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說,命運該是存在的吧?要不然,人與人之間為什麽會有那麽大的差距,結局又為什麽非要這樣而不能那樣呢?我的任務,就是給兄弟們充分地展示這種差距。
話接上次,且說炒股失利後,我和麗萍商定,每月拿出一個人的工資用於還債,按當時的工資水平計算大約需要十五年的時間。
由於不懂得算計,一個人的工資根本不足以維持生活,不可避免地總要超支。所以,我們最害怕的,就是緊饑荒。
怕什麽偏來什麽,我們這位同事因為急需用錢,三番五次催要不成,一氣之下竟住進了醫院。我和麗萍慌了,東作揖西賠笑求爺爺告奶奶甚至不惜許以高息才總算借到了還同事的錢。
這還隻是個開始,從那以後,類似的事常有,結果卻是,饑荒不僅沒能還上,反而因為高額的利息支出又加重了饑荒,這且不說,單是緊饑荒的那種扣不盡挖不出的感覺便無異於酷刑。
為了盡快擺脫這種局麵,麗萍又故技重演,但必是因為對我們兩人的前途並不看好,發出了幾十個請柬,被邀者雖都滿口答應,真正到來的卻不到十人,麗萍借款購進的高檔夏裝則隻賣掉了一件,利潤尚不夠一瓶酒錢。
賠了夫人又折兵,麗萍隻默默地把這些我隻聞其名而不辨真假的名牌夏裝一件一件地強行穿到我身上,而後繞我轉圈細細地端量著,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聲音淒慘刺耳,淚珠子不停地打著轉偏不肯掉下來。
我小心翼翼地脫下來收好,根據標價,我那時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一件上衣。
她收住了笑呆呆地立著,我輕撫著她,那瘦削的肩分明在劇烈地抖動著。
之後,我們不得不開始節衣縮食,這是我們盡快還清饑荒的唯一辦法。一向過慣了優裕生活的麗萍明顯憔悴起來,常常莫名其妙地發火,因為幾毛錢而與人爭論不休。這時候,我們想的最多的自然就是下月能發多少工資離還清饑荒還有多久又如何地用好每一分錢從而更多地節約一分錢拿來還饑荒,經常不斷地計算著,盡力地想象著還清饑荒後的幸福借以鼓勵自己。
恰於此時,大舅哥意外歸來了,差距就體現在我這位失蹤多年的大舅哥身上,所以,我必須帶兄弟們走近他——
他是麗萍唯一的哥哥,自小懦弱固執,極端地仇視勞動和讀書,他的每一位班主任對他的評價雖都盡力地避免使用“傻”字,他的腦袋象灌了鉛一樣水潑不進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十歲上的一場熱病更使他經常受到同齡男孩子的欺淩,倒是小他二歲的麗萍總護著他。所以,他隻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家長們唯恐孩子隨他學壞,便嚴令“不得與之玩”。所以,他很快連一個玩伴也沒有了,總算捱到了初中畢業,自是與高中無份。
父母不肯就此放棄,關係托關係地送他去上技校,希望他能學到一技之長。可他去了不到一周,便悄悄地溜了回來,聲稱生活太過艱苦,死活不肯再去。父親不肯,百般勸說無效,大怒,便吊起來用浸了水的麻繩抽他用鐵鉗夾他,父親累了,而他卻始終不肯告饒一聲。
父母隻好作罷,任由他去遊手好閑。那段時間,他突然變得勤快起來,不僅幫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主動跑到學校去給麗萍送飯團子。麗萍記得,他那天的笑意怪怪的,忽然長大了似地一個勁地勸她好好學習為爹娘爭氣。第二天,他就失蹤了。
這已是七年前的事了,據父母回憶,他當時身無分文,因為他身上僅有的十元錢也被母親因擔心他經常亂花錢而沒收了。
按照當地農村找孩子的經驗,家人找遍了附近所有的灣河溝塘後,未見蹤影便向鄉公安派出所報了案,報了案也沒消息。
就在父母對自己的傻兒子不再抱有幻想的時候,他給家裏寫了一封信,字跡潦草而且不明不白,家人順著郵址趕去尋找,早已人去樓空,至此再無音訊。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找到了麗萍。他一米八十以上的個子,小腹有些隆起,身上的名牌西裝略顯緊張,恰把白襯衣適宜地露出來以顯示主人的幹淨利落。
他對我這個素未謀麵的妹夫熱情了得,剛一見麵就緊緊地握住了我的雙手,攥得我叫出了聲才肯鬆開了手,尷尬地嘿嘿笑著。
父母聞訊趕來了,自是喜極相擁而泣。沒過多久,我女兒放學回來了,由於麵生,她恐懼地盯著他直往外婆的身後躲,他確是逗孩子的高手,也不知用了什麽招法,隻一會兒的功夫,女兒便沒大沒小地與之嬉鬧起來,嬉鬧聲不絕於耳。
他是這個團體的中心,中心離開了,所有的寒暄和熱情才告一段落,盡管這些寒暄和熱情似乎還剛剛開始,或許他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倒給我提供了認真打量他的機會:
大鼻子,小眼睛,兩片厚嘴唇象兩塊肥肉似地向外倒翻著;頭頂禿得厲害,四周的長發便故意收攏在在頭邊,象密密麻麻盤著一圈圈鐵絲網;如果再要仔細看,盡管他西裝革履,嘴角偶爾地還會翹起一絲牛氣,卻總給人輕浮、虛華、不夠踏實的感覺。
到底大舅哥是否象外界傳言的那樣發了大財,沒有人能說清楚,因為他似對自己這七年的經曆忌諱莫深,不僅從不主動提及,即使有人提及,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他也從不去說,隻一笑了之。
說他發財的理由大致有三:一、幫我和麗萍還清了饑荒;二、沒動父母一分錢,自己開了茶店;三、出手闊綽,從不與人計較金錢上的得失,而且常說,錢這東西隻有在花的時候才叫錢,存到銀行或放到家裏不動都隻能叫廢紙。
雖然我們勿需過多地去說這些猜測,卻必是因為這些猜測才有不少人上門提親——當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且不說相貌上的寒磣,單是話一急就結巴得說不出來這一點兒,就足以讓他沒有任何挑選的餘地。而他卻自視甚高,非要找一個象他妹妹那樣的碩士生不可。誰都知道,這無異於癡人說夢。但他愣是不肯自降門檻,父母雖心焦如焚卻也隻有幹瞪眼的份兒。
再去看他的經營:他並沒有太高的追求,或許他壓根兒就不是搞經營的料——除了“重誠信,凡答應了人家的事必想方設法去做好”之外,隻一味地低價,不僅利潤太薄,而且遭到了茶商的聯合排擠。對於排擠,他竟能做到不以為意,似乎與他毫無關聯。
那陣子,我們這地方盛傳花茶能治病,花茶便脫銷,茶商們自要搶進花茶。這位茶商,常怪大舅哥的低價影響了他的生意,便借故請大舅哥,席間卻痛哭流涕謊稱老母病重向大舅哥借錢,大舅哥平日裏最孝,更見不得人哭,毫不遲疑地便把自己準備進花茶的錢全部借給了茶商,茶商則利用大舅哥的錢狠狠實實地進滿了花茶。之後不久,花茶能治病的謠傳不攻自破了,花茶的價格狂跌。
關於借錢茶商的伎倆,也不能說大舅哥完全不了解,但他卻寧肯相信他的話,在他看來,人都是好的,所謂的壞人不過是人按照自己的標準去想的,沒有骨子裏的壞人,既然人家話能說到那個份兒上必有難處,誰沒有個難處呢?所以,當借錢茶商再次找到他要求以茶抵款時,他二話沒說就以原價吃進了茶商積壓的全部花茶。
豈料交接手續剛剛辦完,關於花茶能夠美容保健甚至抗癌的傳言又盛了起來,花茶價格隨之暴漲,大舅哥著實發了一筆,而茶商則隻有空自慨歎命中無財的份兒了。
有了這筆錢後,大舅哥好吃懶做的原相畢露了,終日裏與酒為伍,一天當中真正清醒的時間總共算起來絕不會超過四個小時。
生意上的事就這樣,稍有疏忽,很快就出現了大幅滑坡,而且他顯然再也沒能遇上那樣的幸運。隻過了不長的時間,他就開始經常三頭五百地找我借錢,足以證明他手裏頭的資金已捉襟見肘起來。
為此,麗萍大為惱火,再三叮囑我要把賬記好,發誓說還清了他的饑荒後再不理他。
說不理他,畢竟還是親兄妹,便總設法要幫他。豈料他大為光火,說什麽他最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那一套,竟毫不領情。
如此下去,他已不得不辭退店裏的夥計來維持了,據說,辭退店裏夥計那天,他照舊醉了酒,因醉酒無法與夥計結賬,逼得幾個夥計隻好搬走兩廂茶葉抵頂工錢了事。以這樣的狀態,不要說他所要的標準,能討上一房老婆也已經不可能了,因為根本再無人提親。從此,家裏人不再理他。
家裏人可以不理他,而我們不能,因為家裏人很快就又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了——所謂“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這話竟還有當真的時候,大舅哥居然與北京某名牌大學隻有二十五歲的碩士生阿芳成親了!
記得那是秋後的一個周六,我們一家三口照例去嶽父家度周末。十八點十八分,我們莫名其妙地被帶到縣城的一家於當日十八點十八分開業的豪華酒樓。酒樓裏燈火輝煌,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卻隻有我們一桌客人,反而顯得有些冷清。正莫名其妙,大舅哥悄悄告訴我,他已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的高價買斷了酒樓當天的經營權,共有七個八,取七八吾順之意,如果再加上酒樓開業和酒宴開始時間裏麵的八,就“要要(11)”發了。
總算我了解他的奢侈,還是令我驚愕不已,但他卻不多作解釋,直到一家人“且看他到底要幹啥”地隨他進了主樓的主包間坐下,他才鄭重地宣布:今天,我要給大家一個驚喜。
說著,輕輕地朝門外拍了拍手,門開了,八個女童簇擁著一位身披婚紗的美女出現了!
還在大家錯愕的當口,他已開始了自己的解說,由於口吃的原因,費了好大勁才總算把事情說明白——他和阿芳是通過報紙上的征婚廣告結識的,兩個人已來往兩年多了,日前,阿芳自北京趕來,兩人商定今天喜結良緣。
那個晚上,一家人錯愕、驚喜、激動、飄悠悠地不知所雲,連一向節儉的嶽父母對於八萬元一桌的酒席都沒有感覺到貴,直呼“好吃”,待清醒過來竟自是心疼得三天沒能吃下飯,似乎一定要節省回來才肯罷休。
婚後,大舅哥戒了酒,開始認真打理他的茶店,而阿芳則終日足不出戶,潛心鑽研她的學問。
兩個人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總讓人會莫名其妙地擔憂,雖然擔憂很快就被穩定的事實衝淡了許多。——一年後,他們生了個胖兒子,居然取名“多多”;三年後,多多開始上幼兒園;四年後,阿芳考取了去美國留學的資格,有去無回。
大舅哥倒不象家裏人那樣悲傷、後悔、埋怨與憤怒,隻含混不清地說,人嘛,各取所需也就罷了。話雖這樣說,卻怎麽也無法掩飾那濃重的令人窒息的失落,他明顯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雖如此,大舅哥也沒能擺脫隨之而來的麻煩,或許這麻煩能稍稍衝淡他的失落?——小茶店裏突然多了些借錢者,而且這些借錢者雖麵帶笑容卻態度強硬,大有非借不可之勢。生性本就懦弱的他,不得不關了門帶著孩子東躲西藏,這幫人卻象神仙似地,毫不費力地就能找到他。迫於無奈,大舅哥便隔三差五地借給他們千兒八百,說是借,實則有借無還,而且總是嫌少,長此以往,這就是一口永遠無法填滿的枯井!
某一天,大舅哥終於道出了真相,他說,他失蹤七年所賺到的錢,也就夠開這麽個茶店吧。後來,也就是茶店難以為繼必須辭退活計來自保的第二天,南方一老年茶商運進了近四十萬元的綠茶。由於老年商突然接到家中急電,沒來得及辦任何手續隻留下一個不詳細的地址便匆匆返回了。不料,與供貨商就此斷了聯係,大舅哥多次前去尋找,都沒能能找到老年茶商。
對於這筆意外之財,大舅哥自始至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盡管正是自己最需要錢的時候,他也堅決不動,繼續鍥而不舍地查找著,總企圖有一天能夠找到。
實在沒有希望了,大舅哥決定,通過購買福利彩票的方式捐獻給福利事業。誰曾想,剛一投注,竟中得了五百萬福星大獎!
他這樣形容當時的感覺:我不敢睜眼,總想就這樣閉著,似有人在不停地推我叫我,我分明已聽到了呼叫聲,睜開眼卻空無一人……
好在他奢侈慣了,倒也沒有產生波折。直到偶爾地看過報紙上的征婚啟事,他突發奇想僥幸一試,居然陰差陽錯地結識了阿芳。
第一次見麵時,她至多能算是個大女孩,而且他了解到,她自幼父母雙亡,邊打工邊上學,他登時收了非分之想,暗暗決定資助她。居然弄假成真並有了多多,事情也因此而傳得沸沸揚揚。
看得出來,他甚是無奈,卻又不想向警察求助。麗萍不以為然,不顧大舅哥的極力勸阻,向鄉公安派出所報了案。
派出所長是一位清秀的小夥子,他非常重視,而且一語中的:意外的五百萬與辛苦賺來的五百萬是截然不同的,在賺取五百萬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財富,也積累了至關重要的社會關係;而意外的五百萬帶給人的,卻隻有強烈地反差和因為反差而導致的嫉妒以及因嫉妒而造成的心靈扭曲。
說歸說,做歸做,報了案之後,或許因為沒有及時打點,大舅哥便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處境不僅沒有多大改變反而日見惡化的等待。
之後,又莫名其妙地被收審了——因為巨額財產,有人說他涉嫌詐騙,也有人說他原就是江洋大盜,燒殺搶掠毒無惡不作,理由竟是阿芳和他曾失蹤過。
問題查清時,所長等一行人已遊遍了大半個中國,大舅哥不僅被白白關押了兩個月,而且所長等人的近四十萬差旅費全部由大舅哥報銷。
自裏麵出來後,找大舅哥借錢的人明顯少了,而他整個人早已瘦脫了相。
後來,所長等人因勾結當地的黑社會被查處了,大舅哥被無辜關押的事總算有了說法:某天,兩名衣著嚴整的警察來了,他們再三向見了他們便顫抖不已的大舅哥道歉,當場歸還了他那四十萬元,並鄭重地奉上他們為他申請的國家賠償。看著整齊地放到桌上的錢,大舅哥怕燙似地動也不敢動,隻嘴裏不住地喃喃自語:命?!!!
再後來,他把這筆錢捐獻給了縣見義勇為基金會。
巨大的差距!!!而帶來的強烈反差,必然地會讓人們或嫉妒或頹廢或振奮或隻顧感歎命運……
勿需過多地列舉,現在,隻說我和麗萍:我,因為大舅哥改善了我們的處境,除了隱隱的感激,似乎再無更加深切的感受;而麗萍則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沉默後,決定並考取了國家公務員,我不知她是否動用了那些已近乎斷交的關係,但據說這是目前最公正的一種考錄,筆試她考了全縣第一的成績,至於麵試,她原就是個能夠口若懸河的女人。
她被調至縣婦聯工作,因為兩地分居,我們相約共同推掉周日所有的活動,一心一意做起了“周日夫妻”:親切、爭吵少、性生活持久強烈、彼此的思念牽掛則更勝於一道美味大餐!
麗萍天生就是一塊從政的料,不久就從一名普通的科員坐到了令人垂涎的縣婦聯辦公室主任的位置。或許凡事都有一個難關,隻有過了這個難關才有可能再順利起來,婦聯副主席的位子就是這樣一個難關,整整擋了麗萍兩年。我安慰說,官無論多大都要幹事,完全沒必要太費心勞神。
她說,你不懂。
我確不懂,或許我就是她經常所說的那種總把眼光局限在生活上的最沒出息的人,因為我不再象她做科員時那樣會為她的進步而高興,而且我越來越反感她的那種不顧一切地苦心經營,盡管這種苦心經營不僅讓她如願以償地做了縣婦聯副主席,而且之後不久又被提拔為F鎮的鎮長。
我所關注的,自然是生活,生活有錯嗎?隨著她不斷地升職,漸漸地我發現,或許由於來之太過不易,官這東西最能讓人說謊長脾氣——做了婦聯副主席後,她開始出現了周日毀約,而且自從有了第一次便漸漸多了起來,最後竟成了家常便飯;脾氣也大得驚人,偶爾回來一次,不是橫挑鼻子就是豎挑眼,總象家裏人欠了她幾百萬似地。
開始,我還能平靜,我強調說,我要的是一個能夠持家的女人,而不是什麽鎮長、主任。
她說,離了外麵的奮鬥,家還叫家嗎?
意見明顯對立起來了,我仿佛一下子就理解了“女子無才就是德”的古訓:有才的女人可以做朋友,甚至可以做情婦,唯獨不能做老婆。
從此,我們之間的交流明顯少了,夫妻生活也變得味同嚼蠟。
某個周日,女兒非要吵著找媽媽,我便帶她來到了F鎮。她的辦公室寬敞豪華,一點兒也不比校長的辦公室遜色,卻靜悄悄地空無一人。
正欲離開,突然發現牆上居然還有一道不留心實難辨認的門,裏麵隱約傳出我們新婚之夜才有的那種聲音。我立刻意識到了什麽,抬腳朝門上踹去……
這些所謂的領導處事竟遠不如普通的平頭百姓來得鎮靜!我冷冷地看著慌亂地醜態百出的他們,居然會沒有發火。……作為給他們保密的代價,他們居然許諾讓我做F鎮的教委主任。
我厭惡地向他臉上打去,我要破了他的相,卻沒有,隻打掉了他的眼鏡,鏡片摔得粉碎。我異常平靜地問,你們還算人嗎?……
竟是南柯一夢!女兒把我弄醒時,她已做完了作業,正吵吵著要吃飯。
我呆愣愣的,弄不清這夢到底預兆著什麽,順手從枕下取過了我從舊書攤高價買來的《周公解夢》,上麵卻沒有如此完整的故事的預兆。我隻好把夢肢解,企圖有所發現,卻怎麽也無法拚湊出一個連貫的印象,氣得我狠狠地把書摔倒地上,女兒怯生生地望著我,把書拾起來重新遞到我的手上。
這時,門外響起了小轎車的鳴笛聲,必是因為炫耀,車到了我們家所在的那條胡同總要長鳴一聲,這是麗萍的要求。
話接上次,且說炒股失利後,我和麗萍商定,每月拿出一個人的工資用於還債,按當時的工資水平計算大約需要十五年的時間。
由於不懂得算計,一個人的工資根本不足以維持生活,不可避免地總要超支。所以,我們最害怕的,就是緊饑荒。
怕什麽偏來什麽,我們這位同事因為急需用錢,三番五次催要不成,一氣之下竟住進了醫院。我和麗萍慌了,東作揖西賠笑求爺爺告奶奶甚至不惜許以高息才總算借到了還同事的錢。
這還隻是個開始,從那以後,類似的事常有,結果卻是,饑荒不僅沒能還上,反而因為高額的利息支出又加重了饑荒,這且不說,單是緊饑荒的那種扣不盡挖不出的感覺便無異於酷刑。
為了盡快擺脫這種局麵,麗萍又故技重演,但必是因為對我們兩人的前途並不看好,發出了幾十個請柬,被邀者雖都滿口答應,真正到來的卻不到十人,麗萍借款購進的高檔夏裝則隻賣掉了一件,利潤尚不夠一瓶酒錢。
賠了夫人又折兵,麗萍隻默默地把這些我隻聞其名而不辨真假的名牌夏裝一件一件地強行穿到我身上,而後繞我轉圈細細地端量著,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聲音淒慘刺耳,淚珠子不停地打著轉偏不肯掉下來。
我小心翼翼地脫下來收好,根據標價,我那時一個月的工資還不夠買一件上衣。
她收住了笑呆呆地立著,我輕撫著她,那瘦削的肩分明在劇烈地抖動著。
之後,我們不得不開始節衣縮食,這是我們盡快還清饑荒的唯一辦法。一向過慣了優裕生活的麗萍明顯憔悴起來,常常莫名其妙地發火,因為幾毛錢而與人爭論不休。這時候,我們想的最多的自然就是下月能發多少工資離還清饑荒還有多久又如何地用好每一分錢從而更多地節約一分錢拿來還饑荒,經常不斷地計算著,盡力地想象著還清饑荒後的幸福借以鼓勵自己。
恰於此時,大舅哥意外歸來了,差距就體現在我這位失蹤多年的大舅哥身上,所以,我必須帶兄弟們走近他——
他是麗萍唯一的哥哥,自小懦弱固執,極端地仇視勞動和讀書,他的每一位班主任對他的評價雖都盡力地避免使用“傻”字,他的腦袋象灌了鉛一樣水潑不進卻是個不爭的事實。
十歲上的一場熱病更使他經常受到同齡男孩子的欺淩,倒是小他二歲的麗萍總護著他。所以,他隻跟比自己小的孩子玩。家長們唯恐孩子隨他學壞,便嚴令“不得與之玩”。所以,他很快連一個玩伴也沒有了,總算捱到了初中畢業,自是與高中無份。
父母不肯就此放棄,關係托關係地送他去上技校,希望他能學到一技之長。可他去了不到一周,便悄悄地溜了回來,聲稱生活太過艱苦,死活不肯再去。父親不肯,百般勸說無效,大怒,便吊起來用浸了水的麻繩抽他用鐵鉗夾他,父親累了,而他卻始終不肯告饒一聲。
父母隻好作罷,任由他去遊手好閑。那段時間,他突然變得勤快起來,不僅幫家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還主動跑到學校去給麗萍送飯團子。麗萍記得,他那天的笑意怪怪的,忽然長大了似地一個勁地勸她好好學習為爹娘爭氣。第二天,他就失蹤了。
這已是七年前的事了,據父母回憶,他當時身無分文,因為他身上僅有的十元錢也被母親因擔心他經常亂花錢而沒收了。
按照當地農村找孩子的經驗,家人找遍了附近所有的灣河溝塘後,未見蹤影便向鄉公安派出所報了案,報了案也沒消息。
就在父母對自己的傻兒子不再抱有幻想的時候,他給家裏寫了一封信,字跡潦草而且不明不白,家人順著郵址趕去尋找,早已人去樓空,至此再無音訊。
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先找到了麗萍。他一米八十以上的個子,小腹有些隆起,身上的名牌西裝略顯緊張,恰把白襯衣適宜地露出來以顯示主人的幹淨利落。
他對我這個素未謀麵的妹夫熱情了得,剛一見麵就緊緊地握住了我的雙手,攥得我叫出了聲才肯鬆開了手,尷尬地嘿嘿笑著。
父母聞訊趕來了,自是喜極相擁而泣。沒過多久,我女兒放學回來了,由於麵生,她恐懼地盯著他直往外婆的身後躲,他確是逗孩子的高手,也不知用了什麽招法,隻一會兒的功夫,女兒便沒大沒小地與之嬉鬧起來,嬉鬧聲不絕於耳。
他是這個團體的中心,中心離開了,所有的寒暄和熱情才告一段落,盡管這些寒暄和熱情似乎還剛剛開始,或許他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倒給我提供了認真打量他的機會:
大鼻子,小眼睛,兩片厚嘴唇象兩塊肥肉似地向外倒翻著;頭頂禿得厲害,四周的長發便故意收攏在在頭邊,象密密麻麻盤著一圈圈鐵絲網;如果再要仔細看,盡管他西裝革履,嘴角偶爾地還會翹起一絲牛氣,卻總給人輕浮、虛華、不夠踏實的感覺。
到底大舅哥是否象外界傳言的那樣發了大財,沒有人能說清楚,因為他似對自己這七年的經曆忌諱莫深,不僅從不主動提及,即使有人提及,哪怕是自己的家人,他也從不去說,隻一笑了之。
說他發財的理由大致有三:一、幫我和麗萍還清了饑荒;二、沒動父母一分錢,自己開了茶店;三、出手闊綽,從不與人計較金錢上的得失,而且常說,錢這東西隻有在花的時候才叫錢,存到銀行或放到家裏不動都隻能叫廢紙。
雖然我們勿需過多地去說這些猜測,卻必是因為這些猜測才有不少人上門提親——當時,他已經三十六歲了,且不說相貌上的寒磣,單是話一急就結巴得說不出來這一點兒,就足以讓他沒有任何挑選的餘地。而他卻自視甚高,非要找一個象他妹妹那樣的碩士生不可。誰都知道,這無異於癡人說夢。但他愣是不肯自降門檻,父母雖心焦如焚卻也隻有幹瞪眼的份兒。
再去看他的經營:他並沒有太高的追求,或許他壓根兒就不是搞經營的料——除了“重誠信,凡答應了人家的事必想方設法去做好”之外,隻一味地低價,不僅利潤太薄,而且遭到了茶商的聯合排擠。對於排擠,他竟能做到不以為意,似乎與他毫無關聯。
那陣子,我們這地方盛傳花茶能治病,花茶便脫銷,茶商們自要搶進花茶。這位茶商,常怪大舅哥的低價影響了他的生意,便借故請大舅哥,席間卻痛哭流涕謊稱老母病重向大舅哥借錢,大舅哥平日裏最孝,更見不得人哭,毫不遲疑地便把自己準備進花茶的錢全部借給了茶商,茶商則利用大舅哥的錢狠狠實實地進滿了花茶。之後不久,花茶能治病的謠傳不攻自破了,花茶的價格狂跌。
關於借錢茶商的伎倆,也不能說大舅哥完全不了解,但他卻寧肯相信他的話,在他看來,人都是好的,所謂的壞人不過是人按照自己的標準去想的,沒有骨子裏的壞人,既然人家話能說到那個份兒上必有難處,誰沒有個難處呢?所以,當借錢茶商再次找到他要求以茶抵款時,他二話沒說就以原價吃進了茶商積壓的全部花茶。
豈料交接手續剛剛辦完,關於花茶能夠美容保健甚至抗癌的傳言又盛了起來,花茶價格隨之暴漲,大舅哥著實發了一筆,而茶商則隻有空自慨歎命中無財的份兒了。
有了這筆錢後,大舅哥好吃懶做的原相畢露了,終日裏與酒為伍,一天當中真正清醒的時間總共算起來絕不會超過四個小時。
生意上的事就這樣,稍有疏忽,很快就出現了大幅滑坡,而且他顯然再也沒能遇上那樣的幸運。隻過了不長的時間,他就開始經常三頭五百地找我借錢,足以證明他手裏頭的資金已捉襟見肘起來。
為此,麗萍大為惱火,再三叮囑我要把賬記好,發誓說還清了他的饑荒後再不理他。
說不理他,畢竟還是親兄妹,便總設法要幫他。豈料他大為光火,說什麽他最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那一套,竟毫不領情。
如此下去,他已不得不辭退店裏的夥計來維持了,據說,辭退店裏夥計那天,他照舊醉了酒,因醉酒無法與夥計結賬,逼得幾個夥計隻好搬走兩廂茶葉抵頂工錢了事。以這樣的狀態,不要說他所要的標準,能討上一房老婆也已經不可能了,因為根本再無人提親。從此,家裏人不再理他。
家裏人可以不理他,而我們不能,因為家裏人很快就又不得不對他另眼相看了——所謂“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忙斷腸”,這話竟還有當真的時候,大舅哥居然與北京某名牌大學隻有二十五歲的碩士生阿芳成親了!
記得那是秋後的一個周六,我們一家三口照例去嶽父家度周末。十八點十八分,我們莫名其妙地被帶到縣城的一家於當日十八點十八分開業的豪華酒樓。酒樓裏燈火輝煌,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卻隻有我們一桌客人,反而顯得有些冷清。正莫名其妙,大舅哥悄悄告訴我,他已以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元八角八分的高價買斷了酒樓當天的經營權,共有七個八,取七八吾順之意,如果再加上酒樓開業和酒宴開始時間裏麵的八,就“要要(11)”發了。
總算我了解他的奢侈,還是令我驚愕不已,但他卻不多作解釋,直到一家人“且看他到底要幹啥”地隨他進了主樓的主包間坐下,他才鄭重地宣布:今天,我要給大家一個驚喜。
說著,輕輕地朝門外拍了拍手,門開了,八個女童簇擁著一位身披婚紗的美女出現了!
還在大家錯愕的當口,他已開始了自己的解說,由於口吃的原因,費了好大勁才總算把事情說明白——他和阿芳是通過報紙上的征婚廣告結識的,兩個人已來往兩年多了,日前,阿芳自北京趕來,兩人商定今天喜結良緣。
那個晚上,一家人錯愕、驚喜、激動、飄悠悠地不知所雲,連一向節儉的嶽父母對於八萬元一桌的酒席都沒有感覺到貴,直呼“好吃”,待清醒過來竟自是心疼得三天沒能吃下飯,似乎一定要節省回來才肯罷休。
婚後,大舅哥戒了酒,開始認真打理他的茶店,而阿芳則終日足不出戶,潛心鑽研她的學問。
兩個人的差距實在太大了!總讓人會莫名其妙地擔憂,雖然擔憂很快就被穩定的事實衝淡了許多。——一年後,他們生了個胖兒子,居然取名“多多”;三年後,多多開始上幼兒園;四年後,阿芳考取了去美國留學的資格,有去無回。
大舅哥倒不象家裏人那樣悲傷、後悔、埋怨與憤怒,隻含混不清地說,人嘛,各取所需也就罷了。話雖這樣說,卻怎麽也無法掩飾那濃重的令人窒息的失落,他明顯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雖如此,大舅哥也沒能擺脫隨之而來的麻煩,或許這麻煩能稍稍衝淡他的失落?——小茶店裏突然多了些借錢者,而且這些借錢者雖麵帶笑容卻態度強硬,大有非借不可之勢。生性本就懦弱的他,不得不關了門帶著孩子東躲西藏,這幫人卻象神仙似地,毫不費力地就能找到他。迫於無奈,大舅哥便隔三差五地借給他們千兒八百,說是借,實則有借無還,而且總是嫌少,長此以往,這就是一口永遠無法填滿的枯井!
某一天,大舅哥終於道出了真相,他說,他失蹤七年所賺到的錢,也就夠開這麽個茶店吧。後來,也就是茶店難以為繼必須辭退活計來自保的第二天,南方一老年茶商運進了近四十萬元的綠茶。由於老年商突然接到家中急電,沒來得及辦任何手續隻留下一個不詳細的地址便匆匆返回了。不料,與供貨商就此斷了聯係,大舅哥多次前去尋找,都沒能能找到老年茶商。
對於這筆意外之財,大舅哥自始至終保持了清醒的頭腦,盡管正是自己最需要錢的時候,他也堅決不動,繼續鍥而不舍地查找著,總企圖有一天能夠找到。
實在沒有希望了,大舅哥決定,通過購買福利彩票的方式捐獻給福利事業。誰曾想,剛一投注,竟中得了五百萬福星大獎!
他這樣形容當時的感覺:我不敢睜眼,總想就這樣閉著,似有人在不停地推我叫我,我分明已聽到了呼叫聲,睜開眼卻空無一人……
好在他奢侈慣了,倒也沒有產生波折。直到偶爾地看過報紙上的征婚啟事,他突發奇想僥幸一試,居然陰差陽錯地結識了阿芳。
第一次見麵時,她至多能算是個大女孩,而且他了解到,她自幼父母雙亡,邊打工邊上學,他登時收了非分之想,暗暗決定資助她。居然弄假成真並有了多多,事情也因此而傳得沸沸揚揚。
看得出來,他甚是無奈,卻又不想向警察求助。麗萍不以為然,不顧大舅哥的極力勸阻,向鄉公安派出所報了案。
派出所長是一位清秀的小夥子,他非常重視,而且一語中的:意外的五百萬與辛苦賺來的五百萬是截然不同的,在賺取五百萬的過程中,不僅積累了財富,也積累了至關重要的社會關係;而意外的五百萬帶給人的,卻隻有強烈地反差和因為反差而導致的嫉妒以及因嫉妒而造成的心靈扭曲。
說歸說,做歸做,報了案之後,或許因為沒有及時打點,大舅哥便開始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處境不僅沒有多大改變反而日見惡化的等待。
之後,又莫名其妙地被收審了——因為巨額財產,有人說他涉嫌詐騙,也有人說他原就是江洋大盜,燒殺搶掠毒無惡不作,理由竟是阿芳和他曾失蹤過。
問題查清時,所長等一行人已遊遍了大半個中國,大舅哥不僅被白白關押了兩個月,而且所長等人的近四十萬差旅費全部由大舅哥報銷。
自裏麵出來後,找大舅哥借錢的人明顯少了,而他整個人早已瘦脫了相。
後來,所長等人因勾結當地的黑社會被查處了,大舅哥被無辜關押的事總算有了說法:某天,兩名衣著嚴整的警察來了,他們再三向見了他們便顫抖不已的大舅哥道歉,當場歸還了他那四十萬元,並鄭重地奉上他們為他申請的國家賠償。看著整齊地放到桌上的錢,大舅哥怕燙似地動也不敢動,隻嘴裏不住地喃喃自語:命?!!!
再後來,他把這筆錢捐獻給了縣見義勇為基金會。
巨大的差距!!!而帶來的強烈反差,必然地會讓人們或嫉妒或頹廢或振奮或隻顧感歎命運……
勿需過多地列舉,現在,隻說我和麗萍:我,因為大舅哥改善了我們的處境,除了隱隱的感激,似乎再無更加深切的感受;而麗萍則在經過了長時間的沉默後,決定並考取了國家公務員,我不知她是否動用了那些已近乎斷交的關係,但據說這是目前最公正的一種考錄,筆試她考了全縣第一的成績,至於麵試,她原就是個能夠口若懸河的女人。
她被調至縣婦聯工作,因為兩地分居,我們相約共同推掉周日所有的活動,一心一意做起了“周日夫妻”:親切、爭吵少、性生活持久強烈、彼此的思念牽掛則更勝於一道美味大餐!
麗萍天生就是一塊從政的料,不久就從一名普通的科員坐到了令人垂涎的縣婦聯辦公室主任的位置。或許凡事都有一個難關,隻有過了這個難關才有可能再順利起來,婦聯副主席的位子就是這樣一個難關,整整擋了麗萍兩年。我安慰說,官無論多大都要幹事,完全沒必要太費心勞神。
她說,你不懂。
我確不懂,或許我就是她經常所說的那種總把眼光局限在生活上的最沒出息的人,因為我不再象她做科員時那樣會為她的進步而高興,而且我越來越反感她的那種不顧一切地苦心經營,盡管這種苦心經營不僅讓她如願以償地做了縣婦聯副主席,而且之後不久又被提拔為F鎮的鎮長。
我所關注的,自然是生活,生活有錯嗎?隨著她不斷地升職,漸漸地我發現,或許由於來之太過不易,官這東西最能讓人說謊長脾氣——做了婦聯副主席後,她開始出現了周日毀約,而且自從有了第一次便漸漸多了起來,最後竟成了家常便飯;脾氣也大得驚人,偶爾回來一次,不是橫挑鼻子就是豎挑眼,總象家裏人欠了她幾百萬似地。
開始,我還能平靜,我強調說,我要的是一個能夠持家的女人,而不是什麽鎮長、主任。
她說,離了外麵的奮鬥,家還叫家嗎?
意見明顯對立起來了,我仿佛一下子就理解了“女子無才就是德”的古訓:有才的女人可以做朋友,甚至可以做情婦,唯獨不能做老婆。
從此,我們之間的交流明顯少了,夫妻生活也變得味同嚼蠟。
某個周日,女兒非要吵著找媽媽,我便帶她來到了F鎮。她的辦公室寬敞豪華,一點兒也不比校長的辦公室遜色,卻靜悄悄地空無一人。
正欲離開,突然發現牆上居然還有一道不留心實難辨認的門,裏麵隱約傳出我們新婚之夜才有的那種聲音。我立刻意識到了什麽,抬腳朝門上踹去……
這些所謂的領導處事竟遠不如普通的平頭百姓來得鎮靜!我冷冷地看著慌亂地醜態百出的他們,居然會沒有發火。……作為給他們保密的代價,他們居然許諾讓我做F鎮的教委主任。
我厭惡地向他臉上打去,我要破了他的相,卻沒有,隻打掉了他的眼鏡,鏡片摔得粉碎。我異常平靜地問,你們還算人嗎?……
竟是南柯一夢!女兒把我弄醒時,她已做完了作業,正吵吵著要吃飯。
我呆愣愣的,弄不清這夢到底預兆著什麽,順手從枕下取過了我從舊書攤高價買來的《周公解夢》,上麵卻沒有如此完整的故事的預兆。我隻好把夢肢解,企圖有所發現,卻怎麽也無法拚湊出一個連貫的印象,氣得我狠狠地把書摔倒地上,女兒怯生生地望著我,把書拾起來重新遞到我的手上。
這時,門外響起了小轎車的鳴笛聲,必是因為炫耀,車到了我們家所在的那條胡同總要長鳴一聲,這是麗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