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月,庚子,吐蕃讚普與突騎施蘇祿圍安西城,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擊破之。
回紇承宗族子瀚海司馬護輸,糾合黨眾為承宗報仇。會吐蕃遣使間道詣突厥,王君帥精騎邀之於肅州。還,至甘州南鞏筆驛,護輸伏兵突起,奪君旌節,先殺其判官宋貞,剖其心曰:“始謀者汝也。”君帥左右數十人力戰,自朝至晡,左右盡死。護輸殺君,載其屍奔吐蕃;涼州兵追及之,護輸棄屍而走。
庚申,車駕發東都,冬,己卯,至西京。
辛巳,以左金吾衛大將軍信安王禕為朔方節度等副大使。禕,恪之孫也。以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等副大使。時王君新敗,河、隴震駭。嵩引刑部員外郎裴寬為判官,與君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人心浸安。寬,漼之從弟也。仙客本鶉觚小吏,以才幹軍功累遷至河西節度判官,為君腹心。
嵩又奏以建康軍使河北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帥餘眾築故城。板幹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鬬誌。守珪曰:“彼眾我寡,人瘡痍之餘,不可以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乃於城上置酒作樂。虜疑其有備,不敢攻而退。守珪縱兵擊之,虜敗走。守珪乃修複城市,收合流散,皆複舊業。朝廷嘉其功,以瓜州為都督府,以守珪為都督。
悉諾邏威名甚盛,蕭嵩縱反間於吐蕃,雲與中國通謀,讚普召而誅之;吐蕃由是少衰。
十二月,戊寅,製以吐蕃為邊患,令隴右道及諸軍團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及諸軍團兵四萬人,又征關中兵萬人集臨洮,朔方兵二萬人集會州防秋,至冬初,無寇而罷;伺虜入寇,互出兵腹背擊之。
乙亥,上幸驪山溫泉;丙戌,還宮。
玄宗開元十六年(戊辰,公元七二八年)
春,正月,壬寅,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吐蕃於曲子城。
甲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為戶部侍郎兼魏州刺史,充河北道宣撫使。
乙卯,春、瀧等州獠陳行範、廣州獠馮璘、何遊魯反,陷四十餘城。行範稱帝,遊魯稱定國大將軍,璘稱南越王,欲據嶺表;命內侍楊思勖發桂州及嶺北近道兵討之。
丙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檢校汴州刺史,充河南北溝渠堤堰決九河使。融請用禹貢九河故道開稻田,並回易陸運錢,官收其利;興役不息,事多不就。
二月,壬申,以尚書右丞相致仕張說兼集賢殿學士。說雖罷政事,專文史之任,朝廷每有大事,上常遣中使訪之。
壬辰,改彍騎為左右羽林軍飛騎。
秋,七月,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於渴波穀;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擒獲甚眾,焚其駱駝橋而還。
八月,乙巳,特進張說上開元大衍曆,行之。
辛卯,右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時吐蕃複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
冬,十月,己卯,上幸驪山溫泉;己醜,還宮。
十一月,癸巳,以河西節度副大使蕭嵩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十二月,丙寅,敕:“長征兵無有還期,人情難堪;宜分五番,歲遣一番還家洗沐,五年酬勳五轉。”
是歲,製戶籍三歲一定,分為九等。
楊思勖討陳行範,至瀧州,破之,擒何遊魯、馮璘。行範逃於雲際、盤遼二洞,思勖追捕,竟生擒,斬之,凡斬首六萬。思勖為人嚴,偏裨白事者不敢仰視,故用兵所向有功。然性忍酷,所得俘虜,或生剝麵皮,或以刀剺發際,掣去頭皮;蠻夷憚之。
玄宗開元十七年(己巳,公元七二九年)
春,二月,丁卯,巂州都督張守素破西南蠻,拔昆明及鹽城,殺獲萬人。
三月,瓜州都督張守珪、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
甲寅,朔方節度使信安王禕攻吐蕃石堡城,拔之。初,吐蕃陷石堡城,留兵據之,侵擾河右。上命禕與河西、隴右同議攻取。諸將鹹以為石堡據險而道遠,攻之不克,將無以自還,且宜按兵觀釁。禕不聽,引兵深入,急攻拔之,仍分兵據守要害,令虜不得前。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境千餘裏。上聞,大悅,更命石堡城曰振武軍。
丙辰,國子祭酒楊瑒上言,以為:“省司奏限天下明經、進士及第,每年不過百人。竊見流外出身,每歲二千餘人,而明經、進士不能居其什一,則是服勤道業之士不如胥史之得仕也。臣恐儒風浸墜,廉恥日衰。若以出身人太多,則應諸色裁損,不應獨抑明經、進士也。”又奏“主司帖試明經,不務求述作大指,專取難知,問以孤經絕句或年月日;請自今並帖平文。”上甚然之。
夏,四月,庚午,禘於太廟。唐初,祫則序昭穆,禘則各祀於其室。至是,太常少卿韋絛等奏:“如此,禘與常饗不異;請禘祫皆序昭穆。”從之。絛,安石之兄子也。
五月,壬辰,複置十道及京、都兩畿按察使。
初,張說、張嘉貞、李元紘、杜暹相繼為相用事,源幹曜以清謹自守,常讓事於說等,唯諾署名而已。元紘、暹議事多異同,遂有隙,更相奏列。上不悅,六月,甲戌,貶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杜暹荊州長史,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紘曹州刺史,罷幹曜兼侍中,止為左丞相;以戶部侍郎宇文融為黃門侍郎,兵部侍部裴光庭為中書侍郎,並同平章事;蕭嵩兼中書令,遙領河西。
開府王毛仲與龍武將軍葛福順為婚。毛仲為上所信任,言無不從,故北門諸將多附之,進退唯其指使。吏部侍郎齊澣乘間言於上曰:“福順典禁兵,不宜與毛仲為婚。毛仲小人,寵過則生奸;不早為之所,恐成後患。”上悅曰:“知卿忠誠,朕徐思其宜。”澣曰:“君不密則失臣,願陛下密之。”會大理丞麻察坐事左遷興州別駕,澣素與察善,出城餞之,因道禁中諫語;察性輕險,遽奏之。上怒,召澣責之曰:“卿疑朕不密,而以語麻察,詎為密邪?且察素無行,卿豈不知邪?”澣頓首謝。秋,七月,丁巳,下製:“澣、察交構將相,離間君臣,澣可高州良德丞,察可潯州皇化尉。”
八月,癸亥,上以生日宴百官於花萼樓下。左丞相幹曜、右丞相說帥百官上表,請以每歲八月五日為千秋節,布於天下,鹹令宴樂。尋又移社就千秋節。
庚辰,工部尚書張嘉貞薨。嘉貞不營家產,有勸其市田宅者,嘉貞曰:“吾貴為將相,何憂寒餒!若其獲罪,雖有田宅,亦無所用。比見朝士廣占良田,身沒之日,適足為無賴子弟酒色之資,吾不取也。”聞者是之。
辛巳,敕以人間多盜鑄錢,始禁私賣銅鉛錫及以銅為器皿;其采銅鉛錫者,官為市取。
宇文融性精敏,應對辯給,以治財賦得幸於上,始廣置諸使,競為聚斂,由是百官浸失其職而上心益侈,百姓皆怨苦之。為人疏躁多言,好自矜伐,在相位,謂人曰:“使吾居此數月,則海內無事矣。”
信安王禕,以軍功有寵於上,融疾之。禕入朝,融使禦史李寅彈之,泄於所親。禕聞之,先以白上。明日,寅奏果入,上怒,九月,壬子,融坐貶汝州刺史,凡為相百日而罷。是後言財利以取貴仕者,皆祖於融。
冬,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不盡如鉤。
宇文融旣得罪,國用不足,上複思之,謂裴光庭等曰:“卿等皆言融之惡,朕旣黜之矣,今國用不足,將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光庭等懼不能對。會有飛狀告融贓賄事,又貶平樂尉。至嶺外歲餘,司農少卿蔣岑奏融在汴州隱沒官錢巨萬計,製窮治其事,融坐流岩州,道卒。
十一月,辛卯,上行謁橋、定、獻、昭、幹五陵;戊申,還宮;赦天下,百姓今年地稅悉蠲其半。
十二月,辛酉,上幸新豐溫泉;壬申,還宮。
玄宗開元十八年(庚午,公元七三〇年)
春,正月,辛卯,以裴光庭為侍中。
二月,癸酉,初令百官於春月旬休,選勝行樂,自宰相至員外郎,凡十二筵,各賜錢五千緡,上或禦花萼樓邀其歸騎留飲,迭使起舞,盡歡而去。
三月,丁酉,複給京官職田。
夏,四月,丁卯,築西京外郭,九旬而畢。
乙醜,以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先是,選司注官,惟視其人之能否,或不次超遷,或老於下位,有出身二十餘年不得祿者;又,州縣亦無等級,或自大入小,或初久後遠,皆無定製。光庭始奏用循資格,各以罷官若幹選而集,官高者選少,卑者選多,無問能否,選滿卽注,限年躡級,毋得踰越,非負譴者,皆有升無降;其庸愚沈滯者皆喜,謂之“聖書”,而才俊之士無不怨歎。宋璟爭之不能得。光庭又令流外行署亦過門下省審。
回紇承宗族子瀚海司馬護輸,糾合黨眾為承宗報仇。會吐蕃遣使間道詣突厥,王君帥精騎邀之於肅州。還,至甘州南鞏筆驛,護輸伏兵突起,奪君旌節,先殺其判官宋貞,剖其心曰:“始謀者汝也。”君帥左右數十人力戰,自朝至晡,左右盡死。護輸殺君,載其屍奔吐蕃;涼州兵追及之,護輸棄屍而走。
庚申,車駕發東都,冬,己卯,至西京。
辛巳,以左金吾衛大將軍信安王禕為朔方節度等副大使。禕,恪之孫也。以朔方節度使蕭嵩為河西節度等副大使。時王君新敗,河、隴震駭。嵩引刑部員外郎裴寬為判官,與君判官牛仙客俱掌軍政,人心浸安。寬,漼之從弟也。仙客本鶉觚小吏,以才幹軍功累遷至河西節度判官,為君腹心。
嵩又奏以建康軍使河北張守珪為瓜州刺史,帥餘眾築故城。板幹裁立,吐蕃猝至,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鬬誌。守珪曰:“彼眾我寡,人瘡痍之餘,不可以矢刃相持,當以奇計取勝。”乃於城上置酒作樂。虜疑其有備,不敢攻而退。守珪縱兵擊之,虜敗走。守珪乃修複城市,收合流散,皆複舊業。朝廷嘉其功,以瓜州為都督府,以守珪為都督。
悉諾邏威名甚盛,蕭嵩縱反間於吐蕃,雲與中國通謀,讚普召而誅之;吐蕃由是少衰。
十二月,戊寅,製以吐蕃為邊患,令隴右道及諸軍團兵五萬六千人,河西道及諸軍團兵四萬人,又征關中兵萬人集臨洮,朔方兵二萬人集會州防秋,至冬初,無寇而罷;伺虜入寇,互出兵腹背擊之。
乙亥,上幸驪山溫泉;丙戌,還宮。
玄宗開元十六年(戊辰,公元七二八年)
春,正月,壬寅,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吐蕃於曲子城。
甲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為戶部侍郎兼魏州刺史,充河北道宣撫使。
乙卯,春、瀧等州獠陳行範、廣州獠馮璘、何遊魯反,陷四十餘城。行範稱帝,遊魯稱定國大將軍,璘稱南越王,欲據嶺表;命內侍楊思勖發桂州及嶺北近道兵討之。
丙寅,以魏州刺史宇文融檢校汴州刺史,充河南北溝渠堤堰決九河使。融請用禹貢九河故道開稻田,並回易陸運錢,官收其利;興役不息,事多不就。
二月,壬申,以尚書右丞相致仕張說兼集賢殿學士。說雖罷政事,專文史之任,朝廷每有大事,上常遣中使訪之。
壬辰,改彍騎為左右羽林軍飛騎。
秋,七月,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度使蕭嵩、隴右節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於渴波穀;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擒獲甚眾,焚其駱駝橋而還。
八月,乙巳,特進張說上開元大衍曆,行之。
辛卯,右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於祁連城下。時吐蕃複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虜散走投山,哭聲四合。
冬,十月,己卯,上幸驪山溫泉;己醜,還宮。
十一月,癸巳,以河西節度副大使蕭嵩為兵部尚書、同平章事。
十二月,丙寅,敕:“長征兵無有還期,人情難堪;宜分五番,歲遣一番還家洗沐,五年酬勳五轉。”
是歲,製戶籍三歲一定,分為九等。
楊思勖討陳行範,至瀧州,破之,擒何遊魯、馮璘。行範逃於雲際、盤遼二洞,思勖追捕,竟生擒,斬之,凡斬首六萬。思勖為人嚴,偏裨白事者不敢仰視,故用兵所向有功。然性忍酷,所得俘虜,或生剝麵皮,或以刀剺發際,掣去頭皮;蠻夷憚之。
玄宗開元十七年(己巳,公元七二九年)
春,二月,丁卯,巂州都督張守素破西南蠻,拔昆明及鹽城,殺獲萬人。
三月,瓜州都督張守珪、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
甲寅,朔方節度使信安王禕攻吐蕃石堡城,拔之。初,吐蕃陷石堡城,留兵據之,侵擾河右。上命禕與河西、隴右同議攻取。諸將鹹以為石堡據險而道遠,攻之不克,將無以自還,且宜按兵觀釁。禕不聽,引兵深入,急攻拔之,仍分兵據守要害,令虜不得前。自是河隴諸軍遊弈,拓境千餘裏。上聞,大悅,更命石堡城曰振武軍。
丙辰,國子祭酒楊瑒上言,以為:“省司奏限天下明經、進士及第,每年不過百人。竊見流外出身,每歲二千餘人,而明經、進士不能居其什一,則是服勤道業之士不如胥史之得仕也。臣恐儒風浸墜,廉恥日衰。若以出身人太多,則應諸色裁損,不應獨抑明經、進士也。”又奏“主司帖試明經,不務求述作大指,專取難知,問以孤經絕句或年月日;請自今並帖平文。”上甚然之。
夏,四月,庚午,禘於太廟。唐初,祫則序昭穆,禘則各祀於其室。至是,太常少卿韋絛等奏:“如此,禘與常饗不異;請禘祫皆序昭穆。”從之。絛,安石之兄子也。
五月,壬辰,複置十道及京、都兩畿按察使。
初,張說、張嘉貞、李元紘、杜暹相繼為相用事,源幹曜以清謹自守,常讓事於說等,唯諾署名而已。元紘、暹議事多異同,遂有隙,更相奏列。上不悅,六月,甲戌,貶黃門侍郎、同平章事杜暹荊州長史,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元紘曹州刺史,罷幹曜兼侍中,止為左丞相;以戶部侍郎宇文融為黃門侍郎,兵部侍部裴光庭為中書侍郎,並同平章事;蕭嵩兼中書令,遙領河西。
開府王毛仲與龍武將軍葛福順為婚。毛仲為上所信任,言無不從,故北門諸將多附之,進退唯其指使。吏部侍郎齊澣乘間言於上曰:“福順典禁兵,不宜與毛仲為婚。毛仲小人,寵過則生奸;不早為之所,恐成後患。”上悅曰:“知卿忠誠,朕徐思其宜。”澣曰:“君不密則失臣,願陛下密之。”會大理丞麻察坐事左遷興州別駕,澣素與察善,出城餞之,因道禁中諫語;察性輕險,遽奏之。上怒,召澣責之曰:“卿疑朕不密,而以語麻察,詎為密邪?且察素無行,卿豈不知邪?”澣頓首謝。秋,七月,丁巳,下製:“澣、察交構將相,離間君臣,澣可高州良德丞,察可潯州皇化尉。”
八月,癸亥,上以生日宴百官於花萼樓下。左丞相幹曜、右丞相說帥百官上表,請以每歲八月五日為千秋節,布於天下,鹹令宴樂。尋又移社就千秋節。
庚辰,工部尚書張嘉貞薨。嘉貞不營家產,有勸其市田宅者,嘉貞曰:“吾貴為將相,何憂寒餒!若其獲罪,雖有田宅,亦無所用。比見朝士廣占良田,身沒之日,適足為無賴子弟酒色之資,吾不取也。”聞者是之。
辛巳,敕以人間多盜鑄錢,始禁私賣銅鉛錫及以銅為器皿;其采銅鉛錫者,官為市取。
宇文融性精敏,應對辯給,以治財賦得幸於上,始廣置諸使,競為聚斂,由是百官浸失其職而上心益侈,百姓皆怨苦之。為人疏躁多言,好自矜伐,在相位,謂人曰:“使吾居此數月,則海內無事矣。”
信安王禕,以軍功有寵於上,融疾之。禕入朝,融使禦史李寅彈之,泄於所親。禕聞之,先以白上。明日,寅奏果入,上怒,九月,壬子,融坐貶汝州刺史,凡為相百日而罷。是後言財利以取貴仕者,皆祖於融。
冬,十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不盡如鉤。
宇文融旣得罪,國用不足,上複思之,謂裴光庭等曰:“卿等皆言融之惡,朕旣黜之矣,今國用不足,將若之何!卿等何以佐朕?”光庭等懼不能對。會有飛狀告融贓賄事,又貶平樂尉。至嶺外歲餘,司農少卿蔣岑奏融在汴州隱沒官錢巨萬計,製窮治其事,融坐流岩州,道卒。
十一月,辛卯,上行謁橋、定、獻、昭、幹五陵;戊申,還宮;赦天下,百姓今年地稅悉蠲其半。
十二月,辛酉,上幸新豐溫泉;壬申,還宮。
玄宗開元十八年(庚午,公元七三〇年)
春,正月,辛卯,以裴光庭為侍中。
二月,癸酉,初令百官於春月旬休,選勝行樂,自宰相至員外郎,凡十二筵,各賜錢五千緡,上或禦花萼樓邀其歸騎留飲,迭使起舞,盡歡而去。
三月,丁酉,複給京官職田。
夏,四月,丁卯,築西京外郭,九旬而畢。
乙醜,以裴光庭兼吏部尚書。先是,選司注官,惟視其人之能否,或不次超遷,或老於下位,有出身二十餘年不得祿者;又,州縣亦無等級,或自大入小,或初久後遠,皆無定製。光庭始奏用循資格,各以罷官若幹選而集,官高者選少,卑者選多,無問能否,選滿卽注,限年躡級,毋得踰越,非負譴者,皆有升無降;其庸愚沈滯者皆喜,謂之“聖書”,而才俊之士無不怨歎。宋璟爭之不能得。光庭又令流外行署亦過門下省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