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無當
“將軍救我!”
五花大綁的祖茂被兩個軍士推入大帳,一見到孫堅,如同看到了救星,立刻跪倒在地叩頭不止,抬頭卻見黃忠立於孫堅身後,渾身不由一顫,忙低了頭。
孫翊不禁皺了皺眉,在下邳的時候他曾經見過祖茂,當時的他威風凜凜、意氣風發,頗有大將風範,可眼前的祖茂卻披散著頭發,麵色枯槁、形容狼狽,簡直像一隻喪家之犬,哪裏還有半分大將的樣子。
孫堅瞟了他一眼,冷哼一聲,轉身朝黃忠拱手行禮:“黃司馬,祖茂這廝仗勢欺淩百姓,犯我軍法!如今被黃司馬拿住,便但憑黃司馬發落,孫某絕不姑息!”
黃忠一怔,隨即拱手正色道。
“依軍法,欺淩百姓者,士兵重罰五十軍棍;伍長以上,罪加一等,依法當斬!”
話音一落,祖茂渾身一陣哆嗦,急忙向孫堅望去,但孫堅卻連看都沒看她一眼,便揮了揮手喝道:
“既如此!來人,將這廝拖出去,斬!”
此話一出,孫策和徐舟早吃了一驚,要知道祖茂可是從平定黃巾開始便跟隨孫堅南征北戰的元老宿將,多年來戰功無數,如今卻因為這件事情要被斬首,實在大大出人意料。
孫策拱手求情道:“父親!祖司馬跟隨父親多年,還請父親念在他勞苦功高,從輕發落!”
徐舟也慌忙附和:“主公,公子所言有理。祖校尉雖有過錯,但若因此斬殺大將,恐於軍心不利啊!”
孫翊站在一旁,卻遲遲沒有說話,這個祖茂雖然毛病不少,但確實對孫堅忠心耿耿,曆史上孫堅曾和西涼兵交戰不利,陷入重圍,正是他頭戴孫堅的赤幘,以身作餌引開敵兵大部,孫堅才得以順利突圍。祖茂跟隨父親這麽多年,他的為人,相信父親應該很清楚,所以現在要殺他應該隻是做做樣子,真正目的不過是為了讓黃忠心服而已。
“你們所言我又如何不知?”孫堅歎了口氣,搖頭道:“昔日先祖孫武所以能製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如今我孫堅身為主帥,若用法不明,偏袒部將,將來卻何以討賊?”
孫翊悄悄望了一眼黃忠,隻見他麵色微動,心中一喜,拱手朝孫堅道:“父親,孩兒有一策,卻不知可不可行。”
“且說來聽聽。”孫堅微微蹙眉,點頭道,“不過究竟如何處置,為父也做不得主,還得聽黃司馬發落。”
果然如此!孫翊心中高興,如果自己擺平了這件事,父親必然對自己刮目相看,將來向他進言的分量也就不一樣了。
孫翊點點頭,轉身向黃忠施了一禮,朗聲道:“黃司馬,祖茂欺淩百姓,其罪當誅。不過家父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還請黃司馬法外施恩,先將祖茂責打五十軍棍,然後割發代首,懸於營門,以示懲戒,待他日後戴罪立功,可否?”
“割發代首?”黃忠看著眼前這個不足五尺的孩童侃侃而言,心中大奇,眼中不禁流露出讚許之色。其實他之所以擒拿祖茂,一來是為民解憂,二來是整肅軍紀,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想看看威名遠播的長沙孫太守到底是何等人物。如今見孫堅不徇私情,也算給足了自己麵子,自然也就不好再糾纏下去。
“既然如此,便依少公子所言吧!”黃忠捋了捋頷下長須,微微頷首道。
“還不快謝過黃司馬不殺之恩!”孫堅聞言,朝祖茂喝道,祖茂如蒙大赦,連連叩首。
孫翊見此事已了,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氣,朝孫堅拱了拱手道:“父親,黃司馬帶兵有方,且剛直嚴明,實乃不可多得的良將,如今卻屈居攸縣司馬,實在是大材小用了,何不讓黃司馬隨您帳下聽調?”
黃忠乃是三國第一流的大將,眼下名義上又是孫堅的下屬,如果這個時候都不趁熱打鐵將他籠絡過來,那可就真是太對不住自己腦子裏的那些曆史知識了!
“我也正有此意,卻不知黃司馬可願屈就?”孫堅微微一笑,又向黃忠施了一禮。
黃忠鏗然拱手,聲如洪鍾:“黃忠一介匹夫,能得孫太守如此厚愛,敢不從命!”
...............................
三日後,黃忠隨孫堅等返回臨湘,任奮威校尉。
這幾日孫堅每日與黃忠計議軍事,相談甚歡,由於在攸縣見識了黃忠部下縣兵的實力,他下令從長沙十五縣的縣兵中簡選精銳,自成一軍,由黃忠統領進行整編訓練。
選拔足足進行了一個月,黃忠親自把關,最後從長沙的三千郡縣兵中挑選出了五百精銳。簡單的進行整編融合後,黃忠便向孫堅請命,要帶著這五百人外出訓練。用他的話說,營寨裏練出來的兵都是羊,而他需要的是一支如狼似虎的精銳,所以必須到外麵去,經受真正的磨練。
“漢升帶兵之法,果然與眾不同。”孫堅聽了黃忠的一番話,連連讚歎:“隻是不知道你打算帶他們去哪裏曆練?”
“但凡是長沙境內,深山大川、荒野河澤,末將都打算帶他們走上一遭,條件越是惡劣的地方,就越是訓練的好去處。”
“那需要多少時日呢?”
黃忠略一思量,伸出幾個指頭比劃了一下:“三個月,三個月後,末將會讓主公看到一支真正的鐵血精銳!”
“那好!”孫堅欣慰的一笑,“我明日便讓糧官為你準備三個月的幹糧,你準備好之後隨時可以出發。”
不料黃忠卻擺了擺手,神秘的笑了:“主公,末將隻需一月的幹糧。”
孫堅一臉疑惑的望了望他,但隨即卻恍然大悟:“漢升莫非想讓他們接觸實戰?”
“主公明鑒。”黃忠以手撫須,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長沙一境,區星之亂雖平,但據末將所知,各處大小賊寨尚有數十處。末將此次帶兵出去,一來是為訓練,二來則是打算以戰養戰,靠這支新軍為主公蕩平這些匪巢,還長沙一個朗朗乾坤!”
“好!漢升有此大誌,長沙賊患何愁不平?”孫堅聽得此言,精神一振,擊掌讚歎道,“來日我親自與你餞行”
秋風颯颯,湘水悠悠,黃忠帶著五百精銳在臨湘城南舉行了誓師出征,新兵們個個如龍似虎,喊聲如雷,氣衝霄漢!
孫堅親自率領眾將為黃忠把酒餞行,並為他所部新軍命名。
“無當軍……望者披靡,所向無當!”黃忠微微眯起眼睛,細細咀嚼著這幾個字,拱手鏗然道:“果然是好名字!末將謝主公賜名!”
孫堅瞟了一眼身旁的孫翊,二人相視一笑。
“有漢升為帥,孫堅相信此軍定不負此名!”
餞行畢,黃忠引兵去了,當五百無當軍逐漸消失在地平線的時候,孫堅才帶著眾人回城。
“主公,這黃漢升跟隨主公不過月餘,為何主公會對其如此看重啊?”朱治有些不解的問道。
孫堅看了看他,笑道:“這個黃漢升非但武藝超群,而且深通兵法。他極重規矩,卻又不拘泥於規矩,這一個多月我與他多次促膝長談,此人是個將才,將來必是我軍棟梁。”
孫翊在一旁聽得這話,不禁暗暗讚歎父親的識人之明:曆史上的黃忠,效命於劉備的時候,曾經一戰斬殺曹軍征西將軍夏侯淵,名動天下。卻不知如今在父親手下,將來又會做出怎樣的一番功績。
不過,照時間來算,現在董卓應該已經入京了,不久之後各地諸侯便會群起而討之,父親也會在那個時候舉兵響應。
想到這裏,孫翊不禁抬頭遠遠地望了望北方的天空,眼中閃過一絲迷惘。
他曾經聽說過蝴蝶效應,一隻小小的蝴蝶輕輕扇動翅膀,可以在千裏之外引起一陣巨大的風暴。
那曆史呢?是不是也是如此?
黃忠已經歸入父親麾下,這是否就是自己這隻蝴蝶帶來的微弱效應?
孫翊忽然覺得輕鬆了很多,一直以來,自己似乎都有些太過杞人憂天了,說不定從自己降生到這世上的那一刻起,父親和大哥的命運就已經被改寫了。
畢竟,創造曆史的,始終還是人啊……
............................
孫堅經常都很忙,除了批閱公文、處理訴訟,其餘的時間大半都花在了軍營裏,每次他總會把三個兒子帶在身邊,孫策和孫翊自然是興奮得不得了,惟獨孫權卻對行軍打仗之事不怎麽感興趣,寧願窩在書房裏看書,孫堅見狀也不勉強他,隻得隨他去了。
軍營裏韓當、祖茂等一幹武將過去經常陪著孫策練武,幾乎是看著他長大,整天忙完了手頭的軍務便喜歡帶著他過兩招耍子,摔跤、角力,玩得不亦樂乎,但隨著孫策一天天長大,體格和武技突飛猛進,眾將在他手裏連吃了幾次虧後,都怕長此以往有損自己的威信,所以見了他都遠遠的躲著。
孫翊本打算在軍營裏多向他們討教討教武技,結果和孫策在一起,往往在大營裏轉悠半天都看不到一個武將,後來也就慢慢學乖了,瞅準機會便拋下孫策自己偷偷一個人跑去找他們。但往往找到之後還沒過幾招,孫策便已經一臉殺氣的出現在了麵前,嚇得人家立馬溜號。
即便如此,孫翊的武技也還是有了不小的進步,在孫策的幫助下還慢慢學會了騎馬,每天騎著血影在營外的空地上往來飛馳,引得一群士兵隔著營寨圍觀叫好。
“將軍救我!”
五花大綁的祖茂被兩個軍士推入大帳,一見到孫堅,如同看到了救星,立刻跪倒在地叩頭不止,抬頭卻見黃忠立於孫堅身後,渾身不由一顫,忙低了頭。
孫翊不禁皺了皺眉,在下邳的時候他曾經見過祖茂,當時的他威風凜凜、意氣風發,頗有大將風範,可眼前的祖茂卻披散著頭發,麵色枯槁、形容狼狽,簡直像一隻喪家之犬,哪裏還有半分大將的樣子。
孫堅瞟了他一眼,冷哼一聲,轉身朝黃忠拱手行禮:“黃司馬,祖茂這廝仗勢欺淩百姓,犯我軍法!如今被黃司馬拿住,便但憑黃司馬發落,孫某絕不姑息!”
黃忠一怔,隨即拱手正色道。
“依軍法,欺淩百姓者,士兵重罰五十軍棍;伍長以上,罪加一等,依法當斬!”
話音一落,祖茂渾身一陣哆嗦,急忙向孫堅望去,但孫堅卻連看都沒看她一眼,便揮了揮手喝道:
“既如此!來人,將這廝拖出去,斬!”
此話一出,孫策和徐舟早吃了一驚,要知道祖茂可是從平定黃巾開始便跟隨孫堅南征北戰的元老宿將,多年來戰功無數,如今卻因為這件事情要被斬首,實在大大出人意料。
孫策拱手求情道:“父親!祖司馬跟隨父親多年,還請父親念在他勞苦功高,從輕發落!”
徐舟也慌忙附和:“主公,公子所言有理。祖校尉雖有過錯,但若因此斬殺大將,恐於軍心不利啊!”
孫翊站在一旁,卻遲遲沒有說話,這個祖茂雖然毛病不少,但確實對孫堅忠心耿耿,曆史上孫堅曾和西涼兵交戰不利,陷入重圍,正是他頭戴孫堅的赤幘,以身作餌引開敵兵大部,孫堅才得以順利突圍。祖茂跟隨父親這麽多年,他的為人,相信父親應該很清楚,所以現在要殺他應該隻是做做樣子,真正目的不過是為了讓黃忠心服而已。
“你們所言我又如何不知?”孫堅歎了口氣,搖頭道:“昔日先祖孫武所以能製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如今我孫堅身為主帥,若用法不明,偏袒部將,將來卻何以討賊?”
孫翊悄悄望了一眼黃忠,隻見他麵色微動,心中一喜,拱手朝孫堅道:“父親,孩兒有一策,卻不知可不可行。”
“且說來聽聽。”孫堅微微蹙眉,點頭道,“不過究竟如何處置,為父也做不得主,還得聽黃司馬發落。”
果然如此!孫翊心中高興,如果自己擺平了這件事,父親必然對自己刮目相看,將來向他進言的分量也就不一樣了。
孫翊點點頭,轉身向黃忠施了一禮,朗聲道:“黃司馬,祖茂欺淩百姓,其罪當誅。不過家父眼下正是用人之際,還請黃司馬法外施恩,先將祖茂責打五十軍棍,然後割發代首,懸於營門,以示懲戒,待他日後戴罪立功,可否?”
“割發代首?”黃忠看著眼前這個不足五尺的孩童侃侃而言,心中大奇,眼中不禁流露出讚許之色。其實他之所以擒拿祖茂,一來是為民解憂,二來是整肅軍紀,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想看看威名遠播的長沙孫太守到底是何等人物。如今見孫堅不徇私情,也算給足了自己麵子,自然也就不好再糾纏下去。
“既然如此,便依少公子所言吧!”黃忠捋了捋頷下長須,微微頷首道。
“還不快謝過黃司馬不殺之恩!”孫堅聞言,朝祖茂喝道,祖茂如蒙大赦,連連叩首。
孫翊見此事已了,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氣,朝孫堅拱了拱手道:“父親,黃司馬帶兵有方,且剛直嚴明,實乃不可多得的良將,如今卻屈居攸縣司馬,實在是大材小用了,何不讓黃司馬隨您帳下聽調?”
黃忠乃是三國第一流的大將,眼下名義上又是孫堅的下屬,如果這個時候都不趁熱打鐵將他籠絡過來,那可就真是太對不住自己腦子裏的那些曆史知識了!
“我也正有此意,卻不知黃司馬可願屈就?”孫堅微微一笑,又向黃忠施了一禮。
黃忠鏗然拱手,聲如洪鍾:“黃忠一介匹夫,能得孫太守如此厚愛,敢不從命!”
...............................
三日後,黃忠隨孫堅等返回臨湘,任奮威校尉。
這幾日孫堅每日與黃忠計議軍事,相談甚歡,由於在攸縣見識了黃忠部下縣兵的實力,他下令從長沙十五縣的縣兵中簡選精銳,自成一軍,由黃忠統領進行整編訓練。
選拔足足進行了一個月,黃忠親自把關,最後從長沙的三千郡縣兵中挑選出了五百精銳。簡單的進行整編融合後,黃忠便向孫堅請命,要帶著這五百人外出訓練。用他的話說,營寨裏練出來的兵都是羊,而他需要的是一支如狼似虎的精銳,所以必須到外麵去,經受真正的磨練。
“漢升帶兵之法,果然與眾不同。”孫堅聽了黃忠的一番話,連連讚歎:“隻是不知道你打算帶他們去哪裏曆練?”
“但凡是長沙境內,深山大川、荒野河澤,末將都打算帶他們走上一遭,條件越是惡劣的地方,就越是訓練的好去處。”
“那需要多少時日呢?”
黃忠略一思量,伸出幾個指頭比劃了一下:“三個月,三個月後,末將會讓主公看到一支真正的鐵血精銳!”
“那好!”孫堅欣慰的一笑,“我明日便讓糧官為你準備三個月的幹糧,你準備好之後隨時可以出發。”
不料黃忠卻擺了擺手,神秘的笑了:“主公,末將隻需一月的幹糧。”
孫堅一臉疑惑的望了望他,但隨即卻恍然大悟:“漢升莫非想讓他們接觸實戰?”
“主公明鑒。”黃忠以手撫須,眼中閃過一絲精光,“長沙一境,區星之亂雖平,但據末將所知,各處大小賊寨尚有數十處。末將此次帶兵出去,一來是為訓練,二來則是打算以戰養戰,靠這支新軍為主公蕩平這些匪巢,還長沙一個朗朗乾坤!”
“好!漢升有此大誌,長沙賊患何愁不平?”孫堅聽得此言,精神一振,擊掌讚歎道,“來日我親自與你餞行”
秋風颯颯,湘水悠悠,黃忠帶著五百精銳在臨湘城南舉行了誓師出征,新兵們個個如龍似虎,喊聲如雷,氣衝霄漢!
孫堅親自率領眾將為黃忠把酒餞行,並為他所部新軍命名。
“無當軍……望者披靡,所向無當!”黃忠微微眯起眼睛,細細咀嚼著這幾個字,拱手鏗然道:“果然是好名字!末將謝主公賜名!”
孫堅瞟了一眼身旁的孫翊,二人相視一笑。
“有漢升為帥,孫堅相信此軍定不負此名!”
餞行畢,黃忠引兵去了,當五百無當軍逐漸消失在地平線的時候,孫堅才帶著眾人回城。
“主公,這黃漢升跟隨主公不過月餘,為何主公會對其如此看重啊?”朱治有些不解的問道。
孫堅看了看他,笑道:“這個黃漢升非但武藝超群,而且深通兵法。他極重規矩,卻又不拘泥於規矩,這一個多月我與他多次促膝長談,此人是個將才,將來必是我軍棟梁。”
孫翊在一旁聽得這話,不禁暗暗讚歎父親的識人之明:曆史上的黃忠,效命於劉備的時候,曾經一戰斬殺曹軍征西將軍夏侯淵,名動天下。卻不知如今在父親手下,將來又會做出怎樣的一番功績。
不過,照時間來算,現在董卓應該已經入京了,不久之後各地諸侯便會群起而討之,父親也會在那個時候舉兵響應。
想到這裏,孫翊不禁抬頭遠遠地望了望北方的天空,眼中閃過一絲迷惘。
他曾經聽說過蝴蝶效應,一隻小小的蝴蝶輕輕扇動翅膀,可以在千裏之外引起一陣巨大的風暴。
那曆史呢?是不是也是如此?
黃忠已經歸入父親麾下,這是否就是自己這隻蝴蝶帶來的微弱效應?
孫翊忽然覺得輕鬆了很多,一直以來,自己似乎都有些太過杞人憂天了,說不定從自己降生到這世上的那一刻起,父親和大哥的命運就已經被改寫了。
畢竟,創造曆史的,始終還是人啊……
............................
孫堅經常都很忙,除了批閱公文、處理訴訟,其餘的時間大半都花在了軍營裏,每次他總會把三個兒子帶在身邊,孫策和孫翊自然是興奮得不得了,惟獨孫權卻對行軍打仗之事不怎麽感興趣,寧願窩在書房裏看書,孫堅見狀也不勉強他,隻得隨他去了。
軍營裏韓當、祖茂等一幹武將過去經常陪著孫策練武,幾乎是看著他長大,整天忙完了手頭的軍務便喜歡帶著他過兩招耍子,摔跤、角力,玩得不亦樂乎,但隨著孫策一天天長大,體格和武技突飛猛進,眾將在他手裏連吃了幾次虧後,都怕長此以往有損自己的威信,所以見了他都遠遠的躲著。
孫翊本打算在軍營裏多向他們討教討教武技,結果和孫策在一起,往往在大營裏轉悠半天都看不到一個武將,後來也就慢慢學乖了,瞅準機會便拋下孫策自己偷偷一個人跑去找他們。但往往找到之後還沒過幾招,孫策便已經一臉殺氣的出現在了麵前,嚇得人家立馬溜號。
即便如此,孫翊的武技也還是有了不小的進步,在孫策的幫助下還慢慢學會了騎馬,每天騎著血影在營外的空地上往來飛馳,引得一群士兵隔著營寨圍觀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