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將段琛等據宜陽,遣陽州刺史牛道恒誘魏邊民。魏南兗州刺史韋孝寬患之,乃詐為道恒與孝寬書,論歸款之意,使諜人遺之於琛營,琛果疑道恒。孝寬乘其猜阻,出兵襲之,擒道恒及琛,崤、澠遂清。東道行台王思政以玉壁險要,請築城,自恒農徙鎮之,詔加都督汾‖晉‖幷州諸軍事、幷州刺史,行台如故。
東魏以高澄攝吏部尚書,始改崔亮年勞之製,銓擢賢能;又沙汰尚書郎,妙選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雖未薦擢,皆引致門下,與之遊宴、講論、賦詩,士大夫以是稱之。
武帝大同五年(己未,公元五三九年)
春,正月,乙卯,以尚書左仆射蕭淵藻為中衛將軍,丹楊尹何敬容為尚書令,吏部尚書張纘為仆射。纘,弘策之子也。自晉、宋以來,宰相皆以文義自逸,敬容獨勤簿領,日旰不休,為時俗所嗤鄙。自徐勉、周舍旣卒,當權要者,外朝則何敬容,內省則朱異。敬容質愨無文,以綱維為己任;異文華敏洽,曲營世譽。二人行異而俱得幸於上。異善伺候人主意為阿諛,用事三十年,廣納貨賂,欺罔視聽,遠近莫不忿疾。園宅、玩好、飲膳、聲色窮一時之盛。每休下,車馬填門,唯王承、王稚及褚翔不往。承、稚,暕之子;翔,淵之曾孫也。
丁巳,禦史中丞參禮儀事賀琛奏:“南、北二郊及藉田,往還並宜禦輦,不複乘輅。”詔從之,祀宗廟仍乘玉輦。琛,瑒之弟子也。
辛酉,東魏以尚書令孫騰為司徒。
辛未,上祀南郊。
魏丞相泰於行台置學,取丞郎、府佐德行明敏者充學生,悉令旦治公務,晚就講習。
東魏丞相歡,以徐州刺史房謨、廣平太守羊敦、廣宗太守竇瑗、平原太守許惇有政績清能,與諸刺史書,褒稱謨等以勸之。
夏,五月,甲戌,東魏立丞相歡女為皇後;乙亥,大赦。
魏以開府儀同三司李弼為司空。秋,七月,以扶風王孚為太尉。
九月,甲子,東魏發畿內十萬人城鄴,四十日罷。冬,十月,癸亥,以新宮成,大赦,改元興和。
魏置紙筆於陽武門外以求得失。
十一月,乙亥,東魏使散騎常侍王元景、魏收來聘。
東魏人以正光曆浸差,命校書郎李業興更加修正,以甲子為元,號曰興光曆,旣成,行之。
散騎常侍朱異奏:“頃來置州稍廣,而小大不倫,請分為五品,其位秩高卑,參僚多少,皆以是為差。”詔從之。於是上品二十州,次品十州,次品八州,次品二十三州,下品二十一州。時上方事征伐,恢拓境宇,北踰淮、汝,東距彭城,西開牂柯,南平俚洞,紛綸甚眾,故異請分之。其下品皆異國之人,徒有州名而無土地,或因荒徼之民所居村落置州及郡縣,刺史守令皆用彼人為之,尚書不能悉領,山川險遠,職貢罕通。五品之外,又有二十餘州不知處所。凡一百七州。又以邊境鎮戍,雖領民不多,欲重其將帥,皆建為郡,或一人領二三郡太守,州郡雖多而戶口日耗矣。
魏自西遷以來,禮樂散逸,丞相泰命左仆射周惠達、吏部郎中北海唐瑾損益舊章,至是稍備。
武帝大同六年(庚申,公元五四〇年)
春,正月,壬申,東魏以廣平公庫狄幹為太保。
丁醜,東魏主入新宮,大赦。
魏扶風王孚卒。
二月,己亥,上耕藉田。
魏鑄五銖錢。
東魏大行台侯景出三鴉,將複荊州,魏丞相泰遣李弼、獨孤信各將五千騎出武關,景乃還。
魏文後旣為尼,居別宮,悼後猶忌之,乃以其子武都王戊為秦州刺史,使文後隨之官。魏主雖限以大計,而恩好不忘,密令養發,有追還之意。會柔然舉國渡河南侵,時頗有言柔然以悼後故興師者,帝曰:“豈有興百萬之眾為一女子邪!雖然,致人此言,朕亦何顏以見將帥!”乃遣中常侍曹寵齎手敕賜文後自盡。文後泣謂寵曰:“願至尊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遂自殺;鑿麥積崖而葬之,號曰寂陵。
夏,丞相泰召諸軍屯沙苑以備柔然。右仆射周惠達發士馬守京城,塹諸街巷,召雍州刺史王羆議之,羆不應召,謂使者曰:“若蠕蠕至渭北者,王羆自帥鄉裏破之,不煩國家兵馬,何為天子城中作如此驚擾!由周家小兒恇怯致此。”柔然至夏州而退。未幾,悼後遇疾殂。
五月,乙酉,魏行台宮延和、陝州刺史宮延慶降於東魏,東魏以河北馬場為義州以處之。
東魏陽州武公高永樂卒。
閏月,丁醜朔,日有食之。
己醜,東魏封皇兄景植為宜陽王,皇弟威為清河王,謙為潁川王。
六月,壬子,東魏華山王鷙卒。
秋,七月,丁亥,東魏使兼散騎常侍李象等來聘。
八月,戊午,大赦。
九月,戊戌,司空袁昂卒,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勿上行狀及立銘誌;上不許,贈本官,諡穆正公。
冬,十一月,魏太師念賢卒。
吐穀渾自莫折念生之亂,不通於魏。伏連籌卒,子誇呂立,始稱可汗,居伏俟城。其地東西三千裏,南北千餘裏,官有王、公、仆射、尚書、郎中、將軍之號。是歲,始遣使假道柔然,聘於東魏。
武帝大同七年(辛酉,公元五四一年)
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辛醜,祀明堂。
宕昌王梁仚定為其下所殺,弟彌定立。二月,乙巳,以彌定為河‖梁二州刺史、宕昌王。
辛亥,上耕藉田。
魏幽州刺史順陽王仲景坐事賜死。
三月,魏夏州刺史劉平伏據上郡反,大都督於謹討禽之。
夏,五月,遣兼散騎常侍明少遐等聘於東魏。
秋,七月,己卯,東魏宜陽王景植卒。
魏以侍中宇文測為大都督、行汾州事。測,深之兄也,為政簡惠,得士民心。地接東魏,東魏人數來寇抄,測擒獲之,命解縛,引與相見,為設酒殽,待以客禮,並給糧餼,衛送出境。東魏人大慚,不複為寇,汾、晉之間遂通慶吊,時論稱之。或告測交通境外者,丞相泰怒曰:“測為我安邊,我知其誌,何得間我骨肉!”命斬之。
魏丞相泰欲革易時政,為強國富民之法,大行台度支尚書兼司農卿蘇綽盡其智能,讚成其事,減官員,置二長,並置屯田以資軍國。又為六條詔書,九月,始奏行之:一曰清心,二曰敦敎化,三曰盡地利,四曰擢賢良,五曰恤獄訟,六曰均賦役。泰甚重之,嚐置諸坐右,又令百司習誦之,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
東魏詔羣官於麟趾合議定法製,謂之麟趾格,冬,十月,甲寅,頒行之。
乙巳,東魏發夫五萬築漳濱堰,三十五日罷。
十一月,丙戌,東魏以彭城王韶為太尉,度支尚書胡僧敬為司空。僧敬名虔,以字行,國珍之兄孫,東魏主之舅也。
十二月,東魏遣兼散騎常侍李騫來聘。
交趾李賁世為豪右,仕不得誌。同郡有並韶者,富於詞藻,詣選求官,吏部尚書蔡撙以並姓無前賢,除廣陽門郎;韶恥之。賁與韶還鄉裏,謀作亂,會交州刺史武林侯谘以刻暴失眾心,時賁監德州,因連結數州豪傑俱反;谘輸賄於賁,奔還廣州。上遣谘與高州刺史孫冏、新州刺史盧子雄將兵擊之。谘,恢之子也。
是歲,魏又益新製十二條。
東魏丞相歡以諸州調絹不依舊式,民甚苦之,奏令悉以四十尺為匹。
魏自喪亂以來,農商失業,六鎮之民相帥內徙,就食齊、晉,歡因之以成霸業。東西分裂,連年戰爭,河南州郡鞠為茂草,公私困竭,民多餓死。歡命諸州濱河及津、梁皆置倉積穀以相轉漕,供軍旅,備饑饉,又於幽、瀛、滄、青四州傍海煑鹽,軍國之費,粗得周贍。至是,東方連歲大稔,榖斛至九錢,山東之民稍複蘇息矣。
東魏尚書令高澄尚靜帝妹馮翊長公主,生子孝琬,朝貴賀之,澄曰:“此至尊之甥,先賀至尊。”三日,帝幸其第,賜錦彩布絹萬匹。於是諸貴競致禮遺,貨滿十室。
東魏臨淮王孝友表曰:“令製百家為族,二十五家為閭,五家為比。百家之內有帥二十五,征發皆免,苦樂不均,羊少狼多,複有蠶食,此之為弊久矣。京邑諸坊,或七八百家唯一裏正、二史,庶事無闕,而況外州乎!請依舊置三正之名不改,而每閭止為二比,計族省十一丁,貲絹、番兵,所益甚多。”事下尚書,寢不行。
安成望族劉敬躬以妖術惑眾,人多信之。
武帝大同八年(壬戌,公元五四二年)
春,正月,敬躬據郡反,改元永漢,署官屬,進攻廬陵,逼豫章。南方久不習兵,人情擾駭,豫章內史張綰募兵以拒之。綰,纘之弟也。二月,戊戌,江州刺史湘東王繹遣司馬王僧辯、中兵曹子郢討敬躬,受綰節度。三月,戊辰,擒敬躬,送建康,斬之。僧辯,神念之子也,該博辯捷,器宇肅然,雖射不穿劄,而誌氣高遠。
東魏以高澄攝吏部尚書,始改崔亮年勞之製,銓擢賢能;又沙汰尚書郎,妙選人地以充之。凡才名之士,雖未薦擢,皆引致門下,與之遊宴、講論、賦詩,士大夫以是稱之。
武帝大同五年(己未,公元五三九年)
春,正月,乙卯,以尚書左仆射蕭淵藻為中衛將軍,丹楊尹何敬容為尚書令,吏部尚書張纘為仆射。纘,弘策之子也。自晉、宋以來,宰相皆以文義自逸,敬容獨勤簿領,日旰不休,為時俗所嗤鄙。自徐勉、周舍旣卒,當權要者,外朝則何敬容,內省則朱異。敬容質愨無文,以綱維為己任;異文華敏洽,曲營世譽。二人行異而俱得幸於上。異善伺候人主意為阿諛,用事三十年,廣納貨賂,欺罔視聽,遠近莫不忿疾。園宅、玩好、飲膳、聲色窮一時之盛。每休下,車馬填門,唯王承、王稚及褚翔不往。承、稚,暕之子;翔,淵之曾孫也。
丁巳,禦史中丞參禮儀事賀琛奏:“南、北二郊及藉田,往還並宜禦輦,不複乘輅。”詔從之,祀宗廟仍乘玉輦。琛,瑒之弟子也。
辛酉,東魏以尚書令孫騰為司徒。
辛未,上祀南郊。
魏丞相泰於行台置學,取丞郎、府佐德行明敏者充學生,悉令旦治公務,晚就講習。
東魏丞相歡,以徐州刺史房謨、廣平太守羊敦、廣宗太守竇瑗、平原太守許惇有政績清能,與諸刺史書,褒稱謨等以勸之。
夏,五月,甲戌,東魏立丞相歡女為皇後;乙亥,大赦。
魏以開府儀同三司李弼為司空。秋,七月,以扶風王孚為太尉。
九月,甲子,東魏發畿內十萬人城鄴,四十日罷。冬,十月,癸亥,以新宮成,大赦,改元興和。
魏置紙筆於陽武門外以求得失。
十一月,乙亥,東魏使散騎常侍王元景、魏收來聘。
東魏人以正光曆浸差,命校書郎李業興更加修正,以甲子為元,號曰興光曆,旣成,行之。
散騎常侍朱異奏:“頃來置州稍廣,而小大不倫,請分為五品,其位秩高卑,參僚多少,皆以是為差。”詔從之。於是上品二十州,次品十州,次品八州,次品二十三州,下品二十一州。時上方事征伐,恢拓境宇,北踰淮、汝,東距彭城,西開牂柯,南平俚洞,紛綸甚眾,故異請分之。其下品皆異國之人,徒有州名而無土地,或因荒徼之民所居村落置州及郡縣,刺史守令皆用彼人為之,尚書不能悉領,山川險遠,職貢罕通。五品之外,又有二十餘州不知處所。凡一百七州。又以邊境鎮戍,雖領民不多,欲重其將帥,皆建為郡,或一人領二三郡太守,州郡雖多而戶口日耗矣。
魏自西遷以來,禮樂散逸,丞相泰命左仆射周惠達、吏部郎中北海唐瑾損益舊章,至是稍備。
武帝大同六年(庚申,公元五四〇年)
春,正月,壬申,東魏以廣平公庫狄幹為太保。
丁醜,東魏主入新宮,大赦。
魏扶風王孚卒。
二月,己亥,上耕藉田。
魏鑄五銖錢。
東魏大行台侯景出三鴉,將複荊州,魏丞相泰遣李弼、獨孤信各將五千騎出武關,景乃還。
魏文後旣為尼,居別宮,悼後猶忌之,乃以其子武都王戊為秦州刺史,使文後隨之官。魏主雖限以大計,而恩好不忘,密令養發,有追還之意。會柔然舉國渡河南侵,時頗有言柔然以悼後故興師者,帝曰:“豈有興百萬之眾為一女子邪!雖然,致人此言,朕亦何顏以見將帥!”乃遣中常侍曹寵齎手敕賜文後自盡。文後泣謂寵曰:“願至尊千萬歲,天下康寧,死無恨也!”遂自殺;鑿麥積崖而葬之,號曰寂陵。
夏,丞相泰召諸軍屯沙苑以備柔然。右仆射周惠達發士馬守京城,塹諸街巷,召雍州刺史王羆議之,羆不應召,謂使者曰:“若蠕蠕至渭北者,王羆自帥鄉裏破之,不煩國家兵馬,何為天子城中作如此驚擾!由周家小兒恇怯致此。”柔然至夏州而退。未幾,悼後遇疾殂。
五月,乙酉,魏行台宮延和、陝州刺史宮延慶降於東魏,東魏以河北馬場為義州以處之。
東魏陽州武公高永樂卒。
閏月,丁醜朔,日有食之。
己醜,東魏封皇兄景植為宜陽王,皇弟威為清河王,謙為潁川王。
六月,壬子,東魏華山王鷙卒。
秋,七月,丁亥,東魏使兼散騎常侍李象等來聘。
八月,戊午,大赦。
九月,戊戌,司空袁昂卒,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勿上行狀及立銘誌;上不許,贈本官,諡穆正公。
冬,十一月,魏太師念賢卒。
吐穀渾自莫折念生之亂,不通於魏。伏連籌卒,子誇呂立,始稱可汗,居伏俟城。其地東西三千裏,南北千餘裏,官有王、公、仆射、尚書、郎中、將軍之號。是歲,始遣使假道柔然,聘於東魏。
武帝大同七年(辛酉,公元五四一年)
春,正月,辛巳,上祀南郊,大赦。辛醜,祀明堂。
宕昌王梁仚定為其下所殺,弟彌定立。二月,乙巳,以彌定為河‖梁二州刺史、宕昌王。
辛亥,上耕藉田。
魏幽州刺史順陽王仲景坐事賜死。
三月,魏夏州刺史劉平伏據上郡反,大都督於謹討禽之。
夏,五月,遣兼散騎常侍明少遐等聘於東魏。
秋,七月,己卯,東魏宜陽王景植卒。
魏以侍中宇文測為大都督、行汾州事。測,深之兄也,為政簡惠,得士民心。地接東魏,東魏人數來寇抄,測擒獲之,命解縛,引與相見,為設酒殽,待以客禮,並給糧餼,衛送出境。東魏人大慚,不複為寇,汾、晉之間遂通慶吊,時論稱之。或告測交通境外者,丞相泰怒曰:“測為我安邊,我知其誌,何得間我骨肉!”命斬之。
魏丞相泰欲革易時政,為強國富民之法,大行台度支尚書兼司農卿蘇綽盡其智能,讚成其事,減官員,置二長,並置屯田以資軍國。又為六條詔書,九月,始奏行之:一曰清心,二曰敦敎化,三曰盡地利,四曰擢賢良,五曰恤獄訟,六曰均賦役。泰甚重之,嚐置諸坐右,又令百司習誦之,其牧守令長非通六條及計帳者,不得居官。
東魏詔羣官於麟趾合議定法製,謂之麟趾格,冬,十月,甲寅,頒行之。
乙巳,東魏發夫五萬築漳濱堰,三十五日罷。
十一月,丙戌,東魏以彭城王韶為太尉,度支尚書胡僧敬為司空。僧敬名虔,以字行,國珍之兄孫,東魏主之舅也。
十二月,東魏遣兼散騎常侍李騫來聘。
交趾李賁世為豪右,仕不得誌。同郡有並韶者,富於詞藻,詣選求官,吏部尚書蔡撙以並姓無前賢,除廣陽門郎;韶恥之。賁與韶還鄉裏,謀作亂,會交州刺史武林侯谘以刻暴失眾心,時賁監德州,因連結數州豪傑俱反;谘輸賄於賁,奔還廣州。上遣谘與高州刺史孫冏、新州刺史盧子雄將兵擊之。谘,恢之子也。
是歲,魏又益新製十二條。
東魏丞相歡以諸州調絹不依舊式,民甚苦之,奏令悉以四十尺為匹。
魏自喪亂以來,農商失業,六鎮之民相帥內徙,就食齊、晉,歡因之以成霸業。東西分裂,連年戰爭,河南州郡鞠為茂草,公私困竭,民多餓死。歡命諸州濱河及津、梁皆置倉積穀以相轉漕,供軍旅,備饑饉,又於幽、瀛、滄、青四州傍海煑鹽,軍國之費,粗得周贍。至是,東方連歲大稔,榖斛至九錢,山東之民稍複蘇息矣。
東魏尚書令高澄尚靜帝妹馮翊長公主,生子孝琬,朝貴賀之,澄曰:“此至尊之甥,先賀至尊。”三日,帝幸其第,賜錦彩布絹萬匹。於是諸貴競致禮遺,貨滿十室。
東魏臨淮王孝友表曰:“令製百家為族,二十五家為閭,五家為比。百家之內有帥二十五,征發皆免,苦樂不均,羊少狼多,複有蠶食,此之為弊久矣。京邑諸坊,或七八百家唯一裏正、二史,庶事無闕,而況外州乎!請依舊置三正之名不改,而每閭止為二比,計族省十一丁,貲絹、番兵,所益甚多。”事下尚書,寢不行。
安成望族劉敬躬以妖術惑眾,人多信之。
武帝大同八年(壬戌,公元五四二年)
春,正月,敬躬據郡反,改元永漢,署官屬,進攻廬陵,逼豫章。南方久不習兵,人情擾駭,豫章內史張綰募兵以拒之。綰,纘之弟也。二月,戊戌,江州刺史湘東王繹遣司馬王僧辯、中兵曹子郢討敬躬,受綰節度。三月,戊辰,擒敬躬,送建康,斬之。僧辯,神念之子也,該博辯捷,器宇肅然,雖射不穿劄,而誌氣高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