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對於四川總督駱秉章而言,一下子變得十分不利……


    成都作為四川首府不容有失,朝廷再寬宏大度有耐心,一旦成都出了變故都容不下駱秉章繼續坐在四川總督這個位子上!


    作為湘軍大佬,駱秉章跟湘軍早已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無論早就參與四川大戰的湘軍將士,還是一直密切關注四川大戰的湘軍將領,都不會眼睜睜看著駱秉章的艱難處境而不理不睬。<strong>小說txt下載</strong>∑頂點說,..


    原本還打算在廣西過個好年,並且等到春暖花開之際離開廣西的劉長佑部等湘軍大將坐不住了,四川戰事突生如此變故,劉長佑等湘軍大將一邊咒罵雲貴兩地大漏勺的同時,不得不在潮濕陰冷的正月匆匆召集準備支援四川。


    因為早就得到兩廣總督衙門放行的,不需要再跟總督衙門打什麽招呼,隻要做好的準備隨時都可以離開。


    當然了,三部湘軍精銳人馬不可能一窩蜂全都跑去四川,湘軍最重要的戰場還是在兩江,眼下由曾國藩親自主出的天京攻防戰正打得如火如荼呢,正需要湘軍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努力。


    安慶失守後,陳玉成受到革職處分,坐守桐城並於186年5月放棄桐城北走壽州,被淮地團練武裝頭目苗沛霖誘捕送往清軍勝保大營,6月,4日在河南延津被殺年僅6歲。


    陳玉成的死亡以及淮南地區大部失陷,使太平軍在皖南以及皖中地區防務瓦解。太平天國隻能依靠李秀成等奮力新開辟的片蘇浙根據地支撐危局。


    湘軍收複安慶後,曾國藩即設大營於此。同治元年正月初一(186年1月0日),朝廷任命曾國藩為協辦大學士,統轄蘇、贛、皖、浙四省軍事,全麵主持剿滅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事宜。


    因為這事,曾國藩和左宗棠鬧了好大一通矛盾,左某人性格強勢而且現在還是堂堂正正的閩浙總督,可是浙江軍務卻被曾國藩操縱在手。


    以左宗棠的性格哪受得了這個,雖然接手浙江軍務的任命是朝廷下達的,但要這其中沒有湘軍派係的手腳,傻子都不會相信。


    結果,自從與兩廣總督吳可鬧翻之後,湘軍主帥曾國藩又與閩浙總督左宗棠交惡。原本曾、左二人同是湖南人的那麵子上的交情,就此煙消雲散再也不複存在,以後見麵雖不上仇人但也就是路人的關係了。


    也就是雲貴總督張亮基跟湘軍還有那麽關係,之前他在擔任湖南巡撫時沒少和湘軍那幫創始人打交道,在湘軍成立初期順勢幫了一些忙,直到現在還跟一幹湘軍大佬維持不錯關係。


    不過因著此次石達開部太平軍縱橫雲貴川三省,四川總督駱秉章對雲貴兩地的清軍表示很有些不滿,張亮基也受了不少埋怨關係也逐漸冷淡下來。


    如此一來,實力強勁連成一體的南方三督,跟湘軍的關係都不怎麽樣了,這自然是朝廷喜聞樂見的狀況,不得還會暗中出手攪和一番,徹底斷了湘軍與南方三督之間聯合的可能。


    ……


    得到朝廷授命之後,曾國藩立即籌劃以東征金陵為主要目標的全盤軍事行動。部署以曾國荃部自安慶沿長江北岸直趨金陵,曾貞幹部由池州攻蕪湖,彭玉麟等率湘軍水師沿江而下,配合兩岸陸師行動並負運輸接濟之責,鮑超部由贛入皖直攻寧國府,李鴻章部淮軍攻上海周圍的太平軍爾後西進。


    186年月,曾國荃部離開安慶東下,拉開進攻天京的序幕。淮南各地太平軍在湘軍的全麵進攻下節節敗退。5月,湘軍攻占當塗、蕪湖、板橋、秣陵關、大勝關、三汊河。


    5月0日,彭玉麟率水師進泊金陵護城河口,曾國荃部直逼雨花台,曾貞幹也率軍趕到。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淮南形勢急轉直下,天京便處在幾部精銳湘軍直接威脅之下。


    湘軍迅速進抵天京城下,大出洪秀全意料。洪秀全於是一日三詔催促李秀成從蘇常前線回援,李秀成無奈隻得停止兵逼蘇常退回常州前線,急急派一部分兵力趕回天京加強防務,自己則仍留常州前線警戒兩江清軍主力。


    186年7月,天京外圍形勢更加嚴重。7月11日天京西南屏障寧國府被湘軍收複。楊輔清、洪仁軒急急從皖南回援天京夜襲湘軍,卻被湘軍識破擊退。


    8月6日,洪秀全嚴詔催逼李秀成趕快回援。9月14日,李秀成由常州出發,督率1王,領兵10餘萬在東壩會齊,回援天京。


    10月1日,天京外圍的攻守戰開始。李秀成率軍與天京城內守軍配合,對城外湘軍發起猛攻。湘軍堅壁固守頑強住壓力。


    11月日,太平軍集中力量攻湘軍東路,轟塌曾國荃雨花台營附近的湘軍營牆兩處。湘軍拚命抵抗太平軍往返衝殺五六次終不得入。


    接著太平軍又用地道向湘軍進攻,湘軍同樣以挖對挖,每挖通一處地道,或熏以毒煙,或灌以穢水,或以木樁封堵洞口,使太平軍的地道攻勢連連失效。


    11月6日,李秀成、李世賢圍攻雨花台曾國荃軍營月餘不下,隻得下令撤圍。李世賢率部退往秣陵關,李秀成率部退入天京,至此太平天國1王回援天京的作戰完全失敗。


    天京解圍戰失敗後,李秀成被“嚴責革爵”。不久洪秀全責令他領兵渡江,西襲湖北企圖調動天京圍敵。


    186年1月,第一批太平軍數萬人從天京下關渡江,占含山、巢縣、和州。186年月底,李秀成率第二批部隊渡江,並於月占浦口,4月占江浦。


    可以,湘軍在和太平軍的金陵攻防戰中占據了絕對優勢。這時候要是加入進來,不定還能混個收複金陵的滔天戰功。當然首功就別指望了,分湯湯水水就足夠以後升官發財的資本了。


    劉長佑等湘軍將領自然都想來兩江湊個人鬧,起碼兩江的戰局形勢比四川戰局可要強得太多。四川那頭石達開部近十萬人馬氣勢洶洶殺本成都而去,怎麽看都是狠削四川總督駱秉章的節奏,他們這麽人馬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用。


    最後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決定的,劉長佑跟蔣益澧兩部人馬前往四川支援,而劉坤一部則是直接加入兩江戰局,參與圍攻金陵城的戰鬥。


    不過等到做好出發準備,待足路上消耗糧食出發時已至春暖花開季節,南方氣候本就比北方溫暖濕潤,冬天來得晚春天又來得極早,倒是免去了三部湘軍人馬的冒寒跋涉之苦。


    ……


    “大人,劉長佑等三部湘軍已經離開了廣西!”


    兩廣總督衙門前堂偏廳,正在處理公務的吳可接到手下匯報。


    “離開就離開了,少了他們難道咱們就混不下去不成?”


    放下手中厚厚一疊文件,吳可輕輕擺了擺手語氣平靜道。


    “那大人,接下來咱們該怎麽辦?”


    匯報的這人顯然很明白吳大總督的心思,所以並沒有繼續之前的話題,而後轉口問起了眼下廣西最重要之事。


    “按計劃行事就好!”


    吳可臉上古井無波,輕聲吩咐道:“讓土狗兄弟囤駐廣西,湘軍離開正好給咱們入駐提供的足夠的空間!”


    也就在同治元年下半年,因為跟湘軍以及曾國藩徹底鬧翻,留守淮北的鄉勇隊人馬加快了移防速度,除了散布淮北各地生意紅火的民生工廠之外,留守淮北的鄉勇隊人馬迅速將手頭固定資產脫手,而後邊在上萬鄉勇隊將士護送下,有驚無險的抵達廣東重新立業。


    除了大批重要產業轉移之外,留守淮北的鄉勇隊主力人馬也分批次通過江西抵達廣東,眼下吳可手裏可動用的鄉勇隊將士達到了驚人的七萬之巨,這還隻是純粹的作戰部隊,沒有把數量更加龐大的後勤人馬計算在內。


    秉承著一貫的低調作風,如此規模的部隊轉移,竟然神奇的沒有引起外界太多好奇目光,而且來到廣東後也被迅速分散到各府縣駐紮,廣州城外始終保持兩到三萬鄉勇隊精銳作為機動部隊聽候調遣。


    手中有兵底氣十足,吳可才不會在乎湘軍那三部人馬心中有何想法,他們願意留下就留下,不願意留下走人也沒什麽,他手頭兵力雄厚得很根本不在乎上萬湘軍的走留。


    倒是上萬湘軍部隊的離開,給鄉勇隊入駐掌控廣西騰出了空間,年前他便和手下心腹將領做好計劃,一旦湘軍人馬離開立刻由土夠兄弟帶人上,與防守鎮南關的弟兄連成一氣形成一個整體,以後再對安南國做什麽的時候也用不著從廣東繞道過去,這得省多少時間和麻煩啊?


    “好的大人,的這就給圖勾總兵帶話!”


    那報信之恭身一禮,微微欠聲出了偏廳。


    “看來兩廣這邊也得開始動手了,不能落在湘軍拿下金陵之後!”


    目送報信心腹離開,吳可摸著鼻梁喃喃自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