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諒山到鎮南關的電報線架設好了沒?”
同治二年的兩廣年終總結會議結束之後,吳可留下諒山軍管區最高軍事長官吳而後,開‘門’見山問道。-..-
“大人放心,從諒山到鎮南關不過三十來裏,一個多月的施工早就將沿途電報杆子立了起來,隻等電報線到位便可直接搭上!”
而勾拍著‘胸’膛保證道:“安南不比京城,就算寒冬臘月施工也沒什麽問題,隻要銀子到位就成!”
“新的電報線已經在運來的路上,在這之前諒山軍政fu一定要做好前期準備!”吳可滿意的點了點頭,最後還不忘提醒了句。
送走了意氣風發的而勾之後,總督衙‘門’又迎來了瓊崖道台張鬆以及總兵吳水牛。吳可感歎日子不得清閑之餘,不得不打起‘精’神跟張鬆以及吳水牛深入溝通,‘交’流對瓊崖的繼續開發已經發展大計。
感謝洋務派的折騰,將朝堂上的頑固守舊勢力的目光全都吸引過去,火力也跟著吸引了過去,讓兩廣能夠∠哈,m.心無旁騖的發展洋務,在瓊崖做近代化工業的‘摸’索和嚐試。
因為是軍管鐵礦區的原因,很多新鮮事物都可以在這裏肆意嚐試,隻要不做得太過分而且還有立杆見影的效果,無論礦區管理層還是底層礦工都十分歡迎,遇到的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開始是鐵路和機車,經過嚐試這種運載量巨大,還不耗費人力畜力的鋼鐵機器,很輕易便得到了礦區上下的喜愛和認可。都不需要吳可暗地裏推‘波’助瀾,無論是礦區管理層還是當地官府,都主動要求加長鐵路裏程,最好能一口氣修到海邊碼頭,這樣便能省去不少人力和畜力上的巨大消耗。(.好看的小說棉花糖
就連當地土人對鐵路機車這樣的新鮮事物,都持歡迎接受態度。沒辦法此時瓊崖的人口太過稀少,整個瓊崖道有統計的人口加起來不足兩百萬,分散在偌大一個島嶼上鐵礦區輻‘射’地區的土民能有多少可想而知。
經過島上駐守清軍的又打又拉,此時鐵礦區周圍二十裏範圍內的土民村落都已老實下來,青壯勞力基本上都參與鐵礦或者周邊輔助工作,像鐵路和機車這樣能省卻不少勞動量的工具自是極手歡迎。並沒有出現像曆史上南方出現的第一條鐵路那般,引起官民惶恐齊力反對,甚至不惜‘花’費巨大代價將之毀棄。
吳可自然順水推舟,加大了鐵軌的采購力度。正好這時美國南北內戰打得不可開‘交’,各大鐵路以及鋼鐵公司差點虧到吐血,就差沒舉起大喇叭四下呼喝揮累跳樓大甩賣了,此時訂購大量鐵軌的價錢是極低的。
於是,美國內部打得熱火朝天,南北雙方快打出翔來了,太平洋的碼頭上卻是一艘接著一艘裝滿鐵軌和機器的貨輪,加水加煤揚起風帆做好開往東方準備,而遼闊的大洋上已經有好幾艘大貨輪正噴吐蒸汽揚帆遠航。
隨著來自美國的鐵軌和機車不斷運抵瓊崖,從昌江礦區延伸至北部灣碼頭的鐵路,經過一年多時間修建足有四十來公裏長,距離北部灣碼頭還有十五六公裏路程,目前正在加緊搶工修建。
與此同時,瓊崖道台衙‘門’再次招募數千青壯勞力,原來的鐵路工程部隊一分為二,補充大量新手以老帶新模式順著已修鐵路再開一條鐵路修建路線,形成正規的鐵路雙軌模式以方便以後的貨物運輸往來。
除了大修鐵路外,昌江北部灣昌化碼頭的修建工作也沒落下。總督衙‘門’為此特意從工程部隊‘抽’調一千‘精’壯勞力,還是有碼頭施工經驗的那種,通過一個季度不停的忙碌終於完成了一個小型貨運碼頭建設。
昌化貨運碼頭第一期工程完成的同時,位於雷州半島最南端的徐聞碼頭第一期工程也同時完工,如此一來從昌江鐵礦到廣東最近的海路‘交’通已經完全打通。
隨著‘交’通運輸的便捷,為鐵礦所在昌江帶來巨大商機。以礦區為核心的二十裏範圍裏,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礦區為核心的商業帶,兵器以幾快速度正在向歪迅速擴張,‘波’及人數和銀錢流通數量一漲再漲。
因為商業的繁忙帶來了通訊方麵的極大需求,由官府設立的郵局驛站在礦區迅猛發展的勢頭麵前有些跟不上形勢。瓊崖畢竟是個與廣東隔海相望的巨島,因為‘交’通工具的緣故通訊方麵很有些不方便。
礦區所在昌江縣位於瓊崖道的西北部,依山麵海距道台衙‘門’所在瓊州府一百九十六公裏,而從瓊州府到雷州半島最近的徐聞又有近兩百裏海路,‘交’通和通訊又多不方便可想而知,於是電報便閃亮登場。
眾所周知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它是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發展起來的。電報信息通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信號的方式發送出去,該信號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使用的編碼是莫爾斯碼。
當吳可無意中知道此時電報已經發明出來,並且在歐美各國得到應用之後,二話不說通過十三行伍家的關係,從美國采購兩套電報收發裝置,以及數十公裏之長的專用電報線。
為了培訓大清自己的電報人才,吳可還特意通過招募以及‘花’費請老師等方式,或直接‘花’大代價從列強本土高薪聘請,或高價從不遠萬裏跑來東方淘金的人中淘換電報專業人才,總算‘花’費幾個月時間培訓出了自己的收發報人員,而後便親自畫圖在礦區與臨近的昌江縣衙搭建電報線路,以及收發報裝置。
當一幹土憋官民見識到電報的好處和便利之後,接下來電報在瓊崖各重要地段鋪設便毫無阻力,隻需沿著官道樹立支撐木杆,理論上隻要電報線路夠長便可通到任意角落,當然實際情況不會有這般美好。
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盡管電報這等新鮮事物在瓊崖蓬勃發展,在此過程中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因其便利很快便得到了島上官民的喜愛,一度成為瓊崖島上的熱‘門’討論話題,並隨著電報線路的鋪開而經久不衰。
此時的瓊崖隻能用地廣人稀來形容,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內部通信條件更是糟糕,電報的出現解決了瓊崖道內部通訊遲滯的麻煩,首先在各地官府衙‘門’便得到了大力推廣和支持。
為了掌握瓊崖道民政大權,將一切正在悄然進行的改革控製在手,吳可在征求了身邊第一幕僚張鬆了意見後,親自出麵通京城盟友溝通,又向朝廷上折推薦張鬆擔任瓊崖道道台一職。
朝廷還是很給麵子的,瓊崖道可是自古以來流放罪犯的地頭,在朝廷一眾官僚眼中是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地方,天之崖海之角的名頭可不是開玩笑的,隻要在官場上稍微有那麽點雄心就不會主動往那兒湊。
當然,瓊崖道道台怎麽說都是堂堂正四品官員,雖然地方偏僻了點怎麽說都是一道最高長官,京城權貴看不上眼在地方上還是很搶手的,朝廷也沒駁了吳可的麵子正式下旨任命張鬆為瓊崖道道員。
加上率軍一萬囤駐瓊崖的總兵吳水牛,此時瓊崖文武最高長官都是吳可的心腹,他想做一些新奇事物的嚐試隻要不太過分,瓊崖地方官府便暢通無阻,更不要說眼下電報和鐵路的效果這般良好,瓊崖地方上更沒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也是因為瓊崖地方實在太過偏僻,又孤懸海外很難吸引外人關注,這些新奇事物的嚐試才沒引起軒然大‘波’。不像洋務派那幫大佬一樣,還沒開始做事呢便宣揚得滿世界皆知,引來無數攻擊和非議可謂事倍功半。
見到了鐵路和電報的巨大效果,吳可差點忍不住直接在廣東內部施行,最後還是勉強忍住了這一巨大‘誘’‘惑’,跟手下幕僚商議了一番後,才決定先從兩廣邊角地帶開始實行,然後再慢慢向‘精’華中心區域覆蓋這樣不容易引起傳統守舊官民的強烈反彈和質疑之聲。
當然像雷州半島這樣的偏僻地方,正是電報能派上大用場的地頭,吳可毫不客氣的在徐聞與雷州之間搭建了一條長長的電報線路,眼下又開始搭建從雷州至湛江以及茂名的電報線路,目的便是將這一新興沿海地區聯係起來以便共同發展。
不過限製條件也是不小,此時的有線電報可不像後世那般方便,因為世界上還沒有發明可以穩定提供電源的發電機,電報收發設備所需電源都得依靠那坑爹的手搖發電機輸出,因此此時的有限電報效果大打折扣,電報的接收以及發送都得在指定時間兩頭共同手搖發電才可完成,限製條件實在多了一點。
所幸這樣的及時通訊工具雖然限製條件不少,但是在軍事用途上的效果極其明顯,因此兩廣剛剛掌握諒山一線,便立刻馬不停蹄修建從諒山至鎮南關的電報線路……;
同治二年的兩廣年終總結會議結束之後,吳可留下諒山軍管區最高軍事長官吳而後,開‘門’見山問道。-..-
“大人放心,從諒山到鎮南關不過三十來裏,一個多月的施工早就將沿途電報杆子立了起來,隻等電報線到位便可直接搭上!”
而勾拍著‘胸’膛保證道:“安南不比京城,就算寒冬臘月施工也沒什麽問題,隻要銀子到位就成!”
“新的電報線已經在運來的路上,在這之前諒山軍政fu一定要做好前期準備!”吳可滿意的點了點頭,最後還不忘提醒了句。
送走了意氣風發的而勾之後,總督衙‘門’又迎來了瓊崖道台張鬆以及總兵吳水牛。吳可感歎日子不得清閑之餘,不得不打起‘精’神跟張鬆以及吳水牛深入溝通,‘交’流對瓊崖的繼續開發已經發展大計。
感謝洋務派的折騰,將朝堂上的頑固守舊勢力的目光全都吸引過去,火力也跟著吸引了過去,讓兩廣能夠∠哈,m.心無旁騖的發展洋務,在瓊崖做近代化工業的‘摸’索和嚐試。
因為是軍管鐵礦區的原因,很多新鮮事物都可以在這裏肆意嚐試,隻要不做得太過分而且還有立杆見影的效果,無論礦區管理層還是底層礦工都十分歡迎,遇到的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開始是鐵路和機車,經過嚐試這種運載量巨大,還不耗費人力畜力的鋼鐵機器,很輕易便得到了礦區上下的喜愛和認可。都不需要吳可暗地裏推‘波’助瀾,無論是礦區管理層還是當地官府,都主動要求加長鐵路裏程,最好能一口氣修到海邊碼頭,這樣便能省去不少人力和畜力上的巨大消耗。(.好看的小說棉花糖
就連當地土人對鐵路機車這樣的新鮮事物,都持歡迎接受態度。沒辦法此時瓊崖的人口太過稀少,整個瓊崖道有統計的人口加起來不足兩百萬,分散在偌大一個島嶼上鐵礦區輻‘射’地區的土民能有多少可想而知。
經過島上駐守清軍的又打又拉,此時鐵礦區周圍二十裏範圍內的土民村落都已老實下來,青壯勞力基本上都參與鐵礦或者周邊輔助工作,像鐵路和機車這樣能省卻不少勞動量的工具自是極手歡迎。並沒有出現像曆史上南方出現的第一條鐵路那般,引起官民惶恐齊力反對,甚至不惜‘花’費巨大代價將之毀棄。
吳可自然順水推舟,加大了鐵軌的采購力度。正好這時美國南北內戰打得不可開‘交’,各大鐵路以及鋼鐵公司差點虧到吐血,就差沒舉起大喇叭四下呼喝揮累跳樓大甩賣了,此時訂購大量鐵軌的價錢是極低的。
於是,美國內部打得熱火朝天,南北雙方快打出翔來了,太平洋的碼頭上卻是一艘接著一艘裝滿鐵軌和機器的貨輪,加水加煤揚起風帆做好開往東方準備,而遼闊的大洋上已經有好幾艘大貨輪正噴吐蒸汽揚帆遠航。
隨著來自美國的鐵軌和機車不斷運抵瓊崖,從昌江礦區延伸至北部灣碼頭的鐵路,經過一年多時間修建足有四十來公裏長,距離北部灣碼頭還有十五六公裏路程,目前正在加緊搶工修建。
與此同時,瓊崖道台衙‘門’再次招募數千青壯勞力,原來的鐵路工程部隊一分為二,補充大量新手以老帶新模式順著已修鐵路再開一條鐵路修建路線,形成正規的鐵路雙軌模式以方便以後的貨物運輸往來。
除了大修鐵路外,昌江北部灣昌化碼頭的修建工作也沒落下。總督衙‘門’為此特意從工程部隊‘抽’調一千‘精’壯勞力,還是有碼頭施工經驗的那種,通過一個季度不停的忙碌終於完成了一個小型貨運碼頭建設。
昌化貨運碼頭第一期工程完成的同時,位於雷州半島最南端的徐聞碼頭第一期工程也同時完工,如此一來從昌江鐵礦到廣東最近的海路‘交’通已經完全打通。
隨著‘交’通運輸的便捷,為鐵礦所在昌江帶來巨大商機。以礦區為核心的二十裏範圍裏,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礦區為核心的商業帶,兵器以幾快速度正在向歪迅速擴張,‘波’及人數和銀錢流通數量一漲再漲。
因為商業的繁忙帶來了通訊方麵的極大需求,由官府設立的郵局驛站在礦區迅猛發展的勢頭麵前有些跟不上形勢。瓊崖畢竟是個與廣東隔海相望的巨島,因為‘交’通工具的緣故通訊方麵很有些不方便。
礦區所在昌江縣位於瓊崖道的西北部,依山麵海距道台衙‘門’所在瓊州府一百九十六公裏,而從瓊州府到雷州半島最近的徐聞又有近兩百裏海路,‘交’通和通訊又多不方便可想而知,於是電報便閃亮登場。
眾所周知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它是19世紀30年代在英國和美國發展起來的。電報信息通過專用的‘交’換線路以電信號的方式發送出去,該信號用編碼代替文字和數字,通常使用的編碼是莫爾斯碼。
當吳可無意中知道此時電報已經發明出來,並且在歐美各國得到應用之後,二話不說通過十三行伍家的關係,從美國采購兩套電報收發裝置,以及數十公裏之長的專用電報線。
為了培訓大清自己的電報人才,吳可還特意通過招募以及‘花’費請老師等方式,或直接‘花’大代價從列強本土高薪聘請,或高價從不遠萬裏跑來東方淘金的人中淘換電報專業人才,總算‘花’費幾個月時間培訓出了自己的收發報人員,而後便親自畫圖在礦區與臨近的昌江縣衙搭建電報線路,以及收發報裝置。
當一幹土憋官民見識到電報的好處和便利之後,接下來電報在瓊崖各重要地段鋪設便毫無阻力,隻需沿著官道樹立支撐木杆,理論上隻要電報線路夠長便可通到任意角落,當然實際情況不會有這般美好。
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盡管電報這等新鮮事物在瓊崖蓬勃發展,在此過程中還鬧出了不少笑話,因其便利很快便得到了島上官民的喜愛,一度成為瓊崖島上的熱‘門’討論話題,並隨著電報線路的鋪開而經久不衰。
此時的瓊崖隻能用地廣人稀來形容,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內部通信條件更是糟糕,電報的出現解決了瓊崖道內部通訊遲滯的麻煩,首先在各地官府衙‘門’便得到了大力推廣和支持。
為了掌握瓊崖道民政大權,將一切正在悄然進行的改革控製在手,吳可在征求了身邊第一幕僚張鬆了意見後,親自出麵通京城盟友溝通,又向朝廷上折推薦張鬆擔任瓊崖道道台一職。
朝廷還是很給麵子的,瓊崖道可是自古以來流放罪犯的地頭,在朝廷一眾官僚眼中是偏僻得不能再偏僻的地方,天之崖海之角的名頭可不是開玩笑的,隻要在官場上稍微有那麽點雄心就不會主動往那兒湊。
當然,瓊崖道道台怎麽說都是堂堂正四品官員,雖然地方偏僻了點怎麽說都是一道最高長官,京城權貴看不上眼在地方上還是很搶手的,朝廷也沒駁了吳可的麵子正式下旨任命張鬆為瓊崖道道員。
加上率軍一萬囤駐瓊崖的總兵吳水牛,此時瓊崖文武最高長官都是吳可的心腹,他想做一些新奇事物的嚐試隻要不太過分,瓊崖地方官府便暢通無阻,更不要說眼下電報和鐵路的效果這般良好,瓊崖地方上更沒有反對的聲音出現。
也是因為瓊崖地方實在太過偏僻,又孤懸海外很難吸引外人關注,這些新奇事物的嚐試才沒引起軒然大‘波’。不像洋務派那幫大佬一樣,還沒開始做事呢便宣揚得滿世界皆知,引來無數攻擊和非議可謂事倍功半。
見到了鐵路和電報的巨大效果,吳可差點忍不住直接在廣東內部施行,最後還是勉強忍住了這一巨大‘誘’‘惑’,跟手下幕僚商議了一番後,才決定先從兩廣邊角地帶開始實行,然後再慢慢向‘精’華中心區域覆蓋這樣不容易引起傳統守舊官民的強烈反彈和質疑之聲。
當然像雷州半島這樣的偏僻地方,正是電報能派上大用場的地頭,吳可毫不客氣的在徐聞與雷州之間搭建了一條長長的電報線路,眼下又開始搭建從雷州至湛江以及茂名的電報線路,目的便是將這一新興沿海地區聯係起來以便共同發展。
不過限製條件也是不小,此時的有線電報可不像後世那般方便,因為世界上還沒有發明可以穩定提供電源的發電機,電報收發設備所需電源都得依靠那坑爹的手搖發電機輸出,因此此時的有限電報效果大打折扣,電報的接收以及發送都得在指定時間兩頭共同手搖發電才可完成,限製條件實在多了一點。
所幸這樣的及時通訊工具雖然限製條件不少,但是在軍事用途上的效果極其明顯,因此兩廣剛剛掌握諒山一線,便立刻馬不停蹄修建從諒山至鎮南關的電報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