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四日,六兄弟按約定又聚到了一起。


    這次卻與往日不同,彼此見了麵連最起碼的寒暄也沒有,隻顧低著頭各自想著心事。


    原因是,大家都覺得聚會的話題越來越難把握,似乎在毫無保留地講過自己之後,無論怎樣的話題都難免有重複之嫌。


    譬如,“別隨便去信人”不過是個與人交往的態度問題,必須要拿到與人交往的事實中去討論才更有說服力,而大家都已明明白白地講過了自己,雖不曾以之為題,卻足以判別出這個態度,再去展開豈不重複?


    還是自由從業者最先開了口,他總給人說話不著調的感覺,他的突發奇想卻又常常能夠打破僵局。


    聽他開了口,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全聚向了他。


    一向以嬉皮士自居的他,這時竟似乎有了點兒羞澀,隻聽他誇張地清了清嗓子才一本正經地說道,其實,裏麵還是有些不同的,是的,與人交往必先有個態度,這是最普通不過的事兒了。可正因為普通,如果能有一番精彩的研究供大家參考借鑒無疑才更有意義。


    當然也不能否認,大家的講述中都曾有過表露,卻終究不如專題探討更深刻,而且,而且事物總是發展的嘛,我們的問題便出在總喜歡用恒定不變的方式去看待事物。


    假定恒定,固然是研究問題的必要方法,但我們切不可忽視了發展的過程,恒定終究是相對的,隻有變化與發展才最具生命力。


    說著,他環顧了一下大家,頗有點兒煽情的意味問道,不知兄弟們是否深有同感?


    自由從業者的話盡管故作高深免不了有賣弄之嫌,用意卻是明顯又極富啟迪性,雖仍舊沒人說話,卻顯已若有所思。


    可人有時候偏就這樣怪,非要求“一加一就等於二否則便錯了”的肯定句。


    其實,有些話說白了反而不中聽。人是有靈性的動物,必需要感悟。


    這裏麵有個說與聽的關係問題,說得藝術悟得巧妙才是至高境界。不過,少有這樣的境界。於是,就有了靈竅與拙劣之分。


    不少的話不投機往往因此而起,大概就象磁鐵的兩極,隻有異極才能相吸。


    物以類聚或許說的是事物之間的共性,但人以群分必少不了這個關係,即心領神會。


    人與人之間能夠心領神會實屬不易,卻最有滋味兒。


    或許擔心冷了場,政治家插話道,啊,這個話題,不錯,有意思。


    他絕少表態,話能說到這個份兒上已算是不錯了,而此時的他更象是仍沉浸在給下屬做報告中。


    兄弟們已經習慣了他這種講話方式,他的話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就等於沒說,總還要照顧到情緒問題。


    或許他自己也習慣了這種講話方式,習慣了的就會自然地流露,隻有這種自然的流露才是最難得的享受。


    不過,人是需要誘導的,隻要打開了話匣,他的講述讓人看不出有藏私的嫌疑。


    這時候,經營家說話了,他說道,確如老趙所說,我們的思路不妨更廣一些,隻是這個話題未免有些消沉,且太過格式化。


    不過,也無所謂,這就象人的名字,一個符號而已。細想想,也沒有什麽更好的名稱,還是這個話題更貼近實際些。


    從商場的角度看,有時候還真的別隨便去信人。別隨便去信人,話卻還是要聽,隻是要變化著角度聽,或逆向或橫向,必須要有個辨別。咳,真是太累了。


    教授接話道,提及這個話題,讓我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諸多的人心不古的感歎。這實際上是個極為嚴肅的問題,如果一個社會到了誰也不信誰相互猜測的地方,豈不亂了套?對了,無論如何,我們就用這個話題。


    教授無疑是六兄弟中的核心,說話具有一錘定音的功效。


    果然,他的話音剛落,農村小老頭立即就表示了讚同,並說道,這都怨這個競爭的時代,可話又說回來了,難道不競爭大家都坐等著受窮挨餓就好?


    相信到了現在已沒人願意隻一味地追求精神而甘願衣不裹膚了,有誰不在處心積慮地計算著如何過得更好更風光一點?


    不承認?不承認就是虛偽了。試問,你的奮鬥到底為了什麽?為了大家?屁話。有誰看見人掙了錢全部扔掉給人的?善人?那些捐錢者?我就是一個捐助者,那些捐助雖不能說完全為了名利,卻也絕不能到了影響自己的程度,而且至少也會賺得一時的心理安慰。


    吃喝不需要錢?坐車不需要錢?不是我自私,我又有什麽理由不首先滿足我自己呢?


    隻不過現今這世道,自私也是不能說的,任誰都會找一個“絕不可以殺雞取卵”的理由。擺明了,就是自私。


    盡管我也知道,我至今掙的錢到我孫子那輩也花不完,可還是要掙,隻要不掙就是虧。虧了算什麽,反正又用不著,可就是不行。


    這就是人。——越有錢,條件就越好,而條件越好,人反而蛻化了,連路都不會走了,心理承受力更是弱,簡直弱不禁風。曾記得有人說過,人自腿開始發育又自腿開始衰老。


    其實,衰老倒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的陰暗,若是到了這一步,人就徹底蛻化了,或許連自己的老祖宗猴子都不如。


    一直悶聲不響的鄉丁沒容農村小老頭繼續說下去,打斷了他說道,惠民的話雖不乏牢騷,真實的本人也不象自己所說的那樣不堪,卻道出了一個事實:


    天下的財富永遠都是一個總量,大家都瞪著眼在爭,一個人的成功必預示著另一個人的失敗,大家都在追求以最小失敗的代價來獲得最大的成功。或許因此出了這樣的怪現象。


    鄉丁的話剛說完,自由從業者、政治家都連連點頭,經營家卻又冒了出來,提醒道,請別忘了,還有創造。


    鄉丁反駁道,創造就不耗費資源嗎?資源是無限的嗎?難道沒有注意到地在一寸一寸地減少?礦藏量若不減少怎麽會連買汽油都要擁擠排隊呢?


    如此無休止地爭論下去,顯然是個不了局,而且有傷和氣。


    人便有這樣一個特點,即使至朋,話說強了,也往往會發生爭執,盡管事後也常常會後悔,不過為了一句話嘛,當時卻非要辨出個是非來。


    政治家製止了鄉丁,自己卻又感歎道,可人為什麽非要窩裏鬥呢?有本事,為什麽不團結起來去掙外國人的錢呢?


    他的話看起來很大氣,可如果拿到國際主義去考慮,仍是狹隘。


    盡管六人中現多數已是趾高氣揚的人,但聚會的總結性發言還得教授,他咳了一聲說道,放開來讓大家爭,恐怕還會爭下去。


    不過,咱們不能偏離了咱們的主題。所有的這些爭論,其實都能夠作為我們選擇這個話題的理由。競爭也好,生存也罷,我們既然處在了這樣的環境,更加體現了我們選擇這個話題的意義。到現在,我想大家對於這個話題的選擇該不會有異議了吧?最後,他問道。


    兄弟們都點頭稱是,有的已開始在默默地調整著構思。


    突然,自由從業者嚷道,報告,我還有話要說,不過,不是提異議。


    很顯然,剛才的爭論他沒能插得上話,已是憋黃了芽。兄弟們當然理解他的心情,便齊聲說道,馬上就臨到你講了,有話一會兒說吧。


    自由從業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便開始了自己的講述。


    且聽他如何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男人的天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鄉村漁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鄉村漁夫並收藏男人的天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