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兆敦牂(丙午),一年。
太宗明皇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
春,正月,己醜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癸巳,征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為撫軍將軍,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甲午,中外戒嚴。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討諸軍事,車騎將軍、江州刺史王玄謨副之。休仁軍於南州,以沈攸之為尋陽太守,將兵屯虎檻。時玄謨未發,前鋒凡十軍,絡繹繼至,每夜各立姓號,不相稟受。攸之謂諸將曰:“今眾軍姓號不同,若有耕夫、漁父夜相嗬叱,便致駭亂,取敗之道也。請就一軍取號。”眾鹹從之。
鄧琬稱說符瑞,詐稱受路太後璽書,帥將佐上尊於晉安王子勳。乙未,子勳卽皇帝位於尋陽,改元義嘉。以安陸王子綏為司徒、揚州刺史;尋陽王子房、臨海王子頊並加開府儀同三司;以鄧琬為尚書右仆射,張悅為吏部尚書,袁顗加尚書左仆射;自餘將佐及諸州郡,除官進爵號各有差。
丙申,以征虜司馬申令孫為徐州刺史。令孫,坦之子也。置司州於義陽,以義陽內史龐孟虯為司州刺史。
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清河崔道固皆舉兵應尋陽。上征兵於青州刺史沈文秀,文秀遣其將劉彌之等將兵赴建康。會薛安都遣使邀文秀,文秀更令彌之等應安都。濟陰太守申闡據睢陵應建康,安都遣其從子直合將軍索兒、太原太守清河傅靈越等攻之。闡,令孫之弟也。安都壻裴祖隆守下邳,劉彌之至下邳,更以所領應建康,襲擊祖隆。祖隆兵敗,與征北參軍垣崇祖奔彭城。崇祖,護之之從子也。彌之族人北海太守懷恭、從子善明皆舉兵以應彌之,薛索兒聞之,釋睢陵,引兵擊彌之。彌之戰敗,走保北海。申令孫進據淮陽,請降於索兒。龐孟虯亦不受命,舉兵應尋陽。
帝召尋陽王長史行會稽郡事孔覬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馬庾業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東慰勞。璪說覬以“建康虛弱,不如擁五郡以應袁、鄧。”覬遂發兵,馳檄奉尋陽。吳郡太守顧琛、吳興太守王曇生、義興太守劉延熙、晉陵太守袁標皆據郡應之。上又以庾業代延熙為義興,業至長塘湖,卽與延熙合。
益州刺史蕭惠開,聞晉安王子勳舉兵,集將佐謂之曰:“湘東,太祖之昭;晉安,世祖之穆;其於當璧,並無不可。但景和雖昏,本是世祖之嗣;不任社稷,其次猶多。吾荷世祖之眷,當推奉九江。”乃遣巴郡太守費欣壽將五千人東下。於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廣州刺史袁曇遠、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陽太守程天祚皆附於子勳。元怙,元景之從兄也。
是歲,四方貢計皆歸尋陽,朝廷所保,唯丹陽、淮南等數郡,其間諸縣或應子勳。東兵已至永世,宮省危懼。上集羣臣以謀成敗。蔡興宗曰:“今普天同叛,宜鎮之以靜,至信待人。叛者親戚布在宮省,若繩之以法,則士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義。物情旣定,人有戰心,六軍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習之兵,其勢相萬耳。願陛下勿憂。”上善之。
建武司馬劉順說豫州刺史殷琰使應尋陽,琰以家在建康,未許。右衛將軍柳光世自省內出奔彭城,過壽陽,言建康必不能守。琰信之,且素無部曲,為土豪前右軍參軍杜叔寶等所製,不得已而從之。琰以叔寶為長史,內外軍事,皆叔寶專之。上謂蔡興宗曰:“諸處未平,殷琰已複同逆;頃日人情雲何?事當濟不?”興宗曰:“逆之與順,臣無以辨。今商旅斷絕,米甚豐賤,四方雲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蕩可必。但臣之所憂,更在事後,猶羊公言:"旣平之後,方當勞聖慮耳。"”上曰:“誠如卿言。”上知琰附尋陽非本意,乃更厚撫其家以招之。
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周矜起兵於懸瓠以應建康。袁顗誘矜司馬汝南常珍奇執矜,斬之,以珍奇代為太守。
上使宂從仆射垣榮祖還徐州說薛安都,安都曰:“今京都無百裏地,不論攻圍取勝,自可拍手笑殺;且我不欲負孝武。”榮祖曰:“孝武之行,足致餘殃,今雖天下雷同,正是速死,無能為也。”安都不從,因留榮祖使為將。榮祖,崇祖之從父兄也。
兗州刺史殷孝祖之甥司法參軍葛僧韶請征孝祖入朝,上遣之。時薛索兒屯據津徑,僧韶間行得至,說孝祖曰:“景和凶狂,開辟未有;朝野危極,假命漏刻。主上夷凶翦暴,更造天地,國亂朝危,宜立長君。而羣迷相煽,構造無端,貪利幼弱,競懷希望。使天道助逆,羣凶事申,則主幼時艱,權柄不一,兵難互起,豈有自容之地!舅少有立功之誌,若能控濟義勇,還奉朝廷,非唯匡主靜亂,乃可以垂名竹帛。”孝祖具問朝廷消息,僧韶隨方酬譬,並陳兵甲精強,主上欲委以前驅之任。孝祖卽日委妻子於瑕丘,帥文武二千人,隨僧韶還建康。時四方皆附尋陽,朝廷唯保丹陽一郡;而永世令孔景宣複叛,義興兵垂至延陵,內外憂危,鹹欲奔散。孝祖忽至,眾力不少,並傖楚壯士,人情大安。甲辰,進孝祖號撫軍將軍,假節、都督前鋒諸軍事,遣向虎檻,寵賚甚厚。
初,上遣東平畢眾敬詣兗州募人,至彭城,薛安都以利害說之,矯上命以眾敬行兗州事,眾敬從之。殷孝祖使司馬劉文石守瑕丘,眾敬引兵擊殺之。安都素與孝祖有隙,使眾敬殺孝祖諸子。州境皆附之,唯東平太守申纂據無鹽,不從。纂,鍾之曾孫也。
丙午,上親總兵,出頓中堂。辛亥,以山陽王休佑為豫州刺史,督輔國將軍彭城劉勔、寧朔將軍廣陵呂安國等諸軍西討殷琰。巴陵王休若督建威將軍吳興沈懷明、尚書張永、輔國將軍蕭道成等諸軍東討孔覬。時將士多東方人,父兄子弟皆已附覬。上因送軍,普加宣示曰:“朕方務德簡刑,使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將順同逆者,一以所從為斷。卿等當深達此懷,勿以親戚為慮也。”眾於是大悅。凡叛者親黨在建康者,皆使居職如故。
壬子,路太後殂。
孔覬遣其孫曇瓘等軍於晉陵九裏,部陳甚盛。沈懷明至奔牛,所領寡弱,乃築壘自固。張永至曲阿,未知懷明安否;百姓驚擾,永退還延陵,就巴陵王休若,諸將帥鹹勸休若退保破岡。其日,大寒,風雪甚猛,塘埭決壞,眾無固心。休若宣令:“敢有言退者斬!”眾小定,乃築壘息甲。尋得懷明書,賊定未進,軍主劉亮又至,兵力轉盛,人情乃安。亮,懷慎之從孫也。
殿中禦史吳喜以主書事世祖,稍遷至河東太守。至是,請得精兵三百,致死於東。上假喜建武將軍,簡羽林勇士配之。議者以“喜刀筆主者,未嚐為將,不可遣。”中書舍人巢尚之曰:“喜昔隨沈慶之,屢經軍旅,性旣勇決,又習戰陳;若能任之,必有成績。諸人紛紜,皆是不別才耳。”乃遣之。喜先時數奉使東吳,性寬厚,所至人並懷之。百姓聞吳河東來,皆望風降散,故喜所至克捷。
永世人徐崇之攻孔景宣,斬之,喜版崇之領縣事。喜至國山,遇東軍,進擊,大破之。自國山進屯吳城,劉延熙遣其將楊玄等拒戰。喜兵力甚弱,玄等眾盛。喜奮擊,斬之,進逼義興。延熙柵斷長橋,保郡自守,喜築壘與之相持。
庾業於長塘湖口夾岸築城,有眾七千人,與延熙遙相應接。沈懷明、張永與晉陵軍相持,久不決。外監朱幼舉司徒參軍督護任農夫驍果有膽力,上以四百人配之,使助東討。農夫自延陵出長塘,庾業築城猶未合,農夫馳往攻之,力戰,大破之,庾業棄城走義興。農夫收其船仗,進向義興助吳喜。二月,己未朔,喜渡水攻郡城,分兵擊諸壘,登高指麾,若令四麵俱進者。義興人大懼,諸壘皆潰。延熙赴水死,遂克義興。
魏丞相太原王乙渾專製朝權,多所誅殺。安遠將軍賈秀掌吏曹事,渾屢言於秀,為其妻求稱公主,秀曰:“公主豈庶姓所宜稱!秀寧取死今日,不可取笑後世!”渾怒,罵曰:“老奴官,慳!”會侍中拓跋丕告渾謀反,庚申,馮太後收渾,誅之。秀,彝之子;丕,烈帝之玄孫也。太後臨朝稱製,引中書令高允、中書侍郎高閭及賈秀共參大政。
沈懷明、張永、蕭道成等軍於九裏西,與東軍相持。東軍聞義興敗,皆震恐。上遣積射將軍濟陽江方興、禦史王道隆至晉陵視東軍形勢。孔覬將孫曇瓘、程扞宗列五城,互相連帶。扞宗城猶未固,王道隆與諸將謀曰:“扞宗城旣未立,可以藉手,上副聖旨,下成眾氣。”辛酉,道隆帥所領急攻,拔之,斬扞宗首。永等因乘勝進擊曇瓘等,壬戌,曇瓘等兵敗,與袁標俱棄城走,遂克晉陵。
太宗明皇帝泰始二年(丙午,公元四六六年)
春,正月,己醜朔,魏大赦,改元天安。
癸巳,征會稽太守尋陽王子房為撫軍將軍,以巴陵王休若代之。
甲午,中外戒嚴。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討諸軍事,車騎將軍、江州刺史王玄謨副之。休仁軍於南州,以沈攸之為尋陽太守,將兵屯虎檻。時玄謨未發,前鋒凡十軍,絡繹繼至,每夜各立姓號,不相稟受。攸之謂諸將曰:“今眾軍姓號不同,若有耕夫、漁父夜相嗬叱,便致駭亂,取敗之道也。請就一軍取號。”眾鹹從之。
鄧琬稱說符瑞,詐稱受路太後璽書,帥將佐上尊於晉安王子勳。乙未,子勳卽皇帝位於尋陽,改元義嘉。以安陸王子綏為司徒、揚州刺史;尋陽王子房、臨海王子頊並加開府儀同三司;以鄧琬為尚書右仆射,張悅為吏部尚書,袁顗加尚書左仆射;自餘將佐及諸州郡,除官進爵號各有差。
丙申,以征虜司馬申令孫為徐州刺史。令孫,坦之子也。置司州於義陽,以義陽內史龐孟虯為司州刺史。
徐州刺史薛安都、冀州刺史清河崔道固皆舉兵應尋陽。上征兵於青州刺史沈文秀,文秀遣其將劉彌之等將兵赴建康。會薛安都遣使邀文秀,文秀更令彌之等應安都。濟陰太守申闡據睢陵應建康,安都遣其從子直合將軍索兒、太原太守清河傅靈越等攻之。闡,令孫之弟也。安都壻裴祖隆守下邳,劉彌之至下邳,更以所領應建康,襲擊祖隆。祖隆兵敗,與征北參軍垣崇祖奔彭城。崇祖,護之之從子也。彌之族人北海太守懷恭、從子善明皆舉兵以應彌之,薛索兒聞之,釋睢陵,引兵擊彌之。彌之戰敗,走保北海。申令孫進據淮陽,請降於索兒。龐孟虯亦不受命,舉兵應尋陽。
帝召尋陽王長史行會稽郡事孔覬為太子詹事,以平西司馬庾業代之;又遣都水使者孔璪入東慰勞。璪說覬以“建康虛弱,不如擁五郡以應袁、鄧。”覬遂發兵,馳檄奉尋陽。吳郡太守顧琛、吳興太守王曇生、義興太守劉延熙、晉陵太守袁標皆據郡應之。上又以庾業代延熙為義興,業至長塘湖,卽與延熙合。
益州刺史蕭惠開,聞晉安王子勳舉兵,集將佐謂之曰:“湘東,太祖之昭;晉安,世祖之穆;其於當璧,並無不可。但景和雖昏,本是世祖之嗣;不任社稷,其次猶多。吾荷世祖之眷,當推奉九江。”乃遣巴郡太守費欣壽將五千人東下。於是湘州行事何慧文、廣州刺史袁曇遠、梁州刺史柳元怙、山陽太守程天祚皆附於子勳。元怙,元景之從兄也。
是歲,四方貢計皆歸尋陽,朝廷所保,唯丹陽、淮南等數郡,其間諸縣或應子勳。東兵已至永世,宮省危懼。上集羣臣以謀成敗。蔡興宗曰:“今普天同叛,宜鎮之以靜,至信待人。叛者親戚布在宮省,若繩之以法,則士崩立至,宜明罪不相及之義。物情旣定,人有戰心,六軍精勇,器甲犀利,以待不習之兵,其勢相萬耳。願陛下勿憂。”上善之。
建武司馬劉順說豫州刺史殷琰使應尋陽,琰以家在建康,未許。右衛將軍柳光世自省內出奔彭城,過壽陽,言建康必不能守。琰信之,且素無部曲,為土豪前右軍參軍杜叔寶等所製,不得已而從之。琰以叔寶為長史,內外軍事,皆叔寶專之。上謂蔡興宗曰:“諸處未平,殷琰已複同逆;頃日人情雲何?事當濟不?”興宗曰:“逆之與順,臣無以辨。今商旅斷絕,米甚豐賤,四方雲合,而人情更安。以此卜之,清蕩可必。但臣之所憂,更在事後,猶羊公言:"旣平之後,方當勞聖慮耳。"”上曰:“誠如卿言。”上知琰附尋陽非本意,乃更厚撫其家以招之。
汝南、新蔡二郡太守周矜起兵於懸瓠以應建康。袁顗誘矜司馬汝南常珍奇執矜,斬之,以珍奇代為太守。
上使宂從仆射垣榮祖還徐州說薛安都,安都曰:“今京都無百裏地,不論攻圍取勝,自可拍手笑殺;且我不欲負孝武。”榮祖曰:“孝武之行,足致餘殃,今雖天下雷同,正是速死,無能為也。”安都不從,因留榮祖使為將。榮祖,崇祖之從父兄也。
兗州刺史殷孝祖之甥司法參軍葛僧韶請征孝祖入朝,上遣之。時薛索兒屯據津徑,僧韶間行得至,說孝祖曰:“景和凶狂,開辟未有;朝野危極,假命漏刻。主上夷凶翦暴,更造天地,國亂朝危,宜立長君。而羣迷相煽,構造無端,貪利幼弱,競懷希望。使天道助逆,羣凶事申,則主幼時艱,權柄不一,兵難互起,豈有自容之地!舅少有立功之誌,若能控濟義勇,還奉朝廷,非唯匡主靜亂,乃可以垂名竹帛。”孝祖具問朝廷消息,僧韶隨方酬譬,並陳兵甲精強,主上欲委以前驅之任。孝祖卽日委妻子於瑕丘,帥文武二千人,隨僧韶還建康。時四方皆附尋陽,朝廷唯保丹陽一郡;而永世令孔景宣複叛,義興兵垂至延陵,內外憂危,鹹欲奔散。孝祖忽至,眾力不少,並傖楚壯士,人情大安。甲辰,進孝祖號撫軍將軍,假節、都督前鋒諸軍事,遣向虎檻,寵賚甚厚。
初,上遣東平畢眾敬詣兗州募人,至彭城,薛安都以利害說之,矯上命以眾敬行兗州事,眾敬從之。殷孝祖使司馬劉文石守瑕丘,眾敬引兵擊殺之。安都素與孝祖有隙,使眾敬殺孝祖諸子。州境皆附之,唯東平太守申纂據無鹽,不從。纂,鍾之曾孫也。
丙午,上親總兵,出頓中堂。辛亥,以山陽王休佑為豫州刺史,督輔國將軍彭城劉勔、寧朔將軍廣陵呂安國等諸軍西討殷琰。巴陵王休若督建威將軍吳興沈懷明、尚書張永、輔國將軍蕭道成等諸軍東討孔覬。時將士多東方人,父兄子弟皆已附覬。上因送軍,普加宣示曰:“朕方務德簡刑,使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將順同逆者,一以所從為斷。卿等當深達此懷,勿以親戚為慮也。”眾於是大悅。凡叛者親黨在建康者,皆使居職如故。
壬子,路太後殂。
孔覬遣其孫曇瓘等軍於晉陵九裏,部陳甚盛。沈懷明至奔牛,所領寡弱,乃築壘自固。張永至曲阿,未知懷明安否;百姓驚擾,永退還延陵,就巴陵王休若,諸將帥鹹勸休若退保破岡。其日,大寒,風雪甚猛,塘埭決壞,眾無固心。休若宣令:“敢有言退者斬!”眾小定,乃築壘息甲。尋得懷明書,賊定未進,軍主劉亮又至,兵力轉盛,人情乃安。亮,懷慎之從孫也。
殿中禦史吳喜以主書事世祖,稍遷至河東太守。至是,請得精兵三百,致死於東。上假喜建武將軍,簡羽林勇士配之。議者以“喜刀筆主者,未嚐為將,不可遣。”中書舍人巢尚之曰:“喜昔隨沈慶之,屢經軍旅,性旣勇決,又習戰陳;若能任之,必有成績。諸人紛紜,皆是不別才耳。”乃遣之。喜先時數奉使東吳,性寬厚,所至人並懷之。百姓聞吳河東來,皆望風降散,故喜所至克捷。
永世人徐崇之攻孔景宣,斬之,喜版崇之領縣事。喜至國山,遇東軍,進擊,大破之。自國山進屯吳城,劉延熙遣其將楊玄等拒戰。喜兵力甚弱,玄等眾盛。喜奮擊,斬之,進逼義興。延熙柵斷長橋,保郡自守,喜築壘與之相持。
庾業於長塘湖口夾岸築城,有眾七千人,與延熙遙相應接。沈懷明、張永與晉陵軍相持,久不決。外監朱幼舉司徒參軍督護任農夫驍果有膽力,上以四百人配之,使助東討。農夫自延陵出長塘,庾業築城猶未合,農夫馳往攻之,力戰,大破之,庾業棄城走義興。農夫收其船仗,進向義興助吳喜。二月,己未朔,喜渡水攻郡城,分兵擊諸壘,登高指麾,若令四麵俱進者。義興人大懼,諸壘皆潰。延熙赴水死,遂克義興。
魏丞相太原王乙渾專製朝權,多所誅殺。安遠將軍賈秀掌吏曹事,渾屢言於秀,為其妻求稱公主,秀曰:“公主豈庶姓所宜稱!秀寧取死今日,不可取笑後世!”渾怒,罵曰:“老奴官,慳!”會侍中拓跋丕告渾謀反,庚申,馮太後收渾,誅之。秀,彝之子;丕,烈帝之玄孫也。太後臨朝稱製,引中書令高允、中書侍郎高閭及賈秀共參大政。
沈懷明、張永、蕭道成等軍於九裏西,與東軍相持。東軍聞義興敗,皆震恐。上遣積射將軍濟陽江方興、禦史王道隆至晉陵視東軍形勢。孔覬將孫曇瓘、程扞宗列五城,互相連帶。扞宗城猶未固,王道隆與諸將謀曰:“扞宗城旣未立,可以藉手,上副聖旨,下成眾氣。”辛酉,道隆帥所領急攻,拔之,斬扞宗首。永等因乘勝進擊曇瓘等,壬戌,曇瓘等兵敗,與袁標俱棄城走,遂克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