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澤明再尚得公主,林家起複入內閣(六)
那裏花羨魚卻不知道自己已成別人眼中的風景,隻顧著看榻邊的熏籠。
如今雖是十一月中了,但到底還沒見多冷,隻早時會略覺寒風撲麵。
房內燒著熏籠,不過是大夫囑咐,說韓束養傷萬不可著涼了,這才夜裏燒熏籠暖屋子。
花羨魚揭開熏籠的蓋子,往裏看了看炭火,許是覺著那些還不夠到天亮的,便拿了火箸又添了幾塊炭進去,複又蓋上,一時又想起因方才要上房爬梁的,把熏籠挪開了,隻得又小心把熏籠往拔步床挪去。
待花羨魚將這些都收拾好妥當了,才一抬頭便撞進韓束心動神搖的眼中,頓時羞了個連腮帶耳,故意當做不知,道:“做什麽還不睡,還是想要再看看‘那些東西’?”
這話總算是把韓束的魂給招回來了,咳了兩聲,道:“嗯,正想讓妹妹把那刀給我拿來。”
花羨魚抿嘴笑了笑,回身就去取了倭刀來,“給。”
等韓束接過刀去,花羨魚又扶他坐起,身後又仔細給墊了兩個枕頭,這才到鏡台前坐下,散開青絲通頭。
韓束一直不敢多動僵硬著,唯恐花羨魚察覺他已動情之處。
耐了半天身下才緩了過來,韓束長出了一口氣,收拾起旖旎的心緒,低頭細看那柄鏽跡斑斑的倭刀。
這短倭刀確切之名實為“肋差”,是倭國武士用來破鎧的,但韓束聽說倭寇也用它來切腹自盡。
韓束翻來覆去看這把肋差的表麵,和別的倭刀並無不同。韓束又試著拔刀,不說他如今受傷了,不可發力,就是當日也未能將這刀拔出來。
到底這刀藏著什麽秘密?
韓束越看越找不到根源,不禁有些氣餒,才一抬頭就見花羨魚拿把剪子搖搖晃晃的,就往拔步床頂上爬去,唬得韓束一時沒顧得上旁,忙從床上下來,撞了熏籠蓋,原放在他腿上的肋差也滾了下來,掉進大開的熏籠火盤裏。
“羨魚妹妹,你這是做什麽?才摔過一回,就忘了怕了?”韓束站底下拉住花羨魚道。
花羨魚回頭,道:“梁上的披帛還沒解下來呢,也幸虧方才珠兒他們沒抬頭瞧,不然還道是我要懸梁上吊了,那時又不知生出多少沒完沒了的是非來。”
韓束道:“那也用不著再登高爬低的,找根長些的棍子來,一頭捆把刀就是了。”
這早晚的也不好再驚動人找棍子的,隻得拿雞毛撣子頂事兒。
韓束將自己的佩劍紮一頭上,踩在繡墩上,勉強夠得著梁上垂下的披帛。
就見韓束用劍尖一劃,再一挑,那披帛便從梁上飄下來了。
花羨魚去撿披帛,看到肋差在火盆裏燒了半日,緊忙道:“可別燒壞了。”
韓束看了眼,也不著急道:“燒不壞的。隻是這會怕是燒得燙手了,取時小心些就是了。”
說著,韓束拿過花羨魚手上的披帛往手上一纏,就火中取刀去了。
韓束也不過隨手捏住了刀柄的頂端,就往火盆外丟。
就這時,原無論如何都拔不出的刀身,竟然自己就和刀鞘脫落了。
這還是不是最奇怪的,按說刀身脫鞘後,就該露出明晃晃的刀身了,可不論是花羨魚,還是韓束都沒想到,裏頭竟沒有刀身。
也就是這肋差就隻有刀柄和刀鞘,其實並沒有刀身。
倏爾,韓束又伸手去取出刀鞘,拎著刀鞘末端,不知想從裏頭倒什麽出來。
花羨魚正要問韓束在做什麽,就見果然有小卷被鏽色浸染多年的布條被倒了出來。
韓束丟開刀鞘,撿起那小卷子,喃喃道:“果然這是用來傳信的。”
花羨魚不懂,隻來回地看小卷子和韓束。(.)
韓束小心將小卷子展開,所幸這肋差是密封的,除了被鏽色浸染了外層,裏頭倒沒黴漬的痕跡。
花羨魚湊過去一看,一字都沒看懂,因上頭全是倭國的文字,道:“怎麽辦?”
韓束蹙眉思忖了須臾後,道:“拿紙筆來,抄一份,讓青雲帶出去尋人解譯才好。”
花羨魚起身去端來筆墨紙硯。
韓束一點一畫地仿抄了一份後,將東西藏在潘青雲所送來的那隻錦匣隔層裏,最後再尋思個緣故明兒把潘青雲再請了來,這一夜才再無別的話了。
隻說到了次日,不待花羨魚打發人去請來潘青雲,潘青雲就自己來。
因事關重大,韓束強撐著身子到外書房去見了潘青雲。
也是等韓束回來,花羨魚才知道那個被俘的倭寇,受不住毒癮的發作,死了。
而那份倭文的密信,自然已平安交到潘青雲手裏了。
韓束隻剩下等信兒和趕緊養好傷的事兒了。
這一等,就到了韓涵出嫁日子。
其實在韓涵待嫁這數月來,韓涵被秦夫人禁管在初透閣並非真死心待嫁了。
三不五時的,想方設法讓人帶信給裕郡王長子徐司。
這種事情花羨魚自然是不好管的,不論是睜一眼閉一眼當作不知道,還是拿了證據去告訴秦夫人的,她花羨魚都不得好。
前者若讓人知道了,她花羨魚為當家奶奶,逃不過一個失察的罪名。
而後者,女兒和人外通款曲到底不是什麽光彩的事兒,明晃晃地拿著證據去回秦夫人,豈不是有打秦夫人臉麵之嫌的。
所以花羨魚幹脆當不知道,隻讓人假意引秦夫人去留心,讓秦夫人自己察覺韓涵的不妥,這才躲了過去,沒鬧到她身上來。
十一月二十九,裕郡王府和將軍府皆披紅掛彩。
花羨魚一麵主持裏外,一麵應酬往來的親戚,忙得腳打後腦勺卻也不敢馬虎,還要分出神來留心韓涵,唯恐韓涵又想出什麽幺蛾子來。
果然,眼看吉時將至,王府的人來迎親了,有人悄然來回花羨魚,韓涵竟然逼著她的丫頭綠蔭假扮成新娘,代她嫁過去。
花羨魚揉了揉笑僵了的臉頰,有些無力道:“她這是豁出去了,不管家裏的死活了。她這樣的心思,把她嫁到王府去,也不知到底是福是禍的。也罷,事到如今可不好出錯,你去和林欣家的說幾句閑話,就是眼看二姑娘就要出門了,卻怎麽都找不著綠蔭了。”
少時,就見林欣家的忙不迭地去回秦夫人,秦夫人向眾告了罪就往初透閣去了,花羨魚這才鬆了口氣。
因韓束有傷在身,到底是族中一位堂兄背的韓涵出門上花轎。
韓涵總算是平安送出門去了,秦夫人和花羨魚一路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然,就是在眾人鬆口氣的空當,彼時花羨魚正將將軍府裏來給韓涵送嫁的親戚一一送出門,隻素日裏和府裏比較親厚的幾家留下了。
就在這時,齊顯家的驚慌失措地來回,“二奶奶,不得了,咱們家二姑娘被劫親了。”
搶親這種事,民間不是沒有的,隻是這可是王府,誰吃了豹子膽不成,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二則清白姑娘家的,被這般讓人擄了去,還剩什麽名聲的,就是被救了回來,男方家有良心的,頂天了就把人抬回家做小了的,反之新娘便隻能被去庵堂落發了。
花羨魚這一聽話,手上的茶盅一時沒拿住摔了,險些把自己給燙著了。
眾人見花羨魚這形景,少不得要問的,就聽韓太夫人道:“可燙著了?”
柳夫人趁機道:“真真是上不得台麵的,今兒是什麽日子,那裏容得你這般毛手毛腳的。”
秦夫人默不作聲,隻低頭吃茶。
花羨魚上前道:“二太太教訓得是。”
韓太夫人眯了眯眼,道:“羨丫頭過來,可是得了什麽事兒,怎麽慌慌張張的?”
柳夫人又道:“大好的日子,還能有什麽事兒的。若是依依,絕不能這樣的。”
柳依依正站在秦夫人身後侍候,道:“這是姑母疼顧我才這般說。素日二奶奶不是這樣的,可二奶奶和我一般到底年輕了,沒經曆過什麽事,一時慌了手腳也是有的。”
韓太夫人瞥了柳夫人和柳依依一眼,道:“少在這一唱一和地耽誤事兒。羨丫頭你來說,到底出什麽事兒了?”
這到底事關將軍府的顏麵,花羨魚不敢公然大聲說出了,隻湊到韓太夫人耳邊說了。
別人一概都聽不見,自然好奇的。
柳夫人作勢同秦夫人說話,卻故意高聲道:“我們這樣的人家,有什麽是不能人知道的。偷偷摸摸的,好像我們家得了什麽虧心事一般,讓人見笑的。”
這時,林欣家的也是滿麵惶恐地在外探頭探腦的。
秦夫人便尋了個由頭出去。
外頭的人就見林欣家的湊秦夫人耳邊說了一會子,秦夫人頓時就是一個趔趄。
此時柳夫人正在裏頭端著婆婆的架子說花羨魚的不是,“這裏都不是外人,到底是什麽話不能當麵說給我們知道的。這麽遮遮掩掩的,可不是我們這樣人家的做派。”
就見秦夫人進來冷聲道:“二太太想聽什麽話,隻管來問我。在親戚跟前盡說些雞毛蒜皮的事兒,才沒得讓人笑話了。”
在座的也不是什麽蠢人,那裏還會不明白這是將軍府“家醜不外揚”的意思,且在看看這祖孫三代,獨柳夫人和柳依依還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兒的,可見素日這二人就不是個當事的。
那裏花羨魚卻不知道自己已成別人眼中的風景,隻顧著看榻邊的熏籠。
如今雖是十一月中了,但到底還沒見多冷,隻早時會略覺寒風撲麵。
房內燒著熏籠,不過是大夫囑咐,說韓束養傷萬不可著涼了,這才夜裏燒熏籠暖屋子。
花羨魚揭開熏籠的蓋子,往裏看了看炭火,許是覺著那些還不夠到天亮的,便拿了火箸又添了幾塊炭進去,複又蓋上,一時又想起因方才要上房爬梁的,把熏籠挪開了,隻得又小心把熏籠往拔步床挪去。
待花羨魚將這些都收拾好妥當了,才一抬頭便撞進韓束心動神搖的眼中,頓時羞了個連腮帶耳,故意當做不知,道:“做什麽還不睡,還是想要再看看‘那些東西’?”
這話總算是把韓束的魂給招回來了,咳了兩聲,道:“嗯,正想讓妹妹把那刀給我拿來。”
花羨魚抿嘴笑了笑,回身就去取了倭刀來,“給。”
等韓束接過刀去,花羨魚又扶他坐起,身後又仔細給墊了兩個枕頭,這才到鏡台前坐下,散開青絲通頭。
韓束一直不敢多動僵硬著,唯恐花羨魚察覺他已動情之處。
耐了半天身下才緩了過來,韓束長出了一口氣,收拾起旖旎的心緒,低頭細看那柄鏽跡斑斑的倭刀。
這短倭刀確切之名實為“肋差”,是倭國武士用來破鎧的,但韓束聽說倭寇也用它來切腹自盡。
韓束翻來覆去看這把肋差的表麵,和別的倭刀並無不同。韓束又試著拔刀,不說他如今受傷了,不可發力,就是當日也未能將這刀拔出來。
到底這刀藏著什麽秘密?
韓束越看越找不到根源,不禁有些氣餒,才一抬頭就見花羨魚拿把剪子搖搖晃晃的,就往拔步床頂上爬去,唬得韓束一時沒顧得上旁,忙從床上下來,撞了熏籠蓋,原放在他腿上的肋差也滾了下來,掉進大開的熏籠火盤裏。
“羨魚妹妹,你這是做什麽?才摔過一回,就忘了怕了?”韓束站底下拉住花羨魚道。
花羨魚回頭,道:“梁上的披帛還沒解下來呢,也幸虧方才珠兒他們沒抬頭瞧,不然還道是我要懸梁上吊了,那時又不知生出多少沒完沒了的是非來。”
韓束道:“那也用不著再登高爬低的,找根長些的棍子來,一頭捆把刀就是了。”
這早晚的也不好再驚動人找棍子的,隻得拿雞毛撣子頂事兒。
韓束將自己的佩劍紮一頭上,踩在繡墩上,勉強夠得著梁上垂下的披帛。
就見韓束用劍尖一劃,再一挑,那披帛便從梁上飄下來了。
花羨魚去撿披帛,看到肋差在火盆裏燒了半日,緊忙道:“可別燒壞了。”
韓束看了眼,也不著急道:“燒不壞的。隻是這會怕是燒得燙手了,取時小心些就是了。”
說著,韓束拿過花羨魚手上的披帛往手上一纏,就火中取刀去了。
韓束也不過隨手捏住了刀柄的頂端,就往火盆外丟。
就這時,原無論如何都拔不出的刀身,竟然自己就和刀鞘脫落了。
這還是不是最奇怪的,按說刀身脫鞘後,就該露出明晃晃的刀身了,可不論是花羨魚,還是韓束都沒想到,裏頭竟沒有刀身。
也就是這肋差就隻有刀柄和刀鞘,其實並沒有刀身。
倏爾,韓束又伸手去取出刀鞘,拎著刀鞘末端,不知想從裏頭倒什麽出來。
花羨魚正要問韓束在做什麽,就見果然有小卷被鏽色浸染多年的布條被倒了出來。
韓束丟開刀鞘,撿起那小卷子,喃喃道:“果然這是用來傳信的。”
花羨魚不懂,隻來回地看小卷子和韓束。(.)
韓束小心將小卷子展開,所幸這肋差是密封的,除了被鏽色浸染了外層,裏頭倒沒黴漬的痕跡。
花羨魚湊過去一看,一字都沒看懂,因上頭全是倭國的文字,道:“怎麽辦?”
韓束蹙眉思忖了須臾後,道:“拿紙筆來,抄一份,讓青雲帶出去尋人解譯才好。”
花羨魚起身去端來筆墨紙硯。
韓束一點一畫地仿抄了一份後,將東西藏在潘青雲所送來的那隻錦匣隔層裏,最後再尋思個緣故明兒把潘青雲再請了來,這一夜才再無別的話了。
隻說到了次日,不待花羨魚打發人去請來潘青雲,潘青雲就自己來。
因事關重大,韓束強撐著身子到外書房去見了潘青雲。
也是等韓束回來,花羨魚才知道那個被俘的倭寇,受不住毒癮的發作,死了。
而那份倭文的密信,自然已平安交到潘青雲手裏了。
韓束隻剩下等信兒和趕緊養好傷的事兒了。
這一等,就到了韓涵出嫁日子。
其實在韓涵待嫁這數月來,韓涵被秦夫人禁管在初透閣並非真死心待嫁了。
三不五時的,想方設法讓人帶信給裕郡王長子徐司。
這種事情花羨魚自然是不好管的,不論是睜一眼閉一眼當作不知道,還是拿了證據去告訴秦夫人的,她花羨魚都不得好。
前者若讓人知道了,她花羨魚為當家奶奶,逃不過一個失察的罪名。
而後者,女兒和人外通款曲到底不是什麽光彩的事兒,明晃晃地拿著證據去回秦夫人,豈不是有打秦夫人臉麵之嫌的。
所以花羨魚幹脆當不知道,隻讓人假意引秦夫人去留心,讓秦夫人自己察覺韓涵的不妥,這才躲了過去,沒鬧到她身上來。
十一月二十九,裕郡王府和將軍府皆披紅掛彩。
花羨魚一麵主持裏外,一麵應酬往來的親戚,忙得腳打後腦勺卻也不敢馬虎,還要分出神來留心韓涵,唯恐韓涵又想出什麽幺蛾子來。
果然,眼看吉時將至,王府的人來迎親了,有人悄然來回花羨魚,韓涵竟然逼著她的丫頭綠蔭假扮成新娘,代她嫁過去。
花羨魚揉了揉笑僵了的臉頰,有些無力道:“她這是豁出去了,不管家裏的死活了。她這樣的心思,把她嫁到王府去,也不知到底是福是禍的。也罷,事到如今可不好出錯,你去和林欣家的說幾句閑話,就是眼看二姑娘就要出門了,卻怎麽都找不著綠蔭了。”
少時,就見林欣家的忙不迭地去回秦夫人,秦夫人向眾告了罪就往初透閣去了,花羨魚這才鬆了口氣。
因韓束有傷在身,到底是族中一位堂兄背的韓涵出門上花轎。
韓涵總算是平安送出門去了,秦夫人和花羨魚一路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然,就是在眾人鬆口氣的空當,彼時花羨魚正將將軍府裏來給韓涵送嫁的親戚一一送出門,隻素日裏和府裏比較親厚的幾家留下了。
就在這時,齊顯家的驚慌失措地來回,“二奶奶,不得了,咱們家二姑娘被劫親了。”
搶親這種事,民間不是沒有的,隻是這可是王府,誰吃了豹子膽不成,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二則清白姑娘家的,被這般讓人擄了去,還剩什麽名聲的,就是被救了回來,男方家有良心的,頂天了就把人抬回家做小了的,反之新娘便隻能被去庵堂落發了。
花羨魚這一聽話,手上的茶盅一時沒拿住摔了,險些把自己給燙著了。
眾人見花羨魚這形景,少不得要問的,就聽韓太夫人道:“可燙著了?”
柳夫人趁機道:“真真是上不得台麵的,今兒是什麽日子,那裏容得你這般毛手毛腳的。”
秦夫人默不作聲,隻低頭吃茶。
花羨魚上前道:“二太太教訓得是。”
韓太夫人眯了眯眼,道:“羨丫頭過來,可是得了什麽事兒,怎麽慌慌張張的?”
柳夫人又道:“大好的日子,還能有什麽事兒的。若是依依,絕不能這樣的。”
柳依依正站在秦夫人身後侍候,道:“這是姑母疼顧我才這般說。素日二奶奶不是這樣的,可二奶奶和我一般到底年輕了,沒經曆過什麽事,一時慌了手腳也是有的。”
韓太夫人瞥了柳夫人和柳依依一眼,道:“少在這一唱一和地耽誤事兒。羨丫頭你來說,到底出什麽事兒了?”
這到底事關將軍府的顏麵,花羨魚不敢公然大聲說出了,隻湊到韓太夫人耳邊說了。
別人一概都聽不見,自然好奇的。
柳夫人作勢同秦夫人說話,卻故意高聲道:“我們這樣的人家,有什麽是不能人知道的。偷偷摸摸的,好像我們家得了什麽虧心事一般,讓人見笑的。”
這時,林欣家的也是滿麵惶恐地在外探頭探腦的。
秦夫人便尋了個由頭出去。
外頭的人就見林欣家的湊秦夫人耳邊說了一會子,秦夫人頓時就是一個趔趄。
此時柳夫人正在裏頭端著婆婆的架子說花羨魚的不是,“這裏都不是外人,到底是什麽話不能當麵說給我們知道的。這麽遮遮掩掩的,可不是我們這樣人家的做派。”
就見秦夫人進來冷聲道:“二太太想聽什麽話,隻管來問我。在親戚跟前盡說些雞毛蒜皮的事兒,才沒得讓人笑話了。”
在座的也不是什麽蠢人,那裏還會不明白這是將軍府“家醜不外揚”的意思,且在看看這祖孫三代,獨柳夫人和柳依依還不知道出了什麽事兒的,可見素日這二人就不是個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