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本年度稻穀收購工作的緊急通知》的明電到了楊誌遠的辦公桌上,省政府對今年秋糧收購工作進行了布置,此通知說是緊急,調子也高,其實也就是一個形式,每到秋糧收購之時,就由省政府辦公廳明電通告全省,行文格式、語氣、措辭如出一轍,楊誌遠不用看,就可猜出電文的內容,主要無非有三:一是加強稻穀收購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要求各地糧食、財政、農發行等部門在秋糧收購中,加強協作,堅持敞開收購政策,嚴格按照省裏定的保護價敞開收購,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在放開糧食購銷市場的同時,要鼓勵和支持國有糧食收儲企業和其他具備資質的企業搞好糧食收購;二是確定今年保護價格。根據全省糧食生產形勢,確定本年度的晚秈稻、粳稻的最低保護價;三是繼續落實優質優價政策,適當拉開稻穀等級差價。後麵還有若幹要求,卻是可以忽略不計。


    稻穀的收購是政府部門的工作,該由孟路軍主抓,按說沒楊誌遠什麽事,此類明傳電報給孟路軍看看也就是了。孟路軍從鄉長、副縣長、常務再到縣長,此類糧食收購工作沒少抓,得心應手,根本用不著楊誌遠上心。但楊誌遠偏偏對此頗為上心,早早就告知了孟路軍,今年的明電一到,讓政府辦另行抄送一份,送縣委,供本書記審閱。這不應該,因為楊誌遠不是不知道,如果任何事情自己事必躬親,累死累活,一身疲憊不說,還會讓大家束手束腳,甚至於把主動性和創造性丟得一幹二淨,這為管理者之忌,也為縣委書記之忌。


    楊誌遠不是不放心孟路軍,楊誌遠之所以要在第一時間看到電文,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及時了解本年度的最低保護價,省政府的明電許多內容與往年如出一轍,但有一個數字,每年都有變動,盡管每年都是微調,變化不大,但卻透露了諸多信息,這就是本年度的最低糧食收購價。省政府會根據全省糧食生產形勢,確定一個保護價,楊誌遠現在仔細揣摩的就是這個,今年的的晚秈稻保護價為50元/50公斤、粳稻56元/50公斤,比去年下調元/50公斤。楊誌遠看到電文上這一排數字,眉頭微微一皺,這很說明問題,這就是說,今年本省的糧食豐產,糧食產量高於去年,所以保護價才會下調元/50公斤,別小看這元,對於社港這樣的產糧大縣,這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瑞雪兆豐年,正所謂是有失必有得,年前的那場暴雪,雖然對本省冬季裏生長的油菜造成了莫大的損失,但對今年的秋糧生長卻是十分有利。社港的水稻去年畝產在70公斤,今年的產量肯定會高於往年,楊誌遠估計畝產會在750公斤,也就是說,社港的農戶,今年秋季稻每畝的收入在750元左右。社港全縣的產值在三億元左右,下調元,相對於社港全縣的鄉親減少了一千二百萬的收入。這就很不少了,所謂算細賬,這就是細賬。楊誌遠對全縣幹部的要求也是要時刻算細賬,賬算得越細,心中越是有譜,做什麽事情才不會掉以輕心。


    楊誌遠放下電文,拿起電話,通知孟路軍,中午請客於辦公室會餐。孟路軍笑嗬嗬的,說楊書記今天怎麽如此慷慨,是何緣故?楊誌遠說叫孟縣長來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秋後算賬。


    何謂秋後算賬,孟路軍當時並沒在意,以為楊誌遠不過是和他談談今秋社港的農業形勢,自是欣然應承,當即答應,楊書記主動請客,即便是有應酬,也得擱置一旁,半小時後,孟路軍踩著飯點,屁顛屁顛地趕到楊誌遠的辦公室。


    孟路軍到時,張穆雨已經上食堂,將飯菜打回,擺在了小桌上,今天的飯菜頗為豐盛,楊誌遠開了小灶,薑蔥肉蟹、黃燜鱔魚、枯爆泥鰍、水煮鯉鯽,還有大明蝦和大閘蟹,以及社港的本地蔬菜,林林總總,擺了一桌。


    孟路軍一看,頓時喜形如色,連連點頭,說:“楊書記這回還真是誠心請客,不同以往,就一二個小菜打發。說說,楊書記遇上何等喜事?升官了?發財了?”


    楊誌遠嗬嗬一笑,說:“一聽孟縣長這話,我就覺得你有些居心叵測,我楊誌遠是縣委書記,升官是好話,但發財?怎麽發?”


    孟路軍也笑,說:“此發財非彼發財也,你楊書記廉潔自律,常年對大會小會上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想發財可以理解,但想靠做官發財則是天理不容’,我老孟所言的發財,自然是說本縣今年農業工業旅遊業形勢一片大好,本縣今年發了。”


    楊誌遠笑,說:“隻要不是徇私,談全縣人民發財,倒不失為一件心情愉悅之事,隻是要說發,也是你孟縣發了,手頭寬裕了,心寬體胖。”


    楊誌遠笑嘻嘻地給孟路軍夾了半隻肉蟹:“嚐嚐,味道怎麽樣?”


    孟路軍連連道謝,說不錯,食堂裏大廚還真把這道菜的味道做出來,與省城飯店裏的菜肴相差無幾。楊誌遠笑,說孟縣喜歡,那就不妨多吃點。孟路軍也沒客氣,吃得不亦樂乎,孟路軍感歎,隻是有些可惜,中午明令禁酒,要不然,此時小飲一盅,肯定快哉。


    楊誌遠哈哈一笑,說:“孟縣,既然提到了酒,想來茅台已經準備好了?”


    孟路軍直皺眉頭,說:“楊書記,這話是何意思?”


    “孟縣長這是幹嘛,想耍賴,這麽大個縣長,不應該,今後如何取信於人。”楊誌遠看著孟路軍,敲著桌上的菜盆,得意非常,說,“孟縣吃得不亦樂乎,就不想這些美味佳肴出自何處,我看孟縣是在裝傻,故意耍賴。”


    孟路軍看了看洋洋得意的楊誌遠,再看了看桌上的菜肴,頓時恍然大悟,說:“我說楊書記今天又是請客,菜肴又是這般豐盛,總感覺有些不同尋常,現在看來還真是鴻門宴。”


    楊誌遠笑,說:“孟縣長此話有些過,什麽鴻門宴,不就一對茅台而已,用不著說的這般嚴重。”


    孟路軍感歎,說:“看來楊書記的記憶力還真是驚人,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在心,連茅台酒這等小事都牢記在心,真是不易,不服不行。”


    楊誌遠笑,說:“這是小事?錯了,孟縣,我這幾月勞累奔波,為得就是這對茅台,孟縣長不會不知道。你就說吧,這茅台你給還是不給?”


    孟路軍直搖頭,說:“願賭服輸,這對茅台我給了,我要不給,你楊書記豈不夜不能寐,死纏爛打。”


    楊誌遠哈哈一笑,說:“知道就好。”


    楊誌遠此番還真是秋後算賬,此次算賬,一大一小,一公一私,是實實在在的秋後算賬。


    楊誌遠這次先不言公,一上來就為私,為茅台,逼孟路軍認輸,為何?為稻田養殖。楊誌遠為何敲打飯盆,對孟路軍加以提醒,有緣故,因為今天桌上的美味佳肴,除了蔬菜,肉蟹、鱔魚、泥鰍、鯉鯽等等都與稻田養殖有關,都是今年稻田養殖的品種,此時城關鎮各村近千畝稻田養殖的試驗田捷報頻傳,各村都有收獲,下關村試驗田裏的螃蟹也未如孟路軍所願,得什麽狂犬病之類的毛病,沒有對水稻又咬又剪。各村的實驗數據都已出來,情況不錯,形勢大好,經濟效益十分明顯,讓楊誌遠喜不自禁。今年水稻每畝的收入約750元,在田壟間養泥鰍、鱔魚、青蛙,在水溝裏養鯽魚,每畝的收入甚至於要高於種植水稻的收入。下關村稻田裏的螃蟹雖然對水稻的收成有些影響,但總體形勢卻是非常不錯,水稻畝產略有減產,別的農田畝產平均750公斤,養肉蟹的稻田的畝產平均也有680公斤,農戶每畝減少收入70元,但螃蟹的收入卻是頗豐,或許是由於稻田的營養豐富,在稻田裏養殖的螃蟹隻隻個大肉多,肉蟹經李東湖的大眾連鎖超市旗下的門店進入市民的餐桌,每公斤達到0元,而閘蟹卻是論個計價,大一點的閘蟹批發價每隻可賣到0元,如此下來,農戶養蟹的收入反而遠遠高於其他水產品的養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為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為輝並收藏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最新章節