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宇點頭,說好。心想張順涵還有什麽不樂意的,有這樣和新來的省委書記私底下接觸的機會,簡直就是喜從天降,至於張順涵在不在本市就無關緊要了,隻要張順涵在省內,他都會馬不停蹄地趕回市裏去布署。


    周至誠和楊誌遠的對話蔡政宇聽得明明白白,他知道,楊誌遠這是在借機向周至誠書記舉薦張順涵,明天對於張順涵來說,是機會也是風險。如果周書記認為張順涵值得一用,那麽照剛才的談話,肯定會對其進行一番嚴厲的調查,如果張順涵廉潔自律,那就是好事,反之則會好事變成了壞事。


    當晚晚些時候,蔡政宇給張順涵去了個電話,是秘書接的。張順涵當晚已經回到了省城,一聽秘書告知蔡政宇有事找他,隔一分鍾就把電話打到蔡政宇的手機上。聽蔡政宇說周至誠書記明天要到他那個市去,張順涵當即一愣,因為此事不在安排之列,如果周至誠書記國慶期間要到市裏檢查工作,省委辦公廳肯定會提前通知,以便市裏作出適當的安排,保障書記的安全。看來周書記這是臨時起意,張順涵不明就裏,不知道周至誠此舉是何用意,但他什麽都沒問,畢竟他和蔡政宇以前沒什麽交情,多言反而無益。


    蔡政宇隨即又說:“周書記有交代,此行屬度假散心,不宜動靜太大,張書記一人陪同就行了。”


    周至誠書記上任以來,張順涵除了和書記在省委擴大會議上有過幾次接觸,至今沒有和他私底下有過如何接觸,本省旅遊景點甚多,書記要想外出度假,還輪不到本市,周書記此舉,有些意外有著驚喜。


    好在蔡政宇在最後還是透露了諸多信息,蔡政宇說:“周書記這次去的是王秀梅同誌那個村,還得請張書記妥當安排。”


    張順涵頓時大悟,欣喜萬分。不用說,楊誌遠來了,不然周至誠書記豈會跑到那個偏遠的小漁村去。這個楊誌遠,來了也不告知一聲,真是。


    張順涵自然知道能有此種私誼成分諸多的機會與周至誠接觸對自己意味著什麽。和蔡政宇通完電話,張順涵立馬就和市裏聯係,著手安排相關事宜,既然周書記有交代,不可動靜太大,張順涵是秘書出身,自是得心應手,知道有所側重,外緊內鬆,以安全為重。


    第二天一早,兩台車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省城,上了高速。車行海岸線,遠處海天一線,路旁驚濤駭浪,自是引得王琳連連驚歎。車行三小時,車下高速,張順涵早就在收費站出口迎接。本來周至誠是想讓蔡政宇下車傳話,讓張順涵上中巴隨行。楊誌遠主動把這活攬了下來,說書記,還是我下車請順涵同誌吧。周至誠一笑,明白楊誌遠這是不好意思大大咧咧地坐在車上,就由了楊誌遠。


    楊誌遠走下車,張順涵已經快步到了車門口,看見楊誌遠,張順涵舒顏一笑。楊誌遠代行秘書一職,笑,說:“順涵同誌,周書記讓你隨車同行。”


    張順涵趕忙交代司機前麵帶路,和楊誌遠上了中巴。張順涵向周至誠問好,今天周至誠與平日迥然不同,當即嗬嗬一笑,說順涵同誌,你隨便找個地方落座,此次前來,純屬陪夫人散心,不談公事,沒那麽多講究。


    張順涵一看,還真是沒講究,王琳和安茗於前排就坐,周至誠和楊誌遠屈尊二排,他禮貌地和王琳打了聲招呼,順勢於第三排坐下。張順涵知道,今天周至誠書記出行,這真是為私不為公,今天他能上車和他們同車而坐,如果沒有楊誌遠,他肯定沒有此等機會。


    張順涵匯報,說:“等會我們先於王秀梅同誌家喝杯茶,稍事休息,然後乘船於海灣邊垂釣,中午於船上就餐。周書記,您看怎樣?”


    周至誠笑,說:“順涵同誌,到了你的地界,就由你作主,隻要不事浪費,不騷擾百姓就成。”


    諸事妥當,張順涵得以有時間埋怨楊誌遠,說:“你小子經常這樣,到了沿海也不告訴我一聲,有些不合規矩。”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順涵同誌,這次你可不能怨誌遠,要怨就怨我,是我有約在先,讓誌遠兩口子悄悄的來,陪我和夫人散散心,如果不是要見見秀梅同誌,隻怕還是不會讓你知曉的喔。”


    周至誠心情愉快,主動擔責,十分難得。


    楊誌遠笑,說:“你看看,冤枉了我不是,周書記都主動擔責了,要不,你找書記說理去。”


    張順涵笑,說:“這我可不敢。”


    周至誠嗬嗬一笑,氣氛融洽至極。


    車到村口停下,朱福海、王秀梅以及方偉勳早就得到消息,於村口迎接。周至誠一一和他們握手,說吵擾了麻煩了。朱福海生性寡言,麵對這麽大的領導,更是手足無措,隻知憨憨地笑,說歡迎。倒是秀梅媽媽大方得體,說周書記可是貴客,平時請都請不來,何來麻煩一說。周至誠笑哈哈,說安茗,聽你母親這麽一說,我們真該早來拜訪。


    輪到方偉勳,周至誠笑,說你就是方偉勳,還別說,和安茗還真有幾分相似。


    大家朝村裏走去,現在的這個小漁村,早就不同當年,當年的破敗蕩然無存,滿眼所見,都是紅磚碧瓦,小樓依山而建,賞心悅目,有些規模。周至誠一路看來,點頭,說:“小方,聽說你帶領鄉親們致富,鄉親們自發選你當村長了,現在看來鄉親們選你還真沒選錯,看看這漁村的發展形勢,就可知小夥子能力不錯。”


    方偉勳不好意思,說周書記,我做的這些在您麵前根本就不值一提,何足掛齒。


    周至誠笑,說:“小方,此言差矣,分工不同,其目的不還是為鄉親們服務,你能一門心思帶領鄉親們發家致富,能想方設法改變漁村麵貌,就值得稱讚。”


    方偉勳忙說:“鄉親們的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張書記和蔣總對我們的幫助很大。”


    漁村的一些情況,楊誌遠當年和周至誠說過,周至誠自然知道這個漁村之所以有眼前的巨變,蔣海燕的幫扶和張順涵政策上的傾斜功不可沒。周至誠看著張順涵朗朗一笑,說:“順涵同誌,看來這個小方挺誠實的,不居功,有一說一,實事求是。”


    張順涵心想楊誌遠這個大舅子還行,知道適時在省委書記進言,他笑,說:“周書記,市裏對所有的貧困村在政策上都有傾斜,都有幫扶,為什麽別的村莊一成不變,小漁村卻悄無聲息地發展了起來,我看關鍵還是偉勳他們這幫年輕人不等不靠,奮發圖強,漁村才能發生如此的巨變。”


    周至誠點頭,說:“這話實在,一村一縣一市一省乃至一國的發展,關鍵還是在於人,發現人才,用好人才,這才是國之根本。”


    張順涵一聽,周至誠書記這話很有意味,值得回味。


    這話是在秀梅媽媽家的前坪說的,當年破敗的磚土房已經推到重建,三層小樓寬敞明亮,樓前是一院落,院落裏植滿了菊花和許多不知名的花,姹紫嫣紅,讓人看著心情舒暢,院子裏還搭有葡萄架,此時正是葡萄成熟的季節,紫紅的葡萄掛滿了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王琳一進來,就和安茗興致勃勃地在葡萄架下摘起了葡萄。周至誠則和張順涵、楊誌遠、方偉勳他們於一旁喝茶聊天。


    王琳把葡萄洗淨,用盤子端了出來,王秀梅連連說,大姐,你是客,讓你忙乎怎麽好意思。


    王琳笑,說:“安茗媽,見外了不是,到了你這,還不是到了自家一樣,沒那麽多規矩。”


    王琳把葡萄遞給周至誠,說:“老周,嚐嚐,這可是我親自摘的,不知味道怎麽樣?”


    周至誠還未品嚐,已是點頭,說:“好,不錯。”


    王琳笑,說:“老周,虛情假意了不是,沒吃你怎麽就知道葡萄味道不錯。”


    周至誠猛拍,笑,說:“夫人親自動手,豈會有錯。”


    安茗在一旁笑,說:“書記伯伯,還真沒看出來,原來你的拍功如此了得。”


    周至誠笑,問:“我拍了嗎?”


    大家異口同聲:“拍了!”


    周至誠哈哈一笑,說:“既然你們都說拍了,那就拍了,拍夫人的馬屁不丟人。”


    大家轟然,書記如此,真是難得一遇,一時笑語喧天,有了節日的喜氣。(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為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為輝並收藏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