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黃忠


    臨湘,太守府。


    孫堅緩步邁進書房,看見孫翊正趴在書案上專注的讀著一卷竹簡,不由讚許的點了點頭。


    孫翊聽到腳步聲,抬頭見是孫堅,忙起身相迎。


    “坐吧……”孫堅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瞟了一眼他手中的竹簡,不由得挑了挑眉,“喲!在看史書啊?”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孫翊笑著應道,一句唐太宗的名言順口而出,心中暗暗感歎穿越就是好,可以堂而皇之的盜用人家的名言而絲毫不用擔心版權問題。


    “說得好!”孫堅慈愛的摸了摸孫翊的頭,感慨道:“為父我是個粗人,這輩子書讀得不多,讀過的除了兵書就是史書了。人呐,可以不懂經意,不解諸子,但是對曆史卻不能不熟稔於胸,那都是老祖宗們的經驗和教訓,讀懂了,才能少走彎路。對了,你讀的是哪一篇啊?”


    “孩兒讀的是班超傳。”


    孫翊說完這話,心裏也是為自己暗暗捏了把汗:班超是漢明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外交家,幼年家貧,靠替官府抄寫文書來維持生計,然而他胸懷大誌,每日伏案揮毫,常輟業投筆而歎息說: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後來他出使西域,對西域諸國恩威並施,鞏固了漢朝在西域的勢力,立下了不朽功勳,投筆從戎的典故便是由他而來。


    而自己這次故意提到班超,便是為了趁機正式向父親提出習武的請求,隻要得到了他的應允,不久後北上討伐董卓時,自己隨軍出征的幾率也就大了很多了。


    然而孫堅聽到他這麽說,隻是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在旁邊坐了下來。


    “那你認為班超此人如何?”


    “孩兒以為,班超誌存高遠、心懷天下,既投筆從戎,允文允武,以三十六騎略定西域,數十年間,揚我大漢天威於塞外,遠近賓服,堪為一時之英豪。”


    這些話都是孫翊事先想好的句子,在這之前就已經在心裏默念了好多遍,對自己的語氣、表情各方麵都已經拿捏得相當到位,即使說不上慷慨激昂但也應該算是抑揚頓挫,在他自己看來,已然是相當完美了。


    不過直到他說完,孫堅卻依舊保持著剛才那一番嚴肅的表情,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隻是懶懶的瞟了他一眼


    “說完了?”


    孫翊一怔,點了點頭。


    “你這孩子!”孫堅用手指了指孫翊,忽然搖頭苦笑道:“到這個時候還跟為父來這些彎彎繞,都說了為父是個粗人,你有什麽話就該直說嘛。”


    “孩兒不明白父親的意思……”


    “不明白?”孫堅劍眉一挑,笑道:“那你以後是不想跟為父一起出征了?”


    “不不不,孩兒願意!”孫翊聞言一驚,慌忙應道。


    孫堅哈哈大笑:“你看你,還跟為父賣關子,現在急了吧?”


    “方才我去校場考驗你大哥的武藝,他已經什麽都對我說了。過去我見慣了太多的殘酷殺戮,不想讓你們也和我有一樣的經曆,所以一開始我還有些不能接受,把他痛罵了一頓,但後來在回來的路上,我靜下心好好想了想,其實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現在天下紛亂,修習武藝確實能讓你們更加適應這個時代……”


    “這麽說,父親您答應啦?”孫翊聽得此言,心中瞬間湧起一陣狂喜,幾乎原地蹦了起來。


    “急什麽?話還沒說完呢!”孫堅一麵把孫翊按回到座位上,一麵繼續說道:“雖說我答應讓你們修習武藝,不過即使武藝練得再好,那也隻是匹夫之勇,不過數十人之敵而已!但身為我孫堅的兒子,不鳴則已,一鳴便要驚人!今後為父出征,你們兄弟三人就都跟在為父身邊,為父會親自教你們兵法韜略,讓你們成為敵萬人之才!”


    孫翊悄悄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如果不是明顯感覺到了疼痛,他還真會以為自己是在做夢!自己費盡心思求大哥教授武藝,又拐彎抹角的搬出投筆從戎這樣的典故,所有的一切不過就是為了今後能跟隨父親出征,他甚至連被父親拒絕後該怎樣死纏爛打都已經想好了,結果沒想到還沒來得及步入正題,父親居然主動就答應了!不得不說這幸福來得實在太過突然、太過夢幻了!


    “父親!不好了,出事了!”


    一個聲音忽然從外麵傳來,須臾,隻見孫策忽然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滿臉焦急。


    “大哥!”孫翊一見孫策,立刻興奮地迎了上去,“這次可真要謝謝你,父親終於答應帶我出征了!”


    “真的?太好啦!哈哈……父親你太偉大了!”孫策聞言也是大喜過望,一時竟然忘了自己還有事情要說。


    孫堅見狀,不由得微微蹙了蹙眉,清咳了兩聲道:“先說正事吧,出什麽事了?”


    這段時間,孫策一有時間就往軍營跑,跟著程普等一幹將領學習了不少營中規矩,此時慌忙斂了笑容,拱了拱手正色道:“回父親,剛剛有快馬來報,攸縣那邊出事兒了。”


    “什麽情況?”孫堅麵色一凜,急忙問道。


    “祖校尉在攸縣市集和人大打出手,不到十合,被人擒了。”


    此話一出,不光是孫堅,就連旁邊的孫翊也是大吃一驚:祖茂可是孫堅帳下和程普、韓當等人齊名的大將,出了名的驍勇善戰,即使放眼整個三國時代,也絕對可以拿得出手,居然在十合內被人擒下!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


    等等!攸縣?孫翊心中忽然一動,想起一個名字來。


    莫非是他?算起來,這個時候此人正當壯年,十合擒祖茂,放眼整個荊襄,大概也就隻有他能做到了!


    “哦?”孫堅也是一臉訝色,“擒他的人是誰?”


    “此人是當地的縣兵司馬,南陽人氏,叫黃忠。”


    果然是他!孫翊心中一陣激動,他隻記得曆史上黃忠最初是劉表帳下的中郎將,曾和劉表侄兒劉磐同守攸縣,卻不曾想現在此人就已經在攸縣統兵了!無論如何,一定要讓父親將他收入麾下!


    孫堅也不由得有些愕然:自他到任長沙太守後,調用的一直都是自己親自募集和訓練出來的嫡係部隊,各縣原有縣兵由於人數較少,所以一概維持原狀,未曾進行統一整編。說起來,這個黃忠作為縣兵司馬,也算是他的部將,沒想到居然敢公然擒拿他派遣到當地的大將,膽子還真是不小!


    “聽說那個黃忠現在把祖司馬押在自己營中,還點名要父親您親自前去,他才肯放人。”孫策見孫堅一臉的訝異,略頓了頓,又接著道。


    “哦?”孫堅眼中閃過一道精光,略一思量,對吩咐孫策道:“叫人準備馬匹幹糧!我明日一早啟程去攸縣,會會這個黃忠!”


    ............................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臨湘城外還彌漫著一片晨霧,便有噠噠的馬蹄聲遠遠地朝南而去。


    這次孫堅本來打算隻帶徐舟一人前去,結果經不住孫策和孫翊死纏爛打,隻得也把他倆帶上,不過孫翊因為年紀太小,沒法獨自騎馬,隻好由孫策帶著他同乘。


    小馬血影已經一歲多了,在孫翊的精心照料下長得膘肥體鍵,撒歡跑起來比孫堅營中最好的軍馬還快,看得孫策直流口水,好幾次央求孫翊把血影讓給他,孫翊當然不買賬。孫策無奈,隻好讓孫翊借他騎兩天過過幹癮,結果未曾想這小馬駒除了孫翊誰都不認,兩天下來把孫策摔得是鼻青臉腫、狼狽不堪,從此徹底斷了對它的念想。


    這次去攸縣,孫策終於如願以償,打算過一把千裏馬的癮,但一開始血影似乎不太習慣兩個人的重量,跑起來顛簸得厲害,氣得孫策哇哇大叫,直罵笨馬、蠢馬,而血影卻似乎能夠聽懂似的,跑得越來越瘋;後來還是連孫翊也顛得受不了了,伏到馬脖子上,悄悄在血影耳邊說了句什麽,然後摸了摸它的脖子,小馬輕嘶一聲,後麵便跑得穩了許多。


    “喂,你剛才都對他說什麽了?怎麽那麽管用?”


    “我跟他說,罵它的家夥是個大笨蛋而已,讓它別往心裏去,哈哈……”


    “好啊,敢罵你大哥!信不信我丟你下馬?”


    “丟吧丟吧,我要是下去了,你自己馬上也得被摔下來……”


    臨湘到攸縣近五百裏,一行人曉行夜宿,走了兩天,終於在第二天傍晚的時候趕到了攸縣。


    攸縣的縣兵隻有兩百多人,但因為縣城太小,所以依然是在城外紮營,孫堅等人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找到黃忠的營寨。


    營寨依山而建,雖然不大,卻布置得十分嚴密,營中一麵“黃”字大旗迎風招展,孫堅眼前一亮,不由得嘖嘖稱讚起來。


    “咚咚咚咚……”


    一陣急促的鼓聲響起,營中忽然傳出震天的喊殺聲傳來,地麵仿佛都在隱隱震動,山旁的樹林中頓時驚起一群飛鳥,在空中盤旋一周後,漸漸消失在遠方。


    “看來在操練啊……”孫堅一笑,揮了揮馬鞭,“走!進去看看!”


    須臾,一行人便來到了營門前,跳下馬來,朝營口走去。


    “來著何人?”營門口的一個伍長見此情形,一聲厲喝,警惕的打量著他們,身後幾個士卒的手早已經按上了腰間的鋼刀。


    “放肆!此乃長沙太守孫大人,還不速速讓路!”徐舟一聲大喝,亮出了手中的印信。


    “原來是太守大人。”伍長拱手行了個禮,卻並不讓路,“黃司馬有令,軍營重地,任何人不得擅入,還請諸位在此稍候,待小人先行通秉。”


    徐舟聞言,正要發作,卻被孫堅伸手擋了回去,微笑著朝那伍長回了一禮:“有勞。”


    伍長轉身入營去了,孫翊見此情形,心中暗暗讚歎:黃忠果然不愧為三國名將,帶兵如此紀律嚴明,頗有周亞夫之風啊!若能有他在麾下聽調,父親征戰在外必能如虎添翼!


    正想間,營中鼓聲和喊殺聲忽然戛然而止,四野瞬間隻餘回音飄蕩。不多時,隻見一位頂盔摜甲的大將疾步從營中走來,方才進去稟報的伍長緊隨其後。


    隻見他四十歲左右,身材魁梧,麵相威嚴,頷下飄著一抹長須,精神抖擻,眨眼間已經來到眾人眼前,朝孫堅拱手施禮:


    “攸縣司馬黃忠,參見太守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