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部署人馬攔截貴州境內的太平軍流竄人馬之外,吳可還很‘好心’的讓廣西邊境清軍放了個不大不小的口子,放任一部分太平軍人馬通過邊境湧入湖南境內,至於湖南會被鬧騰成啥樣他就不管了。[.超多好看小說]⊙,


    兩廣清軍除了進入貴州境內防備太平軍,還在鎮南關一帶囤駐不下兩萬大軍,直接威脅占據安南北方大地的偽大成國黃鼎鳳部。


    兩廣總督衙門拖了大概一年多時間後,終於再也拖延不下去。


    朝廷明旨一封接著一封下達,催促兩廣清軍越境幫助安南國清剿叛逆。


    根據吳可布置在京師的探子回報,為了促成此事安南國派駐於京城的使節,可是出了大血花費大代價打點京城權貴,最終才促成朝廷答應此等揚我國威大有顏麵之事。


    吳可無奈不可能因為與黃鼎鳳部之間的商業合作關係,便徹底與北京朝廷翻臉對抗,雖然他此時絕對有這個實力。


    沒辦法之下,他隻好通過熊光宇的途徑先跟黃鼎鳳打了個招呼,表明了兩廣總督衙門的無奈以及事情前因後果,而後在不影響鎮南關商業往來的情況下,悄悄的往這一區域增派清軍人馬。


    讓人感覺好笑的是,因為鎮南關一帶形成的商業帶,涉及廣西不少權貴的直接或間接利益,當總督衙門暗中做好戰鬥準備的指令下達之時,還引起廣西權貴的好一陣反彈,在明白這是朝廷應安南國之請不得不出兵之後,可以想見他們對安南過的痛恨和不待見。


    黃鼎鳳這廝也是個妙人,在安南北部當了一年多時間土皇帝後,早已深深沉迷於稱孤道寡的美妙滋味之中,根本就不想再過以前那種戰亂不朽顛沛流離的苦日子,所謂‘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是也。


    不僅是黃鼎鳳本人,就是他手下那幫弟兄,也都被安樂的享受日子消磨了鬥誌,誰也不願再過在廣西時的那種擔驚受怕每日三驚的生活。


    誰想‘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這樣的好日子剛剛過了一年有餘,清軍便大量於鎮南關集結,暗地裏傳來兩廣清軍受安南國所請準備出兵安南北方。


    黃鼎鳳又氣又怒,大罵安南國不知好歹清軍忘恩負義,急忙抽調精銳部隊前往鎮南關一線布防。<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兩方大兵雲集自然影響了鎮南關商業帶,兩廣清軍不願承受太過巨大損失,立即便有八千將士衝出了鎮南關,與黃鼎鳳部對峙於鎮南關外的曠野之上。


    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五,兩方近兩萬大軍在火辣辣的陽光照射下,於鎮南關外二十裏處大打出手,一時間槍炮轟鳴殺聲大作,清軍依仗強大的火力優勢從開戰初始便占據一定優勢,待到戰鬥持續一個時辰後優勢越來越大。


    與此同時,兩廣水師兩支分艦隊聯合一起,護送臨時搭建的一鎮五千清軍將士,從海麵浩浩蕩蕩殺奔金蘭灣,輕鬆擊潰駐守金蘭灣不足一千守軍,在炮船以及風帆大炮的掩護下五千清軍順利登陸,而後馬不停蹄直撲鎮南關外近萬黃鼎鳳部人馬身後。


    本已經是強弩之末傷亡慘重的黃鼎鳳部人馬,在提前得知有一部清軍於海上登陸,正殺氣騰騰準備斷其後之後立即崩潰,連死傷戰友也顧不得了,漫山遍野向諒山地區總部逃去。


    出關清軍並沒有趁勢掩殺而去,反而停下前進腳步打掃戰場救治傷患,收攏雙方戰死將士屍體及時挖坑處理,安南眼下正是炎熱潮濕季節,不想自找麻煩的話最好不要讓敵我雙方戰死屍體在露天下過夜。


    這一仗徹底打消了黃鼎鳳部堅持頑抗的決心,清軍表現出來的戰力實在太過強悍,不是黃鼎鳳部手下大部分還是玩大刀長矛的弟兄能應付得了的。


    黃鼎鳳和手下一幹將領過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再想要他們像在廣西那樣,一身是膽英勇無畏,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抱著‘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決心和勇氣卻是不可能了。


    於是,在熊光宇不失時機的建議下,權衡了利弊得失的黃鼎鳳以及手下將校,決定暫避清軍鋒芒先找可惡的安南猴子的麻煩。


    於是,在出關近萬清軍每日前行不足十五裏,慢慢悠悠向黃鼎鳳部所駐諒山總部逼近的時候,黃鼎鳳已經近起手下三萬大軍,馬不停蹄向南方的黎城已經河內殺奔而去。


    一年多時間的安穩日子,雖然消磨了黃鼎鳳以及部下的決死勇氣,但不代表他們的戰力就一落千丈。相反通過暗地裏與兩廣清軍大做買賣,黃鼎鳳部購得五千來枝洋槍以及足夠彈藥,還有數千杆鳥統抬槍之類的老式火器。


    相比兩廣清軍全麵換裝洋槍洋炮可能在火力上搞不過,但對付更老土的安南國部隊卻是小菜一碟的事兒。


    一年多時間黃鼎鳳部也不是沒做任何準備,早已派出足夠人手和當地百姓,將安南中部已經部分南部地形摸清楚了七八分,就連安南國部隊在各府的兵力部署也大部分摸了個底兒掉。


    眼下一旦發動那真是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在強悍的火藥武器麵前安南軍隊根本不堪一擊,要不是安南複雜潮濕的地形以及環境限製的話,隻怕用了不一個月時間黃鼎鳳部三萬大軍便足以橫掃整個安南中南部。


    可就是如此,黃鼎鳳部分三萬大軍也在短短大半個月時間內,一連拿下安南陪都河內以及黎城,將安南國王室已經權貴趕到南部叢林茂密地區才肯罷休。


    直到此時出關的兩廣清軍近萬大軍才慢悠悠殺到諒山城外,受阻於黃鼎鳳部在諒山布置的防禦工事前。


    無論是清軍還是黃鼎鳳部,都不願拚著大損元氣跟對方死耗。可問題是清軍方麵有安南國使者拚命催促,又有朝廷旨意一個勁催趕,黃鼎鳳部想要繼續安穩盤踞諒山卻是絕不可能。


    所幸有熊光宇這個中間人幫忙兩下聯係,兩方不至於因溝通不暢出現認知偏差,經過一番秘密交流都明白對方的難處和底線。


    一直拖延到了同治二年十月中旬,兩廣清軍後續又調來六千人馬,合計一萬五千大軍對諒山陣地發起總攻。讓人驚奇的是看似防禦嚴密的諒山陣地就像紙糊的一般,隻是一個集團衝鋒便被清軍進攻部隊拿下。


    看到了空蕩蕩幾乎被掏摸一空的諒山城,清軍官兵以及隨行的安南使者這才知道,黃鼎鳳部主動放棄了諒山陣地,清軍才能這麽輕鬆拿下諒山城。


    仗打到這裏清軍此次的目的已達,不顧隨軍安南使者的強烈要求,打死也不肯再往前移動一步,除非朝廷和兩廣總督衙門的進攻命令下來。


    吳可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不等氣急敗壞的安南使者上門,先一步給朝廷發去‘捷報’,表示兩廣清軍已經拿下賊匪盤踞之諒山,達成戰前所定目標不過進攻部隊損失慘重雲雲,短時間內失去了再向前的能力。


    等到隨軍安南使者氣急敗壞找上門來的時候,吳可轉臉又變了個態度,表示之前的目標已經達成,兩廣清軍沒有再進一步的行動計劃,要怪也就隻能怪安南國部隊實在太不頂用雲雲。


    把個安南國使者差點氣到吐血,不論他怎麽爭取甚至哀求都沒有效果,隻能憤憤不平冒著逐漸寒冷下來的天氣,搭乘船隻再一次向京城而去。


    等到安南國使者一離開,兩廣總督衙門以及廣西巡撫衙門還有鎮南關一帶地方官府立即行動起來,努力恢複鎮南關一帶的秩序和商業秩序,以優厚的待遇以及官府組織的商隊為摸板,重新開始與黃鼎鳳部之間突然中斷的商業往來。


    安南畢竟不屬於大清轄區,所以兩廣總督衙門沒法派遣民政官處理民聲事務,吳可自然不會白白將行政權利白白拱手讓給安南國官吏,於是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對諒山到鎮南關一帶地區實行軍管。


    鄉勇隊大將吳而勾受命率領八千清軍囤駐諒山城,布置防禦陣地暗中與剛剛搬到河內一帶的黃鼎鳳部接頭,秘密商量恢複商事等等民生事務。


    黃鼎鳳和手下弟兄心中怨氣不小,一開始還不情不願裝大拿喬,堅持了半個來月後終於沒能繼續下去,開始半推半就與兩廣商人重新開始了商業往來。


    沒辦法,新到一地繳獲甚多不假,不過他們需要的大量物資都得從兩廣進口,長時間得不到供應手下弟兄可是要鬧亂子的。


    再說了經過此次短暫交鋒,黃鼎鳳部上下確實感受到了差距和危險,兩廣千清軍在洋槍火炮上展現出來的實力,實在讓他們驚訝不已又警惕萬分。


    所謂知恥而後勇,他們需要大量的火器裝備,此時法國佬的觸手還沒伸到安南來,能夠搞到洋槍洋炮的渠道極為有限,從兩廣清軍這裏采購顯然是個不錯門路,而且吳可對於這樣的軍火貿易也並不排斥的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