王爺,竟被敵人用這麽點小伎倆給騙了出去,還說什麽大戰上百回合,鬼才信呢,說不定那完顏佑在馬上就輕輕鬆鬆把他給擒住了,哪還用得著什麽伏兵啊。
眾人聽了這話,也都哀歎不已,不停叫罵這金人的手段卑鄙,康王聽到王兄被俘,心中更是擔憂起來,因為這對皇室來說,無疑是一個奇恥大辱,他不知道他的皇兄會怎樣和金人交涉,也不知道他的這位五哥還能不能活著被金國人給放回來,正在憂慮之間,又見門外衛兵來報,說濟州有使者前來拜見。
康王急忙將濟州使者召入廳內,卻見那名使者渾身是傷,戰袍上皆是鮮血,那使者進了大堂撲通一下跪在康王麵前,氣息奄奄地對康王哀求道:“王…王爺,濟王有難,請您快…快去救濟州吧!”
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畢竟濟州又有何戰況,且待後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