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本該在晚上舉行的宮宴被移到了中午。皇帝在西林苑的梅園辦了一個燈會,仿著民間的形式,還分撥了一部分宮人扮作街市上的小販和遊人。燈會自然要在晚上才能體現魅力,所以,和後妃百官們的宴會就改在中午舉行了。
長平王說起此事,語氣淡淡的,沒什麽喜怒,似在述說不相幹的事情,“……父皇向來勤於政務,偶爾放縱一下,也無可厚非。”
如瑾卻敏銳感覺到他的不悅。帝王玩樂而已,作為皇子他有什麽不高興的,他自己以前不也經常沉溺笙歌?“燈會有蹊蹺嗎?”
“嗯?沒有。”
“那麽你為何悶悶不樂?”
長平王納罕,“有麽?”
“有。”
長平王想了想,笑道:“沒有。”
如瑾就不問了。關於宮裏那位的事,她的確不想了解太多。收拾好穿戴車馬,她跟著長平王登車出府,往宮中去赴宴。
張六娘依舊默默跟隨,影子似的。三個人同坐一輛馬車,長平王隻和如瑾說話,她也不惱,影子似的坐在一旁,像一個不幹活的侍女,也像一個不合群的客人。如果單說為長平王府撐門麵這一點,她倒是不折不扣做到了,但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用途。
如瑾在宴會開始前見到了父親藍澤。當下的襄國侯今非昔比,再不是剛入京時無人理睬的尷尬人了,和其他勳貴們坐在一處,也能談得來。如瑾遠遠走過,看見他紅光滿麵心滿意足的模樣,隻看兩眼就轉開了臉。有這樣一個看不清形勢的父親,她實在是高興不起來。藍澤要是有劉家伯父一半的精明,襄國侯府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樣四分五裂的境地。
因為知道他要進宮赴宴,如瑾先讓長平王和信得過的宮人打好了招呼,讓他們看顧著藍澤一些。宴會上外官都不能帶小廝仆役進來,一切都是宮人服侍,有個照應,一為別讓人欺負了他,也防著他做出不合宜的事情。
外官和宮中女眷分開擺宴,輕易不便接觸,如瑾也不想在宮裏和父親打招呼,免得他一時得意忘形,因此遠遠看了兩眼就走開了。藍澤正忙著和別人說話,並沒注意到女兒,父女兩個像是陌路人。
長平王覺察到如瑾的不悅,接著大袖遮掩,輕輕捏了捏她的掌心。
是在安慰嗎?如瑾側頭,看見他溫和的眼睛,心底有細細的溫暖流過。她朝他笑笑,表示自己沒事。
張六娘近在咫尺,將兩人的小小交流看在眼中,眼神黯淡。她也遠遠看見了家人,是大伯父,她也和如瑾一樣,和娘家有的人存在深深的嫌隙,甚至比如瑾麵對的更要嚴重。兩相見麵,大伯父刻意背轉了身子裝作沒看見她,這種視而不見比藍澤的原本就沒看見更讓人難堪。
可是,長平王眼中隻有如瑾的不快,根本不在意她的委屈。
她落寞而自嘲地,輕輕笑了笑。
……
帝後入席,宴會開始,宏大的歌舞華章不過是歌頌盛世、讚美帝德。主殿的內殿裏坐著的依然是除夕宮宴那些人,帝後,嬪妃,皇子,公主,寬敞的外殿裏是勳貴公卿和女眷,再往外,相連的配殿偏殿中是有些品級的文官武將。
歌舞聲聲,笑語晏晏,盛世之中的宮廷宴會都是這樣場景。後妃們在談笑中互踩,偶爾也有太子妃之流將矛頭指向如瑾和張六娘,張六娘一副清心寡欲的樣子,如瑾更是不予理睬,宴會就在百無聊賴中進行著。如瑾暗暗算計著時辰,期盼著宴罷出宮的那一刻。
宴會中途,熙和長公主領著幾位姐妹過來和帝後說話,熙和主動問起晚上燈會的事情。
“聽聞皇上在西林苑設燈市,以宮人為商販遊人,模仿民間市井意趣?聊以娛情,倒也有意思,如果不是身體不好,我也想去看看逛逛。隻不過,勸皇上一句,此事偶爾為之尚可,千萬別次數太多,免得給禦史言官留了口實,有損皇上威名和皇家儀德。”
熙和是長姐,自小到大常對皇帝做這樣的規勸,在其登位後也不改變態度,因此皇帝比較敬重她,朝野上下對熙和長公主也頗多讚譽。此時熙和當眾說出這樣的話,一貫帝威甚重的皇帝也沒有不悅之意,點頭聽了,接了熙和的敬酒。
熙和等人又聊了幾句,準備回席。座下寧貴嬪突然笑著說:“方才長公主說的話,和昨日皇後娘娘說的意思差不多呢。昨兒我們去鳳音宮請安,皇後就是這麽教導蕭才人的,告訴她想這新奇主意給皇上解悶不錯,但不能太過奢靡,免得讓人議論宮廷體統。”
原來西林苑的燈會是蕭綾出的主意?
如瑾默默聽著,有些明白長平王為何不快了。雖說蕭綾越得寵,有些事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宮裏有這麽一個肖似皇子妃的女人存在,長平王這個皇子怎能毫無芥蒂?
如瑾對皇帝的厭惡又加重了幾分,連眼角餘光都懶得往禦座上瞟了,覺得那邊仿佛有綠頭蒼蠅似的,隻讓人惡心。
熙和長公主向來也不怎麽喜歡寧貴嬪,聽了她的話,冷冷斜她一眼,不過倒是沒斥責她搬弄是非,反而接過了話頭:“怎麽,燈會是蕭才人提議的?倒是個玲瓏人兒。我也久聞蕭才人大名了,隻是未曾得見過,皇上,不如傳她上來看一看?”
皇帝對這點小要求自是應允,沒多久蕭綾就被傳到了內殿。
“皇上,傳臣妾過來莫非又想看舞了?”和眾人行禮後,蕭綾笑著與皇帝說話,“臣妾最近可沒工夫琢磨新鮮東西,今日不能獻醜啦。”
她一身淺妃色宮裙,頭上幾朵珠花點綴,俏生生立在禦座之前,仿佛早春堤岸邊踏青的少女,和皇後的寶相莊嚴形成鮮明對比。皇帝眼中微亮,露了一絲笑容出來:“是熙和長公主想見你。”
蕭綾便轉過身去,對熙和重新見禮,“長公主傳見,不勝榮幸。”
熙和長公主的眉頭幾不可見地皺了一下,“你就是出自舞坊的蕭氏?”
長公主毫不客氣揭短,座上寧貴嬪等人露出看戲的神情,如瑾一瞬間想起當年的情景,也是宏大的宮宴,也是熙和傳見,前世今生,同為寵姬的自己和蕭綾何其相似。當年,是因為自己生日宴會出格了一點,熙和不快,如今,是蕭綾的燈會。隻不過,生日宴是皇帝私下命人辦的,自己當年毫不知情,也算是無能為力。蕭綾可是燈會的提議者,熙和的不悅隻會更深。
沒想到蕭綾卻不懼熙和,笑著說:“長公主說得不錯,嬪妾正是舞姬出身。”她慢慢抬起頭,直麵這位地位尊崇的皇姑。
熙和明顯愣了一下,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和蕭綾麵對麵。
“……好俊的姑娘。”最終,熙和意味不明地讚了一句,語氣裏卻聽不出任何讚歎之意。
蕭綾卻笑著領了稱讚,“多謝長公主誇獎,皇上也總說嬪妾秀色出眾。”
熙和眉頭又皺了一皺,顯見對蕭綾這種態度非常不滿,沉聲問:“西林苑的燈會,聽說是你的提議?”
“正是。長公主去看了嗎?好不好看?嬪妾是照著記憶中民間的燈會辦的,您見過民間的燈會嗎,京裏每年都有,您應該見過吧?隻可惜……晚上皇上想和嬪妾一個人去燈會裏逛,不然長公主可以一起去看看,晚上看會比白天好看得多。”蕭綾對熙和的不滿不以為意,眨眼間說了一大通,突然轉頭去問皇帝,“皇上,要麽,晚上邀長公主一起?隻我們兩個,說不定會悶呢。”
皇帝還沒答話,熙和已經臉色微青,“本宮身體不好,就不去了。”
“啊……不去嗎?”蕭綾表示遺憾,“那……皇上,還是咱們自己去吧。”
熙和再不看她,轉過去和皇帝說話去了。皇帝告誡蕭綾:“莫在長公主跟前言辭無忌。”蕭綾就趕緊告罪,鄭重賠禮。長公主淡淡受了禮,揮手讓她出去。蕭綾看看皇帝不阻止,就笑著團團行了一圈禮,恭順告退。
熙和又和帝後閑話一會,告辭回席。期間寧貴嬪又想言語挑撥,說蕭綾的不是,熙和這次再沒理她。
回了座位,看看左右沒人注意,熙和的侍女低聲勸道:“您別和一個小才人一般見識,不值得。”
熙和的目光飄向長平王一桌,半晌才道:“早聽說蕭氏與藍氏肖似,不曾想,竟肖似到這個程度,幾乎可算同胞姐妹了。”
侍女道:“奴婢看著卻遠遠不像。藍妃看著溫婉,其實有種疏冷之氣,旁人勿近的那種。蕭才人眉目間都是媚態,就算穿戴再素簡,也和藍妃差得遠。您覺得呢?”
熙和的目光在禦座和長平王一桌上逡巡,答非所問,“小七請我過府簪笄,用意頗深啊。”
“公主?”
“嗬嗬,我如今也算騎虎難下了。”早知道蕭氏藍氏如此相似,她是無論如何不會趟這趟渾水的。“既然事情已經做了,也隻能將錯就錯,擔一擔這規勸之職。”熙和看得清楚,自她進長平王府簪笄之後,立場已經被迫定下,在皇帝眼裏,她早已是為藍氏撐腰,為皇家清譽著想的人了。接下來,也隻能繼續做端方長姐,保著皇家不出醜聞了。如此還能留個美名,否則兩麵不是人。
熙和瞥向長平王。這個侄子,挖了個坑給她跳。
侍女低聲道:“公主,您老人家何必管這些事,在府裏頤養天年便是了,多清淨。”
熙和淡淡歎口氣:“我若隻圖清淨,百年之後,誰來管我的兒孫?沒一個能撐起門戶的,藺國公府又隻是親家,還能管咱們的興衰?”再博來一代帝王眷顧,兒孫們的興盛總能延長兩三代。
“可……”侍女看看左右,聲音壓得更低,“七王爺……恐怕……”恐怕不能重托。
熙和不語。目光淡淡掃過座上幾位皇子,連帶著尚在童稚之期的老十,隻微微笑了笑。
……
席間如瑾起身更衣,淨室在後殿旁邊,距離主殿隔著一道曲折遊廊。出來時,轉角處卻迎麵來了人,淺妃色的裙裾在風裏飄,正是之前上過殿的蕭綾。
“聽說你離席,我就忙忙過來了。”蕭綾主動打招呼,態度很好。
兩個陪侍的宮女朝蕭綾一禮,就各自散到了左右,正好截住前後過來的通道,又能防著人走近。如瑾看一眼兩宮女的站位,知道必是蕭綾的安排。蕭綾,在宮裏也有些勢力了麽?
身邊跟著吳竹春,如瑾倒也不懼蕭綾人多,上下打量著她,說:“蕭才人更見清致了。”
蕭綾一笑:“清致談不上,改了濃妝豔抹而已,皇上說我這模樣比以前耐看,我就繼續簡素下去。”
如瑾沒接此話,隻問:“蕭才人還沒回去?在此等我,有事?”
“怎麽,感覺你不想搭理我似的。之前,可是你主動和我說話的。”
是說鳳音宮外提醒她侍女有問題那次?如瑾報以溫和一笑。
蕭綾道:“沒什麽大事,上次承蒙你提醒,使我免於大禍,我是專門和你道謝的。咱們見一麵不容易,過了今日,又不知何時能見。”
如瑾笑說:“區區小事,不值才人親來道謝。若無別事,煩您讓開路?”
“藍妃……你,討厭我?”
“何談討厭,隻是你我身份不同,沒有親近的必要罷了。”如瑾道,“其實,我不太喜歡和宮中人打交道,不過對於你,我倒希望你榮華長盛。”
蕭綾展顏一笑。
如瑾又道:“你在宮中根基未深,不宜樹敵太多。方才和長公主那般模樣,鋒芒太過了。”
蕭綾卻搖頭笑笑:“隻要我得寵,遍地都是敵人,不在於我想不想樹敵。熙和一個長公主而已,全靠著皇上給她臉麵,我也是,我也靠皇上。隻要皇上不在意,我和誰口角又算什麽?不過是讓那些人看看,她們敬畏有加的長公主,在我跟前也不過如此。反正熙和不可能喜歡我,我借她讓那些人知道我的分量,何樂不為?”
倒也算一番歪理。如瑾遂不再說什麽。
說話間,主殿那頭有人過來,大概也是離席更衣的人。如瑾略略點頭一禮,帶了吳竹春往回走。
蕭綾在身後喊:“你不問我換了裝束的真正緣故麽?”
如瑾腳步微頓,側過頭來,說:“以後若有難處,盡可找我。不過像今天這樣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見麵說話,還是少些吧。”然後一路往前走去了。對於蕭綾口中的緣故,並沒相問。
不是她不想問,而是,大概已經猜到了答案,問與不問,已經不重要了。
前世,蕭綾與她並沒有真正的交集,她隻在幽居之中,偶爾從旁人嘴裏聽一兩句關於蕭綾的事。知其酷似自己,形貌,穿戴,乃至性格,都有許多相似處。然而今生親見,麵對麵說話,如瑾終於知道蕭綾本性實在與自己大相徑庭。
那麽前世的處處相似與今生蕭綾突然轉變,背後是什麽原因,如瑾不想深究了。怕一深究,就要惡心。
如瑾沉著臉,扶著吳竹春的手快步往回走。
進了內殿,恰好熙和長公主也往後頭去,正好迎麵對上,如瑾趕忙行禮退到一邊讓路。熙和臉上帶著笑意,點了點頭,走到近前的時候突然問:“上次在你及笄禮上見著的你那表姐,姓劉的那個,今年多大了?”
如瑾錯愕一瞬,答道:“劉家表姐長妾身兩歲。”
“哦,那也不小了。倒是個好孩子,許了人家沒有?”
如瑾驚訝異常,沒想到熙和長公主隻見了劉雯一麵,就打聽起年齡婚配來。這是要做什麽?難道是要做媒?被長公主做媒倒是難得的榮耀,可對方是誰家哪個,性情品貌如何完全不知道,萬一是個不合適的呢?於是忙道:“前幾日妾身回家恍惚聽母親說起,劉家伯母正在為表姐議親,倒是不知真假,這陣子忙,妾身還沒來得及問她。”
秦氏自然沒說過這個,如瑾不過托辭搪塞。這模棱兩可的話是不好追究的,這邊先搪塞過去,回頭趕緊給劉家送信,看看她們的意思吧。要是劉家也不喜歡長公主操心,就讓她們想個合理的借口混過去。要是有意接受這份榮耀,如瑾此時的話也不算耽誤人家。
熙和長公主聽了,淡淡點一點頭,再沒說什麽,扶著侍女的手徑自去了。如瑾回座入席,心裏不斷琢磨這事。
長平王問,“怎麽了,方才熙和姑母跟你說了什麽?”
如瑾顧著張六娘近在咫尺,隻道:“問我最近過得如何。長公主她老人家真是位慈祥的長輩。”
張六娘聽在耳裏,想起自小到大熙和就沒正經和自己說過幾句話,暗暗咬了唇。
及至宴罷回家,如瑾才將熙和長公主的話和長平王說了。長平王也有些意外,笑道:“你那劉家姐姐看起來端莊守禮,言行有度,倒的確是熙和姑母喜歡的那種人。”
如瑾忙問:“熙和長公主是要給誰做媒嗎,你知不知道?”
------題外話------
何家歡樂,呂米妮,nanxiaoshu,rourou,540509,yihan25,感謝各位:)
長平王說起此事,語氣淡淡的,沒什麽喜怒,似在述說不相幹的事情,“……父皇向來勤於政務,偶爾放縱一下,也無可厚非。”
如瑾卻敏銳感覺到他的不悅。帝王玩樂而已,作為皇子他有什麽不高興的,他自己以前不也經常沉溺笙歌?“燈會有蹊蹺嗎?”
“嗯?沒有。”
“那麽你為何悶悶不樂?”
長平王納罕,“有麽?”
“有。”
長平王想了想,笑道:“沒有。”
如瑾就不問了。關於宮裏那位的事,她的確不想了解太多。收拾好穿戴車馬,她跟著長平王登車出府,往宮中去赴宴。
張六娘依舊默默跟隨,影子似的。三個人同坐一輛馬車,長平王隻和如瑾說話,她也不惱,影子似的坐在一旁,像一個不幹活的侍女,也像一個不合群的客人。如果單說為長平王府撐門麵這一點,她倒是不折不扣做到了,但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用途。
如瑾在宴會開始前見到了父親藍澤。當下的襄國侯今非昔比,再不是剛入京時無人理睬的尷尬人了,和其他勳貴們坐在一處,也能談得來。如瑾遠遠走過,看見他紅光滿麵心滿意足的模樣,隻看兩眼就轉開了臉。有這樣一個看不清形勢的父親,她實在是高興不起來。藍澤要是有劉家伯父一半的精明,襄國侯府也不至於落到現在這樣四分五裂的境地。
因為知道他要進宮赴宴,如瑾先讓長平王和信得過的宮人打好了招呼,讓他們看顧著藍澤一些。宴會上外官都不能帶小廝仆役進來,一切都是宮人服侍,有個照應,一為別讓人欺負了他,也防著他做出不合宜的事情。
外官和宮中女眷分開擺宴,輕易不便接觸,如瑾也不想在宮裏和父親打招呼,免得他一時得意忘形,因此遠遠看了兩眼就走開了。藍澤正忙著和別人說話,並沒注意到女兒,父女兩個像是陌路人。
長平王覺察到如瑾的不悅,接著大袖遮掩,輕輕捏了捏她的掌心。
是在安慰嗎?如瑾側頭,看見他溫和的眼睛,心底有細細的溫暖流過。她朝他笑笑,表示自己沒事。
張六娘近在咫尺,將兩人的小小交流看在眼中,眼神黯淡。她也遠遠看見了家人,是大伯父,她也和如瑾一樣,和娘家有的人存在深深的嫌隙,甚至比如瑾麵對的更要嚴重。兩相見麵,大伯父刻意背轉了身子裝作沒看見她,這種視而不見比藍澤的原本就沒看見更讓人難堪。
可是,長平王眼中隻有如瑾的不快,根本不在意她的委屈。
她落寞而自嘲地,輕輕笑了笑。
……
帝後入席,宴會開始,宏大的歌舞華章不過是歌頌盛世、讚美帝德。主殿的內殿裏坐著的依然是除夕宮宴那些人,帝後,嬪妃,皇子,公主,寬敞的外殿裏是勳貴公卿和女眷,再往外,相連的配殿偏殿中是有些品級的文官武將。
歌舞聲聲,笑語晏晏,盛世之中的宮廷宴會都是這樣場景。後妃們在談笑中互踩,偶爾也有太子妃之流將矛頭指向如瑾和張六娘,張六娘一副清心寡欲的樣子,如瑾更是不予理睬,宴會就在百無聊賴中進行著。如瑾暗暗算計著時辰,期盼著宴罷出宮的那一刻。
宴會中途,熙和長公主領著幾位姐妹過來和帝後說話,熙和主動問起晚上燈會的事情。
“聽聞皇上在西林苑設燈市,以宮人為商販遊人,模仿民間市井意趣?聊以娛情,倒也有意思,如果不是身體不好,我也想去看看逛逛。隻不過,勸皇上一句,此事偶爾為之尚可,千萬別次數太多,免得給禦史言官留了口實,有損皇上威名和皇家儀德。”
熙和是長姐,自小到大常對皇帝做這樣的規勸,在其登位後也不改變態度,因此皇帝比較敬重她,朝野上下對熙和長公主也頗多讚譽。此時熙和當眾說出這樣的話,一貫帝威甚重的皇帝也沒有不悅之意,點頭聽了,接了熙和的敬酒。
熙和等人又聊了幾句,準備回席。座下寧貴嬪突然笑著說:“方才長公主說的話,和昨日皇後娘娘說的意思差不多呢。昨兒我們去鳳音宮請安,皇後就是這麽教導蕭才人的,告訴她想這新奇主意給皇上解悶不錯,但不能太過奢靡,免得讓人議論宮廷體統。”
原來西林苑的燈會是蕭綾出的主意?
如瑾默默聽著,有些明白長平王為何不快了。雖說蕭綾越得寵,有些事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宮裏有這麽一個肖似皇子妃的女人存在,長平王這個皇子怎能毫無芥蒂?
如瑾對皇帝的厭惡又加重了幾分,連眼角餘光都懶得往禦座上瞟了,覺得那邊仿佛有綠頭蒼蠅似的,隻讓人惡心。
熙和長公主向來也不怎麽喜歡寧貴嬪,聽了她的話,冷冷斜她一眼,不過倒是沒斥責她搬弄是非,反而接過了話頭:“怎麽,燈會是蕭才人提議的?倒是個玲瓏人兒。我也久聞蕭才人大名了,隻是未曾得見過,皇上,不如傳她上來看一看?”
皇帝對這點小要求自是應允,沒多久蕭綾就被傳到了內殿。
“皇上,傳臣妾過來莫非又想看舞了?”和眾人行禮後,蕭綾笑著與皇帝說話,“臣妾最近可沒工夫琢磨新鮮東西,今日不能獻醜啦。”
她一身淺妃色宮裙,頭上幾朵珠花點綴,俏生生立在禦座之前,仿佛早春堤岸邊踏青的少女,和皇後的寶相莊嚴形成鮮明對比。皇帝眼中微亮,露了一絲笑容出來:“是熙和長公主想見你。”
蕭綾便轉過身去,對熙和重新見禮,“長公主傳見,不勝榮幸。”
熙和長公主的眉頭幾不可見地皺了一下,“你就是出自舞坊的蕭氏?”
長公主毫不客氣揭短,座上寧貴嬪等人露出看戲的神情,如瑾一瞬間想起當年的情景,也是宏大的宮宴,也是熙和傳見,前世今生,同為寵姬的自己和蕭綾何其相似。當年,是因為自己生日宴會出格了一點,熙和不快,如今,是蕭綾的燈會。隻不過,生日宴是皇帝私下命人辦的,自己當年毫不知情,也算是無能為力。蕭綾可是燈會的提議者,熙和的不悅隻會更深。
沒想到蕭綾卻不懼熙和,笑著說:“長公主說得不錯,嬪妾正是舞姬出身。”她慢慢抬起頭,直麵這位地位尊崇的皇姑。
熙和明顯愣了一下,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和蕭綾麵對麵。
“……好俊的姑娘。”最終,熙和意味不明地讚了一句,語氣裏卻聽不出任何讚歎之意。
蕭綾卻笑著領了稱讚,“多謝長公主誇獎,皇上也總說嬪妾秀色出眾。”
熙和眉頭又皺了一皺,顯見對蕭綾這種態度非常不滿,沉聲問:“西林苑的燈會,聽說是你的提議?”
“正是。長公主去看了嗎?好不好看?嬪妾是照著記憶中民間的燈會辦的,您見過民間的燈會嗎,京裏每年都有,您應該見過吧?隻可惜……晚上皇上想和嬪妾一個人去燈會裏逛,不然長公主可以一起去看看,晚上看會比白天好看得多。”蕭綾對熙和的不滿不以為意,眨眼間說了一大通,突然轉頭去問皇帝,“皇上,要麽,晚上邀長公主一起?隻我們兩個,說不定會悶呢。”
皇帝還沒答話,熙和已經臉色微青,“本宮身體不好,就不去了。”
“啊……不去嗎?”蕭綾表示遺憾,“那……皇上,還是咱們自己去吧。”
熙和再不看她,轉過去和皇帝說話去了。皇帝告誡蕭綾:“莫在長公主跟前言辭無忌。”蕭綾就趕緊告罪,鄭重賠禮。長公主淡淡受了禮,揮手讓她出去。蕭綾看看皇帝不阻止,就笑著團團行了一圈禮,恭順告退。
熙和又和帝後閑話一會,告辭回席。期間寧貴嬪又想言語挑撥,說蕭綾的不是,熙和這次再沒理她。
回了座位,看看左右沒人注意,熙和的侍女低聲勸道:“您別和一個小才人一般見識,不值得。”
熙和的目光飄向長平王一桌,半晌才道:“早聽說蕭氏與藍氏肖似,不曾想,竟肖似到這個程度,幾乎可算同胞姐妹了。”
侍女道:“奴婢看著卻遠遠不像。藍妃看著溫婉,其實有種疏冷之氣,旁人勿近的那種。蕭才人眉目間都是媚態,就算穿戴再素簡,也和藍妃差得遠。您覺得呢?”
熙和的目光在禦座和長平王一桌上逡巡,答非所問,“小七請我過府簪笄,用意頗深啊。”
“公主?”
“嗬嗬,我如今也算騎虎難下了。”早知道蕭氏藍氏如此相似,她是無論如何不會趟這趟渾水的。“既然事情已經做了,也隻能將錯就錯,擔一擔這規勸之職。”熙和看得清楚,自她進長平王府簪笄之後,立場已經被迫定下,在皇帝眼裏,她早已是為藍氏撐腰,為皇家清譽著想的人了。接下來,也隻能繼續做端方長姐,保著皇家不出醜聞了。如此還能留個美名,否則兩麵不是人。
熙和瞥向長平王。這個侄子,挖了個坑給她跳。
侍女低聲道:“公主,您老人家何必管這些事,在府裏頤養天年便是了,多清淨。”
熙和淡淡歎口氣:“我若隻圖清淨,百年之後,誰來管我的兒孫?沒一個能撐起門戶的,藺國公府又隻是親家,還能管咱們的興衰?”再博來一代帝王眷顧,兒孫們的興盛總能延長兩三代。
“可……”侍女看看左右,聲音壓得更低,“七王爺……恐怕……”恐怕不能重托。
熙和不語。目光淡淡掃過座上幾位皇子,連帶著尚在童稚之期的老十,隻微微笑了笑。
……
席間如瑾起身更衣,淨室在後殿旁邊,距離主殿隔著一道曲折遊廊。出來時,轉角處卻迎麵來了人,淺妃色的裙裾在風裏飄,正是之前上過殿的蕭綾。
“聽說你離席,我就忙忙過來了。”蕭綾主動打招呼,態度很好。
兩個陪侍的宮女朝蕭綾一禮,就各自散到了左右,正好截住前後過來的通道,又能防著人走近。如瑾看一眼兩宮女的站位,知道必是蕭綾的安排。蕭綾,在宮裏也有些勢力了麽?
身邊跟著吳竹春,如瑾倒也不懼蕭綾人多,上下打量著她,說:“蕭才人更見清致了。”
蕭綾一笑:“清致談不上,改了濃妝豔抹而已,皇上說我這模樣比以前耐看,我就繼續簡素下去。”
如瑾沒接此話,隻問:“蕭才人還沒回去?在此等我,有事?”
“怎麽,感覺你不想搭理我似的。之前,可是你主動和我說話的。”
是說鳳音宮外提醒她侍女有問題那次?如瑾報以溫和一笑。
蕭綾道:“沒什麽大事,上次承蒙你提醒,使我免於大禍,我是專門和你道謝的。咱們見一麵不容易,過了今日,又不知何時能見。”
如瑾笑說:“區區小事,不值才人親來道謝。若無別事,煩您讓開路?”
“藍妃……你,討厭我?”
“何談討厭,隻是你我身份不同,沒有親近的必要罷了。”如瑾道,“其實,我不太喜歡和宮中人打交道,不過對於你,我倒希望你榮華長盛。”
蕭綾展顏一笑。
如瑾又道:“你在宮中根基未深,不宜樹敵太多。方才和長公主那般模樣,鋒芒太過了。”
蕭綾卻搖頭笑笑:“隻要我得寵,遍地都是敵人,不在於我想不想樹敵。熙和一個長公主而已,全靠著皇上給她臉麵,我也是,我也靠皇上。隻要皇上不在意,我和誰口角又算什麽?不過是讓那些人看看,她們敬畏有加的長公主,在我跟前也不過如此。反正熙和不可能喜歡我,我借她讓那些人知道我的分量,何樂不為?”
倒也算一番歪理。如瑾遂不再說什麽。
說話間,主殿那頭有人過來,大概也是離席更衣的人。如瑾略略點頭一禮,帶了吳竹春往回走。
蕭綾在身後喊:“你不問我換了裝束的真正緣故麽?”
如瑾腳步微頓,側過頭來,說:“以後若有難處,盡可找我。不過像今天這樣在人來人往的地方見麵說話,還是少些吧。”然後一路往前走去了。對於蕭綾口中的緣故,並沒相問。
不是她不想問,而是,大概已經猜到了答案,問與不問,已經不重要了。
前世,蕭綾與她並沒有真正的交集,她隻在幽居之中,偶爾從旁人嘴裏聽一兩句關於蕭綾的事。知其酷似自己,形貌,穿戴,乃至性格,都有許多相似處。然而今生親見,麵對麵說話,如瑾終於知道蕭綾本性實在與自己大相徑庭。
那麽前世的處處相似與今生蕭綾突然轉變,背後是什麽原因,如瑾不想深究了。怕一深究,就要惡心。
如瑾沉著臉,扶著吳竹春的手快步往回走。
進了內殿,恰好熙和長公主也往後頭去,正好迎麵對上,如瑾趕忙行禮退到一邊讓路。熙和臉上帶著笑意,點了點頭,走到近前的時候突然問:“上次在你及笄禮上見著的你那表姐,姓劉的那個,今年多大了?”
如瑾錯愕一瞬,答道:“劉家表姐長妾身兩歲。”
“哦,那也不小了。倒是個好孩子,許了人家沒有?”
如瑾驚訝異常,沒想到熙和長公主隻見了劉雯一麵,就打聽起年齡婚配來。這是要做什麽?難道是要做媒?被長公主做媒倒是難得的榮耀,可對方是誰家哪個,性情品貌如何完全不知道,萬一是個不合適的呢?於是忙道:“前幾日妾身回家恍惚聽母親說起,劉家伯母正在為表姐議親,倒是不知真假,這陣子忙,妾身還沒來得及問她。”
秦氏自然沒說過這個,如瑾不過托辭搪塞。這模棱兩可的話是不好追究的,這邊先搪塞過去,回頭趕緊給劉家送信,看看她們的意思吧。要是劉家也不喜歡長公主操心,就讓她們想個合理的借口混過去。要是有意接受這份榮耀,如瑾此時的話也不算耽誤人家。
熙和長公主聽了,淡淡點一點頭,再沒說什麽,扶著侍女的手徑自去了。如瑾回座入席,心裏不斷琢磨這事。
長平王問,“怎麽了,方才熙和姑母跟你說了什麽?”
如瑾顧著張六娘近在咫尺,隻道:“問我最近過得如何。長公主她老人家真是位慈祥的長輩。”
張六娘聽在耳裏,想起自小到大熙和就沒正經和自己說過幾句話,暗暗咬了唇。
及至宴罷回家,如瑾才將熙和長公主的話和長平王說了。長平王也有些意外,笑道:“你那劉家姐姐看起來端莊守禮,言行有度,倒的確是熙和姑母喜歡的那種人。”
如瑾忙問:“熙和長公主是要給誰做媒嗎,你知不知道?”
------題外話------
何家歡樂,呂米妮,nanxiaoshu,rourou,540509,yihan25,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