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畔,王、嚴聯軍大寨。


    寨門旁的瞭望塔上,一名聯軍哨兵警惕的注視著遠方,忽然,他的神情一動,慌忙手搭涼棚極目遠眺。


    映入眼簾的是一支將近百人的隊伍,沒有任何旗號,所有人皆是尋常百姓打扮,所持兵器也是參差不齊,甚至還有人扛著鋤頭、釘耙,此時正護衛著十餘輛大車緩緩朝大寨而來。


    哨兵轉頭和旁邊瞭望塔上的哨兵對視了一眼,顯然對方也注意到了那支奇怪的隊伍,不過兩人都心照不宣的一笑,絲毫沒有吹號警戒的意思。


    十幾天的時間裏,已經陸續有五六支百姓隊伍來到寨中獻糧了,所有的糧草都是這些百姓從對岸的敵軍手中奪過來的,如今再次見到這種情況,他們早已經不再奇怪了。


    不多時,車隊便來到了寨門前,果然每輛大車上都裝滿了糧草。


    隊伍最前方的一名中年男子朝後招了招手,車隊緩緩停在了寨門口。


    男子整了整衣襟,來到寨門前,恭恭敬敬的對守衛寨門的聯軍軍侯拱手道:“小人沈平,率鄉勇劫得孫翊賊兵糧草十三車,特來寨中獻糧,煩請軍爺通報一聲。”


    “你們在此稍等。”軍侯一麵應聲,一麵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隨後轉頭對一名士兵道:“速速前去稟報!”


    “喏!”


    士兵鏗然拱手,疾步去了。


    不多時,在一名麵色黝黑、胡子拉碴的聯軍校尉的帶領下,一大隊聯軍士兵來到了寨門口。


    “俺是王太守麾下校尉朱四,你們是前來送糧的?”


    聯軍校尉打量著沈平,甕聲甕氣的問道。


    “稟朱校尉,小人率數百鄉勇,在餘杭境內趁夜偷襲了賊兵的運糧隊,劫得糧草十餘車,得知王太守軍中缺糧,特來送糧,以盡綿薄之力。”


    “嗯,很好!”朱四滿意的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對身後的士兵們下令道:“快!將這些糧草全部運入大寨重新裝車,馬上送往義橋糧寨。”


    此時,沈平的身軀忽然微微一顫,眼中隱隱有一絲興奮的光芒閃動,但很快便潛息下來。


    “喏!”


    朱四身後的士兵們應了一聲,迅速來到十餘輛大車旁,將它們緩緩往寨內推去。


    五大三粗的朱四自然沒有注意到沈平剛才的微妙反應,對他道:“王太守有令,凡前來寨中獻糧者,都有賞賜得。他們先在此等候,你隨俺入寨中領賞吧!”


    “多謝朱校尉!”


    沈平滿臉堆笑的施了一禮,轉身吩咐了眾人,便跟著他一路朝大寨中而來。


    朱四人高馬大,疾步走起來時腳下生風,沈平隻能一路小跑才能勉強跟上他。


    沈平一麵小跑,一麵氣息急促的問道:“朱校尉啊,小的之前聽一個朋友說,他帶人前來送糧的時候,官軍都是把糧草運到蕭山去的,怎麽現在卻是運到義橋了呢?”


    “嗯?是嗎?”朱四放慢了腳步,臉上帶著不解的神情,撓了撓腦袋道:“這個俺也不清楚,隻知道現在蕭山的糧草都已經運到義橋了,太守大人交代下來,俺們照做就是了。”


    “原來如此。”


    沈平神情微動,點了點頭,跟著朱四大步朝前走去,一絲難以覺察的笑意在他的嘴角悄然滑過。


    .................................


    當夜,孫翊軍大寨。


    “好了,我都知道了,今日辛苦你等了!且回去好好休息,稍後我自有重賞!”


    孫翊朝沈平揮了揮手,沈平拱手抱拳,徐徐退出了帳外。


    “主公,可有收獲?”


    沈平退出大帳的時候,徐庶剛好掀簾進來,見狀忙向孫翊問道。


    孫翊笑道:“果不出先生所料!根據帶回來的情報,蕭山糧營現在其實已經是個空營,現在賊兵所有的糧草都已經轉移到了義橋!”


    徐庶眉峰一凝:“情報可靠嗎?”


    孫翊點頭道:“我詳細問了他們前往賊營的前後經過和見聞,應該可靠!”


    “很好!”徐庶猛地一拍掌,欣然道:“如此一來,我軍便有了九分勝算了!”


    孫翊也麵有喜色,問道:“以先生之見,這一仗該怎麽打呢?”


    徐庶正要開口,忽然又笑著搖了搖頭,對孫翊道:“庶雖已有一策,但主公心裏應該也有了自己的計劃了吧?”


    孫翊淡淡笑道:“誠如先生所言,不過我這計劃隻怕尚有不成熟之處,還是先聽先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吧。”


    徐庶聞言,眉峰一蹙,臉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主公!此次出征,乃是主公第一次獨立統率大軍,既然眾人都信任主公,主公卻又為何如此不自信?”


    孫翊聽得這話,渾身忽然一顫,怔了片刻,隨即覺得耳根有些發紅:當年,父親和兄長尚在的時候,他對自己總是信心滿滿,十分積極的建言獻策,毫不含糊;而在繼承孫氏基業之後,卻連他自己都隱隱感覺到,他似乎已經開始越來越依賴身邊的文臣武將,對自己的判斷反而變得不自信起來!


    他也曾經思考過原因,最後覺得,或許是肩上突然加重的擔子才開始讓自己變得謹小慎微,然而他卻從來沒有想過,過分的謹慎和依賴,最終隻能造就一個沒有自我決斷的碌碌之輩!


    這一刻,徐庶這兩句話則像是當頭棒喝,讓他一下子驚醒過來!


    是啊,自己才是孫氏之主,將來要帶孫氏走向未知的始終是自己,就算有再多的文臣武將,他們能做的也隻是盡力輔佐而已!如果自己對自己的判斷都不自信,那之前向周瑜爭取到親自統兵的機會又是為了什麽呢?


    孫翊,孫氏的命運,最終還是要由你來決定啊!


    所以,不要再懷疑自己的判斷!


    若你錯了,帳下的文武會直言相諫,將你拉回正軌;但若是你連相信自己都做不到,將來又如何讓他們繼續信任和跟隨你?


    “先生所言甚是,翊受教了!”


    孫翊拱手朝徐庶施了一禮,目光陡然變得堅定起來,聲調沉穩的說道:“如今我軍已經掌握了賊兵糧草所在,而賊兵卻還以為我們蒙在鼓裏,想要用蕭山的空營引我們上鉤,既如此,我們便順勢而為,給他來個將計就計!”


    徐庶微微一笑:“不知主公打算如何將計就計?”


    孫翊眼中精光一閃,欣然道:“賊兵既以蕭山空營為餌,我們便派出一支兵馬,虛張聲勢,佯裝主力進軍蕭山!賊兵得此消息,必然派遣大隊人馬埋伏於彼,我軍主力卻趁其大營空虛,全力襲營,同時以小部精銳迂回至敵後,焚燒義橋糧草,徹底斷絕賊兵翻盤的機會!”


    孫翊說完,一臉期待的看著徐庶,希望能得到他的認可。


    徐庶麵帶微笑,神色如常,但眼中卻隱隱流露出了一絲讚許之色。


    “主公,計議既定,便召集諸將吧!”


    ..............................


    西陵。


    通往南方的官道上,槍戟如林、旌旗蔽日,一支規模龐大的部隊正緩緩進發。


    隊伍的最前方,劉備意氣風發的跨坐在一匹白馬身上,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綿延不盡的大軍,胸中豪情激蕩的同時,也不由得湧起一陣感慨。


    自黃巾之亂開始,他便與兩位義弟率軍輾轉流落,將不過數員,兵不過千計,十餘年間,一直漂泊無依。然而上天總算待他不薄,在經曆了這一段流離之後,到底還是迎來了希望的曙光,在這個亂世找到了一片真正的立足之地!


    昨日他剛剛收到劉表密函,韓玄的五千大軍幾天前已經從臨湘出發了,按照計劃,這支部隊將把韓當的主力部隊牽製在宜春一帶,那樣的話,他的一萬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搗豫章的郡治南昌!


    隻要這一切進行得順利,就算劉表想要背後捅刀子也來不及了!因為很快孫翊就會平定會稽,到那個時候,劉表為了保住荊州,隻能尋求與自己合作!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劉備相信,隻要假以時日,自己一定可以得償所願,一展平生之誌!


    “大哥你聽,這是什麽聲音啊?”


    張飛雄渾的聲音忽然在耳邊響起,將劉備從美好的憧憬中拉了回來。


    “好像有人在唱歌,好像……就在前麵!”劉備側耳細聽了片刻,臉上浮起了一絲疑惑,隨即拍馬向前,高聲道:“走!去看看!”


    大隊人馬跟在他的身後,急速向前奔進,在官道上卷起大片黃塵。


    沒走出多遠,剛拐了個彎,劉備便勒住了座下的戰馬,望著眼前的景象,臉上的疑色也更重了。


    前方約莫十餘步開外,一名衣衫襤褸的男子正披頭散發的橫臥在官道上,一麵翹著二郎腿,一麵仰頭從葫蘆裏喝酒,幾口酒下肚,便開始放聲高歌起來: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廈將崩兮,一木難扶!”


    “山穀有賢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賢兮,卻不知吾!”


    歌罷,男子自顧自的搖頭一笑,又仰頭喝起酒來。


    張飛見狀,不由得惱上心頭,正要出聲將其喝退,劉備已經伸手攔住了他。


    “此人舉止頗異於常人,歌中又有懷才不遇之意,說不定乃是一方賢士,且隨我上前一看究竟。”


    張飛不屑道:“這廝擋我大軍去路,又披頭散發,如此無禮,哪裏會是什麽賢士?大哥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讓我一馬鞭抽飛他便是!”


    正說間,劉備卻已經打馬上前,張飛無奈,隻得跟了上去。


    劉備來到男子身旁,翻身下馬,拱手施了一禮,謙聲道:


    “江夏太守劉備,見過先生。”


    男子抬眼看了劉備一眼,懶聲道:“莫非涿郡劉玄德乎?”


    “正是,不知先生長歌於此,所為何故?”


    “無他,特來救劉太守性命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虎步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涪江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涪江遙並收藏三國之虎步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