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你的生日(3)
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 作者:羅為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誌遠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景致,連呼漂亮。同時吩咐張茜子,此處風景不錯,可錄入社港旅遊的宣傳片。張茜子點頭說,明白,就是攝像器材不好到達此處。楊誌遠笑,說人是活的,器材是死的,用防水布包裹就是,想要拍,肯定可以拍到。
張溪嶺峽穀漂流全程耗時二個半小時,一路激流飛瀑,風光無限,自是時光易逝。皮筏艇出了峽穀,到得下遊,水麵漸寬,水勢漸緩,張溪河邊漸漸地可見三兩人家,就如臨社窄軌開通以後,沿線鄉親於觀景台周邊販賣社港的土特產品一樣,張溪嶺峽穀漂流一開漂,也有河邊鄉親在河灘邊的樹蔭下擺張桌子,叫賣火焙魚板栗這類的土特產品和煮玉米烤紅薯之類裹腹之物。大家於河中漂流,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已置於車中帶回,但幾十上百的紙幣還是會藏於身上,以備此等情況下之用。張茜子她們先於楊誌遠上岸,楊誌遠也將皮筏艇拖到岸上,和安茗來到張茜子她們身邊。張茜子她們此時正圍在一個賣紅薯的老鄉前,而旁邊,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在賣火焙魚,楊誌遠注意到在老人家的桌子上,擺著一個玻璃缸,玻璃缸不大,有二條紅鯽魚在水中遊動,可能是為了美觀,缸中不僅有幾根水草,還有些許卵石。引起楊誌遠注意的就是缸中的那些卵石,卵石小巧玲瓏,晶瑩剔透,白中帶有絲絲血紅,與南京的雨花石有些相似,卵石形態各異,很是好看。
楊誌遠一見,突然心有所想,他問:“老人家,這種卵石為何處所得?”
老人家嗬嗬一笑,一指前方山澗,說:“這種鵝卵石,就在不遠處的瀑布之下,本地人都稱其為血紅石,血紅石為本地獨有,其他的地方卻不多見。”
楊誌遠笑,說:“老人家,您可否帶我上瀑布處一窺究竟。”
老人家看著自己眼前的那一袋袋用密封塑料袋包裝的火焙魚,有些遲疑。楊誌遠笑,說:“老人家,您帶我到出產血紅石的瀑布下去看看,我告訴你一個生財之道如何。”
老人家看著楊誌遠,笑,說:“年輕人,山野之地,何來生財之道?”
張茜子在一旁直笑,說:“老人家,他可是本縣的楊誌遠書記,楊書記說告訴您一個生財之道,那肯定錯不了,豈會騙您。”
老人家嗬嗬一笑,說:“你就是楊書記,那可是久仰大名,隻是楊書記這般年輕,還真是沒想到,既然楊書記想看,那沒得說,我這就帶你去。”
老人家在河邊以捕魚為生,有一條改造的機動木船。楊誌遠帶著安茗、張穆雨、張茜子上了木船,老人家開動木船,‘突突’地順張溪河拐上了另一條支流。楊誌遠坐在老人家身旁,順便了解老人的情況,老人如社港的大多數鄉親一樣,家中兒孫滿堂,為一大家庭,日子過得貧窮,但子女孝順,倒也和諧,老人身體不錯,農閑之時就於河中打漁。老人說張溪河沒有汙染,水質不錯,河中魚蝦群群,每每出來,都有收獲,不至於空手而歸,但生意卻是不咋地,因為火焙魚不方便攜帶。
楊誌遠給老人出主意,說老人家既然火焙魚不好賣,以後不妨改賣血紅石,此石頭色澤豔麗,有觀賞價值,值得一試。老人家笑,說這山中的石頭也能賣錢?這倒是件稀罕事。楊誌遠建議老人家不妨一試,在賣火焙魚的同時,不妨試著賣賣血紅石,反正沒什麽損失,一旦覺得有利可圖,再一心賣血紅石也不遲。楊誌遠說,當然了,血紅石這名字有點血腥,不夠浪漫,名字得改改,不妨叫愛情石或者定情石之類的,最好經過打磨,鑽個孔,穿上紅線,現場給人家在石頭雕刻名字之類的,至於方正一些的血紅石,可以打磨成方方正正的印章出售,肯定會引得遊客競相購買。老人家一聽連連點頭,說楊書記是能人,這個主意真是不錯,趕明兒就試試。
張茜子心想,楊師兄這叫什麽,說是點石成金一點都不過分,他這麽一點撥,這些個石頭肯定可以賣出個好價錢。
不一會,漁船就到了一處瀑布之下。瀑布於張溪嶺的山峰之中直瀉而下,打在水潭之中轟鳴作響,水潭周邊,血紅石隨處可見,大家下到岸邊挑挑揀揀,楊誌遠望著手中的血紅石,水潭周邊山石為黑褐色,這般看來血紅石於張溪嶺山中而來,原為大石也不一定,經瀑布而下,墜落散裂,又經千百年來水流的衝涮,才有了這般的模樣。楊誌遠站在水潭邊,望著山上直流而下的瀑布,心裏不由地感歎這大自然的奇妙。
楊誌遠就是在潭邊找到了自己心儀的血紅石的,此血紅石晶瑩如玉,白中帶紅,手心大小,有如心形,惟妙惟肖。楊誌遠找到這塊心形血紅石時,心裏忍不住歡呼雀躍。楊誌遠走到安茗的身邊,讓安茗把手張開,安茗看著手心這塊心形的晶瑩如玉的石頭,頓時明白了楊誌遠為什麽執意要老人帶他們到這裏來,也於瞬間明白了楊誌遠的心意。
但她還是笑意盈盈地問:“這是什麽?”
楊誌遠笑,說:“這就是我要送給你的生日禮物,我心如石,此生不變。”
張茜子在一旁低低地對張穆雨說:“穆雨同誌,我看你很有必要向楊書記學習。”
張穆雨不解,說:“我要向楊書記學習的地方多了去了,你說的是哪一方麵?”
張茜子笑,說:“我師姐還說楊書記在感情方麵反應遲鈍,可我看這會的場景,楊書記哪裏是反應遲鈍,楊書記分明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看隻怕沒有幾個女人抵擋得住。”
張穆雨嘻嘻一笑,說:“原來你說的是這個,這我可學不會。”
張茜子直搖頭,說:“愚子不可教也。”
那邊,楊誌遠和安茗手拉著手走在沙石之上,山澗的陽光不似城市中那般火熱,陽光照在楊誌遠和安茗的身上,暖暖的,安茗任由楊誌遠牽著她的手慢慢地走,此刻的安茗感到了一種別樣的溫暖。(未完待續)
張溪嶺峽穀漂流全程耗時二個半小時,一路激流飛瀑,風光無限,自是時光易逝。皮筏艇出了峽穀,到得下遊,水麵漸寬,水勢漸緩,張溪河邊漸漸地可見三兩人家,就如臨社窄軌開通以後,沿線鄉親於觀景台周邊販賣社港的土特產品一樣,張溪嶺峽穀漂流一開漂,也有河邊鄉親在河灘邊的樹蔭下擺張桌子,叫賣火焙魚板栗這類的土特產品和煮玉米烤紅薯之類裹腹之物。大家於河中漂流,手機之類的電子產品已置於車中帶回,但幾十上百的紙幣還是會藏於身上,以備此等情況下之用。張茜子她們先於楊誌遠上岸,楊誌遠也將皮筏艇拖到岸上,和安茗來到張茜子她們身邊。張茜子她們此時正圍在一個賣紅薯的老鄉前,而旁邊,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家在賣火焙魚,楊誌遠注意到在老人家的桌子上,擺著一個玻璃缸,玻璃缸不大,有二條紅鯽魚在水中遊動,可能是為了美觀,缸中不僅有幾根水草,還有些許卵石。引起楊誌遠注意的就是缸中的那些卵石,卵石小巧玲瓏,晶瑩剔透,白中帶有絲絲血紅,與南京的雨花石有些相似,卵石形態各異,很是好看。
楊誌遠一見,突然心有所想,他問:“老人家,這種卵石為何處所得?”
老人家嗬嗬一笑,一指前方山澗,說:“這種鵝卵石,就在不遠處的瀑布之下,本地人都稱其為血紅石,血紅石為本地獨有,其他的地方卻不多見。”
楊誌遠笑,說:“老人家,您可否帶我上瀑布處一窺究竟。”
老人家看著自己眼前的那一袋袋用密封塑料袋包裝的火焙魚,有些遲疑。楊誌遠笑,說:“老人家,您帶我到出產血紅石的瀑布下去看看,我告訴你一個生財之道如何。”
老人家看著楊誌遠,笑,說:“年輕人,山野之地,何來生財之道?”
張茜子在一旁直笑,說:“老人家,他可是本縣的楊誌遠書記,楊書記說告訴您一個生財之道,那肯定錯不了,豈會騙您。”
老人家嗬嗬一笑,說:“你就是楊書記,那可是久仰大名,隻是楊書記這般年輕,還真是沒想到,既然楊書記想看,那沒得說,我這就帶你去。”
老人家在河邊以捕魚為生,有一條改造的機動木船。楊誌遠帶著安茗、張穆雨、張茜子上了木船,老人家開動木船,‘突突’地順張溪河拐上了另一條支流。楊誌遠坐在老人家身旁,順便了解老人的情況,老人如社港的大多數鄉親一樣,家中兒孫滿堂,為一大家庭,日子過得貧窮,但子女孝順,倒也和諧,老人身體不錯,農閑之時就於河中打漁。老人說張溪河沒有汙染,水質不錯,河中魚蝦群群,每每出來,都有收獲,不至於空手而歸,但生意卻是不咋地,因為火焙魚不方便攜帶。
楊誌遠給老人出主意,說老人家既然火焙魚不好賣,以後不妨改賣血紅石,此石頭色澤豔麗,有觀賞價值,值得一試。老人家笑,說這山中的石頭也能賣錢?這倒是件稀罕事。楊誌遠建議老人家不妨一試,在賣火焙魚的同時,不妨試著賣賣血紅石,反正沒什麽損失,一旦覺得有利可圖,再一心賣血紅石也不遲。楊誌遠說,當然了,血紅石這名字有點血腥,不夠浪漫,名字得改改,不妨叫愛情石或者定情石之類的,最好經過打磨,鑽個孔,穿上紅線,現場給人家在石頭雕刻名字之類的,至於方正一些的血紅石,可以打磨成方方正正的印章出售,肯定會引得遊客競相購買。老人家一聽連連點頭,說楊書記是能人,這個主意真是不錯,趕明兒就試試。
張茜子心想,楊師兄這叫什麽,說是點石成金一點都不過分,他這麽一點撥,這些個石頭肯定可以賣出個好價錢。
不一會,漁船就到了一處瀑布之下。瀑布於張溪嶺的山峰之中直瀉而下,打在水潭之中轟鳴作響,水潭周邊,血紅石隨處可見,大家下到岸邊挑挑揀揀,楊誌遠望著手中的血紅石,水潭周邊山石為黑褐色,這般看來血紅石於張溪嶺山中而來,原為大石也不一定,經瀑布而下,墜落散裂,又經千百年來水流的衝涮,才有了這般的模樣。楊誌遠站在水潭邊,望著山上直流而下的瀑布,心裏不由地感歎這大自然的奇妙。
楊誌遠就是在潭邊找到了自己心儀的血紅石的,此血紅石晶瑩如玉,白中帶紅,手心大小,有如心形,惟妙惟肖。楊誌遠找到這塊心形血紅石時,心裏忍不住歡呼雀躍。楊誌遠走到安茗的身邊,讓安茗把手張開,安茗看著手心這塊心形的晶瑩如玉的石頭,頓時明白了楊誌遠為什麽執意要老人帶他們到這裏來,也於瞬間明白了楊誌遠的心意。
但她還是笑意盈盈地問:“這是什麽?”
楊誌遠笑,說:“這就是我要送給你的生日禮物,我心如石,此生不變。”
張茜子在一旁低低地對張穆雨說:“穆雨同誌,我看你很有必要向楊書記學習。”
張穆雨不解,說:“我要向楊書記學習的地方多了去了,你說的是哪一方麵?”
張茜子笑,說:“我師姐還說楊書記在感情方麵反應遲鈍,可我看這會的場景,楊書記哪裏是反應遲鈍,楊書記分明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我看隻怕沒有幾個女人抵擋得住。”
張穆雨嘻嘻一笑,說:“原來你說的是這個,這我可學不會。”
張茜子直搖頭,說:“愚子不可教也。”
那邊,楊誌遠和安茗手拉著手走在沙石之上,山澗的陽光不似城市中那般火熱,陽光照在楊誌遠和安茗的身上,暖暖的,安茗任由楊誌遠牽著她的手慢慢地走,此刻的安茗感到了一種別樣的溫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