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讚許地看了女兒一眼,亦轉頭笑嗔,“正是呢,弟妹將事情都說得頭頭是道,我聽得入神幾乎忘了這茬,弟妹也不提醒我。”說到這裏麵露疑惑,遲疑道,“還是你本打算說完了其他瑣事之後,再詳細交托賬冊?”
張氏舉起帕子,輕輕按了按臉頰上的香粉,借勢掩住嘴角一抹冷笑。吉祥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她,她隻做不知,放了帕子麵不改色,笑道:“嫂子說的沒錯,我正是要將大小事情都交待妥當再說賬冊,隻要其他交待清楚了,賬冊不過是個日常記檔,嫂子拿來一看就清楚明白,再不用費神思慮的。”
說著笑容越發可親,“隻是現下剛好臨近月末,本月的賬目卻都未能盤點清理,我就想著,不如先將這些清理幹淨再交托給嫂子,免得嫂子乍然接去不知底細亂了手腳。”
“這就是嬸娘細致體貼之處了。”如瑾聞言大為感懷。
張氏眼露得色,口中卻依然謙遜:“這本是我應該做的,也談不上什麽體貼,往日裏都是這樣行事罷了。”
如瑾掩口道:“嬸娘往日裏細致慣了,習慣成自然,自己都不覺自己有多可靠妥當了。我們卻都明白,嬸娘是最最體貼的一個。”
張氏被這樣稱讚雖臉上頗有喜色,但也免不了盯了如瑾兩眼,不知這陰險狡詐的三侄女為何突然恭敬討好起來,難道是又有什麽鬼算計?心裏飛快盤算幾番,靈光一閃,似乎明白了一些……想是她們怕自己不好好交接,所以趕著送笑臉?
這樣想著,心下又不免冷笑兩聲。已經到了這地步,臨時抱佛腳又有何用,我若想存心使絆子給你們,又豈是兩句好話就能搪塞的,左不過是我仁慈,讓你們白得幾日興頭罷了。
於是臉上笑容越發大了,下巴也微微揚起。如瑾看在眼中,唇角微翹,端端穩穩出言道:“嬸娘體貼,侄女便求嬸娘一事,還請嬸娘應允。”
張氏心中警醒,小心道:“何事?”
如瑾便說:“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方才聽嬸娘說起月底盤賬,似乎是頗為麻煩的一項,侄女就覺得有些頭疼。嬸娘好心幫我母親盤點了這次,下月末和以後的又該如何呢,想來到時母親還會手忙腳亂。侄女心中就尋思著,不如讓孫媽媽跟著嬸娘做這次盤賬,學些竅門回來,也好方便日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想必嬸娘細致體貼,不會不教給我們吧?”
張氏嘴角微微抖了幾下,臉頰笑容有些僵。“三丫頭這是哪裏話,我怎會藏私不教,隻是這賬冊也沒什麽難管的,上手不難。”
這話卻和她之前的矛盾了,如瑾就說:“既然不難,不如這次就由母親來盤清,早點學了早點上手,也別等下個月了。”
秦氏思量一下亦是點頭:“這樣也好,弟妹就讓她們拿賬冊過來吧,趁著時間還早,弟妹也在這裏教我們聽。”
張氏臉上急色一閃而過,忙笑道:“也不必這麽急,嫂子不是說身子還未好全麽,且慢勞神,還是讓嫂子跟前孫媽媽到我那邊學吧。明兒一早跟老太太請了安,我就帶她回去清賬。”
說著站起了身,“我那邊還有事,璿兒午睡起來身子也不大好,我先回去了。幾個管事都在外頭候著,嫂子傳她們進來回話就是,我都囑咐她們以後要更加勤勉了。”
秦氏見她如此著忙,與如瑾對視一眼,也不強留:“那麽弟妹且去忙,有事我再著人去請你。”
“嫂子盡管吩咐,我是隨叫隨到的。”張氏欠身作禮,帶上丫鬟婆子匆匆而去。吉祥忙將安神香遞給她的小丫鬟帶了,笑言:“二太太慢走。”
如瑾送至院門口,目送張氏一身團紫蘇緞暗繡百蝶長襖沿著小徑遠去不見,唇角笑容漸漸散去。
碧桃跟在後頭,低聲納罕道:“她這麽著急忙慌的做什麽?”
如瑾臉色冰清,轉身回房:“忙著回去填補賬目呢。她這樣的人,怎會不在各處撈些銀錢中飽私囊。”
碧桃瞪眼:“竟是這樣?好在姑娘警醒。她竟還打著過幾日平了賬再交接的主意,唬弄誰呢,安的什麽心!”
回至屋中,吉祥正站在那裏跟秦氏告別:“打擾您這半日,奴婢也歇過腿腳來了,這就回去複命。安神香您要是用著好,南山居還有一些,奴婢回了老太太再給您送些過來。”
秦氏謝過,溫言讓她去了。如瑾朝吉祥笑著點了點頭,吉祥自去不提。
秦氏就招了女兒道跟前:“老太太果然盯得緊,咱們倒沒什麽,她那邊怕是心裏好大憋悶,咱們小心些吧。”
如瑾道:“本已被奪了權,交接時老太太還要派人來親眼看著,她自然憋悶。隻是女兒覺得,越是這樣,她越不敢亂動,最近怕是要平靜一陣了。母親先趁機將手裏事情理順了,待得她要行事時,咱們也不會手忙腳亂。”
秦氏深以為然,想了一想,又說:“賬冊恐怕有些不妥當,她讓香綺明日才去,生怕咱們不答應似的匆匆就走了,看來今天她定是要做些手腳了。”
“這是肯定的。事情來得突然,她以前恐怕有爛賬來不及清理,怎能不急。”
秦氏道:“會不會還做些不利於咱們的手腳?”
如瑾沉吟:“雖然未必來得及,但也不可不防,母親讓孫媽媽警醒些吧。我明日該去上學了,事情過去若還在家裏找由頭請假,老太太恐怕不會答應。我不在跟前,母親和孫媽媽多留神。”
秦氏點頭:“你說的是。”母女又商量一會,就叫了外頭候著的幾個管事進來。
安郭兩位帶領副手恭敬垂手而立,臉上都帶著略微討好的神情。尤其安婆子更是滿臉帶笑:“太太如今管了針線房,有什麽吩咐隻管跟奴婢說,奴婢一定盡心盡力辦妥當。平日裏要是有個什麽大小東西要縫製繡補的也不必客氣,奴婢們整日就是做這個的,一定好好伺候太太和三姑娘。”
秦氏看著她隻不說話,一旁孫媽媽笑道:“安管事也不用這麽滿口應承,你們針線房整年給老爺太太們做衣服,又是四季定製又是節令新衣的,忙得腳不沾地手不離針,大家都是知道的。(.)太太雖接管了這事,但也不會徇私給你們添亂,你們放心便是。”
安婆子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微微咧嘴,十分尷尬。孫媽媽這番話並非別的,正是有一次秦氏想讓針線房做個護膝,有個副管事親口說給過去傳話的小丫鬟聽的。小丫鬟氣得不輕,回來一五一十全都學給秦氏,秦氏當時並沒說什麽,隻是再也不提做護膝的事。孫媽媽如今又將話還回去,安婆子怎能不心裏打鼓。
自從早晨聽說針線房要交給秦氏的消息,安婆子就是害怕得很,以往時候她們真沒把秦氏放在眼裏,頗有許多得罪之處,如今風水輪流轉,誰料從不管家的秦氏突然就接了權,還正管到她頭上。一整天她就戰戰兢兢的,生恐秦氏翻舊賬。
眼見秦氏神色不明地瞅著她,孫媽媽笑吟吟的綿裏藏針,安婆子一咬牙,伸手將後頭一個副管事拎了出來。
“都是曹婆子這老貨豬油蒙了心,向來不管不顧的沒個尊卑,真真將人都得罪盡了!全針線房上下都跟著她受累不少,整日替她拆東補西地到處說好話,要不是她辦差還算勤謹,二太太又寬和總是饒恕她,奴婢早就想回了主子們攆她出去了。太太莫與她一般見識,若是覺得她不好,這就趕她走,針線房上線都感念您的恩德。”
一番話說得那曹副管事臉色鐵青,奮力一掙從她手中掙脫,氣急敗壞地回道:“大太太容秉,奴婢可是向來勤勉恭順的!”
如瑾含了一抹微淡的笑,冷眼坐在一旁看她們相爭,此時才慢悠悠開口道:“母親方才可是說了什麽我漏聽了?怎麽惹得兩位管事這樣不顧體統鬧了起來。”
孫媽媽道:“太太什麽也沒說,奴婢也覺奇怪,莫非是針線房素來頗多風波,才讓兩位管事隨時隨地都忍不住要口角一番。若是如此,那也真該徹底管管了。”
安婆子身子一震,連忙跪下:“太太恕罪,姑娘恕罪,都是奴婢一時情急。太太自然是沒說什麽的,是奴婢覺得曹副管事不成樣子,想請太太略做約束。”
秦氏這才道:“我剛接手,什麽還都不知道,若是你覺得她不成樣子,那麽你是正管,盡可約束她罷了。隻不過家宅以和為貴,若不是犯了大錯也不必大動幹戈。二太太都能看她勤勉容下她的小錯,難道我是不容人的麽?”
安婆子連忙磕頭:“多謝太太寬宏!針線房上下都知道太太和善體貼!”
如瑾道:“起吧,好好回話便可,不用說些有的沒的。隻要埋頭勤勉做事,從老太太起,大家自然都看在眼裏,不會虧待你們。”
安婆子謝過起身,恭恭敬敬退到一旁回話不提。曹副管事橫她一眼,也黑著臉退了回去。
接下來倒沒有什麽特別的,無非是兩處日常瑣事,和張氏所交待的無甚出入,可見張氏也沒有太過藏私。秦氏囑咐了幾句就讓她們散了,待得屋中沒了外人,這才跟女兒相商。
“曹婆子身後是東府,日常大家都知道的,她向來也是有些橫行。隻這安婆子似乎頗為圓滑,倒是未曾聽說她做過什麽出格的事。”
孫媽媽道:“安婆子確實八麵玲瓏,但凡是個主子她都喜歡討好,對府裏丫鬟婆子也都親熱,辦差並無大錯。這些年二太太換了那麽多管事下去,她卻屹立不倒,也算是個有本事的。”
如瑾想了一會,道:“適才那樣敲打她,單從她肯拽出曹婆子來說,就是頗有計較和擔當的。麵上討了咱們的好,其實卻是保了曹婆子給東府人情,她既然兩邊都不想得罪,咱們就不必動她,順了她的意保住她的位置就好。”
秦氏回想方才情景,微微點頭:“隻要她用心做事,不刻意跟咱們作對,我自然不必橫生枝節。老太太是讓我管家的,不是讓我挾私報複作威作福。”
飛雲輕手輕腳奉上新換的熱茶,碧綠盈透的嫩葉在白瓷盞裏靜靜沉浮,清香彌漫,如瑾在嫋嫋飄升的熱氣裏看著母親清瘦容顏,目光落在那頭烏黑光滑的發髻上。
真好,母親尚未生出華發,也開始一點一點籌謀前路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事事順利,她所期盼的平安一生是否就能實現,曾經那慘痛血腥的噩運,是否最終不會降臨?
……
天色漸漸暗下來,陰霾日子裏夜幕降得早。安婆子等人出了幽玉院之後,路上已經有些看不清了。植造房幾個婆子同行了一段後沿著另一條路回去,眼見周圍沒有旁人,曹婆子再也耐不住心中憋悶,拉下了臉冷笑出聲:
“你倒是好會見風使舵,往日裏怎麽跟東府套交情討好全然忘了,這才認了新主子不到半天,先把我拉出去邀功請賞。隻是你別打錯了算盤,二太太再怎樣也還管著家中大事,日後誰高誰低還說不定呢!”
安婆子左右瞅瞅,連忙捂住了她的嘴。“嫂子你倒是輕聲點。我哪裏是拉你邀功,你仔細想想前後,若是那時我不說得嚴重些,大太太萬一計較起來如何是好,就算不明著將你怎樣,暗地裏擠兌也是難受的,方才孫媽媽那些話你又不是沒聽見。唯有我將你挑出來,讓大家都知道你得罪過她,她礙於麵子才不好下手,你向來通透,怎麽這回倒不明白了?”
曹婆子聞言,心中怒火一點一點煙消雲散,反而感激起來:“……是我錯怪你了,果然你做的沒錯。”說著就咬牙,“才剛開始就這樣,以後可怎麽好。不行,我得找二太太去,總歸不能輕易讓她拿捏了我們,不然以後針線房上下還會有好日子過?”又跟安婆子說,“你放心,你救我的好意我必會讓二太太知道,你是向著她的。”說著匆匆去了。
安婆子目送她遠走,嘴角扯了扯。針線房另一個副管事任婆子就在她耳邊嘀咕:“安嫂子,果然你也覺得二太太不會就這麽撒手是吧。”
安婆子詫異:“我什麽時候這樣覺得了?”
“那你幫曹管事……”
兩人一同往回走,安婆子輕輕哼了一聲:“不過是討那邊一個好罷了,眼下剛剛交接,未免還有牽扯,不便得罪二太太。(.)可若說二太太撒手不撒手的話,可不是她自己能決定的。”順手指了指南山居的方向,“得問那邊。”
任婆子皺眉:“難道就這麽讓大太太接管了不成,那我們怎麽辦?”
“你這是什麽話。”安婆子低聲斥她,“咱們是底下幹活的,跟著誰不都一樣,月錢都是府裏發下,難道二太太單給我們發過錢?要我看,換了大太太未必不好,你不覺得她人雖冷了點,但心地不壞麽?二太太就說不準了,臉上笑得甜,其實讓人害怕。再說曹婆子那人,不過女兒爬了大少爺的床,連個名分都沒混上呢,她就整日壓著你我頤指氣使。大太太現在雖不管,日後也不會總留著她,到時才是我們舒心的時候。”
任婆子聽到這個,想起平日裏的悶氣,也對曹婆子的離開產生了期待,卻又遲疑:“可……大太太卻不知能管咱們多久,聽說當年是侯爺不讓她管家的,萬一……”
安婆子搖頭:“這卻不在侯爺或太太了,要看老太太的。既然老太太生了不讓二太太掌權的心,以後也不會容她再接管,你不知道最近府裏陰沉沉的為了什麽嗎,這是二太太失勢了。說點不好聽,就算大太太哪日病死或被休了,老太太也會把權交給新太太,斷沒有二太太什麽事。不信你且看著吧,我們隻討好大太太便可。”
……
曹婆子來到東府張氏正院,剛通報上去,就被傳進了內室。走到門口正聽得裏頭張氏在那裏咬牙:“……難道還怕我不交麽,巴巴地打發了吉祥跑去盯著,真是……安神香,安神香,安的什麽神!”又是冷笑兩聲之後,隻聽啪的一聲,似是什麽落地了。
曹婆子不敢造次,恭恭敬敬在簾外稟報:“太太,奴婢針線房曹氏。”
“進來!”張氏將人叫進去,劈頭就說,“正要找你,趕緊去將你那邊的賬冊拿來重新理一遍,務必將以前透支和挪用的都給我平了,明兒一早她就派人來看賬了。快去,也知會植造一聲。”
曹婆子瞄了一眼地上摔得粉碎的香盤,不敢說別的,連忙答應著去了。回了針線房拿賬目,安婆子任婆子也沒說什麽,任由她拿走,可是後腳就打發了近身的小丫頭去秦氏那邊報信。“二太太下令拿賬,安媽媽不敢不給,心想大概是大太太想將賬目事先過目一遍,好與太太交接。不過太太已經接管了針線房,事無大小都要讓您知道的,所以打發奴婢來說一聲。”
秦氏賞了小丫鬟一把錢打發她去,如瑾笑道:“果然安婆子兩邊逢迎,隻看此人以後吧,別錯了主意就好。”
秦氏道:“她要平賬就去平,想必老太太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隻要別給咱們下絆子,以前她如何我不計較。”
“正該如此。”如瑾點頭。
一會又有植造房的郭婆子抱了賬冊來到,說是東府要拿賬,她來討個示下。秦氏道:“二太太想先熟悉一下再跟我交接,本是好事,你就送去吧。”
郭婆子試探著問:“太太不先看看?”
秦氏搖頭:“不必了,等整理好了再看也是一樣。”
郭婆子沒再說什麽,行禮去了。秦氏和如瑾對視一眼,俱都點頭。
卻說曹婆子拿了針線房賬冊返回東府,林媽媽接過去,抱著算盤跟她一筆一筆細看。過了一會,曹婆子看張氏臉色稍緩,才小心翼翼地將秦氏敲打她的事情說了。
張氏眉毛一立就要發作,似是想起了什麽又自己慢慢壓了火,半晌隻道:“不用急,她若是動你,我會給你做主。你好好做事,近些日子收斂著些,日後自有用你的時候。”
曹婆子用力點頭:“奴婢絕對跟太太一條心。”
晚間飯後,吉祥將今日幽玉院情景說與藍老太太,又將手下小丫鬟打聽來的張氏拿賬簿的事提了提。藍老太太正讓如意服侍著換寢衣,聽完隻是笑了一笑。
“瑾丫頭跟她娘越發長進了。”
老人家神色曖昧不明,吉祥和如意悄悄對視一眼,俱都沉默。
……
臨睡前如瑾倚在大迎枕上望著窗欞出神,是青蘋值夜,端了熱熱的茶水進來,放到床邊小幾上。“姑娘早些睡吧,勞了一日的神。”
如瑾拿了茶盞再手,看見浸滿了水澤的玉色花瓣漂浮綻放,隨口道:“原來泡了這個。”
她以往在家時候的習慣,喜歡收了各季時興的花朵藏下,或甕了,或醃製,或晾幹,平日裏就用它們泡茶或熏香,或者縫在香囊裏戴著,別有一股天然清香在裏頭,比尋常香茶香料不同。
待到後來進了宮,宮院裏的花朵卻不能隨心所欲的任她掐了,偶爾收上一點,炮製出來也不複在家時的味道。那時她隻道是京中和家鄉水土不同,現在想來,卻是人的心境變換的緣故罷了。沒了雅致恬淡的心態,做什麽都是枉然。
而如今……
如今她覺得自己依然沒有舊年心境,恐怕這些花花草草目前是無心賞玩了。
青蘋安靜地在屋中收拾東西,沉默而妥貼。燈火暈在她身上,鍍了一層暖暖的影。如瑾想起碧桃驚懼的那個夜裏,她鎮定而不失膽色的應對,心中一動。
略略思量一瞬,如瑾叫了她過來。“明日孫媽媽跟著東府盤點針線和植造的賬目,你也跟在一旁看著,一邊學著些,一邊幫忙盯著,給孫媽媽打個下手。”
青蘋有些詫異,抬眼看了看如瑾,遲疑地應了,躊躇道:“奴婢並不識字,恐怕看不好賬目,辜負了姑娘所托。”
如瑾道:“不用你看賬本,隻要大略知道些規程就好了,你素來沉穩細致,我是放心的。再說賬目上左右就是那些字,你要從現在學起,用不了多久也能看個七七八八。”
青蘋是真驚訝了,眼睛有些茫然:“姑娘要教我認字?”
“有什麽不可以的,雖然啟蒙是晚些,可你又不去考狀元,也不需要學富五車,略微認幾個字能看賬目就行了。”如瑾盈盈一笑,“你可願意?”
青蘋臉色通紅,立刻跪了下去:“奴婢願意!”
“快起來,這點事跪個什麽。”
青蘋卻磕了一個頭才肯起身,雙目濕潤:“姑娘覺得事小,可對奴婢來說卻是莫大恩德,奴婢家裏幾代人都沒有識字的,當年弟弟見鄉裏別家孩子上私塾,回家吵鬧著也要去,爹爹將他罵了一通,過後卻偷著抹眼淚,說要是能念點書就算不考功名,去店鋪裏當個夥計幫工也比一輩子在土裏刨食強,可惜他自己沒本事,供不起孩子念書……”說著眼淚終於掉了下來,趕緊擦了,“現今奴婢進了府裏伺候,吃飽穿暖不說,還有不少月錢拿著,已經是天賜的大幸了,萬萬想不到還能跟著姑娘識字……奴婢,奴婢……”
她哽咽著不能成言,如瑾心中也揪了起來,感慨良多。
眼見著家裏兩府之間鬧成這個樣子,那些人蠅營狗苟整日算計,絲毫不知惜福。錦衣玉食又有什麽不知足的,還要興風作浪,卻不知外麵窮苦人家將一頓飽飯都當做天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古人所言誠然不虛。
忍下眼中酸澀,如瑾笑著將青蘋拉到床邊錦杌上坐了:“快別哭了,本是好事,你這樣鬧得眼睛紅腫,人家還以為我怎麽你了呢。剛才你提起家中弟弟,他現在做什麽呢?你的月錢能幫襯著家裏吧,攢些個送他去念點書豈不是好,若是銀錢不夠,隻管在我這裏拿。”
青蘋忍了的淚又掉下來:“……去年大旱,家中無收,官府卻照樣征糧納貢,弟弟他……他……餓死了……才八歲,最後瘦得身上一點肉都沒了,隻是一層皮……奴婢要是早點賣身為奴,他定不會……”
如瑾呆怔,萬沒想到青蘋背後還有這樣慘的身世,可歎她前世竟然一點不知,今生又和人家處了許多日,也是從沒留意過這個,這個主子當的真是慚愧。
心裏似乎堵著一塊石頭,十分難受。“你家裏如今可還好?在我跟前這麽久,你竟也不說,每日還細心妥當地照顧我,誰想你有這樣的難處。”
青蘋努力擦著眼淚:“姑娘折煞奴婢了!能進府伺候是奴婢想都不敢想的福分,現今家裏有我的月錢幫襯著,爹娘都能吃飽飯,遇到不好的年景也不愁了。要是沒主子們恩賜的月銀,哪有這樣的日子呢,奴婢怎能不盡心伺候姑娘。”
如瑾默然。這就是窮人和貴人的差別麽,因為所求不多,心思才這樣純善的讓人羞愧。
因為前世曾有藍如琳要走青蘋的事情,如瑾其實對她還是存了一點戒心,也曾留意觀察過,怕她跟藍如琳有什麽牽扯。可這麽些日子下來,倒也沒有差錯,想必是當年藍如琳隻欣賞她的忠誠侍主罷了,而自己卻因此錯疑了她……
自己雖是被逼無奈的謹慎小心,對上這樣的質樸赤誠,卻也深感慚愧。
如瑾本已對青蘋放下了戒心,是以才有讓她去看賬的吩咐,如今聽了這番話,更是戚戚。不知如何安慰她,默了半晌,如瑾隻得道:“我身邊空下了一等丫鬟的缺,過些日子回了祖母,將你補上來,多些月錢,你也能多幫襯家裏。”
青蘋跪下又磕了一個頭:“多謝姑娘恩德。進了府來,奴婢就是府裏的奴才,本不該跟家裏牽扯,姑娘不怪責奴婢偷偷送錢回家已經是大恩,奴婢不敢奢求別的了。”
如瑾喚她起來,笑道:“快擦幹了眼淚下去洗洗,你也是我跟前有體麵的丫鬟,別讓人瞧了笑話。”
青蘋赧然下去梳洗,如瑾又叫了碧桃來,說起教青蘋認字看賬的事,叫她一起跟著學。碧桃自然是滿臉歡喜,拍手道:“等學會了,奴婢再也不用做那鬼畫符的賬冊讓人笑話。”
……
接下來很是風平浪靜了幾天,孫媽媽和青蘋跟著張氏盤賬也沒什麽事發生,隻是那賬一看就是重新平過的,秦氏和如瑾細細看過,沒有不利於自己的地方,側麵跟藍老太太提了提,老人家也不置可否,秦氏便知道了婆婆的意思,自將此事揭過不提。
如瑾又恢複了每日上午去上學的生活,而藍如璿在連續多請了幾天病假之後,亦是如此。唯一不同的就是藍如琳,老太太算是徹底禁了她的足,學也不用去上了,隻說五丫頭素來聰明,已經不用跟著先生念書識字了,多學針織女工才不辜負了她的伶俐,因此特意從南山居派了一個經年的老媽媽到曉妝院,每日帶著藍如琳縫織刺繡,輕易不讓她出門。
如瑾對此早有預料,並不覺得奇怪,有時請安時遇見藍如琳,見她兩手包著傷口,知道她必是心浮氣躁捏不好針,自己傷了自己。藍如琳看如瑾和藍如璿的目光都帶著怨恨,如瑾不以為意。唯一讓如瑾覺得奇怪的是劉姨娘,藍如琳如此,她卻不哭不鬧無怨言,還說過老太太英明之類的話,讓人摸不準底細。要說恭順柔和,也太過了一點。
南山居裏自紅橘出事之後,有一個丫鬟得急病無奈被遣了出去,聽說是藍老太太身邊連番有事感到著急上火,脾氣有些壞,短短幾天裏連續跟幾個丫鬟婆子發了幾頓火,將這些不會做事的人都攆了。如瑾聽得消息,心中明白底細,也就不覺奇怪。隻是聽說那個得急病的丫鬟名叫小燕之後,立時想起石佛寺的事來。
“那天去禪房後院迎咱們的就是她吧?”
“姑娘記得沒錯,是她。平日看她也很勤謹,不顯山露水的,誰知竟是這樣。”碧桃頗為感歎。
如瑾將滴水暖玉墜子對鏡戴好,隻隨口道,“越是不顯山露水的人,行起事來越讓人吃驚。”
碧桃想起範嬤嬤和紅橘,深以為然。如瑾卻因小燕想起石佛寺後院裏那場意料之外的邂逅,心神不免有些飄,趕緊壓了下去,又想起淩慎之那回意外的出診。
房中無人,如瑾輕聲問道:“上次你說淩先生主動幫咱們留神打聽,可有了什麽結果?”
碧桃道:“小三子那邊還沒收到信,要是有了一準立刻告訴我了。”
“你讓他上心些,多多留意。”
“是,他必不會偷懶的。”碧桃想了想又說,“隻是依奴婢看,淩先生那裏也不一定會有結果,他不過是個看診開方的大夫,這上麵未必能行。他說自己有些地麵上的相識,肯幫咱們留意打聽,但奴婢覺得恐怕也不得用,城裏那麽多人,他一個大夫又能有什麽本事打聽呢。”
近日天氣有些幹燥,如瑾挑了一些玉雪麵脂在手上,輕輕揉開,塗在臉上護養肌膚。玉脂細膩柔滑,頓使麵上潤澤起來。又挑了柔荑膏子在手上細細的揉,言道:“這是你有所不知了,大夫最是能結交人的行當,隻要肯用心,想認識什麽人都很便宜,會芝堂向來又是不分貧富,善名在外,想是平日多助困扶貧的緣故。他說是地麵上的相識,想來大約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麵的三教九流,這些人平日看著不起眼,但要想打聽什麽市井瑣事,找他們最是沒錯。”
碧桃聽得有些呆:“姑娘怎麽知道這麽多,奴婢從來沒想過。”眼睛轉了轉,拍手道,“這樣說來,事情說不定有眉目。當日那傳假信的小廝已經確定不是府裏的,可要在外頭找,對咱們來說就是大海撈針,還得本就是市井的人管用。那奴婢多催催小三子,讓他勤跑幾趟腿。”
“也別跑太勤,小心被人盯上。”
“嗯,他不是直接去會芝堂,是跟外頭一個舊日的師兄串門呢。”碧桃一笑。
……
這一日是如瑾去佟家做客的日子,事先已經和老太太與秦氏打過招呼,也知會了佟秋水,待到午間下了學用過飯,如瑾略微眯了一覺就帶人出門。
外院早已將車備好,除了近身伺候的幾個,出門自有一大堆丫鬟婆子跟著,如瑾坐了頭一輛青頂繡幄小車,後頭下人們擠擠騰騰的,也占了好幾輛單壁小氈車,排場自非尋常人家可比。
府裏慣養的車夫嫻熟趕著車馬,一行人穿街過巷,惹來街市上百姓注目。閨中女子不能輕易拋頭露麵,富貴人家更講究這個,如瑾的車簾緊緊合著,不能看到外麵半分。然而耳邊聽得市井喧鬧,吆喝叫賣,閑談說笑不絕於耳,憑空想來也是鮮活畫麵,溫暖生活。
比起府中壓抑的氣氛,湧動的暗潮,時時需要留意周全的小心謹慎,這樣平淡普通的市井之樂更讓如瑾向往。側耳細聽著外頭種種聲音,心中感觸,如瑾讓車夫放慢了速度。
“這是誰家車馬,倒有些排場。”
嘈雜喧鬧中,忽有一句閑語飄進如瑾耳中,讓她心神猛然一震。
這聲音……
看了看緊合的錦繡垂簾,如瑾略作躊躇,終於沒顧得什麽,伸出手指微微掀開一角。
首先入目的鮮亮招牌讓她微微一怔,柴記典坊,沒想到卻是在這裏。目光在當鋪招牌上隻略微一停,已是飛快下移去看附近的人。
大開的當鋪門扇,店口熱情招呼的小夥計,滿街喧囂俱化成了黯淡不清的背景,如瑾眼中隻留得那一襲玄色長衫。
果然是他。
那一日大風大雨,石佛寺禪房僻靜後院,牆頭被風吹亂的野花櫻紅和寺門外翠竹下的翻飛玄色衣袂,成了記憶中抹不去的刺目色彩。
那個聲音隻聽了一次,她卻沒忘記。
自然也記得那身看起來不甚張揚卻華貴暗藏的玄衣,以及讓她誤會恍惚的身影。
這人到底是誰?
這樣的氣度,這樣的衣飾,青州城裏哪個富貴人家似乎也不能有過。是誰家的親友,還是過路的行旅?如此連番的偶遇,隻讓她心中不安。
“貴客裏頭請!回您的話,這隊車馬看樣子是城東頭藍府的。”夥計熱情的招呼打斷了如瑾思緒。
“哦,襄國侯府。”淡淡的不甚在意的口氣。
“正是藍侯爺家。”夥計滿臉堆笑將客人請進門,“新進有一些好東西成了死當,您隨小的進內室,看看可有入眼的……”
如瑾隻看得一個背影。可這背影看去,更像是宮裏那個高高在上的至尊了……
玄色長衫飄然消失在當鋪昏暗的大堂裏,街上喧鬧再次一點點傳進耳中,方才所見恍若一夢。
馬車走得再慢,也緩緩駛出了一段距離。柴記典坊鮮亮的招牌漸漸遠去,如瑾頹然放下車簾,依靠在墊背的秋香色牡丹蘇繡軟枕上,不安之餘卻又自嘲。
竟是怎麽了,這樣一個不相幹的人,自己這樣在意。
前世曆曆在目,再怎樣發了狠忘卻前塵重新活過,原來終究還是放不下。
車外喧鬧的街市再也提不起如瑾興致,就這樣懨懨地靠著軟枕,任由馬車篤篤前行。未過多久外頭清淨了許多,已經過了鬧市,再走一會,就到了佟家府第門口。
佟太守也許私下裏有些房產宅院,但全家正經居住的佟府卻並不寬敞,和普通富家差不多,這也是他處世為官的小心謹慎之處。如瑾的車馬徑直進了府門,沒走多遠就行至內宅二門跟前。
早有佟太太帶了兩個女兒等在門裏接著,如瑾戴了帷帽下車,朝佟太太執晚輩禮:“怎敢勞您親自來接。”兩家走動得勤,藍澤和佟太守也有私交,因此女眷之間隻當是親朋相處,藍家上下概不跟佟家擺侯府的架子。
佟太太笑道:“輕易不得見,怎能不接,快進來。”
如瑾又和佟家姐妹互相見禮,眾多丫鬟婆子簇擁著,大家進內宅去了。在佟太太屋裏說笑寒暄了一會,佟太太就說:“你們姐妹自己玩去吧,不用陪著我這個老婆子了,諸多不自在的。要吃什麽用什麽隻管跟我來說,三姑娘千萬不要客氣。”
如瑾笑著謝過,跟了佟家姐妹離開。佟秋雁喜歡窩在屋子裏做針線,平日跟自家妹妹也玩不到一起,與如瑾交情並不深,陪了一會就借故離開了,隻剩如瑾在佟秋水房裏。
遣了丫鬟出去,佟秋水拉了如瑾說悄悄話:“你最近過得可還好?那日……”
------題外話------
特別感謝zlican3029打賞鮮花,這是生平收到的第一朵打賞,非常非常感動。這篇文其實一直寫得很忐忑,是大家的收藏、評論讓我保持著繼續的勇氣,衷心謝謝大家一路相伴。
張氏舉起帕子,輕輕按了按臉頰上的香粉,借勢掩住嘴角一抹冷笑。吉祥烏溜溜的眼睛看著她,她隻做不知,放了帕子麵不改色,笑道:“嫂子說的沒錯,我正是要將大小事情都交待妥當再說賬冊,隻要其他交待清楚了,賬冊不過是個日常記檔,嫂子拿來一看就清楚明白,再不用費神思慮的。”
說著笑容越發可親,“隻是現下剛好臨近月末,本月的賬目卻都未能盤點清理,我就想著,不如先將這些清理幹淨再交托給嫂子,免得嫂子乍然接去不知底細亂了手腳。”
“這就是嬸娘細致體貼之處了。”如瑾聞言大為感懷。
張氏眼露得色,口中卻依然謙遜:“這本是我應該做的,也談不上什麽體貼,往日裏都是這樣行事罷了。”
如瑾掩口道:“嬸娘往日裏細致慣了,習慣成自然,自己都不覺自己有多可靠妥當了。我們卻都明白,嬸娘是最最體貼的一個。”
張氏被這樣稱讚雖臉上頗有喜色,但也免不了盯了如瑾兩眼,不知這陰險狡詐的三侄女為何突然恭敬討好起來,難道是又有什麽鬼算計?心裏飛快盤算幾番,靈光一閃,似乎明白了一些……想是她們怕自己不好好交接,所以趕著送笑臉?
這樣想著,心下又不免冷笑兩聲。已經到了這地步,臨時抱佛腳又有何用,我若想存心使絆子給你們,又豈是兩句好話就能搪塞的,左不過是我仁慈,讓你們白得幾日興頭罷了。
於是臉上笑容越發大了,下巴也微微揚起。如瑾看在眼中,唇角微翹,端端穩穩出言道:“嬸娘體貼,侄女便求嬸娘一事,還請嬸娘應允。”
張氏心中警醒,小心道:“何事?”
如瑾便說:“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方才聽嬸娘說起月底盤賬,似乎是頗為麻煩的一項,侄女就覺得有些頭疼。嬸娘好心幫我母親盤點了這次,下月末和以後的又該如何呢,想來到時母親還會手忙腳亂。侄女心中就尋思著,不如讓孫媽媽跟著嬸娘做這次盤賬,學些竅門回來,也好方便日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想必嬸娘細致體貼,不會不教給我們吧?”
張氏嘴角微微抖了幾下,臉頰笑容有些僵。“三丫頭這是哪裏話,我怎會藏私不教,隻是這賬冊也沒什麽難管的,上手不難。”
這話卻和她之前的矛盾了,如瑾就說:“既然不難,不如這次就由母親來盤清,早點學了早點上手,也別等下個月了。”
秦氏思量一下亦是點頭:“這樣也好,弟妹就讓她們拿賬冊過來吧,趁著時間還早,弟妹也在這裏教我們聽。”
張氏臉上急色一閃而過,忙笑道:“也不必這麽急,嫂子不是說身子還未好全麽,且慢勞神,還是讓嫂子跟前孫媽媽到我那邊學吧。明兒一早跟老太太請了安,我就帶她回去清賬。”
說著站起了身,“我那邊還有事,璿兒午睡起來身子也不大好,我先回去了。幾個管事都在外頭候著,嫂子傳她們進來回話就是,我都囑咐她們以後要更加勤勉了。”
秦氏見她如此著忙,與如瑾對視一眼,也不強留:“那麽弟妹且去忙,有事我再著人去請你。”
“嫂子盡管吩咐,我是隨叫隨到的。”張氏欠身作禮,帶上丫鬟婆子匆匆而去。吉祥忙將安神香遞給她的小丫鬟帶了,笑言:“二太太慢走。”
如瑾送至院門口,目送張氏一身團紫蘇緞暗繡百蝶長襖沿著小徑遠去不見,唇角笑容漸漸散去。
碧桃跟在後頭,低聲納罕道:“她這麽著急忙慌的做什麽?”
如瑾臉色冰清,轉身回房:“忙著回去填補賬目呢。她這樣的人,怎會不在各處撈些銀錢中飽私囊。”
碧桃瞪眼:“竟是這樣?好在姑娘警醒。她竟還打著過幾日平了賬再交接的主意,唬弄誰呢,安的什麽心!”
回至屋中,吉祥正站在那裏跟秦氏告別:“打擾您這半日,奴婢也歇過腿腳來了,這就回去複命。安神香您要是用著好,南山居還有一些,奴婢回了老太太再給您送些過來。”
秦氏謝過,溫言讓她去了。如瑾朝吉祥笑著點了點頭,吉祥自去不提。
秦氏就招了女兒道跟前:“老太太果然盯得緊,咱們倒沒什麽,她那邊怕是心裏好大憋悶,咱們小心些吧。”
如瑾道:“本已被奪了權,交接時老太太還要派人來親眼看著,她自然憋悶。隻是女兒覺得,越是這樣,她越不敢亂動,最近怕是要平靜一陣了。母親先趁機將手裏事情理順了,待得她要行事時,咱們也不會手忙腳亂。”
秦氏深以為然,想了一想,又說:“賬冊恐怕有些不妥當,她讓香綺明日才去,生怕咱們不答應似的匆匆就走了,看來今天她定是要做些手腳了。”
“這是肯定的。事情來得突然,她以前恐怕有爛賬來不及清理,怎能不急。”
秦氏道:“會不會還做些不利於咱們的手腳?”
如瑾沉吟:“雖然未必來得及,但也不可不防,母親讓孫媽媽警醒些吧。我明日該去上學了,事情過去若還在家裏找由頭請假,老太太恐怕不會答應。我不在跟前,母親和孫媽媽多留神。”
秦氏點頭:“你說的是。”母女又商量一會,就叫了外頭候著的幾個管事進來。
安郭兩位帶領副手恭敬垂手而立,臉上都帶著略微討好的神情。尤其安婆子更是滿臉帶笑:“太太如今管了針線房,有什麽吩咐隻管跟奴婢說,奴婢一定盡心盡力辦妥當。平日裏要是有個什麽大小東西要縫製繡補的也不必客氣,奴婢們整日就是做這個的,一定好好伺候太太和三姑娘。”
秦氏看著她隻不說話,一旁孫媽媽笑道:“安管事也不用這麽滿口應承,你們針線房整年給老爺太太們做衣服,又是四季定製又是節令新衣的,忙得腳不沾地手不離針,大家都是知道的。(.)太太雖接管了這事,但也不會徇私給你們添亂,你們放心便是。”
安婆子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微微咧嘴,十分尷尬。孫媽媽這番話並非別的,正是有一次秦氏想讓針線房做個護膝,有個副管事親口說給過去傳話的小丫鬟聽的。小丫鬟氣得不輕,回來一五一十全都學給秦氏,秦氏當時並沒說什麽,隻是再也不提做護膝的事。孫媽媽如今又將話還回去,安婆子怎能不心裏打鼓。
自從早晨聽說針線房要交給秦氏的消息,安婆子就是害怕得很,以往時候她們真沒把秦氏放在眼裏,頗有許多得罪之處,如今風水輪流轉,誰料從不管家的秦氏突然就接了權,還正管到她頭上。一整天她就戰戰兢兢的,生恐秦氏翻舊賬。
眼見秦氏神色不明地瞅著她,孫媽媽笑吟吟的綿裏藏針,安婆子一咬牙,伸手將後頭一個副管事拎了出來。
“都是曹婆子這老貨豬油蒙了心,向來不管不顧的沒個尊卑,真真將人都得罪盡了!全針線房上下都跟著她受累不少,整日替她拆東補西地到處說好話,要不是她辦差還算勤謹,二太太又寬和總是饒恕她,奴婢早就想回了主子們攆她出去了。太太莫與她一般見識,若是覺得她不好,這就趕她走,針線房上線都感念您的恩德。”
一番話說得那曹副管事臉色鐵青,奮力一掙從她手中掙脫,氣急敗壞地回道:“大太太容秉,奴婢可是向來勤勉恭順的!”
如瑾含了一抹微淡的笑,冷眼坐在一旁看她們相爭,此時才慢悠悠開口道:“母親方才可是說了什麽我漏聽了?怎麽惹得兩位管事這樣不顧體統鬧了起來。”
孫媽媽道:“太太什麽也沒說,奴婢也覺奇怪,莫非是針線房素來頗多風波,才讓兩位管事隨時隨地都忍不住要口角一番。若是如此,那也真該徹底管管了。”
安婆子身子一震,連忙跪下:“太太恕罪,姑娘恕罪,都是奴婢一時情急。太太自然是沒說什麽的,是奴婢覺得曹副管事不成樣子,想請太太略做約束。”
秦氏這才道:“我剛接手,什麽還都不知道,若是你覺得她不成樣子,那麽你是正管,盡可約束她罷了。隻不過家宅以和為貴,若不是犯了大錯也不必大動幹戈。二太太都能看她勤勉容下她的小錯,難道我是不容人的麽?”
安婆子連忙磕頭:“多謝太太寬宏!針線房上下都知道太太和善體貼!”
如瑾道:“起吧,好好回話便可,不用說些有的沒的。隻要埋頭勤勉做事,從老太太起,大家自然都看在眼裏,不會虧待你們。”
安婆子謝過起身,恭恭敬敬退到一旁回話不提。曹副管事橫她一眼,也黑著臉退了回去。
接下來倒沒有什麽特別的,無非是兩處日常瑣事,和張氏所交待的無甚出入,可見張氏也沒有太過藏私。秦氏囑咐了幾句就讓她們散了,待得屋中沒了外人,這才跟女兒相商。
“曹婆子身後是東府,日常大家都知道的,她向來也是有些橫行。隻這安婆子似乎頗為圓滑,倒是未曾聽說她做過什麽出格的事。”
孫媽媽道:“安婆子確實八麵玲瓏,但凡是個主子她都喜歡討好,對府裏丫鬟婆子也都親熱,辦差並無大錯。這些年二太太換了那麽多管事下去,她卻屹立不倒,也算是個有本事的。”
如瑾想了一會,道:“適才那樣敲打她,單從她肯拽出曹婆子來說,就是頗有計較和擔當的。麵上討了咱們的好,其實卻是保了曹婆子給東府人情,她既然兩邊都不想得罪,咱們就不必動她,順了她的意保住她的位置就好。”
秦氏回想方才情景,微微點頭:“隻要她用心做事,不刻意跟咱們作對,我自然不必橫生枝節。老太太是讓我管家的,不是讓我挾私報複作威作福。”
飛雲輕手輕腳奉上新換的熱茶,碧綠盈透的嫩葉在白瓷盞裏靜靜沉浮,清香彌漫,如瑾在嫋嫋飄升的熱氣裏看著母親清瘦容顏,目光落在那頭烏黑光滑的發髻上。
真好,母親尚未生出華發,也開始一點一點籌謀前路了。如果一直這樣下去,事事順利,她所期盼的平安一生是否就能實現,曾經那慘痛血腥的噩運,是否最終不會降臨?
……
天色漸漸暗下來,陰霾日子裏夜幕降得早。安婆子等人出了幽玉院之後,路上已經有些看不清了。植造房幾個婆子同行了一段後沿著另一條路回去,眼見周圍沒有旁人,曹婆子再也耐不住心中憋悶,拉下了臉冷笑出聲:
“你倒是好會見風使舵,往日裏怎麽跟東府套交情討好全然忘了,這才認了新主子不到半天,先把我拉出去邀功請賞。隻是你別打錯了算盤,二太太再怎樣也還管著家中大事,日後誰高誰低還說不定呢!”
安婆子左右瞅瞅,連忙捂住了她的嘴。“嫂子你倒是輕聲點。我哪裏是拉你邀功,你仔細想想前後,若是那時我不說得嚴重些,大太太萬一計較起來如何是好,就算不明著將你怎樣,暗地裏擠兌也是難受的,方才孫媽媽那些話你又不是沒聽見。唯有我將你挑出來,讓大家都知道你得罪過她,她礙於麵子才不好下手,你向來通透,怎麽這回倒不明白了?”
曹婆子聞言,心中怒火一點一點煙消雲散,反而感激起來:“……是我錯怪你了,果然你做的沒錯。”說著就咬牙,“才剛開始就這樣,以後可怎麽好。不行,我得找二太太去,總歸不能輕易讓她拿捏了我們,不然以後針線房上下還會有好日子過?”又跟安婆子說,“你放心,你救我的好意我必會讓二太太知道,你是向著她的。”說著匆匆去了。
安婆子目送她遠走,嘴角扯了扯。針線房另一個副管事任婆子就在她耳邊嘀咕:“安嫂子,果然你也覺得二太太不會就這麽撒手是吧。”
安婆子詫異:“我什麽時候這樣覺得了?”
“那你幫曹管事……”
兩人一同往回走,安婆子輕輕哼了一聲:“不過是討那邊一個好罷了,眼下剛剛交接,未免還有牽扯,不便得罪二太太。(.)可若說二太太撒手不撒手的話,可不是她自己能決定的。”順手指了指南山居的方向,“得問那邊。”
任婆子皺眉:“難道就這麽讓大太太接管了不成,那我們怎麽辦?”
“你這是什麽話。”安婆子低聲斥她,“咱們是底下幹活的,跟著誰不都一樣,月錢都是府裏發下,難道二太太單給我們發過錢?要我看,換了大太太未必不好,你不覺得她人雖冷了點,但心地不壞麽?二太太就說不準了,臉上笑得甜,其實讓人害怕。再說曹婆子那人,不過女兒爬了大少爺的床,連個名分都沒混上呢,她就整日壓著你我頤指氣使。大太太現在雖不管,日後也不會總留著她,到時才是我們舒心的時候。”
任婆子聽到這個,想起平日裏的悶氣,也對曹婆子的離開產生了期待,卻又遲疑:“可……大太太卻不知能管咱們多久,聽說當年是侯爺不讓她管家的,萬一……”
安婆子搖頭:“這卻不在侯爺或太太了,要看老太太的。既然老太太生了不讓二太太掌權的心,以後也不會容她再接管,你不知道最近府裏陰沉沉的為了什麽嗎,這是二太太失勢了。說點不好聽,就算大太太哪日病死或被休了,老太太也會把權交給新太太,斷沒有二太太什麽事。不信你且看著吧,我們隻討好大太太便可。”
……
曹婆子來到東府張氏正院,剛通報上去,就被傳進了內室。走到門口正聽得裏頭張氏在那裏咬牙:“……難道還怕我不交麽,巴巴地打發了吉祥跑去盯著,真是……安神香,安神香,安的什麽神!”又是冷笑兩聲之後,隻聽啪的一聲,似是什麽落地了。
曹婆子不敢造次,恭恭敬敬在簾外稟報:“太太,奴婢針線房曹氏。”
“進來!”張氏將人叫進去,劈頭就說,“正要找你,趕緊去將你那邊的賬冊拿來重新理一遍,務必將以前透支和挪用的都給我平了,明兒一早她就派人來看賬了。快去,也知會植造一聲。”
曹婆子瞄了一眼地上摔得粉碎的香盤,不敢說別的,連忙答應著去了。回了針線房拿賬目,安婆子任婆子也沒說什麽,任由她拿走,可是後腳就打發了近身的小丫頭去秦氏那邊報信。“二太太下令拿賬,安媽媽不敢不給,心想大概是大太太想將賬目事先過目一遍,好與太太交接。不過太太已經接管了針線房,事無大小都要讓您知道的,所以打發奴婢來說一聲。”
秦氏賞了小丫鬟一把錢打發她去,如瑾笑道:“果然安婆子兩邊逢迎,隻看此人以後吧,別錯了主意就好。”
秦氏道:“她要平賬就去平,想必老太太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隻要別給咱們下絆子,以前她如何我不計較。”
“正該如此。”如瑾點頭。
一會又有植造房的郭婆子抱了賬冊來到,說是東府要拿賬,她來討個示下。秦氏道:“二太太想先熟悉一下再跟我交接,本是好事,你就送去吧。”
郭婆子試探著問:“太太不先看看?”
秦氏搖頭:“不必了,等整理好了再看也是一樣。”
郭婆子沒再說什麽,行禮去了。秦氏和如瑾對視一眼,俱都點頭。
卻說曹婆子拿了針線房賬冊返回東府,林媽媽接過去,抱著算盤跟她一筆一筆細看。過了一會,曹婆子看張氏臉色稍緩,才小心翼翼地將秦氏敲打她的事情說了。
張氏眉毛一立就要發作,似是想起了什麽又自己慢慢壓了火,半晌隻道:“不用急,她若是動你,我會給你做主。你好好做事,近些日子收斂著些,日後自有用你的時候。”
曹婆子用力點頭:“奴婢絕對跟太太一條心。”
晚間飯後,吉祥將今日幽玉院情景說與藍老太太,又將手下小丫鬟打聽來的張氏拿賬簿的事提了提。藍老太太正讓如意服侍著換寢衣,聽完隻是笑了一笑。
“瑾丫頭跟她娘越發長進了。”
老人家神色曖昧不明,吉祥和如意悄悄對視一眼,俱都沉默。
……
臨睡前如瑾倚在大迎枕上望著窗欞出神,是青蘋值夜,端了熱熱的茶水進來,放到床邊小幾上。“姑娘早些睡吧,勞了一日的神。”
如瑾拿了茶盞再手,看見浸滿了水澤的玉色花瓣漂浮綻放,隨口道:“原來泡了這個。”
她以往在家時候的習慣,喜歡收了各季時興的花朵藏下,或甕了,或醃製,或晾幹,平日裏就用它們泡茶或熏香,或者縫在香囊裏戴著,別有一股天然清香在裏頭,比尋常香茶香料不同。
待到後來進了宮,宮院裏的花朵卻不能隨心所欲的任她掐了,偶爾收上一點,炮製出來也不複在家時的味道。那時她隻道是京中和家鄉水土不同,現在想來,卻是人的心境變換的緣故罷了。沒了雅致恬淡的心態,做什麽都是枉然。
而如今……
如今她覺得自己依然沒有舊年心境,恐怕這些花花草草目前是無心賞玩了。
青蘋安靜地在屋中收拾東西,沉默而妥貼。燈火暈在她身上,鍍了一層暖暖的影。如瑾想起碧桃驚懼的那個夜裏,她鎮定而不失膽色的應對,心中一動。
略略思量一瞬,如瑾叫了她過來。“明日孫媽媽跟著東府盤點針線和植造的賬目,你也跟在一旁看著,一邊學著些,一邊幫忙盯著,給孫媽媽打個下手。”
青蘋有些詫異,抬眼看了看如瑾,遲疑地應了,躊躇道:“奴婢並不識字,恐怕看不好賬目,辜負了姑娘所托。”
如瑾道:“不用你看賬本,隻要大略知道些規程就好了,你素來沉穩細致,我是放心的。再說賬目上左右就是那些字,你要從現在學起,用不了多久也能看個七七八八。”
青蘋是真驚訝了,眼睛有些茫然:“姑娘要教我認字?”
“有什麽不可以的,雖然啟蒙是晚些,可你又不去考狀元,也不需要學富五車,略微認幾個字能看賬目就行了。”如瑾盈盈一笑,“你可願意?”
青蘋臉色通紅,立刻跪了下去:“奴婢願意!”
“快起來,這點事跪個什麽。”
青蘋卻磕了一個頭才肯起身,雙目濕潤:“姑娘覺得事小,可對奴婢來說卻是莫大恩德,奴婢家裏幾代人都沒有識字的,當年弟弟見鄉裏別家孩子上私塾,回家吵鬧著也要去,爹爹將他罵了一通,過後卻偷著抹眼淚,說要是能念點書就算不考功名,去店鋪裏當個夥計幫工也比一輩子在土裏刨食強,可惜他自己沒本事,供不起孩子念書……”說著眼淚終於掉了下來,趕緊擦了,“現今奴婢進了府裏伺候,吃飽穿暖不說,還有不少月錢拿著,已經是天賜的大幸了,萬萬想不到還能跟著姑娘識字……奴婢,奴婢……”
她哽咽著不能成言,如瑾心中也揪了起來,感慨良多。
眼見著家裏兩府之間鬧成這個樣子,那些人蠅營狗苟整日算計,絲毫不知惜福。錦衣玉食又有什麽不知足的,還要興風作浪,卻不知外麵窮苦人家將一頓飽飯都當做天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古人所言誠然不虛。
忍下眼中酸澀,如瑾笑著將青蘋拉到床邊錦杌上坐了:“快別哭了,本是好事,你這樣鬧得眼睛紅腫,人家還以為我怎麽你了呢。剛才你提起家中弟弟,他現在做什麽呢?你的月錢能幫襯著家裏吧,攢些個送他去念點書豈不是好,若是銀錢不夠,隻管在我這裏拿。”
青蘋忍了的淚又掉下來:“……去年大旱,家中無收,官府卻照樣征糧納貢,弟弟他……他……餓死了……才八歲,最後瘦得身上一點肉都沒了,隻是一層皮……奴婢要是早點賣身為奴,他定不會……”
如瑾呆怔,萬沒想到青蘋背後還有這樣慘的身世,可歎她前世竟然一點不知,今生又和人家處了許多日,也是從沒留意過這個,這個主子當的真是慚愧。
心裏似乎堵著一塊石頭,十分難受。“你家裏如今可還好?在我跟前這麽久,你竟也不說,每日還細心妥當地照顧我,誰想你有這樣的難處。”
青蘋努力擦著眼淚:“姑娘折煞奴婢了!能進府伺候是奴婢想都不敢想的福分,現今家裏有我的月錢幫襯著,爹娘都能吃飽飯,遇到不好的年景也不愁了。要是沒主子們恩賜的月銀,哪有這樣的日子呢,奴婢怎能不盡心伺候姑娘。”
如瑾默然。這就是窮人和貴人的差別麽,因為所求不多,心思才這樣純善的讓人羞愧。
因為前世曾有藍如琳要走青蘋的事情,如瑾其實對她還是存了一點戒心,也曾留意觀察過,怕她跟藍如琳有什麽牽扯。可這麽些日子下來,倒也沒有差錯,想必是當年藍如琳隻欣賞她的忠誠侍主罷了,而自己卻因此錯疑了她……
自己雖是被逼無奈的謹慎小心,對上這樣的質樸赤誠,卻也深感慚愧。
如瑾本已對青蘋放下了戒心,是以才有讓她去看賬的吩咐,如今聽了這番話,更是戚戚。不知如何安慰她,默了半晌,如瑾隻得道:“我身邊空下了一等丫鬟的缺,過些日子回了祖母,將你補上來,多些月錢,你也能多幫襯家裏。”
青蘋跪下又磕了一個頭:“多謝姑娘恩德。進了府來,奴婢就是府裏的奴才,本不該跟家裏牽扯,姑娘不怪責奴婢偷偷送錢回家已經是大恩,奴婢不敢奢求別的了。”
如瑾喚她起來,笑道:“快擦幹了眼淚下去洗洗,你也是我跟前有體麵的丫鬟,別讓人瞧了笑話。”
青蘋赧然下去梳洗,如瑾又叫了碧桃來,說起教青蘋認字看賬的事,叫她一起跟著學。碧桃自然是滿臉歡喜,拍手道:“等學會了,奴婢再也不用做那鬼畫符的賬冊讓人笑話。”
……
接下來很是風平浪靜了幾天,孫媽媽和青蘋跟著張氏盤賬也沒什麽事發生,隻是那賬一看就是重新平過的,秦氏和如瑾細細看過,沒有不利於自己的地方,側麵跟藍老太太提了提,老人家也不置可否,秦氏便知道了婆婆的意思,自將此事揭過不提。
如瑾又恢複了每日上午去上學的生活,而藍如璿在連續多請了幾天病假之後,亦是如此。唯一不同的就是藍如琳,老太太算是徹底禁了她的足,學也不用去上了,隻說五丫頭素來聰明,已經不用跟著先生念書識字了,多學針織女工才不辜負了她的伶俐,因此特意從南山居派了一個經年的老媽媽到曉妝院,每日帶著藍如琳縫織刺繡,輕易不讓她出門。
如瑾對此早有預料,並不覺得奇怪,有時請安時遇見藍如琳,見她兩手包著傷口,知道她必是心浮氣躁捏不好針,自己傷了自己。藍如琳看如瑾和藍如璿的目光都帶著怨恨,如瑾不以為意。唯一讓如瑾覺得奇怪的是劉姨娘,藍如琳如此,她卻不哭不鬧無怨言,還說過老太太英明之類的話,讓人摸不準底細。要說恭順柔和,也太過了一點。
南山居裏自紅橘出事之後,有一個丫鬟得急病無奈被遣了出去,聽說是藍老太太身邊連番有事感到著急上火,脾氣有些壞,短短幾天裏連續跟幾個丫鬟婆子發了幾頓火,將這些不會做事的人都攆了。如瑾聽得消息,心中明白底細,也就不覺奇怪。隻是聽說那個得急病的丫鬟名叫小燕之後,立時想起石佛寺的事來。
“那天去禪房後院迎咱們的就是她吧?”
“姑娘記得沒錯,是她。平日看她也很勤謹,不顯山露水的,誰知竟是這樣。”碧桃頗為感歎。
如瑾將滴水暖玉墜子對鏡戴好,隻隨口道,“越是不顯山露水的人,行起事來越讓人吃驚。”
碧桃想起範嬤嬤和紅橘,深以為然。如瑾卻因小燕想起石佛寺後院裏那場意料之外的邂逅,心神不免有些飄,趕緊壓了下去,又想起淩慎之那回意外的出診。
房中無人,如瑾輕聲問道:“上次你說淩先生主動幫咱們留神打聽,可有了什麽結果?”
碧桃道:“小三子那邊還沒收到信,要是有了一準立刻告訴我了。”
“你讓他上心些,多多留意。”
“是,他必不會偷懶的。”碧桃想了想又說,“隻是依奴婢看,淩先生那裏也不一定會有結果,他不過是個看診開方的大夫,這上麵未必能行。他說自己有些地麵上的相識,肯幫咱們留意打聽,但奴婢覺得恐怕也不得用,城裏那麽多人,他一個大夫又能有什麽本事打聽呢。”
近日天氣有些幹燥,如瑾挑了一些玉雪麵脂在手上,輕輕揉開,塗在臉上護養肌膚。玉脂細膩柔滑,頓使麵上潤澤起來。又挑了柔荑膏子在手上細細的揉,言道:“這是你有所不知了,大夫最是能結交人的行當,隻要肯用心,想認識什麽人都很便宜,會芝堂向來又是不分貧富,善名在外,想是平日多助困扶貧的緣故。他說是地麵上的相識,想來大約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麵的三教九流,這些人平日看著不起眼,但要想打聽什麽市井瑣事,找他們最是沒錯。”
碧桃聽得有些呆:“姑娘怎麽知道這麽多,奴婢從來沒想過。”眼睛轉了轉,拍手道,“這樣說來,事情說不定有眉目。當日那傳假信的小廝已經確定不是府裏的,可要在外頭找,對咱們來說就是大海撈針,還得本就是市井的人管用。那奴婢多催催小三子,讓他勤跑幾趟腿。”
“也別跑太勤,小心被人盯上。”
“嗯,他不是直接去會芝堂,是跟外頭一個舊日的師兄串門呢。”碧桃一笑。
……
這一日是如瑾去佟家做客的日子,事先已經和老太太與秦氏打過招呼,也知會了佟秋水,待到午間下了學用過飯,如瑾略微眯了一覺就帶人出門。
外院早已將車備好,除了近身伺候的幾個,出門自有一大堆丫鬟婆子跟著,如瑾坐了頭一輛青頂繡幄小車,後頭下人們擠擠騰騰的,也占了好幾輛單壁小氈車,排場自非尋常人家可比。
府裏慣養的車夫嫻熟趕著車馬,一行人穿街過巷,惹來街市上百姓注目。閨中女子不能輕易拋頭露麵,富貴人家更講究這個,如瑾的車簾緊緊合著,不能看到外麵半分。然而耳邊聽得市井喧鬧,吆喝叫賣,閑談說笑不絕於耳,憑空想來也是鮮活畫麵,溫暖生活。
比起府中壓抑的氣氛,湧動的暗潮,時時需要留意周全的小心謹慎,這樣平淡普通的市井之樂更讓如瑾向往。側耳細聽著外頭種種聲音,心中感觸,如瑾讓車夫放慢了速度。
“這是誰家車馬,倒有些排場。”
嘈雜喧鬧中,忽有一句閑語飄進如瑾耳中,讓她心神猛然一震。
這聲音……
看了看緊合的錦繡垂簾,如瑾略作躊躇,終於沒顧得什麽,伸出手指微微掀開一角。
首先入目的鮮亮招牌讓她微微一怔,柴記典坊,沒想到卻是在這裏。目光在當鋪招牌上隻略微一停,已是飛快下移去看附近的人。
大開的當鋪門扇,店口熱情招呼的小夥計,滿街喧囂俱化成了黯淡不清的背景,如瑾眼中隻留得那一襲玄色長衫。
果然是他。
那一日大風大雨,石佛寺禪房僻靜後院,牆頭被風吹亂的野花櫻紅和寺門外翠竹下的翻飛玄色衣袂,成了記憶中抹不去的刺目色彩。
那個聲音隻聽了一次,她卻沒忘記。
自然也記得那身看起來不甚張揚卻華貴暗藏的玄衣,以及讓她誤會恍惚的身影。
這人到底是誰?
這樣的氣度,這樣的衣飾,青州城裏哪個富貴人家似乎也不能有過。是誰家的親友,還是過路的行旅?如此連番的偶遇,隻讓她心中不安。
“貴客裏頭請!回您的話,這隊車馬看樣子是城東頭藍府的。”夥計熱情的招呼打斷了如瑾思緒。
“哦,襄國侯府。”淡淡的不甚在意的口氣。
“正是藍侯爺家。”夥計滿臉堆笑將客人請進門,“新進有一些好東西成了死當,您隨小的進內室,看看可有入眼的……”
如瑾隻看得一個背影。可這背影看去,更像是宮裏那個高高在上的至尊了……
玄色長衫飄然消失在當鋪昏暗的大堂裏,街上喧鬧再次一點點傳進耳中,方才所見恍若一夢。
馬車走得再慢,也緩緩駛出了一段距離。柴記典坊鮮亮的招牌漸漸遠去,如瑾頹然放下車簾,依靠在墊背的秋香色牡丹蘇繡軟枕上,不安之餘卻又自嘲。
竟是怎麽了,這樣一個不相幹的人,自己這樣在意。
前世曆曆在目,再怎樣發了狠忘卻前塵重新活過,原來終究還是放不下。
車外喧鬧的街市再也提不起如瑾興致,就這樣懨懨地靠著軟枕,任由馬車篤篤前行。未過多久外頭清淨了許多,已經過了鬧市,再走一會,就到了佟家府第門口。
佟太守也許私下裏有些房產宅院,但全家正經居住的佟府卻並不寬敞,和普通富家差不多,這也是他處世為官的小心謹慎之處。如瑾的車馬徑直進了府門,沒走多遠就行至內宅二門跟前。
早有佟太太帶了兩個女兒等在門裏接著,如瑾戴了帷帽下車,朝佟太太執晚輩禮:“怎敢勞您親自來接。”兩家走動得勤,藍澤和佟太守也有私交,因此女眷之間隻當是親朋相處,藍家上下概不跟佟家擺侯府的架子。
佟太太笑道:“輕易不得見,怎能不接,快進來。”
如瑾又和佟家姐妹互相見禮,眾多丫鬟婆子簇擁著,大家進內宅去了。在佟太太屋裏說笑寒暄了一會,佟太太就說:“你們姐妹自己玩去吧,不用陪著我這個老婆子了,諸多不自在的。要吃什麽用什麽隻管跟我來說,三姑娘千萬不要客氣。”
如瑾笑著謝過,跟了佟家姐妹離開。佟秋雁喜歡窩在屋子裏做針線,平日跟自家妹妹也玩不到一起,與如瑾交情並不深,陪了一會就借故離開了,隻剩如瑾在佟秋水房裏。
遣了丫鬟出去,佟秋水拉了如瑾說悄悄話:“你最近過得可還好?那日……”
------題外話------
特別感謝zlican3029打賞鮮花,這是生平收到的第一朵打賞,非常非常感動。這篇文其實一直寫得很忐忑,是大家的收藏、評論讓我保持著繼續的勇氣,衷心謝謝大家一路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