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從諒山到鎮南關的鐵路?”


    廣東和廣西兩省一幹高級官員,被吳大總督的提議給驚到了。[.超多好看小說]△¢,..o


    “有什麽不對的麽?”吳可對手下官員的反應十分不滿。


    “大人,是不是太過倉促了?”有官員滿臉為難道。


    “有什麽倉促不倉促的,鐵路的好處你們又不是不明白,無論是戰時的兵力調動還是平時的物資調運都有極大幫助!”吳可不爽道。


    “可是朝廷那頭會不會……”見吳大總督態度如此強硬,有官員惴惴不安提出心中為難之處,擔心朝廷事後怪罪那才叫冤枉。


    “你們這幫家夥真是吃飽了撐的,那裏可是安南國地界你們擔心個毛啊?”


    吳可氣樂了,一時沒忍住髒話脫口而出。


    好吧,一語驚醒夢中人,兩廣一幹高級官員這才恍然大悟,紛紛自嘲腦子一時糊塗沒想到這茬上,既然不是大清國土那一切好說,無論他們做什麽最多受到安南國非議而已,朝廷可管不到他們頭上。


    他們都不是傻子,瓊崖道那兒的事情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對於新鮮出路的鐵路十分好奇也了解不少,知道那玩意雖說花費不菲卻也絕對值當。


    一條鐵路的修建,給瓊崖道帶去的巨大變化大家都看在眼裏,更不用說鐵路在運輸和物資調動方麵的優勢確實極大。


    如今諒山可是控製在兩廣清軍手中,諒山城距離鎮南關不過近四十裏路程而已,此時已經搭建了那勞什子電報網絡,再多修一條鐵路也算不得什麽。


    況且諒山地區的煤鐵資源極為豐富,兩廣清軍在得到諒山的掌控權後,第一時間派出有經驗的老匠人勘探當地礦藏資源,並於年初在確定的幾處大礦藏處建設礦廠開挖礦藏,每日都有源源不斷的煤鐵礦藏通過畜力運往鎮南關。


    兩廣清軍如此行徑少不得遭來安南過不滿抗議,沉重的貨物運輸壓力對道路的破壞是驚人的,從諒山直通鎮南關的道路在短短一個來月的時間內,已經被運輸煤鐵的車輛搞得坑坑窪窪一片狼籍,鎮南關一帶官府不得不派出民壯對道路進行修繕維護,可用不了十天半個月道路又會是一團亂糟。


    要是有一條鐵路的話,那道路修繕維護的壓力就不存在了,而且鐵路的運輸能力也不是畜力可比,省下的人力物力消耗長年累月積累下來極為驚人。


    既然做出了決定總督衙門立刻便行動起來,從瓊崖道抽調一部分鐵軌枕木以及熟練鐵路工人,再從工程部隊分出一部分精兵強將,加入新組建的諒山鐵路建設部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諒山至鎮南關鐵路大建設。


    而且諒山至鎮南關一線地勢平坦極易施工,又有成熟道路相連修建極為簡單,從四月開工到五月便已完成了三分之一鐵路的修建,隨著熟練工人不斷增多修建速度隻會越來越快。


    而就在安南國諒山一帶鐵路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兩江地區圍剿太平天國的戰鬥也進入了最後的尾聲,湘軍已經周圍各省清軍在朝廷的命令之下,對搖搖欲墜的天平天國發起了潮水般的洶湧攻勢。


    1月3日(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劉坤一由餘杭返回富陽大營。


    1月5日(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劉坤一部進軍橫溪,蔣益澧部還駐留下。當月江蘇的淮軍在楓涇擊敗太平軍,嘉善、平湖、乍浦和海鹽的太平軍全部投降。


    1月9日(同治二年十二月一日),高連升所部攻打杭州鳳山門,太平軍駐軍分路出兵抵抗。高連升趁太平軍陣列尚未布好,縱兵攻擊,太平軍大敗。隨後其部一連攻破九座壁壘,水師也攻破一座瀕江石壘。


    1月10日(同治二年十二月二日),高連升部逼近城下,包圍四道城門。太平軍堅守古塘壁壘抵抗。


    1月11日(同治二年十二月三日),黃少春等部攻破餘杭城東的七座壁壘,於2月4日(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舉進攻。楊昌濬部進軍城北,康國器部進軍城東,魏喻義等部在城西北列營,以分散太平軍的兵力,又攻破陡門堅壘。


    2月2日(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劉坤一移營於餘杭橫溪頭,對附近太平軍形成重兵威壓之勢。


    2月4日(同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湘軍進占海寧州。2月9日(正月二日),蔡元吉率部乘夜襲擊桐鄉,攀梯登城。太平軍驚覺,在城堞上抵抗,擊傷蔡元吉部一百多人不支後撤。之後其部在城西南駐紮,蔣益澧派李邦達部會同張景渠部駐紮城東南,形成兩麵夾圍之局。


    2月13日(正月六日),守軍何培章部獻城投降。2月15日(正月八日),湘軍進占桐鄉,令何培章率所部三千人駐守烏鎮,控扼杭州通向嘉興的孔道。


    2月22日(正月十五日),湘軍與太平軍大戰昏口,王開琳部斬殺一千多名太平軍。黃少春部行軍到嚴州,接到警報火速進入遂安城,這時太平軍主力已經開到,將眼裏州城團團包圍。


    2月24日(正月十七日),黃少春部開出城北,分三路抗擊重創圍困太平軍。


    2月25日(正月十八日),劉坤一派遣蔡元吉和葉炳忠所部會同江蘇的淮軍攻擊嘉興。淮軍在城東北紮營,蔡元吉等部在城西南紮營。


    2月29日(正月二十二日),湖州與杭州的太平軍聯合攻擊烏鎮,劉樹元部協助防守軍營。


    3月3日(正月二十五日),高連升部趁著杭州太平軍出援之機,奪取了望江門的三座壁壘。


    3月17日(二月十日),蔡元吉所部回援烏鎮,於3月21日(二月十四日)在爐頭攻擊太平軍。蔡元吉陷入陣中,被槍擊傷左手,裹創力戰,攻破十座壁壘,3月24日(二月十七日)又攻破陡台軍營。


    3月28日(二月二十一日),湘軍水路兩路攻破杭州外麵的四座壁壘。


    3月31日(二月二十四日)淩晨,湘軍分兵攻打五座城門,另派兵牽製十裏街駐紮的太平軍。


    4月1日(二月二十五日),湘軍占領杭州。4月8日(三月三日),張聲恒招募勇士,焚燒德清城外的壁壘,令太平軍震懼。4月9日(三月四日),湘軍進占武康,德清太平軍全部撤走。


    4月10日(三月五日),湘軍進占德清。當天石門太平軍也投降獻城。


    4月17日(三月十二日),清廷下詔,賞加劉坤一太子少保銜,並賞穿黃馬褂,其部麾下將士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擢拔。


    4月19日(三月十四日),湘軍攻破菱湖太平軍一座營壘。


    4月30日(三月二十五日),湖州的幾萬名太平軍攻擊高連升的軍營,又派一萬人從張村抄襲軍營後方。5月7日(四月二日),湘軍分水陸兩路攻打菱湖。5月17日(四月十二日)蔡元吉所部逼近菱湖東南紮營,於5月19日(四月十四日)渡河,攻破十座壁壘進占荻港。


    5月30日(四月二十五日),王德榜所部在弋陽迎擊德興的太平軍,將之全殲。劉坤一增派王開琳部助戰。當月劉坤一籌備修整海塘。


    就在湘軍外圍主力,於餘杭一帶發起如潮攻勢之時,由湘軍主帥曾國藩親自主持的收複金陵之戰,也取得了輝煌戰果。


    1864年2月28日,湘軍攻占了紫金山巔的天保城。3月2日,曾國荃部進駐太平門、神策門外,完成對天京的合圍。


    曾國荃部合圍金陵之後,曾於3月14日用雲梯攻城,但未得逞。4月開始,在朝陽、神策、金川門外挖掘地道十餘處,準備轟塌城牆,太平軍一麵組織力量從城內對挖,進行破壞,一麵構築月城,以便城牆轟塌後繼續組織對抗。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終年51歲。此後,天京人心愈加不


    穩。幼天王洪天貴福即位,一切軍政事務統歸忠王李秀成執掌。


    7月3日,湘軍攻占天京城外最後一個據diǎn地保城(即龍脖子),從而能夠居高臨下,監視城內動靜。湘軍在龍脖子山麓修築炮台數十座,對城內日夜轟擊,壓製太平軍的炮火,掩護挖掘地道。同時在龍脖子山麓與城牆間大量填塞蘆葦、蒿草,上覆沙土,高與城齊,為攻城鋪平道路。半個月後,湘軍攻城準備基本完成。


    李秀成見湘軍攻城在即,於7月18日深夜,選派千餘人偽裝湘軍,衝出城去,企圖破壞太平門附近的地道,結果被湘軍識破,隻得退回城內。


    7月19日晨,湘軍擔任主攻任務的部隊齊集太平門外,中午湘軍用地雷轟塌城牆。湘軍蜂擁而入。太平軍紛紛以槍炮還擊,雖給清軍以重大殺傷,但沒能擋住湘軍的攻勢。


    與此同時,湘軍水師各營會同陸師奪取了水西、旱西兩門,傍晚前後,天京全城各門均為湘軍奪占。


    李秀成於19日晨自太平門敗退後,即回到天王府,獨帶幼天王,由數千文武護送,奔向旱西門,企圖由此突圍出城,結果為湘軍陳湜部所阻,隻得轉上清涼山。入夜折回太平門,偽裝湘軍由缺口衝出,向孝陵衛方向突圍。


    不久,李秀成與幼天王失散,便分道奔逃。7月22日,李秀成在方山附近被俘。


    就此,湘軍收複金陵,轟轟烈烈維持了十三年之久的太平天國從此覆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列強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排雲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排雲掌並收藏新列強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