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太守府。


    大廳中,關羽、張飛、陳到、簡雍、孫乾等文武齊聚一堂,分為兩列,肅立堂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主位上的劉備。


    劉備目光平和,朝他們微笑著擺了擺手:“諸位,都入座吧。”


    眾人齊齊拱手:“謝主公!”


    “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商。”


    劉備從身前的案幾上拿起一卷竹簡,遞到一個親衛的手中,親衛則將他傳給了坐在左首第一位的關羽。


    “這卷書信是劉景升剛剛派人送來的,具言孫翊起兵攻打會稽王朗,王朗求救於荊州,他欲效法孫臏圍魏救趙之計,出兵豫章,所以特修書至此,想讓我們配合他奪取豫章,事成之後,所得土地兩家平分。諸位以為如何?”


    關羽接過竹簡看畢,又遞給旁邊的簡雍,對劉備道:“兄長,我軍自奪占江夏以來,除了甘寧、丁奉叛變一事,與孫氏並無大的衝突。如今孫翊帳下文武齊備,羽翼已豐,平定會稽不過是時間問題,此時與他挑起戰端,恐怕不妥。”


    “雲長隻知其一,卻不知其二啊。”此時,簡雍也看完了書信,又將它遞給下一個人,隨即對關羽道:“誠如雲長所說,孫翊平定會稽隻是時間問題了,然而等到孫氏盡有江東六郡之後,下一步,必然是為父報仇,興兵荊州!江夏乃荊州門戶,如此一來,便首當其衝,我們與孫氏的衝突也將不可避免!”


    劉備微微頷首道:“所以,憲和(簡雍表字)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出兵豫章?”


    簡雍點了點頭:“主公困守江夏一郡之地已經數年,兵不過兩萬,將不過數員,此非長遠之計。當務之急,便是擴充實力!豫章乃是江東大郡,人口繁盛,主公若是得到了半個豫章,便相當於多了一郡之地!即便是提早與孫氏開戰,也是值得的。”


    孫乾卻高聲道道:“憲和難道看不出來,這是劉表的調虎離山之計嗎?他以半個豫章郡為餌,想誘使主公發兵東進,他卻趁虛奪取江夏!到時候,主公孤軍懸於外,前有孫氏,後有劉表,進退不得,如之奈何?”


    簡雍正欲答話,張飛已經高聲嚷了起來:“怕他作甚!大哥隻管放心率軍前去,俺自率本部五千精兵鎮守江夏,劉表若是敢背後下手,俺管教他有來無回!”


    陳到也道:“主公,末將已經探聽清楚,豫章境內,隻有韓當所部不到一萬人馬,若是有劉表吸引韓當主力,我們奪取豫章,出兵萬人就已經綽綽有餘了,江夏尚可留下一萬精兵駐守,應該無虞。”


    孫乾急切道:“主公不可啊!劉表坐擁五郡之地,帶甲十萬,之所以忌憚主公,全因江夏尚有精兵兩萬,主公坐鎮之下,尚有能力與之抗衡!若主公率精兵猛將出師豫章,劉表盡起大軍順流來攻,實力懸殊之下,恐怕江夏危在旦夕啊!”


    簡雍反駁道:“不然!就算劉表起兵來攻,隻要主公能在他奪取江夏之前拿下豫章就不會再有任何問題!到那個時候,孫翊應該也已經平定了會稽,麵對這個比我們更大的威脅,劉表不得不尋求與我們合作,否則連他也自身難保!”


    劉備聞言,沉吟了片刻,對關羽道:“雲長,我若與你精兵萬人鎮守江夏,劉表傾力來攻,以你之見能堅守多久?”


    關羽以手撫須,狹長的丹鳳眼微微眯起,略一思量,凝聲道:“兩月之內,可保江夏不失。”


    “兩個月……足夠了!”


    劉備沉思了片刻,猛的攥緊了拳頭,目光也變得堅決起來。


    孫乾所說的風險,他當然能夠看到,而且看得更加清楚,但正如蒯越所料,在豫章這塊肥肉麵前,急切希望壯大力量的他卻徹底喪失了抵抗力,明知有風險,也不惜冒險一搏!


    隻見劉備正襟危坐,威嚴的環視了一圈堂上眾人,朗聲道:“出兵豫章雖然頗有風險,但並存的利益也相當大,若是錯失了這個機會,隻怕在與孫氏開戰之前,我們就再也沒有辦法擴充實力了。所以,我決定答應劉表,共同出兵豫章!”


    “此次出兵,勢在必得,我當親率一萬精兵前往!雲長留鎮江夏,公佑(孫乾表字)輔之,務必密切注意劉表動向,兩月之內江夏不容有失!翼德、叔至、憲和隨我出征,發兵豫章!”


    話音剛落,眾人齊齊拱手。


    “喏!”


    .........................


    襄陽以西二十裏,隆中。


    “士元兄,你可又輸了!”


    山間一處涼亭內,一名形容俊朗的青年男子灑然一笑,右手輕搖羽扇,左手將一枚棋子輕輕點到麵前的棋盤上。


    “咦?”龐統睜大了眼睛看著棋盤,一臉的不可思議,隨即懊喪的拍了拍腦門,搖頭歎息道:“唉!失算啊!實在是失算!原本以為這局棋贏定了,不想卻漏看了這一步!”


    說著,他拿起旁邊的酒葫蘆,苦笑道:“願賭服輸,我認罰就是!”


    “咕嘟!咕嘟!”


    說完,龐統一仰頭,猛的連喝了好幾口酒,方才放下酒葫蘆,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酒漬。


    對麵的青年男子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徐庶提到的諸葛亮。離開宜城後,龐統先後數次到隆中相訪,都铩羽而歸,直到第五次去方才如願得見,一番促膝長談之後,二人都對彼此的學識欽佩不已,龐統索性一連數日留在諸葛亮的莊上,日則遊山玩水、訪友弈棋,夜則剪燭論道、同榻而眠。


    諸葛亮見他連喝幾口,笑道:“士元兄,照你這喝法,估計不等今年的桂花開出來,我這莊上剩下的兩壇桂花酒就都得入了兄台的肚子了!”


    “瞧你心疼得!”龐統白了他一眼,帶著三分醉意笑道:“不就是兩壇酒嘛?來日等到你我一展所學,輔佐明主成就大業之時,什麽樣的酒沒有?到時候我把天下的好酒都備上個十壇八壇,咱倆再一起喝個痛快,不醉不歸!”


    諸葛亮聞言,眸子裏微微有光芒閃動,凝視著龐統笑道:“不知以士元兄之見,方今天下,誰人可稱明主?”


    龐統聞言,起身指向遠方,朗聲道:“放眼天下,十餘年間群雄並起,而今尚存者,屈指可數!河北袁紹,雖是名門之後,又有四州之地,卻好謀無斷、色厲膽薄,難成大事;西涼馬騰、韓遂諸人,各擁部曲,俱懷二心,十餘部連年自相攻伐,可謂鼠目寸光,一旦北方一統,便成塚中枯骨;漢中張魯、南陽張繡,九江呂布,皆困守一郡之地,不圖進取,數年之內必為人所並;荊州劉景升、益州劉季玉,雖有地方千裏、精兵十萬,卻是守成之主,若有能臣輔佐,可割據一方,卻終難成千秋之業!”


    諸葛亮聽他如此說罷,不禁撫掌大笑,也起身望著遠處的山巒道:“如此說來,天下之大,竟無一人入得士元兄法眼?”


    龐統笑著搖了搖頭,淡淡道:“孔明可知,當年諸侯討董之時,董賊火燒洛陽,諸侯聯軍數十萬屯於酸棗,卻俱懷二心,畏敵不前。彼時唯有兩部人馬,雖將寡兵微,卻依舊孤軍向前,而後,諸侯聯軍方才跟隨這兩部人馬陸續進入洛陽。”


    諸葛亮神色微動,嘴角勾起了一絲笑意。


    “士元兄所指,莫非曹劉乎?”


    “然也!”


    龐統欣然頷首,又道:“曹操已據有兗、豫、徐三州之地,雖弱於袁紹,卻腹有良謀,知人善任,文武協力,三軍用命,來日必破袁紹!不過,此人雖然堪稱明主,但帳下謀臣已有荀彧、郭嘉、程昱等輩,我若往投,雖可見用,但卻不得盡展平生之誌。”


    諸葛亮會意一笑:“這麽說,士元兄也是中意於劉江夏了。”


    龐統的眼中精光一閃,欣然道:“劉江夏乃漢室之胄,素懷忠義,禮賢下士,今已有江夏為根基,更兼關、張萬人之敵為其羽翼,已經有了爭衡天下的資本,倘有人為其指明前路,風雲際會,便會化為九天之龍!”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輕聲道:“士元兄所言甚是!不過,以亮觀之,方今天下還有一人,或許也可稱明主!”


    龐統一怔,隨即搖頭笑道:“莫非你也和元直一樣,看好孫家那個娃娃?”


    諸葛亮輕搖羽扇,淺笑道:“孫叔弼年方六歲便隨父出征,十一歲大破水賊鄭寶,十三歲就繼承了父兄基業,其後敗袁術、收豫章、征會稽,頗有決斷!如今他年方十五,便已成為揚州刺史,坐擁一州之地,古往今來,士元兄可曾見過有如此人物?”


    龐統卻頗為不屑的搖了搖頭:“孫翊不過籍父之名、承兄之業,雖有一班文臣武將相輔,卻終究年幼,軍政大事皆由周瑜、張昭決斷,非他之能!”


    諸葛亮聞言大笑,朗聲道:“既如此,你我且拭目以待!數年之內,必見分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