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攻南鄭也,魏主詔雍、涇、岐三州發兵六千人戍南鄭,俟克城則遣之。侍中兼左仆射李衝表諫曰:“秦川險阨,地接羌、夷。自西師出後,餉援連續,加氐、胡叛逆,所在奔命,運糧擐甲,迄茲未已。今複豫差戍卒,懸擬山外,雖加優複,恐猶驚駭。脫終攻不克,徒動民情,連胡結夷,事或難測。輒依旨密下刺史,待軍克鄭城,然後差遣。如臣愚見,猶謂未足。何者?西道險阨,單徑千裏,今欲深戍絕界之外,孤據羣賊之中,敵攻不可猝援,食盡不可運糧。古人有言,"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南鄭於國,實為馬腹也。且魏境所掩,九州島過八;民人所臣,十分而九;所未民者,唯漠北之與江外耳。羈之在近,豈汲汲於今日也!宜待疆宇旣廣,糧食旣足,然後置邦樹將,為吞並之舉。今鍾離、壽陽,密邇未拔;赭城、新野,跬步弗降。東道旣未可以近力守,西藩寧可以遠兵固!若果欲置者,臣恐終以資敵也。又,建都土中,地接寇壤,方須大收死士,平蕩江會,若輕遣單寡,棄令陷沒,恐後舉之日,眾以留守致懼,求其死效,未易可獲。推此而論,不戍為上。”魏主從之。
癸醜,魏主如小沛;己未,如瑕丘;庚申,如魯城,親祠孔子;辛酉,拜孔氏四人、顏氏二人官,仍選諸孔宗子一人封崇聖侯,奉孔子祀,命兗州修孔子墓,更建碑銘。戊辰,魏主如碻磝,命謁者仆射成淹具舟楫,欲自泗入河,泝流還洛。淹諫,以為“河流悍猛,非萬乘所宜乘。”帝曰:“我以平城無漕運之路,故京邑民貧。今遷都洛陽,欲通四方之運,而民猶憚河流之險;故朕有此行,所以開百姓之心也。”
魏城陽王鸞等攻赭陽,諸將不相統壹,圍守百餘日,諸將欲按甲不戰以疲之。李佐獨晝夜攻擊,士卒死者甚眾,帝遣太子右衛率垣曆生救之。諸將以眾寡不敵,欲退,佐獨帥騎二千逆戰而敗。盧淵等引去,曆生追擊,大破之。曆生,榮祖之從弟也。南陽太守房伯玉等又敗薛真度於沙堨。
鸞等見魏主於瑕丘。魏主責之曰:“卿等沮辱威靈,罪當大辟;朕以新遷洛邑,特從寬典。”五月,己巳,降封鸞為定襄縣王,削戶五百;盧淵、李佐、韋珍皆削官爵為民,佐仍徙瀛州。以薛真度與其從兄安都有開徐方之功,聽存其爵及荊州刺史,餘皆削奪,曰:“進足明功,退足彰罪矣。”
魏廣川剛王諧卒。諧,略之子也。魏主曰:“古者,大臣之喪有三臨之禮;魏、晉以來,王公之喪,哭於東堂。自今諸王之喪,期親三臨;大功再臨;小功、緦麻一臨;罷東堂之哭。廣川王於朕,大功也。”將大斂,素服、深衣往哭之。
甲戌,魏主如滑台;丙子,舍於石濟。庚辰,太子出迎於平桃城。
趙郡王幹在洛陽,貪淫不法,禦史中尉李彪私戒之,且曰:“殿下不悛,不敢不以聞。”幹悠然不以為意。彪表彈之。魏主詔幹與北海王詳俱從太子詣行在。旣至,見詳而不見幹,陰使左右察其意色,知無憂悔,乃親數其罪,杖之一百,免官還第。
癸未,魏主還洛陽,告於太廟。甲申,減宂官之祿以助軍國之用。乙酉,行飲至之禮。班賞有差。
甲午,魏太子冠於廟。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羣臣,謂曰:“卿等欲朕遠追商、周,為欲不及漢、晉邪?”鹹陽王禧對曰:“羣臣願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然則當變風易俗,當因循守故邪?”對曰:“願聖政日新。”帝曰:“為止於一身,為欲傳之子孫邪?”對曰:“願傳之百世!”帝曰:“然則必當改作,卿等不得違也。”對曰:“上令下從,其誰敢違!”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為然不?”對曰:“實如聖旨。”帝曰:“朕嚐與李衝論此,衝曰:"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卽為正矣。"衝之此言,其罪當死!”因顧衝曰;“卿負社稷,當令禦史牽下!”衝免冠頓首謝。又責留守之官曰:“昨望見婦女猶服夾領小袖,卿等何為不遵前詔!”皆謝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當庭爭。如何入則順旨,退則不從乎!”六月,己亥,下詔:“不得為北俗之語於朝廷,違者免所居官。”
癸卯,魏主使太子如平城赴太師熙之喪。
癸醜,魏詔求遺書,秘閣所無,有益時用者,加以優賞。
魏有司奏:“廣川王妃葬於代都,未審以新尊從舊卑,以舊卑就新尊?”魏主曰:“代人遷洛者,宜悉葬邙山。其先有夫死於代者,聽妻還葬;夫死於洛者,不得還代就妻。其餘州之人,自聽從便。”丙辰,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遷洛者悉為河南洛陽人。
戊午,魏改用長尺、大鬥,其法依漢誌為之。
上之廢鬱林王也,許蕭諶以揚州;旣而除領軍將軍、南徐州刺史。諶恚曰:“見炊飯,推以與人。”諶恃功,頗幹預朝政,所欲選用,輒命尚書使為申論。上聞而忌之,以蕭誕、蕭誄方將兵拒魏,隱忍不發。壬戌,上遊華林園,與諶及尚書令王晏等數人宴,盡歡;坐罷,留諶晚出,至華林合,仗身執還省。上遣左右莫智明數諶曰:“隆昌之際,非卿無有今日。今一門二州、兄弟三封,朝廷相報,止可極此。卿恒懷怨望,乃雲炊飯已熟,合甑與人邪!今賜卿死!”遂殺之,並其弟誄;以黃門郎蕭衍為司州別駕,往執誕,殺之。諶好術數,吳興沈文猷常語之曰:“君相不減高帝。”諶死,文猷亦伏誅。諶死之日,上又殺西陽王子明、南海王子罕、邵陵王子貞。
乙醜,以右衛將軍蕭坦之為領軍將軍。
魏高閭上言:“鄴城密皇後廟頹圮,請更葺治;若謂已配饗太廟,卽宜罷毀。”詔罷之。
魏拓跋英之寇漢中也,沮水氐楊馥之為齊擊武興氐楊集始,破之。秋,七月,辛卯,以馥之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
八月,乙巳,魏選武勇之士十五萬人為羽林、虎賁以充宿衛。
魏金墉宮成,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於洛陽。
魏高祖遊華林園,觀故景陽山,黃門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樂,宜複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於前,朕豈可襲之於後乎!”帝好讀書,手不釋卷,在輿、據鞍,不忘講道。善屬文,多於馬上口占,旣成,不更一字;自太和十年以後,詔策皆自為之。好賢樂善,情如饑渴,所與遊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衝、李彪、高閭、王蕭、郭祚、宋弁、劉芳、崔光、邢巒之徒,皆以文雅見親,貴顯用事;製禮作樂,鬱然可觀,有太平之風焉。
治書侍禦史薛聰,辯之曾孫也,彈劾不避強禦,帝或欲寬貸者,聰輒爭之。帝每曰:“朕見薛聰,不能不憚,何況諸人也!”自是貴戚斂手。累遷直合將軍,兼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帝外以德器遇之,內心以膂為寄,親衛禁兵,悉聰管領,故終太和之世,恒帶直合將軍。羣臣罷朝之後,聰恒陪侍帷幄,言兼晝夜,時政得失,動輒匡諫,事多聽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窺其際。帝欲進以名位,輒苦讓不受。帝亦雅相體悉,謂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榮也。”
九月,庚午,魏六宮、文武悉遷於洛陽。
丙戌,魏主如鄴,屢至相州刺史高閭之館,美其治效,賞賜甚厚。閭數請本州島,詔曰:“閭以懸車之年,方求衣錦,知進忘退,有塵謙德;可降號平北將軍。朝之老成,宜遂情願,徙授幽州刺史,令存勸兩修,恩法並舉。”以高陽王雍為相州刺史,戒之曰:“作牧亦易亦難:"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易;"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難。”
己醜,徙南平王寶攸為邵陵王,蜀郡王子文為西陽王,廣漢王子峻為衡陽王,臨海王昭秀為巴陵王,永嘉王昭粲為桂陽王。
乙未,魏主自鄴還;冬,十月,丙辰,至洛陽。
壬戌,魏詔:“諸州精品屬官,考其得失為三等以聞。”又詔:“徐、兗、光、南青、荊、洛六州,嚴纂戎備,應須赴集。”
十一月,丁卯,詔罷世宗東田,毀興光樓。
己卯,納太子妃褚氏,大赦。妃,澄之女也。
庚午,魏主如委粟山,定圜丘。己卯,帝引諸儒議圜丘禮。秘書令李彪建言:“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宮。請前一日告廟。”從之。甲申,魏主祀圜丘;大赦。
癸醜,魏主如小沛;己未,如瑕丘;庚申,如魯城,親祠孔子;辛酉,拜孔氏四人、顏氏二人官,仍選諸孔宗子一人封崇聖侯,奉孔子祀,命兗州修孔子墓,更建碑銘。戊辰,魏主如碻磝,命謁者仆射成淹具舟楫,欲自泗入河,泝流還洛。淹諫,以為“河流悍猛,非萬乘所宜乘。”帝曰:“我以平城無漕運之路,故京邑民貧。今遷都洛陽,欲通四方之運,而民猶憚河流之險;故朕有此行,所以開百姓之心也。”
魏城陽王鸞等攻赭陽,諸將不相統壹,圍守百餘日,諸將欲按甲不戰以疲之。李佐獨晝夜攻擊,士卒死者甚眾,帝遣太子右衛率垣曆生救之。諸將以眾寡不敵,欲退,佐獨帥騎二千逆戰而敗。盧淵等引去,曆生追擊,大破之。曆生,榮祖之從弟也。南陽太守房伯玉等又敗薛真度於沙堨。
鸞等見魏主於瑕丘。魏主責之曰:“卿等沮辱威靈,罪當大辟;朕以新遷洛邑,特從寬典。”五月,己巳,降封鸞為定襄縣王,削戶五百;盧淵、李佐、韋珍皆削官爵為民,佐仍徙瀛州。以薛真度與其從兄安都有開徐方之功,聽存其爵及荊州刺史,餘皆削奪,曰:“進足明功,退足彰罪矣。”
魏廣川剛王諧卒。諧,略之子也。魏主曰:“古者,大臣之喪有三臨之禮;魏、晉以來,王公之喪,哭於東堂。自今諸王之喪,期親三臨;大功再臨;小功、緦麻一臨;罷東堂之哭。廣川王於朕,大功也。”將大斂,素服、深衣往哭之。
甲戌,魏主如滑台;丙子,舍於石濟。庚辰,太子出迎於平桃城。
趙郡王幹在洛陽,貪淫不法,禦史中尉李彪私戒之,且曰:“殿下不悛,不敢不以聞。”幹悠然不以為意。彪表彈之。魏主詔幹與北海王詳俱從太子詣行在。旣至,見詳而不見幹,陰使左右察其意色,知無憂悔,乃親數其罪,杖之一百,免官還第。
癸未,魏主還洛陽,告於太廟。甲申,減宂官之祿以助軍國之用。乙酉,行飲至之禮。班賞有差。
甲午,魏太子冠於廟。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羣臣,謂曰:“卿等欲朕遠追商、周,為欲不及漢、晉邪?”鹹陽王禧對曰:“羣臣願陛下度越前王耳。”帝曰:“然則當變風易俗,當因循守故邪?”對曰:“願聖政日新。”帝曰:“為止於一身,為欲傳之子孫邪?”對曰:“願傳之百世!”帝曰:“然則必當改作,卿等不得違也。”對曰:“上令下從,其誰敢違!”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已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各宜深戒!王公卿士以為然不?”對曰:“實如聖旨。”帝曰:“朕嚐與李衝論此,衝曰:"四方之語,竟知誰是;帝者言之,卽為正矣。"衝之此言,其罪當死!”因顧衝曰;“卿負社稷,當令禦史牽下!”衝免冠頓首謝。又責留守之官曰:“昨望見婦女猶服夾領小袖,卿等何為不遵前詔!”皆謝罪。帝曰:“朕言非是,卿等當庭爭。如何入則順旨,退則不從乎!”六月,己亥,下詔:“不得為北俗之語於朝廷,違者免所居官。”
癸卯,魏主使太子如平城赴太師熙之喪。
癸醜,魏詔求遺書,秘閣所無,有益時用者,加以優賞。
魏有司奏:“廣川王妃葬於代都,未審以新尊從舊卑,以舊卑就新尊?”魏主曰:“代人遷洛者,宜悉葬邙山。其先有夫死於代者,聽妻還葬;夫死於洛者,不得還代就妻。其餘州之人,自聽從便。”丙辰,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遷洛者悉為河南洛陽人。
戊午,魏改用長尺、大鬥,其法依漢誌為之。
上之廢鬱林王也,許蕭諶以揚州;旣而除領軍將軍、南徐州刺史。諶恚曰:“見炊飯,推以與人。”諶恃功,頗幹預朝政,所欲選用,輒命尚書使為申論。上聞而忌之,以蕭誕、蕭誄方將兵拒魏,隱忍不發。壬戌,上遊華林園,與諶及尚書令王晏等數人宴,盡歡;坐罷,留諶晚出,至華林合,仗身執還省。上遣左右莫智明數諶曰:“隆昌之際,非卿無有今日。今一門二州、兄弟三封,朝廷相報,止可極此。卿恒懷怨望,乃雲炊飯已熟,合甑與人邪!今賜卿死!”遂殺之,並其弟誄;以黃門郎蕭衍為司州別駕,往執誕,殺之。諶好術數,吳興沈文猷常語之曰:“君相不減高帝。”諶死,文猷亦伏誅。諶死之日,上又殺西陽王子明、南海王子罕、邵陵王子貞。
乙醜,以右衛將軍蕭坦之為領軍將軍。
魏高閭上言:“鄴城密皇後廟頹圮,請更葺治;若謂已配饗太廟,卽宜罷毀。”詔罷之。
魏拓跋英之寇漢中也,沮水氐楊馥之為齊擊武興氐楊集始,破之。秋,七月,辛卯,以馥之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
八月,乙巳,魏選武勇之士十五萬人為羽林、虎賁以充宿衛。
魏金墉宮成,立國子、太學、四門小學於洛陽。
魏高祖遊華林園,觀故景陽山,黃門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樂,宜複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於前,朕豈可襲之於後乎!”帝好讀書,手不釋卷,在輿、據鞍,不忘講道。善屬文,多於馬上口占,旣成,不更一字;自太和十年以後,詔策皆自為之。好賢樂善,情如饑渴,所與遊接,常寄以布素之意,如李衝、李彪、高閭、王蕭、郭祚、宋弁、劉芳、崔光、邢巒之徒,皆以文雅見親,貴顯用事;製禮作樂,鬱然可觀,有太平之風焉。
治書侍禦史薛聰,辯之曾孫也,彈劾不避強禦,帝或欲寬貸者,聰輒爭之。帝每曰:“朕見薛聰,不能不憚,何況諸人也!”自是貴戚斂手。累遷直合將軍,兼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帝外以德器遇之,內心以膂為寄,親衛禁兵,悉聰管領,故終太和之世,恒帶直合將軍。羣臣罷朝之後,聰恒陪侍帷幄,言兼晝夜,時政得失,動輒匡諫,事多聽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窺其際。帝欲進以名位,輒苦讓不受。帝亦雅相體悉,謂之曰:“卿天爵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能榮也。”
九月,庚午,魏六宮、文武悉遷於洛陽。
丙戌,魏主如鄴,屢至相州刺史高閭之館,美其治效,賞賜甚厚。閭數請本州島,詔曰:“閭以懸車之年,方求衣錦,知進忘退,有塵謙德;可降號平北將軍。朝之老成,宜遂情願,徙授幽州刺史,令存勸兩修,恩法並舉。”以高陽王雍為相州刺史,戒之曰:“作牧亦易亦難:"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易;"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難。”
己醜,徙南平王寶攸為邵陵王,蜀郡王子文為西陽王,廣漢王子峻為衡陽王,臨海王昭秀為巴陵王,永嘉王昭粲為桂陽王。
乙未,魏主自鄴還;冬,十月,丙辰,至洛陽。
壬戌,魏詔:“諸州精品屬官,考其得失為三等以聞。”又詔:“徐、兗、光、南青、荊、洛六州,嚴纂戎備,應須赴集。”
十一月,丁卯,詔罷世宗東田,毀興光樓。
己卯,納太子妃褚氏,大赦。妃,澄之女也。
庚午,魏主如委粟山,定圜丘。己卯,帝引諸儒議圜丘禮。秘書令李彪建言:“魯人將有事於上帝,必先有事於泮宮。請前一日告廟。”從之。甲申,魏主祀圜丘;大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