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晉明也是這個意思,於是又是一番風風火火的回程。
回到合浦,花晉明憑了一處院子安頓好家人,便找人來寫下文書,再斟酌著備上厚禮,事還不少的。
鄧三太太聽說丈夫女兒回來了,立馬便趕去看望的。
隻是再見花如香,就是鄧三太太這做母親的,都快認不出女兒來了。
就見花如香額上的傷已結痂,可就是好了也留下個疤痕,終究是破相了,這讓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如何是好。
也不知是否是因死過一回了,花如香往日的神采蕩然無存,鄧三太太摟著女兒痛哭,花如香也隻木木地隨她去。
“怎麽成的這樣?”鄧三太太太問花如香服侍的人。
起先他們還不敢說,到底是趙嬤嬤說了,“是大奶奶跟老太太說,若是想在京人中立足,做親聯姻最好。老太太聽了便讓老爺做主將小姐許給當地的蠻族。”
不等趙嬤嬤說完,鄧三太太便飛一般地出去了,“梅子青我要你的命。”
梅子青如今不比往日了,是當家奶奶了,且還身懷子嗣,是家裏頭等的金貴人,所以方才花如香身邊的人才這般忌憚。
待鄧三太太到來時,梅子青正歪在榻上吃燕窩的。
見鄧三太太滿麵晦氣而來,梅子青連眉眼都不抬的,道:“媳婦身有不便,禮數不周,望太太見諒。”
鄧三太太原就是一頭怒火,再聽梅子青敢這般輕慢她,最後那點子忍耐便沒了,衝過去拽住梅子青的衣襟就往地上摔的。
梅子青這些時日仗著有孕,就是花老太都要讓她幾分的,被奉承慣了,沒想到還有人敢對她動手,所以一時不防就被鄧三太太摔了個仰麵朝天的,驚得半日回不過神來。
自然梅子青屋裏服侍的人也不是死的,見梅子青挨打了,都上前去拉鄧三太太的。
好不容易把鄧三太太給拉起來,鄧三太太見手夠不著了,就改用腳的,那是又是踢又是踹的。
梅子青的肚子生受了好幾腳。
起先還沒感覺,少時梅子青就覺小腹墜脹的,隻是她那裏顧得上這些,也不起來了幹脆躺地上耍潑打滾,要把花老太和花晉明都鬧來瞧的。
隻是這一通鬧騰後,讓梅子青覺著腹痛越發了。
少時,有人便見梅子青裙子上,慢慢溢出紅來。
“不好了,見紅了。救命,大夫,快請大夫。”梅子青的奶媽驚慌失措,大喊大叫地跑出去了。
鄧三太太是過來人,自然知道是怎麽回事,初時她也嚇了一跳的,但隨後想起自己女兒來,她又朝梅子青啐了一口,“活該的報應。”說罷,便回花如香屋裏去,也不去管梅子青的死活。
也是素日裏梅子青要強,身子骨也壯,一劑安胎藥下去還有用的,這才保住了身子。
隻是到瓜熟蒂落前,梅子青都不得再下地了,要小心養著的。
而花晉明在聽說事出是因的鄧三太太,立馬就過來拿問的。
花老太更是連身子都不保重了,大呼小叫地要花晉明休了鄧三太太。
鄧三太太越性不管不顧了的,當麵指著花晉明就罵的,“良心被狗吃了的東西。有膽你隻管休,不過是一拍兩散的事兒。你我夫妻這些年,你做下的那些事兒,便別指望我還能守口如瓶的。隻要我張張嘴往外頭一說,花晉明你就是不吃官司,族中家法侍候那是輕的,革除族籍才有你受的。”
花晉明登時被鄧三太太逼退了幾步,氣勢自然就弱了,最後隻強作臉麵教訓鄧三太太幾句,便草草了事了。
梅子青見花晉明不過是高高舉起,卻又輕輕放下了。
別說什麽休棄了鄧三太太,反而讓鄧三太太又堂而皇之地回家來了,還重掌家中大權了。梅子青那裏肯依的,便夥同花景貴生母褚姨娘一道,在花老太麵前賣弄是非的。
沒想花老太也是一改先前的做派,隻讓她們都安分的,又說讓梅子青安心養胎,隻要她能得個兒子,日後鄧三太太也要看她臉色過日子的。罷了,那老虔婆就丟開不管了。
花晉明到底做了什麽,以至於如今都這般忌諱走漏了風聲的?不少人心裏都生了疑惑。
經此一回,三房家中的風波便暫且消停了,花晉明也寫好了文書,備上大禮直往縣衙去了。
那知縣平日裏就沒少得花晉明的好處,今日再得厚禮,自然沒有不幫忙的,便親同花晉明往州裏去找知州。
廉州的知州得了好處,當下行文也不通過其上峰,直接呈文給他的座師上報了。
待到戶部批文回複到時,日子也快入了秋。
戶部議定,不但奪了花羨魚他們家的進貢資格,還讓廣州布政使歐尚龍定奪重選貢珠之家。
這告示一頒布,花羨魚一家如遭晴天霹靂,花景途因急痛攻心,當場嘔出一口濃血來。
而花晉明亦傻眼了。
因花晉明以為隻要上報奏請,進貢的差事應該是逃不出他手掌心的,所以他才不惜錢財給州裏縣裏送禮。
沒想如今卻得個萬人同爭的局麵。
可不是,上邊隻說重選進貢的資格,沒說隻限他們花家的,當然是凡家中采養珍珠的都有資格了。
花晉明忙上門去找知縣州府,卻隻得了一句,“本縣隻負責上報,上頭如何定奪,那裏是本縣所能左右的。”便推幹淨了。
這下花晉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可同花羨魚他們家比起,他花晉明不過是錢財上的損失,而花羨魚他們家是不但把族中傳下的差事給丟了,家裏的脊梁骨花景途又病倒了,真是禍不單行的。
幸得康敏是個有手段,這才鎮住了家中膽敢蠢蠢欲動的。
花淵魚忙去將朱大夫請了來。
朱大夫診過脈息後,道:“不過是急痛所致的痰迷,也虧得當時將淤積之氣血吐出,這才通暢了。”
楚氏在旁,隻問:“你隻說怕不怕。”
朱大夫回道:“不妨了。”罷了,寫下一劑開竅守靈的方子便走了。
花景途一劑藥調服下去,果然好些了。
隻是午後,花景懷帶著牛方元從縣裏來,花景途這才知道,原來是花晉明在背後搗的鬼,一時病又有了反複。
牛方元道:“早知今日,當時便不該念及同出一脈脈的情分放過他,隻管讓他小廝報官去,除了這禍害才好的。”
花景懷雖也氣花晉明的,但進貢的差事重定人家,那他家亦有機會的,所以不過說了句,“他這樣損人不利己,到底想做什麽?”便罷了。
想要同爭進貢的資格,自然得有上好的珍珠與別家拚比的。
這些倒是不難,像花家這樣多少年的珠戶了,誰手上都藏有些珍珠,這些珍珠就怕宮裏的都不能比的,隻是量極少罷了。
所以比珍珠他們家是不怕的,隻顧及著資格定下後,拿什麽進貢的。
別一時貪圖這進貢的差事,實則虛有其表,得了欺君之罪的。
花景懷也是想細想透了這些,這才拉著牛方元來找花景途商議對策的。
花景途一時下不得床,歪在床上,聽著。
也是午時吃了一劑藥,又睡了半天,花景途才得了精神聽花景懷和牛方元說了這半天的話。
聽罷,花景途道:“事到如今還有誰能給你珍珠的?也隻有海裏了。野生的珍珠雖不甚圓潤工整,獨品質難得。也隻有讓人到海裏去碰碰運氣罷了。”
花景懷覺著也隻有此法了,也不留飯便辭了家去。
隻是花景懷才走,花氏宗族裏、康家、傅家和崔家都來人問的。
等把這些人都打發回去了,這日飯點便遲了。
因著康敏要侍疾,便讓花羨魚他們幾個陪著楚氏用飯的。
康敏讓廚房備好的清燉了海鴨子湯,還有香煎馬鮫魚、梅菜扣肉等好幾樣可口的菜饌,隻是眾人都沒甚胃口用的。
飯桌上一股悶悶鬱鬱之氣的。
花羨魚有一下沒一下地扒拉著米粒,不住地想著前世到底有沒這事兒的,還是那時她太過沒心沒肺的,錯過了也不知的。
可不論花羨魚回想幾遍,都隻記得前世三房把家產占去了大半,花景途無奈,隻得典當康敏的嫁妝籌措銀子,重整旗鼓才有後來他們家的富賈。
正出神時,就見有人夾了一塊臘味到花羨魚碗裏。
花羨魚抬頭,卻迎上韓束的目光,花羨魚剛要說他,猛地想起,“前世雖沒見過將軍府和歐家有往來的,可官場之上的事兒,誰又說得清楚的。到底是同朝為官的人,許韓家同藩台大人家真有些交情,也未可知的。”
於是花羨魚問韓束道:“你們家可識得我們這裏的布政使?”
韓束怔了須臾,又想了一會子,道:“說來也算不上是識得的,隻是歐大人初時曾任蘇州織造,其公子和我有過幾麵之緣罷了。”
花羨魚一聽心中暗道:“果然。”後又對韓束道:“那如今你登門拜訪,也算不得冒昧唐突吧。”
韓束點頭,“自然。”
那邊花淵魚一聽飯也不吃,放下筷箸道:“那正好,總算是找到一處能說上話的。德謹能否選一日登門,不敢求能說服歐大人將進貢的差事歸還我家,能打聽些內情也是好的。”
花羨魚道:“我也是這話。”
韓束想了想,便答應了。
兒女們商議得熱鬧,花景途和康敏聽說後卻依舊不能樂觀,就算同歐尚龍答得上話了,也不見得中用的。
但花景途到底還是讓韓束跑了一趟廣州。
然,韓束這趟被寄以重托之行,似乎並未給花羨魚他們家帶來什麽好消息。
回到合浦,花晉明憑了一處院子安頓好家人,便找人來寫下文書,再斟酌著備上厚禮,事還不少的。
鄧三太太聽說丈夫女兒回來了,立馬便趕去看望的。
隻是再見花如香,就是鄧三太太這做母親的,都快認不出女兒來了。
就見花如香額上的傷已結痂,可就是好了也留下個疤痕,終究是破相了,這讓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如何是好。
也不知是否是因死過一回了,花如香往日的神采蕩然無存,鄧三太太摟著女兒痛哭,花如香也隻木木地隨她去。
“怎麽成的這樣?”鄧三太太太問花如香服侍的人。
起先他們還不敢說,到底是趙嬤嬤說了,“是大奶奶跟老太太說,若是想在京人中立足,做親聯姻最好。老太太聽了便讓老爺做主將小姐許給當地的蠻族。”
不等趙嬤嬤說完,鄧三太太便飛一般地出去了,“梅子青我要你的命。”
梅子青如今不比往日了,是當家奶奶了,且還身懷子嗣,是家裏頭等的金貴人,所以方才花如香身邊的人才這般忌憚。
待鄧三太太到來時,梅子青正歪在榻上吃燕窩的。
見鄧三太太滿麵晦氣而來,梅子青連眉眼都不抬的,道:“媳婦身有不便,禮數不周,望太太見諒。”
鄧三太太原就是一頭怒火,再聽梅子青敢這般輕慢她,最後那點子忍耐便沒了,衝過去拽住梅子青的衣襟就往地上摔的。
梅子青這些時日仗著有孕,就是花老太都要讓她幾分的,被奉承慣了,沒想到還有人敢對她動手,所以一時不防就被鄧三太太摔了個仰麵朝天的,驚得半日回不過神來。
自然梅子青屋裏服侍的人也不是死的,見梅子青挨打了,都上前去拉鄧三太太的。
好不容易把鄧三太太給拉起來,鄧三太太見手夠不著了,就改用腳的,那是又是踢又是踹的。
梅子青的肚子生受了好幾腳。
起先還沒感覺,少時梅子青就覺小腹墜脹的,隻是她那裏顧得上這些,也不起來了幹脆躺地上耍潑打滾,要把花老太和花晉明都鬧來瞧的。
隻是這一通鬧騰後,讓梅子青覺著腹痛越發了。
少時,有人便見梅子青裙子上,慢慢溢出紅來。
“不好了,見紅了。救命,大夫,快請大夫。”梅子青的奶媽驚慌失措,大喊大叫地跑出去了。
鄧三太太是過來人,自然知道是怎麽回事,初時她也嚇了一跳的,但隨後想起自己女兒來,她又朝梅子青啐了一口,“活該的報應。”說罷,便回花如香屋裏去,也不去管梅子青的死活。
也是素日裏梅子青要強,身子骨也壯,一劑安胎藥下去還有用的,這才保住了身子。
隻是到瓜熟蒂落前,梅子青都不得再下地了,要小心養著的。
而花晉明在聽說事出是因的鄧三太太,立馬就過來拿問的。
花老太更是連身子都不保重了,大呼小叫地要花晉明休了鄧三太太。
鄧三太太越性不管不顧了的,當麵指著花晉明就罵的,“良心被狗吃了的東西。有膽你隻管休,不過是一拍兩散的事兒。你我夫妻這些年,你做下的那些事兒,便別指望我還能守口如瓶的。隻要我張張嘴往外頭一說,花晉明你就是不吃官司,族中家法侍候那是輕的,革除族籍才有你受的。”
花晉明登時被鄧三太太逼退了幾步,氣勢自然就弱了,最後隻強作臉麵教訓鄧三太太幾句,便草草了事了。
梅子青見花晉明不過是高高舉起,卻又輕輕放下了。
別說什麽休棄了鄧三太太,反而讓鄧三太太又堂而皇之地回家來了,還重掌家中大權了。梅子青那裏肯依的,便夥同花景貴生母褚姨娘一道,在花老太麵前賣弄是非的。
沒想花老太也是一改先前的做派,隻讓她們都安分的,又說讓梅子青安心養胎,隻要她能得個兒子,日後鄧三太太也要看她臉色過日子的。罷了,那老虔婆就丟開不管了。
花晉明到底做了什麽,以至於如今都這般忌諱走漏了風聲的?不少人心裏都生了疑惑。
經此一回,三房家中的風波便暫且消停了,花晉明也寫好了文書,備上大禮直往縣衙去了。
那知縣平日裏就沒少得花晉明的好處,今日再得厚禮,自然沒有不幫忙的,便親同花晉明往州裏去找知州。
廉州的知州得了好處,當下行文也不通過其上峰,直接呈文給他的座師上報了。
待到戶部批文回複到時,日子也快入了秋。
戶部議定,不但奪了花羨魚他們家的進貢資格,還讓廣州布政使歐尚龍定奪重選貢珠之家。
這告示一頒布,花羨魚一家如遭晴天霹靂,花景途因急痛攻心,當場嘔出一口濃血來。
而花晉明亦傻眼了。
因花晉明以為隻要上報奏請,進貢的差事應該是逃不出他手掌心的,所以他才不惜錢財給州裏縣裏送禮。
沒想如今卻得個萬人同爭的局麵。
可不是,上邊隻說重選進貢的資格,沒說隻限他們花家的,當然是凡家中采養珍珠的都有資格了。
花晉明忙上門去找知縣州府,卻隻得了一句,“本縣隻負責上報,上頭如何定奪,那裏是本縣所能左右的。”便推幹淨了。
這下花晉明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可同花羨魚他們家比起,他花晉明不過是錢財上的損失,而花羨魚他們家是不但把族中傳下的差事給丟了,家裏的脊梁骨花景途又病倒了,真是禍不單行的。
幸得康敏是個有手段,這才鎮住了家中膽敢蠢蠢欲動的。
花淵魚忙去將朱大夫請了來。
朱大夫診過脈息後,道:“不過是急痛所致的痰迷,也虧得當時將淤積之氣血吐出,這才通暢了。”
楚氏在旁,隻問:“你隻說怕不怕。”
朱大夫回道:“不妨了。”罷了,寫下一劑開竅守靈的方子便走了。
花景途一劑藥調服下去,果然好些了。
隻是午後,花景懷帶著牛方元從縣裏來,花景途這才知道,原來是花晉明在背後搗的鬼,一時病又有了反複。
牛方元道:“早知今日,當時便不該念及同出一脈脈的情分放過他,隻管讓他小廝報官去,除了這禍害才好的。”
花景懷雖也氣花晉明的,但進貢的差事重定人家,那他家亦有機會的,所以不過說了句,“他這樣損人不利己,到底想做什麽?”便罷了。
想要同爭進貢的資格,自然得有上好的珍珠與別家拚比的。
這些倒是不難,像花家這樣多少年的珠戶了,誰手上都藏有些珍珠,這些珍珠就怕宮裏的都不能比的,隻是量極少罷了。
所以比珍珠他們家是不怕的,隻顧及著資格定下後,拿什麽進貢的。
別一時貪圖這進貢的差事,實則虛有其表,得了欺君之罪的。
花景懷也是想細想透了這些,這才拉著牛方元來找花景途商議對策的。
花景途一時下不得床,歪在床上,聽著。
也是午時吃了一劑藥,又睡了半天,花景途才得了精神聽花景懷和牛方元說了這半天的話。
聽罷,花景途道:“事到如今還有誰能給你珍珠的?也隻有海裏了。野生的珍珠雖不甚圓潤工整,獨品質難得。也隻有讓人到海裏去碰碰運氣罷了。”
花景懷覺著也隻有此法了,也不留飯便辭了家去。
隻是花景懷才走,花氏宗族裏、康家、傅家和崔家都來人問的。
等把這些人都打發回去了,這日飯點便遲了。
因著康敏要侍疾,便讓花羨魚他們幾個陪著楚氏用飯的。
康敏讓廚房備好的清燉了海鴨子湯,還有香煎馬鮫魚、梅菜扣肉等好幾樣可口的菜饌,隻是眾人都沒甚胃口用的。
飯桌上一股悶悶鬱鬱之氣的。
花羨魚有一下沒一下地扒拉著米粒,不住地想著前世到底有沒這事兒的,還是那時她太過沒心沒肺的,錯過了也不知的。
可不論花羨魚回想幾遍,都隻記得前世三房把家產占去了大半,花景途無奈,隻得典當康敏的嫁妝籌措銀子,重整旗鼓才有後來他們家的富賈。
正出神時,就見有人夾了一塊臘味到花羨魚碗裏。
花羨魚抬頭,卻迎上韓束的目光,花羨魚剛要說他,猛地想起,“前世雖沒見過將軍府和歐家有往來的,可官場之上的事兒,誰又說得清楚的。到底是同朝為官的人,許韓家同藩台大人家真有些交情,也未可知的。”
於是花羨魚問韓束道:“你們家可識得我們這裏的布政使?”
韓束怔了須臾,又想了一會子,道:“說來也算不上是識得的,隻是歐大人初時曾任蘇州織造,其公子和我有過幾麵之緣罷了。”
花羨魚一聽心中暗道:“果然。”後又對韓束道:“那如今你登門拜訪,也算不得冒昧唐突吧。”
韓束點頭,“自然。”
那邊花淵魚一聽飯也不吃,放下筷箸道:“那正好,總算是找到一處能說上話的。德謹能否選一日登門,不敢求能說服歐大人將進貢的差事歸還我家,能打聽些內情也是好的。”
花羨魚道:“我也是這話。”
韓束想了想,便答應了。
兒女們商議得熱鬧,花景途和康敏聽說後卻依舊不能樂觀,就算同歐尚龍答得上話了,也不見得中用的。
但花景途到底還是讓韓束跑了一趟廣州。
然,韓束這趟被寄以重托之行,似乎並未給花羨魚他們家帶來什麽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