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驚覺


    黃昏時分,孫堅率領長沙兵大部入駐武關。


    少習一戰,西涼騎督華雄所部幾乎全軍覆沒,隻有軍侯高順率數十騎拚死殺出重圍,然而祖茂率騎兵緊追不舍,高順一路奔回武關,眼見身後追兵大至,也不及收攏守關人馬,隻得倉皇率殘軍山投潼關而去,守關的五百兵馬群龍無首,盡皆歸降。


    孫策因為斬將立功,被正式提拔為軍侯,隨在程普帳下聽命。


    “說吧,你想要什麽獎勵?”孫堅笑眯眯的摸了摸孫翊的頭,這次伏擊戰能夠成功,實在是多虧了他設計的佯退妙計,否則估計華雄也沒那麽容易上當。


    “孩兒想請父親答應我兩件事。”孫翊歪著頭想了想,認真的說道。


    “行,你說!”孫堅爽朗的一笑。


    “第一件事,請父親下令厚葬華雄;第二件事,請父親把那五百西涼降兵放回去吧。”


    孫堅聞言,眸子裏泛起一絲疑惑,鎖了鎖眉對孫翊問道:“可以告訴我為什麽要讓我這麽做嗎?”


    “孩兒聽大哥說了他與華雄那一戰,若不是他以身作餌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恐怕敵軍殘部很難突出重圍。此人雖與我們為敵,卻算得上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將,所以孩兒覺得應該以禮將他厚葬。另外,那五百西涼兵雖然歸降,但家小皆在西涼,其心難服,若是留在營中,日後必然生變,還不如放他們回去,一則絕了後患,二則也可以在西涼人麵前顯示父親的寬厚仁義,日後可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孫翊滔滔不絕的說著,自從他打定主意要讓父親注意到自己的能力後,就再也沒有絲毫故意藏拙的打算,畢竟時間越來越緊了,若真到了關鍵的時刻,父親越是信任自己,便越能為自己改變曆史多一份助力。


    孫堅聽他這樣說著,臉上的表情不斷變換著,先是一怔,隨後變成了訝異,最後又漸漸換上了欣慰的笑意,伸手溫柔的摸了摸孫翊的頭。


    “看來我的翊兒真是長大了呢,也罷,就照你說的辦吧!”


    “多謝父親!”孫翊興奮得眼中放光,幾乎跳了起來。


    ..................................


    兩日後,函穀關。


    蒼山如海,朝陽如血。


    隆隆的馬蹄聲打破了大地的平靜,數十騎西涼軍從遠方飛奔而來,帶起一路塵土。


    這一隊騎兵似乎剛剛經曆了一場惡戰,個個衣甲不整、狼狽不堪,身上到處都凝結著黑色的血汙,一路的策馬狂奔顯然已經耗盡了他們的體力,到達函穀關下時,幾乎每個人都已經氣喘如牛。


    “你們是哪裏的人馬?何故到此?”關上的守備兵士見狀,慌忙大聲問道。


    關外那對騎兵中,領頭的將領遠遠拱了拱手,上氣不接下氣的大聲應道:“某乃武關華雄都督帳下軍侯高順,隻因長沙孫堅引兵攻打關隘甚急,都督特讓我等星夜前來求援!”


    “既是華都督派你前來,可有憑證?”一個體型臃腫的西涼將領排眾而前,一手按在城磚上,一手指著關下那人大聲問道。


    “有都督書信為憑!”那人朗聲應道,一麵從懷中掏出一封帛書,一麵取下鞍前弓箭,將帛書綁於箭上,“嗖”的一聲射上關城。


    西涼將領的目光在帛書上掃了一周,最後落在末尾處那個鮮紅的大印上。


    “果然武關萬急!”他的目光猛地一縮,慌忙收起帛書,朝關上的士兵們命令道:“快!開門!放他們進來!”


    沉重的城門吱吱響著,緩緩開啟,數十騎像一陣風飛進了函穀關。


    沒有人注意到,就在穿過關城的那一瞬,衝在最前麵的那個騎兵將領,臉上閃過了一絲難以覺察的微笑……


    ......................


    “父親!你看,白旗!”離函穀關不遠的一處密林裏,孫策忽然一臉興奮的指著遠處的關城叫道。


    孫堅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函穀關上有一麵白旗在緩緩搖動,不由得一陣激動——那是順利拿下關隘的信號!


    前日拿下武關後,稍事休整,孫堅便親自率領兩千多騎兵星夜兼程,人銜枚、馬裹蹄,花了兩天時間,終於在昨夜趕到了函穀關外,悄悄隱藏在關外的小密林中,然後靜靜守了一宿,天一亮便讓徐舟帶著數十名身手了得的親衛前去詐關,沒想到一切都進行得如此順利。


    “進關!”


    孫堅一聲令下,兩千餘精騎呼嘯著從密林中馳出,在鋪天蓋地的黃塵中向函穀關奔去。


    ........................


    “主公!”徐舟滿臉意氣風發,見到孫堅等人到來,大步迎了上來:“徐舟幸不辱命,這次還抓住了一條大魚!”


    “哦?”孫堅揚了揚眉,顯然有些意外。


    “帶上來!”徐舟一揮手,一名披頭散發的男子被兩名親衛押解著,踉踉蹌蹌的來到了眾人麵前。


    徐舟瞟了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得色,朝孫堅稟道:“主公請看,此人乃是董卓帳下中郎將,胡軫!”


    胡軫?!一旁的孫翊聽到這個名字,腦海中似乎平空炸響了一個霹靂。


    他不禁抬起頭仔細朝那人看了看,隻見他低垂著腦袋,緊咬嘴唇一語不發,一雙眼睛此刻顯得有些失神。


    真的假的?!這人就是胡軫?!


    在董卓集團裏,胡軫可是和徐榮、牛輔等人一個級別的高級將領,是董卓帳下五大中郎將之一,就連後來禍亂京師而臭名遠揚的李傕、郭汜這個時候的地位也都還沒他高!


    如果真的是他,徐大哥這次還真是撈到了一條大魚!


    “對了主公,這次除了抓到胡軫外,函穀關的降兵也多得超出了預想……”徐舟說著,輕輕吸了口氣,平緩了一下變得有些激動的情緒,才伸出幾根指頭比劃了一下,“足足有三千步卒,還有一千騎兵。”


    這次不光是孫堅,幾乎所有人都驚訝的瞪大了眼睛,而孫翊更是差點叫出聲來。


    三千步卒,一千騎兵!那豈不足足有四千兵馬?


    按照大家之前的估計,函穀關的人馬最多應該不超過兩千才對!所以父親這次奔襲函穀關才隻帶了兩千多騎兵,沒想到預想和實際居然相差了整整一倍!


    還好計劃進行得順利,徐舟等人擒賊先擒王,後麵的大隊人馬迅速進關控製住了局麵,否則稍有閃失,隻怕後果不堪設想!


    一陣涼意忽然從孫翊的後背竄起,讓他猛地打了個寒戰。


    之前華雄出現在武關,就已經讓他大吃一驚,如今作為董卓心腹大將的胡軫又出現在函穀關,而且兩處位於後方的關隘居然都設置了重兵,實在是說不通!


    經過武關一戰,孫翊確信,董卓並不知道孫堅會率軍從武關進行突破,所以那裏的守軍才會毫無防備,而如今徐舟輕而易舉就拿下了函穀關,似乎也說明了這一點。那到底為什麽這兩處關隘還會設置重兵,還特意安排了他的親信大將守關呢?


    難道說……


    一個大膽的念頭忽然在孫翊的腦海中一閃而過!


    如果是那樣的話,一切都說得通了!


    為什麽華雄會守在武關?為什麽胡軫會守在函穀關?為什麽高順兵敗之後會朝潼關而去?


    因為董卓根本就不在虎牢關!而是早已經西遷到了長安!


    武關和函穀關都是長安門戶,所以董卓才會在這兩處布置重兵和猛將!如果自己的猜測沒錯的話,虎牢關所謂的十餘萬大軍恐怕隻是董卓虛張聲勢而已,真正駐紮在那裏的隻是徐榮部而已,所以麵對一盤散沙的關東諸侯,他也是隻守不攻!而真正的西涼軍的主力目前應該就在長安和潼關一帶!所以高順兵敗後才會朝那個方向而去!


    雖然不知道董卓使用了什麽辦法騙過了關東諸侯的耳目,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事實真的有極大的可能如自己所想!


    孫翊的額頭滲出了細密的汗珠,而心裏卻冷得像是跌進了冰窖:如果董卓知道武關和函穀關失陷的消息,不出三日,西涼軍主力必然傾巢而出!到時候麵對數萬鐵騎,這邊的區區幾千長沙兵隻怕瞬間便會被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事不宜遲!不管自己的猜測是否準確,都必須馬上告訴父親!否則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