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蘇維埃政權”號裝甲列車撲哧撲哧吐著濃煙奔馳在鐵軌上,蔣玉成倚著半開的窗戶,欣賞著尤克托巴尼亞特有的遼遠景致――坐火車,蔣玉成早就有十分豐富的經驗了,但是坐著窗戶可以拉開的蒸汽機車,這卻是他的父輩才有的經曆。而坐火車行駛在這樣荒無人煙一望無際的原野上,更是對龍的傳人完全新鮮的事情――除了西部的少數幾個省份,本朝的絕多數平地和大部分山地都少不了人的蹤跡,不是村莊,城市就是農地,工廠,像這樣完全沒有文明活動蹤跡的荒原,在令人震驚之餘,還隱隱浮現出一種野性的美感。
這麽廣大的土地,要是能夠都種上糧食,哪還用在乎什麽吃飯問題?――蔣玉成在心裏這般想到。當然,要種糧食,首先要解決勞動力問題,尤克托巴尼亞的人口受到了重創,而且因為比例失衡,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恢複,看來以後隻能用農業機械化的方式來解決了――想到自己這支部隊不僅僅是新一代戰爭方式的先驅,而且也很可能是一個國家邁向現代化的起點,蔣玉成就感覺十分自豪。
在彼得格勒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蔣玉成有幸能夠再次與“保衛蘇維埃政權”號作伴,不過這一次不再是一個人了――他的試驗裝甲部隊也與之同行,奔赴南方前線。一路上除了能夠明顯地看出隨著緯度逐漸降低,春色越發濃鬱。不過更加明顯的可能是後勤補給上的差別――離大城市越遠,則糧食補給也就越是充裕,反之,當送上車的隻有土豆而沒有麵包,白菜湯也越發稀寡的時候,瓦蓮娜就用肯定的語氣對蔣玉成說:
“莫斯科快到了。”
可惜的是,現在的“保衛蘇維埃政權”號因為加上了太多的負重,沒法跑得像原來一樣輕快,這也是當然的:裝甲旅滿打滿算得有2000人,,還要算上重型榴彈炮和坦克之類的大家夥。機械化部隊需要的後勤物資當然比步騎兵要多得多,最突出的兩點就是彈藥和柴油。蔣玉成到處忙乎為新部隊籌集兵源和裝備的時候,瓦蓮娜和她的別動隊則在滿彼得格勒搜刮柴油。尤克托巴尼亞主要的油田和煉油設施位於高加索,那裏現在是鄧尼金匪幫橫行的區域,因此一時半會是沒法恢複生產的,隻能在就有的儲備上下功夫。憑著瓦蓮娜的橫征暴斂,裝甲旅現在終於有了幾車寶貴的燃料儲備。
理論上講,柴油這東西比汽油安全得多,明火也是點不著的。但是托洛斯卡婭提醒:尤克托巴尼亞的煉油水平不高,這些柴油又是七零八碎來曆不明,沒準裏麵會不會混有汽油成分,還是小心為上。所以蔣玉成還是讓油罐車另行編組,不跟“保衛蘇維埃政權”號在一起了――這東西要是真的出了什麽問題,那該是一團多麽壯觀的煙花啊,不但列車要遭殃,恐怕鐵路也得被炸斷,那樣一來瓦蓮娜恐怕就不得不行使契卡職能(契卡也負責交通運輸秩序的)對直接責任人執行革命紀律了???
彼得格勒“先驅”坦克旅不但是蔣玉成推行機械化戰爭方式的工具,也是蔣玉成應用本朝軍隊管理製度的一次嚐試:布爾什維克的部隊,因為幹部缺少,職務分配大抵是實用主義,一切都從簡考慮。而蔣玉成卻按照的原則,好好地設計了“作戰”“政工”“後勤”“內務”四套體係,結果在實際實行的時候又得妥協:同誌們不理解為什麽有了政委還需要政治部主任,而旅參謀長的職務也隻能由葉卡捷琳娜自己擔任,至於內務部門,似乎每個人都基於時代精神將它理解成了保衛部門,於是蔣玉成那套官僚主義的東西隻好“收起”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偏向實用的機構。
最後從彼得格勒拉出來的坦克旅編成是:步兵一個營,是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團抽調來的,營長是崔科娃,雖然預計他們會搭乘坦克,但是實在不能確定在混亂的戰況中他們能不能有幸找到代步工具。騎兵一個營,由原來巴拉萊卡和葉卡捷琳娜各自的營合編而成才湊夠了正常編製三分之二的人馬(看得出來他們在戰鬥中的損失已經很大了),營長是巴拉萊卡?柯察金娜。坦克支隊,由列娃?托洛斯卡婭任主任――這個支隊和其他的部隊不大一樣,因為是街壘廠工人的隊伍,所以保留了工廠內的一係列工會和自治組織,甚至下麵沒有坦克連和連長,隻有五個“車間”和“車間主任”。炮兵營營長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炮手,耳朵不大靈便,蔣玉成跟他不大熟。瓦蓮娜擔任保衛處長帶著她的別動隊,負責這支部隊的保衛工作
至於後勤部長,蔣玉成想了半天還是自己擔任好了。裝甲旅有並行的兩套後勤體係,一套是保障坦克營和炮兵營的,用的是汽車和坦克底盤改裝的搶修車,人員都是輪不著坦克開的工人。另一套是保障步兵和騎兵的,用的是受了戰傷不能騎乘的獨角獸,成員當然還是原來那些馭手,自己雖然不擅長對付那些腦門上長著猥瑣物的牲口,至少有很多能夠參考的技術資料。
葉卡捷琳娜當了旅長已經板上釘釘,在爭論了半天之後,最後決定政委由列娃兼任――旅長都是騎兵了,政委當然最好來個懂機械化裝備的????懂點機械化裝備的。至於另一個原因,就有點難以啟齒了:可以負責政委職務的可靠黨員實在太少,滿打滿算就列娃和瓦蓮娜兩個人,其他像崔科娃和巴拉萊卡都才是共青團員。這兩個人裏麵瓦蓮娜又得負責肅反工作,於是就隻剩下列娃一個。蔣玉成可不希望《鋼煉》裏麵那位謝爾蓋政委鑽營到自己的部隊裏,所以寧可緊張點也得讓可靠的人物上馬。
不過,在這台裝甲列車上擁有最後決定權的恐怕不是列娃這個旅政委,而是方麵軍政委斯坦琳――蔣玉成為她和她的隨員們安排了煤水車後第一節車廂,這個位置受到前麵幾節武裝車廂的保護,要跑路也很方便,理論上最安全,而且離電台車最近,方便她與正在南方前線的方麵軍司令圖哈切夫斯基聯係。除了斯坦琳之外,還有看上去至少得有300歲的老軍人,須發灰白,相貌清瘦,非常精幹,而且留著堪比布瓊尼的大胡子――就是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高級顧問布魯希洛夫,前沙俄元帥。這位老騎兵曾經跟著蘇沃洛夫一起翻閱過阿爾卑斯山,有著從排隊槍斃時代到塹壕槍斃時代的豐富大兵團作戰經驗,不過蔣玉成還沒有跟他說過話。
在葉卡捷琳娜作為旅指揮部的車廂裏麵,掛著許多標示敵我形勢的地圖,從地圖上畫的的紅藍箭頭上,可以了解到了南線戰鬥的大致情況:鄧尼金匪幫攻占了察裏津,正在往北方進犯,力圖占領莫斯科,而從烏法轉兵的紅軍則正往南邊打,力圖收複高加索。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有尤金尼奇,弗蘭格爾和彼得留拉在活動,這些七零八碎的牛鬼蛇神湊在一起能攢出50萬人馬,比紅軍要多得多。而且他們有的受到哥薩克部隊支持,有的受到維斯瓦軍團1的支持,機動兵力(騎兵)也較之紅軍要強大,因此在戰鬥中能夠機動靈活地尋找戰機。而紅軍隻能靠鐵路來彌補少了兩條腿的差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活動的弗蘭格爾和尤金尼奇,名義上雖然與鄧尼金是一夥的,其實卻是近似獨立的山頭,就像高爾查克理論上是鄧尼金的領導,但是他的部隊被紅軍暴打圈踢的時候,大統領卻隻顧著進攻莫斯科,並不給最高領袖中心開花的機會。至於在西烏克蘭活躍的彼得留拉,處境就很微妙:他算是烏克蘭獨立運動的首腦,既打“紅尤”,又打“白尤”――也就是說,既跟蘇維埃政權作對,也同鄧尼金匪幫交火。這如果以前朝故事作比,高爾查克是千古萬人空一格,那麽鄧尼金就要算何應欽了,而說尤金尼奇是白崇禧也毫不為過,至於彼得留拉,根本就是盛世才,或者不如說是偽滿洲國。
1哈布斯堡帝國在世界大戰中建立起來的一支部隊,維斯瓦共和國建國之後成為其政府軍的主力。
這麽廣大的土地,要是能夠都種上糧食,哪還用在乎什麽吃飯問題?――蔣玉成在心裏這般想到。當然,要種糧食,首先要解決勞動力問題,尤克托巴尼亞的人口受到了重創,而且因為比例失衡,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恢複,看來以後隻能用農業機械化的方式來解決了――想到自己這支部隊不僅僅是新一代戰爭方式的先驅,而且也很可能是一個國家邁向現代化的起點,蔣玉成就感覺十分自豪。
在彼得格勒度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之後,蔣玉成有幸能夠再次與“保衛蘇維埃政權”號作伴,不過這一次不再是一個人了――他的試驗裝甲部隊也與之同行,奔赴南方前線。一路上除了能夠明顯地看出隨著緯度逐漸降低,春色越發濃鬱。不過更加明顯的可能是後勤補給上的差別――離大城市越遠,則糧食補給也就越是充裕,反之,當送上車的隻有土豆而沒有麵包,白菜湯也越發稀寡的時候,瓦蓮娜就用肯定的語氣對蔣玉成說:
“莫斯科快到了。”
可惜的是,現在的“保衛蘇維埃政權”號因為加上了太多的負重,沒法跑得像原來一樣輕快,這也是當然的:裝甲旅滿打滿算得有2000人,,還要算上重型榴彈炮和坦克之類的大家夥。機械化部隊需要的後勤物資當然比步騎兵要多得多,最突出的兩點就是彈藥和柴油。蔣玉成到處忙乎為新部隊籌集兵源和裝備的時候,瓦蓮娜和她的別動隊則在滿彼得格勒搜刮柴油。尤克托巴尼亞主要的油田和煉油設施位於高加索,那裏現在是鄧尼金匪幫橫行的區域,因此一時半會是沒法恢複生產的,隻能在就有的儲備上下功夫。憑著瓦蓮娜的橫征暴斂,裝甲旅現在終於有了幾車寶貴的燃料儲備。
理論上講,柴油這東西比汽油安全得多,明火也是點不著的。但是托洛斯卡婭提醒:尤克托巴尼亞的煉油水平不高,這些柴油又是七零八碎來曆不明,沒準裏麵會不會混有汽油成分,還是小心為上。所以蔣玉成還是讓油罐車另行編組,不跟“保衛蘇維埃政權”號在一起了――這東西要是真的出了什麽問題,那該是一團多麽壯觀的煙花啊,不但列車要遭殃,恐怕鐵路也得被炸斷,那樣一來瓦蓮娜恐怕就不得不行使契卡職能(契卡也負責交通運輸秩序的)對直接責任人執行革命紀律了???
彼得格勒“先驅”坦克旅不但是蔣玉成推行機械化戰爭方式的工具,也是蔣玉成應用本朝軍隊管理製度的一次嚐試:布爾什維克的部隊,因為幹部缺少,職務分配大抵是實用主義,一切都從簡考慮。而蔣玉成卻按照的原則,好好地設計了“作戰”“政工”“後勤”“內務”四套體係,結果在實際實行的時候又得妥協:同誌們不理解為什麽有了政委還需要政治部主任,而旅參謀長的職務也隻能由葉卡捷琳娜自己擔任,至於內務部門,似乎每個人都基於時代精神將它理解成了保衛部門,於是蔣玉成那套官僚主義的東西隻好“收起”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偏向實用的機構。
最後從彼得格勒拉出來的坦克旅編成是:步兵一個營,是從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團抽調來的,營長是崔科娃,雖然預計他們會搭乘坦克,但是實在不能確定在混亂的戰況中他們能不能有幸找到代步工具。騎兵一個營,由原來巴拉萊卡和葉卡捷琳娜各自的營合編而成才湊夠了正常編製三分之二的人馬(看得出來他們在戰鬥中的損失已經很大了),營長是巴拉萊卡?柯察金娜。坦克支隊,由列娃?托洛斯卡婭任主任――這個支隊和其他的部隊不大一樣,因為是街壘廠工人的隊伍,所以保留了工廠內的一係列工會和自治組織,甚至下麵沒有坦克連和連長,隻有五個“車間”和“車間主任”。炮兵營營長是一個須發皆白的老炮手,耳朵不大靈便,蔣玉成跟他不大熟。瓦蓮娜擔任保衛處長帶著她的別動隊,負責這支部隊的保衛工作
至於後勤部長,蔣玉成想了半天還是自己擔任好了。裝甲旅有並行的兩套後勤體係,一套是保障坦克營和炮兵營的,用的是汽車和坦克底盤改裝的搶修車,人員都是輪不著坦克開的工人。另一套是保障步兵和騎兵的,用的是受了戰傷不能騎乘的獨角獸,成員當然還是原來那些馭手,自己雖然不擅長對付那些腦門上長著猥瑣物的牲口,至少有很多能夠參考的技術資料。
葉卡捷琳娜當了旅長已經板上釘釘,在爭論了半天之後,最後決定政委由列娃兼任――旅長都是騎兵了,政委當然最好來個懂機械化裝備的????懂點機械化裝備的。至於另一個原因,就有點難以啟齒了:可以負責政委職務的可靠黨員實在太少,滿打滿算就列娃和瓦蓮娜兩個人,其他像崔科娃和巴拉萊卡都才是共青團員。這兩個人裏麵瓦蓮娜又得負責肅反工作,於是就隻剩下列娃一個。蔣玉成可不希望《鋼煉》裏麵那位謝爾蓋政委鑽營到自己的部隊裏,所以寧可緊張點也得讓可靠的人物上馬。
不過,在這台裝甲列車上擁有最後決定權的恐怕不是列娃這個旅政委,而是方麵軍政委斯坦琳――蔣玉成為她和她的隨員們安排了煤水車後第一節車廂,這個位置受到前麵幾節武裝車廂的保護,要跑路也很方便,理論上最安全,而且離電台車最近,方便她與正在南方前線的方麵軍司令圖哈切夫斯基聯係。除了斯坦琳之外,還有看上去至少得有300歲的老軍人,須發灰白,相貌清瘦,非常精幹,而且留著堪比布瓊尼的大胡子――就是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高級顧問布魯希洛夫,前沙俄元帥。這位老騎兵曾經跟著蘇沃洛夫一起翻閱過阿爾卑斯山,有著從排隊槍斃時代到塹壕槍斃時代的豐富大兵團作戰經驗,不過蔣玉成還沒有跟他說過話。
在葉卡捷琳娜作為旅指揮部的車廂裏麵,掛著許多標示敵我形勢的地圖,從地圖上畫的的紅藍箭頭上,可以了解到了南線戰鬥的大致情況:鄧尼金匪幫攻占了察裏津,正在往北方進犯,力圖占領莫斯科,而從烏法轉兵的紅軍則正往南邊打,力圖收複高加索。除此之外,烏克蘭還有尤金尼奇,弗蘭格爾和彼得留拉在活動,這些七零八碎的牛鬼蛇神湊在一起能攢出50萬人馬,比紅軍要多得多。而且他們有的受到哥薩克部隊支持,有的受到維斯瓦軍團1的支持,機動兵力(騎兵)也較之紅軍要強大,因此在戰鬥中能夠機動靈活地尋找戰機。而紅軍隻能靠鐵路來彌補少了兩條腿的差距。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烏克蘭活動的弗蘭格爾和尤金尼奇,名義上雖然與鄧尼金是一夥的,其實卻是近似獨立的山頭,就像高爾查克理論上是鄧尼金的領導,但是他的部隊被紅軍暴打圈踢的時候,大統領卻隻顧著進攻莫斯科,並不給最高領袖中心開花的機會。至於在西烏克蘭活躍的彼得留拉,處境就很微妙:他算是烏克蘭獨立運動的首腦,既打“紅尤”,又打“白尤”――也就是說,既跟蘇維埃政權作對,也同鄧尼金匪幫交火。這如果以前朝故事作比,高爾查克是千古萬人空一格,那麽鄧尼金就要算何應欽了,而說尤金尼奇是白崇禧也毫不為過,至於彼得留拉,根本就是盛世才,或者不如說是偽滿洲國。
1哈布斯堡帝國在世界大戰中建立起來的一支部隊,維斯瓦共和國建國之後成為其政府軍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